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豆儿520 2016-06-24 23:08:00
二哥,我体检检查出亚甲减,请问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或调理?现在记性特差,不知是不这个引起的,我才32岁啊。。请二哥赐教!
-----------------------------
如果同时伴有肥胖,脾寒湿的症状,速速运动不可懈怠。
@大红桃子 2016-06-25 10:06:00
二哥,阑尾穿孔,化脓腹腔积液可有什么好方法,现在只能一天十二带吊瓶保守治疗消炎
-----------------------------
留意《金匮》大黄牡丹汤,标准煎服法,供你参考。
昨天从QQ群里看到有朋友提到入夏之后的两条养生建议,第一条大意是说入夏之后要喝姜枣茶来保养身体,因为夏天是人体阳气发散最旺的时候,所以立夏之后要常喝生姜大枣茶来助其发散,目的是以应天时;另一个方法是立夏包括立夏附近的这个时间段里,选择正午,在太阳底下暴晒自己,以达到身体阳气生发的作用,大家觉得这两种养生方法有理或者可行吗?
任何一种养生方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方法,离开条件谈养生方法是无法指导实践的。这就好像任何一种结论,都是条件下的结论,吃山药好不好,也是因人而异,这个人的体质特征就是山药可不可以使用的条件。
夏天,天地气交,天地之间的能量交换达到一年中最旺盛的时候,从天上来得多,从地上发散出去的也多,所以称其为“蕃秀”,人是万物之一,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也具备了这个特点,此时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甚至外出旅游的兴趣大增,在北方很多寒湿导致的疾病到了这个时间段,都莫名其妙的减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夏天利用这个节气充分的活动发散都是有益于身体的。但是过犹不及,如果大量的发散,却收不回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对四时阴阳来说,温度只升不降,那就是地球融化,对人来说,只散不收,那就是阳气大量散失最终导致的内寒,所以中暑、休克、霍乱这些病也就产生了。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三伏天和三九天都不容易过,年老体弱着在两个时候都容易出现危险,所以夏天不能让阳气发散太过,有去无回,是违反养生原则的,喝姜茶,只适用于发散不足的人助其发散,这就是条件,而不能把它做为普及性的养生办法。任何绝对的方法都是不对的,任何方法都是有使用条件的,只有不变的理,没有不变的法。这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说起生姜,这是一味调料,腌酸菜,拌凉菜时做为佐料使用,非常美味,可是我见过很多人为了养生,每天早晨把生姜片夹到馍里面吃,还有直接吃的,这样子,不难吃吗?贪功则无功,建议直接吃生姜片的朋友,换个更能让周围人理解的吃法。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均可致病,如果是热邪致病,用了姜枣茶,就好像在火上浇油,夏天消暑其实就是收敛过度外散的阳气,这也是养阳的方法,所以到了盛夏酷暑,吃西瓜,喝浆水,酸梅汤,这些或甘甜、或酸甜之物,能养阴而生津,阳气的物质基础就是津液,所以在盛夏酷暑里生津就是养阳,姜枣茶是不适合这个季节的。
很多人认为中午是阳气最强的时候,所以如果要接受阳气,就要在中午这个时候,其实阳气这个说法是比较笼统的,确定身体内的阴阳之气,也是有条件的,把人体内部循环比作一个小天地,那么一气周流就会有升有降,我们把上升的气确定为阳气,此时体内的阳气就和天地之间的四时之气合上了,天地的上升之气又可以分为春天的少阳之气和夏天的太阳之气,都属于阳气,那么在人体,阳气至少也有这么两种,那么如果需要接收到天地之间的阳气,到底是接收早上的少阳之气呢还是接收中午的太阳之气,这中间是有差别的,大多数人都选择晨练,而且觉得晨练效果好,道理就藏在早上的生发之气里面。
实际上正午的时间,并不是我们需要的那个生发之气最旺盛的时候,只是太阳一上午的照射,温度积累到了比较高的时候罢了,所以这个时候去户外接受阳气,已经有点晚了。假如是夏天,还有可能中暑。所谓强弩之末难穿鲁缟。到了正午,已经是一阴所生,阳气要转为收藏,化阳为阴了。每一种气的详细计算方式,古人早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作为养生手段,今年夏天二哥的建议依然是早早起床,中午来个美美的午休。
前几天楼里的争论我看见了,如果不表示,就好像故意在装聋作哑。
那就表示一下,看到了质疑的声音,也看到了大家的尽力维护,在此一并谢过。
我争取多讲大家未知的,而自己已知的中医知识,在盖楼的同时,我要用更多的精力提高
自己,让失望的病人越少越好,医术半年快过去了,还是徘徊在30分,楼却盖了这么高,有点心虚。
@二哥2014a 2016-06-25 15:43:00
前几天楼里的争论我看见了,如果不表示,就好像故意在装聋作哑。
那就表示一下,看到了质疑的声音,也看到了大家的尽力维护,在此一并谢过。
我争取多讲大家未知的,而自己已知的中医知识,在盖楼的同时,我要用更多的精力提高
自己,让失望的病人越少越好,医术半年快过去了,还是徘徊在30分,楼却盖了这么高,有点心虚。
-----------------------------
希望你们继续喜欢二哥,但也别刻意维护,待我自由生长。别拦着 也别护着。。。。哈。
@瑞拓传播 2016-06-26 12:39:00
与二个交流一下:
首先我不是医生,但与医有些缘缘,年轻时学的专业是兽医(有中兽医的课程),后来转行。
故事一:父亲冥寿应该在100多岁,在73岁那年,夏天吃西瓜,得了消化道出血,因为脱水失血,从住院开始医院每天用药就是输血、输液、消炎,6天以后不见好转,至夜间父亲发昏,小腿下部出现水肿,我知道这是肾衰竭,出现病危,经西医抢救后苏醒。医生告诉我:老人年寿已至,要做好后事准备。我听后泪水如雨,......
-----------------------------
我的看法是:把方子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