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秀宫总管太监,内廷总管太监,赏加二品顶戴花翎,木总管木公公!!认识照片的都知道这位是谁,咱们用了化名。
不然,您以为外头督抚将军大员们,怎么这么看得起我们爷们儿??哪位不是狗屁颠的跑来送东西!就说这颗猫眼,那才算什么?前年老佛爷万寿,两广总督一次就送了300颗大南珠,又凉又滑,个个跟大葡萄似得,您说,没了我师父,老佛爷心里多懊糟,老佛爷懊糟了,咱们大清国还不得翻了天??
所以说,刘公子,您这功劳,大了去了!
刘掌柜看小木太监满嘴白沫,说的天花乱坠,心里明白,刘公子是交了好运哦!!
小木太监站起身乐的转悠几步,忍不住心里喜悦:我说刘掌柜,刘公子在这儿不能待了,我师父说,为人富贵,不能忘了救命之恩,让我满世界找人去呢!前儿见了九门提督,还说给他了,就是不知道恩公的姓名来历,今儿老天爷有眼,让我碰上了,这么着,您就先在这委屈一两天,等我回去跟师父说了,他老人家必定要见您,刘掌柜,我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行里的规矩,我略知一二,不知道刘公子在您这儿受没受委屈,有,不知者不为罪,就算过去了,没有更好。这两天麻烦您照顾好刘公子,万一刘公子走了找不着了,您这店,也别在京城开了,我师父他老人家的脾气,您还不门清儿??!
说着,冲刘安生公子一抱拳,点点头扭着屁股扬长而去。
刘掌柜听了这话,吓得一哆嗦!妈呀,这小太监太有心计了,把人交给我,这是拴在一起的俩蚂蚱啊!想起来木大总管那张黑灿灿的长脸,顿时一惊。
再看刘公子,就立马儿矮了三尺,点头哈腰赔笑到:刘公子!您这算救对了人!!以后,这步大运您算是赶上了!多少王公亲贵见了木大总管,现巴结都巴结不上!外头有人都称呼他老人家叫九千岁呢!以后,小的和小店还托您多照应喽!
刘公子是正人君子,很膈应刘掌柜这种势利人,又听说救得人,是名闻天下的内廷总管木大太监,心里这个气哦!
作为读书青年,朝廷大事他不太了解,这个木总管,在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清国,那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这位木总管,少年进宫,咸丰爷那时,分发在懿贵妃,也就是现今西太后老佛爷宫中,做杂役,此人心机深重、城府很深,而且手段老辣,对于宫廷中那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混的非常熟练,没几年,因为给西太后梳头,得了宠爱,又因为后来总管太监安总管,擅自以给同治爷采办大婚服装的名义,出京南下,被山东巡抚大人丁宝桢赫然杀头正法,木总管以小心翼翼灵敏随心,补了安总管的缺儿,30来岁,就成了储秀宫大总管,五品顶戴。
近些年,他在宫中的势力,更为盛大,内务府根本不敢管他,因为老佛爷宠爱,木总管经常干一些招权纳贿、卖官鬻爵的勾当,大把的银子淌海水似得赚到手,每次干,还都顺顺当当,谁都知道,连光绪爷见了他,还得叫一声——谙达。这种人世人所不齿的人,怎么让自己救了!
”掌柜的,我不干了,我得走。工钱我也不要了,您再找个伙计吧。”刘公子憨厚诚挚的说,一句话把刘掌柜吓坏了,一把抓住刘公子的袖子:您走!您是要我的老命啊!我的公子爷,您没听小木公公说,要是您走了,木大总管非得拆了我的店铺!让我怎么活哦!
