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荆州市考古专家兴奋地向记者透露,
谢家桥一号墓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有四大意外发现,
与荆州及周边地区已出土的秦汉墓葬风格不同。
在该墓的椁室外面,覆盖着6块椁盖板。
它的四周用四根条木围护,形成护椁。
该墓椁盖板也较讲究,椁盖板均经过修整,表面非常平整。
考古人员以为揭开椁盖板就可以直接看到椁室,
结果发现椁室顶部还覆盖有封板,
这些封板虽然质地较薄,
但密封性能较好,上面的拼缝也很规则。
专家初步推断,这些封板可能是为了进一步保护墓葬。
此外,较奇特的是6块椁板中间,
每块板的两端各有2个榫眼,它们相对而列,
作何用途,专家们称尚待考证。
谢家桥一号墓主人住着“四室一厅”,
墓室分为头厢、足厢及边厢等5个墓室。
棺椁长4.64米,宽3.1米。棺椁规模比凤凰山168号墓略大。
据凤凰山168号墓出土的竹牍记载,
墓中古尸名为“遂”,生前爵位为五大夫,
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干部。
根据对两个墓的比较,
有人推断谢家桥一号墓主人生前官位应为“副厅”或“厅级”。
不过,荆州市博物馆馆长王明钦认为,
汉代礼制很特殊,不能简单地以墓室的大小来判断墓主官位的高低,
如果主棺中无记录死者身份的竹牍,
可能在主棺打开之后,短时间内也无法确认墓主身份。
奇迹:丝绸完好
22日下午,荆州考古人员揭开谢家桥一号汉墓的椁室后,
惊喜地发现:主棺上还套着棺罩,
棺罩用丝绸织成,上面有花纹迹象。
丝绸为有机质物,时过2000多年为何仍保存如此完好?
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顺清介绍,
谢家桥一号墓埋藏非常深,椁室外还有护椁,
密封保存条件好,丝绸这才得以保存下来。
此外,出土丝绸本身的性能较好,
地下水的酸碱度等综合条件适宜,也延长了丝绸的“寿命”。
4层丝绸棺罩是迄今出土的层数最多、保存最好的丝绸棺罩
记者前日下午还看到,6名考古人员手拿铁铲,
一齐用力,小心翼翼撬开椁板下面的北侧足部封板,
一间幽暗的小室重见天日,一汪清水中,
漂浮着层层叠叠的漆木器,
它们形态各异,在水中欢快地翻转。
其中一只耳环,外部呈黑棕色,
底部的红色纹饰仍鲜亮如新,让人眼睛一亮……
该墓椁室有5个厢室,几乎每个厢室内都有精美的漆木器。
据了解,漆木器保存较为完好,
主要因为椁盖板下还有封板,密封情况好;
它们在水里贮藏,不易腐烂。
奇迹般完好的四层丝绸棺材罩,第三层还有人形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