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1
  2
  准备开更
  67 九世之乱
  Who can who up模式即将开启......
  67九世之乱

  仲丁的死,来的太突然,这个突然不仅仅是在于他自身,更多还是在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后续商王室的动乱。
  自仲丁后,商朝开始连续发生王位上的纷争,并屡次迁都,造成很多诸侯叛离以及国运的衰落。

  仲丁死后,其弟『外壬』在即位,在位15年,病死;
  外壬死后,『河亶甲』继位,河亶甲是太戊的儿子,外壬的弟弟,在位9年,病死;
  河亶甲后,其子『祖乙』继位,在位19年去世;
  祖乙死后,其子『祖辛』继位,在位16年,病死;
  祖辛死后,其弟『沃甲』继位,在位25年,病死;
  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继位,在位9年去世;
  祖丁死后,沃甲之子『南庚』继位,在位28年,病死;
  南庚死后,祖丁之子『阳甲』继位,在位7年,病死。

  从仲丁到阳甲,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便是王位继承上的混乱,这一时期,不光是儿子、弟弟可以继位,就连堂弟、侄子都要跳出来掺和一下。
  虽然其中祖乙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帝王,他的存在使得商朝社会经济总体上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他在位时间也相对较短。
  大多数的时间,王位更迭的无秩序性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更多是灾难,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外的战争频繁。
  自仲丁到河亶甲,蓝夷一直是商朝一个头疼的问题,后期又有『班方』、以及背叛商朝的『邳』和『侁』等部落。
  连续几代领导人多次的征伐,虽然对这些势力进行了有效的遏制,但同时也使得商朝的国力急剧衰落。
  二是商朝习惯性的毛病迁都癖好又开始发作。
  从仲丁迁都于嚣开始,随后河亶甲迁都于相,祖乙之后又迁都于邢,到了南庚,又再迁都于奄……
  九朝之内,频繁迁都,虽然也有自然灾害的因素,但更多还是因为政治斗争上的内耗,导致了各位一把手不得不通过迁都的形式来削弱其他的势力。
  某种程度上来讲,迁都也许起到了领导人想要的效果,但同时这也在不断削弱的却是商朝本身的实力。
  三则便是政治上的内耗,导致了商朝的发展缺乏延续与稳定性。
  斗争带来的混乱使商朝贵族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凝聚力越来越差,我们都知道的是,人心散了,队伍就自然不好带了。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王位继承上的混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原本正常运转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的统治力量也遭到严重削弱,无力再顾及四方诸侯方国。
  很多诸侯开始不再向商朝朝见纳贡, 西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则趁机发展实力,日益威胁着商朝的统治。这个动荡的过程后来被称为『九世之乱』。
  总之的是,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商朝的局势简直糟透了,九世之乱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差了九代人,但九位接班人连续的政治斗争为商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九九归一,有着剧透能力的我们自然就知道,到了第十世的时候,商朝就要开始逐步走向正轨。
  要不然,为什么不叫十世之乱呢,我们的分析有道理吧……
  果然,阳甲死后,其弟『盘庚』继位。盘庚看到前面的局面也是痛心疾首,下定决心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如何具体实施呢?

  盘庚说,我们还是迁个都先……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19 11:55:35
  九九归一还能这样理解。。。。
  楼主居然自己翻页>_<

  -----------------------------
  翻一页了没那么卡......
  @司马蛋 2015-05-19 11:31:59
  帮顶

  -----------------------------
  谢谢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5-19 08:58:16
  你又调皮了~~~
  -----------------------------
  额
  @sweet814 2015-05-19 19:12:20
  楼主加油

  -----------------------------
  呵呵,谢谢
  开更
  68 盘庚迁都
  68 盘庚迁都

  有人说,善良过头了就会显得懦弱,计较过度了就变得矫情,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没有说绝对的能做,或者说绝对不能做,最需要把握的还是个度字。
  因此,在迁都这个事情上,大中华史上历来发生的次数并不少,也很少有人坚持认为这样的事情绝对好又或者绝对坏,但商朝在这一点上绝对显得十分神奇。

