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片汤2016 2016-05-25 16:47:28
  今天复习了前文,再顶一下
  -----------------------------
  @o弘毅o 2016-05-25 16:53:13
  呵呵 好给面子,还带复习的 是不是就差期末考试了啊
  -----------------------------
  @片汤2016 2016-05-25 22:43:29
  说好了,期末考试成绩好要给奖励的。大家一起打楼主秋风。
  ----------------------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26 08:04:51
  楼主表示压力好大,要日更一文,还要准备身家给大家打秋风。。。
  -----------------------------
  哈哈 没压力 动力倒是有的啊
  @善水心 2016-05-26 21:26:16
  我是来催楼主的(^_^)
  -----------------------------
  我就是楼主
  @善水心 2016-05-26 21:40:30
  @善水心 2016-05-26 21:26:16
  我是来催楼主的(^_^)
  —————————————————
  @o弘毅o 11405楼 2016-05-26 21:34:00
  我就是楼主
  —————————————————
  哎呀,久仰久仰。
  -----------------------------
  失敬失敬,抓紧更新...
  433 狐氏凋零
  433 狐氏凋零

  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告诉我们,为政者首先自己要端正,自己把头带好了,谁又敢乱来?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我们也看到因为晋国国君的事情,中军将赵盾与中军佐狐射姑把关系闹得很僵硬……

  公元前621年8月晋襄公去世之后,赵盾没有按照晋襄公的嘱托拥立年幼的太子为国君,而是派了先蔑和士会到秦国邀请晋文公之子公子雍回国出任国君。
  另外一边,狐射姑则派人到陈国召回同样是晋文公之子的公子乐。
  这里提一点,先蔑此时是下军佐,同样是六卿之一,士会相对来说名气没他大,但是我们得记住这个人,因为他是后来汉高祖刘邦的先祖。

  如此局势之下,为了确定公子雍唯一继承人的条件,赵盾倒也爽快,在截获公子乐的动向之后直接安排人就把他给杀了。
  狐射姑:……
  官大一级压死人,狐射姑此时能怎么办?

  狐射姑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赵盾会比他大一级呢,因为阳处父干涉了晋襄公的人事计划,所以这事全赖阳处父。
  阳处父:……
  眼瞅着自己的活动能量没有赵盾大,于是到了9月狐射姑行动了,他安排了一个叫做『续鞠居』的人杀死阳处父,秦国六卿中的头号二号人物相互较劲,开始了你方杀罢我登场的对台戏。

  十月,晋国举行了晋襄公葬礼,从八月去世到十月下葬,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到晋襄公并没有遵从『诸侯五月而葬』这样的规矩。
  当然,并不是晋襄公不想遵从,而是新的国君没有确定下来,臣子们为了新任国君的事情还在各自较劲着……
  到了十一月,杀害阳处父的续鞠居被赵盾处死,狐射姑害怕之下跑路到了北狄,等于是在与赵盾的对话中主动认输。

  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比较有趣的一幕,狐射姑由于跑路过于匆忙随时携带的家眷财物很少,赵盾随后则派人把狐射姑的老婆子女以及各种家产通通送到边境。
  从公子雍到公子乐,从阳处父到续鞠居,最终狐射姑还是败下阵来,赵盾的意思则很是明确:狐射姑你不妨安安心心在北狄过日子,晋国往后的事情也就别再操心了。
  至此,我们小小的剧透一下,从狐偃、狐毛兄弟到狐射姑,因为六卿之间的内斗,我们在后来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再难见到狐氏一脉,狐氏的凋零也为接下来晋国内部政治斗争拉开序幕。

