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重修旧好
公元前610年,郑国政府对晋国领导人粗暴践踏郑国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向晋方提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
郑穆公甚至是表示假如晋灵公继续一意孤行,郑国非但不再听取晋国的命令,甚至可能集中全国的军力誓死与晋国一战。
问题在于,我们好像就没见过这样的外交辞令起过作用……
不过还别说,同样的套路反复用上个几千年的确杀伤力会小到忽略不计,但是像郑穆公这样头一次用起来时效果还真挺不错的。
不管晋灵公怎么想,反正人是赵盾接待的,他也看到了郑国的态度,于是赵盾决定同郑国重修旧好。
郑穆公:诚意呢?
很快,晋国派了赵穿和『公婿池』到郑国作为人质,公元前615年河曲之战中屡屡犯事的赵盾这会派上了用场。
赵穿:……
当年冬季,郑国也派了太子『夷』和大夫『石楚』到晋国作为人质,晋郑之间的矛盾算是平息下来,晋灵公原本想要狠狠的秀一波存在感,结果因为郑穆公和赵盾成了背景……
既然说到重修旧好,我们不妨继续聊聊这个话题,两位主角则是前面不久提到的齐国与鲁国。
公元前613年,齐懿公杀齐后废公而篡权,随后我们便看到齐国与鲁国联系到了一起,因为齐后废公的母亲子叔姬来自鲁国。
鲁国东门襄仲先是向匡王请兵希望将子叔姬接回鲁国,结果齐懿公不买账将大夫单伯和子叔姬先后关押,随后到了公元前612年季孙行父再次拜会齐国,齐懿公总算是答应了鲁国的请求释放单伯,子叔姬也得以回到鲁国。
但是接下来因为曹文公朝见鲁文公齐懿公就有点不高兴了,于是齐国先后攻打曹国和鲁国以示自己的不满。
鲁文公见状也不怠慢,赶紧跑去向晋国告状,于是晋国召集诸侯又反过来教训联盟之外的齐国。
齐国早已不是齐桓公时期的齐国,为了不与联军正面冲突齐懿公又趁着晋灵公与赵盾君臣不齐心的空子偷偷派人给晋灵公送礼,晋灵公既得了齐国的好处,又可以趁机号令诸侯退兵以示自己的存在感,于是最终此时也就不了了之。
俗话说不怕楞的,就怕横的,齐懿公如此之蛮横,鲁文公也不太愿意继续与齐国纠缠下去,虽然借着晋国的威风暂时化解了齐国的势头,但是到了公元前611年鲁国还是决定与齐国结盟议和。
偏偏这一年鲁文公生病,而且病得还挺重,鲁国只得派了季孙行父与齐懿公结盟,齐懿公一看来的不是鲁国国君于是拒绝结盟。
没有办法,东门襄仲又赶紧带着财礼连哄带骗总算与齐国结盟。
只是好景不长,一年后的公元前610年齐国再度进犯鲁国,东门襄仲只得再度请求与齐国结盟,因为这事鲁文公甚至是缺席了当时晋灵公在扈地举行的盟会。
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简单分析希望重修旧好的鲁文公与随心所欲的齐懿公之间的一些特点:
由于地理位置关系,齐国一直游离于晋国的诸侯联盟体系之外,甚至楚国强势之时也很少打齐国的主意,这是其一;
虽然齐国已经疲软三十余年,但很显然先后依附于楚国或晋国的鲁国仍然对齐国忌惮三分,这是其二;
齐懿公的行事风格来看相当任性,既不按套路,也没有明确的长远规划,对内拉下不少仇恨,对外也没有结交多少友邻,这是其三。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对于齐懿公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不很快就出大事了……
@禅___静 2016-06-28 21:19:44
差点连打赏都不能
-----------------------------
为毛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28 21:22:05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咳咳 今天看来是黄道吉日啊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29 21:25:51
更啊更啊更啊更啊更
-----------------------------
火速赶来鸟...
