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王府太监都是精豆子似得聪明人,赶紧双手接过的方子,一溜小跑着去了。


  孙公子看看没事,就要告辞,被善王爷一把拉住:“公子别走哦,看看你的药怎么样再说,再者,我方才问你读书考功名,你还没回复我呢,怎么,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没啥,有啥事跟我说啊”


  “那是!!”周掌柜赶紧过来圆场:“孙公子,您不知道,咱们这位善王爷,那是当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最是仁厚仗义有情有义的一位王爷,就连咱们万岁爷在大内,还多亏了善王爷偷偷照应呢!”


  “瞎说!万岁爷好好的,我照应什么?老周,你这嘴皮子越来越笨喽!让老佛爷的人听见,能有你的好?!”


  善王爷抹着胡子笑吟吟嗔怪道,眼神却意味深长。黄公子文质彬彬的不晓得,可参加过维新的孙公子心里有数。


  本朝的光绪万岁爷,自打戊戌年闹腾了一阵子,被老佛爷一巴掌抽到西苑瀛台去闭门思过,整个儿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满朝廷的王公亲贵、文武百官,就仿佛没这么个皇上似得,谁也不拿他当回事!

  就连大内的太监、苏拉杂役,都是些势利眼儿,最会挤兑踩兑人的,更是对这位当朝天子拿腔作势,风言风语冷落嘲弄,狗眼看人低,连日常起居饮食,都得听老佛爷吩咐,慈禧太后呢,恨不得把这个忤逆不孝的外甥活活作践死,成天的清粥冷饭不算,还得让太监不停数落他的罪过,把光绪爷折腾的神魂颠倒、身心交瘁、百病不安。


  幸亏还有几个有良心的,内有大总管李莲英和大公主总算能稍微照应着吃喝,外头,则是这位善王爷,最尊崇光绪爷,算是满蒙亲贵中,凄惨皇帝的第一个亲信。


  孙公子不知怎么回答善王爷的话,他自己可是戊戌年跟着康梁闹腾过一阵子的,这还碰上了朝廷缉拿,一听这位善王爷还管着民政部,就连敬茶总监都得听他的!谁知道他怎么看待自己这个“缉拿要犯”的!


  因此只淡淡谈了自己是普通书生,家在江南,正好来北方探亲,遇上了黄公子一行。黄公子也算机灵,把话头接过去,眯缝了一番。


  善王爷拍着大腿连连称赞。这当儿口,药端来了,同仁堂就在一条街上,听了吩咐,赶紧煎药送来。


  周掌柜的拿药在手,善王爷扶着刘大人,灌了半碗药,又喂了几勺温水,吩咐人,把那9包药送到刘大人府上去。


  不到2刻钟,但见刘大人脸色由白便黄、由黄变红,全身大汗淋漓,湿透了内外衣服,长舒一口气,竟然是醒了过来!!

  “我、我这是在哪儿啊!!”刘大人还迷迷糊糊呢,善王爷哈哈大笑:“老刘!今儿幸亏遇见了小神医,不介,你这小命,非得葬送在我手里,赶紧的,拿手巾把儿给他擦擦,端点心来!”


  刘大人用手巾擦擦汗,又吃了几块小点心,已然醒悟了,又听了善王爷在一旁凑趣似得介绍,连连称谢不已,见孙公子如此年轻就手段高明,着实看重他,刘大人也是江南人,祖籍杭州,两家离得又不远,聊得越来越热乎,一会儿的功夫,就世侄,世侄的叫起来。


  文人嘛,都是通今博古才华横溢的,连黄公子和善王爷都多少念过不少书,因此大家十分投机,善王爷爱热闹,非让刘大人请客。
  刘大人神清气爽,说:“今日承蒙王爷抬爱,又感谢黄世侄救命之恩,我请客,咱们是去东兴楼还是会贤堂,王爷定!”


