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胶州千户所正千户 2016-03-02 21:46:00
  @齐州三爷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朋友支持!!
  刘公子和宋小姐,都才十七八岁,虽说逃出生天,去哪落脚,颇费思量。想去南方避难,可小姐毕竟挂念家里的父母,再说刘公子又要准备科考,俩人在昌平住了几个月,又转回了京城,潜伏在南城,租住在一个三合院里。


  这所院子,在南城唐家胡同,地方偏僻,住家也就二三十户,都是普通老北京,离宋小姐家远得很,不怕家中知道。


  自此,俩人过起了甜蜜的小日子。


  按宋小姐的想法,刘公子要先用功温习功课,待2年后的科举考试,反正带的那些陪葬的金银珠宝,足够俩人过个半辈子,因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己在家伺候刘公子,也为了躲避闲人。


  刘公子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毕竟遭受过父母双亡,舍家撇业的危难,知道有金山银山,也得坐吃山空。自己闲来无事,在家读书习武,想着再出去找个差事,多混点嚼裹。


  干点什么呢??还得不招风显眼,还得能赚点钱养家。


  思来想去,点检宋小姐陪葬的珠宝,刘公子有了主意。。


  两人虽互换了定情信物,但毕竟在家,用不着那么讲究,宋小姐就把那枚扳指跟自己的陪葬玩意,一起珍藏了。


  刘公子想定了,换了身短打扮,出门奔了大栅栏。。




  天子脚下,万方辐辏之地,说起来京城的富贵繁华,就是苏杭江宁等地,那是都不能比的。


  那些五行八作齐集,青楼会馆云聚的地方暂且不说,就是普通最热闹的地界,一是天桥,一个就是大栅栏了。


  天桥是老北京看热闹的地界,跟隆福寺火神庙的厂甸相似,而大栅栏,则都是坐商了。
  这里,也是京都数百年老字号云集之处,而跟琉璃厂那种书香文雅不同,此地是吃喝药物珠宝金银钱铺杂玩汇集,平日里就人头涌动,到了年节和皇帝万寿、大婚,这里的铺子更是热闹翻了天!!


  为啥??这里的物件,都是京都八旗贵胄、世家大族和富豪官僚们喜爱的玩意,当作贡品的珍奇宝物应有尽有,而价值不菲,远远不是琉璃厂那种文人雅士逛街的去处。


  而廊房二条,就是帝都最为有名,也是驰名海外的京都第一珠宝市场。


  前文书说了,在老年间,琉璃厂、厂甸、各寺庙庙会和大栅栏的珠宝市以及打小鼓的,形形色色等级分类详细。
  那当儿,任谁也不会轻易随便经营别处的长手货,就是专业玩意儿。这是规矩。


  您要上琉璃厂买珠宝,对不住,人家店家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的几件传世的小玩意,绝不会大包大揽的给您端上珠宝盘子请您挑!在老北京的话里,这是打醋的碰上卖盐的——完全满拧!!


  反过来亦然,您要去大栅栏廊房二条买古董书画??对不住,不仅没有,即便是有那么几件,也是店里陈设的玩意,绝然不会卖您。
  这种牢不可破的行业规范,没有那么明文书写成文,但在老年间,却铭刻在每个商家的心里。


  唱戏还得讲究个合辙押韵,乱买乱卖,岂不让人看笑话,成了棒槌?!!

  自打前明那当儿,大栅栏已经成了规模最大的坐商区域,经过大清200多年的发展,历经风雨,这里确实成了贵人、福晋们爱逛的地方。
  而这里的三条、五条等处,又是牛街的清真们玉器手工匠人的天下,您只要想买,各类珍品玉器,色色精美。


  刘安生想在这里找个合适的差事,哪怕当伙计也成。


  然而,他想错了。


  就像外省人到了京都,连花钱都闹不明白怎么花一样,这里的规矩,那叫一个严肃整齐不近人情。


  那位问了,怎么到了京城不会花钱了??


  非也非也,那当儿,京城的钱跟外地不一样。
  外省各地,包括通州、天津卫都用制钱、白银和银票。
  京都不是,京都用大钱,也就是咸丰三年之后,朝廷因为平定长毛乱匪,因军费不足,铜材缺少,铸造的当十大钱,名义上一个大钱兑换10个制钱,然而,老百姓却不认,又薄又毛的铜钱,一个当十个??骗傻子呢。


  所以,进了京城,您买东西就要忙活了,先去找钱铺,把带来的制钱银子按照京钱的标准,换成大钱,再按照大钱的购买能力,去买东西!!


