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黄公子和满屋的人正肚子里暗笑不止,连孙安都伸着脖子往外瞧,这位大嗓门到底是谁。




  “让让嗨,让让,都让让!!”


  门帘一挑,外头周掌柜的和两个全身是汗的仆人,架着个50出头的中年人进来,大热天,这人也不知为啥,还穿着四爪八蟒的宝蓝宁绸袍服,外头罩着缂丝孔雀补服,还套着月云纱的外袍,剃得赶紧的大脑门,辫子盘在脖子里,周老板手里高举着一顶官帽,大红缨子上是颗珊瑚顶子,后头珐琅镀金翎管里,插着一直翠森森的单眼花翎。
  这位可能就是南书房的刘学士喽,看样子,是三品文官加了二品衔。

  再看这人,脸色惨白,呼吸带喘,全身瘫软,显然是中了暑热。


  周掌柜的赶紧指挥着伙计和仆人,把刘老爷扶到东里间,又一溜小跑跑回来,噗通一声跪在门帘子边上,掀开了帘子。


  黄汉恒也是一愣,外头一只大手掀开了竹丝门帘,大喇喇挺着胸脯子进来一位爷。


  这位爷身高马大,胖墩墩的十分健壮,足有六尺多高的一条汉子。30多岁年纪,宽大胖墩的四方大脸上,留着小胡子,豹眼权腮、浓眉方口,精气神儿十足。两只大手,一只带了个碧玉的大班指,一只握着个红玛瑙的鼻烟壶。

  穿一身酱色秀云纱的袍子,下头一双青缎短靴,身上是宁绸裤褂,却赫然围着条金黄色的蓝宝石扣腰带,左右挂着一巴掌宽的赤金圆环,套着两条牙白色的细长带子,还夹着几个缂丝五彩的金丝荷包和一柄嵌了松石、猫眼的顺刀,带子 下头缀着金黄色镶嵌米珠宝石的穗子,十分醒目,脑后的大辫子下,也是半尺长的金黄穗子。


  别人不知道,孙公子心里一惊!这、这可是皇室宗亲的打扮!


  掌柜的跪在那里不敢抬头,回头小声急忙叫黄公子“少东家,这是咱们京师赫赫有名的善王爷!!”


  几人看避不开,赶紧跪倒请安。


  孙公子心想,这可坏了!想避开官府的人,这回可好,遇上了宗室王公!


  “哈哈哈哈,都起来吧!大热的天儿!别装幌子喽!什么王爷!如今晚儿,这王爷也不值钱喽!生在皇家,就是王爷的命,生在平民百姓之家,还不如你们过得自在哦!!”


  说完一抬手,众人起身把这位看起来豪爽实在的爷,迎进了东里间。


  黄公子见了这位不太着调的王爷,肚里笑的厉害,可看看孙公子和三虎在这里,很是不安,也觉得不好,正想走。那位善王爷见刘大人还是昏睡,皱着眉头掏出柄川金折扇,呼呼给他扇风,一边问周掌柜:“掌柜的,你派的人跑到通州去要酸梅汤啦!!怎么还不回来!老周这趟差事不容易,本来万岁爷是让我躬代祭祀大典,我想着老周对这事熟,拉他一起走走看看咱们满洲的礼仪规矩,这可倒好,一阵阵头晕!我们本想从东安门回家,他说要来逛逛,嗨,我说,这两位年轻公子是谁啊??”


  周掌柜急的热锅上蚂蚁似得,满头大汗先斟茶伺候,又派人去催,又忙着给刘大人宽衣,听见王爷问,小心陪笑:”哦,这是我们少东家,那位孙公子,是少东家的好朋友。一向在山东家里,这次来京都游览的。“


  ”好嘛!这个天儿游览,也就是西山还能去玩玩,别的地界,秋凉就好了。坐吧!少东家,打扰打扰喽!“


  这下子还走不了啦,黄公子拉着孙公子坐了,让三虎和孙安去外头,自己躬身施礼,却不知道跟这位豪爽的王爷说啥。


  善王爷刚喝了口茶,就放下了杯子:“你这水不行,不是玉泉山的水,茶叶还好,赶明儿我送你2斤好的。下回再帮着爷找找有没有好玉,给我送到府上去。小振子跟我比,嗬!能的他!不就仗着他阿玛是领班军机。。。。。”

  这位爷也不见外,扇子呼呼晃得人头疼,嘴里的言辞不停,像个炮仗嘟嘟嘟直蹦。
  周掌柜的低头哈腰接着话儿,幸亏是老生意人,应对的十分自然,不多时,外头小伙计提溜着大木盒子:爷!酸梅汤!酸梅汤送来啦!还是冰镇的呢!!掌柜听说是王爷喝,还给打了八折!“


  ”呸!才打了八折,不是爷瞧不上他,怎么着也得孝敬咱,是吧??哈哈哈哈哈”王爷从荷包里掏出几个金瓜子扔给小伙计:“剩下的赏你买糖吃喽!快去给人家钱!”


