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回来,就一直没有怎么缓过来,以至于耽误了很多事情,这又折腾到了福建,一直也没有更贴,所以有愧了。今天有一名小友,问我舍得的概念,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叫舍得酒,广告词很有意思。智慧人生,品味舍得。舍得两个字,说起来很轻松,写起来也不过寥寥数笔,但是这两个字所涵盖的意义,真的是太深了。我们姑且就先把他当做是表达情绪的定义词吧。
儿子去当兵了,吃苦三年,你舍得吗?父母要买一套房子你舍得吗?他或者她离开了你,你舍得吗?这件衣服很贵,你舍得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定义,这两个字是衡量心境的一个重要的词语.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舍与得这层关系呢?要记住,舍得舍得,舍是在前面的,得是在后面的,两个字就说明了我们民族的底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这是一门高深的智慧,如何去舍,在什么情况下去舍,发自内心的去舍,是否要求回报,如果只有舍没有得怎么办?这一切一切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字存在的。所以说,舍得是一门大智慧,舍是一种境界,而得,是神明回馈给我们的回报。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善良的人,缺经历了更多的坎坷,歧视,苦难,甚至生命的逝去,他们舍了,舍的是善心,舍得是钱财,甚至有些舍去的是生命,但是得到了什么呢?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个民间故事,能够清晰的剖析舍与得之间的智慧。
相传,宋朝某地有一个少年父母双亡,身有残疾,乞讨为生,但他心地善良,经常喜欢帮助别人。当地一条湍急的河上没有桥十分危险,每当河床涨水时便无法通行,苦坏了当地父老。少年见此情景,想建石桥,便天天捡石头,不管旁人的嘲笑,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大家深受感动,一齐动手建造石桥,在一次凿石时这个少年被崩瞎了双眼,人们慨叹老天不公。但少年却没有丝毫怨言,依然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桥刚刚建好,大家正在庆祝时,这少年竟被天雷击中身亡。
包拯听说此事,义愤填膺,在少年的挽联上写下“宁为恶,勿为善”。不久,宋朝皇帝太子降生,啼哭不止,众太医也无从医治,束手无策。于是让包拯想办法,包拯见婴儿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隐隐几个字,仔细分辨,竟是自己写给少年的字,大吃一惊,慌忙去擦,字迹瞬间消失,婴儿见了包拯就不再啼哭了。
此后,包拯通过游梦仙枕明了了少年的因缘,原来少年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神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
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于是,神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神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最后三世应该受的苦在一世就偿还干净,来世安排他托生帝王之家,荣华富贵,享用不尽。通过此事,也是点化包拯,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因果报应不差分毫。
这看似是个因果的故事,但实际也是一个舍得的故事,年轻人舍的是自己的善念。为的是他人,他舍弃了自己的一切,却遭受磨难,但他获得的却也是超乎想象的,而常人也是无法看到的,其实舍得就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决定了你今后的路,所以这门智慧或许应当好好学一学。究竟是人算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还是天算的公允带给你看不见的福报呢,对比显而易见,人算不如天算,,当你算不过天道之时,那就需要取舍,而取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老话总说,吃亏是福,其实这便是舍得之间的智慧,表面看你好像吃亏了,但天道之福,也转到了你的身上。只有能舍,才会有得,舍与得也是因果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抛去心术层面一块来说,工作生活感情中吃点亏,舍弃些什么,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有舍本身就会有得。
今天的插图就是我的客厅中的文墨,也算是扣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