  一年后,对于赵衰和赵盾父子二人哪个更加贤明狐射姑说过这样一句话: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赵衰、赵盾父子二人,一个好比是冬天的太阳,一个又好比是夏天的太阳,狐射姑的话耐人寻味。
  不管怎样,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的前后,我们看到大批晋文公时期的中坚相继离世,随着赵盾等新鲜血液的注入,区别于其他各诸侯国的是,晋国大批异性公卿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曲沃代翼大宗覆灭、晋献公时期对公族的排斥以及晋文公流亡时期大批追随者后来均得到封赏,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了晋国独特的政治结构,这也是诸如赵盾能够平步青云的土壤所在。
  不过问题是,虽然狐氏已败,但国君的问题又有了新的意外……
  @暴宝蓝 2016-05-26 21:13:58
  我是来顶楼主的
  -----------------------------
  暴宝蓝好
  @善水心 2016-05-26 22:13:56
  然后二十分钟过去了。。。
  -----------------------------
  啊 早更了的啊 小姑娘没看到?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26 22:13:39
  十月……上面那段应该是晋国六卿吧
  -----------------------------
  我晕,为什么我没检查出来...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26 22:32:40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26 22:13:39
  十月……上面那段应该是晋国六卿吧
  —————————————————
  @o弘毅o 11414楼 2016-05-26 22:18:00
  我晕,为什么我没检查出来...
  —————————————————
  脑子里想哪个美女呢
  -----------------------------
  哎 好尴尬啊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27 23:10:43
  还不更!!!!!!!
  -----------------------------
  来晚了 各位抱歉...
  @善水心 2016-05-27 20:36:25
  准时催文~楼主周末好~
  -----------------------------
  小姑娘周末好
  这么晚了 开更吧
  434 还是太子
  434 还是太子

  打打闹闹又一年,赵盾拿下狐射姑之后,时间来到公元前620年,这么久过去了,晋国国君的事情竟然还没确定下来……
  晋国之外,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近况:
  鲁国方面,公元前620年春,趁着晋国内乱,鲁文公发兵攻打邾国,占取完须句还把邾文公的儿子弄去当守官。

  这事我们说明几点,只要所谓的霸主号召力不再,其他诸侯国总归会有其他的想法,这是其一;
  鲁僖公之母成风就是来自须句国,公元前623年去世,从鲁国与邾国的交战情况我们知道此事须句国已经灭亡,这是其二。

  宋国方面,到了四月时宋成公去世,其弟『子御』杀死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史称『宋后废公』。
  不过这位宋后废公前后呆了一年的时间便被不满的国人杀死,随后宋成公之子『杵臼』即位,史称『宋昭公』。

  接着秦国方面,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之后,秦国没晋国这么多事,其子『秦康公』成为新任秦国国君。
  从身份来看,秦康公是秦穆公与穆姬之子,所以晋文公是秦康公的舅舅,晋襄公和公子雍等和秦康公是表兄弟的关系,这是其一;
  从感情来看,公子雍常年在秦国为官,所以如果公子雍真的能够回到晋国出任国君,重修秦晋之好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其二。

  再回到晋国方面,赵盾派的先蔑和士会来到秦国之后,秦康公自然是举手欢迎的,并且秦康公还表示当年晋文公从秦国回到晋国之时就是因为身边的卫士不够才差点被郤芮与吕省阴谋得逞,所以决定多派点步兵卫士确保公子雍的人身安全。
  到这里的时候情况已经十分明了,以赵盾为首的晋国臣子拥立公子雍,秦国则安排足够的人马护送公子雍回国,晋国国君的问题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到这里的时候隐隐约约我们总会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对劲,里克之后,晋国国君的问题又因为臣子的个人喜好而被严重干涉。
  好就好在,针对赵盾的安排终于有王室的家属闹起来了……

  闹事的人叫做『穆嬴』,他是晋襄公的夫人,小太子的母亲,闹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每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
  穆嬴不仅仅是哭,还有充分的理由:晋襄公在世的时候有什么罪?他的合法继承人又有什么罪?放着嫡子不立,反而跑到外边去求别人回来当国君,太子该如何处置?
  穆嬴不仅仅是在朝廷上闹,紧接着又冲到赵盾的家里闹,穆嬴又是这样对赵盾说的:先君曾经捧着这个孩子嘱托给您,如果这个孩子成材,那就是受了您的赐予;如果不成材,那我就要怨您。

