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善水心 2016-06-01 19:23:42
  楼主,节日快乐!
  -----------------------------
  小姑娘节日快乐啊
  @善水心
  来吧 给大家发个红包
  
各位小盆友节日好啊【抢红包
  @ty_loading 2016-06-01 13:34:39
  @o弘毅o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这位朋友 貌似以前没怎么见到过
  @片汤2016 2016-06-01 05:33:07
  顶,楼主好。知道你会回片汤好,先答应着了。
  还是早更好,更晚了小姑娘们都跑路了
  -----------------------------
  来吧 我们换个套路 片汤早

  问题是你咋就这么早......
  @Cassie向阳花 2016-06-01 09:42:58
  顶
  -----------------------------
  向阳花好
  @catslover 2016-06-01 12:25:03
  赵盾的行为其实挺作死的,居然活得好好的,我老觉得不太科学。
  -----------------------------
  呵呵 赵盾虽然看起来有些作 奈何他的能力也不错
  大家一起作的情况下 有能力的自然就笑到了最后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6-06-01 21:34:37
  六一之up
  -----------------------------
  哈 今天大家都过节
  继续更新
  439 公孙敖启示录
  友情提醒 楼上有红包[d:酷]
  439 公孙敖启示录

  从公孙敖的事情上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到春秋一百多年以来鲁国的政治结构上仍然比较松散。
  问题在于究竟从哪个侧面我们能够得出这个结论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真得从几个角度简单来看看……

  即便当年庆父犯下如此大的罪过,不过我们也看到其子公孙敖仍然在鲁国一度权力很大。
  诸如曲沃代翼后晋国为避免同室操戈,晋献公对公族的公子们一度是大开杀戒,相比起来鲁国显然是要温和了许多,这也是晋国后来话语权逐渐被六卿所把持而鲁国却慢慢被三桓所牵制的一个缩影,这是其一;
  不过从本质来看,无论是晋国或者鲁国这样国君权力被架空的现象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即便公孙敖抢了兄弟的老婆,随后又携公款玩忽职守跑去找『小三』,我们也看到公孙敖的儿子仍然能够在鲁国继承他的位置。
  更意外的是,公孙敖后来二度申请回国也都被批准,对于一贯礼法坚持很好的鲁国而言『刑不上大夫』果然还是保留得比较好的,这是其二;
  长远来看,也正是鲁国对于公族子弟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法乱纪行为处置不够严厉导致了国君的影响力越来越低。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鲁国就能完全坦然够接受像公孙敖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
  等到后来公孙敖客死齐国时鲁文公并不同意其后人将公孙敖安葬于鲁国,孟惠叔废了老大的力气才将自己的老爹弄回鲁国下葬。
  孟惠叔是怎样弄的呢?

  他先是听取了齐国人的建议把公孙敖的棺材运放在『堂阜』,当年管仲脱囚从鲁国回到齐国,鲍叔牙就是在这里亲自迎回的管仲。
  随后孟惠叔表现得憔悴又悲伤,并且有大夫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鲁文公,鲁文公最终才同意把公孙敖的棺材运回鲁国并举办葬礼。
  葬礼之上,孟惠叔之母声己很伤心,伤心到不肯看棺材中公孙敖的遗容而是躲在帷堂里哭泣,东门襄仲却甚至都不想去参加自己兄弟的丧礼,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我们说过,周朝的丧礼上得有哭这个环节,哭得越伤心表示心中越难过,但是偏偏东门襄仲此时的内心是高兴到完全哭不出来……
  孟惠叔:办丧事是对待亲人的最后大事,虽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有一个好的终结总是可以的吧。对待亲人还是不能断绝之间的友爱,所以该来参加还是来参加一下吧。
  东门襄仲想想也是有道理的,虽然公孙敖抢了自己的老婆,还生了两个儿子,但好歹公孙敖此时已经去世了,所以该高兴还是得高兴,该庆祝还是得庆祝,于是带着一帮人高高兴兴的参加了自己兄弟公孙敖的葬礼……

  至于公孙敖后来弃官投奔小三所生的两个儿子我们简单透露一下,由于公孙敖后来基本没了政治地位,两位儿子后来自然混的实在不咋滴,一个落魄到在看守城门,另外一位呢?
  对,另一个也在看守城门……
  再后来,这两位都不幸死于战争之中。