468 齐懿公被弑
公元前609年,春,齐懿公决定再次出打鲁国并定好出兵的日子。
不过兵还未出,齐懿公倒是生了病,生病了自然需要看医生,医生是这样说的:看样子是活不过今年秋天了。
齐懿公:……
这边鲁国得知齐懿公生病的消息后鲁文公自然是很高兴,于是他赶紧占了个卜并许愿:希望齐懿公最好再死快一点,这样齐国就不会出兵了。
齐懿公:……
为鲁文公占卜的是卜官『卜楚丘』,他在占卜后得出的结论是齐懿公在出兵之前就会去世,但是并不是因为生病,同时卜楚丘表示鲁文公恐怕是听不到齐懿公去世的消息了。
鲁文公:……
果然,公元前609年2月23日,鲁文公去世,在位18年,鲁国下一任国君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说,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齐懿公的情况。
到了5月,齐懿公的病看样子是好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带了一帮随从出行到了『申池』游玩。
顾名思义,申池这里水源不错适合泡澡,于是我们看到齐懿公在这里享受生活,他的两位车夫邴歜『音同丙处』、阎职也在池子里洗澡。
齐懿公即位之初我们曾提到过,邴歜的父亲邴原早年与齐懿公有私仇,所以齐懿公当上国君后为泄私愤将早已去世的邴原掘尸断足,接着又强取阎职那位漂亮的妻子,此后齐懿公倒也不怕这两位有怨气而让他们当自己的车夫。
当然,具体分工来看邴歜和阎职还是略有区别的,邴歜负责驾车,阎职作为陪乘负责齐懿公的安保工作。
两位车夫洗着洗着就凑到了一起,不光是凑到一起,而且还打在了一起,邴歜没事用驾车的马鞭去打阎职,打得阎职那是相当生气。
没想到的是更气人的还在后面,邴歜表示既然老婆被别人抢了都不生气,打一下应该也无妨嘛。
阎职:……
好在邴歜也有『污点』,于是阎职表示:老爹的尸体被人刨出来砍脚都不生气,好像也强不到哪去吧。
邴歜:……
邴歜和阎职两位车夫原本只是打闹,没想到闹着闹着开始相互人身攻击,攻击之后发现原来两个人是大哥不说二哥,两个其实都差不太多……
接下来,这两位同病相怜之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决定策划杀死齐懿公而复仇。
就在齐懿公优哉游哉享乐之时,邴歜和阎职出其不意杀死齐懿公并将他的尸体就近扔到竹林里面,然后大摇大摆的就离开了……
齐懿公一去世,我们就又得回到公元前613年『不出七年,宋国、齐国、晋国的国君都将死于叛乱』这个预言上来,继宋昭公之后,齐懿公死于邴歜和阎职的叛乱,这里距离预言过了4年。
某种程度上来说,宋昭公的死让我们稍微觉得有那么一点可惜,还有一丝悲凉;但是齐懿公的死却让我们觉得纯粹就是咎由自取,自打他上任以来齐国非但没有再度崛起的迹象,反倒是内外树敌,最终那位医生对齐懿公活不过秋天的论断成真,虽然这好像与他的病情关系并不大……
由于齐懿公口碑实在是太差,齐懿公被杀后国人废其子并拥立公子元,史称『齐惠公』,齐国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不出七年的预言好像还差一位主角……
@玄武之北海 2016-06-29 18:20:07
博古通今英俊潇洒的楼主,我又赶上大部队了。现在回去三刷。你快点写哦!小皮鞭挥起来~
-----------------------------
就冲这夸奖也得抓紧写啊
@善水心 2016-06-29 21:55:11
又吊胃口了?今晚能二更吗?
-----------------------------
小姑娘说二更就必须二更
友情提醒,晋灵公是肯定会死的,因为这里面所有的人物最终通通都会死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介绍不少时期
所有想看晋灵公怎么死的不妨慢慢来...
469 哀姜哭市
宋昭公、齐懿公先后被杀,来自周王室的内史叔服根据哈雷彗星的预言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看来还算是挺靠谱的。
眼下已经到了晋灵公的第十二年,年纪太小已经不再是托词,要不我们接下来把镜头转向晋国,看看晋国发生了些什么,晋灵公又是怎样死于叛乱的?
