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山里,父母准备好吃好喝,在路边迎着,走的时候还带很多,感谢父母

  晒干的猴头菇,从白色慢慢颜色变深了。。。
  
  猴头菇吃法多样。这是猴头菇红枣枸杞鸡肉堡,超级营养了
  
  猴头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猴头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用于医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干猴头菇怎么吃呢?好的食材,各有吃法。我家里一般是这样做的,首先是要把干猴头菇泡发。一般泡一晚上,干猴头菇泡发,软软的。。

  早上起来换水,然后慢慢揉捏。揉捏一遍,水变色了。再换一次水,连续四次就可以了。
  这样,猴头菇就洗干净,苦涩味也淡很多了。基本不影响口感了。就像吃苦瓜,每道菜都有自己的特点。
  猴头菇泡发洗出一些苦涩味,就可以做各种好吃的。大一点猴头菇可以撕成小块。这是猴头菇撕小块,炒鸡肉。。

  
  猴头菇和其它菌类食物做法相同,只是需要先泡,然后挤出一些苦涩味道。。

  
  周师傅加准备慢慢一桌菜,有接待经验了,知道那些菜喜欢吃。
  随地而坐,这是山民的习惯。。。
  
  很感谢周师傅家的农家菜,做的真是好吃,,,
  几棵千年大树,经常有人来瞻仰。千年寿命,对人来说,简直是望尘莫及。。
  
  农家养狗,就没有人给它洗澡,顺其自然,看上去真是不干净。。
  附近的狗,看多了生人,也不叫唤了。。。

  
  四位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合抱,真是大。。
  
  一个幽静,慢慢变得不幽静了,休息点时候,总是有人看树玩耍。。。
  本地村民不了解。跑这么远,为了看这几颗大树
  小孩们在地里掰甘蔗吃。。
  
  农村的特点,就是自家每样吃的都种一点,小孩就不会在意别人家的东西。。。
  不能芡别人家的东西吃。小孩就是别人家的东西好吃,尽管东西都是一样的。还是觉得别人家好吃。。。
  这户人家养的山羊,黑羊从羊圈出来的。。。

  
  头羊出来,后面羊就跟着头羊。。
  羊群在一起行走的时候,都有一只羊永远在前头,而且这只羊相对地是固定的,它起一个领头的作用,放牧时,只要控制好这只羊,羊群就不会走失。
  冬天来了,也是吃羊肉的好季节了。。

  
  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比一般的羊肉价值高。。
  黑山羊肉表现在比其它羊肉价格高,高三分之一左右。。
  一条狗,就能放一条羊,把羊赶到山上就可以了。山上现在没有庄稼作物了。。
  

  
  看到羊过来,有人逗羊了
  
  看到绿色 植物,羊群就会围上来。。。
  一段时间,政府也鼓励村民养黑山羊,并且提供小羊。后来,很多村民发现养黑山羊费力不讨好。尤其是地里有作物的时候,要每天看着羊,不能跑到地里吃庄稼。。
  慢慢,一些村民年底,吃完羊后,不养黑山羊了。少数几户人家坚持下来了。。
  坚持下来的人家,还是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慕名而来买散养黑山羊的人比较多。。
  一般来说,村里好吃懒做的人,就要比别人贫困一些。有点钱就吃了喝了。有些还喜欢赌博酗酒。
  山羊前脚立起来,吃丝瓜藤
  
  山羊不仅食草、灌木和树叶,还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一个地方,也不适合养太多的养。。。
  名而来的朋友们,要带羊肉回去,挑选了一只肥羊。羊主人帮忙洗杀干净。。
  
  新鲜杀好黑山羊肉,闪着光泽。散养肉,比较有韧性。。
  小时候,家里也养了十几只羊。。我是跟在羊屁股后面慢慢走的孩子,长大了我是面前对着一堆羊骨头的成年人!
  放羊的这个活计交给我,需要羊羔和大羊换取钞票交学费,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用途,但是放羊确实一个享受的工作。
  放羊的并不是我们一家,一起长大的伙伴们,家里都有着自己的羊群,所以放羊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集体行动。
  我呼朋唤友每个人赶着一只或者几只羊从自己的家里出来到大路上集合,牵羊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力气活,羊小的时候的还不必太担心,长大了有劲了对于生长速度赶不上羊的我们就可能被她带着跑了。
  不过幸亏羊的性格还是比较温顺,我们集合之后一起走在路上浩浩荡荡像一只出征的队伍,我们的敌人就是盘踞在山上各种花草。
  我称了一个羊腿。。。
  