  从公元前620年到公元前612年,习惯了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之后,公孙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八卦故事倒也是令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公孙敖告诉我们三桓虽然后来在比如孔子所处的时代影响甚大,但至少在鲁桓公之后的很多年三桓其实各自的发展壮大之路还都比较缓慢;
  公孙敖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高级领导眼里也并不是只有权力和政治,有时他们也会对真爱充满向往,向往到宁愿放弃国内大好的荣华与富贵……
  公孙敖告诉我们,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生活作风问题其实不是小事,哪怕心中怀揣着那份美好,但是处置不当还是很有可能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公孙敖还偷偷告诉我们,调侃春秋时期的领导不用担心被查水表……
  @片汤2016 2016-06-01 22:32:08
  顶,看你再说点什么新鲜的
  -----------------------------
  都是过去的事情,没啥新鲜的...
  @catslover 2016-06-01 22:23:57
  鲁国真是国就是家,家即是国的感觉。
  -----------------------------
  所以鲁国的格局是真的不大
  @青儿在出差 2016-06-02 11:32:24
  楼主,我记得你当初说要写到秦统一六国的……估计你还得写30万字才能到头。
  -----------------------------
  呵呵 坑已挖好 目前来看30万字可能到不了头...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2 21:20:38
  @青儿在出差 2016-06-02 11:32:24
  楼主,我记得你当初说要写到秦统一六国的……估计你还得写30万字才能到头。
  —————————————————
  @o弘毅o 11530楼 2016-06-02 17:04:00
  呵呵 坑已挖好 目前来看30万字可能到不了头...
  —————————————————
  那就写他个三百万
  -----------------------------
  呵呵 具体多少字咱就不纠结了吧
  反正按照主线和大纲走 把一路上我觉得值得介绍的内容尽量说清楚就可以了
  继续更新
  440 晋鲁又结盟
  440 晋鲁又结盟

  公孙敖的故事很八卦,很刺激,很符合我的胃口,但是在鲁国的这一段插曲之后,我们还是得回归主线,毕竟政治斗争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第一生产力……
  鉴于此,我们得把进度往回调一调,继续从公元前619年说起。

  公元前619年,夏,秦国对晋国发起进攻,起因是赵盾改变主意立了晋灵公并且对护送公子雍的秦军发动令狐之战。
  到了秋季,襄王去世,其子顷王即位。
  葬礼之上,鲁国代表公孙敖带着礼物跑到莒国,引发出前面一连串的事情,我们不再重复。

  对于公孙敖的这一举动,不仅是鲁国上下表示很尴尬,甚至是新任天子倾王也表示很尴尬,因为此时的周王室财政压力略大,原本指望着公孙敖带的彩礼能够顺利安葬襄王的,这下好了,举办葬礼的经费不足了……
  没钱给前任天子办葬礼的怎么办?
  一个字,拖……

  一直拖到第二年,倾王派人到鲁国要了一笔经费,襄王的葬礼总算还是给办了下来。
  我们说当年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代后,平王的葬礼一度也是经费欠缺,最后同样是桓王向鲁国讨要了些钱财才把葬礼给办了,所以说襄王这样的剧情其实我们已经不陌生……
  到了公元前619年的冬季,晋国决定进攻鲁国,难道是因为天子找鲁国要葬礼的经费而忽略了晋国的存在?

  首先,晋灵公上任不久,年纪实在是太小,晋灵公压根不会操心这事。
  所以说是赵盾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赵盾:真没这回事……

  事实上,倾王找鲁国讨要葬礼的经费是第二年的事情,晋国决定进攻鲁国纯粹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哪里没做好呢?
  这不晋国方面表示晋灵公上任之时不是组织过一次盟会么,当时鲁文公去晚了,所以要打,这叫秋后算账。
  鲁文公:……