晋灵公:要不到别的诸侯国先转转……
好吧,鲁文公、齐懿公同一年先后去世,齐懿公之后齐惠公即位,他是齐桓公众多儿子中第五个当上国君的,数量上竟然比起春秋小霸郑庄公四个儿子当上国君还要多。
齐国国君的问题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我们看看鲁国国君的人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这么久了都没有消息。
首先,鲁文公在位十八年,老婆自然是有的,比如来自齐国的夫人姜氏以及妃子『敬嬴』,姜氏作为正牌夫人地位更高,她生下两个嫡子『姬恶』和『姬视』;
妃子敬嬴虽然地位不如姜氏倒也更加受宠并生下『姬俀』『音同腿』。
名字来看,鲁文公的这三个儿子取得那真是一个不如一个,不过敬嬴之子总算还是好那么一点,至少鸡腿还能吃……
对于礼法坚持一贯较好的鲁国来说,鲁文公去世后接班人的问题本来问题是不大的,姬恶作为嫡长子是不二人选,公子视以及公子俀都只能靠边站,但是问题就出在敬嬴平日受宠而与东门襄仲私下走得很近。
别误会,不要一提到某姜我们就联想到生活作风问题,不是那么回事……
眼看鲁文公去世后东门襄仲大权在握,敬嬴也就有了私心,她私下请求东门襄仲站到公子俀这边。
从局面来看,如果太子恶继位,那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压根与东门襄仲没太大关系。
但是如果换做公子俀继位局面那就不一样了,东门襄仲功劳自然是大大的有,日后鸡腿那是管饱的水平,所以考虑过后东门襄仲同意了敬嬴的请求。
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在于国君这样的大事不是闹着玩的,东门襄仲想要打破常规自然会遇到阻力,比如叔仲彭生就不同意,并且他还跑到齐国去告状,希望能够借着齐国来给在鲁国独大的东门襄仲施压。
齐惠公不像齐懿公那帮蛮横,也想着能够和鲁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所以对于叔仲彭生的请求齐懿公表示支持与理解,再说了太子的母亲好歹也是齐国人。
所以呢?
所以没过多久,到了公元前609年的10月,东门襄仲还是杀死太子恶和公子视,随后拥立敬嬴之子公子俀,史称『鲁宣公』……
作为臣子,想支持哪位公子就支持哪位公子,甚至是不惜对太子下狠手,东门襄仲这简直是比赵盾还赵盾。
赵盾:莫名躺枪……
太子恶和公子视一死,可怜是便是鲁文公的夫人、他们的母亲姜氏,姜氏眼看在鲁国已经了无牵挂,于是决定回到齐国并且不再到鲁国来。
就在一路走一路哭经过集市时姜氏对着集市上的人说到:东门襄仲杀嫡子立庶子,天道何在?
如此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的一幕顿时感染了集市上的人,大家甚至都陪着姜氏一起哭泣,因为其悲惨的遭遇姜氏后来同样也被鲁国人称作『哀姜』。
哀姜的故事以前有过,鲁庄公之夫人哀姜同庆父搞起不正当的关系最终落得个被齐国人处死的下场,这一回对于哭市的哀姜我们只会感到的是无限的唏嘘。
@片汤2016 2016-06-29 22:06:00
顶
-----------------------------
还没来得及给昨天的片汤打招呼 今天的片汤就出现了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29 22:02:33
突然觉得,先秦时候民风都这么简单粗暴……
-----------------------------
汉朝往后,儒学的普世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有序而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之后可能也会有类似的事情,但往往都会被扣上很大一顶帽子。
先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存在感太差,比起来几乎就是一个混乱而无序的环境,所以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往往就成了常态。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6-29 22:04:23
@o弘毅o 12126楼 2016-06-29 21:59:00
大家晚上好
小姑娘说今天得二更...
—————————————————
楼主一看到小姑娘就放下了自尊放下了抵抗放下了倔强……
-----------------------------
![[hu:吐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hu/tx.gif)
@禅___静 2016-06-29 23:42:15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才女大半夜的来...
@善水心 2016-06-30 21:28:56
弘半仙来了木有?还不更文?
-----------------------------
来了...
