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这里,苏培盛的话说的特别明白。
  他想说的,也就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这个忙,眉庄就是不能帮。
  苏培盛久伴圣驾,对于前朝和后宫的争斗规则都十分熟稔,他这么说,肯定是根据的。
  眉庄虽然有时候行动有些急躁鲁莽,但是大家闺秀的见识还是有的。
  我不认为苏培盛说的这些关窍,眉庄会事先没想到。
  
  刚刚看到有个读者说的特别对,此时眉庄的心理就是,犯不着为了安陵容这个人拿着自己的荣宠去犯险。
  但是眉庄若要真的想帮安陵容,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若是甄嬛的父亲出了事需要帮忙,眉庄还会这么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吗?
  说不定这个时候早就闯进养心殿了。
  说到底,就是安陵容这个人没有这个分量,让眉庄去冒这个险而已。
  所以她就走走过场,然后就回去了。
  眉庄也不怕安陵容对她起嫌隙。
  狮子从来不会真正考虑绵羊的想法。
  
  安陵容此时才感觉到,在宫中不得宠的嫔妃,是如此的命如蝼蚁。
  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她除了哭泣和祈求别人帮助以外,什么都做不了。
  其实这件事,后来还是甄嬛设计救了安陵容的父亲。
  但是甄嬛救的比较巧妙,为免打击报复,她要装出其实她并未直接干预此事的样子来蒙蔽华妃。
  所以她才会对安陵容说,我们去求求皇后。
  其实求皇后只是甄嬛放出的迷雾弹,她想让皇后唱正方,华妃自然会去唱反方,甄嬛这时候就可以坦然出场,从中斡旋了。

  玲珑以前分析过甄嬛对安陵容的感情,虽然有施舍的成分在,但是安陵容受过甄嬛三次大恩,那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次是安陵容得罪夏冬春,甄嬛解了围。
  第二次就是这次,甄嬛用比较巧妙的办法救了安陵容的父亲。
  还有一次就是华妃把安陵容当歌姬取乐,那次要不是甄嬛一起去了,安陵容还不知要被羞辱成什么样呢。
  所以甄嬛后来知道是安陵容背叛她,才会说:人更叫我恶心!
  这句话。
  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视角,而是要用甄嬛的视角去看。
  如果一个人你以前或多或好帮过她不少忙,就算后来渐行渐远,做不成朋友,你可能也很难想到这人竟然会用非常阴毒的手段会来害你吧。
  一旦得知真相,那心情可真是:彻底对人性感到失望。
  今天就到这啦,明天再更。
  
  

  今天微信发了楼东赋。
  今天天涯争取将安比槐父亲那件事讲讲完,不知道能讲到眉庄假孕被拆穿那件事。
  
  这几张图要合起来看才有味道。
  为何甄嬛会最后胜出成为太后?
  因为甄嬛是政治家,她有政治家精准的眼光和对形势走向判断的能力。
  我们平时总说做人的格局。
  那格局是什么?
  就是既要有战略方面的宏大目标,又要有战术方面强大的执行能力。
  皇后、曹琴默、安陵容在战术方面都是有一手的,但是在战略方面,她们输的一塌糊涂。
  堕胎、杀人、陷害、离间……
  为了一己的私欲和荣华富贵,满脑子都是一些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怎么和甄嬛、端妃这些有宏大战略目标的人斗呀?
  所以,最后甄嬛的胜出是必然,而不是侥幸。

  这里,甄嬛对宫里的权力分割看的很清楚。
  在她和眉庄没入宫之前,皇后和华妃双峰并峙。
  皇后的手里有皇后身份、纯元亲妹妹、太后娘家人几张牌。
  华妃的手里有皇上的盛宠和哥哥年羹尧会打仗这两张王牌。
  其实依我看来,就长远来看,皇后绝对是占上风的。
  因为君恩如流水,仗也不是天天要打,华妃又不可能有孩子。
  皇后只要沉住气,拖个十年八年,等华妃年级大了,年羹尧又没有什么仗好打了,你都不需要对华妃做什么,华妃自己就会消停了。
  但是皇后偏不,好好的康庄大道摆在那里不走,她偏要走那奇险无比,荆棘遍布的羊肠小道,皇后还自以为得意,觉得这样做是聪明人。
  但是皇后一时又斗不过华妃,处处被华妃掣肘,所以甄嬛眉庄这些拔尖的新人进来,皇后是很期待的。
  基本上从第二集开始到现在的十三集,皇后都是隐藏在幕后,看着甄嬛眉庄和华妃斗的昏天黑地,她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现在这个形势有所改变。
  因为皇后知道,沈眉庄已经踏入假孕的陷阱,不日就要失宠。甄嬛独木难支,怎么对抗华妃?
  所以皇后像借着安比槐一事,拉拢甄嬛和安陵容,形成统一战线,继续对付华妃。
  而甄嬛此时,也看出了皇后的心思。
  她知道皇后比她更心急。
  干嘛?
  华妃是紫禁城里的嫔妃公敌,为什么什么事都我来一肩挑,你皇后也稍微出点力嘛。
  你若是公然站出来和华妃对着干,我才好在皇上面前装出一副公允的样子为安陵容拉偏架呀。
  反正这一幕戏也是精彩纷呈,双方各自有心里的小九九,还各自认为自己占了便宜,糊弄了对方。
  不过最好笑的是,这件事其实是安陵容的事。
  但就是安陵容,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很透彻。
  以后被利用也是迟早的事,你自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自然会被其他人用假象来糊弄你。
  
