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好啦,楼主回来啦,继续扒吧。
  康禄海痛哭流涕地说:丽嫔娘娘指明他过去伺候,他不去不行。
  甄嬛冰雪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康禄海是什么意思,心里恐怕是十分鄙夷其为人。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样也好,如此趋炎附势的小人,留在身边也是一祸害。
  捡日不同撞日,就趁着今天清理门户好了。
  甄嬛吩咐浣碧将碎玉轩的奴才全部唤来,说病中无需这么多人伺候,有人若是想走的话,今天领一锭银子就走。
  这就是甄嬛的用人之道,她只留下真正有用的人,重质不重量,不在乎人数多少。
  康禄海的两个徒弟都要随着师傅一起走,崔槿汐、小允子和佩儿愿意留下来。
  后来看完全剧,我们知道崔槿汐、小允子以后都成为了甄嬛的心腹,作用大着呢。
  特别是崔槿汐,简直是《甄嬛传》中第一金手指,指哪打哪。
  甄嬛最后说:你们现在跟着我,只要有我一日,绝不让你们受委屈。
  这也是甄嬛作为她小团队头领的担当,她的确是从来没有辜负过真正跟随她的人。
  除了温实初,楼主为实初哥哥一大哭~!
  
  甄嬛久病无宠,连内务府都怠慢了许多,送的来的都是烧起来冒烟的劣等碳,这烧起来烟雾飞腾,看把小允子的眉头皱的。
  这个什么,眉姐姐和安陵容来看甄嬛了,这雪中送炭的情谊,比什么都可贵。
  赞一下这时候安陵容的造型,又清新又可爱,这个时候她还是很纯真的,心思也没有那么重。
  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扒一下。
  甄嬛问陵容受宠了没有,陵容说皇上哪里会记得我。
  眉庄安慰她说:西北战事吃紧,皇上一时顾不到后宫也是有的。
  其实眉庄这个人,自始至终对陵容都是有些见外的。
  她觉得陵容门第见识都比她差上一截,和她不是一路人。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淡淡的。
  偏偏陵容一开始是死心塌地想要跟着甄嬛和眉庄混的,眉庄的见外其实让她很受伤。
  
  安陵容用上好的织花锦料子,为甄嬛绣了一个手炉套。
  安陵容的母亲以前是绣娘,所以安陵容的刺绣手艺在宫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这手炉套看起来也十分的精致,想来是花了大工夫做的。
  新人进宫,每人只有一匹织花锦的料子,安陵容没有得宠,门第又低,平时根本没有什么赏赐,这匹织花锦的料子是她唯一的一匹新料子,她却用来为甄嬛制作手炉套。
  可见这时候,甄嬛在她心里的分量是极重。
  眉庄和安陵容对甄嬛这么好,连浣碧都感动了。
  就问:为什么不把事情真相告诉她们俩。
  你看这里截图甄嬛的表情,很有深意吧。
  甄嬛口里说,正因为把她们看成姐妹,所以才不告诉她们,万一事发,就不会连累她们。
  我觉得,这话倒不能说是在撒谎。
  但这只是甄嬛口头上的漂亮话,甄嬛这种自我保护意识极强的人,自然不会将所有的心里话都说出来。
  我来揣测一下甄嬛的真实心理:
  1、这的确是极其严重的事情,万一事发暴露,甄家满门都要获罪的。所以,为了降低事发的概率,只有必须经手的人才知道。温实初是开药方的人,流朱浣碧是贴身丫鬟,根本瞒不住。除此以外,甄嬛根本不可能告诉第三人的。这是一个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人必然的选择,这个理性判断跟感情无关。
  2、眉庄现在正在得宠,风头正劲,马上就要上位了。你把避宠的事情告诉她,她若是反对,你自讨没趣。她若是赞成,她也避起宠来,这时甄嬛的处境就会很危险。
  甄嬛这个人,无论碰到什么事情,先保护好自己是第一她会考虑的事情,这就是她的思维方式,你和她感情再好,她也不会为了你而改变她的思维方式(除了毒杀果郡王那次)。
  我们这里可以看出甄嬛和眉庄的差别。
  眉庄是感情用事的人,她对你好,她可以不用理智思考。
  但是甄嬛是理性至上的人,她对你好,就算出自真心,也不会让感情凌驾在理智之上的。
  所以我一直说,甄嬛具有政治家的素养。
  还有一点楼主要说的是:我们平时判断一个人,千万不要听她说什么。言语是最巧妙的,正着反着都可以说。真正认清一个人,就要看这个人面对实际利益的时候,她到底是怎么选择的。
  
