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十部电影谈日本

    @天马达 2011-10-30 16:21:39
  楼主大叔真辛苦捏,白天上班,半夜还要赶帖子,牛肉大叔辛苦了!注意身体啊!适当休息休息,大叔玩新浪微博的吗?
  -----------------------------
  想玩
  不会
  在学
  第九集
  
  山田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而纱织也走进了山田的世界。
  
  今天,纱织和山田一起来到了宅男圣地秋叶原。
  
  表面上看,纱织是让山田给自己买电脑,而实际上,她只想更多的了解真实的山田是个什么样子。看见山田在游戏厅里玩得那么开心,纱织也感到一丝欣慰,这样的山田是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不过纱织也在这个宅男圣地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秋叶原的Otaku们看见纱织就象是看见了一个怪物,啊咧,是不是哪里搞错了,秋叶原也会有这样的美女?
  
  
  
  
  一天的游玩结束之后,山田把纱织带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公司的顶楼,在那里两人眺望着夜晚的东京。微风习习,良辰美景,不过废柴男山田打死就是说不出那三个字出来,其窝囊程度,让看客有874他到死的冲动。
  
  晚上回到家,山田向大家报告了今天的战绩。这时候纱织给他发来了一张身穿睡衣的照片,得意忘形的山田告诉了大家,结果招来了众宅男的敌视----炫耀者没小JJ!
  
  
  第二天,山田来到纱织家装电脑,正好遇到了纱织的妈妈。欧噶桑一看见山田就把纱织拉到一边:“喂,你戴隐形眼镜了吧。那个就是传说中勇敢正直的山田君?怎么看怎么象只猴子啊?”
  
  山田来到了纱织的房间,这辈子他还是第一次进入女生的闺房来着,看见什么都新鲜。哇,好干净的窗帘啊!哇,纱织小姐的床单好香啊!两天以来两人第二次独处,尽管纱织通过各种方式暗示山田表白这个窝囊废还是说不出那三个字来,最后纱织只得采取迂回战术,要山田改日和家人一起吃饭。
  
  
  
  
  这下子又给山田出了一个难题,从言谈到穿着,再到从来没学过的餐桌礼仪,他展开了拜见岳父岳母前的必杀特训。不过很不幸的,他也被樱井给盯上了。帅哥樱井这次下了血本,不仅暗自包下了纱织定餐的餐厅,还雇下了当晚全体的工作人员,目的就是给山田使坏来着。
  
  
  
  这招果然狠毒,山田被樱井特别准备的食物弄得上吐下泄,还得装样子不让纱织一家人看出来,弄得他叫苦不堪。
  
  
  
  
  “不过,如果没有这个留言板的话,我也根本不可能认识纱织。更没有这个勇气给她打电话。”
  
  “一直以来因为有大家的陪伴,我才能走到今天。”
  
  “我绝不后悔认识大家,不过,我也不能向纱织撒谎。”
  
  山田决定,向纱织坦白。
  
  
  
  
  不过很不巧的,纱织的弟弟启介已经在他之前发现了留言板的存在,怒气冲冲的启介找到了纱织,山田的未来一片阴霾。
  
  
  
  
  
  赶写电车男结尾ing
  偷偷浮上来向三文鱼大姐吐个泡
  
  大家看完了能叫个好,LZ就有动力了啊
  
  这个专题其实LZ没写好,只有第一篇是打了底稿,以后的几篇就是跟着性子胡扯了,所以人家出版社最后也看不上,LZ深深感到是自己没做好。
  
  所以我决定好好的写,出版什么的倒是其次,只是觉得自己有一种倾吐的欲望,所以只要大家觉得想看,我就会写下去。
  
  
  
  
  电车男 最终篇
  
  
  
  “不关纱织小姐的事,都是我没有做好。”
  
  我X,老娘还收拾不了你?阵釜祭出了超必杀技----美女霸王花,阵釜硬上弓,没想到关键时刻却被小葵和老爸坏了事。啊啊啊,你们2个是有多狠山田啊!临门一脚来这一下,以后会终身阳痿的啊!
  
