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5 18:06:44 com (东莞)
我在初中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我的一个朋友,可能是她自身没有什么主见,很依赖我,我不欣赏这样的人但同时需要她安抚我的虚荣心。所以每每指责她的缺点,满足占有欲。
情感上,因为我们在一个人身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才使他显得珍贵。就像小王子那独一无二d的玫瑰。
2008-04-26 15:36:15 Paine (上海)
那当然不算啦,呵呵
2008-04-26 21:45:54 迷雾
是这样的,你自己都能发现,怎么这一段时间这么“悲观”呢,眼睛里仿佛把自己和别人的优点都屏蔽掉了一样。负面的想法越是强加,越是容易形成一种循环,小的问题被放大。就像有的人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连喝水都呛到。”其实喝水呛到再平常不过了,只不过习惯性的和刚刚发生的另外一件不如意的事情联系了起来。该给自己喊停了,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总是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按照自己所想的发生了就会很开心,而如果没有就会很沮丧。有时候耽于妄想。
还有些焦虑。
意识到了自己有心理问题。”
在脑袋中预设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属于本身的防御机制,你需要有准备,一些良性的心理暗示来对待未知。说白了,就是对未知有自己主观意愿的“期待”,不符合难免会失望沮丧。这样的事情,人多少会如此,不用在意。不过往往是用心恰恰无,无心恰恰有,那些意愿容易与你背道而驰。不如“无心”。
“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当众人都是白菜。既无表情亦无想法。认可自己,赶紧的。就想歌者唱歌,人人有所属。
大麦
几乎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怎么了。但是只有利落的处理自己,才可有始有终。所以试着调节自己,控制情绪,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不能让这句话成为自己沉溺的托词。你知道该怎么做的。加油
2008-06-18 13:49:09 那所房子临海孤独,我不曾遇见
2008-06-18 13:58:16 天使禁猎区 (合肥)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些的,希望大家都是积极的,虽然我们有可能爱上自己的"罪孽".
w' Chen米
和你一样。脑袋和屋子就像盒子,越装越多。通常会间歇性爆破,狠狠心。
这也是我的生活方式,虽然如此会让我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变得很缓慢甚至拖沓,但是留恋的感觉,总是善意的。如果觉得困扰,只能让让自己变得现实而忙碌起来,还是那句话,对自己利落点。
2008-06-19 23:57:35 白色夹竹桃 (上海)
对于社交恐惧症 我个人认为因为“日光之下,人个有分”我们对待人群会有不同的态度,这是个普遍解释。但是不和人群和社会接触,这真的是个奢侈的洁癖想法,也许某个阶段我们由于种种原因可以躲避一下,但是“不得已”,“曲中求生”哪怕是“违心的”,我们也必须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不说“八面玲珑”也要能够和别人对话,如此这般才能保全自己。
2008-06-20 01:01:43 flybird
自杀,是需要勇气的行为,连自杀的勇气都有,还怕什么其他的。无论你是遇到什么,我想let it be ,放轻点。
2008-06-21 01:30:23 seventree (北京)
嘿嘿 是的 不这么做会不安心。小有强迫行为。
2008-06-21 19:35:25 丽娜 (上海)
我认真地看完你留下的这些句子。你在最后说你不放弃其实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一种原谅,我非常能够理解这种心情,怎么说呢,那也是对自己的原谅。因为我感觉你一直是清醒的,“我知道他对我已没了兴趣,也知道这样的朋友没意义 ”但是你不能彻底的放低他,因为你对他的爱,除了爱情还有更多的体谅,你在试图告慰自己。但我又看到你的矛盾,这矛盾说到底,还是他的离开,你的不甘,你对他的期望,以及担当。可是亲爱的,万物不是我们能够去体谅他,理解他,就能够纵容他。就像此刻,我说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对自己苛刻点,给彼此一个恰当的距离,才能陈全彼此的珍重。他要是明白,他会慢慢知道你的可贵,那个时候朋友才是真正的“我就是看透了他,还是喜欢他”的那种朋友。
2008-06-21 19:46:14 viv (南京)
viv才刚20岁,这个时候任何情绪都透露着一股年轻可爱和骄傲的气息在里面。压力大,就要学会派发,控制情绪,就是成熟的标志之一。独自的时候,因为不需要伪装,所以才会清醒地看到自己。
仅从你说话的语气和方式,我就能看到你平时其实是个能够隐忍的人,所以才会丢出“我才20岁啊~~墨的希望了!”这样看似轻佻玩笑的句子。
