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父母在,不远游
  又是一句断章取义的话,看似这句话好似要把孩子都绑在父母身边,像私人财产一般,不能自由行动。
  当然,这句话的影响力没有上一句话那么大,我们平时也不会因为这句话,就不出去远游了。
  但是其实这句话也没有说完整,完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见没有,古人只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你出远门一定要告知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你。
  多有道理,多体贴的一句话!
  又是谁把后面四个字丢掉,只留下前面六个字忽悠我们的?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这句话以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精分呀。
  一会跟你说要心胸宽广,一会跟你说要为人狠毒,这到底是站在哪条船上呢?
  其实这句话错了一个字,原文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意思是气量小的人称不上君子,正人君子应该心胸宽大,大丈夫做事要有尺度。这么好的一句话,也不知道给谁改成“无毒不丈夫”?
  又有多少人用这句话为自己的狠毒来开脱?
  以德报怨
  还有流传最广的“以德报怨”,坑害了多少人?
  好像我们做好人就要百忍成精,别人欺负我们越厉害,我们越忍气吞声,越要心存感恩,就越“有德”似的。
  偏偏这句话传说中还是孔老夫子说的,有的人把这句话视作瑰宝,一天到晚道德绑架别人。
  孔老夫子在天有灵,一定会跳出来说:“谁说的?谁说是我说的?老夫明明反对的就是以德报怨,老夫提倡的是以直报怨!到底是谁断章取义,将这是非不分的名声挂在老夫头上,站出来!”
  全文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孔子的一名弟子问孔子:我们平时做人,是不是要以德报怨?
  孔子回答:你是不是脑子不清爽呀?以德报怨?那什么来回报德呢?我们应该以德报德,以直抱怨!”
  孔圣人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对别人好,若是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就一拳打回去,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你看,孔圣人脑子多清楚,说话多有道理,听他的,总没错!
  好啦,今天的玲珑寄语就分享到这里。
  让我们多读玲珑品评,少喝迷魂汤。
  
  微信也发了,今天就更到这。
  
  其实皇后与太后这段对话,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太后警告皇后:富察贵人腹中的孩子没了就算了,但是莞贵人腹中的孩子,不能再有差错!
  我们看看皇后怎么回答的。
  她就用华妃因为欢宜香一直不能有孕的事情来威胁太后。
  说华妃觉得宫中的太医无能,要让外头的太医瞧瞧,这其实也是年羹尧的主意。
  太后问:皇后觉得呢?
  其实太后在试探对于欢宜香的事,皇后到底知道多少。
  皇后回答:欢宜香里有麝香,导致华妃一直不能怀孕,整个太医院都串通起来欺瞒华妃,这事实在是有失体面。也不知道华妃和年羹尧知道这件事会怎么样?
  其实皇后这里在用欢宜香的真相在威胁太后:皇额娘您的手脚也不干净嘛。太医院在您的授意下一直欺瞒华妃体内有麝香的事,万一给年家知道了,还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呢。
  太后受了皇后的威胁,所以以后对甄嬛那一胎也不闻不问了,后来甄嬛在翊坤宫罚跪,浣碧去找太后搬救兵,太后就闭门不见。
  
  欢宜香这件事是绝对不能暴露的,如果年羹尧知道这件事,马上就要造反。
  所以太后答应皇后,她不会再管甄嬛这胎,保不保得住全看甄嬛的本事,太后自己不会插手。
  但是作为条件交换,太后希望皇后对欢宜香一事守口如瓶,不要透露出去。
  所以太后才会对皇后说,外面的医生进来,让他给竹息看看,就是暗示皇后,她会连外面医生的口一起堵住,让她也不要多嘴。
  太后和皇后的利益交换完成。
  
  接下来到了著名的华妃娘娘吃酸黄瓜催吐的片段。
  这一段蒋欣拍的极好,或是说,除了她,没有人能拍的那么好。
  那呆滞的眼神,那萌萌的表情,那吹弹可破的肌肤,那弹性十足的腮帮子,这么多酸黄瓜塞进去,感觉那苹果肌都在颤抖,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一只手爪子不够,还要两只手爪子齐上,一边吃还一边想:这酸黄瓜不够带劲呀,吃了那么多怎么还不吐呀?
  终于,华妃吐了,她欣喜若狂,逼着颂芝去找太医。
  不管华妃前前后后怎么狠毒害人,每当我看到这一幕,还是为她感到辛酸。
  华妃其实此生只有两个梦想。
  一是长久地得到皇上的宠爱。
  二是为皇上生一个男孩。
  可惜第二个梦想永远不能达成,而第一个梦想,也马上就要破灭。
  