  
  
  
  
  此时,山田深深的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能够认识你们,真好。”
  
  
  山田回到了留言板。
  
  
  
  
  此时的纱织,正在看着留言板上山田所留下的文字。
  
  自从认识山田以来,过去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在这里了。
  
  她看到了山田的另一面,他是怎么从一个连向女生说话都不敢的御宅族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当大家告诉她不能告诉爱玛仕小姐自己是宅男的时候,山田说了不。
  
  当大家告诉她同样不能把留言板的事情告诉爱玛仕的时候,山田还是说了不。
  
  “我不能对爱玛仕小姐撒谎。”
  
  原来就在启介告诉自己留言板的事情那一天,山田已经决定了向自己坦白一切。
  
  “可是,我居然那么过分的对待他….”
  
  纱织感到一丝温暖,她从来象现在这样真正靠近山田的心过。
  
  很奇怪的,最初那种被冒犯的感觉也随之消失了。
  
  纱织拿起电话和手提包,向他们的“秘密基地”赶去。
  
  
  
  
  
  
  哼哼,男子汉樱井又回来了!
  
  表以为我会那么容易放弃!
  
  樱井同学先是打电话给山田,谎称纱织发生意外被送到医院,调开了山田。接着又阴险的陪着纱织来到“秘密基地”,啊咧,山田同学很明显不在嘛。这种男人说话不算话最恶心了,纱织妹妹我们还是走吧。
  
  
  “啊,有电话啊,等等啊,纱织。啊,山田啊,你说什么?你说你不适合纱织,所以自己先闪了?哦,这样哦。我会转告纱织的,你放心吧。我男子汉樱井是不会辜负你滴!”
  
  我X,真是爱情使人疯狂啊。
  
  不过天算不如人算,从医院赶回的山田还是地铁遇到了纱织。
  
  阿咧,樱井你干吗去?跳海的话那边走……
  
  
  
  
  
  
  
  
  
  
  全剧终
  电车男八完
  接下来LZ要花点时间写评论
  
  LZ尽量写得完整一些,不会再随便交差了。
  楼上的两个良心大大的坏了.....
  按照这个专题的格式一集一集的来,银英要把我讲到吐血的....
  @放下屠刀不成佛 2011-11-01 00:32:00
    如果说哦司马辽太郎算右派,田中算是很标准的左派了。但银英说了半天,民驻也不好,专职也很差,最后嘛....还是君主立宪好啊。而且里面的人物很多是从欧洲30年战争-拿破仑战争时代的名将搞了个穿越,比如法国的大孔代亲王、达武元帅、瑞典的古斯塔夫国王、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等等,都能找到很直接的影子。我觉得田中在日本算是太另类了,不能代表主流社会
    
    说起战争题材,以前看过一部日本拍摄的战争大片“2.....
  -----------------------------
  屠刀兄说得很好
  
  我认为中日2国在战争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冰火两种天的局面,根子在国民心态上。
  
  近代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勇武精神缺位的原因,是一旦战争打起来,失败的后果是中国人可以接受的。能打就打,打不过我跑去当山大王。中国有地理上的包容性,和战略上的纵深,给这种惫懒的国民性格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历史上中国能打的军队都是私家军,利益高度一致,上下同心,这种军队就非常有战斗力。正式的国家军队拉出去,基本都是打得赢我就拣个便宜,打不赢我就跑。戚继光当初要不是招了义乌的悍民重新训练,明朝军队还真干不过职业军人的倭寇。几十个倭寇能把几千个明军打跑,这个已经不是战斗力的问题了。
  
  甲午海战也好,辛丑之变也好,中国人并不是一种必死的心态去面对外国人的,而是一种典型的混混心态,能混就混,不能混我就跑。国家不干我的事,你们要烧要抢也不干我的事。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带头的是是龚自珍的儿子,抢的最凶的也是中国老百姓。实际上,甲午的时候,北洋水师的装备是优于日本的。八国联军的进京的时候,就算没有军队的存在,只要老百姓下定决心坚壁清野,粮食搬走,水源下毒,历史一样会改写。
  