说着,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刘安生在世路上毕竟年轻,没见过这种势态,转念又琢磨半天,还是回家跟宋小姐商量商量吧。
说到回家,刘掌柜也不愿意,非得让刘公子等木府的信儿,闹得刘公子头疼,后来折中,刘掌柜让自己店里另外的两个小伙计,也别做买卖了,拿着银子,先得给刘公子打扮打扮,然后,小伙计直接住进刘公子家,名义上是伺候,实际怕他跑了,木府来要人,自己坐蜡。
刘公子看刘掌柜可怜兮兮样子,又都姓刘,就答应了。
欢天喜地的刘掌柜,可舍得下了工夫。
亲自指定,俩伙计套上车,带着刘公子满京城买东西去喽。
大栅栏里,瑞蚨祥的绸缎,先买了四身外褂、袍子、马褂,配上中衣、内衣、袜子和各类京绣的配件。
内联升的布鞋、袜子、靴子,亨得利的金表,马聚源的各种帽子。
又给配了琉璃厂的折扇、眼镜和各类文房物件。
又去东交民巷的洋行,买了洋酒、洋烟和各种零食,看看自己店里的物件,没有出色的,又去买了一对英国产的赤金镶珍珠的打簧金表,准备了礼盒送木大总管,折腾了一天,才想起吃饭问题,又去定了三天的泰丰楼,让人顿顿送到刘公子的小院子里,陪着吃喝。
宋小姐听了此事,倒是很镇静,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听父亲说起过木总管,老佛爷跟前儿的第一红人,连荣中堂、李中堂和军机们,有事都得看他眼色,我觉得,倒是个机会,公子不必烦恼,救了他,我们今后又不攀附他,只是借种他的势力,把我们的事挑明了也就罢了。您就是想考试当官,也不用求他去嘛。多个朋友多条路,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听你的。“
刘公子细思索,也是这么个理儿,总不能让小姐委委屈屈妾身不明的一直跟着自己,这层窗户纸,总得想办法挑破哦。
就答应不走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木府就来人了。刘公子由宋小姐服侍着,换了一身湖蓝色的降香纱袍,系了一条香色腰带,玄色缎靴,十三太保铜镀金纽扣的川缎宝绿的马褂,一顶六合一统帽,顶上镶一枚碧玉帽正,又拿了一把折扇。胸口小袋装了金表。腰带上挂了几个彩绣的口袋,什么戒指、扇套、眼睛盒滴里嘟噜一大串。
刘公子看看自己全身金彩辉煌,满身不自在,想想不妥,就脱了马褂,把扇子放下,又解下腰带上的零碎,这才跟着小木公公,前去木总管府上。
刘公子一看木府来接人的势派,顿时就呆住了。
三合院门口,停了一辆华丽的轿车,比那天木总管自己坐的还要华丽!
前头,是四个蓝翎侍卫,骑着高头大马,一身的戎装,挎着腰刀,严肃整备,这在京城,叫顶马,很时兴的规矩,除了宫中和御前的亲贵王公,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侍卫做顶马,就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的荣中堂,也就用武卫军的军官呢。
后头,跟着两名穿着干净体面的车把式,都是中年汉子,2个小太监,坐了后面一辆车,跟着伺候。
只见中间这辆车,白银戗金丝饰辕、掐丝珐琅圆帽包头,玄色缎条纳相眼蓝呢车围,万字云头泥金线帷子下面镶一圈红呢——俗称所谓“红围子车”,三品以下官员不得使用这个式样儿,两边的窗口,还镶嵌了两块大方形的整面玻璃,水晶似得耀人眼目,这就珍贵的很了——不消说,这车必是贵人坐了。其实再细心一点,就能看见车辕前插遮阳撑伞的槽口旁还有一面明黄镶边宝蓝色小旗,杆上写着一行小字:内廷总管木的字样。
车前拉辕的,是两匹高大壮丽的马匹,一水儿的枣皮红色,黑棕色马尾,甚是欢腾。
这车,别说坐,刘公子就是见都没见过,还好他读书练武,稳的住。一边几个太监、车把式,随着小木太监,一甩袖子,打千儿呼道——给宋公子请安!!请爷上车!!
喊得那叫一个顺溜!
@zn338 2016-03-06 10:30:00
直播啊,楼主给我回复个呗,让俺受宠若惊下!!????
-----------------------------
谢谢朋友们支持!!
刘公子上了车,小木随着,盘腿坐了,前头侍卫高喊——走!
后头跟着的车马,如流水,嗒塔塔上了路。
这马车,里面仿佛按了弹簧,又软又舒服,大红锦缎镶金边的褥子,香色银丝缠枝纹的靠枕,中间,还有个红木雕花小炕桌,摆了四碟正明斋的小点心,一把青花的茶壶,四个小杯。
小木使出了浑身解数,伺候着刘公子,外头跟随的小太监,手里捧着白铜长管儿的水烟袋、紫檀碧玉嘴儿的旱烟袋、不时跳下车,透过窗户,一边儿跑,一边把烟袋嘴儿直接送到刘公子嘴里。
刘公子哪里受过这种待遇,弄得浑身不自在,小木嘻嘻笑道:刘公子,恩人,您可别不自在,这是我们总管大人吩咐的,这些人,平时就是这么伺候总管的,您要不自在,伺候不好您,我们回去可就惨喽!
