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山里,父母准备好吃好喝,在路边迎着,走的时候还带很多,感谢父母

  稻草屋,稻草堆,也是家乡农村比较常见的。。。
  每年春风料峭,细雨浸土之时,茅草地下的根芽趁势开始活动筋骨,待草长莺飞,杨柳发芽时,嫩黄色尖尖的茅芽儿也一个个钻出地面,在和风煦日中快乐的舒展嫩绿的尖叶。一时间,满山遍野,小径河坡随处摇曳着茅草曼妙的身姿。
  不几日,便有成群的孩童猫着腰,巧妙的抽出茅草鼓胀的芯儿,小心地剥开翠绿的“茅芋”皮,露出乳白色嫩嫩的穗儿,迫不及待的塞进嘴,一股甘甜,一缕清香流溢唇齿之间。。
  没等抽“茅芋”的孩子们吃过瘾,茅草已经疯长着胀裂了肚儿,千万根茅穗抽长成一大片白茫茫的茅草烟,远远望去,仿佛层层白纱帐在田野里飘摇。
  孩子们总爱折几杆举过头顶,仿佛得了胜利的锦旗,高兴了,嘟起小嘴一吹,白色的茅烟粒儿飘散飞舞,煞是好看。
  村民也拿来镰刀,割下茅烟,扎成细捆栓吊在房檐下晒干,作拂尘扫锅台,或留着给流鼻血的人熬水喝,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茅草清热凉血的功效得到了利用。
  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田野里金黄饱满的稻穗魅力四射,受到了男女老少的赞美和亲睐,埂上的茅草便“失宠”了。可拉满稻谷的架子车陷落泥坑里,准有人拔来满抱的茅草垫掖在车轮底下。
  捆稻的草绳断了或者不够用,就地薅一堆茅草续搓起来,茅草做的绳子结实耐用,不宜腐烂断裂,有经验的老人还专门使用茅草搓的绳子做菜园的巴桩绳呢。

  
  秋天,割茅草正适合。割完茅草,可以挖茅草根。。
  割到后,直接晒在坡上。。。
  
  用板车拖回家。。。
  
  板车也是比较得力农村用具了。板车拖两三百斤是可以拖动的。。。
  把晒好的茅草捆好。。
  
  顺便还摘几条苦瓜回家。。

  
  茅草也不是逆来顺受,没有骨气的植物,拔它是需要技巧的,如果你粗鲁地硬薅,它的叶子会狠狠的划伤你,据说古时候发明锯的鲁班大师就是因为被茅草划伤,进而研究它叶片形状,激发了灵感才发明了锯。
  山里以前,常用的草衣。。
  
  以前,缺乏衣服,草衣披在外面,还可以保暖。。。
  吃糯米猪肚粥了
  
  糯米猪肚,也是秋冬,家里常吃的粥道。过上一些天,父母就会从村里杀猪人家,买一个猪肚,和糯米一起熬。。
  把洗干净的猪肚切成条条,容易煮,方便吃。加水煮开后,转成慢火炖3个小时,在加入洗干净的糯米,一起炖四十分钟左右,就炖好了。。
  吃一碗好粥,需要花不少时间。幸好是电炖锅,插上电,让其慢慢炖,营养味道都炖出来了。。。
  这是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这里的农田只能种粮食。。。
  
  农田都被毁掉,确实也危险,没有饭吃,危害就更大了。。。
  有些田里种的晚稻谷,长势很好,可以弥补一点夏天大水的损失把

  
  想吃鱼的时候,可以钓鱼上来吃。。。

  
  这条道路,通向那里呢,通向深山里面去的吗。。
  买肉了,农家的肥肥的猪肉。。。

  
  农村买猪肉,都是一刀一称,不分部位,肥肉,瘦肉,骨头一起的。。。
  又有村民盖新楼房了。。。

  
  村民盖楼房的收入,主要来自外面打工的收入。种地的收入不足以盖起楼房。。。
  沿路的天地山林,都分包到户了,家家都是地主了。。。
  土地都进行的技术测绘,每家的土地山林有经纬度。即使没有田埂了,也不会错误。。。

  
  尽管进入到秋天一段时间了,温度还在三十度左右。村民还是夏天的穿着。。
  留在在家里的人,主要是负责照看小孩,顺便到山上采摘一些野生食物卖。。
  小镇上路边摆菜卖的。自家菜园的一些瓜果蔬菜。。。
  