  社会脱节,上下离心,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这是中国无法摆脱的宿命。
  
  
  相反的,日本人由于是单一民族,之前也从来没被异族征服过,所以保持了很可怕的凝聚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为什么吃了日本人那么大的亏,因为日本人每一次都是在玩命。拿硫磺岛打比方,23000名日本人,最后活下来的只有1000多人,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玩命,因为日本没有退路。
  
  
  
  
  说到教育,不得不说到专制国家的权术问题
  
  清帝国对待民间教育的态度,是老百姓越蠢越好。不识字的话是大大的良民,最让政府放心。
  
  什么人最不让人放心,知识份子。
  
  那要怎么办----文字狱,整死再说。
  
  历朝历代,只要是专制体制,中国就跳不出这个视民如寇的圈子。
  
  这点非常有趣,为什么在中国,千百年来,百姓和朝廷在意识形态上都是敌人,朝廷到底在害怕什么,光是研究这个就可以写一本书了。
  
  
  我倒是不认为科举是个坏东西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科举的存在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这个本身是进步的
  
  所以在唐宋两朝,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是绝对世界第一的。唐宋2朝,NB人物数不胜数,除了开国的功臣,哪个不是科举出身的?就算是明朝,其实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强于清朝。
  
  科举本身没有问题,不过八股和程朱那一套就非常有问题。
  
  所以科举前期出人才,后期出奴才。到了清朝的时候就完全的功利化了,对朝廷来说,开科取士只是给读书人的恩典,让你们有个出路,别整天想着造反就行了。
  
  日本不取科举本身也没什么错,这个跟它的国情有关系。日本实在太小了,人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螺丝壳里做道场”,它无法消化这种流动所带来的结果,所以如果开了科举,反而要出乱子。
  
  举个例子,中国的读书人如果科举不仕,他并不是没有出路的。
  
  1 开书院
  2 当师爷
  3 私塾先生
  4 当食客
  5 卖字画
  6 经商
  
  科举这些人都是闲人,不从事直接的社会生产,国家是要有钱才养得起的。
  反观当时的日本,农民基本是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是养不起这个阶层的。另外假设说日本真的开了科举,一个农民考中,成贵族了,怎么办?幕府要给他封地,我上哪找这块地?考不中?那更麻烦,回家去连地都没了。
  
  中国大多数的问题,确实都是中央集权带出的后遗症。为什么要中央集权,因为国家要统一。为什么中国人会把国家统一看成是最大的道德,因为治理长江和黄河要求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这样搞下来就是搞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所有的社会阶层都要附着这张皮才能生存,包括知识份子。
  
  中国没有“神权”,但是中国有“道”和“天下”这2个概念。中国没有皇权和神权的博弈,但是有君王和“道”的博弈。承担这2个概念的,就是读书人。
  
  君无道,则人人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也不待见孟子)
  
  由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附在皇权这张皮上,所以这种博弈一般都是赢不了的。到了最后都得换张皮----农民革命。
  
  
  日本天皇的万世一系,其实是很虚伪的一个概念。天皇不掌权而已。
  
  所以日本的天皇制度与中国相比,属于有法统而无道统的东西。
  
  这样的口号,日本人是绝对喊不出来的
  
  
  “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因为在中国,承担道统的是读书人,所以历朝历代,看它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读书人的生活状态就知道了。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很不待见满清。
  八股不只是简单的形式而已
  
  唐宋两朝,民间能够参加科举的举子大概在几十万左右
  
  到了清朝,大概有几百万。
  
  不是说清朝一下就能养出那么多的闲人来读书
  
  而是因为2者的学术修养不一样了。
  
  唐宋的举子,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要懂,所以考出来的是大家。
  而八股定型的时候,只需要学会一本《四书》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考试思想也很简单,忠君高于一切。
  
  所以结果是,唐宋多出风流人物,而满清出奴才。
  @温情的小火炕 2011-11-02 13:50:27
    楼主何时放出《電車男》的评论?等得急死了。
  -----------------------------
  
  养日月之灵气
  吸天地之精华
  
  炼气化神
  炼神还虚
  
  然后,方能下笔如有神
  
  
  