  “哈哈哈,你这老刘,平日里小气,今天碰见年轻俊才就要破费喽!好,本王也沾了光,孙公子、黄公子,咱们就一起去东兴楼尝尝京菜吧!嗯,孙公子,正好还有一事相商,今天幸亏你了,也是我冒失,来,这个赏你吧!”


  那时节,皇家规矩大,就是送人东西,也得叫“赏”,王爷看看随身的佩戴之物,一伸手,把左手上套的碧玉大班指撸下来,递给孙玉宸。


  孙玉宸使劲儿推辞了半晌,还是刘大人好面子,拿过来就塞进他怀里“黄世侄,岂不闻长者赐,不敢辞?!这是王爷高兴赏赐的,再说,也算我谢你的。我还欠着王爷几幅字没写,万一今天两腿一瞪!王爷上哪讨这文字债去?”

  孙公子只得收了扳指,善王爷一手拉着孙公子、一手拉着黄公子,摇摇摆摆簇拥着刘大人就往外走,加上孙安、三虎,都得去东兴楼跟着伺候。


  几人似久别重逢的老友,热络极了,周掌柜的长叹一声:“妈呀,可把这位王爷送走了。”自己小跑着在门外招呼车马。

  几人正要蹬车,远处传来一声吆喝声:“嘚!!。。。。。驾!!都闪开!闪开点儿!”


  只见一辆大马车缓缓而来。


  周掌柜的一看,呦呵!!这辆车,华丽极了!是西洋人坐的那种玻璃厢车,一色硬木雕花嵌金银丝的车厢,深雕了花鸟山水芙蓉牡丹,前头两匹枣皮红的高头大马威武赫赫,车厢四周,是大块水晶玻璃的窗户,里头是蝉翼纱的窗帘子,踏板、窗棱子,都是精铜镀金的,左右门把手,是镀金掐丝珐琅做成如意形状,四个辐辏的车轮,竟然是胶皮充气的!在京城,这可不多见!

  前头那位赶车的,高高坐在紫色天鹅绒高背车椅上,收拾的干净麻利,穿着绛红色的绸缎短衣,玄色缎靴,头上是水晶顶子凉帽,满脸横肉叼着洋烟卷,得意洋洋的呵斥着众人。


  相形之下,善王爷那辆菊花青拉的紫红围子镶金黄缎子的车,可就变成了仍货喽!


  这车,周掌柜认识,他脸色突然就变了,小心翼翼看着善王爷:“王爷,您还是赶紧起驾吧,这会子,别碰上才好。”


  善王爷两眼灼灼,放出恶狠狠的光华,一道阴狠闪过,握紧了拳头,一只脚踏上了车辕,嘴上还是不服输:“碰上?!!碰上又能怎么着?!他敢跟爷刺毛,爷废了他!!”

  孙、黄二位公子不知究竟,连三虎也探着身子远望那辆西洋厢车,少时,车走到附近,桀骜不驯的车夫好像突然看见了善王爷的马车,回头不知跟车厢里的贵人说了几句什么,那马车,竟缓缓停住,改道了。。


  玻璃窗里探出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脑袋,笑嘻嘻冲善王爷拱拱手,晃了晃手上一枚晶莹碧绿翠森森的翡翠扳指:“王叔!!您早班啊!怎么跑到当铺来啦!是不是找扳指来喽??明儿我再去跟您请安,预备好了扳指哪!咱爷俩比比。嘚来,回见您呐!”


  真是车如流水马游龙,一眨眼,西洋马车不见了。


  “敢跟爷叫板!!小东西,看明儿爷怎么收拾你!”善王爷像是受了巨大的侮辱,一闪身上了车,啪嗒一声,腰里缀着的青玉福寿佩碰在车辕上,摔了个粉碎。


  刘大人眨眨眼,摇摇头吩咐周掌柜赶紧回去做生意,也跟着王爷上了车,孙、黄二位公子坐在车里,外头是三虎和孙安一边一个跨车辕。


  孙安冲三虎挤眉弄眼:“三虎哥,你瞧瞧,那小子胆子太大了,连王爷都敢锵锵!真是活腻歪喽!”


