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奇诡之局
连日来,夏子溪一直噩梦不断,脑海中时常浮现城西侯府的景象。
儿时的记忆一旦激活,美好更让人悲怆不已。她不敢回想,又时常回想,在回忆中寻找残存的温暖。
身为刺客,每日出没于阴诡的地方,她的心智极度负重,时常一日数惊,失眠和心悸几乎如影随形。
其实,她真的不愿杀人,即使这些人是她的仇人。
每次手刃仇敌,她从无快意,随着蝶羽飞花翩翩起舞,她的心阴沉到极限。这样的日子,如果再过两三个月,她的神经一定要崩断,她整个人都会毁掉。
两位师兄已经预见到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尽可能替她分担,但是,有些事,毕竟还是做了,而且还要一直做下去,她受到的伤害并不会削减半分。
童年时代,全家遭受灭门之灾,少年时代,经受非人的训练,青年时代,变成杀人机器,每个阶段,都在无法忍受的伤害中挣扎,她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惟有一个理由,让她坚持下来,带着希望和信心,苟延残喘。
这个理由就是师兄程休昭。
如果程休昭拒绝了她,或程休昭在行动中离世,她的人生也就结束了。
她这样一个原本对生活与未来不抱信心的人,经过上一晚的历险,又隐隐多了一丝牵挂。
那个深夜祭奠的人,到底是谁?
他是一个故人,还是仅仅抱有同情的普通人?
一定要找到他,当面致谢。一定要找到他,问问他知道些什么。
如果这是一个故人,他是否保留着亲人们的旧物,他是否了解当年的旧事?找到他,一些的思念,就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着力点,就不会仅仅存在于模糊的记忆中。
女人的直觉和预感告诉她,这个人,她一定认识。但她想尽一切可能,也无法猜测出,这个人到底是谁。
她慢步出了洞府,神不守舍,漫无目的地来到山间溪流旁,远远地见一片银光,网着太阳投入水中,原来是程休昭张网捕鱼,心中委实欢喜,失声叫道:“师兄”。
方才还郁闷不已,眉头紧缩,却一下发出这样清脆的语调,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程休昭浅浅一笑,并不回答,依然认真地盯着溪流,不放过一次拉网的机会。
夏子溪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好似一个专注的匠人,每一个身形、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都恰到好处,舒缓从容,说不出的美妙,不觉得痴了,怔怔地看了许久。
渔网挂在潭底的树桩上,程休昭数次发力都无法扯动。他向夏子溪招手,夏子溪愣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蹦蹦跳跳,顾不得寒冷,脱了鞋袜,直接跳到溪中,上前帮忙。两人并肩作战,忙碌了一个时辰,收获颇丰。
上得岸来,夏子溪瑟瑟发抖,嘴唇青紫。程休昭拿起放在岸上的衣裳替她披上。夏子溪暖意满身,激动得几乎要晕倒。
程休昭看她脸色红扑扑的,担忧地问道:“你生病啦?”
夏子溪看着他的眼睛,说道:“好幸福,我觉得好幸福,这就是幸福吗?”
程休昭笑道:“说什么呢,语无伦次的。”
夏子溪道:“你把衣服给我披上,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程休昭道:“小时候,你不是经常穿我的衣服吗?”
夏子溪道:“那时我还小,不懂事。现在才知道这是幸福。可是,你想想,你多少年没把衣服给我穿上了?”
程休昭道:“你不是有自己的衣服吗?一个女孩子家,整天穿男人的衣服,你要女扮男装吗?”
夏子溪佯怒道:“程休昭,你知道我说什么,你不要懂了装不懂。”
程休昭何尝不懂,但他总是不敢靠近,不敢亲近,他极力地控制自己,提醒自己,一定要等到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结束,一定要首先考虑师弟师妹,等日子正常了,大家都好了,自己还活着的话,才有资格表达情谊,在此之前,一切都不敢奢望。他唯一有资格的,就是一个人扛起兄长的责任。
耳边溪声清亮,身旁佳人在侧,原本是美好的时刻,程休昭却板起面孔,语气乏味地说道:“哦。”
夏子溪觉得十分无趣,大感失望,坐在溪边,捡起石子投入水中。
程休昭颇觉不忍,在岸边坐下,拿火石打火,点燃早已准备妥当的柴禾。
夏子溪以为要像当年逃出长安一样,胡乱吃一些填饱肚子,不曾想,惊喜不断。程休昭竟然从随身的褡裢中,拿出小锅、汤勺、小刀和佐料。
夏子溪忘记了忧愁,一时欢喜起来,笑道:“师兄,原来你早有准备。”
程休昭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享受生活。”
夏子溪道:“鱼汤确实要比烤鱼鲜美。”
忙碌一阵,清水白鱼,葱姜芫荽,火烈汤热,香味扑鼻。
夏子溪舀起一勺鱼汤,凑在唇边吹凉,笑靥如花,递到程休昭面前。
程休昭心中一动,但觉满目寒霜,化作三春暖阳,一时呆了。
过了许久,突然醒悟过来,幽幽说道:“开饭了,叫公祐来吧。”
夏子溪好生失望,一颗心瞬间破得七零八落,汤勺掉到草地上。
程休昭狠硬心肠,说道:“他伤得重,刚能下床行走,我出来捕鱼,一则帮他调理身子,一则让他出来散心……”
夏子溪浑身发抖,失声叫道:“不。”
程休昭道:“子溪。”
夏子溪泪如涌泉,冲进树林之中。
程休昭看着眼前热闹的汤火,痴痴呆呆,不知如何是好。过了许久,长长叹气。
陆公祐站在半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眉目之间,满是悲切哀伤。
他的心,比身上的伤,何止疼痛百倍。
连日来,夏子溪一直噩梦不断,脑海中时常浮现城西侯府的景象。
儿时的记忆一旦激活,美好更让人悲怆不已。她不敢回想,又时常回想,在回忆中寻找残存的温暖。
身为刺客,每日出没于阴诡的地方,她的心智极度负重,时常一日数惊,失眠和心悸几乎如影随形。
其实,她真的不愿杀人,即使这些人是她的仇人。
每次手刃仇敌,她从无快意,随着蝶羽飞花翩翩起舞,她的心阴沉到极限。这样的日子,如果再过两三个月,她的神经一定要崩断,她整个人都会毁掉。
两位师兄已经预见到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尽可能替她分担,但是,有些事,毕竟还是做了,而且还要一直做下去,她受到的伤害并不会削减半分。
童年时代,全家遭受灭门之灾,少年时代,经受非人的训练,青年时代,变成杀人机器,每个阶段,都在无法忍受的伤害中挣扎,她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惟有一个理由,让她坚持下来,带着希望和信心,苟延残喘。
这个理由就是师兄程休昭。
如果程休昭拒绝了她,或程休昭在行动中离世,她的人生也就结束了。
她这样一个原本对生活与未来不抱信心的人,经过上一晚的历险,又隐隐多了一丝牵挂。
那个深夜祭奠的人,到底是谁?