  过年阖宫夜宴,所有的小主都到了,就差甄嬛一个人。
  果郡王这里出现啦,就是楼上有人说笑起来满嘴都是牙的那个。
  其实楼主觉得果郡王这个演员长的一般,不过演技还可以,一开始可能看不习惯。看着看着眼顺了就好。
  不过这个演员挺面生的,不知道还演过什么其他的电视剧?
  扒这段主要是阖宫敬酒的时候,皇上喝完酒就问:华妃,你干了吗?
  华妃娇滴滴,俏生生地回答:当然干了!
  然后皇上笑的跟老色鬼一般,还舔了舔嘴唇。
  我去!
  你们两个,要不要这样当众调情呀!
  所有的皇亲贵戚都在这里呢。
  也不知道避讳一下。
  
  阖宫夜宴这么热闹,碎玉轩里却其乐融融非常温馨。
  我觉得这时候甄嬛虽然无宠,但是却是她难得的在宫里无忧无虑的一段岁月。
  甄嬛说冬天碎玉轩里面的树都光秃秃的不好看,崔槿汐就说不如大家剪点窗花挂在树上面。
  然后小允子就剪了一个甄嬛的小像。
  注意这个小像,这是《甄嬛传》里面非常重要的道具,对以后的情节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里我觉得,小允子是不是有点喜欢甄嬛呢?
  所以才剪了甄嬛的小像。
  虽然小允子是个太监,默……
  然后流朱说,这个小像还有点像浣碧。
  注意这个细节哈,这句话以后有大用处。
  甄嬛说:让我看看。浣碧跟我时间久了,还真挺像的。
  我觉得甄嬛这里这么说,是比较隐晦地暗示:自己已经知道浣碧的身世了。
  可是浣碧比较迟钝,没有听出甄嬛话里的意思。
  
  崔槿汐说,若是甄嬛喜欢这个小像,可以把它挂在树枝上,祈求来年事事顺利。
  甄嬛不喜欢碎玉轩里光秃秃的树枝,问哪里有梅花。
  小允子就说倚梅园里面的红梅甚好。
  甄嬛一时玩心大起,就要去倚梅园去挂画像,还不许人跟着。
  这里要赞一下孙俪的演技,将一个十七岁的少女那活泼爱玩的个性表现得恰到好处。
  你看她一溜烟地跑出去,像个小兔子似得。
  还有甄嬛这里穿的浅碧色的冬装,也非常好看。
  
  夜宴的时候,皇上看见案台上有一株红梅。
  便满腹心事。
  问宫里的红梅开了没有。
  皇后回答:凌霜而开。
  皇上说:凌霜而开,怎可辜负?
  便要去倚梅园赏梅,还不许人跟着。
  皇后不放心,就让果郡王跟着去看看。
  这里有两个细节:
  1、皇上的原配妻子纯元皇后很喜欢红梅,所以皇上看见红梅就想起纯元,这时候去倚梅园,就是去缅怀纯元的。
  2、宫宴是华妃布置的,她入王府晚,不知道纯元的事情,所以放了红梅。华妃不知道纯元,所以也不知道甄嬛像纯元的事。但是这件事端妃知道,端妃就是利用这一点打倒华妃的。
  
  倚梅园中,一位新来的宫女余莺儿正在剪梅花,一边剪一边还抱怨。
  这个时候,皇上和甄嬛都在踏雪赏梅,梅花红云簇簇,凌霜而开。
  背景音乐是曲调婉转的《金鹧鸪》。
  这一段拍的极美极有意境,大家可以去看看。
  甄嬛将小像挂在梅花粉色的花蕊上,许了三个愿望:
  1、愿父母妹妹安康顺遂
  2、愿自己在宫中平安一生
  3、没有说出来
  最后说: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是纯元皇后生前喜欢的诗。
  皇上在除夕夜的晚上,到倚梅园中缅怀亡妻,却在梅林中听见有一年轻女子念亡妻生前最喜欢的诗,大家可以想想皇上当时的心情。
  楼主一直觉得,皇上和甄嬛是很有缘分了,可以最后没有成为一对佳偶。
  哎,一声长叹!

  
  皇上忙问是谁在吟诗?
  甄嬛吓了一跳,连忙躲起来。
  皇上霸气总裁上身,说:再不说话,便让人把倚梅园翻过来。
  甄嬛为了脱身,就说自己是倚梅园的宫女。
  正好被余莺儿听见了。
  皇上想要靠近,甄嬛便说:别过来,我的鞋袜湿了,正在换呢。
  这句话也是一个伏笔,后面会用到。
  趁皇上迟疑的时候,甄嬛哧溜溜地跑了。
  这时果郡王来了,拿走了甄嬛挂在梅花上面的小像。
  这也有个寓意:其实,最后用整个生命来保护甄嬛一生平安的是果郡王,而不是皇上。
  哎呦,好了,楼主眼皮都睁不开了。
  今天就扒到这里吧,各位晚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