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行镖:我爷爷做镖师时发现有个地可让人死而复生

  细细想来,这可真是天意。如果不是今天偶然间注意到了无边寺白塔,怎么会想到这个传说,确定了那个地师的身份可比找到那具头骨有意义多了。
  我不相信偷盗地师头骨的死人白仅仅通过一颗头骨就能解开所有的秘密,而且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无边寺在白天游客盈门,只有在晚上行动才最为合适。打定主意,我直接一个侧空翻从屋顶落到院子里。白缝儿在房沿儿上徘徊了许久,朝我汪汪了几声。这家伙跟着我都荒废了,连三米高的房顶都不敢跳,还特么“二代狼”呢。
  我没管它,负手朝屋里走去。这狼崽子要是连这点儿身手都没有还配称作是“二代狼”吗?
  我一回屋,刚关上门就听见吧唧一声。我笑着摇了摇头,这狗头跳个房就跟日本鬼子的炸弹似的,动静儿这么大。
  汪汪……
  今天的就更完了,又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可是单位的工作却落下不少。还有一个文件没有出,明天该挨领导的骂了。不过,为了支持我的读者,挨骂也值得!
  @锋少sky洁 2016-06-21 22:00:00
  老规矩,顶帖,睡觉!
  -----------------------------
  老规矩,晚安!
  @狼尾先生 2016-06-21 21:23:00
  今天的就更完了,又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可是单位的工作却落下不少。还有一个文件没有出,明天该挨领导的骂了。不过,为了支持我的读者,挨骂也值得!
  -----------------------------
  @夏蝶2032 2016-06-21 21:37:00
  好人 顶!
  -----------------------------
  好人有好报。
  @寒泉瘦影 2016-06-22 08:45:00
  白缝儿终于要出场了,喜欢这狗。
  -----------------------------
  二代狼的潜质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后面它会露面更多。
  午休之前问个好!
  今天开始更新啦。
  昨天一直在码字,耽误了工作,今天领导跟我要那个文件,我还没给人家拟出来。忙了一整天的工作。所以,今天更得没有之前的多,希望大家见谅!
  闲话少说,上文!
  这狗头顶开门,蔫头耷脑地走进来,叉着腿挪到我跟前,呜呜地低声嘶吼。我说:“白缝儿,你也别委屈了,咱爷俩一个是镖门后人一个是二代狼,说起来都是传说中响当当的人物啊。今后,没有好日子过了,咱得干点儿大事儿了,知道不?”
  白缝儿哼哼唧唧地仰头儿看着我,舌头不住地舔那张长嘴。我唉一声,一边从柜子里掏出一大包火腿肠来,一边说:“今天给你吃点儿好的吧,吃个够,晚上就开工了!”
  这家伙见了火腿肠跟见了亲娘似的,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不过我也不会怪它了,夜闯无边寺,白缝儿很可能会出大力的。狗都护食儿,当然白缝儿也不例外,我本来想拍拍它又怕打扰了它的雅兴,就没理它,任由它吃去。
  趁着白天,我得准备准备,也得先到寺庙里面踩踩点儿,不然到了晚上可就抓瞎了,要是真遇上事儿,跑都来不及。
  我从床底下抽出一个藤箱来,箱子很沉,里面都是老物件。我家祖上虽然不是大商巨贾,但跟着西帮票号走镖百十来年,当年也算是个殷实人家。刚解放那阵子有不少好玩意儿都充了公,剩下些珠宝首饰也都让我奶奶在三年困难时期换了粮票。我爹妈闹矛盾分家又带走不少,剩下些不值钱的也都让我这懒汉变卖了。
  只有这个藤箱,我说成啥都不会卖,或者说就是卖也值不了几个钱。里面装的不是别的,都是祖上走镖的家伙什儿。
  打开锁扣,一股老尘荡起,呛得我捂住了口鼻。里面的东西倒还摆放整齐,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卖给收破烂儿的都嫌分量轻,第一层是一件黄马褂,这应该是我曾祖车永东老爷子当年被西太后封为御前镖户时御赐的东西。很普通的一件绸缎褂子,年代久了,失去了当年的光泽,对襟的布扣儿,现在看上去有点儿像给死人穿的寿衣。
  我拎出来直接丢到床上。第二层是一件上面缀着很多铆钉的黑布褂子,褂子上面的针脚很多,布很厚,这应该是一件盔甲了,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防弹衣,只不过那个时候,防的是刀枪剑戟。两件衣物掀开后,下面都是一些零碎儿,刻有“长盛公”落款的铜制小香炉,训练镖鸽的哨子,马鞭,还有几个锡质的瓶瓶罐罐。这些都是普通的日常物件,不过对于我来说,睹物思人,一种沧桑感顿时涌上心头。
  没有了。我很失望地看着这个藤箱,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我一生气,把藤箱盖子狠狠地盖了下来,再次荡起一股老尘,呛得我直打喷嚏。
  盖子合上以后,我发现,这个箱子其实挺厚实的,刚才的那几件儿东西似乎根本装不满这么厚的一个箱子。我突然想到,这个箱子应该会有隔层。可是我翻来覆去地找了半天,箱子的边缝儿都严丝合缝,没有拆装过的痕迹。我抠着下巴上的胡碴子,想了好半天,就下了决心。从院儿里找来一把斧头。
  一斧头劈下去,藤箱的隔层就露了出来,果然里面有货!长长的,用白布包裹得很严实。我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包裹着的白布条。一套外形古拙的刀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今天只能更这么多了,见谅!