  三虎却若有所思似得没听见,直到孙公子问他:三虎,周掌柜的刚才进去嘀咕什么呢??


  “哦,”三虎有些沉闷不乐:“周掌柜的说,真是冤家路窄,那辆西洋马车,说是振大爷的,咱们也搞不清。”


  “振大爷??!”黄汉恒眨眨眼,目瞪口呆。


  “是谁??”


  “难道是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大臣的福王爷的大公子?!”


  “不会吧,怎么会是他??”孙玉宸喃喃自语,陷入了沉思。。。。。。

  

  善王爷,大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镶蓝旗旗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民政部尚书,清太宗长子豪格之后。
  二十四


  这位振大爷,可是名满京都、顶漂亮、顶出名的年轻八旗贵胄之一!他出名,倒不是因
  为像前些年去世的荣禄荣中堂一样公忠体国、俊才无双,而是有俩缘由——一是他有个
  好爸爸,二则,他做的那些好笑无聊的荒唐事,满世界都知道,连四九城的老少爷们,
  都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振大爷他爸爸福亲王,可是三朝元老喽。他们家祖上,是乾隆爷第十七皇子,永寿的后
  人,跟嘉庆爷是同父同母最亲近的嫡亲兄弟,年纪轻轻,就被封为亲王,正赶上嘉庆爷
  亲政,诛杀原来乾隆爷的第一宠臣,大学士、领班军机、一等忠襄公的和珅和大人,永
  寿多少也算出了点力,又加上跟万岁爷同父同母,嘉庆爷着实喜欢这个幼弟,就把和珅
  的府邸,赏赐给了永寿。


  福亲王永寿算是享了多年的福气,玩的太厉害,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个爵位,是代降
  一等承袭,可等到嘉庆爷宾天,道光皇帝登基,后来的王爷不知犯了什么罪过,被降了
  好几级,成了镇国公。


  咸丰之后,皇帝都是从道光爷这支论的,乾隆爷那几支,就慢慢成了远支宗室,福王这
  一支,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也没有差事,就吃个公爵的俸禄,残喘度日。
  皇室跟老百姓家里一样,家大业大的,哪能都照顾过来??咸丰皇帝刚登基,又宠爱自
  己的弟弟恭亲王,把福王这支从偌大的王府赶出来,御赐给了六弟恭王。


  到了同治年间,福王这支继承人,家里穷得叮当响,还得装门面,过的那叫一个惨,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不是卖给古玩铺,就是送到当铺里去喽。


  说来也怪,不知道他们家哪个祖宗坟上烧了高香,还是乾隆爷躺在裕陵里看着小儿子后代受苦,降下了好运。

  这位福王,就是振大爷他爸爸,从小就爱读书,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小小年纪就把朝
  廷和皇室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逢迎拍马、偷奸耍滑的套路学的炉火纯青,正巧,他
  家有个邻居,不是别人,正式那位西太后老佛爷的娘家弟弟,老佛爷的弟弟,自小就纨
  绔子弟,仗着老姐姐在宫内和朝廷的威风,着实风光,可他除了整日抽大烟、听戏、斗
  鸡走狗,正事一点不会干,连家里也乱糟糟的。


  老佛爷那当儿还年轻,知道弟弟无能,也不派差事,短不了经常给家里赏赐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啥的补贴补贴,只是经常写信问候家里大人小孩的情况和市面儿上的境况。


  可老佛爷的这位弟弟,连大字都认识不了一箩筐,也不懂规矩,怎么办呢??知道邻居是福王的后代,又懂点诗书规矩,就把写信这差事,交给了福公爷。


  别看福公爷家里穷,可人精明伶俐,知道给老佛爷弟弟代写家信,是青云直上的第一
  步,这巧宗,怎么那么巧,就让自己赶上了,于是乎,福公爷开足马力,把回复老佛爷
  的家信,写的文辞典雅、天花乱坠,又夹带着讲述市面儿上怎么赞颂老佛爷垂帘听政的
  功绩,普天下百姓们对老佛爷怎样顶礼膜拜、山呼万岁的。