  让我们简单对比三千多年前同期的大中华与古埃及:
  古埃及图特摩斯三世发动政变的时候,仲丁在忙着迁都;
  图特摩斯三世忙着扩张的时候,河亶甲在忙着迁都;
  到了图特摩斯忙着四处打仗的时候,祖乙在忙着迁都;
  一直到了后面,古埃及的领导人也在不断的换,仗也在不断的打,南庚和盘庚干的事情还是迁都……

  屡次不断的迁都成为了商朝一个重要的现象,自打有商部落开始,一直到商汤建立国家之前,就已经迁都达八次,即便商朝成立以及稳固政权以后,仲丁到盘庚,又连续进行了五次迁都,这也就是商朝迁都史上所谓的『前八后五』。
  为什么会如此频繁的迁都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种情况:
  一是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的影响。
  这种情况在上古时期我们就已经看到类似的先例,但汤以前的八次迁都来看,水灾的影响应该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是商部落本身游牧民族的天性使然。
  部落时代时期,农业技术还在起步阶段,很多部落的生活基础还是以游牧为主,随着气候季节变化而随时迁徙也成为一种现象。
  但是到了商朝以后,其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游牧阶段,不再需要通过迁徙来完成基本的生存任务。
  三则是政治斗争所带来的内耗。
  自仲丁以来的九世之乱则是最为明显的例证,在这一百多年的期间兄弟和子侄之间的王位纷争不断上演,随之而来的也是不断的迁都。
  内耗严重的情况下,迁都成为对王室势力重新洗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对国家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面对着不断的政治斗争,生存或者灭亡便成为一个大问题。
  九世之乱,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盘庚带着这样的历史使命,成为了商朝第二十位帝王。
  盘庚即位之初,商朝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频繁迁都带来的不稳定以及天灾时不时的骚扰,社会很不安定。

  一番权衡,盘庚决定再次迁都。
  不破不立,为了重整商朝,盘庚决定再一次推倒重来,不过这一举措却遭到了很多王室贵族们的反对,他们一方面贪图安逸,另一方面也不想因为迁都而造成自己势力上的削弱。
  面对这样的困境,盘庚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这些反对迁都的王室贵族们都找来,耐心进行劝说,当然了,事实证明在切身的利益关系摆在面前,这些人也没这么容易被说服……

  面对着王室贵族们的竭力反对,盘庚于是转而开始采取强制手段,他直接发布通告,要求命令他们服从。
  终于,盘庚带着他的TEAM,从奄来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这次迁都成为整个商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史称『盘庚迁殷』。
  自此,商朝的都城永久固定在了殷,以后的二百多年里面,商朝一直没有再迁都。

  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盘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还是使用强制手段使得迁都得以顺利实施。
  所以说嘛,有些时候,能动手就不要动口,省事啊……
  (~﹃~)~zZ
  @sweet814 2015-05-20 12:30:57
  呵呵,好暴力的样子

  -----------------------------
  额,哪里暴力了啊
  @司马蛋 2015-05-20 08:20:22
  1

  -----------------------------
  2
  @o弘毅o 1018楼 2015-05-20 12:51:00
  @sweet8142015-05- 2012:30:57
  呵呵,好暴力的样子
  -----------------------------
  @sweet814 2015-05-20 13:00:13
  额,哪里暴力了啊
  —————————————————
  抓住楼楼

  -----------------------------
  又抓......
  @sweet814 2015-05-20 14:44:37
  看完,楼主加油

  -----------------------------
  谢谢了
  @司马蛋 2015-05-20 19:23:05
  路过

  -----------------------------
  握手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0 16:25:22
  楼楼520啊^_^

