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我的《尚书》我做主--带你看懂“天书”(连载)

    上半年给自己放假,闲暇之余又觉无聊,所以决定给自己再找件事情,于是便动手修理《尚书》。

现在颇有成果,经坛的朋友多些,涯友也有不少爱好历史的,更少不了反思传统文化的,还有一些高手为了探寻经济学脉络而研究古史。

  对经济论坛咱老有感情了,于是就把自己的东西当道菜给坛友们端上来。

  这个帖子是以保证普通人能读懂《尚书》为目的的,所以就选择了个轻松搞笑的表达风格。不过,坛子里熟悉咱的兄弟们多少都了解,咱其实本性上也是个爱热闹、好娱乐的人。

  提前说清哦,我不管你是郑玄、孔颖达还是阎若璩或顾颉刚,只要大师先贤解的《尚书》让我看不顺眼,该打板子的一个也不放过!至于咱的货色在准确性上有多大把握?大概八成吧!

  这本书里从孔子到现代大师都有被调侃的,爱国爱儒的童鞋们不要愤怒哦!认真你就输了。我这可基本当是给经坛增加点娱乐的气氛,哈哈。

  下面先插播点广告:

  “你的思想我做主,争做皇儒最光荣”
  “爱我傲来,学我尚书!一人学经,全户免赋!”
  “崇儒学经,人人有责。”
  “人格独立可耻,加入儒教光荣!”
  “要活学活用儒学思想。”
  “不信儒教,永不提拔。拒绝学经,房倒屋踏。思想独立,你是傻瓜!”
  “发奋学儒,振兴华夏!刻苦读书,捍卫国家!”
  “将儒产阶级的经学大革命进行到底!”

  “亲爱的小盆友,你们好!毅然加入傲来学经先锋队是您唯一的出路,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请火速拨打国学神童热线‘不管三七二十一’,亲子班、早教班、小童班、学前班、火箭班、奥林匹克《尚书》班,班班坑爹,必有一班适合于您。家远也不要紧,我们负责提供上门或牛车接送服务,还有帝国儒教网或臣民千秋网为您拉进与经学大师们的距离。早学早受益,关爱您的美好未来与精彩人生是我们儒家的责任!”

  最后,为了方便与坛子里好这口的兄弟们讨论,我专门注册了个小号--“学害乌鸦”,因为这两年咱都快成学霸学害和乌鸦嘴了,嘿嘿!今后在各主帖里回复朋友们的留言就用它啦,不然有些转载的朋友提意见。如此势必牺牲只看楼主的兄弟们的利益,但无法两全其美。

  SO,学害乌鸦=长安射天郎,还盼网中大大和运营尽快给乌鸦+V字。开个玩笑,呵呵!

  下面是正文。
  我的《尚书》我做主

  目录

  卷首篇 《尚书》那些事儿

  ◆长安开坛
  ◆818《尚书》的身世
  【《尚书》是什么?】
  【《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梅赜献书】
  【尚书六体】
  【关于《书序》】
  【“清华简”与《尚书》】
  【《尚书》的内容】
  【《尚书》的历史影响】
  【古今学者对《尚书》的研究】
  【十三经《尚书》情况总览】
  【《尚书》你也可以懂】

  第一篇 虞书

  ◆尧典第一
  ◆舜典第二
  ◆大禹谟第三
  ◆皋陶谟第四
  ◆益稷第五

  第二篇 夏书

  ◆禹贡第一
  ◆甘誓第二
  ◆五子之歌第三
  ◆胤征第四

  第三篇 商书

  ◆汤誓第一
  ◆仲虺之诰第二
  ◆汤诰第三
  ◆伊训第四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下第七
  ◆咸有一德第八
  ◆盘庚上第九
  ◆盘庚中第十
  ◆盘庚下第十一
  ◆说命上第十二
  ◆说命中第十三
  ◆说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日第十五
  ◆西伯戡黎第十六
  ◆微子第十七

  第四篇 周书

  ◆泰誓上第一
  ◆泰誓上第二
  ◆泰誓上第三
  ◆牧誓第四
  ◆武成第五
  ◆洪范第六
  ◆旅獒第七
  ◆金縢第八
  ◆大诰第九
  ◆微子之命第十
  ◆康诰第十一
  ◆酒诰第十二
  ◆梓材第十三
  ◆召诰第十四
  ◆雒诰第十五
  ◆多士第十六
  ◆无逸第十七
  ◆君奭第十八
  ◆蔡仲之命第十九
  ◆多方第二十
  ◆立政第二十一
  ◆周官第二十二
  ◆君陈第二十三
  ◆顾命第二十四
  ◆康王之诰第二十五
  ◆毕命第二十六
  ◆君牙第二十七
  ◆冏命第二十八
  ◆吕刑第二十九
  ◆文侯之命第三十
  ◆费誓第三十一
  ◆秦誓第三十二
  卷首篇 《尚书》那些事儿

  ◆长安开坛

  话说2012年春天到了,傲来国的大学僧长安射天郎童子忽然心血来潮,打算给自己的三个关门弟子一个大惊喜,于是师徒四人来到了长安城南景色优美的大雁塔广场开坛讲经。

  射天郎的历史研修团队那可是相当有名滴,而且还是支时尚的国际组合。大徒弟乱弹子史悟空是傲来国花果山His论坛的斑竹;二弟子撷英追往一郎修习的东史探秘流在霓虹的浪人史坛一向是口碑极佳;三弟子史海钩沉斯密达虽然功力上比不上两位师兄,可也是首尔80后众生狂热追捧的新偶像,有德艺色才四馨的美誉令名。

  “亲,这个春天你家准备给俺们说道些哈捏?”史悟空是个猴性子,不愧乱弹子的美号,还没坐下就大剌剌地向师傅开炮了。
  “这猢狲,真没礼貌!跟哥都这么多年了,咋就始终学不会遇事矜持点?”

  射天郎顺手抢过史悟空的金箍棒,塞到板凳下,“一郎,你这后勤工作咋整的!为毛给为师准备的讲桌和凳子都腿不齐啊?我要批评你哦。还好史猢狲的定海神针是个真宝贝,可长可短随人意,用来当板凳脚巨好使。”

  “小达,你是最乖的。快去那边的麦当当给咱们买些汉堡、可乐和薯条来,我们说书累了好当零嘴吃。神马?这里离麦当当太远,你想去近点的啃得鸭买外卖来,师傅批准了。你这孩子,人长得俊心眼更多,你就明说自己喜欢吃啃得鸭的鸭翅和小黄星不就得了,非要给为师编扯个淡蛋来当说辞。对了,还要在杂货店批发几箱汽水饮料来,芬达牌子的,要青苹果味道的哦。咱们不能光顾自己吃喝,台下的听众朋友们也得给意思意思,要学雷锋咱就拿出专业精神来。”

  史海钩沉曰:“师傅,我见人家开坛讲学一般都是发放面粉、食用油或洗发水啥的,这样很容易招徕大妈、大婶、大姐姐热情当托儿。咱只送免费饮料是不是有点寒碜了!”
  射天郎曰:“我KO!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咱这个月的经费只够给听众发汽水。你大方,那就把你这个月的奖金捐献出来,当是资助咱们的弘扬国学计划了,给在场的听众每人多发一个卤水蛋。对,就这么定了!”
  史悟空和撷英追往一郎狂笑:“师傅你鸭的又慷小达之慨!小达也真是够衰,虽说是个不差钱的富二代,可在这种事上被老大都抽了N回了,就是忘了长记性!”