  鲁国当然是不愿意被打的,所以在鲁文公的安排之下,东门襄仲与赵盾就晋、鲁之间的关系再次结盟。
  按照惯例,通常为鲁国出席这样盟会的人是公孙敖,但是我们知道此时公孙敖的兴趣已经不在政治之上……
  从东门襄仲与赵盾结盟一事上我们可以看到,春秋以来大大小小的盟会往往都是国君与国君之间所举行,眼下晋、鲁结盟却由两位权臣来完成,一方面晋灵公太过年幼,另一方面当年晋献公派阳处父与鲁文公结盟本身就有怠慢鲁文公的意思,所以鲁文公肯定不太愿意再次与赵盾来举行盟会。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诸如晋国、诸如鲁国,国君之下,权臣们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悄然在增加,区别在于鲁国的权臣们更多来自姬姓的同宗,晋国由于一系列的动荡晋文公以后能够得到重用的臣子大多来自异姓。
  最具代表性的诸如赵盾,赵盾作为赵衰之子当年生于翟国,他能够在宗法制之下的周朝成为晋国三军统帅,首先因为他爹是赵衰,其次我们也说过,赵盾能够顺利回到晋国并成为嫡子,晋文公之女赵姬主动降低自己和儿子的地位也是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公元前621年晋襄公阅兵之时,阳处父将中军将和中军佐人选的对调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所以我们看到赵盾能够平步青云实在是需要各种契机,他所需要感谢的人也有很多。

  还有没需要感谢的呢?
  我们说,的确还真有……
  @暴宝蓝 2016-06-02 10:34:20
  楼主儿童节过得可好
  -----------------------------
  呵呵 还行啊 基本该干啥干啥
  @a513538835 2016-06-02 14:17:29
  楼主八得好好看,已收藏,顶顶顶
  -----------------------------
  谢谢支持
  @a513538835 2016-06-02 14:17:29
  楼主八得好好看,已收藏,顶顶顶
  -----------------------------
  谢谢支持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3 22:23:33
  更否?更否?
  -----------------------------
  要更
  我这边今天打开涯叔不是一般的卡...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3 22:23:33
  更否?更否?
  -----------------------------
  要更
  我这边今天打开涯叔不是一般的卡...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3 22:23:33
  更否?更否?
  -----------------------------
  要更
  我这边今天打开涯叔不是一般的卡...
  @片汤2016 2016-06-03 22:20:58
  还没更,还没人,还没声
  -----------------------------
  我来了
  不过涯叔在装死 我也买办法...
  一回复就提示网络错误
  试着更新吧
  441 先克谏言
  服务器有点忙,请稍后再提交回复内容...
  441 先克谏言

  我们聊到,除了赵盾,除了赵姬,除了阳处父,赵盾一飞冲天的政治地位之下,他还应该要感谢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从公元前621年晋襄公的这次阅兵说起,正是在这次阅兵时晋襄公对六卿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同时在阳处父的干预之下,赵盾顺利成为中军将。
  但是在阳处父的干预之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细节,原来晋襄公在最初的计划之内赵盾并不是中军佐,因为他甚至是连六卿的大名单都没有进入……

  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晋襄公这次阅兵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22年,赵衰、胥臣、先且居、栾枝等人于同一年去世,原本的六卿当中一下空缺出四个位置来,这也是晋襄公需要重新进行人事调整的一个大背景。
  同时我们也清楚,公元前629年晋文公的后期在原本三军六卿的基础之上为对付狄人也曾经搞过阅兵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增设新上军和新下军继续扩大晋军的队伍,到了晋襄公的这次阅兵他打算将编制重新恢复到三军六卿这样的旧格局。

  换句话说,因为编制的紧缩及岗位的蒸发,原本十个『常委』的名额恢复到六个之时,肯定会有人被淘汰出局。
  所以我们看到晋襄公最原始的六卿人员名单有以下几个人:士縠、梁益耳、箕郑父、先都、蒯得『因同快,三声』。
  其中按照晋襄公的想法,担任中军将和中军佐的分别是士縠和梁益耳,这和后来我们最终看到的名单出入是相当之大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由于晋襄公此次缩编,按照前面的名单原先能够挤入到『十卿』当中的或者诸如赵衰、胥臣等的后人肯定就会失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不管领导们怎么忽悠,只要被下岗,只要权力地位被架空,肯定是有人会不满意的,肯定也是有人会做小动作争取改变局面的。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一定是赵盾偷偷给晋襄公送了礼走了后门,所以他才能够得以被列入到六卿的名单,然后阳处父才有机会把他扶到中军将的位置。
  当然,事情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看到,阳处父在干预晋襄公之前的名单里面是这样的:狐射姑担任中军元帅、赵盾担任中军佐。

