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5786542369851:既然有人问,那就说说贸易战吧。我觉得现在稍微有点金融知识的人都应该更关心这个问题而不是去关心房子。很快中美贸易之战就会掩盖房子的关注度。首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不是什么贸易战,即使我们短期内妥协,后面老美仍然会层层加码,最终将完全受制于人。老美的最终目的是完全阻断我们的经济发展之路,中美贸易摩擦是躲不过去的一道坎。自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就已经修改了对我们的战略定位,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老美此次首先开出的征税领域以打击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主,同时妄图切断我们获得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渠道,并通过进一步的金融系统与资本项目的开放促发我们资产价格的暴跌,以至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老美不会做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的,老美会带上一帮小弟围攻,而目前这帮小弟中的欧盟和小日本已经就钢铁贸易对我们发难了,对于他们来讲作为小弟跟在老美后面占点便宜何乐而不为呢。总体看,虽然我们的发言人态度强硬,措辞激烈,以与老美展开公平商贸协议谈判为目的,但实际上这场贸易战,我们真的很被动。短期看,我们的有限度的妥协是必须的,底线肯定要守住,底线守不住,打不打都一个结果,那就开打吧。其实如果我们不让这一轮楼市价格翻倍,应该能更主动些,即使金融系统内的问题多多,企业地方债务多多,也总比资产价格泡沫化要好很多。中美贸易摩擦其实也是催化剂,必将加快我们的体制性改革,从我们这次的政府部门调整就可以看出;也必将促使我们放弃以房地产基建为主的粗放发展方式,从目前创新型企业上市新规就可以看出;同时必将促使我们改变以前那种滥发货币的习惯,从人民币原油期货上市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就可以看出。中美贸易之战,只会进一步加大加快我们的改革开放的步伐,该来的总会来,胜不骄 败不馁,做好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理性分析今后几年房价的走势
今天我们对老美打出了一张牌,128项美国商品取消关税减免以回应老美对我们的钢铝增税。中美贸易战仅一个老美已经够我们应付的了,不能让那些小鱼小虾群殴我们,先打出这张牌实属敲山震虎之举,应该点赞。欧盟在这中间的态度非常重要,对欧盟造成威慑使他们保持中立对这场战役非常关键。欧盟在中国有很广泛对利益,对于刚从经济泥潭中走出的欧盟,料想他们会保持中立。小日本这个墙头草是指望不上了,但是精明的日本人也不会以损失在华利益为代价的,前不久小日本对我们的碳钢管接头增税恐怕也是在老美的逼迫下做做样子。今天打出的这张牌,并不是针对老美那600亿的,老美这周将公布清单,看来谈的肯定不愉快。但是要打必须认准对手要害把它打疼。只有互相都疼,才能坐下来好好谈。说起这个贸易战,不能不说说特斯拉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十年后的目标是年产值5000亿,其CEO十年年薪将达到560亿美元,可谓雄心勃勃。源于国内未来巨大的新能源汽车需求,这家公司早就想进入中国建厂,但是它要独资,这与我们这么多年来实行的合资政策不符,其也不接受我们所规定的国产化率及技术转让要求,和上海谈了近一年都没谈拢。实际上这么多车企,我们不可能为了一家公司坏了规矩的,但是它的活动能力很大,通过总统向我们施压,这也是这次贸易战的导火索之一。作为未来支柱型产业,完全放开新能源汽车领域对我们很难,这个要价太高,这会将国内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扼杀在摇篮里,前期国内的巨大投入将面临颗粒无收。就这么一家公司就可以讹诈我们,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们可以答应其他条件,可以允许其他车企进入,但是应该如美国禁止华为进入一样封杀这家公司,以儆效尤。失去了中国市场,它就是一颗草而已。
106项,包含大豆。我们回应的很快,老美回应我们用了三天,我们回应老美只用了半天。态度和力度都很强硬。策略就是以打促谈,只有这样谈判桌上才能硬气,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这一幕不禁想起板门店谈判,双方打打谈谈耗时一年,谈判的结果最终是打出来。奴颜是换不来公平的。如果不强硬应对,只怕老美还会加码,必须让它感到疼才会收手。当然我们也会受到损失,在这决定国运的时候,国人的支持和团结才是最关键的。实际上,特朗普的贸易大棒政策在美国有广泛的支持基础,几个豆农的声音代表不了什么,从近期其支持率创新高就可以看出。美国现在存在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论调,就是当初不应该让我们加入WTO,以至于今天培养了一个超级对手。这时候比的就是谁更耐打击,谁更上下一心,谁更有广泛的民意支持。为什么八国联军区区2万人就打到紫禁城烧了圆明园,因为封建王朝百姓认为那和自己无关,是官家的事。我们今天也很有一部分人有这种想法,但实际上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于事外的。现在最重要是唤醒国人,使他们有危机感,才能增加凝聚力,而不能一味的宣传最终还是要和谈,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准备才能打好这一场贸易争端面目下的国运之战。
询问房子的人还是很多。 很多热点城市的房价,至少中介网站上的标价出现了上涨。但有些热点城市三月的成交量甚至比一月份还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二手房普遍惜售,这说明人们的涨价预期还很强。但高高在上的价格,除非置换,接盘能力已经跟不上了。第二,新房价格限价下,开发商推盘意愿不强,房源少价格低,造成市场疯抢。第三,各二线城市的引入人口政策,造成对周边城市的持续吸血,人们会卖出低价旧房或小城市的房子,通过追加资金和贷款购入新房和大城市的房子,房价在从低到高逐级推高,限购已经名存实亡。其实,控制房价不需要这样那样的政策,也不需要政府抓破头操碎心,把二手房交易契税提到50%即可,管他买几套呢?买的越多政府收税不是越多吗,反正一半的收益归政府。这样既不会伤害首套刚需,而且很快让楼市回归平静。多用市场的手段少用行政手段吧,总以为行政手段可以决定一切,实际上最终市场仍会以更惨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评论 米爸米妈:西安的户籍政策,人才没引入多少,常驻人口没实质增加多少,炒房的、分享城市高考、社保红利的到来了不少。