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374 晋文公的算盘

  公元前635年,周朝襄王17年,秦穆公25年,晋文公2年。
  因为王子带之乱,襄王逃到郑国。
  关键是襄王跟郑文公关系还不怎样……

  在位多年的秦穆公看到这样的情况二话没说,把军队带到黄河边,随时准备送襄王回朝。
  接下来我们看看晋国这边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是怎么看待这事的。
  首先,狐偃就发话了:想要得到诸侯的拥护,并且合大义,简直就没有比勤王更好的事情了,当年晋文侯就干过这样的事情,而眼下正是您晋文公的大好机会啊。

  这里我们提几点,晋文侯当年帮助平王灭掉携王那是帮了大忙的,平王甚至专门作『文侯之命』一文表彰晋文侯,所以说勤王这样的事情那简直就是刷口碑的利器;
  勤王多次出现,指的是君王出现了麻烦,作为臣子的发兵为君王排忧解难,比如狐偃的原话就是『求诸侯,莫如勤王』;
  另外,虽然比较巧的是当年勤王的是晋文侯,眼下晋文公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的并不是『文』这个字,毕竟晋文公不去世是得不到晋文公这样谥号的,真正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晋文公与几位忠臣称霸于中原的野心。

  好吧,狐偃都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眼下秦穆公也在黄河那边随时准备勤王,晋文公该如何表态呢?
  晋文公表示这是大事,咱得慎重。
  所以呢,得占卜一下,算个卦先……

  很快,狐偃又发话了:大吉。
  不光是大吉,狐偃还补充到,这次占卜显示的是当年黄帝在阪泉作战之兆,看来不止是霸主,当霸王都有可能啊。
  晋文公:是不是夸张了点……

  吉利过头了有时候看来也不好,黄帝之兆似乎超出了晋文公的心里预期,对此晋文公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所以晋文公表示了,这忐忑一句歌词没有也不好唱啊,咱们还是得慎重,要不再算一卦验证一下。
  狐偃:……

  就晋文公这样选择困难症的主还真是难伺候,放现在绝对四级都考不过的水平。
  原因很简单啊,就算给他个色子摇答案,这么多题而且还是四个选项,摇一遍答案又确认个几遍,题都未必做得完……
  没办法,再难伺候也得伺候啊,于是按照晋文公的意思对于帮不帮襄王接着又给算了一卦,狐偃表示看来这个勤王看来是妥妥的可行啊,因为结果显示又是大吉。

  不光是大吉,结果这次还显示『公用享于天子』,也就是说事成之后天子将会专门设宴款待答谢。还没完,『天子降心以逆公』,意味着天子会自己主动降格来迎接晋文公。
  晋文公:那还说啥,擒贼先擒王啊。
  狐偃:是勤王……

  拿定主意之后,晋文公倒也没有马上着急操办这事,毕竟秦穆公那边早已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渡过黄河。
  所以晋文公第一步要做的是派人给秦穆公带话,表示这样的苦差事还是晋国去办好了,怎么说晋国离的也更近,秦国用不着为襄王的这点小事费更大的力气,于是乎晋文公还真就劝退了秦军。
  事实证明,多算几卦确认一下还是有效果的,晋文公这会显得是动力十足……

  我们再次强调,有些事情我们能猜中开头,但是真不一定猜不到结尾,比如说襄王,比如说王子带。
  王子带之乱究竟会怎样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善水心 2016-04-03 21:13:48
  呼唤楼主。今晚早点更不?
  -----------------------------
  抱歉 今天回来的很晚
  @暴宝蓝 2016-04-03 22:24:11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好久不见...
  不好意思 今天没能准时
  375 如此要求
  375 如此要求

  还是公元前635年,我们虽然说了这么大一段,但是剧情并没有被带走,顶多只不过是晋文公算了两个卦……
  三月十九日,劝退秦军后,晋文公兵分两路,一路部队准备迎接襄王回城,另一路则紧紧的将王子带包围。
  事情进展得相当顺利,十余天后到了四月初三,晋军俘虏王子带并将其杀死,襄王在出逃半年后再次回到洛邑,王子带之乱宣告结束。