  史悟空:“亲,我还是想知道,你这次开坛到底准备讲哈呀?”
  射天郎:“哥这回给你们讲《尚书》,阔气吧。”
  撷英追往一郎:“Oh,yeah!师傅终于肯讲书经了,偶好中意你喔!”
  史海钩沉斯密达:“先生,原先我们要求您传书经,您总说我们功力不够萨,为毛现在主动要传经哈?”
  射天郎:“唉!世人纷传2012年可是世界末日的哦,所以为师趁着还有时间,就在这春花烂漫的日子里把研习《尚书》的心水八卦给亲们,免得你们将来埋汰为师藏私,临了都没把一些高难度的东东真传给你们。”
  史悟空:“喔耶,亲,我代表两位师弟一起感谢你!我们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郎和斯密达:“支持大师兄这回代表我们,朝闻道夕死可矣!”
  
  ◆818《尚书》的身世

  眼见徒弟们将事情准备停当,周围已经围来了不少看客在领饮料和卤水蛋,射天郎拿起喇叭:“大家安静鸟,先别光忙着领吃喝。三老四少,各位爷们姐们,大家安啦!贫僧是傲来国的巨学僧长安射天郎,留学过天竺神国的哦。打今儿个起,贫僧和三位小徒在这里免费传播顶级国学,摆一摆我傲来国的史学秘籍《尚书》。欢迎各位童鞋和喷友以史会友,比武招亲,以弘扬我傲来文化,戡正坊间关于‘书经’的各种不经传说。先说下规矩萨,大家在贫僧说书期间请勿交头接耳,更不允许打瞌睡织毛衣,要拿出不敬和尚敬《尚书》的职业风范来哦。每天坚持听贫僧说书到中午滴,奖励汉堡包一个和一根火腿肠;坚持听到傍晚的,再加一包方便面和半个鸡翅哦!你们千万别跟贫僧客气,反正都是我的徒弟们买单,为了响应我朝发展文化事业的伟大号召,哥豁出去鸟,这个月把徒弟们的工资和奖金都停发了,就当是培养和光大他们的慈善之心!下面咱们开说正经事,先818《尚书》这个老东西的老底。”

  撷英追往一郎:“抗议!抗议!师傅真不要脸。”
  乱弹子史悟空:“靠!当师傅的尼玛又阴我们。让当徒弟的学雷锋,你鸭的却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强烈鄙视你!”
  史海钩沉斯密达:“哦卖糕滴,师傅大大英明诶!这回您老终于公平鸟!”
  群众:“射天郎是个好童子,出家人都是大好银耶!傲来留学僧V5!”
  射天郎:“我嚓,爱谁谁去。哥的场子哥做主,不服你来解《尚书》?有种你也当师傅!”
  
  【《尚书》是什么?】

  射天郎曰:话说《尚书》是我东胜神州敖来古国目前确定的问世最早的正经史书,记载的都是老久远的上古之事,又名《书》或《书经》。先秦著作中的“书曰”云云,都指的是《尚书》。这宝贝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西汉之前总称《书》,西汉时期才正儿八经命名为《尚书》。

  这件古董宝物在汉初曾险些失传。我敖来的始皇帝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所以曾下令焚书坑儒;秦末时更有个二五崽叫项羽,这小子忒爱玩火,一不小心把大秦朝的阿房宫给点着了;于是府库中好多珍贵的古书啊,就尼玛的被烧得灰飞烟灭了。幸亏我大汉朝文皇帝是好学之人,发现了个寿星人瑞叫伏生(胜),这老爷子可是前朝大秦的博士哦,在自个家中私藏了一本躲过祝融神火的《书》,于是在当朝达人显宦晁错童子的帮助下,这个上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传承了下来。我大汉朝首倡尊儒的神州传统,相传儒门创始人孔子曾经亲自整理编选过《书》,它是儒家五经之一,于是就被正式尊为《书经》。不过最早称《书》为 “书经”的是先秦著作《荀子》。

  悟空:“亲,我要提问。这《尚书》到底是哈意思?说里面有《虞书》和《夏书》,洒家我认识的最老的字可是甲骨文,你鸭的别仗着自己是师傅在瞎蒙我们吧?”
  射天郎:“靠,就你个猢狲喜欢当事儿妈!古今砖家一般是这样认为滴:‘尚’通‘上’字。至于这个‘上’又怎么说,意见就不统一了。主流的观点有两,一说‘上’即‘上古’,一说‘上’乃‘君上’。哥学习《尚书》,看到里面说的全是上古帝王诸侯之事,内容不外乎君主对臣侯、贵族、平民百姓或战士的对话、训令、公告及军誓,也就是上古史的书载部分;所以从年代、内容及逻辑来看,把《尚书》看成是“上古之书”当然成立。至于给出《尚书》这个名号的古人是怎么想的,哥不是汉朝人,当然无法信口雌黄。‘尚书’之词最早见于《墨子?明鬼》,‘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左传》引用《尚书》文字时,分别称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王充在《论衡?正说篇》里发表观点如是:‘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你个小样认识几百甲骨文字就比墨大佬、左大大和王大神还牛啦?再说还不是为师教你认识的甲骨文。德性!”
  一郎:“师傅,小徒也有问题要请教。您说孔老爷子真的整理过《尚书》吗?”
  射天郎:“这事在为师看来得两说。贫僧研究的结果是,传世的今本《尚书》58篇中,内容及文字风格均相对可靠的堪堪略过半,其中关于大周朝的很多篇看上去都当是当年宫廷原始资料的副本,貌似孔老夫子没有做过手脚;剩下的也多为西周之世甚至之前的上古文风格,但言辞闪烁,不像那批宫廷文档副本仿佛作者就在现场或依照正式记录略为润色成书的风格。但是孔老师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这事情肯定应该属实,我猜他老人家主要是把关和删掉些多余或有争议的东东,以腾出硬盘和内存的空间。就像他删诗一样,入选的东西在文字和内容上基本还是尊重原作。总之,《尚书》相传是孔子编定的,他将自上古尧舜到春秋秦穆公的传世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从中挑选勘定出一部分用来做教育本门弟子的教材,这就是《尚书》的来历。西汉的《纬书》记载,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据说‘诗’从3000篇删成‘诗三百’,古之‘尚书’凡3240篇也被孔子烧毁了2689篇。不过《纬书》这种货色很多人都怀疑其权威性。而且孔老师是以宣扬文化为己任的,为师以为他不至于干出烧书这么没素质的事情!”

  “总之,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他之前的《书》是神马样子,只有天晓得。‘书’的本义是成文的纪录,没准最初的《书》不过是一些当时留存的古代档案;估计还很可能是一件件的,尚未结集成书。孔子删书有可能说的是他老人家通过勘正摘选来促成结集定型。”
  
  射天郎再曰:好,我们继续正题。《汉书?艺文志》认为:孔子整理编纂“古书”,形成了《尚书》百篇。也有人主张孔老师的《尚书》为102篇。相传还有部18篇的《中侯》也是老孔在删书时顺便校订成书的,这本算是《尚书》的副产品,不过早悲催的失传了。

  《尚书》从其内容和可靠篇章的来源推测,显然是官方相关历史记录资料的汇编。也就是说,孔老师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玩了把古版的维基档案解密,把宫廷文献或皇家文卷向社会和公众给曝光了,里面涉及的内容则全是官府的公务文书。我们傲来古国纪史的光荣传统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以传世今本《尚书》的可靠篇章来判断,里面以记录君主命令或君臣对话的内容居多,当然也涉及部分的史实;如此看来,《尚书》的原材料可能主要来自上古的左史们。

  作为一本文献汇编,《尚书》的体例是相当丰富的,贫僧称其为“尚书六体”,即“典、谟、训、诰、誓、命”,后面再给大家仔细解释。虽然《尚书》是部公文总集,还被抬高尊奉为儒学宝典,但我国自古以来的很多文学史家都喜欢称其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与《诗经》享有的世诗祖本的雅号齐名。让人悲催的是,今本《尚书》是传世儒家五经中残损最严重、内容最混乱、赝品最多,因而也备受尖锐质疑的古董。不过既然是部多体裁的上古文献汇编,我们研究历史或者学习上古文字和文学,它的价值从古至今都是熠熠生辉滴!