  
  
  
  
  
  
  
  
  
  
  
  
  
  
  
  
  
  
  
  
  
  
  
  
  
  
  
  
  
  
  
  
  
  
  
  好吧 还没写
  
  
  
  为了治理两河问题,中国必须维持一个大一统的政权。
  
  而这个大一统的政权本身就是短命的,要么被异族征服,要么是自身的朝代更迭。
  
  所以,中国没有办法出贵族,秦始皇搞郡县制的时候就已经消灭了贵族的物质基础。
  
  到了汉武帝,儒家上位成为文官,贵族的宗族基础也被摧毁了。
  
  
  但是贵族精神上并没有消亡,而是转移到了读书人的身上。
  
  这个时候的贵族,我们换个名字叫君子。
  
  我和屠刀兄的分歧在于,我不认为君子这个阶层是没有尊严和荣誉感的,恰恰相反他们靠儒家学说维持了一种共同的伦理约束和敬业精神,这一点就是贵族的特征。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在如何保持操守和荣誉感的问题上,君子只有一个手段----道德自查。所以中国人几千年来就干了一件事---道德说教,以这种方式来弥补制度上的死角。
  
  
  
  
  屠刀兄说宋朝出汉奸,但宋朝也出忠臣,陆秀夫 文天祥,即使在日本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这个奸那个奸的是一定会出的。什么样的民族自豪感都经不住朝代更迭的磨练,到最后都会变成世故。日本倒是没日奸这个概念,那是因为它是单一民族,而且自古就只有一个天皇。
  
  
  这个就是中国的宿命吧。
  ....我这不是打算写得厚实点么
  
  而且我还有个想法
  
  把这十篇重写一遍
  LZ这几天偷懒了 不好意思
  今天晚上一定赶出来
  
  LZ这几天有点心不在焉,主要是我想换个格式重写这个帖字
  
  列十个主题,找十部电影,这样更好看一些。
  
  所以这片点评有点提不起劲来写,不过我还是会完成的。
  好不容易写完了,累啊。
  
  LZ这就补交功课。
  
  
  
  
  看电车男,LZ自己非常有感触。
  
  因为LZ自己就曾是个宅男,整天窝家里看动画打游戏。虽然我自认比山田帅那么一点点,口齿好那么一点点,但宅就是宅,LZ不怕羞的。
  
  LZ把电影和电视版本的电车男都看过了,电影的剧情写实一些,而电视剧则戏剧化一些,所以泪点也多一点。所以LZ还是八了电视剧,看着看着好几次眼泪就下来了。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而且最可贵的是它来自于真实的事件。2004年在日本最著名的网络综合频道2CH,这件事情确实发生过。真实的版本是,电车男在2CH众多朋友的声援下终于成功约到了爱玛仕,某一天他留下了最后的留言,“我终于向爱玛仕表白了”,从此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虽然没有人知道爱玛仕和电车男长什么模样,不过在那一年,确实有很多人见证了这场网上的爱情追逐。
  
  这个现象非常有趣,一方面日本人排斥“宅”,另外一方面电车男的故事引发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宅文化已经在日本的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具有广泛的生存空间和顽强的生命力,而不再是一种动辄招人白眼的边缘社会现象了。
  
  首先,什么是“宅”?
  
  
  
  拿秋叶原来打比方,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秋叶原只是一个普通的家电零售基地,它的崛起得益于70到80年代日本的经济黄金期。在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前,日本人相当敢花钱,无心插柳中成就了秋叶原的盛名。到90年代以后经济萎缩,家电零售开始往租金低廉的市郊跑,秋叶原无法与之竞争,于是转型为电脑市场。此时它的用户群跟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普通日本家庭主妇变成了在电脑游戏中长大的这一代青年,而后者的喜好又造就了秋叶原今天的形态。结果是在短短的几年间秋叶原就变成了一个宅男圣地,动漫,游戏,手办,周边,女仆餐厅,来者通吃。
  
  
  