  王子克之乱、王子颓之乱,以及最近才发生的王子带之乱,我们小结一下,王室虽然是乱了点,但天子的命往往都还是挺硬的。
  归根结底,天子实力的确够衰,但是跟各诸侯国国君比起来还是要醒目一些,不管诸侯国处于何种目的,只要周朝天子出点事情,总是会有人站出来的。

  王子带之乱,襄王召唤王子带回到洛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错就错在襄王不听劝告非要联合狄人去打郑国,完了还坚持要娶狄人隗氏为妻。
  结果是隗氏与王子带勾搭在了一起,王子带还顺便拉拢狄人和襄王的臣子颓叔、桃子,于是就上演了如此尴尬的一部大戏。
  好就好在,勤王所能带来的巨大威望对秦穆公和晋文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晋文公连算两个好卦的情况下将这一想法付诸于行动,即位的第二年便干了这样一件大事。

  对比之下,秦穆公等待这个机会等了二十多年,结果是在黄河边上吹了吹风,然后就被晋文公给忽悠回去了……
  对于此事,秦穆公是这样总结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首先得防备那些投机的……
  王子带是这样总结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杀人不灭口,仇家追着走……
  襄王又是这样总结的:晋文公是个好同志……

  好吧,晋文公又是怎样总结的?
  这个不忙,襄王都表示晋文公是个好同志了,我们先看看襄王接下来是怎样感谢的。
  当年襄王还只是个太子的时候,齐桓公公开表态支持襄王,等到襄王终于当上天子的时候专门组织诸侯开了个表彰大会,紧接着又派了代表参加齐桓公的葵丘之盟,说明襄王不是个不懂得投桃报李之人。

  襄王会怎样感谢晋文公呢?
  襄王:晋文公,来一起喝个酒。
  又是喝酒……

  没错,搞定王子带之乱后没几天,晋文公便来朝见襄王,当然了,邀功应该是主要目的……
  襄王设宴招待晋文公,还让晋文公向自己回敬酒,面子果然是给的很足的,也应了先前『公用享于天子』这一卦。
  襄王:这次必须是多亏了晋文公啊,该如何奖励是好呢?
  晋文公:咱的要求也不高,等以后死了随便能搞个『隧葬』就可以了。

  晋文公的要求的确也不高啊,不要一分钱,不要一块地,也就只是想在去世后把自己的葬礼搞得隆重拉风一点。
  实事求是的说,的确也只是隆重拉风一点,不过我们还是先了解下『隧葬』是什么。
  所谓的隧葬,指的是是天子的葬礼,换句话说,晋文公倒没要求别的,只是希望自己在去世的时候能按天子的规格来举行葬礼。

  我们再换句话说,晋文公在向襄王暗示,他希望能够与襄王平起平坐。
  这样的结局果然是我们预料不到的,所谓的勤王不过是个由头,黄帝之兆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晋文公内心的真实想法。
  襄王:……
  @禅___静 2016-04-04 19:11:16
  卧槽,投票=打赏?
  -----------------------------
  才女泥错鸟,投票=包养
  @禅___静 2016-04-04 19:11:16
  卧槽,投票=打赏?
  -----------------------------
  @o弘毅o 2016-04-04 19:39:57
  才女泥错鸟,投票=包养
  -----------------------------
  @禅___静 2016-04-04 20:06:24
  [d:再见] 包养没兴趣~
  -----------------------------
  懂 被包养就有兴趣了
  @善水心 2016-04-04 20:31:55
  哈哈,楼上两位又开始说相声了。
  -----------------------------
  来吧 今天早点更
  376 襄王也赏地
  376 襄王也赏地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子说事奉君主得先认真的把分内事办好,然后才能考虑自己的利益。
  襄王:为什么孔子出生得这么晚……

  没有办法,俗话说的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襄王虽然贵为天子,但这会却指望着诸侯来接济,能敬其事就已经不错了,还要啥先后。
  晋文公:我的要求并不高,待我像天子一样好。
  襄王:话里有毒,不行。

  实事求是的说,晋文公不过是想万一哪天『薨』了,薨得跟其他诸侯稍微有点区别而改成『崩』,这样的要求真的很过分么?
  襄王:这是规矩好不好,哪能有两个天子,必须很过分。
  晋文公:……