  大木盒子打开,屋里顿时凉森森冷冰冰的寒气袭人,原来是两个大号的瓷坛子,上头贴着信远斋的楷书字号,十分精神,青花的瓷坛周围都是凉森森的大冰块,滴滴答答还在滴水,打开盖子,一股酸甜香气瞬时弥漫了整个东里间,真香!!


  周掌柜洗了手,亲自拿出两只精致的白玉碗,拿白色手巾细细擦了,才用铜勺盛出来两碗,端给善王爷一碗,又伺候着歪倒在椅子上的刘大人喝。


  只见善王爷大马金刀直着腰端坐,端起玉碗好似金龙饮江,一扬脖子咕噜噜干了!“真爽快!!掌柜的,给你们少东家和这位公子,外头的人都端碗尝尝!别抻着啦,算是爷请客!!”
  又喝了两碗,王爷算是身心通泰,仆人们也赶紧随着给孙、黄两位公子和外头的孙安三虎送酸梅汤。
  这才五月多的天气,孙公子倒没觉得太热,轻轻尝了一口,一股酸甜冰凉之气顺着咽喉往下就冲,在舌根里打了个卷,又酸又甜又香又凉,真是名不虚传。不过,他觉得刘大人好像不像中暑,仔细看看他脸色,心里纳闷,可嘴里不敢说,只顾着跟黄汉恒递眼色。


  可刘大人不知怎么了,就是不张嘴,王爷急道:“扳开嘴灌进去!!中了暑热,一碗酸梅汤就好啦!!”


  说着亲自过来捏着刘大人的腮帮子,就要灌。


  “不可!!刘大人不能喝酸梅汤!!”孙玉宸公子没忍住,急切的说出了口。


  “哦?!!”善王爷两眼一瞪,脸色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中了暑热,本王还不懂得怎么救他吗?!!“


  屋里的人,顿时都傻了。。。。。。
  二十三


  周掌柜的见王爷发了火,死的心都有了!


  这位少东家不懂事也就罢了,连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孙公子也胡咧咧!岂不知善王爷虽然不是皇室近枝,可毕竟是大清国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老祖宗就是太宗皇帝的大儿子,摄政王多尔衮忌惮很深的镶蓝旗旗主王爷!现而今承袭了亲王爵位,还任着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着民政部的差事呢,打个喷嚏,四九城都得抖三抖!


  赶紧转着圈得说好话:“王爷!王爷别急嘛!这位公子没来过咱们京都,不懂朝廷礼仪,您赶紧坐下,我给刘大人喝就是。您不是说有没有好玉??您瞧,这两只玉碗,就是上个月收来的,据说是镶黄旗满洲,富察家的东西!您瞅瞅,是不是乾隆爷那会儿的工艺??”


  善王爷外表大咧咧的,可内心却精明干练,歪头盯着肃立的孙、黄两位公子,冷笑道:“周掌柜的别打岔!你说他不懂朝廷规矩??哈哈哈,难道连跟王爷说话都不知道什么规矩??本朝礼敬尊亲,别说你俩,就是军机大臣袁世凯和张之洞见了我,也得该请安请安,该磕头磕头!老周,你说说,我有一句假话诓他们没有??”


  “没有!!绝没有!”周掌柜的哈着腰哭着脸陪笑:“咱们大清国的规矩,亲王殿下跟唐代宰相一样,礼绝百僚!!除了老佛爷和万岁爷,任谁都不能在您面前放肆拿大!王爷圣明,这位公子真是刚打南边儿来的,对咱们京城的老礼儿不懂,我代他向您赔罪!!这两只玉碗,早就想孝敬您,正好今儿您大驾亲临,德子!快给王爷包起来,送到府上去!”


  善王爷一抹嘴:“别价!老周,咱们不是外人,不能这么办呢!两只碗,500两银子吧。我不是拿大,就说今儿这事!你说,老刘中暑,怎么就不能喝酸梅汤啦?!”


  一面说一面从金丝荷包里,掏出两张银票使劲塞给周掌柜。周掌柜急的都快哭了,使劲儿给孙公子递眼色,让他少说话。


  孙公子也是直性人,一咬牙正色言道:“王爷容禀。这才五月天,刚过来端午,算是暑气初升,应该不至于中暑。您看,这位刘大人眼圈发暗、十指发青、脸色惨白,气喘不定,初看,确实有些像中暑。然而,时令不到,中暑乃是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汗液内闭而脏腑经络不通所致。您试试刘大人的额头,既没有发热,脸色也不涨红,更没有吐泻,这不是中暑,据在下看,可能有其他疾病。酸梅汤是梅子所做,酸性乃收敛之物,又加上冰镇了,其性寒凉,万一不是中暑,喝了岂不要加重他的病情??小人实话实说,绝没有坏心,有失敬之处,请王爷海涵!!”

