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纪实(不虚构 不夸张 真实案例纪实贴)

  再不疯狂就老了……
  11、
  谢大雷拿到了老岳母的病例分析结果,王小莉抓着他的手,骨节发白,过度用力更显得白。
  听着戴眼镜医生在病理报告上扫了几眼,目无表情的跟他们说,“还好,虽然性质不好,但不是最坏的。安排放化疗吧。家属尽快办住院。”
  往回走的路上,王小莉几乎是半挂在谢大雷身上,软软的。谢大雷也不知道说什么来安慰她,没有小的可以分心,人到中年最大的关注就是父母健康了,可这几年刚适应了岳父卧床,岳母又出状况,他都觉得老天对王小莉有点苛刻了。
  老太太做了一辈子医生,瞒她也瞒不住,干脆王小莉痛快的告诉老人家,老人家特别平静,这让谢大雷意外又不意外,从岳父不能交流的那天起,老太太一直是这么平静的,什么活儿她都抢着干,能不让王小莉他俩插手的就不让,最初体力还好,像给老头儿大便这种事儿都是老太太自己来。
  “我不做放化疗。”老太太理理耳朵边的银丝,平静的表示拒绝。
  “妈,不放化疗,能撑多久?”王小莉有点急。
  “撑多久算多久,人,谁还不死?为什么要送去医院浑身插满管子?我这辈子见的还不够多吗?”老太太每次说话,面部那被岁月精心篆刻过的皱纹就跟着移动。
  “可我就没有家了!”王小莉泪如雨下。
  “孩子,妈也不能跟你一辈子啊。”老太太轻拍着王小莉的背,像哄着一个孩子。
  谢大雷背转身,眼圈红了,这是做医生可能看的开的地方吧。
  这个家,他这个男人要撑起来。
  谢大雷闭着眼在椅子上靠了靠,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案子一个接一个的,干什么坏事的都有,为什么不能好好找个工作,好好生活,而且法律早就公布天下,难道就非得往枪口上撞吗?
  正琢磨着,于常回到了队里。
  谢大雷奇怪的站起来,“咦,你家宝儿好了?”
  “不烧了。”
  “不烧你不在家盯着跑回来干嘛?队里也不差你一个干活的,回去吧。”谢大雷赶他走。
  “我还没干完我的活儿呢。”于常说着就奔自己的办公桌去了,那上面还有上午摊开的一堆数据,还有他自己标注的别人看不懂的红线,三角和重点符号什么的。
  谢大雷溜达过来,站在于常办公桌旁,“有情况吗?”
  “应该就是这个了。号码不是实名的,半年里,云贵川的都有联系人,差不离就是她了。”于常笃定的说。
  谢大雷没说话,走出大门去给于常买夜宵了。
  半个小时后,谢大雷拎着一份鸡蛋面回来的时候,王帅也回来了,一看谢大雷拎着的塑料袋,小眼一亮,扔了手里的纸就跑过来,“老大,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哎呀呀,真香。筷子呢,今儿老板没给筷子?不厚道啊,吃面条也不能下手抓啊。”
  谢大雷罩着那份面,“你先等会,我再去给你买,这是给于常的,这家伙肯定一天都没吃了。”
  王帅失望的俩手僵在空中,故作怨恨的看一眼于常,“独宠你一个啊。”
  谢大雷一巴掌扇在王帅的后脑勺上,拍给他五十块钱,“行了,话多的,自己去买吧。路上想想,为什么这么多废话。”
  王帅个没皮没脸的,欢天喜地拿着五十块钱走了。
  于常看着王帅的背影笑。