  《尚书》究竟何时成书?这个贫僧也无法讲清楚。至晚是在孔子之前,《书》就已经定型和存在了,因为孔子自己就亲自提到过《书》。《论语》大家一般都知道,其中“为政2.21”赫然如是:“或謂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一般观点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左老爷子大致是与孔老师同时代乃至更早于孔老爷子的,他在《左传》中提到或引用《书》更不是一次两次。总体来说,《尚书》不是一次成型的,编写或校正的年代上下跨度时间颇长,孔夫子之前便有“古书”,孔老师可能搞了个精华版,后世有好事者又孜孜不倦地托名古人、贩卖私货,最著名的山寨大师就是东晋的梅赜,这小子明明是初古之人却非要搅和到上古的事情里面去,老缺德了!


  史海钩沉斯密达:“师傅先歇会,拿热毛巾搽下汗,您爱喝的人参乌龙茶弟子也沏泡好了。”
  射天郎:“还是小达最心疼贫僧。不过为师说书正在兴头上,第一讲也很快要打完收工了,索性还是先说完再下课。悟空和一郎,你俩别傻楞着,那边有两个可爱的小MM貌似口渴得紧,快把俺的乌龙茶和可乐给她俩送去,要懂得怜香惜玉萨!”
  
  射天郎接着曰:我们今天读到的《尚书》俗称“十三经《尚书》”,“十三经”是南宋在唐代“九经”基础上扩展的,意即儒学十三部经典。这“十三经《尚书》”的问题可是毛姥姥多滴,因为唐初整理的《尚书》是依据参考东晋梅赜的可疑版本滴,这事情尼玛的都找谁评理去!清代的阮元同学主持校刻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一向被世人视为善本(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我们现在学习的就是这个传世版本的今本《尚书》,咱们也木有别的选择。至于初古《尚书》、先秦《尚书》以及上古《尚书》到底是什么东东?今天谁都不知道!暴汗一个,不过就今本《尚书》而言,贫僧还是能负责任地给诸位解析八卦的。

  从内容来看,先秦之《书》或《尚书》当是经过多年累积而成的文献。记载的历史大约上迄公元前21世纪,下至公元前7世纪;有当时目击者的记录,也有后世的追述。根据贫僧的研究和分析,今本《尚书》中属于当时人记录的最早篇章应该是“盘庚三篇”,大致成书时间在公元前14世纪或13世纪。可以确定的是,战国时期曾有好学好事者在“古尚书”中大量掺水勾兑,所以也许将先秦之《书》或者伏博士传承给后人的《今文尚书》视为战国时代定型的上古史才更合适。也就是说,汉朝立《尚书》为官学本是计划为往圣继绝学的,但实际上汉之《尚书》在相当程度上也不是巨儒孔老师整撰的原装货(如果他老人家确实曾经删书编书的话),更谈不上是超古之“真书”。 陈梦家同学统计过,先秦引书篇计有《论语》、《孟子》、《左传》、《国语》、《墨子》、《礼记》、《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等九部经典,引用尚书168处;刘起釪老人的研究也指出先秦有二十多种文献引用尚书330处;看来早先确有《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但是由于诸子在引用时基本都是只言片语、惊鸿一瞥,所以完全无法断定他们当年读到的《书》和我辈现在学习的《尚书》是否相同。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经感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年孟老爷子也不完全相信他看到的内容!当然了,孟子说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周书?武成第五》里的暴戾血腥之气,他不相信仁义的周武王在伐商灭纣的牧野之战曾杀得商军血流漂杵;实际上孟老爷子判断错误了,武王和姜太公当年还真是猛的厉害!尽管今本《尚书》的疑点虽然多多,贫僧倒是自信会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尽量给诸位看客一个负责的交代。

  先秦著作除了征引“书”之外,还频繁地引征了传说中的“传”。譬如,《孟子》中就可见到“于《传》有之”的字样。因为《书》与《传》的关系很密切,或者是《传》与《书》的内容存在相互交叉混合的地方,于是汉代也不乏专业研究人士称《书》为《书传》。比如,司马迁师傅就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赞扬孔子“序《书传》”,又云“故《书传》、《礼记》自孔子”。 司马大神提到的两《书传》都指针对《书》而言,可不是后世作为《尚书》注解的“书传”哦。 《书》与《传》的区别何在?贫僧请教过魔镜,但它情绪不好,不乐意告诉我!贫僧只好如此猜测:《书》应该是正式的官方文献,而《传》大概是民间的相关著述或传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野史。

  OK,今天的课程讲完了,贫僧要带徒弟们去吃午饭K歌了。谢谢诸位,明天欢迎再来,照样还有免费饮料和汉堡。听国学还带蹭饭吃,这好事可不多的哦。所以,希望明日还看到盆友们,see you!


  史悟空:“切!师傅先别忙着收摊哈。你鸭扯犊子一上午了,还是没说明白为毛汉儒管《书》叫《尚书》?正面回答俺的问题,不然少怪我继续BS你!”
  一郎和小达:“大师兄你有完没完!尼玛的K歌都堵不住你鸭的鸟嘴吗?”
  射天郎:“我晕,哥卖一破绽你还当哥真没词了!不给你唱首Only you的紧箍咒,你小样儿迟早要翻天。墨子不是最早提到的‘尚书’一词嘛,墨子的学术可是相传出自史官滴,《书》当为史官所掌,故而汉儒以为墨子对‘书’的称谓具有权威性,来历可靠,于是大家就普遍接受了。臭猴子,为师罚你往车上搬东西,待会不许吃午茶,回去后还要把我们三个的臭袜子都洗干净晒干了,不信治不了你小子的毛病!”
  史海钩沉斯密达:“Yeah,师傅V5!”
  
  【《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射天郎曰:“同学们好,喷友们辛苦鸟!这两天我们的学习重点在于八卦《尚书》的花絮,下面请大家认真听贫僧曰。”
  史悟空:“曰你个头!要曰大家一起曰,大家曰才是真的曰!”
  射天郎:“靠,悟空你又犯病了不是!”