  @锋少sky洁 2016-06-22 21:21:00
  工作要紧,茶余饭后没事了搞搞文艺
  -----------------------------
  谢谢您的体谅,一直这么支持我!
  @夏蝶2032 2016-06-23 07:01:00
  早起一顶!
  -----------------------------
  起的这么早!
  @正在输入2020 2016-06-23 11:52:00
  我来打酱油完了就走人
  
  -----------------------------
  打酱油也欢迎!
  @寒泉瘦影 2016-06-23 12:23:00
  今日一顶。
  -----------------------------
  寒泉兄的坚持,让我看到了希望。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本帖被天涯聚焦人文推荐。为此,我今天打破以往的发帖定律,现在就更文。晚上还有!谢谢大家捧场了!
  我深呼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刀,心里七上八下的。原来这个不起眼的藤箱藏着的就是这样一套古刀。看外形我就知道了,这是一套精装的鸳鸯刀!鸳鸯刀本身不稀罕,我之前倒也有一套,是爷爷留下来给我日常练功用的,不过我总感觉不那么趁手,而且威力也很一般,比淘宝上武术器械专营店卖的那种薄铁片儿强不到哪儿去。
  可这一套却不同,光看刀鞘就很精致。是黑檀木的底子,朴木子鞘,制作的匠人很用心地考虑到了刀身和刀鞘的契合,更为特殊的是,鸳鸯刀是双刀,双刀单鞘,为了使双刀在刀鞘里不至于相互摩擦而对刀身造成损毁,黑檀木的母鞘里面分别有两层子鞘,很好地解决了双刀相互碰撞的问题,而且还配有牛皮肩带,可以将鸳鸯刀斜背到身后。背起来之后,刀的握把正好超过双肩,遇到险情,可以很趁手的抽出双刀来!
  这才是我爷爷真正的传家宝,是我爷爷从南方带回来的东西。无论他经历了什么,这把成双成对的鸳鸯刀都没有离开过他。我稳定了一下情绪,一手握住刀柄一手握着鞘身,轻轻地一用力,高碳钢的刀身就脱鞘而出,寒光闪耀之下,我闭紧了双眼……
  不得不承认,这刀是真正的杀人武器,不是摆放在客厅里的装饰品。那道寒光暴露了它嗜血的本性。看着这双锋利无比的刀,我心里的震撼已经无可言表。
  我是在改革春风下出生的新生代。从小玩的塑料刀、木刀,小时候拿着它们可以恣意挥洒,而不怕被伤害。长大后才真正接触开了刃儿的刀,可也都是些菜刀、水果刀,最厉害的就是那些表演用刀,挥舞起来软啦吧唧的,抖起来哗啦啦直响,跟唱大戏的有一拼。
  当一把杀人的刀摆在你面前的时候,那种震撼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刀身保养得极好,上面涂了油,封在精心制作的刀鞘里,百年之后仍然凛冽非常。
  我感慨之余,心里竟有些许复杂的情绪,是兴奋、是热血是惆怅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当年先辈们刀口舔血的走镖生涯在我脑海中荡漾,一股热血在我的胸腔里澎湃,爷爷当年活地行镖的神秘事件又让我百感交集。这些复杂的心情,在我的血液里碰撞、激荡,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情绪稳定之后,我再次仔细观察把玩刀身,发现在靠近刀萼的地方刻有一行娟秀的小字:赠予亲爱的艺斋。罗玲尔。
  艺斋是我爷爷的名字,全名车艺斋。而这个罗玲尔应该就是我爷爷从江南带回来的外路女子了。不过从这行小字的口气上来看,这个罗玲尔还是个洋派女人,她竟然在赠刀上刻着“亲爱的”这三个字。对于那个时候来讲,应该是很潮的做法了吧。
  这一想法,改变了我对这个外路女人的印象。从车永东老爷子不同意这个女人走进车家宅门开始,家里上上下下,包括烧火做饭的伙夫和丫鬟,都决口不提,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我听说这个故事之后,先前对罗铃尔的想象也不过是比较好看的南方女子。可看了“亲爱的艺斋”这几个字,电影《黄飞鸿》中穿着洋装的十三姨的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应该是一个勇敢知性,敢于向封建礼教叫板的女人!
