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再说一下带图回复的事情。
  因为楼主此贴是图文扒剧情的,图片特别多,所以请大家回复的时候尽量不要带图回复,只点评论就可以了。
  
  评论就是上图的倒数第二个。

  如果想让自己的回复显眼一点,可以直接在帖子最下面留言,这样就不会带图了。

  如果是天涯app上的读者。我觉得app上的使用方式和电脑上有点不一样。
  app上好似没有评论键和回复键的区别的。
  楼主我时候自己不小心按到了,也会带图回复。
  所以我觉得大家对于app上面的读者就包容一点,很多都是新下载天涯app的,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不是故意的。
  但是app我也建议大家直接留言在帖子最下面,尽量不要带图。

  另外,如今帖子里这么宁静和谐的氛围真是太好了,楼主会倍加珍惜的。
  每天都会有新的读者进来,有些非关原则性问题的小事,大家能包容就包容一下。
  不想看灌水太多的,就用帖子最上方的“只看楼主”功能。
  想看完全脱水版正文的,可以到楼主的微信号:玲珑品评 里面去看。
  不好意思,今天我晚上有点事,天涯无法更新了。
  微信会照常更的,更完了就去睡觉。
  好在明天是双休,可以白天就开始更。
  

  昨天看见有人问《杨贵妃》在哪里有看,其实bilibili就有,清晰度还可以的。因为是老片,所以网上可能没有高清版的。我家有dvd,但是也不是高清的,就是能看清楚而已。我觉得b站这个版本挺好的,还可以看看弹幕,好多弹幕都很有趣。
  
  微信也发了,大家先看微信吧。
  天涯更新要到下午呢。
  
  好了,楼主回来更新了。
  这一幕的开场把我吓一跳。
  眉姐姐重重地将茶盖碗压下来,发出“砰”的一声。
  玲珑以前就说过,眉姐姐举止是挺稳重的,但是心性并不稳重。
  如今宫斗愈来愈激烈,眉姐姐心浮气躁,连举止都开始不稳重起来。
  还说什么:费了那么大心力扳倒她。
  你讲点道理好不好,你们那个装神弄鬼的计谋就是曹琴默双面计当中的一环。
  也就华妃那榆木脑子需要曹琴默的点拨才能想明白,皇上和太后都是门清的。
  这算是费了那么大心力?
  眉姐姐太自信了,对自身和对方实力的评估都没有客观的认识。
  还是甄嬛看事情清楚,她知道,华妃此次被削了协理六宫之权只是暂时的,而且只是太后的懿旨,皇上并没有发话。
  东山再起真是迟早的事。
  
  下面一幕倒是十分温馨。
  甄嬛若非女儿身,若是生成男儿,凭她的容貌心性,文采风流,撩妹本事,比起果郡王简直不遑多让。
  眉庄和甄嬛两家又是世交,两人又是青梅竹马,长大之后结成一段美满姻缘,岂不是好?
  不要去理会皇上那个渣男。
  此时的眉庄就像初孕的妻子,有点产前忧郁症,不知肚子里的是男是女,怕一旦生出女儿婆婆会不高兴。
  甄嬛就像一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完全站在妻子这边,还说:生男生女都好,都是咱们的宝贝。
  可惜,眉庄此时肚子里空空,此等美梦,终是会成为镜花水月。
  
  正当眉庄和甄嬛在说体己话,皇上突然派小厦子请甄嬛去勤政殿品评好诗。
  其实皇上哪有什么好诗?
  在惊鸿舞之后,他就一直在勤政殿和亲王大臣讨论国事。
  他这么做是想让甄嬛来听听他的“苦衷”的。
  果然,甄嬛在门外,就听见大臣和亲王们一直絮絮叨叨在说朝廷对西北用兵,正是用人之际,不能寒了前朝将士们的心。
  华妃的最大助力,的确是她那个超级疼爱她又超级能打仗的哥哥。
  只要年羹尧不倒,华妃在宫里的地位就是稳如泰山。
  就算一时落于下风,只要年羹尧打个胜仗,皇上马上就会想到奖励一下华妃,以此笼络年羹尧。
  
  这一幕,其实体现了皇上与甄嬛,或者是皇上与所有嫔妃的相处模式。
  皇上喜欢“善解人意”的女人。
  这个“善解人意”是说,你可以有主见,你可以有想法,但是你的主见,你的想法都需要符合朕意。
  不但要符合朕意,在朕需要的时候,你还要把朕意以你自己想法的形势说出来。
  而朕,只不过顺水推舟,恩准了你的想法而已。
  大致就是如此。
  这招皇后和甄嬛一开始玩的都很顺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后对华妃的恨意越来越浓,有时就不顾圣心,硬是要在皇上面前给华妃下眼药。
  所以到了斗华妃的后期,甄嬛养心殿陪驾的时间越来越多,在政事方面,皇上对皇后透露的越来越少。有事情,都是说给甄嬛听的。
  