  -----------------------------
  呵呵,今天是个好日子啊
  开更
  69 殷商由来
  69殷商由来

  延续六百余年的商朝,因为『前八后五』的频繁迁都,在稳定与传承上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也被后人分为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不同的阶段。
  商汤灭夏之前,商基本以夏朝臣属的形态呈现,此为先商,这个时期的商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主要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
  到了商朝挂牌成立一直至盘庚迁殷之间,此为早商,商朝也由此成为大中华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又一个王朝,频繁的迁都则成为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之一;
  盘庚迁殷之后余下的二三百多年时间则为晚商,晚商在殷稳固的发展成为了这个阶段的标志,因为这段时间,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或『殷商』。

  这里面提到的频繁迁都成为了我们对商朝早期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难免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商朝不停的把主基地搬来搬去,它的国土面积到底有多大?
  大中华历史悠久绵长,不同时期的分分合合难免会造成领土面积的不断变化,并且由于科技树的不断发达,地图视野也是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上古再到夏商,其实比较清晰的可以了解到,早期的文明基本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而慢慢的辐射展开。

  具体来说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淮河上游以北,包括现今河南省、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广大区域。
  这里是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族的摇篮,也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这块区域便是『中原』。
  中原,寓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也就是天下的中心,还被称作『中国』、『中土』、『中夏』,其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不断蔓延,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四夷的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逐渐纳入到中原文化区。

  基本上,到夏桀时,夏朝的领土在现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与河南之间,面积大概只有50万平方公里左右。
  有的朋友可能看到这个数据就会诧异并感叹:『卧槽,原来夏朝的面积这么小啊。』
  那么对比下夏朝,商朝又会有多大呢?
  从数据来看,后期商朝的面积差不多有两个『卧槽』,也就是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商朝到了中后期征战较多,随着湖北、安徽、江苏以及内蒙古等地区的不断占领,面积已经差不多是夏朝的2倍左右,当然了,中原地带一直是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在商朝的早期,其国土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整体,而是以都城为中心,四周远近散布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属于商朝诸侯的『据点』。
  在这些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居然存在着一些不听招呼甚至与商朝敌对的小国家,也就是说,商朝本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圈了一块地,打算搞一搞开发,但说不定的是拆迁工作未必能做的下来,倒不是因为钉子户,而是因为这块地里面也许就有着商朝的敌对势力。

  同时,在商朝的周围还有许多部族和国家。
  在今东北的有肃慎,滦河下游有孤竹,内蒙古东南部和山西境内有鬼方、方、土方,陕西北部有羌方、犬戎、熏育,西部有周、氏,西南为巴、蜀,长江中游为濮、楚人,淮河流域为淮夷等等。
  仲丁以后,连续的政治斗争加上外部势力的骚扰,商朝可谓内忧外患,领导们一边要忙着应付自家的兄弟,一边还要招呼不听话的小弟。
  盘庚强行迁殷,稳定内部并努力治国后短暂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不过随着盘庚死后其两位兄弟小辛与小乙的分别继位,商朝又一次陷入了衰落。

  小辛与小乙分别成为商朝第二十一任及第二十二任帝王,在位时间均为21年,他们没有沿着盘庚复兴的道路持续下去,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商朝再度衰败。
  这个时候殷商要想愉快的继续下去,亟需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出现。
  于是,武丁来了。
  武丁这里感觉很不好写
  卡了很久
  (~﹃~)~zZ
  @涩恩 2015-05-21 04:52:01
  加油

  -----------------------------
  呵呵,欢迎新朋友
  @司马蛋 2015-05-21 09:04:26
  1

  -----------------------------
  2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1 12:19:20
  加油加油

  -----------------------------
  呵呵,每天能看到你蛮好的
  谢谢
  @sweet814 2015-05-21 10:11:21
  赞

  -----------------------------

  谢谢
  @o弘毅o 1041楼 2015-05-21 14:16:00
  @sweet8142015-05- 2110:11:21
  赞
  -----------------------------
  @sweet814 2015-05-21 17:48:10
  谢谢
  —————————————————
  O(∩_∩)O