  谢大雷撇撇嘴,“看看,就差两岁,当爹的看着就稳当多了,这没结婚没当爹的,就老是这么吊儿郎当没个正形。”
  冯明亮推门进来,“说谁没正形呢?”
  谢大雷看看他,“你也没吃饭啊?”
  冯明亮一愣,“吃了呀,没吃饭就没正形?”
  听着这俩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对话,于常喷了。
  12、
  可怜的赵子涛在诊所对面足足蹲了4天,把饼干、面包、火腿肠各种渣渣吃的满车都是,齐亮亮来接他的时候,看着车里这副德行,也是叹为观止。
  “涛儿,我敢说,你结婚后要还是这样,你媳妇肯定打断你的腿,你信不信?”
  “不会吧,把车里弄脏了就打断腿?这也太暴力了。”赵子涛撕开一根火腿的肠衣,一口下去半根,然后从手套箱里扒拉出来刮胡刀,嗡嗡嗡的在脸上转来转去。
  “有什么情况吗?”
  “有我早汇报了。一群傻娘们每天转来转去的不知道鼓捣啥呢。”赵子涛把火腿咽下去,把刮胡刀收起来。
  “转来转去?”齐亮亮没听明白。
  “比如今天早上,那个现代车又来了,还是那个女人来送东西,完了又走了。”
  “每天都来?”齐亮亮觉得奇怪了。
  “每天都来,顿顿饭都来。每次都拎一个同样的桶。”赵子涛很奇怪齐亮亮追问这个干吗。
  齐亮亮在使劲的想,诊所里到底有什么啊,为什么每天都有人送饭来?谁在里面住着呢?
  于常这边的电话整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王帅也被增派支援,在过去的半年里,一共有6个云南怒江一带的号码和范月娥的隐蔽号码联系过,范月娥的这个电话在某个月有一个收快递的记录,地址刚好是诊所,这也就能再次印证,范月娥就是这个和云南联系的机主。
  谢大雷把梳理出来的号码和频率以及通话时间挨个的看了一遍,和冯明亮讨论,“明亮,你说那边是送孩子来?多大的目标?现在铁警也是很有经验的,又是重点地区出来的,不查才怪,越想我越觉得我的推断是对的。”
  “对不对,把人弄住不就知道了。不管怎么样,反正有孩子倒卖了这是真的。”冯明亮递给谢大雷一根烟,谢大雷闻了闻没抽,夹在了耳朵上。
  “帅啊,你把云南一带的号码重点查一下,看看他们的联系人,和他们的住宿记录。”高喊着部署了任务,听到王帅答应了一声,谢大雷又堆回到椅子里,“这要真是孩子家长卖的,我可得好好看看,这什么人的心,长成这样了。”
  陈璐出现在赵子涛面前时,赵子涛激动的都要顺拐了。
  齐亮亮把这俩人打发走,自己呆在车里值班,陈璐带来了一堆吃的,给齐亮亮留下一部分后,她和赵子涛到陈璐车里去聊天了。
  瞅着赵子涛高大的身影和孩子一样欢喜,齐亮亮也是很为他高兴。
  想到这,又想到刘小斯,对于这个热情又认真的姑娘,齐亮亮不是没有好感,可他一无所有的现状并不是网上人们说的那样,空手打拼就会好起来。
  海城的房价几乎每个月都在更新,除了涨还是涨,齐亮亮的钱虽然不用给家里寄,但是家里也一点指望不上,他也没想过指望,但是对于工作一年多的他来说,靠一个月3000来块钱的工资攒钱买房,这基本上是一种奢望。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齐亮亮不是,他结不起。
  猫来巡楼
  