  富察贵人有孕,莞贵人也有孕。
  偏偏是承受皇上雨露最多的华妃,一直没有怀孕。
  其实华妃就一直不能怀孕一事,也挺迟钝的。
  她若是有甄嬛一半的敏锐,早就应该发现欢宜香的蹊跷了。
  但是华妃想不到这些,她只是想到,她以前曾经怀过一个男孩,就是因为端妃,她肚子里的男孩才会流产的。
  所以,她今夜准备去找端妃撕逼了。
  
  华妃怒气冲冲冲到端妃宫中,一出手,就是给端妃一个耳光。
  从端妃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华妃这么做,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每次华妃因为生不出孩子而发脾气,都会冲到端妃宫中,百般侮辱端妃。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件事,端妃独独最恨华妃?
  因为这件事,华妃带给端妃的痛苦是最大最深的。
  皇上因为政治目的而陷害端妃,端妃当然心里有怨怼,但是端妃也是一个政治素养很高,具有政治家眼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她理解皇上的苦衷。而且皇上事后,一有机会还是会补偿端妃的。
  反观华妃,华妃和端妃在出事前应该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一旦出了喝药小产那件事,华妃就不问青红皂白,不听端妃的百般解释,一味认定这件事就是端妃主谋。
  硬是给端妃灌下一壶红花不说,平时也是百般折磨,端妃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又绝顶聪明,这样子被华妃折磨了那么多年,她能不恨吗?
  同样是被迫害的人,凭什么你(华妃)的丧子之痛就要我(端妃)来承担?
  
  但是端妃其实也有害怕的时候,她害怕华妃是个爆碳的性子,哪天发起失心疯来,真是出手把她杀掉,那她就真的一点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端妃用言语暗示华妃,说她现在缠绵病榻,生不如死,这难道不比杀了我还痛快?
  其实端妃没有什么大病,就是一开始被华妃灌下红花,失去生育能力落下一点病根。然后就是这几年没有吃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所有有点气血两亏。其他的,嘛事没有。
  但是她就是要装出一副病怏怏快要死了的样子,来麻痹别人。
  一是要麻痹皇上,好让皇上心里更有愧疚感。
  二是要麻痹华妃,让华妃觉得她生不如死,就不会下死手真的杀了她。
  
  这一段话真是相爱相杀。
  华妃说,当年满王府就你与世无争,我才信两分。
  能让怀孕的华妃毫无疑心地喝下端妃送来的“安胎药”,是很不容易的。
  说不定以前华妃和端妃的感情,不亚于现在的眉庄和甄嬛。
  但是华妃自从喝了端妃送来的安胎药,肚子里的孩子就没有了。
  当时端妃肯定也是百般解释,但是华妃就是不肯相信端妃的话,深夜闯入端妃阁中,灌下她一壶红花。
  其实这件事疑点甚多,端妃早就说了,如果她真是罪大恶极,打掉华妃腹中的皇子,为何皇上不惩罚她,却要封她为妃,让她与华妃平起平坐。
  这说明皇上也不希望这个孩子生下来。
  但是华妃此时的心态,其实就像皇上冷落安陵容,安陵容却责怪甄嬛一般。
  她想不到皇上,或者说她不敢想到皇上,她情愿相信这件事就是端妃主谋,让端妃去做这个“替罪羊”,对她发泄她所有的怒火。
  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或是说,就是那么怯弱,只愿意相信对自己最有利的那种解释,而不是最接近客观事实的真相。
  偏偏这件事,端妃就看穿了华妃故意把她当做“替罪羊”(也许这个心理华妃自己都看不透),所以她深恨华妃。
  
