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山里,父母准备好吃好喝,在路边迎着,走的时候还带很多,感谢父母

  我也回去帮家里摘莲蓬,只能上去摘,下午太热,很闷、。
  在家种地的村民,收入来源是比较单一的,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会有不同的产出。。。
  最近两年,莲子米价格比较高,村民的收入也是增加不少。。
  
  脸上洋溢着笑容。。。。
  
  祝贺中国女排勇夺冠军。。。
  父母在家,只看中国的排球比赛。父亲常说起,郎平时代的五年冠。父母正是青年时代,深受八十年代排球影响。。
  八十年代,节目很少,一台黑白电视机,很多村民一起,集中看中国女排的比赛,那时候,郎平有铁榔头的称号。。
  八十年的中国女排,也是父母这一代人最深的美好的回忆了。。
  拖回家的莲蓬,把黑莲子米敲出来。。
  
  拖回家,倒在门前的场地上,敲出来的莲子米,就可以晒了。。
  有人不愿意被拍进来,急忙扭头躲开。。

  
  这个莲蓬,有些成熟的黑莲子,掉落到水里了,
  掉落到水里了,来年就会发芽长出新的荷花等。就是这样,一年一年的长出来。。
  莲蓬用竹叉子插住,在凳子上一敲,莲子米就出来了
  
  村民在实际劳动发明的工具,很实用很简单。。
  晒干后,外面的黑壳很硬,。
  
  我的牙齿还赶不上父亲,父亲可以直接咬开黑壳子。我的牙齿,很用力,就有点酸。。
  捏都捏不动。。。
  
  莲子米是怎么出来的呢,现在就是通过机器,碾破黑壳。莲子通过滚轴的时候,就会压破。。

  
  黑壳子碾破后,还会有一些附在莲子米上面没有掉下来。。。

  
  这些黑壳子就要用手,一颗一颗的剥掉。。。

  
  莲子心比较苦,很多人不喜欢,就要去掉。。这是去掉莲子心的机器,针头飞快的转动,莲子放在穿一下,心就出来了。。。

  
  开动机器,一颗一颗穿一下,莲子心就出来了。。

  

  动作要协调,不然,就容易穿到手指头。。
  去壳去心后的莲子,颗粒饱满,有些上面会留下机器的磨痕。。。

  
  从莲蓬到莲子米,要经历几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辛辛苦苦的。。。
  莲子用来炖汤炖粥的。
  最有名的莲子百合银耳汤。。
  门前晒稻谷。。。
  
  很让人羡慕的家庭。。。。
  门前晒这么多的稻谷,手中有粮食,心中不慌。。
  现在种地的村民,很多都是经历过饥荒年代,对粮食很珍惜。。。
  把堆在一起的稻谷拖开。。。
  

  
  家里装稻谷的袋子破了,缝补起来继续用。。。
  奶奶灶前生火做饭。。。
  
  奶奶在灶前的时间多,以前,生火做饭,都是奶奶。怕我们小孩点火把灶烧着了。等我们大,又上学,奶奶又要我们先做作业,等作业做完,奶奶的饭菜就做好了。。。

  
  等我们这些孙辈长大后,奶奶和爷爷单独生活,居住在老屋。没有和叔叔们住在一起。。
  每次回家,奶奶都会立即过来,看看我们。。
  小时候,家里堂兄弟姐妹多,简直就像一个幼儿园,七八个小孩,都是奶奶照顾。奶奶的菜园总是有很多瓜果蔬菜。夏天西瓜,香瓜,黄瓜,西红柿等。
  奶奶养的禽畜,都有一个爽口的名字,只要你喊一个名字,必有一个与名字对应的禽畜向你跑来。我十分纳闷,原来动物也能听懂人语。
  接奶奶来武汉玩了一个礼拜,奶奶也看到以前只有在电视看到的新奇东西。。岳母陪奶奶玩了一个礼拜。奶奶说这一辈最高兴的事情了
  村里的铁匠铺,山里的常用农具,还是打的好用。。。
  