  -----------------------------
  呵呵
  开更
  70 武丁继位
  70 武丁继位

  由于我们把穿越的节奏拉得很快,一些相对比较酱油的角色可能跟我们露个脸打个招呼就又回去休息去了,哪怕他们曾经也是国家高级干部……
  任何事情,天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所能达到高度的上限。
  对于帝王这个行业来说亦是如此,有的人全力做到最好,可能还不如别人随便搞搞,还有的人随便搞搞,可能就脑袋都保护不了。

  所以有些年轻人,一出生就拿到好的户口本。
  每天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吃吃饭喝喝酒,美女还多得不得了。人生还没有开始奋斗,稀里糊涂就万众瞩目,自己也没什么理想,反正怎么任性都行。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心不古,所以通常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我一般只会说三个字:求包养……

  往往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们更多成为了路人,但是还有些人更有节操,无论生处怎样的环境,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又哪怕无论职位的高低,这些信念都不曾动摇,比如说武丁。
  小乙在位21年后,卒,其子武丁继位。
  小乙留给武丁的除了至高的权力,还有内外交困的烂摊子。

  因为商朝格局的原因,国家体制到这个阶段还不并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格局,众多部落氏族基础上形成的小国如果归顺商朝,那么便成为朝廷认证的『方国』,商朝作为众多方国联合体中的首领,逐步联合各个方国就组成了商朝的国家结构。
  从整体上来讲,商朝是这个方国联合体的领袖,大家都得听他的统一指挥,但是从现实来讲,商朝的帝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手段才能把这些方国团结起来,所谓的强有力手段无非便是军事力量。
  王室如果衰败,其情况可想而知,武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向了政治的舞台。武丁在位初期,商朝相当混乱,内部很多诸侯叛乱不朝,外部周邻敌国骚扰入侵,整个国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

  通常情况下,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再次复兴商朝,改革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商朝这艘巨舰只会因为漏洞越来越多而逐渐沉没。
  不过武丁继位后虽然也想迅速复兴商朝,但却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便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得力大臣来辅佐。
  有想法是好的,但没有执行力的想法,它也就只能是个想法……

  那么一心想要重整商朝雄风的武丁该怎么办呢,大刀阔斧的改革,又或者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领导班子?
  武丁都没有选择,而是把手中的权力下放给了宫内的官员,政事任凭他们去打理,他自己却躲在了一边,慢慢的观察整个国家的风气与形势,这一躲就是三年……
  这期间有一次夜晚,武丁梦到一位圣人,名叫『说』,然后武丁按照梦中见到的样子观察群臣百官,但发现都不是梦中所见之人,于是武丁只好派人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说。

  当时说正在服刑中,他被找到的时候刚好在傅岩修路,一番交谈后,武丁认为他果然就是他梦中的那位圣人,便任命他为宰相,并且由于傅岩这个地名,武丁就干脆用傅作为他的姓,称做『傅说』。
  我们看到,武丁前三年基本也就没干什么事,正事扔一边,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看着朝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然后做了个梦,按照梦里的样子找了位犯人,还把这位犯人称为圣人,并给与其宰相的职位。
  说好的雄才大略,怎么看怎么不像啊……
  这个星期来的人很少啊,不科学
  (~﹃~)~zZ
  @司马蛋 2015-05-22 09:27:34
  1

  -----------------------------
  2
  @sweet814 2015-05-22 12:22:52
  支持一下

  -----------------------------
  谢谢
  @涩恩 2015-05-22 07:56:12
  加油啊!好不容易快等到封神榜了

  -----------------------------
  朋友,您确定要看的是闻太师大战姜太公?
  我们这里八卦的可是历史啊
  不过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些跟很多人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商周历史
  @o弘毅o 1040楼 2015-05-21 14:15:00
  每天看到你也挺好的^_^