  朝上朝下,穆嬴闹归闹,但是闹得那是有理有据,尤其是拿晋襄公对赵盾托孤的事情来质问,赵盾心里也没了个谱。
  赵盾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边是已经在路上的公子雍,一边是天天堵赵盾路的穆嬴,最后赵盾结合大夫们的意见决定再次改变主意,这次他们决定拥立太子继位……

  最终我们看到晋襄公去世之后以赵盾为首的臣子们绕了一大圈后迫于穆嬴的压力还是选择了年幼的太子,太子姬夷皋成为晋襄公之后晋国新任国君,史称『晋灵公』。
  从楚成王当年死了都不肯闭眼而接受灵这样谥号我们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谥号,当然我们也知道,又一只煮熟的鸭子给飞了,公子雍恐怕也不能接受晋灵公的即位……
  @暴宝蓝 2016-05-28 15:07:34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哈 暴宝蓝好
  @nuofejasy 2016-05-28 09:44:40
  央视4套正在播美国拿人权当幌子侵略的事实!局势越来越紧张了
  -----------------------------
  这是闹啥...
  大家周末好啊
  我们今天不用催就更新了啊 有没有啊
  435 令狐之战
  435 令狐之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做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不知道他还能干些什么,好比大车没有倪,小车没有杌,那么这车就就没法行走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不知情的公子雍在回晋国的路上行走得还挺欢的……

  既然晋灵公即位成为既成事实,接下来赵盾就需要考虑如何处理以为自己即将当上晋国国君的公子雍。
  自己整的事,再头疼也得去面对。
  赵盾是这么分析的:本来我们欢迎秦国送公子雍回来,这样秦国人就是客人;但是现在公子雍的事情黄了,那么秦国人就不再是客人了。

  不是客人是什么?
  赵盾表示那就是敌人呗……
  对付敌人又该怎么办呢?
  赵盾表示既然是敌人就必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做事务必不能犹犹豫豫、拖泥带水。
  我们没看错,虽然公子雍已经在路上,虽然先蔑和士会负责带路,虽然秦国安排了不少人马护送,但是赵盾眼下已然改变策略,他马上安排士兵抓紧操练,武器磨得铮亮,马喂饱、人吃好,然后准备趁夜里出兵进行偷袭……

  公元前620年,四月初一。
  赵盾这日子选得还真不错……
  夜幕来临,公子雍一行抵达一个叫做『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南』的地方,直线距离来看距离晋都绛城已经不到一百公里。

  等到下一个天亮之时也许就能成为晋国的国君,公子雍是这么想的。
  但是公子雍没想到的是,赵盾早已安排好的晋军潜伏在这里,突然出现并对护送公子雍的秦军发起攻击。
  没错,崤之战后,晋国又玩起了偷袭……

  比起崤之战,到了这次就不再是秦军侦察不侦察,大意不大意的问题,赵盾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无论秦康公还是公子雍,又或者先蔑与士会,对于这样的偷袭是谁都不曾预料到的事情,秦军大败只得跑路。
  公子雍怎么办呢?
  都成敌人了,回来当国君的事情自然也是黄了。

  另外,面对如此局面,里外不是人的先蔑与士会此时那是相当尴尬。
  说起来,赵盾安排先蔑出使秦国之时荀林父还专门劝他装病不要干这分差事,在荀林父看来晋襄公的夫人和太子尚在,赵盾这样直接跑到秦国求公子雍回来当国君的事情本身就不太靠谱。
  后来先蔑没有听从荀林父的建议还是与士会一同到了秦国,然后又带着人马回到晋国,眼瞅着在离国都已经不远的地方发生了这样一幕,先蔑当然明白赵盾这是赤裸裸的把他给出卖了……