一路说,后头车上,不停送来西瓜、香瓜、水蜜桃和鸭梨,也不知道这个月份,从哪弄来的,刘公子每样尝了一点,点头称好,问小木:这才不到5月,这么些干鲜水果,从哪个铺子买的??
“呵呵呵呵,我的公子爷,您哪家铺子也买不到哦!这是广东巡抚,从广东用大海船,给我们总管送来的鲜货,您尝尝这梨,多甜!!今儿也就是占了您的光!不然,我也吃不着呢!
小木无拘无束的大口吃着,倒把刘公子看的大笑。
车一直出了西直门,行走在通往海淀镇的路上,远远看见海淀了,刘公子奇怪”你们老爷不是住在城里?怎么去郊外了??“
”我的公子爷,您以为我师父就那么一处院子呢??从四九城里,到前门外,我师父的住处,多的数不清,反正自打我跟了他,就没数清过。老佛爷过了年就在西苑住半月,就得移驾颐和园,住个半年多,所以我师父,就在海淀也弄了处宅子。您瞅瞅,快到了。“
”不瞒您说,我也从这儿买了一所小院,我们这种人,看起来跟着皇上皇太后吃香的喝辣的,您是没瞅见我们受的那份儿辛苦!!我们都不算个人!就是主子们养的一条哈巴狗,既不是男人,更不是女人,有学问的说我们刑余之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死了也不能进祖坟呐,不搂点,老了怎么办呐。哎!”
说着,小木被自己的话弄伤感了,看刘公子若有所思,赶紧变了笑脸:公子爷别在意,做我们这行的,最爱使个小性子,说个黏人话儿,我们总管,那是混出来喽!
正说着,前头涌出来一片人,最前头一人,站在路口,穿了身玄色缎子衣裳,着实干练精明,后头几十人鸦雀无声,都垂手侍立。
小木一眼看见,赶紧挪动着下车,”李大叔,公子爷接来了!“
话音未落,为首的李大叔领着后头的家丁整齐划一的一甩手,打千儿”请刘公子安!!刘公子如意吉祥!!“
吓得刘安生也要下车,被小木死死拉住:您可不能不受礼,这是我们总管的吩咐。
众人簇拥着刘公子一行,来到海淀镇西,一所大宅院门前。
一色的青砖灰瓦,看起来很素朴,但懂行的人仔细一瞧,乖乖!!
单檐黑亮的大门,门框都是京东青石精雕了八仙过海,汉白玉的五层台阶,左右没有狮子,是两个汉白玉的拴马桩、汉白玉的上马台,一水儿雕镂精刻。
再看院墙,那就是临清中号的青砖,层层砌成,还不是糟砌,是京城里最富有的金主儿也不舍得用的水磨砖,磨砖对缝、干摆灌浆!!整面墙连同大门对面的大影壁,全是如此!!
这得花了多少钱!!在京城,老年间有句话——叫强不强,看院墙!!一般再有钱的人,即使家里金银满库,大宅门的主人,也是全力修造房屋花园,院墙一般就是灰砖糟砌,顶上眯缝。因为,只有大型的王府和宫里、皇陵才能用得起磨砖对缝,还是只能在大门两侧使用,其余地方,还是糟砌。就连大清历代皇上最为喜爱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围墙也是虎皮石大墙。
为啥呢??
因为这种工艺,建筑周期之长和工艺需要的技术之细致,远远超过了一座房子的价值。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月,必须使用大量的人工和巨额的财力,才能完成,而且建筑时间过长,根本超过了房屋本身的建筑时间。
简单点说,砌这么一道墙,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同时修建3、4套大宅院!!
您这就明白了吧!!刘公子稳稳心神,进了大门,李大叔是管家,谦恭的在前头带路,说:老爷在内客厅等着,您这边请!!
过了二门、屏风门和客厅,转过一道漂亮的月洞门,一拐弯,是一间五檐上房,也是没有什么油彩,而是素朴精雅,一色的玻璃窗心儿,院中有几颗壮硕的梧桐树,茂密参天,几座汉白玉台子围绕的太湖石,玲珑典雅,一派书香雅韵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