  加上福公爷一笔好字,在大字不识几个的满蒙贵胄里,确实别具一格。


  就这么一来二去,老佛爷觉得奇怪,自家弟弟咋变样了??等家里头进宫会亲一问,就把福公爷记住了。


  简在佛心的福公爷,就这么着青云直上,不几年的功夫,从一个吃干薪的落魄公爵,扶
  摇直上九万里!补了御前行走,再晋内大臣,照顾弘德殿事务,再晋中正殿事务大
  臣,再晋御前大臣,又从公爵升了贝勒,赶上光绪爷登基,又升了郡王,管理宗人府。


  福王爷就此成了皇室重臣,而且,这人在老佛爷跟前儿,非常谦逊、体贴、听话、孝
  敬,到了老佛爷六旬万寿,大修颐和园,作为监督大臣的他不仅捞足了油水,还被封为
  亲王爵位,成为朝廷上少有的远支亲贵第一人。

  赶上戊戌变法,老佛爷天颜震怒,福王爷还帮着出主意,绞杀变法维新,跟荣中堂一样,成了老佛爷跟前最红的宠臣。

  闹义和团那会儿,身为各国事务总理衙门大臣的福王很谨慎,八面玲珑、四处讨好,一
  会儿在老佛爷跟前买好,一会儿再洋人面前安慰,还不怕替老佛爷背黑锅,跟李中堂留
  在京都,与八国商谈条约事宜,为把老佛爷从祸首名单里去除,算是立下大
  功,最后才签订了《辛丑条约》,赔了洋人四万万五千万银子,终于救了老佛爷一回,完成任务。


  李中堂一死,荣中堂也命归西天,自此之后,朝廷里重臣凋零,老佛爷看来看去,就看
  着福王顺眼,又听话又忠心,自西安回銮之日,便把福王当成了大清国的支柱,升为领
  班军机大臣、外务部总理大臣,又加政务处总理大臣、练兵处总理大臣、新政筹备大
  臣,福王爷就此成了大清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天下、威名赫赫的第一人。


  不过这位王爷,虽然小聪明不少,为人又圆滑机灵,老谋深算,可有个致命的短处,就是爱财。


  等到他老人家做了首席执政大臣,家里的门槛差点被当官的挤破喽!整日的人头攒动、
  人山人海,贪污纳贿、卖官鬻爵、穷奢极侈,把朝廷当成了自家的菜园子,想怎么卖就
  怎么卖,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全部官爵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数不尽白花花的银子就流入他老人家的腰包。


  连袁大军机也拜他为义父,整个福王府的一应开销,什么过生日、娶姨太太、吃喝拉撒都被袁大军机包圆了,都在北洋衙门开支,高兴的福亲王一听袁某人,就乐得直流哈喇子。


  这位王爷贪污受贿,名目繁多,而且,老人家还有个规矩,细大不捐!!人家送100
  万,他收,人家送100两,他也收,反正抓到篮子里都是鸡蛋,他才不管多少呢,连他
  家大门的门房,他也下了命令——凡是来求见的内外官僚,送来的门包,不管是几百两
  还是几千两,门房不能独吞,得跟王爷我五五分成!


  好嘛,这位王爷只做了几年的领班军机和新政总理大臣,家里就成了金山银海,着实是大清国数得上的富豪金主儿。


  福王爷还挺有头脑,把搜刮来的银子,都存在外国洋行,朝廷也没法子查。反正他位高
  权重,只要把老佛爷哄好了,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因此,这位王爷搞得朝廷鸡飞狗跳、乌烟瘴气不说,整个朝廷风气,被以他为首的满蒙亲贵们败坏的荡然无存,本就百病缠身、积重难返的大清国,更是风雨飘摇喽。

  就这,也没耽误他老人家发财,老佛爷经常谆谆教导他:“福王啊,你说你爱财也有个限度吧,你看看你闹得那些事儿,万一有一天,把大清国闹亡了国,你这财,上哪儿发去啊!”