  既然已经如此,到了第二天,先蔑下定决心告别晋国而投奔秦国,士会则也跟着一起逃亡到秦国。
  对于这两人的遭遇我们简单提几点,虽然先蔑没有听从荀林父拒绝这份差事的建议,但是随后荀林父还是把先蔑的妻儿以及家产一并送到了秦国,算是对自己的同僚有份交代,这是其一;
  先蔑和士会两人虽然一同逃到秦国,但是这两人后来竟然一直没有再见面,对于这个奇怪的问题士会是这样解释的,他们两个并非志趣相投才一起到了秦国,纯粹只是因为犯了同样的罪过而凑巧都跑到秦国去的,所以见不见面也没什么意义,这是其二;
  这位刘邦的先人于城濮之战时因舟之侨擅自先行回国被处理而顶替他的车右一职,后来还是又回到晋国,这是其三。
  @善水心 2016-05-28 20:44:13
  呵呵,刚准备来说晚安,表示今晚不催你了。居然更啦!呵呵
  -----------------------------
  这叫不按套路出牌,问题是现在才八点过啊,这就晚安了?
  友情提醒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聊聊鲁国的一些八卦事情
  当然,的确很八卦...

  为什么要聊鲁国这个时期的一些事情,我个人是这么考虑的:
  春秋时期鲁国和晋国在政治结构上有一些类似,都是国君权力逐渐被架空
  晋国最终三家分晋,鲁国国内三桓也把鲁国折腾得不轻

  事实上到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事情,包括鲁国、晋国国内这样的趋势已经产生
  所以在介绍晋国之时我也在尽量把这样的政治现象糅合到人物、故事当中

  我们不会像专业史书那样分析晋国、鲁国为什么会产生三家分晋或者三桓
  但是我们会尽量争取让大家看到这样一个历经好几代人的过程
  来看看
  顺便更新...
  436 鲁国内乱
  根据预告
  我们今天把镜头转移到鲁国
  436 鲁国内乱

  经过赵盾一番折腾之后,我们看到被穆嬴抱在怀里闹上闹下的晋灵公最终还是成为了晋国国君,区别是中军佐狐射姑远走北狄而淡出晋国政坛,同时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当然,对于赵盾来说国君年幼,重要的政治对手被击垮,这就意味着军政一把抓的他成为晋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不仅仅只是当年,也就是公元前620年的八月,我们便看到赵盾召集包括齐昭公、宋昭公、卫成公、陈共公、郑穆公、许昭公、曹共公等众多诸侯国君举行盟会,理由便是晋灵公已经即位,赵盾特此以盟会的形式通告各位国君。

  以一位臣子的身份召集如此之多的国君,成为中军将仅仅一年时间的赵盾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不过仔细翻看这份名单,我们也会发现当中好像没有看到一个诸侯国的身影,也就是鲁国。
  早在公元前625年时,晋襄公就因为鲁文公没有朝见晋国而决定讨伐鲁国,随后鲁文公只得主动前去晋国朝见并请求结盟,这次结盟晋襄公仅仅只是派了阳处父和鲁文公来完成结盟仪式,对鲁国表示出极大的不尊重。

  所以等到晋襄公一去世,鲁文公又不打算朝见晋灵公了?
  其实也不是,鲁文公的确也有参加这次盟会,但是一不小心给迟到了。
  对于鲁文公迟到的行为,此次盟会最终在出席名单上没有把鲁文公的名字列入,以示对鲁文公行为的不满……

  提到鲁文公,我们不妨看看鲁国此时发生的一件相当狗血的事情,这件事情与前面有过出场的公孙敖有关。
  当年,鲁桓公在位之时有四个儿子鲁庄公、庆父、叔牙和季友。
  鲁桓公和鲁庄公父子两代先后被戴了绿帽子去世之后庆父作乱,子般和鲁闵公先后被庆父杀死,与庆父同一战线的叔牙则被季友给毒死。