  对比两份名单,狐射姑其实一开始也并没有列入晋献公的计划当中,而后面的这份名单中很显然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送礼的人是狐射姑?
  对不起,也不是……

  我们再来看看这份名单,除了狐射姑和赵盾,还多了一位预计会成为上军将的先克。
  按照三军的编制我们知道,上军将是中军将与中军佐之外的三号人物。
  原来,送礼的人其实是先克……

  不过,先克其实也没有送礼……
  先克在看到先氏被排除在六卿之外有些着急,于是向晋襄公进言表示晋襄公的此时人事调整步子迈的太大,像士縠、梁益耳这样没有战功的人统领中军恐怕难以服众,诸如狐、赵两家追随晋文公功劳那是大大的,就这样给废弃了实在不应该。
  我们看到先克做事还是很艺术的,既光明正大的为狐、赵两家做了好事,又偷偷的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小本子上……

  果不其然,晋襄公后来听从了先克的意见,于是狐射姑、赵盾成为六卿当中的头号二号人物,先克作为先且居,先轸之孙也顺利进入到大名单当中,摇身一变成为了第三号人物,只不过后来因为阳处父的存在,狐、赵两家的地位稍微做了一下变动。
  一波三折的背后,赵盾其实还需要感谢的原来是上军将先克,因为先克的谏言他才最终得以进入到六卿这份名单当中。
  但是我们也看到,仅仅只是从中军将变为中军佐,狐射姑与赵盾很快就闹出矛盾并导致了狐氏退出晋国政坛,先克整这样一出大批被踢出六卿名单的大夫们肯定也是会有怨气的,并且这些怨气集中到一起的时候,搞不好就要出事……
  441 先克谏言

  我们聊到,除了赵盾,除了赵姬,除了阳处父,赵盾一飞冲天的政治地位之下,他还应该要感谢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从公元前621年晋襄公的这次阅兵说起,正是在这次阅兵时晋襄公对六卿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同时在阳处父的干预之下,赵盾顺利成为中军将。
  但是在阳处父的干预之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细节,原来晋襄公在最初的计划之内赵盾并不是中军佐,因为他甚至是连六卿的大名单都没有进入……

  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晋襄公这次阅兵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22年,赵衰、胥臣、先且居、栾枝等人于同一年去世,原本的六卿当中一下空缺出四个位置来,这也是晋襄公需要重新进行人事调整的一个大背景。
  同时我们也清楚,公元前629年晋文公的后期在原本三军六卿的基础之上为对付狄人也曾经搞过阅兵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增设新上军和新下军继续扩大晋军的队伍,到了晋襄公的这次阅兵他打算将编制重新恢复到三军六卿这样的旧格局。

  换句话说,因为编制的紧缩及岗位的蒸发,原本十个『常委』的名额恢复到六个之时,肯定会有人被淘汰出局。
  所以我们看到晋襄公最原始的六卿人员名单有以下几个人:士縠、梁益耳、箕郑父、先都、蒯得『因同快,三声』。
  其中按照晋襄公的想法,担任中军将和中军佐的分别是士縠和梁益耳,这和后来我们最终看到的名单出入是相当之大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由于晋襄公此次缩编,按照前面的名单原先能够挤入到『十卿』当中的或者诸如赵衰、胥臣等的后人肯定就会失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不管领导们怎么忽悠,只要被下岗,只要权力地位被架空,肯定是有人会不满意的,肯定也是有人会做小动作争取改变局面的。

  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一定是赵盾偷偷给晋襄公送了礼走了后门,所以他才能够得以被列入到六卿的名单,然后阳处父才有机会把他扶到中军将的位置。
  当然,事情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看到,阳处父在干预晋襄公之前的名单里面是这样的:狐射姑担任中军元帅、赵盾担任中军佐。

  对比两份名单,狐射姑其实一开始也并没有列入晋献公的计划当中,而后面的这份名单中很显然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送礼的人是狐射姑?
  对不起,也不是……