  昨天我们知道了《尚书》应该是分为上古之《书》、初古之《尚书》和今本《尚书》滴,今天贫僧来曰一曰《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史海钩沉斯密达:“师傅,我昨天为复习功课,求教狗狗和度娘了。度娘曰:《尚书》乃上古档案资料的汇编。唐人孔颖达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汉儒马融说:‘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都没师傅解释的到位哈!”
  射天郎:“小达学习就是认真,马屁也拍得专业。先奖励棒棒糖一枚,下回贫僧要是出门参加四岳大会,你可以代替师傅在讲坛宣讲了,但讲义必须用为师的。”
  撷英追往一郎:“我反对。小达人是不错,但现如今大韩米果的历史学术造诣把大家都搞晕眩了,替师傅代课的活还是交给一郎吧,我们霓虹金的认真可是人所共知的!”
  史悟空:“KO,瞧这师徒叁都神马鸟人!俺当大师兄的没有吭气,一郎你鸭的倒抢开话语权了。”
  
  ①《今文尚书》

  射天郎曰:话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挟书令》,收缴民间的各种藏书,尤其是《诗》、《书》和诸子百家之作按法律必须上交官府;二百五项羽后来又一把大火烧了秦宫;于是给《尚书》的传承带来巨大的人祸,先秦之《书》在人间蒸发了。

  幸好秦朝博士伏生忒喜欢读《书》,冒着欺君罔上抗秦法的风险在家中壁藏了本《尚书》。汉朝安定天下后,伏博士回到家中,找出了原先的私藏品,然后在山东老家讲授绝学。可惜他的壁藏再见天日的时候已经“亡数十篇”,只剩下29篇了。至于丢失的七十余篇是被小老鼠Jerry吃了,Tom猫拿爆竹炸了,还是老狼杰克当废柴烧了,古人没有记载细节,贫僧也不好乱讲。西汉官方的《纬书》曰,伏博士的那套残书实际只有28篇。

  汉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允许民间藏书讲学;汉文帝更是热心文化建设,鼓励民间献书,于是发现了济南伏生的线索。文帝原打算请伏博士到伟大首都长安城来传习绝学,但伏老当时已经年逾九十了,于是朝廷派遣掌故官晁错上门向伏老请教。小晁果然不辱朝命,亲自将伏老口授的绝版《尚书》带回朝廷。伏博士除了将《尚书》残本传授给了晁官人,还曾在齐、鲁之间私自教授。因为朝廷重视提倡以及伏博士的私学传授,慢慢地《尚书》便流传开来。伏老爷子的学生们(包括晁错)抄录学习的《尚书》残本都是用汉初通行的官方文字隶书纪录的,于是这个残篇的版本就被汉人称为《今文尚书》,意思是用当代的文字记录的。至于伏老爷子原先所藏的本子是用秦篆还是“蝌蚪古文”写的,这个古人无交代,贫僧也不知道。

  伏博士生前的得意弟子有欧阳生(欧阳和伯)与张生;张生又传授给弟子欧阳高、夏侯胜(大夏侯)和夏侯建(小夏侯),于是民间就形成了授受教学《今文尚书》的三家。汉武帝尊儒,设置五经博士,挑选欧阳氏为学官;汉宣帝时大小夏侯也被立为学官,从此三家平等,各家都有自己的“师法”或“家法”。此外,河间某女献《太誓》(即《泰誓》)一篇给官方,也被朝廷承认并合并到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中。还有人说伏生献给朝廷的《今文尚书》中其实有一篇是书序,所以汉人有伏生所出壁中尚书为二十八篇的说法。
  
  ②《古文尚书》

  射天郎曰:八卦完《今文尚书》,我们再说说《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有多种来源、多个版本,其共同点是都出自两汉私家所藏,均号称源自孔丘老师的府宅遗书。

  两汉流传的《古文尚书》主要是源于西汉孔安国的版本,张霸的《一百零二篇尚书》也曾短暂传播过。

  《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武帝时期,鲁共(恭)王热心于拆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居然发现了一部孔藏《尚书》。因为这套书简是用先秦时代的古字体书写的,所以被汉人称呼为《古文尚书》。相传,孔子的十一世孙孔安国后来得到了这个本子(没准是鲁恭王觉得拆迁孔府心里过不去,于是拿这本书给小孔当补偿费,八成还是个副本),与当年官方的《今文尚书》29篇对比后,还多出来了16篇,另有异文之处七百余。因为孔安国确实是实实在在地研究过今文与古文两本“尚书”,往后去他的后人或学生还把这个新发现的版本贡献给了朝廷,西汉宣帝或元帝时期还得到了皇族大知识分子、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的认证背书,所以后世儒者便尊孔安国为大孔老师。

  《汉书》对《古文尚书》的相关说法被更早的司马迁师傅证实。《史记.儒林列传》中提到老孔家有“古文尚书”, 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任官),逸书得十余篇”。

  关于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鲁恭王拆迁得书是发生在景帝年间,而安国献书是在武帝之朝。
  
  此外,《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河间王刘德生前喜欢收集古书,他曾经从民间获得过一批先秦古书,其中就有《尚书》。于是,研究者命名这个本子为“河间献王本”或“献王本”。但是后世学者考订,其实应该是叫推测:这个版本或是伪书或根本不存在。前者意味着献书人伪造古本;后者是指东汉的古文学家们利用河间王刘德“好儒学、好佚书”的史实编了个故事以争取在今古文之争中占上风,班固师傅在编著《汉书》时可能失察了。这个推测现在一般被多数研究者接受。

  OK,so 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至少有了两个版本的《古文尚书》,即孔壁本(也称鲁恭王本)和中古文本(又称中密本);所谓的中古文本是指大孔老师的后世弟子献给朝廷的本子,刘向大师傅在认证时称其为“中古文”。而《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来的16篇,一般又称为“逸书”。陈梦家师傅则在其著作《尚书通论》里认为:西汉之世的《古文尚书》当分为4个版本,壁中本(即孔壁本原书)、孔氏本(指《史记》记载的孔安国手中的本子)、献王本和中密本。

  《古文尚书》原本只在民间传习,是儒生们修习官学时的课外参考书。然而汉平帝时期,又一位著名的皇族大知识分子站出来说话了,他就是刘向的儿子--刘歆。小刘同学在研究对比了《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的异同后,不仅个人选择做“古文学”的铁杆粉丝,还建议朝廷把各种古文经书都立于国学,并由此引发汉代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的学术大论战。别的论战课题贫僧没有深入研究过,但对上古的文字、文学以及《尚书》而言,贫僧可是相当熟悉的,这个你们都懂的;贫僧的研究结论是,以刘歆的学术造诣基本可以排除自摆乌龙的可能性,但今天传世的《古文尚书》明显伪作甚多,那么结论就是:刘歆当年学习的西汉《古文尚书》与贫僧学习的今本《古文尚书》很可能根本不是一个东东。
  
  汉成帝时,东莱牛人张霸又整出来了个《一百零二篇尚书》。但张大牛的动作太夸张,连成帝都看出有破绽,原来这厮是以《今文尚书》的二十九篇为整合平台,参考了《左传》、《尚书序》等书籍作伪的。但就是这套“伪本”也在后来的乱世中失传了。

  因为战乱,西汉流行的完整孔安国本到东汉时期已经不全了,坑爹啊!这时,江湖上又出现了“杜林漆书”这一新的古文本,据说是杜林同学在新疆境内的西州发现的宝贝。不过这部新《古文尚书》的篇数和《今文尚书》一样,都是29篇,没有孔安国本多出来的16篇,也就是说“逸书”玩失踪了。由于东汉末期的经学大家贾逵、马融、郑玄等纷纷提倡“杜林漆书”并为之作注,这个后起之秀就逐渐传播日广,成了“古文尚书”的新旗帜。

  事情到此还木有完。魏末晋初又尼玛冒出一本来历不明、号称是孔安国师傅所撰的《尚书传》(清代经学家丁晏认定这个本子是大儒王肃造的假货)。晋末“永嘉之乱”,神马《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以及“逸书”全都坑爹地毁于战火了;就连伪孔安国《尚书传》也在南齐之时失传了。南北朝后期,南梁突兀流行开一本《古文尚书》,号称是孔安国作传的真本,然而与伪孔安国《尚书传》不同,这本走红的新作不仅伪造大孔师傅的传文,还直接伪造《尚书》的经文。说到这件大事,那就必须得谈谈著名的“梅赜献书”疑案。


  史悟空:“尼玛坑爹的师傅,你这是在讲学吗?我看尼玛是在说书灌水,都快赶上周波波和郭大纲的水平了!”
  群众:“艹,你鸭个猢狲懂个鸟毛,射老师说书我们稀饭,天天来顶!”
  