  反正一般人来京城,绝对蒙了,因为京城的铜钱汇率跟外省绝然不同。


  这种特殊规矩,更彰显了京都各行各业跟外省不同的行业规矩和标准。


  假比说大栅栏的珠宝店铺,收学徒的规矩,不仅跟其他衣食住行五行八作不同,就是跟同类的琉璃厂也不一样。


  来了这儿,相当学徒,必须有五家铺面,或者其他商家的联合保证,写个字据,叫铺保。
  3年之内,没有工钱,只能在柜上吃饭,再过2年,每年年底结余,干的好,给几个钱,干不好,店里直接辞人。
  3年之内,不能无故请假、偷懒耍滑、旷工等等,必须遵守店里的规定,不能随便离开,晚上不能随便外出,不能结婚娶媳妇,不能抽烟喝酒赌钱听戏,不能。。。。。。反正一切基本都不能,算是卖给店里了。


  等出了徒,虽说松了点,还是得照规矩办事,钱赚的不多。


  有的大铺子,连铺保都必须得各省司官一级的官员们签名保证,可见规矩之大。


  而店铺里的掌柜到大师傅,完全有任何理由把徒弟踢出去,一文钱不给,即使看你不顺眼或是早上忘了给师傅倒尿盆。


  为啥这么严??


  这里每家店铺里的货物,都是成千上万两银子的价值,高的有几十万的,资本之雄厚,别说一般买卖家,就是当铺、金店等地方,也不敢跟这里叫板。
  而这里的东家,也全是腰缠万万贯的金主儿,不服气?随便拿出一颗南珠,就能买您一溜铺子!


  所以,刘公子对此完全蒙了。


  来了这儿,猛一看,廊房二条,就是一条不到300米的小街,道路狭窄,门脸小的还赶不上自己老家临清的磨坊大,屋宇毗连,街道一般,一点也不气派。


  但是,这就是外表,您往哪家店里仔细一瞧,立即会发现一个珠宝乾坤世界!
  这些店铺,在外行人眼里看,基本都是一个模子,但在买卖经营上,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呢,有三类。


  第一类,是经营玛瑙、珊瑚、绿松石、顶珠、蒙古藏地首饰的蒙藏铺子。
  第二类,是经营翎管、戒指、朝珠、帽正、带钩、带扣、烟嘴、鼻烟壶和各种满汉妇女首饰的本地铺子。
  第三类,则是经营各种东西洋宝石、珍珠、翡翠、碧玺等首饰玩意儿的洋铺,一般有法国铺、英国铺和日本铺。


  这跟古玩行当一样,也是分门别类层层细化的厉害。不懂行的人一进来,准得懵了!!






  刘公子蒙着码子逛游了好久,既没有铺保,也没有介绍人,谁敢用他??


  回家跟宋小姐说了,到被小姐笑话了:你也不问问我,那里能是一般人去做伙计的??没有十年八年你也出不了师,再说了,就算出了师,也不给多少钱,还得吃住在那里呢。他们也收东西,你想进去,等考试可就误了。


  见刘公子生气,小姐思索着说“这么着,你真想去,我有个主意,花点钱去各省印结局,买个印结单子,再拿着单子找几家店铺,开个铺保。不过呢,去了那之后,必须说明白——每天干半天活,不在那里吃住,半年之后,拿货押货,再出去代卖,这么着,又不费工夫,又能赚钱。


  刘公子听了,大喜,原来自己媳妇还懂得这么多。


  话说回来了,宋小姐毕竟在京都长大,这些年没少逛珠宝店,里面的规矩也略知一二。


  那位问了,什么叫印结局??还管那么大用处?!

  印结局,自打康熙爷那当儿就有了,原本,是各省的商人、秀才、举人进京有事,又没有啥身份证明,别人信不着,必须得有个证明。
  而这时候,各省在京的老乡官员,就派上用处了。他们组成了各省的印结局,在各省会馆都有值班人,您来了京都,只要说明要办的事由儿,想去哪里找门路活动,花点钱,由印结局出个单子证明,联络十来个老乡的穷官,署名,盖印,齐活儿!