  我们再来看看这份名单,除了狐射姑和赵盾,还多了一位预计会成为上军将的先克。
  按照三军的编制我们知道,上军将是中军将与中军佐之外的三号人物。
  原来,送礼的人其实是先克……

  不过,先克其实也没有送礼……
  先克在看到先氏被排除在六卿之外有些着急,于是向晋襄公进言表示晋襄公的此时人事调整步子迈的太大,像士縠、梁益耳这样没有战功的人统领中军恐怕难以服众,诸如狐、赵两家追随晋文公功劳那是大大的,就这样给废弃了实在不应该。
  我们看到先克做事还是很艺术的,既光明正大的为狐、赵两家做了好事,又偷偷的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小本子上……

  果不其然,晋襄公后来听从了先克的意见,于是狐射姑、赵盾成为六卿当中的头号二号人物,先克作为先且居,先轸之孙也顺利进入到大名单当中,摇身一变成为了第三号人物,只不过后来因为阳处父的存在,狐、赵两家的地位稍微做了一下变动。
  一波三折的背后,赵盾其实还需要感谢的原来是上军将先克,因为先克的谏言他才最终得以进入到六卿这份名单当中。
  但是我们也看到,仅仅只是从中军将变为中军佐,狐射姑与赵盾很快就闹出矛盾并导致了狐氏退出晋国政坛,先克整这样一出大批被踢出六卿名单的大夫们肯定也是会有怨气的,并且这些怨气集中到一起的时候,搞不好就要出事……
  @o弘毅o 2016-06-03 22:28:14
  一回复就提示网络错误
  -----------------------------
  @片汤2016 2016-06-03 22:30:14
  感觉新版
  本 搞得很不爽
  -----------------------------
  恩 费了老大的力气才更新完
  @o弘毅o 2016-06-03 22:28:14
  一回复就提示网络错误
  -----------------------------
  @片汤2016 2016-06-03 22:30:14
  感觉新版
  本 搞得很不爽
  -----------------------------
  恩 费了老大的力气才更新完
  @令郎儿 2016-06-02 23:14:24
  @o弘毅o 半夜翻到此贴超级喜欢这种文风,特意登录上来表白楼主(づ ̄3 ̄)づ╭❤~然后终于发现邮箱太久不用被盗号了。。。
  在这里留个记号,也不知道我追文的蜗牛速度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更新,楼主加油啊不着急啊慢慢来~
  -----------------------------
  谢谢这位朋友 我不着急 希望大家也不着急,哈哈
  @令郎儿 2016-06-02 23:14:24
  @o弘毅o 半夜翻到此贴超级喜欢这种文风,特意登录上来表白楼主(づ ̄3 ̄)づ╭❤~然后终于发现邮箱太久不用被盗号了。。。
  在这里留个记号,也不知道我追文的蜗牛速度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更新,楼主加油啊不着急啊慢慢来~
  -----------------------------
  谢谢这位朋友 我不着急 希望大家也不着急,哈哈
  今天真是卡成狗了...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1:37:33
  楼主变回来了么?
  -----------------------------
  回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要变呢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1:37:33
  楼主变回来了么?
  -----------------------------
  回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要变呢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1:37:33
  楼主变回来了么?
  -----------------------------
  回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要变呢
  今天好像还是抽...
  今天好像还是抽...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2:12:07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1:37:33
  楼主变回来了么?
  —————————————————
  @o弘毅o 11576楼 2016-06-04 22:11:00
  回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要变呢
  —————————————————
  昨天不是卡成狗了?
  -----------------------------
  哎 我今天回复还是提示网络错误 我试了下其他网站都没问题
  不知道你们用涯叔卡不卡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2:12:07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1:37:33
  楼主变回来了么?
  —————————————————
  @o弘毅o 11576楼 2016-06-04 22:11:00
  回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要变呢
  —————————————————
  昨天不是卡成狗了?
  -----------------------------
  哎 我今天回复还是提示网络错误 我试了下其他网站都没问题
  不知道你们用涯叔卡不卡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2:12:07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4 21:37:33
  楼主变回来了么?
  —————————————————
  @o弘毅o 11576楼 2016-06-04 22:11:00
  回来了
  问题是为什么要变呢
  —————————————————
  昨天不是卡成狗了?
  -----------------------------
  哎 我今天回复还是提示网络错误 我试了下其他网站都没问题
  不知道你们用涯叔卡不卡
  @善水心 2016-06-04 21:13:24
  楼主,周末愉快!
  -----------------------------
  恩 小姑娘周末好
  大家周末好
  @善水心 2016-06-04 21:13:24
  楼主,周末愉快!
  -----------------------------
  恩 小姑娘周末好
  大家周末好
  @catslover 2016-06-04 00:25:54
  楼主今天还会更新吗?
  -----------------------------
  抱歉 涯叔卡得慌
  昨天更完我就下线了
  抓紧更吧
  玩不过涯叔...
  442 五将乱晋
  442 五将乱晋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放到我们现在来看的话,孔子的这句话简直就是现实且合理的格言,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又如何强加给别人?
  但是又总会有些人,不仅仅是穿别人的鞋,甚至是还走别人的路,搞得最后别人无路可走……