  大猫同学38.5了,同学们,39度高温下,大猫盖着被子起鸡皮疙瘩,好酸爽。
  
  14、
  很多案子的级别是和涉及到的人数有关系的。比如三人以下的是一般交通事故,3-10人的是较大交通事故,10以上30人以下是重大交通事故,30人以上是特别重大事故。
  在刑事案件上也不例外,目前已经掌握的线索中,可以锁定范月娥和至少1个孩子的买卖有关系,这仅仅是民警通过内线走访得知的,目前正在开展的对买家的调查,不下7个。
  买孩子不是买砖头,一个孩子的买卖也是刑事案件,别说超过一个,这已经是非常重大的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的涵盖范围比较广,大多数人认为,杀人放火才是,对于家长来说,拐卖孩子比杀人放火还要可怕。
  谢大雷有一次到派出所办事,目睹过前来报案的一对家长,母亲进门就跪,哭的泣不成声,抓住每一个穿制服的警察就哀求。
  据说夫妻俩赶庙会,带着孩子买衣服,母亲和小贩讨价还价,一转眼的功夫,身边4岁的男孩就不见了。
  当时手机还不是人手一部,夫妻俩在庙会上来回跑了两趟没找见孩子再跑到派出所报警,几乎错过了最佳的寻找到孩子的机会。
  当民警带着夫妻俩再度赶到庙会,再笨的拐卖者也早趁乱逃走。从此,这名孩子就成了失踪人口信息里的一个记录,后来有了失踪儿童数据库,要求失踪儿童和家长的信息免费采血上传,谢大雷还特意打听了下。
  这对夫妻也上传了信息,也就是传说中的DNA,具有唯一认定性的个人信息,在和父母进行鉴定时,能够快速的比对是否为亲生父母。
  1997年,全国各地都在陆续的建立打拐数据库,但是由于各省数据库没有相连,跨省的贩卖儿童很难比对成功。2009年,公安部建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专供打拐用的DNA数据库,所有疑似被拐的、有失踪孩子的家长都可以免费采集血样上传到数据库,这就相当于什么原理呢,相当于把很多彩球放到一个密闭的筐里,一旦他们的颜色和大小对应,就能碰撞成功,缺陷是如果有孩子或者家长的信息没有上传,那寻找,就相当于数据库里没有对应信息,就无法通过这种渠道找到对应的对象。
  去年,谢大雷还真接到了消息,派出所的哥们打来电话,感慨万千,“谢队,你上次问的那家,孩子还真找着了。”
  “找着了?这都十来年了,还真能找着,这下好了,这家长得多高兴。”谢大雷还替这家人痛快。
  “嗨,你是不知道啊,还不如没找着的好呢。”
  谢大雷对这话感觉很奇怪,“这话怎么讲?”
  派出所的同事说,这家的小孩被卖到了距离海城不到200公里的一个县,如今才16岁,已经不读书了,买他的户主家没有男孩,有三个女儿,对这个儿子宠上了天,要什么给什么,惯的不成样子。
  这男孩意外得知自己是被买来的,主动到派出所要求采血,这才比对到寻找他多年的父母,而他寻亲的原因也不是别的,买他的父母年龄偏大,大姐的孩子都要结婚了,他想着找到亲生父母说不定条件更好一点吧。
  当年丢失孩子的亲生父母,也有着愧疚的心里,这双方都有着想补偿和觉得应该被补偿的心里,一来二去,这孩子打电话给亲生父母就是要钱,从几千块钱到几百块钱。
  15、


  总有些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坚持





  大案纪实系列九
  亲爱的小孩


  第十五章

  和电视上演的一样,大多数丢失孩子的家庭,都不会停止寻找,就是小猫小狗丢了还找呢,何况自己的亲生骨肉。

  寻找牵扯了很多的精力,更何况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寻亲家庭大多数不富裕。

  这个家也不例外,当年加工手套的作坊也停了,两口子靠打工边走边找,刚开始为了弥补孩子,要多少给多少,后来发现,打电话来,这孩子没别的事儿,只有要钱。不给就挂电话。

  两口子唉声叹气,还到派出所求助过当年的办案民警。可民警能怎么着?

  两口子每次都念叨,要是没丢他就好了,跟着我们长,一定长不成这个样。可这世上哪有要是和如果。

  但追究根源,还不是拐走孩子的人,一手造成了这一切。并不是每个寻亲的结局,都是电视演的一样,抱头痛哭后,一家人从此过上了相亲相爱的日子。

  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

  谢大雷把这个案例讲给冯明亮,冯明亮也是一声叹息,“好在咱这起案子,孩子都还小,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应该还好吧。”

  谢大雷没吭声。

  他靠在椅子里略一琢磨,“咱不能浪费了老曹给的尚方宝剑啊。”

  说着,抓起手机给具县的马青川打电话,“老马,我这有个案子,省厅已经督办,你们得出点地头儿熟的人,给我们趟趟道……”

  于是,赵子涛和王帅他们变成了辅助办案,主力更换成更熟悉双林镇的具县警察。

  王帅跟的这组,俩帮手都是具县治安大队的,其中小胡是双林镇人,这家伙特别爱说话,一路子嘴皮子就没停过,以前老觉得自己就是个话唠,和小胡一比,简直就是小学生和博士后。

  小胡还什么都知道,从卫星到高铁,从汽车的发动机型号到电视机4k技术,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移动版百科全书。

  “王哥,双林镇这事儿,包我身上,我二姨夫就是镇上的司法员,上回我一个同事岳父,不想火化想土葬,也是我二姨夫摆平的……”

  “还有啊,双林镇最大的企业知道吧?我表哥是那的保安队长,特壮,以前还当过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一拳头能打碎三块砖,我小时候想去,家里不同意,要不现在也是王宝强了……”

  王帅被喋喋不休吵的脑仁儿都要跳出来了,“我说兄弟,你能给我说点和咱们要去的这家情况有关系的内容吗?”

