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曾看懂《道德经》,直至有了《道德图》(已更新至第21章)

  第十章:无

  本义: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述:

  能不能像练抱元守一之法那样,做到精气神不偏离,内守其本?能不能像练习抟气至柔之法那样,如婴儿一般通达自如,没有障碍?能不能像练习玄鉴之法那样,让自己如同镜子一般,可查看外界万物的情状。而不会因为内心的偏私之念,看到虚假不清的影像,而产生误判?开门开阖练成后,你获得了那么多的信息,能不能不信口雌黄,不窜改那些本真的信息呢?当你明白四达之后,能不能不带知见欲的去看问题呢?

  爱民治国,能否做到按规律办事的无为而治呢?

  帮助他们长育长成,却不剥夺他们的权利,将那些权利占为已有,有所作为,却又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引领民众,而不替它们做决定。这就是孕化万物的行为。

  图引: 

  前文中,作者讲了生长收藏规律的存在及作用,这一章我们如何认知到这些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办事。这两点,都遵循一个字:“无”。

  作者先后列举了道家的若干法术修炼的精要,而这些众多法术中,无不强调到达到“无我”的状态,作者"以术入道”,讲解如果要认知道世界的本质,必须达到“无我”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本真。

  紧跟者,作者又提出问题,那么,爱民治国,能不能也做到“无”呢?可以的,那就是无为而治。

  在后文中,作者开始展开无为而治的行为标准。最后强调,只有以上行为,才符合事物变化的规律,鼓励世人按规律办事。

  释义:

  营:营气,指后天水谷精微之精气。
  魄:指先天承载元神的精气。
  抱一:即抱元守一,道家早期法术之一,用以炼神,守住人的先天与后天精气,使得人的元神与精气之不内耗,不外逸,长期充盈体内,与形体相抱而为一。
  抟气至柔: 道家早期法术之一,调整内气,使其在体内如婴儿一般通达自如,没有障碍。
  玄鉴:道家早期法术之一,可如镜子一般,可显现事物的细微变化。查看者只有保持内心无杂念,才不会看到虚假不清的影像,而产生误判。
  疵:过失,这里指看到虚假的不清晰的影像。
  天门开阖:道家法术之一,可通过天门部位获知信息,高者可想到即知。
  雌:雌黄,一种颜料,古时用来涂改文字,这里用来指窜改自己获知的信息。
  四达:道家法术之一,练成者可以通晓古、今、天、地,故名四达。
  无知:这里是指无知见欲(可参照前文解释)
  畜:养育、繁殖。
  玄德:接变化规律做事。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道家的几个法术作为例子,用来讲解。对后世来说,这些法术已不为熟知。严重影响了对本章内容的准确理解。


  第十一章:有

  本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通述: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能让幅条和车毂有了车轮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因此,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图引:

  上一章在讲无,而这一章,在“有”的基础上,来讲解“有”。

  作者在最后一句前面,都是在举例说明和铺垫,在举例铺垫完成后,引出了作者的看法“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这句话,才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其它的都是为了方便理解这一中心而举的例子。

  因为古人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问题,它会把一句完整的话,分成上下两句来互补说明,也就是说,这两句话要合在一起读,才是完整的,合在一起的意思即为“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利,是道德相合而有增加的意思,即有增为利,就像车三十幅条和车毂放在一起,他们的功能和作用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因此,有和无相互交通,才最终会获得利用之机。


  释义: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毂: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当其无:这里指器具中空的地方。
  埏植:埏,和;植,土。指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户牖:门窗。

  作例:

  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一个人思想上,按规律办事,有强加自己的意愿,顺应规律,这叫“无为”,这是无,但这种“无”,需要与“有”,作为配合。比如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到来,是不可抵挡的趋势,为政者不阻止不打压,顺应自然,这叫“无为”;但,如果当时的为政者看到了这种趋势,不但不阻止不打压,而且还顺应规律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方便,这叫“有为”,因此,当有为和无为融合在一起,才是让大家都获利的事。

  一方和另一方能够进行合作,是因为你有的东西,是对方所缺少的,对方所缺少的,正是你所长,因此,他们的有和无结合在一起,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增加了利用之机。不是一方在减少,而是两方都在增加。

  因此,变化之道,是有无相生之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