  公元前621年,狐射姑远走北狄之后狐氏淡出,中军佐的位置也随之空缺下来.
  按照三军六卿的规则,先克由上军将自动提升一级成为中军佐,他也成为赵盾之后六卿当中的二把手。
  不过,赵盾、先克风光的背后,我们也会看到诸如士縠、梁益耳等人的失落,因为赵盾、先克之所以能够身居高位,正是因为他们取代了原本该属于士縠、梁益耳的位置,尤其是先克对晋襄公的谏言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令狐之战后,到了公元前619年,晋升为中军佐的先克強夺蒯得的田地,这更加激起了几位争权失败的大夫对先克的仇恨,对于这些先克却浑然不知。
  这些大夫包括谁?
  我们看到士縠、梁益耳、蒯得以及箕郑父以及先都这些晋襄公时期『原始版本』的六卿联合在了一起,他们决定采取一些行动,这其中箕郑父虽然最终仍为上军佐,但是他还是站到了几位朋友的阵营当中。

  很快,公元前618年,春,先克去世。
  先克怎么死的?
  有人派遣刺客对先克下了毒手。

  对于先克的死,赵盾也有所警觉,半个月之后,先都、梁益耳被杀。
  又过了二个月,箕郑父、士縠、蒯得也相继被杀,先克以及士縠、梁益耳等人的故事算是告一段落。
  从先克被刺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这是春秋以来诸侯国内第一次出现『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斗争。

  因为先克对晋襄公的谏言,赵盾以及先克成为最大赢家,在解决掉狐氏之后先、赵成为晋国影响力最大的两家,其关系一度也走得很近;
  但是也正是因为先克的谏言,士縠、梁益耳等大夫成为最大的输家,眼看着年纪轻轻的赵盾和先克后来居上,这些大夫心中早已相当不满;
  到了先克夺取蒯得田地,这一事件终于成为几位大夫决定叛乱的导火索,随即先克被刺,士縠、梁益耳、蒯得、箕郑父、先都五位大夫的计划被发现之后又相继被杀,政治斗争的惨烈此时已经凸显无疑。

  对于这次『五将乱晋』风波我们简单提几点:
  晋襄公阅兵时最初位列六卿名单当中包括士縠、梁益耳、蒯得以及箕郑父和先都在内的五位全部参与到此次叛乱,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们从晋国编制体制调整最大的受益者突然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心理上巨大的落差在所难免,这是其一;
  先轸、先且居两代中军将之后,先克居于中军佐,说明这一阶段先氏在晋国的影响力相当不低,即便先克被刺,由于先、赵两家的关系,随后先克之子『先榖』仍然能位列六卿之一,这是其二;
  对于先榖,我们其实也可以小小的剧透一下,这位先氏后人一度同先克一样高居中军佐的职位,但是他在一连串的犯错之后不仅仅是被杀,甚至是直接导致了先氏消失于晋国的政治舞台,这是其三。

  总之,赵盾成为中军将以来我们已经接连看到晋国发生几起权臣之间的内斗,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掉队的人一次比一次多,不过赵盾却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巍然不动……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03 22:52:19
  隔着屏幕都能看到楼主生无可恋的脸……
  -----------------------------
  哈哈 被看穿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