  拿着这种单子,去了哪儿一亮,人家就知道您是个良民喽。


  而且,前清那当儿,本来朝廷薪水就薄,发的钱都不够吃几顿会贤堂的,一大家子人怎么办呢??就靠这个,每年各省印结局赚了钱,按照各省穷官的数量,散发一些资助银子,勉强过活。


  因为上至皇帝,下至执政大臣们,都对这事一清二楚,还不能随便加薪,就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是穷官自己救济自己了。


  不过,这种钱,只能是各部各衙门五品以下的穷官儿能签名作保、能领钱,四品以上的官员,绝对不能掺和。


  朝廷有制度嘛,四品以上就是京堂命官,不能随便出保,有失官员体面,而且,四品以上官员更是能觐见皇帝,在等级制度之下,皇帝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四品官去穷凑合了。


  再一个,三品以上的官儿,有各省各地督抚衙门的孝敬,年年节节不断,冬天叫炭敬、夏天到冰敬,就是说,冬天来了,给您送点买炭的钱,夏天来了,给你送点买冰的钱。


  因而,那些大官,既不屑,也不能去掺和小官的生财之道。


  这就是老年间受贿分赃的规矩,上下和谐,才能开动着朝廷架庞大的机器。

  而押货拿货,是珠宝市跟别的行业区别最大的一个特点。


  假比说,您是这个铺子的伙计,学业有年,有了自己的专长,脑袋灵活又想赚钱,就可以拿银子或者宝物,押在店里当抵押,然后拿了等值的货物,出去在大宅门卖,卖来的钱,跟店里按比例分成。


  这样一来,又能学东西,又能结识人物,又能赚钱。


  可那个年月,谁还有宝物去做伙计呢??所以,基本上极少有人这样做。
  但规矩,一直保留着。
  十

  刘公子按照宋小姐的主意,花了50多两银子,请客送礼,办好了铺保文书,算是有了正式身份,进了一家叫尚宝堂的铺子。


  这家铺子的老板,凑巧也姓刘,看刘公子长得一表人才,又识文断字,着实喜欢,就教授了他不少珠宝买卖的绝活,而刘公子毕竟读过书嘛,又惦记着早赚钱,下功夫使劲学,不到半年,刘公子算是对各类珠宝心理有数了。


  转过年,这天,早上起来吃了饭,刘公子去店里,在大栅栏口上,遇见一码子事。


  正走着,前头嚷嚷动了“快闪开!!快闪开,马惊了!!“一匹高头大马,拉着一辆朱轮铜钉豪华轿车,在大街上飞奔驰骋!


  大红呢子的挡车围子,宝蓝锦的车门帘,四周攒着一色黄铜镀金的活计,懂行的人一看,这就是京城里二品以上大员们才能用的红围子马车,马匹嘶鸣嚎叫着,满嘴吐着白沫,疯了似得东撞西碰,满大街的人声鼎沸,大人孩子呼叫着乱跑。


  赶车的在后头大喊着追着,车里头,好像做了俩人,一老一少,也不知是吓得还是咋的,老的死命抓住车框,少年狠命的大喊救命。


  前门外被闹了个不亦乐乎!!


  别人逃跑,刘公子没跑,不仅没跑,文武双全的刘公子,身上功夫一直没撂下,只见穿着短打扮的刘公子,小腹一沉,丹田一叫力,大喝一声,一纵身”嗖“的声,窜出去2丈远近,离的马车非常近了。


  看马疯了,刘公子顺着马车车辕一纵身跳了上去,双手狠狠拉着缰绳,两臂一用力,噶蹦蹦,”嗷!!!吁。。。。。。。。。。“那么一匹疯马,竟然活生生被刘公子拽的四蹄乱舞,在原地打起了磨旋儿,直直一袋烟的功夫!!


  车厢差点翻了,但在刘公子千斤坠的功夫重压之下,终于,马匹耗尽了精力,瘫倒不动了。


  周围的老少爷们,齐声鼓掌高呼:壮士好功夫!!!


  端的是满堂彩!!
  ”佛天菩萨!!佛祖保佑!!妈呀,可把我吓死了,师傅??师傅?您老人家没事吧??!多亏外头的壮士,不然。。。。。”


  说着,车帘一挑,有气无力的出来一个年轻俊秀的青年,一把抓住刘安生的袖子:多谢壮士!不知在哪里发财?!亏了神功相救,不然,我们可就交待在这里喽!!请受我一拜!”说着要行礼,可被颠簸的厉害,行礼都站不稳。


  刘安生见四周围上来的男女老少太多,担心漏了痕迹,赶紧一抱拳: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您二位赶紧看看伤着没有,我还有事,就此告辞!!“


  说完,晃动身形,几个窜步就远离了事发地,后头还一个劲儿的喊叫:壮士!!壮士留下姓名!!。。。“


  过了几天,忙忙碌碌白天上店铺学习,下午回家温习功课的刘安生,就把这事忘了。助人为乐嘛,那年月,谁不想着行善积德?