这种户籍政策迟早要付出代价的,以脱离经济发展实力超常规吸引人口,最后会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总以为自己的行政政策会引导一切,实际上大多是画蛇添足,违背规律。现在知道引入人口了,那为啥不早放开计划生育。超常规引入人口,会造成短期内城市负担的加重,物价飞涨,交通、医疗、教育资源紧张,及就业岗位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债务,反而无力在发展实体经济。正常的路径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人口的进入,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反应到楼市上就是暴涨暴跌,而实体经济增长更为乏力。所以超常规引入人口就是给城市打鸡血吃激素,结果就是城市会虚胖而赢弱。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才能引来金凤凰。从目前西安公布的引入各大公司看,多是后勤和支持部门,并未带来实质就业机会和税收。西安的房价涨的越高,摔的越狠。
评论 米爸米妈:西安的户籍政策,人才没引入多少,常驻人口没实质增加多少,炒房的、分享城市高考、社保红利的到来了不少。这种户籍政策迟早要付出代价的,以脱离经济发展实力超常规吸引人口,最后会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总以为自己的行政政策会引导一切,实际上大多是画蛇添足,违背规律。现在知道引入人口了,那为啥不早放开计划生育。超常规引入人口,会造成短期内城市负担的加重,物价飞涨,交通、医疗、教育资源紧张,及就业岗位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债务,反而无力在发展实体经济。正常的路径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人口的进入,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反应到楼市上就是暴涨暴跌,而实体经济增长更为乏力。所以超常规引入人口就是给城市打鸡血吃激素,结果就是城市会虚胖而赢弱。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才能引来金凤凰。从目前西安公布的引入各大公司看,多是后勤和支持部门,并未带来实质就业机会和税收。西安的房价涨的越高,摔的越狠。
评论 蓝宝石2017:既然问到,那就说说吧。一家之言肯定不和某些人的胃口。现在流行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中美贸易之战如果开打,通货膨胀下房价会继续上涨,这种观点连起码的经济常识都没有。中美史诗般之战如果开打,我们毫无疑问会陷入滞涨。何谓滞涨,经济停顿伴随着大的通货膨胀。短期内外向型经济受阻,外资撤离,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陷入停顿。关税的提高造成输入性通胀,经营效益下滑造成企业局部债务破灭,银行发出去的钱无法收回,物价飞涨,人均收入持续下降,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大幅跳水。楼市的上涨必然伴随着经济实力提升下个人收入的提高及温和通胀,二者缺一不可,在实体经济低迷个人收入大幅减少,广泛的失业潮下,尤其同时伴随着通胀,使居民的购买力大打折扣,毫无疑问会引起楼市等资产价格的下跌。一旦陷入滞涨,就很难摆脱。
评论 qijiana:现在的市场就是有些人卖了低端的住宅加钱或贷款去买中高端的住宅,这样社会各个阶层最终会全部入市。其结果就是购买力会彻底枯竭,居民的杠杆最终会加到极限。两会期间已经提出要降低楼市的杠杆,降低居民的负债水平,但目前各个城市的各种托市政策明显,给居民继续加杠杆仍然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之一。日前提出的结构性去杠杆,何谓结构性去杠杆,第一是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转移到中央政府、民营企业、居民身上,同时加快僵尸企业破产;第二今后对于新兴产业及经济发达地区要加杠杆,对落后过剩产能及中西部落后发达地区要降杠杆,改变以前那种经济发达地区反哺落后地区的现象。最近要求各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去杠杆,该破产的破产,该清算的清算,金融系统打破刚性兑付,各地方债务严禁进一步扩大,这就造成短期内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土地财政,因城施策下,各种托市及引入人口政策层出不穷。其实,这些明显忽视了给居民继续加杠杆是后患无穷的。首先,经济的强大必须是藏富于民,民众财富殷实才能使经济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其次,居民杠杆过高,将严重影响内需,制约了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第三,居民杠杆过高,造成居民的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就会加大波动幅度,放大危机。美国的次级债就是教训,危机前总体看风险是可控的,但最终因居民的杠杆过高引起恐慌进一步扩大,疯狂的抛售潮下任何机构都扛不住。目前市场内稍有购买力的人仍然义无反顾的冲入市场,由于贫富的28分化,居民的杠杆水平是不一的,虽然总的杠杆水平不算高,但大部分人的杠杆水平远超平均水平。前面有一个崖友问我,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为什么西红柿烂在地里卖不出去,猪肉价格连创新低,但是钱却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一半的工资收入要付房租,楼市的价格上涨房东的房贷额提高能不涨房租吗?房租涨价能不加薪水吗?去产能下各种工业品原料价格上涨,最终产品能不上涨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到处都在涨价。但是,由于居民的杠杆水平提高的过快,消费能力却急剧下降,一边是涨价一边却是消费能力萎缩。我们处在一个结构性通胀与结构性通缩并存的时代。根本原因,在于整体经济杠杆结构的转变。以楼市为代表的基础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必然是以牺牲居民消费能力为代价的,而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挫,已经说明给居民再加杠杆已经无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