  在电视剧的剧情中,山田三人组也就是看看动画,买些人偶和周边商品,然后参加同人集会,算是入门级的宅男,在日本相当普遍。比这废柴三人组NB的比比皆是,就拿恋爱游戏来打比方,有给虚拟恋人买香水的,有买衣服的,还有更NB的花几百万买钻戒的。最最NB的是下面这位叫Sal9000的哥,09年的时候他在关岛结婚了,新娘是《Love Plus》里的女主角宁宁。
  
  涩谷系
  
  与秋叶原相对应的,是涩谷系。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秋叶原赚的是大门不出的御宅族的钱,而涩谷针对的是走在流行浪尖的潮男潮女。涩谷是日本也是亚洲流行文化的最大发源地,音乐,服装,还有…..红灯区和援助交际。涩谷系音乐的两大教主,原先是安室奈美惠,现在是滨崎步,都是在日本神一样的存在。所以在电车男里有这样的情节,当山田把爱码仕带去秋叶原买电脑时,松永和川本也要装模作样假扮一下涩谷系,感情他们也知道宅久了没脸见人。
  
  补张图
  与宁宁结婚的Sal9000哥
  
  
  
  
  
  所有看了电车男的同学一定都会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在日本身为宅男鸭梨巨大,动不动就被人瞧不起。这个我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凭啥?
  
  山田虽然跟社会精英什么的挨不上边,不过他也是很正常的工薪阶层。朝九晚五,工作认真,我们有什么歧视他的理由?因为他爱好动漫?LZ随便搜了一下,发现根据今年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每4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个承认自己是Otaku。电车男在04年上映,前后11集,每一集在日本关西和关东的收视率都在20%上下浮动,应该说这个收视率基本和上面Otaku调查的结果是符合的。不过这样一来就有趣了,这都谁歧视谁?
  
  在电车男的故事中,很重要的一个背景是网上的声援团。这些人基本都被定义为生活中的失意者。他们当中有受伤的篮球国手,有军事发烧友,格斗爱好者,作家,家庭主妇,失业青年,大学落考生,普通球迷,当然还有象山田一样的御宅一族。
  
  不过我相信,观众在看到这些人的时候绝对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优越感,而只会有同情和共鸣。这些人都是你我身边最最普通的普通老百姓,BS他们,就是BS我们自己。
  
  
  
  
  
  相反的,我们可以把电车男当中的社会精英形象归类一下,正是这些精英形象构成了电视剧中男主角自卑的根源。
  
  
  
  
  
  战后出生的第二代人长大以后,日本影视中的男性形象急转直下。男主角是帅多了,不过女性气息也更重了。要么是举止轻浮,要么是玩世不恭,还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总是以一种反叛的姿态难以融入周围的环境。要么是沙滩男孩中的颓废青年,要么是悠长假期中的失意大提琴手。老实说LZ不认为战前和战后的这两代人在本质上有何不同,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在国力强大日本人自信心满满的年代生长起来的,而另一个是在经济泡沫的阴影下长大的。
  
  一个国家在国力强盛时,它的文化传统也会跟着自信;而在衰弱时,它则会被自我否定。日剧的这一变化见证了这一过程。高仓健变成了木村拓哉,木村拓哉再变成了今天的小栗旬,一个比一个更玩世不恭。从 《悠长假期》中女主角出场就被新郎抛弃,到最后几对男女之间翻来覆去的三角恋爱,再到《白夜行》中家庭破裂的男女主角在困境中挣扎,体现的是今天的日本人对旧日本家庭和伦理关系的置疑和颠覆。
  
  
  
  
  
  
  为什么电车男里的社会精英都是海归男?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今天的日本是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与海外的经济往来是生存的一种必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经常在现代日剧中看到一些代表了精英阶层的海归人士,比如东京狗里在美国受训的小栗旬,医龙里在海外行医的朝仓和雾岛,甚至是东爱里的赤名莉香。到了电车男时则是海龟男全面开花,似乎是日本人不海归一下就没脸见人了。
  
  不过在今天的日本影视里,我们居然很难找到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精英,这个就很让人玩味了。如果把时间倒退到幕府时期,当时不要说海归了,就算是日本本土的渔民流落到了海外,再回来时都会受到整个社会的歧视,他要么去坐牢要么只能离开日本。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摇摆体现了一种国民心态上的极度自卑,正是在这种自卑的基础上衍生了对御宅一族的歧视。
  