  条纹装的就是菜瓜。。。
  这种瓜,既可以当蔬菜,炒着吃,也可以直接生吃。。。
  路边的茅草,现在很少人去割了。。。
  
  山坡上的茅草根是最好挖的,是斜坡,这个时候,正是好挖茅草根的时候。。。
  吃过茅草根的都知道,茅草根甜甜的。茅草根的采集,春、秋都可以,但相比之下,应该是秋天的更甜一些,大概是养分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吧。

  
  百度上说:茅草根,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21%的淀粉。作用: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以前的山区农村,都是草药师依据一些中医书籍,告诉村民,那些植物吃了好,可以治疗身体那些疾病。慢慢,一些年长的村民,自己慢慢摸索,总结了一些适合本地植物的土方子。。
  土方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我个人推测,可能与当地人的基因,对食物的影响有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很有道理的。。。
  都在赶紧新房的建设力度,争取新房过春节。。。
  
  现在家乡的建筑师傅短缺,盖新房的人家多。其它青壮劳力都到城市打工去了。一栋新房,今天你家盖几天,明天来我家盖几天。。
  砌墙的大工师傅,也是经过多年的锻炼,积累很多经验才能从小工升为大工。
  小工就是帮忙搅拌水泥提上去等辅助的。。

  
  大工师傅的工钱基本是小工师傅的一倍了。日平均在300元加。小工在150元一天。这是当前的行情。。
  一眼望去,水田很少,基本都是山林。。。
  环境好,自然的共生关系能够很好的体现。白鹭吃牛身上的虫子,牛也舒服了,不痒了。。。
  
  白鹭在牛身上抓啄,感觉像按摩,估计比较舒服。

  

  
  村民居住在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一块平地,可以做水田,满足大米的供应。。。
  乡村公路,总是吸引了一些骑行爱好者。车胎破了,村里的大爷帮忙他们补胎。。

  
  大爷补车胎,也能挣个生活费。补自行车胎三元钱。。。

  
  有时候,骑行爱好者会集中路边村民加吃饭,这是村民家准备的饭菜。。
  这是食材,家里基本都有,就是多弄几个菜。然后给点钱,比餐馆便宜多了。。

  
  房屋都隐藏在山林之中,后面层层叠叠都是山。。。
  家乡小孩,早上的面条,很丰富,两个鸡蛋和瘦肉。。。
  
  小孩们不知道珍惜,这么天然的食物,甩给狗狗吃。。

  
  小孩时不时丢一块肉去过。狗可开心坏了
  狗狗就是这样,只要给东西吃了,就不会走开,直到你吃完饭。感觉没有吃的,就走了

  
  早上的太阳斜射过来,狗狗的影子都拉的很长。。。
  年轻一些的村民,喜欢挨着公路盖房屋,人多热闹一些。。
  村里小孩,早上都是打赤脚,身体格外好一些
  
  小孩是家家帮忙照顾,父母在外地做事情。。。
  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过中秋节,比较远的人,基本都没有回来。一般只有春节才回来。。
  
  这几道菜,一盘藕带,一盘冬瓜,一盘鳝鱼,一盘甲鱼,一盘排骨汤。。
  三只野生甲鱼。一直养着,回家吃。。
  
  以前上学写作为,总喜欢用,蹉跎岁月,时光飞梭开头。这次用四季轮流,时间滴溜溜的转,转着转着,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已永恒停留于我们的童年时代。那个时代母亲东藏西藏直到节日当晚才拿出来给孩子们分享的月饼,是唇齿间最惦念的美味,一盒月饼舍不得全部吃完,剩下的几块哪怕长了绿毛,也会擦掉然后小口小口地品尝。
  吃掉两个,至剩下一个野生甲鱼,有点孤独了。。
  
  过中秋节,和平时回去,基本是一样,还是村里那些人,在外的发小,从小伙伴都没有回来。也很少看见走亲戚的人。城市的人,由于有假期,显得很开心。
  过中秋节,好多年都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这里还有一大锅胖头鱼豆腐锅。。
  
  由于人少,这锅鱼 没有动筷子, 下餐吃了。。
  邻居家的亲戚来得多,菜肴也准备的多。满桌菜肴
  
  农家待客,总是荤菜很多,素菜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