  想到这儿,我羡慕起自己的爷爷来。他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不为当时的世俗所容,但却让我这个后人敬仰。爷爷的故事越来越让我觉得扑朔迷离,吸引我一定要揭开那段历史的真相。
  我把玩了一会儿刀,准备收起来,时候不早了。该去无边寺去踩踩点儿啦。无意之中却发现,之前裹刀的白布上有字,是用狼毫书写的蝇头小楷,写得极其认真:
  咏春绝技 源自少林 招无虎鹤 法无五行
  只谈线位 力与角度 同门技力 四位三度
  以弱胜强 始是功夫 内外相消 并无绝招
  蓄劲似蛇 发劲似猫 朝形似鸡 阴阳发力
  不行心意 只用精神 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
  梅花五点 手脚互通 门分内外 手有生死
  劲发六合 力从地起 发劲在腰 出招在膊
  力未还原 切忌出手 寸内发劲 力有对错
  发尽散尽 散尽发尽 力有八种 当知分间
  真假虚实 蓄谷松散 线有安危 主分内外
  顶位定位 得不追手 拳入三关 任我行走
  …………
  还有很多,我没有看完,但我从这拳诀里知道了小时候爷爷逼我习练这种南方拳,竟然就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咏春拳。电影《叶问》里面的咏春拳真是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不过,我看电影的时候,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练的是咏春。可能我练的咏春是比较古老的派系,不似叶氏咏春那样的套路。
  @夏蝶2032 2016-06-23 19:15:00
  功夫不负有心人嘛
  -----------------------------
  谢谢夏蝶!谢谢大家!说好今晚还有,现在马上更新!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这套拳的理念与形意拳有冲突,看拳诀中的那一句:“不行心意 只用精神 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形意拳,也称作心意拳或者心意六合拳,讲究用意念引导动作,来达到强大的爆发力。而这咏春则不然,来留去送,甩手直冲,好气派,真性情,要的就是一股精神头儿,只取敌人要害。
  如此看来,旧时习武之人本来就非常在乎门派分别,再加上我爷爷习练的咏春拳,拳义与形意拳有着如此大相径庭的区别,难怪当时我曾祖车永东老爷子生气不允许他进家门。
  我看了看表,时候确实不早了,就把刀藏好之后,穿了一件带风帽的安踏运动衫,是红黑相间的颜色,比较符合我风骚的个性。整理停当之后,就带着白缝儿出门了。临出门前还特意戴了一副医用口罩,防风沙,也防熟人。
  金谷城地方不大,走过几条街,很快就到了无边寺门口。高耸的白塔就矗立在眼前。到售票处买了一张成人票,刚准备走,售票员阿姨就把我叫住了,说我的狗也要买票。我准备想据理力争来着,可又不想让她知道我是本地人,就又掏了三十块的门票。那叫一个心疼,在黑眼圈的小吃店,两个人有酒有菜也不过三十块。这一下两张门票就花出去六十!
  可心疼也没办法,花都花了,还能怎的?心里恨恨地想,等到了晚上哥们儿出入自由,爬高塔如履平地,看你还能管得住我!