  
  
  
  动漫和游戏在日本以外的许多国家,都是当地青年人的共同爱好。但只有在日本,才会出现这种轰轰烈烈的Otaku现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类似Otaku的群体,都会有失业的青年和玩物丧志的人群,不过在这些人当中却不会产生象电车男故事里那样的相互之间的高度认同,因而无法形成规模和体系。
  
  日本人对御宅族的态度中夹杂了许多复杂的成分,有同情,有厌恶,有排斥,有共鸣。究其根本,那是因为Otaku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回避态度中隐藏了日本人排外和自我封闭的国民因子,所以日本人在面对它时总是一言难尽五味杂陈。
  
  
  无父社会
  
  
  
  
  
  举个例子,电车男的网上声援团当中有一位家里蹲的大学生,他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不与外界接触,每天他的饮食都是由母亲送到门口的。母亲不但不责怪他,反而会精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在一些极端的家里蹲案例中,心理障碍的儿子为了吃东西方便直接就在厨房睡觉,而母亲不但不制止,还会把厨房改造成卧室,以让儿子能够住得舒适。母性社会的原则,是无条件的宠爱与包容,而父性社会的原则,是规则与服从。父亲角色的缺位,使得这种社会文化的承接出现了断层。
  
  
  
  
  
  
  
  
  在战败之前,日本的家庭制度是典型的父权家长制,在地位上,丈夫高于妻妾,父母高于子女,长子高于次子,男性高于女性。明治维新不但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反而通过民法中的户主原则强化了这种家庭制度。户主可以管理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如果对方不服从就会被赶出家门。家产实行长子单独继承制,男子优先,次子和庶子都没有继承权。
  
  
  这种长子继承制就是家督制。如果家长死亡,则长子除了继承他的财产之外,还要继承他家长的地位,成为新的家督。次子在成年后会从家庭中分离出去,形成一种本家与分家的亲族关系。分家承认本家的权威,也要认同家族谱系下的家法原则。一个家族这样不断的分裂下去,就会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同宗集团。
  
  
  
  在70年代的日剧中,我们多少还能看见一些强势的父亲角色的遗留,比如血疑中女主角幸子的父亲大岛茂,还有寅次郎的故事中阿寅的叔叔。但到了90年代以后,父亲的男性特征基本被阉割殆尽,他们要么是被符号化,要么是被从画面中直接抹走。比如《告白》里的2个少年犯的家庭里你根本就看不到父亲的存在,在《白夜行》里面父亲则直接等同于凶手和流氓。电车男的故事远没有那么沉重,不过男女主角的父亲也只能在剧中跑跑龙套,女主角的父亲不忠于家庭,而男主角的父亲已经退化成了标准的第2母亲,除了家务之外什么都不会干,完了连自己的妹妹小葵都可以对父亲呼来喊去。
  
  萌文化
  
  
  
  
  
  
  LZ的看法是未必人人都喜欢这样萌来萌去。但是由于日本人骨子里的集体主义已经到了毫无原则的程度,所以导致了毫无原则的文化跟风。好比原来的日本人不喜欢肉类,二战结束后政府号召日本人多吃肉和喝牛奶以加强体格,但是日本人照旧我行我素。后来裕仁天皇带头喝牛奶吃牛肉,顿时间东京肉贵,日本人原来朴素的佛教观饮食习惯马上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母性社会
  
  
  
  
  (这个是日本自卫队招兵的海报)
  
  在另一方面,萌文化的形成与日本人特殊的国民心态有关。
  
  麦克阿瑟对日本人曾经有一句很不中听的评语----日本人在心理上只相当于十二岁的儿童。这句话的含义很丰富,不过这里LZ只能接上文对这句话进行分析,那就是战后的日本陷入了一种无父社会的困境而无法自拔。
  