  “哦???!!”
  善王爷听了黄公子这番不卑不亢有情有理的话语,疑惑着脸色变缓和,皱眉想想,又点点头:“听起来像是有道理,看你年纪轻轻,还懂医道??既然这样,你就给老刘看看,看好了我有赏!看不好。。。。。。哼,得请你去九门提督那里走一趟喽!”


  “王爷,我大哥他。。。。。。”黄公子一听,悚然震惊,万一出了事,别说黄公子,就是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不用多言,快,拿个垫子来,让他诊脉。”


  周掌柜的脸色凄然,知道今日祸不可免,心里七上八下嗵嗵直跳!可善王爷哪里是他能得罪的人??因此,赶紧吩咐伙计拿了个小枕头搁在刘大人手腕下,又偷偷给黄公子递了眼色:“东家!我看把大东家请来吧,不然,今儿这事可要砸锅哦!!”


  黄公子也没主意,想起在听三虎说是孙公子救活的,大哥很可能有招:“你先别急,这里离同仁堂很近,你悄悄派个人,去那里把坐堂的大夫请来,做个预备也好。”


  “谁也不准去请!王爷我,今儿就要看看孙公子的医术。不然,驳了我的面子,谁也不好使!”善王爷沉着脸,拿着扇子忽闪着。




  孙公子心一横,不紧不慢过来,稳稳心神,开始给刘大人诊脉。
  右手寸关尺按了很久,又换了左手,少时,起身对善王爷说:“王爷,刘大人果然不是中暑。”


  “你详细说来我听听。”


  “刘大人右手脉滞涩沉滑,左手心脉无力宣浮,按气血旺则脉旺,气血平则脉平,气血乱而脉乱来看,刘大人是脾土不能克肝木,心血不足所致,症见饮食停滞、肝气郁结不疏、胸嗝闷涨,饮食不化,口干做渴,脾胃滞湿所困,心血不足则四肢无力、神气涣散,又受了少许暑热,可见,是个不大不小的症候。如果真的喝下这晚冰镇酸梅汤,寒湿过重,必然加重病情。”


  善王爷不易觉察的微微惊讶了,目光一怔,又恢复了神态,点点头问:“可见公子还真有些道行!可否开个方子??让他尽快醒来??”


  孙玉宸想了想,说:“在下尽力试试。”


  周掌柜、黄公子等人,看善王爷不在追究,也放了心,赶紧准备笔墨,孙公子稳稳当当坐了椅子,提笔在手,斟酌片刻,写了两个方子。


  善王爷端着碗酸梅汤,摇着扇子站在他背后瞧着。


  只见方子上一笔极为精神的柳体楷书,铁画银钩笔力非凡————


  藿香 一钱五分 , 陈皮两钱, 制厚朴 两钱 , 郁金两钱 ,荆芥三钱 ,羌活 两钱 ,厚朴两钱,郁金两钱, 青皮两钱, 焦三仙两钱,薄荷一钱五分,山豆根两钱。


  3剂,急煎,每日服2次。


  另一方则是————


  生黄芪四钱,桂枝三钱,芍药四钱,干地黄三钱,甘草两钱,炒白术三钱,党参三钱,生姜三钱,大枣8个。


  6剂,水煎服。




  “另外,刘大人必须要休息好,醒来之后,王爷可以劝他请假半月调养,之后绝无大碍了。”


  善王爷拿着药方,一面笑眯眯不停打量孙玉宸,一面点头:“孙公子,你这么年轻,是家传还是自学的??读过书考过功名没有??再说这方子有什么讲头?说来听听!“


  “是”孙公子拱手道:“第一个方子,是清解正气饮,以藿香、陈皮、厚朴为君药,化浊行气解表,先散去刘大人身上的暑热,荆芥、羌活、薄荷,解暑热之邪气,郁金、豆根清心化郁,青皮、焦三仙和肝导滞,疏肝理气,
  刘大人这是急症,3剂药就可安稳。再用黄芪建中汤加补气健脾的党参、白术,多吃几剂也无妨,关键是平日注意修养安歇,自然无事了。”


  啪的声,善王爷猛地合上了川金折扇,极为欣赏的拍了拍孙公子的肩膀:“好小子!有能耐!说得比太医院那帮子庸医清楚的多,又直白又脆生!嗯。。。。。。跟我的奴才呢??”


  外头一个蓝翎太监打千儿道:“奴才在!!”


  “你这就去同仁堂,把第一个方子药抓好了,让他们看着急煎,第二个方子也包好送来,就说我说的,赶紧送来!误了差事,哼哼!”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