  之后庆父无法控制住鲁国局势落得个自杀的下场,鲁国也进入鲁僖公时代,一晃鲁僖公在位三十三年后鲁文公即位也已经进入到第七年。
  最近的几十年间鲁国先是被齐国压制,后是晋国的崛起,关键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鲁国立场并不坚定,甚至是一度与楚国关系比较紧密,所以鲁国在中原的地位比较尴尬。
  比如晋鲁结盟之时晋襄公本人甚至都懒得出场,我们就可以看到鲁国的日子也没那么滋润。

  到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是鲁桓公几个儿子的后人们此时在鲁国的近况:
  鲁文公自然不必多说,他是鲁僖公之子,鲁庄公的孙子;
  公孙敖前面有介绍,他是庆父之子,论辈分比鲁文公要高;
  值得一提的是,季友后来帮助鲁僖公即位之后于鲁国执政多年,可谓劳苦功高,此后轮到公孙敖掌权,在鲁国朝中影响甚大;

  此外,比如叔牙之孙『叔仲彭生』、『叔孙得臣』,季友之孙『季文子』先后也活跃于鲁国政坛。
  后来庆父、叔牙和季友三位的后人在鲁国权势越来越大,因此这三家因为同是鲁桓公的后人而被并称为『三桓』。
  按照庆父、叔牙、季友的顺序,这三家则分别被称为孟孙氏、叔孙氏以及季孙氏,很显然的是,此时三桓当中于鲁国最为活跃的是孟孙氏,也就是公孙敖。

  但是,到这里的时候公孙敖刚好遇到了点小麻烦,他跟一位叫做『东门襄仲』的闹了点别扭,东门襄仲甚至向鲁文公申请要攻打公孙敖。
  东门襄仲是什么来头呢?
  他是鲁庄公之子,按辈分与公孙敖平辈,比鲁文公要高。

  东门襄仲为什么要请求攻打公孙敖呢?
  这个说起来就有些尴尬了,因为不久之前,公孙敖一不小心霸占了他的老婆……
  @Cassie向阳花 2016-05-30 11:10:21
  顶
  -----------------------------
  向阳花好
  @禅___静 2016-05-30 21:47:54
  @o弘毅o :本土豪赏10根 鹅毛 (100赏金)聊表敬意,一地鹅毛~╮(╯▽╰)╭【 我也要打赏 】
  -----------------------------
  才女家养鹅的啊,这么多鹅毛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5-30 21:53:24
  周一打卡~
  -----------------------------
  活捉潜水姐
  @蜜若可 2016-05-30 10:38:11
  不过瘾。。。
  -----------------------------
  呵呵 写的略慢
  开更
  437 公孙敖退货
  437 公孙敖退货

  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衣冠整齐、目不斜视,让人见了就生敬畏之心,孔子表示君子这样也能威猛又上档次。
  只是对于公孙敖的行为,东门襄仲表示衣冠后面加上禽兽两个字恐怕要更合适一些……

  说起来,公孙敖为什么要抢别人的老婆?
  原来,公孙敖以前在莒国取了一对姐妹『戴己』和『声己』,并且都有为他生子,后来戴己去世,公孙敖寻思着再娶一个,所以就又到莒国行聘。
  莒国这边一想既然戴己去世,按理应当把妹妹声己扶正而不是再娶位夫人所以就拒绝了公孙敖。

  公孙敖一看行聘不成,于是又改口说是为自己的兄弟东门襄仲讨老婆,所以求亲这事莒国也就答应了下来。
  到了公元前620年冬,莒国遭到许国的进攻打算寻求鲁国的支持,于是公孙敖代表鲁国到莒国参加盟会,顺便准备把为东门襄仲讨的老婆接回鲁国。
  后来盟会到是结了,这位莒国的女子己氏也被接回了鲁国,不过跟东门襄没有登记结婚,因为眼瞅着己氏美丽又动人,公孙敖起了私心于是自己就给娶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自己兄弟最难缠……
  公孙敖闹这么一出,我们看到东门襄仲这边就坐不住了,东门襄仲跑去找鲁文公汇报汇报情况,随后准备攻打公孙敖。
  眼看为了老婆的事情两位臣子要大打出手,还好有人赶紧出面做和事老,这个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叔牙之孙叔仲彭生。