  但是端妃不像华妃这样莽撞,这件事她肯定要报仇的,而且是处心积虑,计划周密的报仇。
  她这里说我认命了,我折在你的手里了,只是想麻痹华妃,降低她的警惕。
  我们看看端妃做的事情,将宫里的仆役散发到各处去打探消息,温仪公主生日的时候出席送项圈,甄嬛被木薯粉陷害的时候出来替甄嬛解围,还有刚才提醒甄嬛提防曹琴默,端妃的计划周密而严谨,她哪有半点认命的样子?
  这样的鬼话也就骗骗华妃这种从来不会深度思考的直心肠的人。
  
  就算现在华妃与端妃实力差距那么大,但是端妃如果想打发走华妃,还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端妃是个玩心理战的高手,她知道华妃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急切想要一个子嗣。这些年华妃圣眷不断,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孩子,也是说失宠就会失宠的。华妃最怕的,就是皇上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不像之前那样宠爱自己。
  所以端妃威胁华妃,你不要再闹下去,你再闹下去,皇上难免会怀疑你和富察贵人的小产和莞贵人的受伤有关,到时候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端妃心里很清楚,富察贵人小产和甄嬛受伤和华妃其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先前的对话,端妃还是误导了甄嬛,就是为了让有着“纯元脸”的甄嬛斗倒华妃,为自己报仇。
  
  华妃说:这件事情与我无关。
  端妃说: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怎么看。就像当年那件事,那件事跟我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你就一意孤行,认定是我害了你的孩子,所以你怎么都不会放过我。
  其实华妃这时候也被端妃的心理暗示带到坑里面去了,她认为端妃苟延残喘,活的生不如死,在她手里慢慢受煎熬,比死了还难受,所以也就没有下死手要杀掉端妃,反而愿意慢慢地折磨她。
  这正中端妃下怀,端妃现在怕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报仇,她根本不怕受折磨。
  你看最后端妃那个眼神:终于走了,这次怕是糊弄过去了,暂时生命不会有危险。
  
  华妃这个人,真的不适合宫斗,或者说,真是不适合政治斗争。
  她只是嘴皮子耍狠耍厉害,或是用一丈红吓唬吓唬夏冬春这样的人。
  真正碰上玩政治的高手端妃,她就没辙了。
  什么内务府的封赏不给延庆宫,不许浣衣局给端妃洗衣服,不许给新鲜的吃食。
  端妃在乎这个吗?
  端妃现在只是怕华妃下手杀了她,慢慢折磨她,她根本不怕,正好给她时间慢慢布局报复。
  然后经此一闹,华妃也知道怀孕的事情刻不容缓,所以决定让年羹尧从外面找个医生来看看。
  
  当青海的陈大夫来宫里为华妃把脉的时候,太后早就严阵以待。
  先是将陈大夫请到太医院去,院判章弥亲自接待他。
  说华妃娘娘地位尊崇,皇上格外上心,前前后后让二十几位太医给华妃诊治,而且全是国手,而且把脉案都给了陈医生。
  听的陈医生是战战兢兢呀,看来今天一个不小心,不要说荣华富贵了,脑袋在不在还是两说呢。
  
  陈大夫多年行走江湖,论察言观色,也是老油条了。
  他此时为华妃诊脉,肯定是一诊就知道华妃体内有麝香,他只是奇怪,这么明显的事,为什么太医院二十几位国手都没有诊断出来?
  华妃这时候也不好,拿着一百两沉甸甸的银子吓唬他,说若是诊的不好,就送他一万两银子做丧葬费。
  弄得陈大夫更不敢说实话了,就想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先把这件事忽悠过去再说。
  说华妃的身体早已好了,否则不可能太医院那么多太医都诊断不出来(此为重点)。但是怀孕这事需要机缘,所以让华妃娘娘放宽心,说不定一下子就有了。
  这话说的实在太妙了,把华妃不孕说成了是她太心急才不容易有孕,这回华妃就谁也怪不着,只能怪自己了。
  