  楼主这里要借用一下《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第三集中夏洛克在男厕所中对那个冒充粉丝假装和她亲近的女记者说的话。
  如果你观察够仔细的话,你根本不需要采访我,事实就在你的眼前,你只要把你看到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这里也是一样的情况。
  剪秋只说了一句话。
  安陵容只是很天真地认为:皇后娘娘好快的消息,皇后娘娘是帮自己的,皇后娘娘去为自己的父亲说情,自己的父亲就有救了。
  你们看倒数第三张甄嬛那所有所思的眼神,她心中所想的事情完全不同。
  皇后一般是不会管这种闲事的,这次不仅头风没发作,还主动跑到勤政殿去见皇上。
  无事献殷勤,必有所图。
  看来今天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
  有时候事实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差别只在于人心而已。
  
  汗,刚才传错图了,是这5张。
  楼主这里要借用一下《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第三集中夏洛克在男厕所中对那个冒充粉丝假装和她亲近的女记者说的话。
  如果你观察够仔细的话,你根本不需要采访我,事实就在你的眼前,你只要把你看到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这里也是一样的情况。
  剪秋只说了一句话。
  安陵容只是很天真地认为:皇后娘娘好快的消息,皇后娘娘是帮自己的,皇后娘娘去为自己的父亲说情,自己的父亲就有救了。
  你们看倒数第三张甄嬛那所有所思的眼神,她心中所想的事情完全不同。
  皇后一般是不会管这种闲事的,这次不仅头风没发作,还主动跑到勤政殿去见皇上。
  无事献殷勤,必有所图。
  看来今天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的。
  有时候事实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差别只在于人心而已。
  
  刚刚提到做人的格局问题。
  那么如果一个人明明很聪明,但就是缺乏格局,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曹琴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曹琴默智商之高,宫里很难有人能出其右,但是最后为什么她输在端妃和甄嬛的手里,却连自己怎么输的都不知道?
  因为曹琴默太沉溺于自己的“奇技淫巧”了,她觉得靠着她那些小聪明小手段就可以称霸宫中,其实远远不够的。
  有战略目标的人,所有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多余的事情,一步都不肯多走,一句也不会多说。
  为什么?
  力气用在刀刃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浪费在其他无关的事情上。
  有时候,懂得无为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而曹琴默呢,人生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略目标,整天有事没事瞎折腾。
  挑拨离间她最擅长,每逢有机会,她不挑拨她就难受。
  你每次挑拨离间都对你有好处吗?
  没有好处你挑拨干嘛?
  她就觉得这样显得她智商高,其实这样做才是最愚蠢的行为。
  曹琴默路走到最后,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特别讽刺的是,很多“不义”都不是非做不可,而是曹琴默故意为之。
  对她本身没好处,但是别人倒霉了,她自己就高兴。
  这样歹毒的心思,怎么瞒得过皇上太后,又怎么能让皇上太后放心你一直活下去?
  
  曹琴默说甄嬛眉庄和安陵容情同姐妹,倒引来华妃娘娘发表了一通“高论”。
  前面倒还说的不错。
  但是华妃娘娘,说曹琴默势弱,依附您势强这我同意?
  您不会真的以为您比曹琴默还聪明吧?
  不过嘛。
  世人就是这样。
  愚笨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愚笨,所以他才会一直愚笨下去。
  无知的人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无知,所以他才会一直无知下去。
  华妃娘娘您……
  算了,看在您貌美如花的份上,玲珑就不苛责您的智商了。
  后面华妃说的话,也特别有道理。
  今日是姐妹,明日是仇敌。
  前面是笑脸,后面是刀子。
  这话和华妃娘娘说的“贱人就是矫情”一样精准。
  就是一语成谶。
  这既是说的安陵容和甄嬛,也是说的曹琴默和年世兰。
  楼主这两天一直再在看《雍正王朝》,那才是真正的权谋剧。《甄嬛传》有些地方也是太安于表面的技术性争斗了,有些地方没法说的更深。有些看法,等我以后有机会讲到雍正王朝的时候再讲。
  