  叔仲彭生表示眼下鲁国内部臣子相互斗争,如果国君不加禁止,搞不好很容易会引起外部敌人的进攻。
  原本指望着公孙敖、东门襄仲两位长辈火拼然后至少削弱一方势力的鲁文公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又赶紧加入到劝和这一方,最终还是叔仲彭生给出了解决方案。
  叔仲彭生想的什么好办法呢?

  其实很简单,退货。
  对,就是退货。
  既然因为老婆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开心,眼下这位己氏也被公孙敖先霸占,不如东门襄仲不娶这位美女了,当然为了平息这场风波公孙敖也不能继续再占便宜,所以直接把这位莒国姑娘又送回莒国去……

  天涯何处无芳草,两位兄弟又和好。
  不过过了没多久,一年之后,又出事了……
  公元前619年,周朝天子襄王去世,在位三十二年,随后其子『姬壬臣』继位,史称『周顷王』。

  话说我们这聊鲁国的八卦绯闻正起劲,怎么突然切换到天子那边去了?
  其实是有原因的,这不襄王去世了,去世了不是要举行葬礼的么,天子举行葬礼各诸侯国不是要派代表参加的么,所以我们看到鲁国派了公孙敖前去洛邑给襄王吊丧。
  但是,公孙敖带着给襄王吊丧的礼物竟然逃跑了……

  公孙敖跑哪里去了?
  我们看到公孙敖居然去了莒国。
  公孙敖为什么要跑莒国去?
  这不是那位美丽动人的己氏被退货了么,时隔一年,公孙敖十分想念,于是好不容易逮到这么个机会,手中还有给襄王葬礼带去的礼物,所以公孙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溜到莒国找自己的前任老婆去了……

  一位诸侯国的权臣,办出如此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实在是让我们很无语,当然,如此幼稚的行为后来也让其失去了鲁国的政治地位。
  @暴宝蓝 2016-05-31 10:24:33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哈 暴宝蓝的招牌动作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31 18:58:24
  @o弘毅o 11450楼 2016-05-29 22:11:00
  436 鲁国内乱
  这个不是断自己的手足么……
  -----------------------------
  恩,春秋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内的权臣其实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所以我们才会可以强调晋国这样三军六卿的特殊性。
  @蜜若可 2016-05-31 16:06:10
  春秋时,公孙敖这类人好像蛮多的额。。。都什么三观啊
  -----------------------------
  恩,春秋时期的伦理道德观念跟现在区别很大,我们现在所谓的世俗理念都是在儒家思想这个大框架之下潜移默化形成的,但春秋时期尤其是早期儒家压根就没有出现。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31 19:46:27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31 18:58:24
  @o弘毅o 11450楼 2016-05-29 22:11:00
  436 鲁国内乱
  这个不是断自己的手足么……
  —————————————————
  @o弘毅o 11481楼 2016-05-31 19:02:00
  恩,春秋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内的权臣其实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所以我们才会可以强调晋国这样三军六卿的特殊性。
  —————————————————
  今天是早更的节奏么
  -----------------------------
  哈 今天可以早更啊
  我在码字,一会去跑步完了就回来更呗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前段时间忙 写的东西零零散散的我自己感觉不够连贯
  看来码字真的不能断啊,断了思路很难跟上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31 20:29:15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5-31 18:58:24
  @o弘毅o 11450楼 2016-05-29 22:11:00
  436 鲁国内乱
  这个不是断自己的手足么……
  —————————————————
  @o弘毅o 11481楼 2016-05-31 19:02:00
  恩,春秋时期大部分诸侯国内的权臣其实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所以我们才会可以强调晋国这样三军六卿的特殊性。
  —————————————————
  不是三公六卿?
  -----------------------------
  确实是三军,晋国军队编制为上中下三军,每军分将和佐,合起来是六卿
  当然,中军将地位最高,其次是中军佐,随后是上军将、佐 下军将、佐
  @善水心 2016-05-31 20:24:26
  楼主跑完步了吗?
  -----------------------------
  恩 回来啦 要不先更我再去洗澡呗
  438 唐棣之华
  今天的标题有点偷懒,取自诗经...
  438 唐棣之华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我们简单翻译一下:唐棣之花,翩翩摇摆。难道我不思念你吗?不过你居住的地方实在是太遥远了点。
  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对于爱情孔子一般是很少发表自己观点的,但是对于像这样仅仅只是因为距离稍微远了点就打退堂鼓的表现孔子还是要曰一曰的:『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你看孔子都说了,所谓的『室是远而』明显就是思念得还不够,真要是思念,距离又是什么问题。
  这不公元前619年我们也看到了,鲁国权臣公孙敖趁着到洛邑出差的机会直接就溜到了莒国,因为他思念的己氏就在哪里。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这次东门襄仲会不会又生气呢?
  我们说不会,因为公孙敖的行为严重违纪,严重到他在鲁国的官位不保,这样一来东门襄仲就如同赵盾之于晋国一样成为鲁国权力最大的官员。
  东门襄仲权力大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说还是和赵盾一样,大到在鲁文公去世之后东门襄仲直接按照他个人的喜好而决定鲁国国君的人选问题。
  当然,鲁文公目前尚健在,我们这是一不小心又剧透了……