  “有啊有啊,哦,你想知道这个啊,早说啊,我跟你说啊,咱一会去的这家,他媳妇儿是我一个拐着弯的表姑,这个姑父就是村里的治保主任,权力不小,他们村不是在修高速啊,穿过他们村不少地,当年要不是我姑父带头闹,能给那么多钱……”

  王帅特想知道,如果谢大雷在旁边,听到这个絮叨劲,会不会一巴掌抽过去……

  
  16、
  范月娥并不知道,关于她,已经有几十个警察在开展调查,她正为亲生孩子的事儿发愁,大儿子结婚后,还是不肯找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就和她要钱,拿了钱就去吃喝,家里那辆国产越野车,最近他又看不上了,嚷嚷了好几次要换进口的,儿媳妇总和儿子吵架,半夜老听见俩人摔东西,刚开始她还去劝,后来就假装没听见。

  这天半夜,范月娥刚躺下,就听见楼上又有了争吵声,声音越来越大,紧接着有硬物砸在了地上,她叹口气,翻个身,摸摸手机,摁亮了一看,已经凌晨过三分,老伴在一家房地产公司被返聘去当会计不在家,她一个人干生气也没人叨叨。

  两口子闷头挣钱,就是孩子不争气。

  上学考不上,花钱买的,找工作找不着,家里养着,娶媳妇娶不上,盖了两层小楼吸引来了,难道要把孩子养到八十岁吗?

  睡不着,她干脆爬起来,翻开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算计着那些需求计划,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变现。

  最近客户有扩张的迹象,本月还接到了临省的电话,她很警惕先是说打错了,听说介绍人是某某后,才假装说,我也不清楚,先给你问问吧。但是挂了电话马上把这户人家的需求和电话记下来。

  这段时间新闻里报道的比较多,她也在考虑,风险这么大,是不是提提价,反正买家也不差这一两千,都是诚心要的人家。

  王帅被带到的这户人家,姓孙,名字很奇怪,叫孙大有。大有,大有,王帅默念了两遍,就到了人家的院子里,小胡在院子里大喊了一嗓子,“姑啊,我来看你了。”边说边撩开门帘自己进屋了。
  一只还不如猫大的小狗跑出来,冲着几个人使劲的汪汪,小胡踢了它一脚,“哎呀,说你是个哮天犬,你还能耐了啊,滚一边去。”

  小狗嗷嗷了两声,跑进屋了,里屋出来一个人,男人,不高,挺周正,看气质就是村干部的脸,有点小傲慢。

  “小胡啊,你怎么来了,这谁啊?”孙大有手里端着一颗烟,架在胸前稳稳的。

  “姑父你在家啊,我就说嘛,姑父一定得等着我。这是我同事,来咱村打听个事儿,我说我姑父是村里最大的官,问啥都知道……”

  “得得得,别给我脸上贴金子,什么事儿?”说着得得得,可看表情,孙大有很享受小胡的夸赞。
  小胡用眼神示意王帅说。

  “哦,是这样的,我是咱海城治安支队的,我们在人口统计的时候,发现咱村的户籍和人口实数不一致,这不领导安排我们下来查嘛,也不好查,寻思咱村干部这一定掌握情况,自己村的还不都在心里装着?”

  王帅先画了一个大麻袋,把孙大有往里装。
  “谁家没上户口啊?”孙大有给两顿小马屁拍的相当舒服,表情缓和了一点。

  “听说,咱村最近有新生儿,没上户口,县医院说也没给出准生证,回头上头查下来,咱村里这工作不就对不上了。”王帅来之前做了做功课,把上户口这块的东西了解下。
  
  duang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