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五足朵带银熏炉,炉台
此器由熏炉及炉台上下叠置而成,
银板锤打成型,附件浇铸,纹饰鎏金。
熏炉直口,平折沿,方唇,深腹,
平底,由盖、身两部分组成。
盖面高隆,呈覆碗状,宽平折沿,与炉身相扣合。
盖纽呈莲花形,纽顶端有花蔓相互缠绕的五朵莲花,
每朵莲花上各卧一龟,龟首反顾,口衔瑞草,纽底镂刻,
周饰莲瓣纹,瓣尖上翘开孔,
便于香气溢出腹壁饰灵芝状流云纹,
并相间等距铆接五只兽足和五朵绶带足为浇铸成形,
上部为睁目而视的独角兽首,
下部为虎爪状绶带则以鞘钉套接花结。
炉底錾铭四十余字:
“咸通十年(869年)文思院造八寸银金花熏炉一具,
并盘及朵环子共重三百八十两(今15378克)。
匠官陈景夫,判官高品,臣吴弘悫(que,音确,诚实),使臣能顺。”
炉台台面饰双凤衔瑞草纹,
口沿呈四瓣花形,
底部铆接的五只兽足与五朵绶带与熏炉样式稍有变化。
这套熏香器器型高大,雍容华贵,
采用了錾刻、钣金、鎏金、铆接等工艺方法,
代表了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出土时,该炉盖顶积有厚厚的一层烟灰,
想必是在封闭时就存有燃香。
该套熏香器为目前唐代同类金银器中最宏大的一组,
熏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