  一个小山村,具备一些基础小工业。村民不出山,就能买到农具。。。
  这座铁匠铺已经换老主人的儿子继承了。以前,家里的犁头,镰刀之类坏了,都是拿到这里来重新打造。。。
  铁匠铺在山里,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伴随这小山村一起。听铁匠铺主人说,现在来打农具用品的很少了。估计再过几年,就要关门了。。。
  “以前主要打的农具有锄头、镰刀。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来这里买三股齿、四股齿锄头的乡亲多了起来,农具种类也增多了,因为挖山坡地,用三股齿、四股齿头最为合适。
  
  当问起他打铁的最大感受时,师傅掩饰不住内心喜悦,高兴地给我们说道:“要说感受,还是84年通了电以后,解放了劳动力。当初打铁,必须三个人才能配合完成,一个人拉大风箱,一个人掌握炉子火候,一个人抡大锤。而通电后,有了鼓风机,不用拉大风箱了,两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师傅有三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一个儿子开美发店。两个儿子做装修。都别打铁来钱快。都不会回来继承打铁了。。
  打铁在农业时代,是很好的职业,铁匠,草药师,老师是山里很羡慕的三种职业。。。
  现在,铁匠已经沦陷了。草药师是医生了,老师还是受欢迎
  现在社会发展了,山里的年青人大多都外出了,留下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及留守儿童,种地的人也少了,农具也用的少了。。。
  师傅的农具享誉附近几个村落。他说一个是用的钢货好,还有一个“核心科技”就是淬火,淬火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早一秒制出的金具铁质发脆,容易断裂,晚一秒制出的金具太软,容易卷刃。经过祖上人老几辈的口传心授和自己的总结摸索,师傅对于火候的掌握已经炉火纯青、驾轻就熟。


  
  虽然如此,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乡村里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来买农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师傅说,只要他还能干得动,还有人来买他家的金具,他就会让祖传铁匠铺的炉火在深山里烧下去。

  
  师傅说,这是淬火。。。
  捶打铁块。。
  
  传统的生活方式,要想突然改变,也是感情难舍呀。。。
  蔚蓝天际之上,白云飘荡着,显得格外的慵懒,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大地上,留下一片片巨大的暗斑阴影。
  

  

  

  
  石头上面,还能看到贝壳的痕迹。说明,以前,这里是海洋。沧海变桑田,几千万就这样过去了。。。
  
  这块石头形成很有特色,地理种地,就可以在上面休息。看着这块突兀的石头。。。
  村里也有人说,把石头砸开,里面说不定有一些宝贝。我认为,整块石头,即使有宝贝,也是一些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里一只猫,看到拍照,就扭头过来看看。。。
  农村的老鼠,危害比较大,靠养猫来解决老鼠危害,是很好的方法。。。
  地方特色的农家用具。。。
  
  斗笠是很好的防雨用具,春秋的毛毛细雨,带斗笠最合适了。就像一把小小的伞。。
  古代诗句就有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箩筐,筲箕,木桶,竹瓢等。提桶和竹瓢主要是喂猪用的。。。
  现在,喂猪的数量大减,尤其是年轻一代,不喜欢养猪了。这些用具,也会慢慢退出舞台。。。
  老房子上的 雕花图案。。。
  
  门楣上挂的大镜子,就是镇邪镜子。。。
  以前盖房子,都比较相信镇邪的说法。落脚的时候,要在房屋四个脚,放四个铜钱。。。
  古代的亭台楼阁雕梁华栋都已经无人居住了。快要倒塌了
  

  

  
  进入到秋天,山上出现秋天的色彩,枯色开始出现。。。
  山上的溪水也开始见见变少,溪流也很温柔了,缓缓的流过。。。
  这让奇异景色,也吸引一些徒步来人。。。
  
  现在,很多人喜欢徒步。很多美景美食,都不在路边,而是在山的背后。。。

  两旁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山梁包围着一座座的村庄,山上除了一层层梯田,还有各种五颜六色的野花野草,青树绿叶。更不乏野兔、野猪、野鸡等动物的存在。
  当你站在某座山梁尖上的时候看着蔓延到天边的山脉,不自觉的会感叹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微风轻轻吹过你的脸颊,迎面扑鼻的野花香中伴着安静的空气。看着东西走向的村庄有做饭的炊烟,时不时有阵鸡叫犬鸣。

  
  街上卖菜的篓子,有土鸡,还有猕猴桃。。。
  
  卖鸡鸭的不帮忙杀的,要自己买回去杀。街上没有地方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