  跨进无边寺的大门才发现,我根本就是挨宰了,这里边儿根本就没什么游客,只有几个参观的学生团,还都买的是团购票。这里很久就没有了香火,根本不像寺庙倒像个大花园。甚至在一进门摆满各种花卉的地方,弄了一个秋千。
  秋千是空的,大概刚被人玩儿过,还独自在花丛中空晃荡。可是玩秋千的人早已不见了踪影,而这个秋千在无风的情况下,晃荡得很是得意,真就像有人坐在上面玩耍似的。
  前院儿就屁股来大,眼珠子都没怎么转就看完了。只是我注意到刚进门的墙上钉了一块石牌,上面是无边寺的简介,写的很正式,八股文风格,主要的信息是时间,何时兴建,何时重建,改了几次名字什么的,没看头。
  这些文字对于我来说基本没用,摆在明面儿上的东西肯定是没有价值的,它不会说白塔下面镇着鬼,也不会说这里边还藏着一部人皮书。不过,我还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来照了个相,也许啥时候翻出来兴许还用得着。
  这无边寺和别的寺庙不同,没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和手持金刚杵的韦陀菩萨,进了后院儿直接就看到了白塔,白塔后面就是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等等。这些我都挨个儿走了一圈儿,打扫得倒是挺干净,只不过太干净了,金碧辉煌的菩萨,没有香火供奉,没有一点儿灵气,就是一尊尊泥胎。
  我主要还是关注白塔,按照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的传说故事,那本人皮书应该就藏在这塔上,这白塔有七层,意思是七级浮屠么,总共差不多有40来米。八角形砖木混合结构,典型的宋代风格。
  小时候爷爷带我上过一次,不过早忘了。所谓的砖木混合结构,走进去一看就明白了,外面是砖石筑就,里面是空的,架着木板楼层和楼梯,由于塔呈尖型,越往上走越逼仄,上下只能通过一人,遇到下来的人,就得等着。每一层都有佛龛,里面供着石佛,很干净,但也没什么稀奇的,站在最高一层望金古城,还真有那么点儿一览众山小的意思。
  我特意眺望着找了找我住的南寺街,肉眼看一片灰暗,要是有个望远镜,应该看得会很清楚。我断定,这个位置就是早晨那个镜片反光的来源。到底是什么人,站在这塔上偷窥我呢?
  大家早上好!
  @柯液硕釉 2016-06-24 10:03:00
  
  -----------------------------
  做广告的也欢迎,我这楼里百花齐放!只要不影响读者看文就好!
  各位好朋友们,狼尾今晚有事,原定今晚的更新,放到现在了。
  好了,现在开始更新……
  我从塔上下来的时候,看了看没什么人管,钻过石窗,特意踩了踩每层的出砖石檐,虽说上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历代重建和保护,还真挺结实的。遗憾的是这塔内根本就没有诸如少林寺藏经阁之类的地方,干干净净、一无所有,人皮书到底藏在什么地方,我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只好心有不甘的下了塔,白缝儿四肢着地,趴在白塔附近的阴凉处睡得正香。这狗头,特么花了我三十块的门票,根本不当回事儿,还在这儿睡上了。心说,你这伙计也不说起来转转,涨涨知识也算呐,也不枉花这三十块门票钱。
  不过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不好对它发脾气,要是找来那个凶神恶煞的售票员阿姨,把我们轰出去,那可就不好了。
  转了一圈儿下来,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探听到,失望之余,我干脆在冲着大雄宝殿的台阶上坐下来,点了根烟,翘着二郎腿左顾右盼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坐过来一个穿长袍的人,年纪看不出来,红光满面的,脚上穿着芒鞋,手里握着珠串,不过头发倒挺茂盛,看不出是不是和尚。挨着我坐了很久,也不吭声,就是盯着我看。我以为是神经病呢,就没理他,屁股不由自主地挪了挪。不过,这种人也很可能是那些游方的神棍,专门在这种庙宇附近冒充和尚,给人算命,赚点儿昧心钱,我向来对这种人都是敬而远之的。
  我用余光看到,这和尚看我的眼神儿有点儿奇怪,我转头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发现我的不善后,又把目光转向了白缝儿。这家伙倒是真有点儿奇怪哈,你要说他是骗人的神棍,早就冲上来编故事骗钱来了,怎么还是一声不吭,还对我的狗也产生了无边的兴趣,难道这无边寺,真的能让人贱得无边么?
  我正纳闷儿呢,他突然扭过头来神色凝重地看着我问了句:“这是你的狗?”
  我懵懂地点点头,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端端地问起我的狗来。我性子直,直接问他:“你是干啥的?”
  他倒笑了说:“你紧张个甚,我又不要你的。”
  心说,白缝儿可不是谁想要就能要的,我成为它的主人,既是我的选择,也是白缝儿的选择,这里边儿除了缘分,还得有镖行里的秘密养犬术,不是闹着玩的。我哈的轻笑一声说:“这狗,你想要?你得问问它愿意不?”
  这个假和尚笑起来不出声,一咧嘴露出一嘴长牙,跟鬼似的。那牙真长,就像是骡马牲口的牙似的。笑完了张口说:“我知道这种狗,叫二代狼,你家里祖上是走镖的对吧?”
  看来是懂行的。不过我不想正面回答他,既然能看出我这狗的来历,我就是不承认,也无济于事。我还是执拗地问:“你是干啥的?”
