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器
之一
铜冰鉴,最早的冰箱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发明了食物防腐保鲜的方法。
《诗经》中就有奴隶们冬日凿冰储藏,
供贵族们夏季饮用的记载。
《周礼》中也有记载“祭祀共冰鉴”。
所谓“鉴”,其实就是个盒子,
里头放冰,再将食物放在冰的中间,
起到对食物防腐保鲜的作用。
由此可见,鉴是我国的冰箱之祖了。
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就出土了一件“铜冰鉴”。
它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
夏季,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壶内装酒,冰可使酒凉。
(其实严格的说,还不仅仅是个冰箱,
因为也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
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算是双制的了)
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
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
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
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
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还有一个巧妙机关是极少数专业人员才能看到的:
那就是在鉴底内层和壶底相接的部位,
有呈品字形的三个弯钩,其中一个弯钩带有可以活动的倒钩。
而方壶壶身外侧近壶底部分有三个长方形榫眼,
当方壶放入鉴中即将触及底部时,
便会同时触动活动弯钩,一待方壶落到铜鉴底部,
那三个长方形榫眼恰好与铜鉴的三个弯钩相套合,
其中的活动弯钩也自动倒下,从而使壶身稳定不移。
若要从铜鉴中取出方壶,则需将活动弯钩搬起。
很科学的设计
该鉴出土时带有长柄的铜勺,是舀酒的用具。
“冰箱”加铜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