  【梅赜献书】

  射天郎曰:梅赜献书是事关《尚书》学术的大案要案,好在今天终于可以决疑定谳,这哥们确实是干了坑爹的山寨事情,局部误人子弟上千年。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老梅的壮举,没准咱们今天连尼玛的山寨货都没得看,堂堂“书经”就和“乐经”一样下场,我们只能望空凭吊了!

  西晋永嘉之乱时,朝廷的官方藏书损失严重;战火无情,民间江湖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让人寒心的是,西汉《今文尚书》、各种《古文尚书》全部佚失蒸发,可谓是无遗寿幼、斩草除根。

  衣冠南渡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史书又记作梅颐、枚赜或枚颐)献给朝廷一部《尚书》,自称传自于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这部江湖绝版的《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

  南梁突兀火起来的《古文尚书》,一般意见以为就是“梅赜尚书”的变种。
  李唐皇朝一统中华,大唐天子李世民文武双修,命令麾下著名文臣学士整理从前的古籍,领衔的大大就是李世民大皇帝的文化高参孔颖达。唐初的学者们深信梅赜的RP值,采用《孔传古文尚书》(这是梅赜的58篇尚书的官名)作为唯一的官方版本,大知识分子孔颖达还在其基础上撰写的名垂千古的《尚书正义》,将《孔传古文尚书》刻入“开成石经”中。于是,当年还有一麟半爪的郑玄注本(即“杜林漆书”)就在唐朝彻底熄火了,最终使得来自孔壁本的“古文尚书”彻底挂了。因为孔颖达干了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也姓孔,所以研究尚书的江湖人士尊其为小孔师傅,与春秋老孔师傅及西汉大孔师傅合成尚书三孔。

  我们今天看到的“十三经尚书”就是《孔传古文尚书》,全都是拜托梅赜大大的恩德,木有他和小孔师傅这两位绝代双骄,就木有传世的今本《尚书》。
  
  时光流逝到了大宋朝,一批胆大眼毒的江湖高手开始质疑梅内史和小孔师傅的学术权威,认为梅献古文是伪古文尚书。朱熹同学是身份最高的怀疑论者,吴棫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元代有吴澄著《书纂言》试图澄清此案,他怀疑是东晋的皇普谧伪造了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并通过梅赜献给了朝廷。明清学者中出现更多的好手不鸟《孔传古文尚书》,明.梅鸯(也做梅鷟)作《尚书考异》(这哥们对本家祖宗下手时一点都不留情),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清.惠栋撰写《古文尚书考》,都认为梅赜的《尚书》是赝品。

  其中,清初学者阎若璩下的功夫最大。这老小子耗费三十年光阴,穷经皓首,写成《尚书古文疏证》八卷。运用“以虚证实,以实证虚”的考据方法,列举128条证据,断定《孔传古文尚书》中多出的25篇是后世山寨伪作,其余33篇真伪参合。另一清儒毛奇龄不服,洋洋洒洒也写了本《古文尚书冤词》为梅赜抱打不平,反驳阎若璩的说法。然而阎氏的主张最终获得了有清大多数学者的支持,梅献古文属于伪作遂成公断,而33篇梅版“古文尚书还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
  小阎是三晋的老西儿,话说当年本是一无名小子,因炮轰《孔传古文尚书》一役而遽成大名,连当朝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都对他屁服的五体投地。阎若璩晚年,四阿哥亲自手书邀其入京,尊为上宾,“呼先生而不名”,“执手赐坐,日索观所著书,每进一篇,未尝不称善”。阎若璩病卒京师后,胤禛亲自为其操办丧事,撰写挽诗及祭文,称他“读书等身,一字无假;积轴盈箱,日程月课;孔思周情,皆大言深”。不过,康熙帝倒是从头至尾根本不鸟“朴学”高手小阎,康熙帝南巡时,阎童鞋两次进颂诗献媚玄烨,期盼一见天颜,小玄子硬是坑爹地不给面子。总的来说,老西儿小阎终于成为成功人士,开创扒灰古代名人以求成功的终南捷径。
  
  现代的中外尚书好手又重新审视《孔传古文尚书》,检核阎若璩的证据,推敲今本尚书各篇的玄奥;贫僧近年来干的也是这个活。公平而言,今本《孔传古文尚书》虽是多有伪作,却含有大量真实的成份。清人定案的25篇铁定赝品中,以贫僧看来,其中的若干篇或为真作,至少在用字、选词、组句、文法、结构和风格上都是基本靠近纯正西周古文的,当然也不排除是后世的绝顶山寨高手创造或编纂了这些“极品伪作”。同样道理,今本《今文尚书》的33篇,内中也有很多是货真价实的后世赝品。贫僧在本篇的结尾部分专列【十三经《尚书》情况总览】小节,其中有两个表格,就每一篇的情况都有说明。

  近年来,对清华简的研究也掀起关于今本《尚书》的学术波澜。我朝京师太学甲院的师傅们通过对战国楚简的研读,证明部分的先秦书篇与传世书篇有异,于是再度坐实老梅同志的人品有问题。但是楚简遗书也表明原先某些认定是假货的篇章在战国时确有其本源。关于“清华简尚书”且听贫僧在后面细说。

  总之,《孔传古文尚书》因真伪杂糅而价值稍损,但依旧是研究上古历史必不可少的优秀文献。
  
  史悟空:“尼玛,吹吧!强如王国维大师都承认《尚书》自己所不能解者近半,今文学大家顾颉刚也没你鸭的胆正和解放,刘起釪老人(国内研究《尚书》的一流在世学者,顾颉刚的亲传弟子)至今还困学南京,就《尚书》学术慎重地没敢有所大动作;你鸭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敢如此装B吹这么大的法螺!切+BS。”

  射天郎:“KO!尼玛的猢狲又来搅局,还是不是自己人啊!哥不敢说今本《尚书》完全看懂,但80%的内容还是有把握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这会儿没工夫跟你小样儿浪费口水,进入正文让你知道哥的手段。王师傅坦荡,承认《诗经.商颂.长发》自己只能看明白一半,但贫僧硬是更上层楼,解释了2/3强也不是吹出来的。刘师傅研究《尚书》一生,耄耋之年依然大音希声也是事实,但谁告诉你学问就必须一定要和年龄挂钩?木有听说过世有神童吗?何况作为你师傅的贫僧我也早尼玛的奔五、人老成精了!你小子别不服气,你不就是一直嫌如来让我当领导、贬你为保镖而心态不平衡嘛!知道你鸭的会七十二变,马甲忒多,不服后面你就上场来练练。单挑也罢、马甲群殴也罢,哥根本就不懔你小样!”

  史悟空:“就你鸭牛!切,洒家黑白两道都有盆友,现在先由你鸭子嘴硬,后面有你好看的。”

  一郎:“师傅、师兄,都是自家人吵个毛线啊!和气生菜,中庸为糕萨!”