  甄嬛说:皇上心系天下,当然是为朝政之事担忧。
  皇上:其实宫内也是天下的一部分。
  潜台词:朕为了你处置了华妃,如今却影响到前朝战场上战士征战沙场的心情,朕该怎么办呢?
  甄嬛果然聪明绝顶,便说:皇后处理大小事情烦忧,该有人为她分忧了。
  其实就是说,皇上应该重新恢复华妃的协理六宫之位。
  皇上一听,绿豆大的眼睛顿时强撑开一条缝:朕的莞贵人果然聪明,这么快就说到点子上啦!
  
  当皇上问道你怎么看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清楚甄嬛会说什么,所以笃悠悠的又把眼睛闭上了。
  甄嬛下面这段话也说的特别熨帖。
  先为华妃开脱,说下毒之事只是丽嫔的过错,华妃并不知情。
  再说太后去华妃协理六宫之权只是为了提醒一下华妃不要太过独断,如今给的教训也够了,皇上如今恢复华妃协理六宫的位置,连太后都不会有意见。
  皇上听完,握住甄嬛的手说:华妃的事,肯定会让你受点委屈,但是朕必然会护着你。
  可是,当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皇上有护着甄嬛吗?
  就不要说后面舒痕胶堕胎的大事,就是眉庄假孕被拆穿后,甄嬛无辜被牵连,皇上当时也是动了猜忌之心的,丝毫没有护着甄嬛的意思。
  皇上心里真正关心的,只不过是他自己而已。
  还有,这里甄嬛提议复位华妃,的确是为了自己固宠,但是丝毫没有顾及到同是一个小团体的眉庄和安陵容的利益。
  的确,复位华妃之后,皇上有一阵子是在言语上处处维护甄嬛,让华妃一时无法下手。
  华妃有很多猛招,都是冲着看似与甄嬛一党的安陵容来的。
  安陵容在此事上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是吃的苦楚,却是实打实的。
  
  华妃此时春风得意,盛装打扮以等着皇上宠幸。
  其实,就此事而言,我觉得华妃太着急了。
  一点都等不了。
  十爷出生高贵,又曾是八爷一党,正被皇上所忌惮。
  现在又表现出与年羹尧勾结在一起的样子。
  出生高贵的亲王与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勾结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
  皇上会看不出此中的隐患?
  此时只是暂时隐忍而已。
  就为了早几天复宠,华妃娘娘也这是豁出去了。
  或是说,华妃娘娘从来也没想到,十爷为她求情,其实从长远来看,是远远弊大于利的。
  
  这一段,说了一段皇后的陈年隐事。
  皇后是继后,又是庶出,本来对于皇后的宝座心里就是患得患失的。
  在她的眼里,宫里全是对后位虎视眈眈,取而代之的女人。
  一旦有一点机会,一定会把她拉下皇后宝座,把她生吞活剥了。
  其实这是皇后骨子里的不自信,有纯元亲妹妹和太后这两块金牌在,宜修这个皇后位置,只要她不瞎折腾,其实今生今世都应该丢不了的。
  但是皇后怕呀。
  她不得皇上宠爱,膝下有无孩,华妃如今得盛宠,新来的嫔妃一个个漂亮出挑,以后得皇嗣是迟早的事,使她如坐针毡。
  一个心理充满恐惧的人,怎么可能当好一个管理者?
  宜修后来做出种种残忍阴狠的事情,都和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有关。
  
  庶出身份其实是皇后心中的一根刺,她永远都跨不过的一道门槛。
  其实皇后最终败在庶出的心理,而不是庶出的身份。
  她总觉得她的出身是庶出,所以永远比不上嫡出的姐姐。
  其实根本不是。
  出身不能改变,但是心理可以自我建设。
  皇后是因为庶出身份的卑微的心理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她,使她成为皇后之后,还像小妾一样和嫔妃去争宠。
  丝毫没有意识到,她现在已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人品贵重才是第一要务。
  

  好了,终于写到这段齐顺斋的山楂糕了。
  因为这段太过明显,很多人怕是看第一次的时候,就觉得刘畚肯定有问题。
  可是眉姐姐呀……
  人家文盲是斗大的字识不得几个。
  眉姐姐是斗大的破绽都看不出来,曹琴默如果知道刘畚露了那么大的破绽还能蒙混过关,估计要笑死了。
  此时我觉得肯定是眉庄先前吃的假孕药已经过了,还有点副作用,所以她反而不想吐,只是觉得肚痛发凉。
  这一段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刘畚走的时候,和茯苓又互看了一眼,可能觉得拆穿的时机已经成熟。
  刘畚要忙着逃命,茯苓要忙着偷血裤。
  再晚一点,恐怕迟钝如眉庄,都要发现其实她根本就没有怀着孩子。