2008-06-24 20:24:32 粉饰 (南京)
如你所说有点强迫行为,其实只要意识到了,而且有积极的求助意向,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改变的。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强迫意向,强迫恐惧,强迫情绪等。一般是是各种夹杂而成,你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重点分析。
2008-06-24 21:38:09 yoyoo (武汉)
我想担心有时候是难免的,因为在意的人嘛,过度担心,就是没有信心了,对自己,包括对他。道理就不讲了。这样,你时常要主动联系他,对方没有在你预想的时间先联系你,千万不要在心里积怨。平时丰富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
2008-07-01 23:02:31 stern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来着“无知者无畏” ,大有初生牛犊不怕死的味道,随着年纪的增长,瞻前顾后的东西多了,在意的人事也多了,自然会有些“害怕”。
2008-07-01 23:35:09 мiss.мay° (北京)
解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先肯定一些假设的观点的:
1:你的爱情观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相信纯粹和完满的爱情,那么这个人的爱情观具备初恋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可以忽略对方的缺点,甚至可以将其自主的美化。如果是这样的观点,那么你完全可以不必在意这些人的“短暂”,因为非“真爱”。把问题放在对方身上。
2:如果你不是第一条的观点,那么我觉得你应该这样想,把问题放在自己身上:爱情不是纯粹而理性的事情,看到对方缺点是很正常的,爱人不是圣人,我们不能把自己脑袋中预想的行为和想法自私地安放在另外一个本来毫无关系的灵魂上,所以,我们需要宽容。
结合这两点,我个人认为,挑对方毛病是相爱的两人常见的现象,能够宽容的自然就宽容了,不能够的也无法牵强,自己把握好这个微妙的尺度。我想你一定会遇到那个“对的人”,那个你对他的缺点可以去包容的人。
2008-07-01 23:45:34 舍舍房
你说的很对,我们强调什么,其实就是害怕什么,在意什么。我也常常对自己的一些执念心生反感,心想为什么我就不能放低这些想法呢,“心若放在地方,天地反而宽广”,太用力,反倒欲速则不达,太执拗反倒南辕北辙,“用心恰恰无”啊。不如,放轻点,无视它,反倒“无心插柳,柳成阴。”
你对自己的这种感觉体会的很深了,深到“沦陷”,于是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这不是认识上的问题,因为你渴望和别人交际沟通,只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很欣赏像你这样真正能够剖析自己,自省想带来改变的人,这比那些躺在自挖的井里面,顾影自怜的人可爱的多。具体来说,先要学会对周围的人好奇,好奇才可促使你放下防备与人交流,太多敌意和敏锐,自然会与别人形成隔离,别人也不敢主动靠近,只有你去主动,平时找他们出来聊天,吃饭,交换信任,行动起来其实就是你内心一个指令,至于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也在个人的喜好。大部分障碍,都是缺乏沟通造成的,这你明白。除此之外,试图培养其他的爱好,比如在网上吧,看一些你平时不会关心的东西,听一些不同风格的歌曲,等等,还有可以去参加一些陌生人的活动,比如在豆瓣的同城活动,可以考虑参加。总之从你说话,我觉得你正处于瓶颈的自我不满的生活状态,但也是打破旧状态的最佳时期。
你的很铁的闺密或哥们会在你伸出手后出现。;)
2008-07-02 14:41:11 四月 (北京)
能够及时的平衡和调整是很需要坚定的内力和魄力的。很好:)
工作中不知道最适合什么,关键是那个“最”字是带来不了答案的,每个人都潜质无限,估计只要稍微有点基础和兴趣都能够承担。工作的方向问题定位,一般情况下是方向太多而茫然。我个人觉得只有慢慢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个人特性和品性的稳定,结合自身条件和人文环境才可相对找准定位,才可知道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并为之努力,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因为你给的信息比较少。
2008-07-02 16:43:19 城市木偶 (重庆)
恐惧或者依赖,看起来矛盾的二种状态,实际我认为是一种,那就是无法游刃有余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一点,就害怕伤害,远一点就害怕被疏离。每个个体都要像一个磁场来防备自己,而非看起来浑然的石头,有场的发散能力才可真正做到有捕获性和排斥性,而石头虽然原则性强,但是没有弹性。所以与人之间恰当距离,是要在比较好的认识前提下去身体力行去把握的。