  当然对于公孙敖来说,他的这次私自出走本来就是一次典型的爱美人不爱江山行为,荷尔蒙一分泌,兴许他自己压根就不会在意鲁国的官位。
  不过在这一事件上我们还是看到了鲁国比较温和的一面,当年戴己和声己两姐妹分别为公孙敖生下『孟文伯』与『孟惠叔』,等到公孙敖跑到莒国与美女己氏团聚之时鲁文公倒也没有为难他的后人,而是直接让孟文伯顶替了公孙敖在鲁国的位置。
  再后来,公孙敖在莒国过得果然还是挺滋润的,没几年的工夫公孙敖在那边又生了两个儿子。

  6年之后,身在莒国的公孙敖决定让孟文伯帮忙申请回到鲁国,按照我们现在的套路来看,公孙敖此次想回鲁国发展搞不好是为了两个儿子的奶粉钱……
  公孙敖的申请很快得到批复,不过东门襄仲特意加了一个条件:回鲁国可以,但是以后不能上朝参与政事。
  果不其然,公孙敖这次回到鲁国之后老老实实在家呆了三年,甚至连大门都不怎么出,只是感觉在鲁国这奶粉钱也没那么好挣,于是再次搬家到了莒国……

  这个时期对于公孙敖还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孟文伯病重,其子年纪又小,孟文伯便把继承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孟惠叔,后来孟惠叔去世之时又把继承权归还给孟文伯之子『孟献子』;
  二是公孙敖搬迁到莒国之后没过多久又委托孟惠叔给朝中各位送礼表示希望再次回到鲁国,这一申请再次得到批准;
  三是公孙敖在回来的路上死在了齐国……

  公孙敖这放着好好的鲁国高级领导干部不做,为了个美女在鲁国和莒国之间来回折腾,最终还是死在了回鲁国的路上。
  公孙敖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真的很重要,闹得不好那是真要出人命的……
  好就好在,公孙敖这样草率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后人,孟文伯、孟惠叔以及孟献子等人并没有受到太多牵连而依旧活跃于鲁国政坛,否则的话如果因为公孙敖的行为使得孟孙氏淡出从此淡出政治舞台,后来有没有三桓这一说都会成为疑问。

  哦,对了,我们再八卦一点,后来那个与孔子齐名的孟子,其实就是公孙敖的后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