  春天来了,又过了一个多月,刘安生跟宋小姐说,想出去卖货了,宋小姐倒是大方,挑了两件赤金点翠的凤头簪子,交给刘安生,押在店里,再跟掌柜的说好了,取货出去卖。


  没现钱,这个也成。
  掌柜的听了却不大愿意,敦敦教诲说——”不是我信不过你,你来的时日太短,有些门道儿你还不清楚,再说京城里的大宅门和贵胄王府多如牛毛,你才熟识了几人??这事不能急,等哪天我介绍几位大爷福晋,先混个脸熟,再说吧。”


  正说着,外头有人步履匆匆的进来”刘掌柜,刘掌柜在吗??这趟差事让我跑的,腿都断喽!“


  话音未落,进来一个华服青年,身穿酱色绸长袍,深蓝色马蹄袖翻着,一双薄底靴子,一尘不染,头上还戴了金顶的凉帽,腰里别着彩绣的宝蓝色荷包,一段白银的表链露出半截。


  这人大喇喇进来,也不看刘公子,只冲刘掌柜微微抱拳:我说刘掌柜,您的活儿干的太慢了,木总管可是说了,下回再这么慢,我可去别家做了,您不是不知道,老佛爷这几天就去颐和园驻跸了,到时候我们都得一窝子跟了去,难道我还得来回好几十里地跑来找您??”


  刘掌柜一见此人,像天上掉下来个凤凰蛋,满脸堆着笑,仿佛看不见青年一脸的傲慢和虚荣、故意拿大的表情,赶紧打千儿行礼:哎吆我的木爷!!木公公,哪阵风把您老人家吹来了??别说活计做完了,就是做不好,我也不敢在这廊坊二条开买卖,我不得原汤原味儿的给您老人家踅摸齐全了?不价,大总管也得拿您问询不是??伙计,赶紧上茶,把礼部张大人送我的毛峰拿来,咱这里现成的甜水,比不得您老人家在宫里喝的玉泉山水,您先尝尝,我去拿货。“


  霎时间,一套嘉庆官窑的五彩瓷器端了上来,刘公子心理有数,这套茶具,连掌柜的自己都舍不得使用,来了贵客才拿出来,可眼前的这位,好像就是个小太监,没啥了不起的。


  正纳闷儿,刘掌柜拿钥匙打开铁柜,从最里面,掏出一个紫色绸缎精装的锦盒。


  ”您试试这个,“掌柜的先掏出玻璃鼻烟壶递过去,”这可是纯正的英吉利货,辈儿地道!我都舍不得闻。“说着递过锦盒——“您老人家瞅瞅,这是从雅玉堂踅摸来的一块整玉,纯粹的和田青,您这物件,太贵重,是乾隆爷那当儿的玩意,现成的这么贵的玉,上哪找去??我还是讹人家马大头的,要来了我就找了工匠,按照原物雕琢了1个多月,不然,也不敢拿出手不是??“
  说着,打开锦盒。


  刘公子站在桌子后头闪目观瞧,原来,红色的锦缎里,安放着两枚雕刻了浅浅花纹的青白玉暖手!!


  暖手,在清代非常流行,是顺治爷那会就传下来的玩意,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猛一看,好似文玩核桃,可细细研究,却不是。


  暖手,说起来跟文玩核桃一样的玩法,在手里转圈活动,算是贵族富户的老爷们,既能彰显富贵豪奢,又能活动手掌的一项流行玩意。
  但是,暖手的品格,要比文玩核桃高了不知多少倍!


  这玩意儿,在乾隆爷那时候,达到鼎盛,原料工艺,讲究到了极点!!


  乾隆爷这位富贵天子,那叫一个会玩,指定造办处————先选取纯洁无暇的和田美玉,或是白玉、或是青白玉或墨玉,不能用山料,必须用密尔岱河里的籽料。


  籽料还不行,还得是随着冬暖夏凉天气变化而变化的温凉玉,这种玉,在籽料里,也是百里挑一,现存泰山岱庙里的温凉玉圭,就是这种珍贵的玉石做的。
  选好之后,根据玉石的大小成色,用木头或蜡,做成模子,或是素纹或是各种吉祥花纹,雕刻上,进承御览,乾隆爷看好之后,再令玉工们,根据模子照猫画虎的做出来。
  做出来之后呢,为了增加温润,还得经过内廷工匠们,一次次打磨,用鹿皮、狐狸毛修光,既不能太亮,还必须温润。
  这就是华夏玉文化里的经典,玉石必须要有内涵,那温润的光泽,必须由内而外的散发,才符合体统。


  玉暖手做好之后,放置在皇帝经常去的宫殿园林里拜访,万岁爷没事的时候,也会握着俩核桃大的暖手,转圈活动手指。


  那位问了,不是有保定铁球嘛??!!!