470 齐鲁交好
公元前609年,鲁宣公即位,东门襄仲立功,俨然这是上演的一出鲁国版晋灵公与赵盾,区别在于晋灵公能够走马上任得益于他的太子身份以及母亲穆嬴对赵盾的施压,而鲁国原本的太子恶被东门襄仲所杀,哀姜也只得回往齐国度过余生。
哀姜之后我们注意到另外一个人,也就是叔仲彭生,在东门襄仲想要废弃太子改立国君一事上他是持反对意见的,甚至是到齐国找新上任的齐惠公寻求支持。
无奈朝中东门襄仲独大并先行一步,叔仲彭生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局面,反倒是这件事情却把他推到了东门襄仲的对立面。
等到鲁宣公即位,东门襄仲立刻以国君的名义召见叔仲彭生,这时叔仲彭生的家臣『公冉务人』迅速就察觉到危险并赶紧劝止叔仲彭生不要赴会。
叔仲彭生会怎么处理呢?
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是国君的命令,就算是赴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公冉务人:问题是这很可能就不是国君的命令啊……
随后我们看到叔仲彭生还是没有听从建议,最终被早有准备的东门襄仲派人杀死,而且还给埋在了一堆马粪中……
古语有云,举头三尺有神明,低头一丈郭敬明。
对于君命的虔诚,叔仲彭生换来的却是埋葬于马粪的回报,郭敬明我们倒是见得多了,问题是神明何在……
叔仲彭生去世后,公冉务人只得带着叔仲彭生的妻子儿女逃亡到蔡国,从此远离鲁国政坛。
提一点,叔仲彭生和叔孙得臣同为叔牙之孙,我们提到的三桓指的是鲁庄公时期庆父、叔牙和季友的后人,分别称为孟氏、叔孙氏和季氏。
在东门襄仲拥立鲁宣公的过程中叔仲彭生持反对意见,叔孙得臣支持的却是东门襄仲,典型的比如这一年六月鲁文公葬礼上齐国有派代表来参加,随后东门襄仲和叔孙得臣亲自前往齐国一是拜谢齐国参加葬礼,二则是与新上任的齐惠公套近乎。
即便叔仲彭生后来想要寻求齐惠公的支持,但是最终还是叔仲彭生被杀以及其后人远走蔡国,后来所谓的叔孙氏实际上也就仅仅只是叔孙得臣这一脉。
至此我们对于齐鲁这一阶段简单小结一下:
公元前609年,随着鲁文公与齐懿公的先后去世,齐鲁之间反复结盟、齐国反复违约攻打鲁国的局面暂时告一段落,这是其一;
齐国拥护了齐桓公之子齐惠公即位,齐桓公上任之后改变外交策略主动谋求与鲁国的友好关系,鲁国权臣东门襄仲则是一枚重要的棋子,这是其二;
东门襄仲又在听从了鲁宣公母亲敬嬴的请求后杀死太子改立鲁宣公,同时铲除政见不同的对手叔仲彭生,这是其三。
所以局面上来看目前又有了新的变化,鲁国在先后依附于楚国和晋国之后对齐国开始空前重视。
比如到了公元前608年正月,鲁宣公取齐国的『穆姜』为夫人,东门襄仲带队到齐国赢取;
比如到了这一年夏天,季文子到齐国进献财礼并请求参加盟会;
比如随后齐惠公与鲁宣公举行盟会,东门襄仲又前去齐国对齐惠公表示感谢;
比如到了六月,鲁宣公为表达齐国帮助他顺利成为国君将济水以西的田地赠送给齐国。
齐鲁之间你侬我侬,俨然让我们想起了秦晋之好,两国如此之亲密甚至让我们颇为不习惯。
当然,鲁国亲近齐国冷落晋国显然晋国也是不满意的,所以不管什么七年的预言不预感,晋灵公总算是要出场了。
@gps99 2016-06-30 23:09:34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额 谢谢这位朋友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6-06-30 22:55:28
最近多产呢,棒棒哒!给楼主一个赞扬的眼神。

-----------------------------
呵呵 革命尚未成功啊
@AAAAA级祸水 2016-06-30 16:35:42
看楼主帖子是个伟大的工程,记号!慢慢看
注:我刚进贴
这帖子怎么才发现
-----------------------------
呵呵 八卦的帖子本来沉的就快
@李川夫人 2016-07-01 09:18:08
终于追完了 32个赞
-----------------------------
谢谢支持
@李川夫人 2016-07-01 13:43:42
今天还更吗?