个人之见,不知道偏离你的问题没有。其实大多少时候我这样对别人说也是在自勉。我自己也有很多困惑和公认的人格缺失。
2008-07-04 19:58:02 wxxf
周围的环境给你预设了太多信号,这些信号干扰了你的内在平衡,对很多人事的看法在发生改变,特别是你在国外,如你所说,看到的东西多了,感觉纷扰。这很正常,因为心性未定。从前追求梦想,拥有一份单纯的力量,现在慢慢接触现实这些力量被分散,因此感到无力或迷茫。这分析起来很简单,一个人内在简单而坚定的力量最终还是靠自己去积攒。迷茫有时,悲观有时,这并不是坏事,它迫使你去思考 ,去寻求改变,谦卑地像你欣赏的那种人去学习。铲除心中繁衍的杂草,让你世界行云流水,自在节拍,我想是时候给自己一个革命了,重新看到从容的自己。
2008-07-05 10:46:46 Yolanda (北京)
紧张,总是紧张焦虑。
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自己看看是什么在让你不安。问问自己。
2008-07-05 17:54:53 小烟 偏头痛小姐。 (苏州)
“1. 我对恐惧的事物会去臆想它的存在 然后让自己的神经非常紧张来迎接它 ”
我个人觉得你是有点轻微的恐惧症加妄想症状,你在最后说“按照我自己的分析,这种情况是不是我必须要正面它才能克服? ” 怎么说呢,你说的很对,在心理学上属于“系统脱敏治疗”,也就是去直面刺激你的事物。具体可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0257.htm
2,对于第二种情况,因为你需要心理专业的知识。而你的情况或许没有必要去治疗,所以我只能夸张点说。专业上属于“童年阴影”,这虽然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但是大多数人不太了解,对于这种可以靠自行回忆,旧记忆还原来认知现在的状况的人,一般采用“催眠疗法”,听起来很玄乎是吧,你就当了解心理学知识,可以去初步了解一下http://baike.baidu.com/view/122984.htm
2008-07-05 18:48:46 艾歌维尔 (北京)
在这件事情上,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她的家庭事情可以去影响你们的感情,这样说或许有些不妥,但是看样子你把她的家里事跟你的父母有沟通,而且你又把你家里人的意见告诉了她。虽然不清楚这里面的细枝末节,但是我觉得从女生的角度,你在这件事情上有欠妥的,不光是她好强。
分手的时候她再来数落你的毛病,虽然她做的也不理智,但是我理解女生的这种心理,可以简单的称为“报复”,来缓解她心中的不平衡,或许在她需要你支持和信任的时候,你伤害了她的自尊?这些我都不知道,主观臆断,希望你谅解。同样的,她的“报复”导致你也开始怀疑和自责,仿佛自己真的从前有些糟糕一样,我想说,不用去事后追认了,她对你的情绪是夸张而不真实的,并非她的本意,她只是想让你懊悔,激怒你。
至于当她有新的男朋友后再发短信来“激励”你,我觉得她做的非常不好,就算有“错”,男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再来审问的,她的错,别再来惩罚自己,自己有错,就更加爱护自己下一个女朋友。她的这种“激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你可以说她是因为觉得愧疚才这样来提醒你,但是你感到开心了吗?没有。你感到痛苦。
所以,相信你自己,男人的魅力就在于果断。爱情是个难题,到处都是正确答案。这段时间的纷扰可以通过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相信真正爱你的人,就算是看透了你,还是爱你。
谢谢几小米,主要是大家能够放的开,真诚地去信任别人。沟通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诉说本身也是一种勇气的表现,对自己的诚实。
2008-07-17 11:38:38 窄形本 (北京)
嗯,过于自持和防备,是会有这样的困惑。
从你简单的一句话,我能大略看到你较为完善的防备系统。“但是会越来越好”和“还不成熟哦”,这种自我告慰和自嘲就说明了。
同时也说明,你是清者自清的人,所以你会令自己满意的。
2008-07-17 13:14:06 w' Chen米
我不太了解对方的确切身份和“多疑”的偏向。
首先我们要就事论事,你觉得对方的怀疑是部分准确的吗?疑虑有些时候是双方照成的,你通常给对方的信息反馈是否真实?有没有真诚而耐心的沟通?信任是一个长期建立的过程。
其次再来分析对方,“习惯性多疑”是有具体事例可提供的吗?那些事情有没有特别在某些方面突出?如果是人格性多疑,我觉得我们应该先要摆正一个态度,那就是要有积极面对的耐心。如果你被误解,被怀疑,千万不要责备对方,要竟可能的控制情绪和对方找时间来沟通。如果交流的渠道一堵塞,一逃避,问题只有更尖锐。
简单来说,多疑一般产生于闭塞的交流环境,错误的信息反馈,和不被信任的自卑与压力。对待他们只有“耐心,沟通,宽容”
2008-07-17 13:28:16 窄形本 (北京)
你明白这是你的认识问题。
有些时候来自经验,有些来自你处世的悲观态度。首先自己不要太敏锐,习惯性心理负面暗示了,很不容易再丢下厚重防备。社会复杂,没人不会不戴盔甲,用真性情与人交流也是一件勇敢而容易受伤的事。但是逃避和过分防备必定会使别人不敢靠近,生活也会变得压抑而闭塞。
2008-07-17 13:33:30 素/忘川 (武汉)
我想你没有你自己说的那样绝对。如果是“绝对”,那么我想,你其实在表达相反的信息,那就是你其实是更希望去相信。