  这您就外行了,皇上能跟一般老百姓玩一样的玩意儿吗!!


  小木公公看了,喜不自胜,尽自知道刘掌柜在面前卖弄费力,也乐得说:刘掌柜,您就别在我这儿卖弄您的牛黄狗宝喽!这玩意,我一辈子也弄不到一件哦,这一对,原本是太后老佛爷六旬万寿,我师傅木总管伺候的好,一高兴,便把宁寿宫里藏的玩意儿,赐给了他,谁知年初我师傅玩了会,也不知是没福气还是怎么着,给碎了一个。把他老人家弄得六神无主,您说御赐的玩意,万一哪天老佛爷想起来要看,咋办??这不是欺君之罪?知道您刘掌柜道行深,才让我偷偷来找您配一个,果然没找错人!多了没有,这是我师傅的一点意思!”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盒,又递过一张银票。
  “够不够就这么些了!”


  刘掌柜接过来一看:1500两!!脸上更笑开了一朵菊花:多了!多了!!木总管出手就是大方!也不能让您白跑几趟,这是请您喝茶的一点小意思!
  说完,收了大银票,又递过一张200两银子的银票。


  小木公公倒是满不在乎,把银票揣在怀里,端着茶努努嘴:掌柜的,开眼吧您呐!
  打开小锦盒,里面顿时散发出数道五彩的光芒,一颗莲子大的猫眼儿宝石,端正的摆在中央!


  “您瞅瞅,怎么样??”
  刘掌柜哆嗦着戴上眼镜,细细看来半天,激动说:难得,太难得了!开眼了!这是锡兰国的猫眼儿,前明那当儿,就贵的天价,这么一大颗,没有1万两银子,连看都看不见一面!


  ”呵呵呵呵,“小木公公显摆道:这是两广总督送给我师傅的,说不值钱,我呸!找了人问了,说在广东的市价,最少就得1万6千两,到了京城,2万银子卖出去,跟玩儿似得!我师傅说了,这东西金贵,让我来问问您,是做个戒指还是镶嵌个帽正,怎么做合适,您看着颠陪,弄好了,我来拿,记着,别乱传出去!”


  盖上盒子,刘掌柜赔笑道”放心吧您,回去禀告他老人家,给我三个脑袋,也不敢糊弄木公公哦!等做好了,我亲自送到府上去!“


  说完,用蓝缎包了玉暖手,起身送小木公公,正走着,小木公公一回头:刘掌柜的新收伙计了??看着挺精神的小伙子。。。。。”话音未落,揉揉眼再仔细看,突然,小木公公咧嘴大喜:恩公!!您可叫我好找啊!!
  十一
  小木公公临出门,才认出了当日在闹市拉马救人的刘安生六公子。刚才还牛皮哄哄的小太监,立即换了一种脸色,谦恭着请刘公子上座,又亲自打千儿行礼,叩了个头,慌得刘公子赶紧一把拉住他:使不得!木公公千万不可如此,折煞我了。


  木公公起身又是作揖“一点儿也不多!刘公子,不瞒您说,我的小命,说起来一文不值,那天,您知道谁在车上??”


  刘公子懵懂着,刘掌柜恍然大悟,见一向傲慢的小木太监如此多礼,心里雪亮了“难道,难道大总管也在车上?!”
  激动的刘掌柜,也不敢再拿刘公子当伙计喽,赶紧递过一杯热茶。


  木太监哈哈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粉色手绢,翘着兰花指一点刘掌柜:我的刘大爷!要是我小木自己,还用这么着大礼叩拜刘公子??实话告诉您二位,那天,我陪着我师父木总管,去颐和园给老佛爷打前站,碰巧了,这匹马,是荣中堂从口外弄来的,说是什么名马,花了3000多两银子,可是个驯不熟的畜生!妈呀,尥蹶子就要翻车,不是刘公子神力,我和我师父早就玩完了!
  我这条小命无所谓,要是我师父少了半根毛,那大清国还不得翻了天!您还别不信,二位!!老佛爷离了我师父,那是连饭都吃不下去的,每次御膳吃完了,还单给我师父挑出几个爱吃的赏赐下来,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会儿见不着我师父,老佛爷就得念叨了——荷杰哪去了??怎么不过来伺候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