-----------------------------
现在一般是晚上更新的,亲
@蜜若可 2016-07-01 15:02:33
周末早更,肯定
-----------------------------
抱歉 略晚
@陈少的剑 2016-07-01 15:01:54
要支持!
-----------------------------
谢谢
@片汤2016 2016-07-01 16:05:42
顶
-----------------------------
片汤好
@Cassie向阳花 2016-07-01 19:52:16
顶一下~
-----------------------------
向阳花也好
471 劝谏失败
为了欢迎晋灵公再次出场,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公元前613年,这一年七月哈雷彗星路过地球,随后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公元前611年,宋昭公被王姬杀,大帅哥宋文公继位;
公元前609年,齐懿公被车夫邴歜、阎职联手杀死,齐惠公继位。
时间已经过去四年,如果这个预言准确的话我们知道一点,留给晋灵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到了公元前608年,我们介绍到齐国与鲁国此时打得火热,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虽然自楚庄王上任以来楚国近几年比较低迷,但晋国的号召力比起晋文公和晋襄公时期同样值得堪忧。
晋国为什么威望会下降?
一是晋灵公年幼,朝中大权被赵盾把持,随后臣子之间接连发生内斗;
二是随着晋灵公逐渐长大,赵盾似乎又并没有如当年周公把权力还给成王一般,因此君臣之间难免不齐心,如此一来晋国多少会受到影响。
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宋昭公被杀时晋国原本派了中军佐荀林父带领诸侯联军讨伐宋国,还有齐懿公欺负鲁国时鲁文公向晋国告状,晋国在扈地会盟后也召集联军意欲讨伐齐国,可是晋国两次出兵最终都是雷声很大、雨点很小。
晋国为什么又会表现得如此草率?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联军攻打宋国,宋文公赶紧主动奔赴一线表达慰问;
联军讨伐齐国,齐懿公也是迅速给晋灵公送礼,所以两次虽然都没有真正打起来,但晋国钱财倒是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说钱财乃身外之物,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人适用这句话,第一种是没钱的,那是彻彻底底的身外之物;
第二种则是太有钱的,那是因为他的生活已经没有钱财的概念,毫无疑问的是晋灵公便属于后者。
所以当晋灵公逐渐长大成人又多金之时,晋灵公的生活就变得奢侈腐败起来,具体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说晋灵公喜好在墙壁上绘画彩画,于是他便加重晋国的税收令人在宫墙上大量作画;
比如说晋灵公没事喜欢拿把弹弓站在高台上对着下面的人一阵乱打,为了就是看到人群惊慌失措却又对他无可奈何的样子;
比如说有天晋灵公的厨子给他做熊掌结果没有煮烂晋灵公一生气便把厨子给杀了,然后让宫女放筐里抬出去给扔了。
晋灵公无道,赵盾多次劝谏都不听,尤其是厨子被杀时赵盾和士会刚好就遇到了,赵盾和士会一合计,决定让士会试试看,毕竟赵盾是晋国权力最大的臣子,万一晋灵公不听士会的劝谏还能留个后手。
士会跑了三次总算才见到晋灵公,士会谈人生、谈理想,希望晋灵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晋灵公就一句轻描淡写的知道错了,下回改正就把士会给打发走了。
结果呢?
舞照跳、马照跑,除了不炒股,晋灵公还是该干啥干啥……
当曾经的中原霸主放弃道义与操守转而信念动摇、精神颓废,出现腐化堕落的问题之时会发生什么?
郑穆公带头表示:依我看晋国不再值得去亲附。
所以继鲁国把外交重心放在齐国之上后郑国也决定与楚国结盟,要知道还在二年之前还是晋灵公嫌弃郑国立场不坚定而在举行盟会之时故意拒绝郑穆公,为此郑穆公还专门写信与晋国重修旧好,如今却已经变成郑穆公不愿意和晋灵公玩。
不是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努力勤奋yun 2016-07-01 15:21:47
来学习 历史 ,都是高手啊。
-----------------------------
呵呵 楼里高手挺多的,所以我发帖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生怕露陷了
@331863675 2016-07-01 23:32:43
好帖顶上去,跟了好几天了,终于跟上了楼主的步伐
-----------------------------
恩,谢谢支持 我也注意到你好几天了
@善水心 2016-07-02 12:31:10
顶顶~周末愉快!