  -----------------------------
  握手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2 12:09:09
  然后呢然后呢?傅说治国才能都不提就没了>_<
  -----------------------------
  我们这不是才开始呢
  不要着急,休息休息
  71 苦尽甘来
  71 苦尽甘来

  商朝二十多任帝王以来,武丁的行事风格与前面所有的帝王都格格不入,他的出现,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奇葩?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武丁独特的风格,主要还是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
  年少时期,武丁曾跟随朝中大臣『甘盘』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并未受小乙的重用,反而是听从父命远赴外地,『旧劳于外,爰暨小人』的履历表明他早年基本都是在外面吃苦受累,待遇和小人,也就是平民没什么区别,关键是这个时间持续还很长。

  搬砖的生涯,武丁远离了政治的斗争,但也使得他在政治上基本没有任何的原始累积,更不要谈什么政治理想。
  武丁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以切身的经历体察到了民众的疾苦,但是也不过是了解而已,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亲自去改善这个局面的那一天。
  直到有一天,小乙死了……

  自盘庚到小辛,再到小乙,兄弟三人分别为商朝第二十任至第二十二任国家领导人,他们不同之处在于盘庚业绩比较突出,商朝得以短暂的复兴,而小辛、小乙的治理下,商朝又开始转衰,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位的时间都比较长。
  盘庚在位28年,小辛在位21年,再到小乙时,他已经不再年轻,但还是在位长达21年,这个过程说明了小乙的寿命肯定会比较长。
  长寿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帝王家庭而言,有些时候上一代人的长寿对于接班人来说就显得残酷了点。

  小乙的死来的比较突然,突然到领导接班人这个问题都还没有落实好,而更加突然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后选出来的接班人却是武丁,因为他的几个兄弟到这个时候基本都已经挂掉了。
  这个长时间游离于政治体系之外的人,莫名其妙的的又重归政治舞台的中心,只因他也是小乙的儿子。
  这个突然来到的时候,武丁已经40岁有余。

  经过多年的漂泊和磨砺,武丁终于从一个懵懂迷茫少年,成长为了一个懵懂迷茫的中年,而他现在所迷茫的是,这一切转变来的太快,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在哪个方面。
  但是早年的遭遇使得武丁深切的明白,平民百姓们的生活远不如王公贵族那般奢靡,商朝也远不像从前那般繁华,有的是内部的暗涌流动以及外部的虎视眈眈,当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根本无从做起。
  没有得力的团队支持,对于整个国家的运转也还不够透彻,武丁出现在了一个他原本都没有预期的位置时,这个迷茫的中年人选择了沉默。

  『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默三年不言,言肖行者。』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武丁并没有在上任之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指点江山,而是选择了隐藏在幕后,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国家的一切。
  对于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情请不必着急,因为明天其实还是解决不了……

  武丁的淡定与不作为,让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他对于朝中事情的放任看起来明显就没有打算好好利用这个捡来的皮夹子,而是准备继续浑浑噩噩下去,直到光荣的完成交接班任务。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了,这的确就是错觉。
  前朝大臣甘盘,也就是武丁之前的老师,在武丁即位后受遗辅佐武丁,武丁的长子『祖己』也逐渐开始挑起大梁,等到傅说也从服刑期间加入到商朝的常委班子时,加上武丁本人,原先人手不够的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

  沉寂三年,召唤完英雄,武丁要开始施展技能了……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2 23:48:17
  楼主还没说睡觉,今晚还有吗

  -----------------------------
  抱歉,忘记了
  @涩恩 2015-05-23 06:43:04
  别弃楼啊

  -----------------------------
  谢谢,不会的
  @涩恩 2015-05-22 23:39:43
  @o弘毅o 2015-05-22 13:59:18.0
  朋友,您确定要看的是闻太师大战姜太公?
  我们这里八卦的可是 历史 啊
  不过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些跟很多人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商周 历史
  —————————————
  比较没文化,看到商朝就只知道姜子牙妲己