  说归说,别看在老佛爷面前唯唯诺诺,一转脸,人家福王该怎么贪还是怎么贪,还变本
  加厉,连外交经费也捞了不少。朝廷有些重臣看不过去,那管啥用?!人家毕竟是皇室
  正根儿,又是老佛爷的宠臣。


  这位振大爷比起老爹,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势派和权威,简直混账到了极点。


  到了清末年间,八旗贵胄们早把200多年前入关时祖宗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热血
  豪情和武勇刚正,都扔到东洋大海去了,除了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就是坐在家里
  玩鸟、玩蛐蛐、养花、遛马、噗通噗通的生孩子。

  朝廷给的制度太优越了,优越到把这些原本可以忠勤报国、勤劳王事的精英们,都养成了一群废物点心和蠢猪。

  咸丰爷的宠臣肃顺不是说过嘛————咱们旗人都是些混蛋王八蛋,懂得什么?!!还是汉人厉害!他们那支笔是得罪不起的!


  可这种明白人,到了,还是让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给宰了嘛。


  同、光中期,还有文祥、宝鋆、恭亲王,到了此刻,大厦将倾,连个支撑大局的人都变
  成了福王这种样子。


  振大爷就更不用问了,从小含着金汤勺出生的,7岁就赏了国公的爵位,16岁进了贝子
  爵位,从小生活在绮罗丛、金银堆里。旗人贵胄子弟嘛,一落生,就在宗人府记了名
  字,按月发粮饷工资,一大堆太监、保姆、谙达伺候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加上老爹
  是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又极为喜欢振大爷这个顶漂亮、机灵伶俐的儿子,因此,
  更助长了振大爷的胡天胡地的乱闹。


  这位爷是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从小就不学好,书读得乱七八糟,不仅遗传了老爹爱钱
  的传统,还添了一样好色。家里美娟如云,还不满,成天泡在八大胡同里,那里的姑娘
  和老鸨子,最喜欢这位挥金如土、手面豪阔的贝子爷,别的荒唐事就更多了——有时候
  叫上几十个婊子大白天去逛茶馆,有时候跟别的王公子弟打架斗殴斗鸡走马赌钱,有时
  候还跑到亲戚家看美女,闹得人烦狗厌。


  到了前几年,朝廷新政,老佛爷看在他阿玛面子上,又加上着实喜欢这个漂亮小伙,不
  但让福王继续主持中枢大政,还让他做了农工商部尚书,也风光了一阵子。不料去东北
  巡视时,奉天巡抚送了他一个小姑娘,俩人如胶似漆,让新闻记者给曝了光,都察院那
  帮子清流狠狠奏了他一本,弄的老佛爷都看不下去了,撤了他的差事,让他在家闭门思
  过。


  其实,谁能拦住他呢??做官对于振大爷来说,那是跟坐牢一样辛苦,还得天天早起上
  衙门理政,不如天天坐着马车,四九城乱逛好玩的多。这不,这几天,振大爷就回过神
  儿了,没事就跑到颐和园给老佛爷作伴玩,反正老佛爷年纪也大了,管不了那么多事
  儿,就喜欢遛弯、养狗、照相、坐船游湖,振大爷这张漂亮的脸蛋儿和乖巧的嘴巴,正
  好派的上用场。


  用银子,振大爷也从来不跟他爸爸要,因为要巴结他爸的人太多,福王收的钱太多,有
  时候还记不住,有些就送到他这儿来了,振大爷又发扬大方无私的精神,把银子大把的
  撒出去,结交妓女、太监和各种各样谄媚拍马屁的人。也算取之于官,用之于民喽。