  这假和尚,拗起来比我都厉害,面对我的重复提问,还是固执地说:“你这狗虽然是二代狼,不过,你这头却有点儿鬼气,你看,它头顶的这道白缝儿,是只破头狗。民间说破头狗克主,来自阴间的恶狗岭。”
  @飞不过湾湾的鱼 2016-06-24 15:46:00
  很精彩啊,拜读!
  -----------------------------
  谢谢光顾!谢谢!
  @狼尾先生 61楼 2016-05-20 21:35:00

  晚上我一般不吃东西,过午不食。这也是练功的一种方式。我的祖先行镖走趟子,常年风餐露宿,饿了就吃一口,不饿就急着赶路,一路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镖物上,哪里还顾得上一日三餐按时按顿地吃?

  据说我太爷爷就在这种环境下体会出“过午不食”对内功修为的重要性,其实很多武术届的前辈都很重视,只是走镖的却不曾这么细致,车永东老爷子是个武痴,把行走坐卧都当成了练功,将武学融入了日常生活当中。

  他从饮食控制当中...
  —————————————————
  谢谢关注!
  
  @一个小囡的妈 2016-06-24 19:59:00
  不知不觉竟然看完了!
  -----------------------------
  可故事没完,希望能一直关注哦!
  @寒泉瘦影 2016-06-24 22:48:00
  今天的呢?
  -----------------------------寒泉兄,昨天晚上有事,昨天的在下午时提前发了。
  今天开始更新!
  我擦,这叫什么对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而起我的底细他竟然知道得这么清楚,这令我毛儿都奓起来了,小宇宙就要爆发!
  就在我握紧了拳头,怒气冲天地看着他的时候,他竟幽幽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是守塔人。”
  “什么?守塔人?你可真有意思,这里不是归了旅游局和文物局管了么,你守个什么劲儿的?”我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隐隐觉得,这个人既然能够看得懂二代狼和我祖上是走镖的,应该是个突破口。
  “我爹是守塔人,我爷爷是,我爷爷的爷爷也是,我家好几辈子都在这儿守塔。不管它归文物局还是旅游局,也不管它到了哪朝哪代,我们家会世世代代守下去!”他这么说,我估摸着,这守塔人不是我小时候见过的那个须发皆白的老爷爷,那个也许就是他爹或者爷爷啥的,他们家世代继承守塔的职责,就连长相也都继承了。
  我故意切了一声,实际上想套他的话:“这塔里边啥都没有,你还守个什么劲儿,保护文物还用得着你?”
  他脸色立刻严肃起来,站起身,快速地捻动珠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就走。我环视一周,周围的游客三三俩俩的多了起来。这假和尚莫不是……
  容不得我多想,踢了白缝儿一脚,赶紧跟上他。
  这假和尚七拐八绕的,进了大雄宝殿,又绕到了释迦摩尼佛背后,那里竟然有个小门儿。他在小门处迟疑了一下,大概是在等我,我紧随其后,进了小门儿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小院儿。
  他不走了,就站在小院儿中央,背对我负手站着,手里还拿着念珠。
  我走过去站在他身后一嗓子捅过去:“老汉,你搞什么花样?
  他不回身,也不回答,还是自顾自地说道:“这个院儿,就是我修行的地方,一般人进不来,什么话都可以说。”
  要是能从这假和尚口中问出什么来,还省了我不少周折,岂不是更好?可我怀疑这其中有诈,憋着没问。转到他眼前看着他说:“我来这儿旅游的,你把我领到这院子里来,到底要干啥?”
  没想到老汉突然笑了,还是不出声,露着骡马似的那种大长牙,看着就让人瘆得慌。笑完就说:“你小子倒是有点儿聪明劲儿,不过,在我这儿可不好使。你不就是南寺街上车家二小子么?给我装什么装!”
  声音不大,口气却很重,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不过,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什么预知一切的神仙,这假和尚能一眼认出我是谁,绝不可能是有特意功能。我突然意识到这老汉可能就是……
  我问:“老汉,今天早上你是不是拿着望远镜偷看我来着?”
  我这人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更何况心里藏得事儿多了,憋得慌。
  “对!就是我,你大早晨站到房顶上干啥呢?”
  “嘿!我自家的房顶,用你管?”我说话有点儿无赖了,不过我说的是事实啊,要不是他用望远镜偷看我,我还真想不到来这白塔院儿里走一遭呢。
  他盯着我沉默了好久说:“说实在的吧,我认识你爷爷,他托我照顾你来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