  -----------------------------
  呵呵,玩笑而已,不要当真
  我们主要偏重正史
  所以可能会与您印象中的封神榜区别较大
  72 武丁治国
  72 武丁治国

  人到中年,晃晃悠悠又三年,武丁也许等待的是CD时间的清零,这样他便可以开始施展他的治国才能。
  集齐几大英雄后,在傅说、甘盘以及祖己等人的共同辅佐下,武丁从王室开刀,大力推行新政。他的治国策略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占仆。
  商朝占卜之风由来已久,武丁尤其喜好这一点。他不断祭祀百神和先祖,祭祀的对象之繁杂,祭品数量之多,规模以及频率都大大超出了以往。
  武丁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要把占仆这个现今看来完全与『实业兴国』沾不上边的事情搞得这么隆重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政治资历尚浅,占仆祭祀这样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祈求先祖和神灵的保佑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宗教的力量和上天的意志来把臣民紧紧的团聚在一起。
  武丁虽小,但天意事大,『王思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武丁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祭天,但同样也对警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举措巩固了其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二是狠抓农业和畜牧业。
  冷兵器时代,农业往往是国家的命脉,武丁对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视表现在了具体的政策和行动上。不仅仅有『王令众人协田』,甚至武丁还命令臣子们也从事农业生产,这还没完,就连他的王后妃子们也都要安排从事农业生产……
  同样的是,因为占仆祭祀一般需要的牲口较多,对于畜牧业武丁也是放宽政策,大力发展,到了武丁时期,一次大型的祭祀就需要用牛一千头,足以可见武丁时期的畜牧业之发达。
  武丁对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视,使得商朝的国力大大增强,这也为他后续的不断征伐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后盾。

  三是使用武力,强势征叛伐敌。
  武丁初期,商朝动荡不堪,他的策略是先厉兵秣马,加强实力,然后慢慢征服附近一些比较小的叛乱不朝的方国,毕竟柿子要从软的开始捏起,这样可以把四周环境逐渐安定下来,等到国家经济基础壮大以后,武丁便开始了大规模起兵征伐。
  武丁在位期间,至少征伐了81个方国,他的早、中、晚期都在不停地派兵征伐,很多时候还是他『御驾亲征』。
  到了武丁后期,他基本上把原来已经散乱的众方国又重新聚拢起来,为商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四是联姻。
  联姻这个手段我们都懂,无非就是国与国之间相互安插『卧底』,大家都攀上血缘关系,成为一家人后就相对不容易脸红脖子粗了。
  这个手段几千年以前就能想到,的确是一步好棋,但是该如何去运作呢?
  武丁是这样做的,他从附属的各方国不断娶妻,然后跟大家打个招呼,咱们都是一家人了,以后请多关照……
  不完全统计,武丁的妻子数量多达100位左右,还真是头累不死的牛啊……

  五是实行封建制。
  国家那么大,武丁怎么看?
  武丁的办法便是实行封建制。他把国家划分了很多地盘,然后诸多的妻子及后代,还有功臣和方国的侯伯等便排队分果果,一人一块地,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但是这还没完,拿到地皮的对象同时分配了相应的义务则有边防、征伐、进贡、纳税以及服役等,这样的制度很显然的是增强了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力量。
  拿到地皮的『开发商』们搞开发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这直接推动了商朝走向富强。
  今天到这里了,谢谢
  @sweet814 2015-05-24 13:49:05
  ╮(╯3╰)╭

  -----------------------------
  谢谢
  @涩恩 2015-05-22 23:54:38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2 23:48:17.0
  楼主还没说睡觉,今晚还有吗
  —————————————
  同等

  -----------------------------
  惭愧.....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3 22:17:50
  武丁看起来不比后世的那些名帝王差啊
  安。。。