-----------------------------
小姑娘好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7-02 08:43:02
周末顶一贴
-----------------------------
好早
@片汤2016 2016-07-02 22:40:00
顶
-----------------------------
哈 遇到片汤了
@Cassie向阳花 2016-07-02 19:09:23
楼楼周末愉快
-----------------------------
同乐同乐
472 北林之战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晋灵公沉迷于奢靡之道终究不被郑穆公所认可,郑国转投楚国在所难免,中原如今分成了比较明显的三个小团体,依附于晋国的比如宋、卫、曹、陈,与齐国保持亲密关系的比如鲁国,郑国则索性再度与楚国结盟。
这其中对于其他诸侯国国君我们相对比较熟悉,唯独陈国国君『陈灵公』有必要进行简要的介绍。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陈穆公去世,其子陈共公继任,于公元前614年去世,在位共计18年。
陈共公在位期间适逢晋文公击败楚国一举奠定霸主地位,因此大部分时间内陈国均依附于晋国,但在公元前618年时楚穆王趁着晋灵公年幼强势进军中原,陈军虽然在与楚军的交战中并不吃亏,但终究还是惧怕楚国持续的报复,陈共公因此主动与楚国讲和。
陈共公去世后其子陈灵公继位,结果陈灵公很快便改变阵容同在晋国接受盟约,两个灵公搅和到了一起。
陈国为什么会突然叛楚?
一是因为陈共公去世的当年楚穆王也突然去世,楚庄王即位之后我们看到他差点就自身难保;
二则是因为陈共公去世后楚国没有派人到陈国行诸侯的吊丧礼仪,这件事情也直接成了陈国与楚国决裂的导火索。
虽然郑国转投楚国,不过陈国也重新站在晋国这边,晋楚之间算是各得一分打成平手。
但是到了公元前608年,这已经是楚庄王在位的第六年,楚庄王在经历即位初期的惊险之后已经有了明显复苏的迹象,所以楚国不干了。
楚庄王打算怎么办?
毫无疑问,楚庄王决定派兵攻打陈国。
对于缓过劲来的楚庄王来说陈国实在不是对手,所以楚国不但是要打陈国,干脆顺便也教训教训下紧邻陈国的宋国。
宋文公:……
楚国这边一有动静,晋国自然就又紧张了,于是我们看到赵盾赶紧联合了宋文公、陈灵公、卫成公、曹文公准备救宋。
怎样才能救宋?
还是不变的套路,这不是郑国又依附于楚国了么,赵盾表示咱就打郑国。
郑穆公:……
于是乎我们看到赵盾带着联军攻打郑国,楚国蒍贾赶紧前往救援郑国,两军在『北林』『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遭遇。
结果呢?
结果楚军得胜,并且俘获晋国大夫『解扬』。
晋军原本也不想与楚国死磕,再说了即便战败主将回去也不会像楚国那样面临被处死的风险,更何况牵制楚军火力而救宋的目的也基本达到,所以晋军就此打道回府……
当然这里我们也要提及一点,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其子『秦共公』即位,秦晋之间虽然在河曲之战后消停了好几年,但秦国国君一换局势就又变得不明朗起来,因此晋国此时也并不愿意与楚国拼杀得个你死我活,到时候秦国万一趁机掺和一下晋国麻烦也许会更大。
晋国此时倒是想和秦国讲和,不过又该如何去处理?
已经从郑国当人质回来的赵穿表示不如打秦国的小弟『崇国』,理由呢?
赵穿是这样分析的,如果打秦国的小弟秦国肯定会着急,秦国一着急肯定会救崇国,晋国于是便可以以不打崇国为条件同秦国讲和。
公元前608年冬,赵穿果然带兵进攻崇国,秦共公又会如何应对,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