  再说一下没格局,或是格局狭小的人的几个特点。
  一就是不会看人。
  你们看华妃这里说的几句话: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耍心眼掉眼泪,扮笑脸说是非。
  华妃自己是这样的人,她就认为全天下的女人都跟她一样。
  这就是眼光短浅,胸襟狭小,不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广博与丰富。
  这样的见识,有本事的人当然都不屑投到她的麾下。
  华妃和皇后见识不高,所以手下收的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
  唯一有点才能的曹琴默还是个不忠心的主。
  还有华妃丝毫没有自我反省的精神,宫里明明就是她肆意妄为,罔顾法纪最厉害,她却丈八的灯笼只照见别人,不照见自己。
  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是个致命伤,人要进步,就要靠孔夫子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来提点自己。
  像华妃娘娘这样从来不知自己有错的人,二十岁是这样的见识水平,八十岁说不定还达不到这样的见识水平,如果她也能活到八十岁的话。
  
  皇后终于从勤政殿求情回来了。
  我觉得这件事,皇后根本就没有用全力求情,只是到皇上面前做做样子而已。
  一来皇上一向不喜欢后宫干政,皇后不会做的太明显,只是去略提两句。
  而来,皇后本来就是收买人心,就不是真的想去救人,如今表面功夫已经做到了,也就是了。
  只要甄嬛和安陵容感激不尽,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她才不在乎安比槐的死活呢。
  
  以安陵容现在的见识,她当然看不清其实皇后是像岳不群那样的伪君子。
  还在说什么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垂爱后宫。
  等富察贵人怀孕,皇后问她要投名状的时候,她就知道皇后是怎么“母仪天下,垂爱后宫”的。
  不过,这里皇后并不稀罕安陵容的感激,安陵容现在力量还太弱小,皇后根本看不上。
  她在意的是甄嬛是否真的“感激不尽”。
  甄嬛也真是极聪明的人,她知道,皇后这时候不就是在要“投名状”吗?
  那就大家把话都说的亮堂一点,她也好准备去弄这个“人头”呀。
  看见没有,甄嬛是知道“投名状”这件事的。
  安陵容上次逼死余氏,只是甄嬛装糊涂而已。
  
  这死灰复燃就是指华妃复宠。
  皇后也真敢狮子大开口,不过就是随口求个情,于她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干甄嬛什么事?
  她竟然用甄嬛要华妃的人头当投名状。
  这不相当于你花了两元钱买彩票,却硬是要彩票公司让你中五百万吗?
  可见皇后这个人极端自私,吝惜付出,她出一分力,就要你用性命偿还。
  安陵容跟着这样一个人,以后有的苦头吃了。
  
  甄嬛也是爽快人。
  你不就是要华妃的人头吗?
  给你就是。
  反正现在华妃挡在甄嬛上位的道上,甄嬛迟早都是要把华妃处理掉的。
  那么不如现在顺水做个人情,和皇后结成联盟,以后办事也好方便些。
  我觉得甄嬛这种人,皇后只要有些见识,她应该感到后怕才是。
  华妃是什么样的实力?
  甄嬛竟然也能下决心说灭就灭。
  没有刘邦这样心怀天下的胸襟,你用得了韩信这样能够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
  反正皇后估计越到后面越发现,她根本hold不住甄嬛这样的人。
  所以,华妃一被撂倒,马上纯元故衣这件事就发生了。
  
  甄嬛话也说的极其漂亮,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来表示愿意臣服皇后。
  皇后此时好得意呀,在说什么宫里只有她一棵树,只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罢了。
  宫里当然只有一棵树,不过那是皇上,不是皇后。
  皇后以前连一个余答应都不敢处分,还妄称什么树不树的。
  甄嬛心里明镜似的,只是也不戳穿皇后,但是甄嬛此时一心想依附的,真的只有皇上一人而已。
  不过甄嬛还是很尽职的,有一段时间,甄嬛做了皇后的打手,将华妃膈应的满地找牙都来不及,此事后话。
  还有,这段对话,安陵容全程都是一脸懵懂的样子,嘛事没听懂。
  我说,好歹也是为你父亲的事来求情的,人家甄嬛都在地上跪着表忠心半天了,你还这样坐着,真是替你着急。
  以安陵容的条件,真的还是走走欣常在的路比较好,宠冠六宫这条路太危险,不适合她。
  今天就更到这了,我继续去看雍正王朝去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