  -----------------------------
  厉害
  武丁是商朝辉煌的一个见证,历史的评价也不低
  更因为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戏剧性增添了一些传奇
  @sweet814 2015-05-24 13:49:05
  ╮(╯3╰)╭

  -----------------------------
  呵呵,谢谢
  @逸风南朝 2015-05-24 16:34:32
  楼主好强悍,八的相当有水平啊

  -----------------------------
  谢谢
  我们继续
  73 超级太太团
  73 超级太太团

  武丁治国攻略里面我们看到,联姻成为他当时对周邻小国的一个重要外交手段。
  通过联姻,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大家成为了亲戚,都是一家人后更容易说话,当然了,还有更大的好处则是美女如云、妻妾成群……
  不完全统计,武丁联姻得来的妻子数量在100位左右,甚至有可能会更多,基本上在他常年征伐的过程中,搞定一个国家可能妻子的数量就自动加一,这就应了那句古话『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

  我们要知道,武丁早已不再年轻,他在上台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不惑之年,所以对于武丁而言,人到中年,这其实也是一个幸福的难题。
  地多牛少,资源如何合理划分实在不好搞,这么多的老婆不打点好,后宫难免就会出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幸福的烦恼,武丁是这么干的。
  他把所有的老婆进行了统一的整编,称呼结构主要是『妇』+『名』,这个名主要是她所来自的方国名在加上个女旁,比如『妇好』来自子方,『妇妌』来自井方等等。

  整编过后,接着是任务职能的划分。
  武丁的众多妻子和后来朝代的那些生生孩子、吃吃白饭的后妃们完全不同,她们都有公务员的编制,实实在在是在为商朝工作,凡是男子能做的事,这些妻子们同样也要参加。
  具体来说,她们会从事农业生产、主持祭祀、宴会宾客、以及担任朝中大臣职务等等,甚至一些比较厉害的角色还要领兵打仗。

  武丁这哪是在娶老婆啊,分明就是在招长工,这些长工忙起来要帮忙搬砖,闲起来还帮忙生孩子……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着千千万万的女人的支持,这些女人为他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这个男人高傲,但是宅心仁厚,低调,但是受万人景仰,他为社会承担责任,为社会创造环境。
  他从底层干起,一路做到行业的老大,曾经落魄的时候,别人对他爱理不理,但是当他迈入事业巅峰的时候,别人早已高攀不起。
  也许,你们都知道我说的是谁了,不错,他就是武丁……

  各个诸侯小国还在贪恋美色,对女人的定位还只是泄欲的工具又或者是繁衍机器,沉浸在撸啊撸中的时候,武丁早已看穿一切,他凭借着一己之力组建起来强大的太太团,她们的团队叫做『妇女联盟』。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她们是武丁太太团,她们能开矿、会魔法,甚至还会亲自上战场,她们共同为武丁代言。

  有了太太团的强力支持,武丁更是如虎添翼,对于周边经常骚扰商朝的一些敌对势力,他开始不断遣将发兵进行攻击。
  比较典型的战果如用长达三年时间平定『鬼方』,发重兵击败『羌方』,顺便俘获大批羌人充当奴隶,还有如深入荆楚之地以及出兵征伐『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
  从拿下第一滴血开始,武丁便走向了大杀特杀甚至超神的开挂之路,他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极大拓展了商朝的版图和势力范围,有效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商朝再一次的焕发出活力,对于他的业绩,史称『武丁中兴』。

  当然了,在武丁的超神过程中,强大的妇女联盟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她们中的一些成员在武丁东征西讨时也积极参与,甚至领军当先锋,为商朝疆域不断的拓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于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的就是『妇好』。
  如果你了解到这位大中华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的事迹,我想你一定会默默的为她点赞。
  (~﹃~)~zZ
  @逸风南朝 2015-05-24 23:53:33
  坐等更新

  -----------------------------
  正常情况下大概会在晚上10-12点左右更新,谢谢
  @司马蛋 2015-05-25 09:32:00
  1

  -----------------------------
  2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