  跟善王爷比扳指,其实不那么重要,今儿他可是来憋宝的,可遇上了善王爷,又把他的兴致闹没了。


  福王爷和善王爷,算是一个后党、一个帝党,俩人虽说都是宗室亲王,可谁也看不上
  谁,善王爷最厌恶福王爷贪污受贿卖官鬻爵那一套,而福王爷,也看不惯善王爷整天忧
  国忧民、装忠义大臣,照应皇帝,对变法维新很感兴趣那一套。所以,俩人满拧。


  今儿看见善王爷领着几位年轻公子坐车而去,振大爷来了精神,他觉得,有必要跟老爹说一声,善王爷私底下是不是搞啥猫腻?正好也把老佛爷最近的一桩心事透漏给坐在家里捞钱的爸爸。


  振大爷这辆豪华的马车飞奔不就,回到自家,西城定阜大街,福王府。

  


  漂亮的振大爷,福亲王的长子,固山贝子,原任农工商部尚书、正白旗汉军都统。吃喝嫖
  赌抽样样精通的八旗亲贵代表。
  @希望的力量2016 2016-07-01 10:56:00
  @齐州三爷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精彩,支持【 我也要打赏 】
  -----------------------------
  谢友支持打赏!!

  二十五

  



  (大清国领班军机大臣、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总理外务部大臣、世袭福亲王,这里用的是化名,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呵呵呵!!)


  振大爷有好几十处外宅,都是各省督抚将军们孝敬的,每座宅子里金屋藏娇,奢华无
  比,不过,每个月还是得回府住一阵子,毕竟老爹还在,他兄弟几个没分家。这座王
  府,是福王晋封亲王之后重修的,买了周围两条胡同的土地,面积广大,比醇亲王的南府还大一半多,算得上京都王府里的翘楚。


  加之福王爷敛财有道,家里金山银库珠宝古玩堆积如山,有钱就是横!福王爷花了几十
  万银子,把个王府修建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光殿宇、楼阁就600多间,外头还有广
  阔的马号和花园子,时人称之为——聚金窟。


  振大爷在五间绿色琉璃瓦广亮大门外下了车,车夫引着马车去了隔壁的马号院子。府门
  外的长达3丈多的雕花琉璃影壁下,一拉溜挺着十几辆马车、轿子和菊花青骡车,庙会
  似得热闹,马夫、车夫们都蹲在影壁下头抽烟、聊天、吃烧饼喝水,乱纷纷说个没玩没
  了。


  汉白玉台阶上朱红金钉大门外,左右各有两条红漆大板凳,一边坐了四个华服恶奴,台
  阶下两旁两只一人高的石狮子下,各站着8名荷枪实弹的王府护卫,威风凛凛盯着外头。


  一见少主子回来了,几个奴才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赶紧过来打千儿问安:“大爷!您
  老可回来了!给您老请安!王爷这两日还说呢,怎么没见着大爷??还是二爷说您去海
  淀花园子那边了,那边去颐和园近便,老佛爷召见也方便不是,呵呵呵呵,赶紧着,到
  上房看看,王爷在。。。。。。”


  “你这老小子,越来越会放屁了!我回自己家还用通报??滚一边去!听说你们收门包
  越来越没规矩啦?上回广东巡抚来,你小子一口要了人家8000两!胆子也忒大了点儿!

  你不知道他是镇国公载大爷的门人??一家人不认一家人?闹的那天在园子里碰上载大爷,话里话外寒掺我一顿,都是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奴才!”振大爷满脸厌恶一甩手,往里走。


  门口的几个奴才嗔笑着一路送,一面轻轻抽自己嘴巴,脸上带笑嘴里不停:“大爷,冤
  枉啊!我们几个整天坐在门口,谁知道他是哪根葱??再者,咱们王爷是总理王大臣,
  载大爷再大,也漫不过咱们王府去,这门包的账目,王爷一个月查好几次,我们也是才
  拿五成,几个人分,您说,不敬着咱们,就是不敬着王爷嘛,再者说了,连当年恭王爷
  还收门包呢,广东那么富,多要点,他们外官来钱快嘛。嘿嘿,下回奴才们问清楚。您
  走这边,王爷没在暖阁,几个外官在花厅候着,王爷烦,不想见他们,在西跨院呢!”