  
  终于写到这段了。
  有关安陵容与甄嬛的分道扬镳,除了前面的投名状一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安陵容的野心,实在太大了。
  她想要得宠。
  她不仅想要得宠,她还要得盛宠,得专宠,得头份恩宠。
  就像她此时说的一样,不到这条龙飞的时候,她乖乖待着就是了。
  她要的是,有朝一日,飞龙在天的感觉。
  谁能给她?
  只有皇后。
  跟着甄嬛,她安陵容只能吃吃残羹冷炙,以后冷冷清清的老死宫中。
  只有投靠皇后,她才能享受到六宫侧目的妒忌与风光。
  安陵容根本抵受不住这样的诱惑,就算让她光着脚从刀尖上走过去,走的遍体鳞伤,她也愿意。
  可惜,此时安陵容还没有变成龙,她像一条毛毛虫一般在宫里乖乖趴着的时候。
  她那不争气的爸爸倒先出事了。
  好了,下午就更到这,晚上再说。
  
  松阳县丞安比槐运军粮失误被牵连一事,其实是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
  就是因为安比槐是安陵容的父亲,而安陵容当时看似是甄嬛小团队的一伙。
  所以这件小事就好比风暴眼一般,引的宫里三股势力风起云涌,斗的天昏地暗。
  本来安陵容还做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的美梦,现实就立刻将她不切实际的幻想击得粉碎。
  在宫里,人家的母家都是嫔妃最坚实的靠山。
  再不济,也不会给嫔妃拖后腿。
  但是,安陵容的母家却总是成为她无尽的拖累。
  父亲被卷入西北运军粮失误被牵连一事,生死未卜。
  安陵容此时人微言轻,只得来哭求甄嬛和眉庄。
  但是这件事不是当时她无意中得罪了夏冬春的小事。
  这可是军机大事。
  你让别人帮你这个天大的忙,你能拿什么人情还给人家?
  
  在为安比槐求情这件事情上,暴露了安陵容很多人情练达上不成熟的地方。
  虽然玲珑觉得安陵容入宫之后处境十分糟糕,有些比较阴暗敏感的心里也比较正常。
  但是玲珑真的想说一句,跟这种做朋友真的挺危险的。
  因为安陵容有时会不知轻重,不分界限地向你提一些过分的要求。
  她觉得你做得到,为什么不做。
  做不做得到是回事,是不是要付出很大代价为她而做,又是另外一件事。
  何况这件事,眉庄的父亲真的能帮忙吗?
  这件事虽然由眉庄父亲济州协理审问,但是眉庄父亲是朝廷命官,吃的是朝廷俸禄,碰到这种事也只有依法办理,怎么可以因为女儿求情就徇私枉法?
  安陵容这里暴露了她在见识上与眉庄甄嬛的巨大差异,这个差异都是毕生难以弥补的。
  所以眉庄想了个办法婉拒了安陵容。
  她说是去皇上那边探口风,其实只是去装装样子,然后装作知难而退的样子来打发这件事。
  
  为什么眉庄去皇上探口风这件事我觉得她是去走个过场呢?
  因为一开始苏培盛拦住她的时候,只是说皇上和张廷玉、隆科多大人商量军情要事,请她多等一会。
  眉庄却突然冒出一句:“可是和安答应的父亲有关?”
  显然是说给苏培盛听的。
  苏培盛一听:呦,难不成你是来求情的吗?这事你最好别管。
  眉庄说:还请公公赐教?
  其实,看完全剧我们知道。
  从头到尾看完《甄嬛传》我们知道,沈眉庄就是一个“不听劝”的人。
  当时,甄嬛提醒她,那求子的方子可能有问题,她不听。
  失宠之后,太后让她把心思多放在皇上身上,她也不听。
  甄嬛因为故衣事件被打击,她在全宫里乱转找救兵,谁劝都不听。
  为什么这次就单单肯听苏培盛这个太监的“赐教”了?
  很显然,苏培盛要说的话,也就是沈眉庄心里想的话。
  只不过她自己不好意思说,就想找个人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苏培盛开始说啦:皇上不喜欢后宫管政事,而且这是军情大事。
  这话才刚起头,眉庄就是一幅深以为然的样子:公公说的对,公公继续说。
  眉姐姐只要愿意,演技一向是不错的,而且演起戏来萌萌哒。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