他是一个故人,还是仅仅抱有同情的普通人?
一定要找到他,当面致谢。一定要找到他,问问他知道些什么。
如果这是一个故人,他是否保留着亲人们的旧物,他是否了解当年的旧事?找到他,一些的思念,就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着力点,就不会仅仅存在于模糊的记忆中。
女人的直觉和预感告诉她,这个人,她一定认识。但她想尽一切可能,也无法猜测出,这个人到底是谁。
她慢步出了洞府,神不守舍,漫无目的地来到山间溪流旁,远远地见一片银光,网着太阳投入水中,原来是程休昭张网捕鱼,心中委实欢喜,失声叫道:“师兄”。
方才还郁闷不已,眉头紧缩,却一下发出这样清脆的语调,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程休昭浅浅一笑,并不回答,依然认真地盯着溪流,不放过一次拉网的机会。
夏子溪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好似一个专注的匠人,每一个身形、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都恰到好处,舒缓从容,说不出的美妙,不觉得痴了,怔怔地看了许久。
渔网挂在潭底的树桩上,程休昭数次发力都无法扯动。他向夏子溪招手,夏子溪愣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蹦蹦跳跳,顾不得寒冷,脱了鞋袜,直接跳到溪中,上前帮忙。两人并肩作战,忙碌了一个时辰,收获颇丰。
上得岸来,夏子溪瑟瑟发抖,嘴唇青紫。程休昭拿起放在岸上的衣裳替她披上。夏子溪暖意满身,激动得几乎要晕倒。
程休昭看她脸色红扑扑的,担忧地问道:“你生病啦?”
夏子溪看着他的眼睛,说道:“好幸福,我觉得好幸福,这就是幸福吗?”
程休昭笑道:“说什么呢,语无伦次的。”
夏子溪道:“你把衣服给我披上,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程休昭道:“小时候,你不是经常穿我的衣服吗?”
夏子溪道:“那时我还小,不懂事。现在才知道这是幸福。可是,你想想,你多少年没把衣服给我穿上了?”
程休昭道:“你不是有自己的衣服吗?一个女孩子家,整天穿男人的衣服,你要女扮男装吗?”
夏子溪佯怒道:“程休昭,你知道我说什么,你不要懂了装不懂。”
程休昭何尝不懂,但他总是不敢靠近,不敢亲近,他极力地控制自己,提醒自己,一定要等到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结束,一定要首先考虑师弟师妹,等日子正常了,大家都好了,自己还活着的话,才有资格表达情谊,在此之前,一切都不敢奢望。他唯一有资格的,就是一个人扛起兄长的责任。
耳边溪声清亮,身旁佳人在侧,原本是美好的时刻,程休昭却板起面孔,语气乏味地说道:“哦。”
夏子溪觉得十分无趣,大感失望,坐在溪边,捡起石子投入水中。
程休昭颇觉不忍,在岸边坐下,拿火石打火,点燃早已准备妥当的柴禾。
夏子溪以为要像当年逃出长安一样,胡乱吃一些填饱肚子,不曾想,惊喜不断。程休昭竟然从随身的褡裢中,拿出小锅、汤勺、小刀和佐料。
夏子溪忘记了忧愁,一时欢喜起来,笑道:“师兄,原来你早有准备。”
程休昭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享受生活。”
夏子溪道:“鱼汤确实要比烤鱼鲜美。”
忙碌一阵,清水白鱼,葱姜芫荽,火烈汤热,香味扑鼻。
夏子溪舀起一勺鱼汤,凑在唇边吹凉,笑靥如花,递到程休昭面前。
程休昭心中一动,但觉满目寒霜,化作三春暖阳,一时呆了。
过了许久,突然醒悟过来,幽幽说道:“开饭了,叫公祐来吧。”
夏子溪好生失望,一颗心瞬间破得七零八落,汤勺掉到草地上。
程休昭狠硬心肠,说道:“他伤得重,刚能下床行走,我出来捕鱼,一则帮他调理身子,一则让他出来散心……”
夏子溪浑身发抖,失声叫道:“不。”
程休昭道:“子溪。”
夏子溪泪如涌泉,冲进树林之中。
程休昭看着眼前热闹的汤火,痴痴呆呆,不知如何是好。过了许久,长长叹气。
陆公祐站在半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眉目之间,满是悲切哀伤。
他的心,比身上的伤,何止疼痛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