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
5岁时,恩萨寺的喇嘛发现他灵异非凡,
便向他父母了解有关情况。
13岁时送到恩萨寺出家,
从克智桑杰益西受沙弥戒,
赐法名罗桑却吉坚赞,简称罗桑却吉。
从此在寺内学经
克智桑杰益西传授给他密集灌顶等许多教法,参加辩经。
当时江孜八果曲丹寺高僧慈诚来恩萨寺传法,与该寺喇嘛辩经。
他发现罗桑却吉虽然年幼,但精通佛经,很有辩才,大为惊奇。
于是请他到自己的卧室,敬之以茶,赠送黄色斗篷一件,
并请罗桑却吉给自己传法。
这事一下轰动了恩萨寺,
僧众一致认为罗桑却吉是罗桑丹珠的转世灵童。
但罗桑却吉本人说自己德性不深,
佛法浅薄,只是一个普通喇嘛,并非活佛。
1583年2月3日,为罗桑却吉举行坐床典礼,
拥立为恩萨寺赤巴(法台)。
1586年,他17岁时,前往札什伦布寺学经,
在寺院学习《因明论》,参加辩论,以求深造,
遂成为能言善辩者。
22岁,他拜札什伦布寺第十四任法台唐却雅佩为师,
在拉章坚赞宫中受近圆戒。
是年秋天,他前往拉萨朝拜学经,
在甘丹寺以学识渊博及有辩才著名。
1598年29岁时,返回恩萨寺,接受寺政,收徒传法。
其后又应岗坚曲培寺之请,兼任该寺赤巴(法台)。
这时札什伦布寺的第十五任法台卸任,
札寺僧众迎请罗桑却吉前来担任第十六任法台。
1603年,他受拉萨三大寺僧众的邀请,
到拉萨为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剃度授戒,并取法名。
这是班禅和达赖第一次成为师徒关系,
长者为师,幼者为徒,从此成为定例。
1614年,罗桑却吉又给四世达赖授了比丘戒。
木虎年(1616年)十二月十五日,
四世达赖在哲蚌寺的噶丹颇章突然暴亡,
罗桑却吉赶到拉萨,主持云丹嘉措的超度仪式,
并祈祷灵童早日转世。
1625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又应邀到拉萨,
为五世达赖剃度,取法名阿旺罗桑嘉措,并授了沙弥戒。
1638年,他又给五世达赖授了比丘戒。
1642年,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筹划,
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帮助下,
打败了藏巴汗和噶玛噶举派的势力,
建立了以达赖为首的噶丹颇章政权,
从此才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统治地位。
在这场斗争中,四世班禅罗桑却吉是实际的领袖,
达赖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来源于班禅的主张。
但在公开场合,他常以“调解者”的身份出面,
并且非常谦逊,从不居功。
由于他的威望和功绩,
1645年固始汗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
“班”为梵语“班智达”的简称,
意为精通佛教五明之学的贤哲;
“禅”为藏语“钦波”的简称,意为“巨大”;
“博克多”是蒙语,是对睿智英武圣明之人的称呼。
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活佛转世系统的专称,
对别的佛教学者不再用这一称呼。
自四世班禅以后,
札什伦布寺的赤巴都由历代班禅大师担任,
其他人不能充任此职。
四世班禅不仅是一位功德无量的宗教领袖,
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
他为格鲁派的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
为促进汉、满、蒙、藏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5岁时,恩萨寺的喇嘛发现他灵异非凡,
便向他父母了解有关情况。
13岁时送到恩萨寺出家,
从克智桑杰益西受沙弥戒,
赐法名罗桑却吉坚赞,简称罗桑却吉。
从此在寺内学经
克智桑杰益西传授给他密集灌顶等许多教法,参加辩经。
当时江孜八果曲丹寺高僧慈诚来恩萨寺传法,与该寺喇嘛辩经。
他发现罗桑却吉虽然年幼,但精通佛经,很有辩才,大为惊奇。
于是请他到自己的卧室,敬之以茶,赠送黄色斗篷一件,
并请罗桑却吉给自己传法。
这事一下轰动了恩萨寺,
僧众一致认为罗桑却吉是罗桑丹珠的转世灵童。
但罗桑却吉本人说自己德性不深,
佛法浅薄,只是一个普通喇嘛,并非活佛。
1583年2月3日,为罗桑却吉举行坐床典礼,
拥立为恩萨寺赤巴(法台)。
1586年,他17岁时,前往札什伦布寺学经,
在寺院学习《因明论》,参加辩论,以求深造,
遂成为能言善辩者。
22岁,他拜札什伦布寺第十四任法台唐却雅佩为师,
在拉章坚赞宫中受近圆戒。
是年秋天,他前往拉萨朝拜学经,
在甘丹寺以学识渊博及有辩才著名。
1598年29岁时,返回恩萨寺,接受寺政,收徒传法。
其后又应岗坚曲培寺之请,兼任该寺赤巴(法台)。
这时札什伦布寺的第十五任法台卸任,
札寺僧众迎请罗桑却吉前来担任第十六任法台。
1603年,他受拉萨三大寺僧众的邀请,
到拉萨为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剃度授戒,并取法名。
这是班禅和达赖第一次成为师徒关系,
长者为师,幼者为徒,从此成为定例。
1614年,罗桑却吉又给四世达赖授了比丘戒。
木虎年(1616年)十二月十五日,
四世达赖在哲蚌寺的噶丹颇章突然暴亡,
罗桑却吉赶到拉萨,主持云丹嘉措的超度仪式,
并祈祷灵童早日转世。
1625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又应邀到拉萨,
为五世达赖剃度,取法名阿旺罗桑嘉措,并授了沙弥戒。
1638年,他又给五世达赖授了比丘戒。
1642年,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筹划,
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帮助下,
打败了藏巴汗和噶玛噶举派的势力,
建立了以达赖为首的噶丹颇章政权,
从此才确立了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的统治地位。
在这场斗争中,四世班禅罗桑却吉是实际的领袖,
达赖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来源于班禅的主张。
但在公开场合,他常以“调解者”的身份出面,
并且非常谦逊,从不居功。
由于他的威望和功绩,
1645年固始汗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
“班”为梵语“班智达”的简称,
意为精通佛教五明之学的贤哲;
“禅”为藏语“钦波”的简称,意为“巨大”;
“博克多”是蒙语,是对睿智英武圣明之人的称呼。
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活佛转世系统的专称,
对别的佛教学者不再用这一称呼。
自四世班禅以后,
札什伦布寺的赤巴都由历代班禅大师担任,
其他人不能充任此职。
四世班禅不仅是一位功德无量的宗教领袖,
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
他为格鲁派的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
为促进汉、满、蒙、藏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