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今天,楼主要来好好扒一下皇上和苏培盛的关系。
  我以前听见有人叫苏培盛为“苏贵妃”,虽然是开玩笑的话,但是用来形容苏培盛在皇上面前的得宠程度还是比较形象的。
  苏培盛这样的人精,如果是后宫的嫔妃的话,可能是一个宫斗高手哈。
  今天就来好好扒扒苏培盛是怎么当差的。

  皇上和果郡王回去之后,就叫苏培盛去找倚梅园中有才学的宫女。
  苏培盛将倚梅园所有的宫女都召集起来,出了上联:逆风如解意
  余莺儿想了一想,这不就是昨天晚上听到的诗句吗?
  便答道:容易莫摧残。
  其实这时候余莺儿只不过想得想要皇上的赏赐而已,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面她会代替甄嬛受宠。
  不过甄嬛利用这件事情,借刀杀人,借皇上的手处理了她。
  所以我觉得甄嬛想致余莺儿死地那时候就开始黑化了。
  还有,甄嬛借刀杀人的手段玩的非常溜,后来要杀曹琴默的时候也玩过一次。
  借皇上和太后的手杀了曹琴默。
  
  果郡王在养心殿陪皇上下棋。
  然后苏培盛跑来说:皇上交给奴才的差事,奴才已经精力去办了,但是……
  并且一脸懊恼的表情。
  皇上以为苏培盛事情没办好,心里有点失望,如果是别人估计要拖出去仗责三十,但是对于苏培盛,皇上只是埋汰道:是你不中用呀!
  苏培盛连忙笑着说:皇上别生气,先喝口茶吧。
  然后就让余莺儿打扮地伶伶俐俐的,端着一杯用梅花上的雪泡的茶献上去了。
  皇上当然闻出了梅香,便问了余莺儿几句话。
  余莺儿回答地天衣无缝,俨然就像是昨晚在倚梅园吟诗的少女。
  皇上龙心大悦,对苏培盛说:难为你的心思了。
  苏培盛一脸这是奴才应该做的表情。
  看看苏培盛的手段,差事不但办好了,还要欲抑先扬地安排一场偶遇给皇上。
  让皇上自己发觉余莺儿身上的梅香。
  苏培盛若是在现代,一定是个活动策划的高手。
  
  皇上以为余莺儿就是甄嬛,就封了余莺儿为官女子。
  其实余莺儿长得还不错,挺俏丽的,我觉得比丽嫔好看。
  然后皇上一边走出去一边念: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余莺儿一脸懵逼的表情。
  果郡王看出了什么端倪,便骗她说:这是李白的诗,皇上喜欢李白的诗。
  余莺儿便道:奴婢知道了,多谢王爷。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是宋朝词人周敦儒的著名词作《鹧鸪天》里面的一句。
  全词是: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根本就不是李白的诗。
  一个连唐诗和宋词都分不清楚的宫女,怎么可能在倚梅园吟出: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么对时对景的诗句?
  这时候,果郡王已经基本确定余莺儿是冒名顶替的,昨天在倚梅园吟诗的是另有其人。
  楼主发现,果郡王其实很聪明的,人又细心,很多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甄嬛和眉庄坐在一起,一边做针线,一边八卦余莺儿得宠的事。
  我觉得甄嬛和眉庄坐在一起的时候,就特别有couple感。
  就好似小夫妻坐在一起聊天一样。
  甄嬛这时候已经知道余莺儿冒了她的名得到皇上的宠幸,但是她毫不在意。
  还说,唱着歌,听着曲,我也喜欢,特别淡定。
  不过这里八卦到一个细节,眉庄说因为余莺儿得宠,陵容心里不痛快。
  因为余莺儿身份低贱却得宠,安陵容这时连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有对比才有伤害。
  后来余莺儿被赐死,安陵容去冷宫逼她死。
  不仅仅是因为安陵容要替甄嬛出头,而是安陵容早就对余莺儿有嫌隙。
  只不过那时候借个由头罢了。
  很多潜意识影响着行动,有时候连当事人都不一定能完全察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