  好吧,晋文公想『崩』都『崩』不成,双方只好各自让步。
  妥协的结果是晋文公没有得到名分,但是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阳樊、温、原、攒茅等地划入到晋国帐下。

  这里我们简单说几点:
  『温』、『原』、『絺』、『樊』、『攒茅』等地早在桓王时期还属于苏国的地盘,当时桓王拿苏国的地皮跟郑庄公做交易,导致了苏国对周王室的不满。
  到了惠王上任不久之时,王子颓之乱爆发,苏国坚决跟周天子唱反调,并且便联合卫国、燕国伐周。
  随后,复位成功的郑厉公勤王平定叛乱,帮了惠王一个大忙,惠王也将虎牢以东的地皮送给郑国作为奖励,这是其一;

  不是说这些地皮是苏国的么,襄王为什么再次拿苏国的地送给别人呢?
  原来,早在襄王三年,公元前650年王子带之乱还没有发生之时,苏国就已经被狄人所灭。
  狄人灭苏后没有久留,温地等又被周王室所有,这是其二;

  襄王:『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襄王表示祖上曾经也阔绰过,天子曾经也是有方圆千里的地盘,其余不要的才分封给各等诸侯。
  因为东迁,天子的领地失去大半,惠王襄王连续两代因为郑国、晋国勤王而打赏地皮,此时的天子实力更加衰弱,天子实际掌控的面积甚至已经不如一个稍微混得滋润点的中等诸侯国,这是其三;

  晋国得到了襄王打赏的地盘,领土向南得到了有力的扩充,这是其四。
  但是晋文公向南的扩张也并非完全一帆风顺,比如阳樊就不服晋国,晋文公便动用武力包围阳樊,结果阳樊的『仓葛』表示:大家都是天子的亲戚,说好以德服人的,暴力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好吧,晋文公又只得给与阳樊百姓自由,安抚安抚这里的百姓。

  比如原邑也不服,晋文公于是又包围这里,并且只带三天的粮食。
  直到第三天,晋军看到原邑还不投降,于是就收兵准备回家放羊了。
  这时,原邑派人放话了:再玩会啊,我们马上就要投降的。
  晋文公: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说围三天就围三天,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所损失的东西更多。

  原邑一看晋文公这么讲信用,于是便高高兴兴的投降了……
  @片汤2016 2016-04-04 23:30:23
  高高兴兴的顶一个
  -----------------------------
  哈哈
  @善水心 2016-04-05 09:16:58
  哈哈,晋文公威武啊~
  -----------------------------
  呵呵 毛毛雨啦
  我们最近说的这些事情都是在为晋文公走向巅峰做铺垫
  @禅___静 2016-04-04 19:11:16
  卧槽,投票=打赏?
  -----------------------------
  @o弘毅o 2016-04-04 19:39:57
  才女泥错鸟,投票=包养
  -----------------------------
  @tqzrd 2016-04-04 23:43:49
  楼主,你这个玩笑会吓到想打赏你的人!冒汗!
  -----------------------------
  额 那T姐你被吓到没
  @翌心我的宝贝 2016-04-05 08:49:39
  万年潜水党必须出来了 真的写得好!赞!
  -----------------------------
  呵呵 谢谢 难道又一个潜水姐?
  @花之颜:
  

  哈哈,我是不是好奇心太重了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4-05 15:06:53
  hi~~周二打卡~投票发现楼成绩不错呀~
  -----------------------------
  没啥后劲了...
  @suiwa 2016-04-05 15:01:16
  @o弘毅o 语言风格搞笑。且看且想。lz继续
  -----------------------------
  好 谢谢支持
  @请叫我陈奕迅丶葡 2016-04-05 13:05:06
  马克
  -----------------------------
  陈奕迅你好......
  @劳资还单身 2016-04-05 15:41:57
  你好,我是矮壮快,你怕么
  -----------------------------
  不怕 因为高富帅里面我顶多只与帅沾边...
  @暴宝蓝 2016-04-05 20:30:41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呵呵 暴宝蓝晚上好
  377 鄀国无外交
  377 鄀国无外交

  因为秦穆公,晋文公得到了与晋怀公抗衡并即位的机会;
  因为秦穆公,晋文公顺利解决了想要放火烧死他的吕省、郤芮;
  因为秦穆公,晋文公得到了勤王帮助襄王解决内乱的机会。

  秦穆公:别客气,你是我女婿嘛。
  晋文公:……
  我们稍微有点怀疑的是,致力于逐鹿中原的秦穆公真愿意把晋文公捧成一朵花,自己在背后心甘情愿的做绿叶么?