  新鲜的羊腿,羊皮也是很好的一个东东。。。
  给羊们找好位置之后最自在的还是我们,因为十几个小伙伴一起出来,那么多的羊一个人看着就可以,其他的人可以在桑葚熟的时候去摘葚子,也可以是去掏早已发现的鸟窝,在坏点就去偷别人家花生瓜果……
  对于看管羊的“羊倌”的奖励是我们“偷”来的战利品或者讲述一段经历,闹够一阵之后就坐在草地上休息,听着从庄稼上吹过风,呼吸着弥漫着青草味道的空气。。
  羊肉各自吃法。带皮红烧。。。

  
  这是一锅羊肉汤呀,温度低,汤汤水水防养身体。。
  
  羊,是单纯的动物。

  饿了知道吃,渴了知道喝,它们要是把选好的地方草吃完以后还没吃饱,就会对望着在树上的人“咩咩”叫,说羊单纯,它并不傻。
  还有力气我们就爬上树,每人一棵树,就像现在很多人去登山一样,小时候我常常征服山边的各种树木。。。
  起大风的时候,在树梢上紧紧抱着树干,每次尽量爬到树梢上,感受着每一阵风吹来的带来的剧烈的摇晃,甚至以为自己快要掉下去,树干要断掉的感觉,但是没有一次那个人从树上摔下来过。
  从树上滑下来,每个人手里拉着一根缰绳,牵着头羊,沿着村子外的路绕一圈回去,路上羊能吃饱了,我们也可以换个地方玩。
  或许时间倒流回到那条长满青草的路上,你会看到几个迎着夕阳牵着几只满身裹着金黄色光晕的羊打闹着的孩子,那其中就有我。
  我跟羊的友谊的建立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不说第一只在我们家降生的羊羔跟我的关系有多么好,我们之间最多的游戏是抵头,就是拿头相互的撞。

  
  在以前,村里一些人,也是喝羊奶长大的。。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生活特点。山里一些年轻妈妈,宝宝生下来满月后,就走了。丢给爷爷奶奶带。就靠家里村里的羊奶。
  幸好,有老人的家庭,都会羊几头羊,几个小孩的羊奶还是可以充分供应的。。。
  买不起奶粉,山里也会有办法养活小孩。还避免奶粉的不良反应。喝奶粉,还担心奶粉的品质。。
  羊羔小的时候他的力气还是很稚嫩的,抵头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趣,日子久了,羊羔长大了,再去抵头那就是一种挑战了。
  对于羊来说抵头是一种天生的战斗模式,而对于我来说,往后的日子多少次被撞的眼冒金星,并且乐此不疲。
  在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朋友的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不管是小伙伴还是花鸟鱼虫,他们都是我的朋友。越长大越知道给朋友下的定义越来越多的时候,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
  羊妈妈喂奶。。
  
  带了几节莲藕,准备做藕圆子吃。先把莲藕洗干净去皮。
  
  去皮的莲藕白白嫩嫩的,也可以直接生吃,口感很甜爽的。。
  然后把莲藕切片片。。

  
  看了一些莲藕历史,莲藕原产于印度,很早便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代,莲藕的种植就已相当普遍了。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

  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
  把藕片切得小小的。。
  
  在把备好的香菇剁碎。。。
  
  把剁碎藕,香菇放在盆里。在打一个鸡蛋,放入面粉葛粉等,一起搅拌均匀。。。
  
  搅拌均匀了,剁碎的藕,香菇,鸡蛋,面粉,葛粉等,融合在一起了。。。

  
  然后捏成圆形,放入油锅中炸。炸到表面金黄出锅。。

  
  不知不觉,一年的冬天来了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
  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天气好,到亲戚家去喝喜酒。靠近长江边的小镇。。
  
  到了十月份后,各种人情就来了,都集中在下半年,秋后后的日子。。。
  现在,农村城市场景大致相识,都是一溜迎亲的车队。。。。
  

  
  亲戚家是嫁女儿,迎亲的,还需要待会
  农家在自家小院子办酒席,厨房的菜肴.一块一块的是鱼糕,也称为鱼豆腐。。。
  

  
  请来的厨师,很多菜肴都会提前一天准备好。鱼糕肉丸生炸等。。

  
  在村里转了转,看到水里的鱼在吃草。。。

  
  浮在上面吃草的是草鱼。。。。
  一条鱼的嘴,还伸出水面。。。
  

  
  一大盘鱼丸子,都是附近的鱼做的。。。
  这是附近的一个大湖,村民在水里捕鱼,,,
  
  捕鱼的大哥说,白天就是在棚里起鱼,下雨刮风都可以打鱼。捕鱼的工具是一张大网,用电带动的。。
  过半个小时左右,就起一次网。。。

  
  隔得比较远,只看到下面有东西,估计是几条大鱼,,
  看到网底有大鱼,就会驾船过去,把鱼捞出来,放到船里。。
  网的底部,是用绳子绑紧的,取鱼的时候,就把底部放在船里,直接解开绳子,鱼就滑到船里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