  从出生开始,日本人就同母亲结成了一种极其紧密的人身关系。日本的家庭一般是没有单独的婴儿房的,孩子由母亲带着入睡。吃饭,洗澡,大小便,都是由母亲进行照顾。父亲基本不会过问儿子的成长,他只需要每个月定期上交薪水就可以了,其他的时间不是和同事喝酒就是加班。
  
  过去在武家时代,孩子在很小就要接受残酷的武士训练。而在现在的日本,父亲乐于把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母亲,因为他们作为文化传承人的角色已经不存在了。母亲因为不需要去上班,所以她全副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这反过来造成了日本儿童对母亲深深的依赖,即使在长大成人以后,母子在心理上仍然是难以分开。
  
  我们来看一下“卡哇伊”和“萌”这两个词。
  
  这是两个来自儿童语境的词汇,它们是儿童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赞美。在日语中,“卡哇伊”(可爱)这个词被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在审美的角度,它是成人向儿童的退化。在心理学的角度,它是儿童向母亲的撒娇。
  
  由于在心理层面无法断奶,日本人在成年之后仍然保留了这种儿童的情感模式,只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无法继续向母亲撒娇,而是转向其他的客体去获得这种情感诉求的满足。这就是萌文化得以在日本壮大的深层原因,因为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每一个日本人都有这种类似的情感需要-----在未成年时,向母亲撒娇;而在成年之后,则在动漫的虚拟情节中继续着撒娇的日子。动漫形象的萌化和卡哇伊化,骨子里是日本人拒绝长大的恋母情结。
  
  我们在这种情感模式中会看到影视剧当中一些非常典型的日本人形象----正面的形象是取悦,害羞和拘谨,而反面的形象是抱怨,偏执和妄想。它们都是撒娇的正负两面,归根结底,母性社会的强大力量才是卡哇伊和“萌”文化的精神根源。
  
  
  
  从机器人到美少女
  
  
  细究一下宅文化的演变,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最早的时候,Otaku一族是伴随着70年代的机器人动画出现的。打下Otaku江山基业的是这三部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机动战士高达,银河英雄传说。70到80这一代人,基本上看着这些机器人动画长大的。不过在那个时候宅机器人不丢人,反而是如果家里没几个高达或者扎古,跟别家的小孩攀谈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吉翁公国地球联邦,那人就丢大了。70到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黄金期,日本人在机器人动画上寄托了很多当时的社会主题,所以那时的动画大都主题向上,氛围积极。不过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Otaku们就改控美少女了。这一里一外,所体现的,实际上是日本这几十年来文化心态上的收缩,今天的日本,已经无法象80年代那样张扬了。
  
  几十年前的御宅族,要比今天风光得多,冈田斗司夫,小岛秀夫,庵野秀明这类业界的名人,当年都是Otaku中的一员。冈田斗司夫被称为是Otaku之王,他的观点是----只有努力,进取和敢于自我表现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作是Otaku。作为一个Otaku,你必须了解你所喜欢的动画或者游戏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而且能作出有专业水平的评论,甚至是自己动手制作同人。这一点确实让现在的御宅族惭愧,他们只能看看动画,买买东西,停留在消费者这个层面而已。
  
  Otaku的声誉受到致命打击,是在1989年。当年在日本崎玉县,26岁的宫崎勤拐带,禁锢,并杀害了4名女童,警方在他家里发现了大量的色情物品,其中包括一些色情动漫,于是宫崎被媒体冠以御宅族杀人犯的罪名,而御宅族也就被当成了很方便的替罪羊。人际关系封闭,无法与人正常的沟通,也无法以正常的方式与女性交流,这些特征都随着宫崎勤案件被无限放大,从而对当时的动漫产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凭心而论,仅凭一起恶性犯罪事件就对整个御宅族施以白眼,属于无限上纲上线的行为。不过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龙与地下城游戏刚刚兴起时,西方也经历了相同的事情。人类社会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当发生这类事情会急于找到一个道德上的替罪羊,只是在89年,那个替罪羊就是动漫而已。象LZ这样的大好青年,平常AV也没少看,咸湿动画也略有心得,怎么出去看见妹子了还是不好意思勾搭勒?所以说,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绝对是不对的,同学们要引以为戒。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