2008-07-17 13:48:45 мiа (北京)
“自大”或者“不爱自己”有时候真的长的是一个样子。让我们分不清原因。
你说的厌倦与人交流,感到不耐烦。因为我们还在学,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还不能八面玲珑,游刃有余。我们潜意识里想保全自己的“小宇宙”,不受侵扰,不愿靠近别人,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无可厚非的。不与人交往就像精神洁癖,是很奢侈的事情。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是我们阶段性的体验,与你当下的状态和最近接受的外界信息相关,我们还是会变得去主动适应与人交流的,当然主动适应绝不是让我们变得迎合和献媚。
其实这个问题,我就总会发生,于是上面一段话,又是自勉。
2008-07-17 14:04:00 拉塌
矛盾。是问题暴露的最常见的方式。首先我们得肯定一点,矛盾让我们变得清醒,看似没有平衡,实则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完备,不可能足够。你透露的矛盾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可能绝对的“自由”与“爱”。就像因为有束缚,才能让我们渴望“自由”一样,否则它就是一个虚妄的词。“争吵”也是体现和证明“爱”的存在的方式。如果你感到困扰,我认为唯一的原因,就是“憋闷”。是“闷”让你觉得无处派发,让你觉得生活中自己矛盾丛生。试着放轻松,找朋友出去聊天,聊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生活本可以行云流水般轻快。
2008-07-17 17:03:46 未完待续 (香港)
夜的温柔总是让我们放下防备,袒露无遗。
可是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戒备严严,故作坚强,其实我们是可以求助的,是可以信任他人的,是可以不那么歇斯底里的。本来一切可以简单而坚定。虽然我们彼此不知到底是发生过什么,或者内心积压了什么,但是无论怎样,如果你愿意,一切都可以放低,听一首beyond的老歌吧http://www.songtaste.com/song/16670/
2008-07-21 15:29:56 w' Chen米
单方面努力的确不是万能的。但愿对方能够自己想明白。
其实有同感就足够了,如果不能自我告慰,让我们彼此慰籍
2008-08-04 00:23:30 绎清尘 (内江)
每个人成为当下的样子,都是有内外很多原因的,也是不容易的。
哈哈 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泛化”现象,引起对“皮”的“恐惧”。
我怎么和你相反呢 ,我喜欢吃带皮的。。。真的 ,光滑的鸡皮也吃。
泛化现象:由于某种特定刺激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新的刺激越接近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你讨厌吃所有皮。
哈哈,所谓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的说,就是身体的反应加上心理的暗示。
你的小特质真可爱。
2008-08-05 13:18:17 Y小刷 (上海)
不忘。
众所周知没有办法 ,或许只有让对方知道你的痛苦 你会觉得好受些 但显然这又会让对方觉得困扰。说到底,痛苦的事情,我们只有担当,担当会让你变得强大起来。
2008-08-27 23:43:17 ++
感觉你在很轻声地在和我讲话,如果你是坐在我面前,我只想做个单纯的倾听者。我想如你所说,“我想可能这经历后会使我变得强大”。虽然我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感觉有一种经历曾让你溃败,就当我无知猜测吧。
总之你期望“对自己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你先要肯定自己这一点。然而你又觉得力不从心,找不到变化的始端,就像你面前有一层模糊你视线的膜,你像要捅破它,看清楚,然后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
我个人认为,咱们要慢慢的,慢慢的去与人交流,就像现在这样。惰性有时候并不简单的是懒惰,很多情况下是习惯的制约,那些习惯让你觉得“不变”是安全的。并不是人人都强大的可以利落地处理自己,慢慢地,耐心地。
当你重拾好奇心与关怀,珍惜你眼前拥有的,咱们都还是幸运儿。不去想如何珍惜,珍惜就是关心当下,给自己列一个看起来呆板但你绝对可以做到的事件表,一切清亮而顺畅。你说你不知道要问什么,那就对了,你只是在诉说,我只是在听,我试图去接近你的真实想法。我只能做到这一点点。剩下的还希望自己对自己肯定并鼓劲。
2008-08-28 19:45:44 小吴老师 (沈阳)
呵呵 ,很怪异的梦。在承认梦暗示潜意识的前提下。
带有暴力的梦,暗示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需要发泄。
教育别人如何长高,太匪夷所思了。牵强附会都猜不到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