  “啰嗦个啥,滚吧!”振大爷撇着嘴,随手从袖子里甩出一把金瓜子仍在几个奴才脚下,抬腿走了。
  几个奴才饿狗见了屎一样立马儿围上去乱抓着,还大着嗓子喊:“奴才们谢大爷赏!!”那声音,难听极了。。。。。。


  转过两个弯,振大爷进了西跨院,这座院子,南北共5进之大,是联体的5个大四合院子
  用游廊连通,地下铺的全是临清出的大青砖,又平整又气派,院子里用大修颐和园“挪
  借”来的山石花木,打理得优雅清净,华丽秀雅,几株西府海棠,还是从西苑三海偷偷
  派人挪移来的,点缀得亭台殿阁灿烂明丽。


  过了琉璃花池里的假山和六个储满清水的青花大瓷缸,面前一拉溜五间大厅,青砖素
  瓦,一派素雅,其实,这座厅堂,全是用海南岛出产的黄花梨木建成,不上漆、不打
  蜡,全是木植本色,檐柱下的石墩也是汉白玉的,镶嵌着大玻璃窗户,垂着银白色蝉翼
  纱,当年足足花了18万两银子,据说呢,是福王爷为了显示自己的“清廉”,才建的这
  么一座房子。


  门上挂的是一块黑漆底子泥金夔龙纹铜镀金字匾额,上头是老佛爷御赐的三个大字——
  清德堂!


  两边檐柱上是一副紫檀雕螭龙纹红漆字对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这还是光绪爷的御笔。



  振大爷每次看了老爷子请来的这些对联、匾额御笔,都笑的肚子疼。贪就贪了呗,大
  清国谁不贪??从顺治爷入关,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就数不过来,有哪个是海瑞包
  公??!还整天装扮成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模样,一边当婊子一边还想立贞洁牌
  坊,比他娘的婊子都不如!

  比如光绪爷那几个清流党的老师,成天介子曰诗云的念叨着,可哪位学生送的钱他们没要??哪个官上门求字画,不得出个万儿八千的“润笔”费??装什么圣人!出过洋的振大爷,顶瞧不起这帮蝇营狗苟虚套子的官,很不巧,他老爹正是这些官儿的头。

  院子里的下人正要禀报,振大爷摆摆手,自己上了台阶,隔着玻璃窗户,偷偷往里瞧。



  两架楠木子孙万代福寿玲珑大隔扇,把五间屋子分成三部分,正中是大厅,挂了幅
  米南宫的襄阳山水,两边是元代柯九思写的对联,下头紫檀雕花翘头案上,摆着架翡翠大插屏、赤金座钟和两盆广东送来的杂色宝石镶嵌银镀金梅兰竹菊四君子盆景。

  屋里一色紫檀雕花嵌玉的家具,是扬州的“百宝嵌”工艺,东间是书房,也是老爷子
  会见贵客和亲信的地方,右边是老爷子“斋戒”的地方,还有个小佛堂。不过,这位福
  王爷内宠颇多,有名的7个,没名的十几个,都养在府里,老迈年高的王爷,有时候也
  实在受不了正是好年华的姨娘们争宠,隔几天晚上就在这儿睡。

  而佛堂呢,其实是王爷的内库,除了满满供奉的180多尊金佛、玉罗汉,还有不少见不得人的珍宝秘藏在这里,全家人,除了振大爷,别人都不晓得。这老头,精明着呢!


  这时,一身玄色贡绸便服,腰系黄带其实出头的老王爷,在东书房书案上,带着银腿
  水晶花镜,正低头舔着口水,聚精会神慢悠悠数着手里一叠银票子,书桌上摆着几样东
  西,在阳光照射下,异彩纷呈宝光四射。

  笔误,最后一段应该是——七十出头的老王爷,打成“其实”了。请大家见谅哈哈。文章全部手打,请朋友们多多欣赏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