张遗老登时不忿:“可、可你单凭一双眼,一本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就敢断定这桃子是高宗乾隆爷的寿礼?我不信,这也太荒唐啦!”他又来了拧脾气,摇头道:“说收藏古董,咱们在座的谁家没有几件,鉴赏古物,自北宋欧阳文忠公(欧阳修)修撰《集古录》以来,才算肇始,后由徽宗发扬光大,古董行才成了规模,其中凡考古、考据、学问、眼力、见识、研磨、缺一不可。哪能这么巧,就凭你一本书,一双眼,两幅对联,就说这是高宗寿礼!岂不叫人大笑话!要按你这么说,那天下古董铺子里的玩意儿,随便按上个典故、故事、传说,就能身价百倍,冒充贡品喽?真真是荒唐!”
郑学士踱步问:“师兄莫急,请问,你瞧这桃子是何所做?”张遗老瘪嘴摇摇头。此刻瑞儿早捧着两部书来了,郑学士先打开《能静居日记》,翻到前头,对众人道:“这里面记了一个掌故,我念念,诸位听听。”
众人立即竖起耳朵,豫麟肚里墨水不多,拉了杨爷躲到一边抽烟,静静听着郑学士娓娓道来……
道光初年,英和以大学士兼任内务府总管大臣,英中堂为人刚毅正直,对当时颇为受宠的全贵妃(咸丰皇帝的亲妈。)成天向内务府索要东西担忧。这位不到20岁的贵妃娘娘,依仗道光皇帝的宠爱,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有一次,竟然传口谕,叫内务府所属的江南织造,给她做内衣!接了旨意的太监大摇大摆去内务府宣口谕,内务府郎中唯唯遵命,要下公文立即办理,谁知正巧碰上英中堂进衙门,当即训斥了太监,还把公文改成了私信,说:“这种事儿怎么写到公文里呢?不怕丢人?!”。
太监回宫添油加醋给全贵妃说了,气的全贵妃恼火不止,全贵妃火冒三丈,立即又派太监去内务府索要旗人贵妇骑马用的马镫(因为旗人妇女穿高底花盆鞋,普通马镫不合用。),英和听了冷冷回答:“内务府向来没有这种东西!”,把她挡回去喽。这下可把全贵妃惹急了,晚上就给道光皇帝吹起了枕头风。
没过几天,道光召见英和,谈了几句政务,突然问:“英和啊,你管着内务府,下去查查,有没有可以做手钏的碧鸦㺨大料子。”英和纳闷,回奏:“碧鸦㺨此物少见,请问万岁用此做什么呢?”
道光皇帝有点不满,说:“朕找点这种料子,给全贵妃做首饰。”,英和漠然无语退下,下令内府六库管库郎中,开库找,找来找去,也没找到这种大料子,有个老吏想讨好上头,便问:“中堂大人,万岁爷要找这个做啥呢?”,英和说:“听说是给全贵妃做首饰。”“嗐!那东西咱们这儿少有,必得令广东海关采办,要多花钱呢。”
说到花钱,英和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办:道光皇帝吝啬小气是出了名的啊。自奉“简朴”,叫他花钱给全贵妃采买碧鸦㺨,这可得叫皇上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