  小达:“大师兄你有劲就瞅准了往师傅命门上拍砖哈,现在正戏还木有上演,打空炮有个鸟毛意思!晚上去吃烧烤,啤酒我全认了!”
  
  【尚书六体】

  射天郎曰:“这一节我们来曰曰《尚书》的体裁。”

  《尚书》的体裁按照小孔师傅在《尚书正义》中的说法有两种经典分类法:
  No.1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这个分法可能来自于失传的真本孔安国版的“古文尚书序”。

  No.2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这是小孔师傅自己在《尚书正义》的分类法。

  贫僧青睐古典的分类标准,简称其为《尚书》六体。小孔老师的东东太琐碎了,而且支持十种说的《胤征》、《禹贡》、《五子之歌》和《洪范》其实全是坑爹的伪作,尽管它们也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尤其是《禹贡》。“典”相当于传说,谟通“谋”,“训”取训示之意,“诰”为诰命,“誓”指军誓,“命”做朝命。就是说《尚书》的内容主要都是记载先代君主对臣子、百姓或军人的言行。
  
  《尚书》各篇文体不尽相同,大多篇章为“记言”,少部分为“记事”或“言事兼记”。 因为《尚书》的主要篇章都属于以上六种文体,所以《尚书》的文体也被习称之为“典谟训诰之文”。

  “典”之所源,见于《虞书》之《尧典》和《舜典》。贫僧以为,所谓“典”可理解为典故的意思,说白点就是“传说”或“故事”。

  史悟空:“我反对。‘典’分明是经典的意思!‘典’字的含义是标准、法则,原本就代表“册”或“经”,这是常识。《尧典》、《舜典》,这样命名还表达了尊崇的意思。你个老小子为毛红口白牙污蔑《尚书》之典为传说?不正面回答这个质疑,洒家呼吁大家让你老小子下课!”
  射天郎:“常识你妈个头,尊崇你妈个头,下课你妈个头!喔,哥忘了,你小子本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木有妈。你把《尧典》和《舜典》仔细再读一百遍,虽然你鸭的上古文水平不过关,只要有眼睛和见识,也应该看出是后人追述,而且是战国文风。开篇的‘曰若稽古帝尧’及‘曰若稽古帝舜’知道是毛意思不?古今中外关于这个句式的解释相传超过三万言。尚书学大师傅郑玄解释为‘稽古同天,言尧同于天’,闻名曹魏的王肃师傅理解成‘顺考古道而行之’。这两个最主流的解释其实也全是坑爹的扯淡!这句话已经明白告诉读者:‘传说帝尧(舜)是酱姿滴’。‘曰’者说也,作为追述者就是‘世人传说’的意思;‘若’,这样、如是;‘稽’,考探、稽研;‘古帝’理解成‘古帝’或‘故帝’随大家遍,都是指‘从前的帝者’;通句联释就是‘话说是这样研究、窥测古帝尧(舜)的’,略觉别扭是因为上古的句法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另外《尧典》和《舜典》讲述的就是一完整的古代故事,主人公是虞舜,与标准或法则有个毛线关系!切,本来哥是准备后面细说的,你个反骨仔想欺师灭祖,哥就提前给你上一课。还有屁要放木有?”
  史悟空:“成,这句的解读洒家服你,言之有理。下面的路还长着捏,你老小子也别得意过早了。”
  一郎:“师傅啊,弟子好葱白你啊,用我的矿泉水给你泡乌龙茶吧!您别和大师兄一般见识,继续您的说书。”
  小达:“大师兄,这次我也要批评你喔!师傅是有时唠叨话多,但真功夫也不是盖的。不然咋就他能翻译超古的经文,我们都不行捏!你这回可是鸡蛋碰石头啊!”
  群众:“射师傅油菜花开鸟!够昂普里司,俺们听得很过瘾!”
  
  “谟”,见诸《大禹谟》和《皋陶谟》。“谟”通“谋”,意思是“筹划”或“谋议”。

  “训”,“训谕”之意。今本尚书中见诸《商书》之《伊训》篇章,清华简中发现了或可归之为“逸书”的《宝训》,《周书》中周公旦告戒教育小弟姬封(即康叔,首任卫侯)的《康诰》、《酒诰》和《梓材》,其实从内容来看也属于“训”。如果放低标准,《商书》里的“盘庚三篇”和《高宗肜日》也可归类为广义的训体。

  “诰”者告也,就是来自上峰的公告或告谕。今本尚书中有8篇以诰命名,比如《大诰》。此外,《商书》中的伪作《咸有一德》在清华简中对应的是《伊诰》;《商书》和《周书》里很多未以“诰”来名篇者,从内容看也属于“诰”体,经典的代表是《多士》和《多方》;而“盘庚三篇”也可因盘庚训话的对象是臣民,而将其划分为诰体类文。“训”和“诰”的区别一般来说就是受众对象,“训”针对个人,“诰”一般面向社会大众。总的来说,《尚书》的诰文或“诰”篇的命名办法并不规范,比如《康诰》、《酒诰》的内容是周公教谕指导小弟弟,按说应该划归为“训文”;而 “诰”体篇的具体命名也比较灵活,《康王之诰》是以发诰者命名(如果将《盘庚》视为“诰文”,情况类似),《康诰》、《多士》是以受众命名的,《酒诰》和《无逸》以训谕内容命名,而《多方》则是中性词汇命名(《多士》和《无逸》也可如此理解)。“诰文”是今本《尚书》最重要的部分,贫僧以为多数都是原始宫廷档案或记录,内容主要是君主的讲话记录,因为都是比较纯正的上古口语和文书,所以“尚书诰文”显得格外艰涩难懂。
  
  “誓”就是“誓师之辞”,即君主对战士的战前动员演说,是传世尚书的重要部分。今本尚书收录的“誓文”共计六大篇,几乎每篇研究上古史者都耳熟能详,《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上迄夏朝,下至春秋的秦穆公,篇篇精彩、振奋人心,屡屡被后人引用。“誓文”命名法则也不规范,《汤誓》是商汤伐夏桀之誓师辞,属于以领军统帅或人名来命名;《甘誓》、《费誓》与《牧誓》是以誓师地点命名;《秦誓》是以邦名(或叫国名也成)命名的;《泰誓》的寓意则是伟大、庄严的誓言,“泰”通“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秦誓》从内容看实际是秦穆公在战后向其臣民所宣告的誓辞,和其它的临战誓辞不一样,也许应该归为“诰文”。因为誓辞的对象是军人战士(估计没文化的糙哥比较多),目的是宣传鼓动斗志,所以谴词造句往往为韵文,而且应该是口语化的风格,故而相对容易理解。

  “命”规范的说当是指当年的“命辞”。今本尚书中收录的“命文”有《商书》的《说命》、《周书》之《微子之命》、《蔡仲之命》、《顾命》、《毕命》、《冏命》和《文侯之命》七大篇。《说命》在清华简中对应的篇章是《傅说之命》,与《毕命》和《冏命》一样,属于天子册命中枢辅弼大臣的记录;《微子之命》和《蔡仲之命》是周王封建诸侯的“命辞”;《文侯之命》是周天子对晋文侯的嘉奖令;《顾命》比较特殊,是记录周成王去世前遗嘱朝廷百官以及周康王登基并委命重臣们的文件。

  关于尚书六体,大家现在先有个基本概念。以后到具体篇章咱们再一一对号入座,仔细品位。现在贫僧宣布下课,后续的课程更精彩。
  
  射天郎:“一郎,你的矿泉水别是有问题吧?我喝了它泡的茶,怎么感觉尿急捏!”
  一郎:“诶呀妈耶,我忘记了。其实我那瓶子里今日接的是自来水,昨晚吃烧烤噻得太猛了,整夜感觉烧心,所以故意接了自来水,想对冲一下萨。无心中害了师傅,您老快吃了这粒跑肚停,别再拉稀跑肚了就问题大了。”
  射天郎:“我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郎你就坑爹吧!”
  史悟空:“哈哈,师傅是牛人,讲学总是这么有尿!”
  