  原来,秦穆公爽快的把勤王的机会让给晋文公,一来晋国的确也是要方便一些,二来秦穆公为了重修秦晋之好,在这事上也就不再坚持,三来既然不去勤王了,那么也有自己的下一个打算。
  秦穆公想干什么?
  打『鄀国』『音同弱』。

  这个鄀国名字首先就取得不太好,是周朝一个相对比较弱小的异性诸侯国,地理位置在秦、楚之间。
  我们说弱国无外交,鄀国在外交上也面临着很艰难的抉择,往南看,这里是跃跃欲试的楚国,西北望去,这里同样是饥渴难耐的秦国,得罪哪一个都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当然了,一个都不得罪也不代表就没有麻烦……

  晋文公这边刚刚解决完王子带之乱,很快便收到了秦国的邀请:组团打鄀国。
  晋文公果然没有让秦穆公失望,公元前635年,襄王回到洛邑后的秋天,秦国和晋国进攻鄀国。
  鄀国能怎么办?

  对,找楚国试试看。
  于是随后楚成王派了『斗克』、『屈御寇』两位驻军在鄀国的都城『商密』附近,秦、楚之间形成暗战的局面,晋国则站在了秦国这一边。
  没想到的是,秦军玩了个阴的……

  秦军是这样做的,他们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开斗克与屈御寇率领的楚军,偷偷的就包围了商密。
  这还不说,秦军还捆绑了一些秦国自己的士兵假装成战俘。
  更绝的是,秦军专门搞出个结盟的仪式,排场闹得又大又显眼,假装马上要跟斗克、屈御寇歃血为盟的样子,让商密人以为自己已经成为瓮中之鳖。

  鄀国:这还玩个啥,妥妥的投降呗……
  对于楚国来说悲催的是在秦国轻松搞定鄀国之后,斗克与屈御寇还真就被秦军给俘获了……
  已成成为楚国令伊的成得臣很生气,带了军队前去追击,秦军也没有在商密久留,带着斗克与屈御寇高高兴兴的就回国去了……

  春秋以来,我们看到秦楚的第一次交手最终秦国用他们的智慧取得了胜利,这两个蛮荒之地的诸侯国之间明争暗斗也算是拉开了序幕。
  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
  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明明是鄀国遭到了欺负,我们的关注点却在秦、楚两强之上,哪怕是鄀国人已经投降,我们把看点还是放在了秦楚对抗这样的话题之上……

  说一点,到了公元前622年,秦国再次攻入商密,其领土被秦国完全所占有。
  鄀国人只得迁徙至今湖北宜城一带成为楚国的附庸国,但是在这里他们又最终被楚国所吞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
  沧海桑田,皆成云烟。
  @善水心 2016-04-05 21:15:26
  哈哈,今天这么早,赞\(≧▽≦)/
  -----------------------------
  看到你来了的嘛
  @花之颜 2016-04-06 11:12:17
  这几天忙成狗,都没好好看帖。投票投票~~~
  -----------------------------
  呵呵 谢谢支持
  @jody021 2016-04-06 12:15:43
  楼主出书,要买一本,给我侄女和女儿留着看,因为本人已经看了楼主的连载了呀,看的真过瘾呢,现在很少有象楼主这次能静下心来写些东西并且不为世俗所诱惑,加油,棒棒嗒!
  -----------------------------
  弱弱的提醒下,买2本可能好点,这样人手一本不会闹矛盾......
  @Cassie向阳花 2016-04-06 12:11:42
  楼主加油
  -----------------------------
  好嘞 一直在加油
  我们今天补上一张地图
  本来在373节前后聊到秦国地理位置的时候就应该贴出来的
  不过那几天有点忙结果给搞忘了...
  秦国地势图

  

  图中绿色表粗的那个几字形的就是黄河
  既然说到黄河 我们今天就随便聊聊
  番外篇 黄河
  哪位朋友对地理知识比较精通的欢迎补充
  我的地理知识其实严重欠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