  等陈大夫出了翊坤宫,为了保证他永远不把华妃体内有麝香的事情说出来,太后还派了竹息姑姑等着他呢。
  竹息姑姑对陈大夫说的话,就是典型的指鹿为马,我知道是鹿,你也知道是鹿,但是你就要说这是马。
  你要是说了,我们还是好朋友。
  你要是不说,咔嚓!你脑袋搬家。
  怎么样?
  了了吗?
  陈大夫连忙表忠心道:我一定与太医院的太医共同进退,绝不多说一个字。
  看到这里,真是为华妃感到悲哀,百般折腾,还是逃不脱天罗地网。
  现在大家能理解温实初对甄嬛的重要性了吧?
  如果没有温实初,甄嬛在宫里早就死了几百次了。
  浅析端妃的心理暗示术
  今天的玲珑寄语,我来谈一下端妃那超凡脱俗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用比较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在《甄嬛传》这么多出场的人物当中,有好几个心理暗示的高手,皇上太后自不必说,甄嬛的心理暗示术也是不错的。
  但是,他们比起端妃来,还是稍有逊色。
  端妃才是心理暗示不世出的高手,所到之处,简直所向披靡。她的心理暗示术屡屡能成功,来自于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和对形势的精准判断。
  一开始,皇上借端妃之手用堕胎药残害华妃,其实端妃那时候的处境很危险,比华妃危险多了。
  只要端妃稍稍表露出对皇上的怨怼或是猜忌之心,端妃立刻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端妃忍了,为皇上背黑锅,卧薪尝胆,不仅没有对皇上显出丝毫怨怼的意思,还显得特别忍辱负重,又被华妃欺负的惨兮兮的,连生育能力都没有,身子也垮了(这也是端妃装出来的)。所以皇上不仅没有杀她,反而觉得很愧疚,封她为妃,给她封号。这样端妃的性命算是保住了,端妃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布置对华妃的复仇之局。
  端妃知道皇上好面子,为人刻薄但是表面上非要做出心胸宽厚的样子,所以她忍辱负重,激起皇上对她的怜悯之心。只要不对皇上的皇位或是名声产生影响,皇上并不介意做出点好人的样子,给端妃一点残羹冷炙。
  其次,就是端妃对甄嬛的心理暗示。
  端妃在宫中遍布耳目,知道眉庄禁足之后,甄嬛的地位岌岌可危。甄嬛急需一个可靠的盟友,特别是比较高阶的嫔妃,可以在皇上面前能说的上话。端妃在这个时候及时出现,对甄嬛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且自甄嬛进宫以来,她所受到的攻击和迫害,基本上是华妃一党制造的,所以当端妃暗示华妃才是害富察贵人孩子的主谋的时候,甄嬛几乎是毫不怀疑的相信了。
  端妃一直把甄嬛当做自己可利用的对象,帮她也只是为了自己复仇。但是端妃的心理暗示实在太厉害,好似处处维护着甄嬛,其实一直在暗示甄嬛华妃是她最大的敌人,让她处处提防华妃与曹琴默。
  端妃应该心里很清楚,皇后才是迫害宫里胎儿的罪魁祸首,但是端妃现在的首要目的是斗倒华妃,而不是皇后,所以她不会把这个秘密告诉甄嬛的,甄嬛此时在端妃看来,就是斗倒华妃的重要工具。
  后面端妃还会利用甄嬛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暗示甄嬛把温仪公主弄来给她当义女,那个暗示技巧,也是real精彩。
  不过,端妃最厉害的,其实是对华妃的心理暗示。端妃太了解华妃的个性了,刚愎自用,意气用事又不会动脑子。整个是一个长不大的巨婴,永远找不到重点在哪里。所以她一直在麻痹华妃,让华妃觉得她现在命如蝼蚁,生不如死,除了平时不让她看太医,不给她新鲜的吃食,发火的时候甩她耳光以外,我真没觉得华妃对她的报复有什么落在实处了。但是端妃就是暗示华妃,我现在已经不中用了,我折在你手里的,我现在已经是最惨最惨的境地,比死了还惨。你这样折磨我,你满意了吗?
  然后傻乎乎的华妃就相信了老奸巨猾的端妃的谎话,真的以为她已经将端妃踩在脚下永远翻不了身了。浑不知端妃布下的天罗地网已经渐渐展开,就要把华妃牢牢套在其中。
  看见没有,厉害如端妃,才会成为宫斗的最后赢家。
  
  微信也发了。
  连更三天终于更完了,微信也发了,累死我了。
  下次更新在周二晚,周二晚,周二晚!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