  【关于《书序》】

  史海钩沉斯密达曰:“《书序》这课比较简单,所以我师射天郎安排小僧今天给大家宣讲,请诸君为新人的靓丽登场鼓掌。”

  乱弹子史悟空:“小达,师傅今天拉肚子翘课,凭啥你小子代讲?你下来,这堂课让老哥来开摆,洒家是大师兄诶。”
  史海钩沉斯密达:“大哥,你咩搞错!谁主讲可是师傅安排的。师傅说我长得帅,上镜形象好,有市场号召力。”
  撷英追往一郎:“对啊!大师兄一副雷公尊容,我们忙活了好些天,慢慢积攒了点人气;你要是上台主讲,把围观的都吓跑球了,得,咱又得从头再来!不过,论学问和长相,也都该我一郎上场!小达,你敢摸着胸口发誓自己在首尔时木有整过容吗?二哥我可是天生的玉树临风,气质典雅哈!”
  悟空:“我靠,一郎你鸭的又来埋汰师兄。师傅拉稀都是你鸭害的!洒家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趁师傅不在老实的说,我内心是最佩服师傅的学问的,反倒是你这个霓虹金表面上彬彬有礼,谁球知道你心里是神马花花肠子。小达怎么说也是个实在人,而且是师傅交代,这节课就是你上。一郎敢叫板抢话语权,洒家我抽他鸭的。”
  围观诸MM:“对,我们支持小帅哥说书哈,o(╯□╰)o!”
  男性听众集体怒视ing....
  
  传世《尚书》除去古儒称为“经文”的正文外,还有一个叫《书序》的重要附件。

  所谓《书序》就是每篇的篇首,往往用寥寥数语介绍本篇的内容和创作来由。比如,首篇《尧典》的“序文”为:“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秦誓》的“序文”为:“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大家看到木有,简单明了但信息丰富,不像现代人写书的序言或自序,往往又臭又长,言不及义。

  各篇的“序文”在内容上有繁有简,细致的作者、内容与年代俱全,所谓Who、What、When都有,再加上Where和Why,那就完全与现代的新闻传播学原理吻合,正好符合USA学者H.拉斯维尔师傅的传播五要素法则。简单的也有,只悲催地提到了作者,看来古人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是很强的。

  一郎:“小达,尼玛的在扯什么西瓜蛋啊!《书序》和现代传播学挨得上吗?不会讲学,哥来给你示范哈!”
  围观群众纷纷白眼,一郎刹那无语。
  
  相传《书序》总括篇名一百,不过今本尚书中见不到那么多,不论是传世之篇还是逸佚之篇都存在若干篇共用一序的情况,也就是说并非每篇都有序文。对那些仅存序文而无对应经文的篇章,现在无从判断序文是否得当。古代有学者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但这种说法却与史无征,完全没有说服人相信之证据,属于糊涂官司。

  对我们而言,《书序》的意义在于帮助理解各篇的历史背景。不过,今本尚书的各篇“序文”是否可靠,那就不好说了。谨慎的态度是:不得不信,未可尽信!

  吾师射天郎曰过,西汉之世将《书序》编入《今文尚书》,孔壁本的《古文尚书》相传也有《书序》。自汉以来的学者普遍误会《书序》是孔子所作,因而长期被奉为不可怀疑的经典,一直与《尚书》的经文并重。总之汉传《书序》的来历不详,实际上各篇的“序文”既可能部分是原作者撰写的,也很可能是从春秋至战国的后人添加的,还可能是《书序》作为整体单位由西汉传授《尚书》的学者归纳总结的。所以《书序》内容的真实准确性并非不可怀疑,哪怕真是孔子删书时亲自著述的。

  比如,《金縢》篇的序文为:“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该篇内容是后人追述周公旦在哥哥姬发生病时在神前愿意以身相替以及成王从疑忌到理解周公的史事的。显然,作序文者将周公藏入“金縢”的神前誓文(如果真有这回事)和正文记录周公“金縢藏书誓”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从而让人不看经文内容只看序文,很容易误会这篇文章出自周公旦之手。

  《书序》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在后世山寨者作假时,提供了造假的方向和线索。

  小僧的课程讲完了,谢谢大家。请各位不忙急着散场,小僧请大家到那家啃得鸭店吃蛋筒冰淇淋,希望诸位以后多多捧小僧的场。
  
  【“清华简”与《尚书》】

  撷英追往一郎曰:“吾师还在闹肚子,今日由我来曰。曰的主题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清华简尚书’。下面请大家给我点鼓励,谢谢!”

  2008年7月,清华大学的校友赵伟国同学在海外拍卖行购得一批战国竹简,然后慷慨捐赠给母校。经过鉴定,这批“清华简”属于战国楚简,数量约2500枚,距今大约2300—2400年左右。

  研究“清华简”时,学者从中发现有多篇《尚书》,都是焚书坑儒和项羽焚宫前的楚文古本。所以学术界将这些《尚书》篇文称呼为“清华简尚书”。这是自打孔壁出书后两千年来首次世人得以见识的“古尚书”真容。

  目前,已经先后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问世。后者被命名为《系年》,内容与尚书无关,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公布的九篇文献,内容则涉及经、史典籍,分别为《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这些文献多数是之前从未见过的,其中《尹诰》、《耆夜》和《金縢》与《尚书》直接有关,而《尹至》、《程寤》和《保训》则可能也与“古尚书”有关系。
  
  “清华简”中的《尹诰》对应的是今本《尚书》的《咸有一德》。通过比较,传世的《古文尚书?咸有一德》被证明系后人伪作。

  “清华简”的《耆夜》与今本《尚书》的《西伯戡黎》篇内容相关,记录了武王带兵灭耆邦(即黎邦)后周室重臣在文王寝居饮酒赋诗的事迹,对研究《尚书》、《诗经》和《乐经》均有重大帮助。

  “清华简”之《金縢》,其简上标题不是《金縢》,而是“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比较表明,简文与传世本《金縢》也有许多重要的差别。这个证明相传出自“伏生《今文尚书》”的相对可靠的传世本《金縢》,其实也未必可靠。

  《尹至》是关于伊尹和商汤的重要文献,涉及商汤灭夏的史实,对研究中华上古之史极为重要。

  《程寤》篇的出现也是重大收获,它近乎完整记述了周文王“受命”(称王代商)的传说,对于研究者认识“文王受命”有重大帮助。

  《保训》之简本无篇题,专家在研究了篇文内容后定名《保训》。此文献的内容是记载周文王临终前对姬发(即周武王)的遗言,里面提到了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文王遗言自焚书以来从来无人知晓,这篇可是堪称国宝的重要文献。研究者倾向认为,《尹至》、《程寤》和《保训》很有可能属于“古尚书”的内容。
  
  此外,目前尚属粗略的研究表明,“清华简”中还有多篇与《尚书》相关,尽管篇题可能不一致。比如,“清华简”之《康诰》和《顾命》等与传世《尚书》的文句多有差异;传世本的《说命》在“清华简”中的篇题为《傅说之命》,同样是由三篇组成,但内容上与传世本《说命》差异很大,反而是和《国语?楚语》及其它先秦文献引用的《说命》部分内容完全一致。这说明今本的《说命》是水货,“清华简”的《傅说之命》很可靠,先秦确曾存在《说命》这个书篇。

  总而言之,“清华简”的诸多证据表明,传世本的《古文尚书》确实是赝品,至少已经明确对比过的相关书篇属于“伪书”。

  再有,吾师射天郎还曰:清华的李师傅也靠不住。他们判读的《耆夜》和《保训》在若干地方根本不得要领,属于误人子弟的瞎白话。不过他木有多曰细节,只曰到了相关书篇他会亲自给大家解释。

  鉴于“清华简”对研究中国上古史的影响非常深远,让我们一起期待“清华简(叁)”、“清华简(肆)”、……、“清华简(N)”能够早日问世。最后,一郎代表吾师射天郎呼吁,请海外的同学们多向赵伟国先生学习,踊跃竞购散佚国外的中国先秦文献,如果有更多的“清华简”回归祖国,那么坑爹的上古史就无法再继续坑了。
  
  【《尚书》的内容】

  射天郎曰:“亲爱滴童鞋们、喷友们,我回来啦,贫僧的肚子不再疼鸟。尽管我的大弟子乱弹子史悟空弟弟一再坚持让他也讲一课,但考虑到本节的内容十分重要,因为主题是‘《尚书》的内容’,担心他的功力不够坑爹大家,所以还是贫僧亲自操刀。”

  显然,《尚书》记载的内容反映的是上迄尧、舜,下至春秋秦穆公之世的相关史事,理论上囊括了夏、商、周三代。当然,夏朝目前是不被西方学术界承认的,因为缺少给力考古证据的支持;但贫僧根据自己对可靠文献和金文的研究,相信夏朝不会是孔穴来风,至少大禹这个人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

  《尚书》具体反映的上古历史是神马?一言难尽,下面为大家一一展开。

  传世《尚书》向以古奥难懂著称,尤其是占篇幅比重最大的“诰文”十分极其以及特别的艰涩深奥。所以西汉大儒扬雄曰:“昔之说《书》者序以百,……《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唐朝的“百代文宗”韩愈同学也感叹:“周诰、殷盘,诘屈聱牙。”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师傅同样自陈《尚书》其所不能解者近半。

  历代研究尚书的同学极多,高手很少,下手太多,于是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往往都有多种解说,其实按照现代科学相对规范的说法,多数前人之说当称为假说,甚至很多是胡说。
  
  对尚书的内容,古今学者分两大阵营。粉丝们相信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孔师傅的东东怎么可能会出错?拍砖的人也很多,这派通常对《书》或《尚书》持局部怀疑立场。最早最有名的是儒门亚圣孟子,其千古名言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老师对《尚书.武成》的记载看来是意见很大滴。明清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师傅也在其《日知录》卷二中发牢骚:“窃疑古时有《尧典》无《舜典》,有《夏书》无《虞书》,而《尧典》亦《夏书》也。”

  贫僧以为,前人的意见很有意思,但态度不够慎重。所谓迷信或怀疑都可以,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嘛!但谁主张,谁举证,这不仅是现代法学的基本规则,也是治学的一种诚恳态度。

  贫僧说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善本属于“十三经尚书”,主要的内容取自清代好同学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这个东西与孟老师以及汉代的师傅们看到的东西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所以我无法对他们的有关判断多加评论。但是,我们现在研究“尚书”也可能看到了先贤们以前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出土青铜器铭文,还有已经公布的“清华简”材料。童鞋和喷友们可以放心的是,贫僧对今本《尚书》的内容能看懂大致80%以上,所以我就事论事,先不管今本《尚书》58篇的真伪,只负责就相关的序文和经文给出合理的解读。贫僧也没把握的,我会尝试给出假说,当然那80%的贫僧解说可能也会有同学认为是假说或胡说。反正这个贫僧不在乎,我的《尚书》我做主嘛!其次,贫僧也会对相关书篇的可靠性或者说真伪给出自己的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作者:长安射天郎 回复日期:2010-03-21 20:25:31


  今本《尚书》按朝代次序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总计58篇。各部之总篇数以及来自据说的伏生今文以及伪古文的篇数如下:

  总篇数 伪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虞书 5 1 4
  夏书 4 2 2
  商书 17 10 7
  周书 32 12 20
  合计 58 25 33

  大家看这个简表可以知道,伪古文占全书总篇数的43%,《商书》的作伪程度最为严重;《周书》总篇数占全书的55%,其中37.5%来自可疑的伪古文尚书。然而,贫僧的研究意见是,所谓可信度高的33篇《今文尚书》中有假货;而来自伪《古文尚书》的若干篇章或为真书。

  综观今本《尚书》的内容,有经文内容的可以归纳为三组(有序无经的无法判断):第一组是虞夏之书,说的是尧、舜、禹、皋陶、启等的事情,因为多数不是伪作就是后世追述,内容的可靠性难以分辨、无法印证(贫僧的基本判断原则是孤证不取、疑证不用),所以当视为传说之组比较合适;第二组主要是反映商周历史的,尤其是周朝的诸篇很多都极似原始的宫廷档案记录,内容也能得到其它古籍、金文和现代考古、历史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故而比较之下基本可信,特别是反映周公旦政治活动的相关书篇;第三组也属于商周时期,但内容闪烁迷离,多数不可靠,少数或为真,不妨视为零散而孤立的档案。

  《尚书》是本政事史料汇编,以相关重要史实为主,但作为副产品还反映了自尧舜到秦穆公时代的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哲学思想、法律和教育等,是咱们认识和理解先秦之世的珍贵史料。以下我们来分别观瞻和欣赏下《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的主要风采。
  
  ①《虞书》

  《虞书》5篇都是关于上古唐尧、虞舜时代的传说,内容包括尧禅位与舜、舜之政绩功业、舜和臣下的对话。通篇的故事主人公都是虞舜,古人称其为《虞书》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特征。《虞书》5篇全是战国文字风格,包括号称来自《今文尚书》的4篇硬通货,造假痕迹太明显,个别地方干脆是仿古过头,云里雾里绕读者,以误导人让读者以为是远古的真货。不过反映的内容倒是局部很有价值,个别细节不像空穴来风。

  此外,《左传》中明确曾提到《虞书》,数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云云;《左传》全文的记述基本都是相当可靠的。再有,《虞书》四篇(今文尚书部分)中的少量字句也为春秋、战国时期人引用过,但这种一麟半爪的引用与今本《虞书》四篇的真实可靠性无从判断。

  最后,今本《虞书》的核心内容是“尧禅让舜”,与“古本竹书纪年”(原书已经佚失,这里指的是根据其它古籍引用《今文尚书》的记录整理汇编的残篇)的说法直接矛盾。“古本竹书纪年”在“伊尹和太甲”的关系上有点瑕疵,竹书说太甲把阿衡伊尹干掉了,然而商人的甲骨卜辞和《诗经?商颂》的相关内容却明确显示商朝始终在祭祀和推崇伊尹,颇令人费解;但一般意见认为“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基本是可靠的。那么“尧禅让舜”就不一定可靠了,至于《左传》数舜之功可能暗示相关历史或被人篡改了,或东周时期就有两种意见并存。

  综合来推断,春秋时代确实有《虞书》存在,但我们看到的传世《虞书》与之应该大大不同,要么是战国之人造假掺水了,要么是梅赜献书时在《今文尚书》33篇中也做过手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