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大棘之战
因为郑国转投楚国,在郑国做人质的赵穿重回晋国我们并不意外。
我们所意外的是赵穿竟然会为秦晋的外交关系出谋划策,毕竟公元前615年秦晋河曲之战时赵穿连续破坏晋军的计划导致秦军最终安然回朝,那会的赵穿可谓典型的有勇无谋。
士别三,当刮目相待,看样子赵穿这几年打怪练级长进了不少啊……
先说赵穿为什么会去到郑国?
公元前610年,郑穆公写信谴责晋灵公召集盟会时故意疏远郑国,为安抚郑国赵盾只得向郑穆公表示友好之意,因此晋国派了赵穿和公婿池到郑国作为人质。
郑国方面后来则派了太子夷和大夫石楚到晋国作为人质,郑国转头楚国,万幸的是双方并没有撕票……
我们再来说说赵穿的这个策略到底行不行?
赵穿是这样想的,反正晋国很强大,自己也足够勇猛,不如先给攻打崇国给秦国一个下马威,秦国又要救崇国又得畏惧他赵穿本人,所以这时晋国放下身段主动与秦国讲和那必须是妥妥的。
问题是秦共公是这样想的,秦晋两家本来关系就不好,赵穿你还来打我小弟,再说近些年秦国与楚国关系保持得不错,我才懒得跟讲和。
一介莽夫一本正经的研究起兵法来,果然并不是什么好事……
搞不定秦国的晋国又该何去何从?
晋国表示闲着也是闲着,那就继续打郑国呗。
郑穆公:……
不过很可惜的是,虽然赵盾有心杀敌,但是此时的晋灵公却把心思全都放在了奢侈腐败之上,终究晋国也只是做做样子。
到了来年的公元前607年,这是鲁宣公、齐惠公、秦共公的第二年;陈灵公的第七年;郑穆公的第二十一年;宋文公的第四年;楚庄王的第七年;以及晋灵公的第十四年。
顺带提一下,这也是匡王在位的第六年。
这一年春,在楚国的示意之下郑国攻打宋国,领兵的则是郑国大夫子家,宋国大夫『华元』、『乐吕』带兵抵御,两军在『大棘』『今河南柘城县一带』遭遇。
对于此次郑宋交战我们说几个细节:
准备开战之前华元杀羊犒赏将士,为的是提高军队士气,结果他的车夫『羊斟』『音同真』没能吃上羊肉,于是闹脾气了。
他是怎么闹脾气的呢?
羊斟不是给华元驾车的么,这下可好,等到郑宋两军一交战,羊斟不管不顾加足马力直接就朝郑国的军队里面冲去,如此一来华元那就尴尬了,直接就成了郑军的俘虏……
另外比如在交战当中,郑国本来有人慌忙之下逃到一口井里,宋军有个叫做『狂狡』的将领看到后善心大发,只见他仗也不打了,立马化身红十字协会金牌会员,他把本来捅人用的戟投放到井下要去救狄人。
后来人倒是救上来了,狂狡一个不小心反倒也成了俘虏……
宋军上有羊斟因为吃不到羊肉把领导推向火坑,下有将士一边打架一边忙着营救敌人反被俘,就这打仗的水平还不如晋国的赵穿。
赵穿:关我啥事……
公元前607年,大棘之战,郑国大胜,宋国惨败,宋军主将华元被俘,乐吕被杀,郑军缴获战车竟然多达四百六十辆,而且还俘虏宋军二百五十人,另外,还有一百个战死的宋军将士耳朵被割了当做郑军的战利品。
从此战来看,我们并不一定能确定郑国究竟有多强,但是我们一定可以得出宋国战斗力有多弱的结论。
为了赎回华元,宋国只得再次给郑国送去兵车一百辆、良马四百匹。
好的消息传来,就在宋国车辆马匹送去一半的时候,华元自个居然逃回来了……
@善水心 2016-07-03 20:51:25
哈哈,昨天两集笑死了。今晚啥时候更呀?
-----------------------------
来了就更呗
华元这个人后面还会有一定的出场
所以我们花点篇幅简单了解下他
顺便我其实也是想通过华元来让大家从侧面感受下宋国同期的一些特点
474 好脾气的华元
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
大棘之战,宋军大败,我们认为宋国方面上上下下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少,当然此战失败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在于车夫羊斟。
羊斟以私败国,甚至仅仅只是为了顿羊肉的事情就把自己的领导华元往坑里带实在是太不应该,实在是非人类所谓,实在是该千刀万剐。
对了,华元被俘,作为车夫的羊斟后来怎样了?
我们看到华元被俘,精明的羊斟却毫发未损并回到了宋国。
更关键的是,华元压根就不知道羊斟其实是故意整他的……
当然,从华元以及早先比如楚国攻打庸国时被俘的子扬窗等人我们可以推断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待战俘还算是比较友好的。
为什么呢?
你看他们动不动居然就能逃跑……
这不宋国兵车一百辆、良马四百匹的『赎金』才交了一半,那边华元已经一路开溜回到了宋国,也算了为宋国节约了一笔开支。
随后,在向门卫自报身份得以进城之后华元算是续命成功,并且很快他就见到了自己的车夫羊斟。
为了搞清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华元问羊斟:当时什么情况,难道你的马不受控制了?
羊斟:不是马,是人啊。
你看看,羊斟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直接,一点都不带遮遮掩掩的,羊斟表示自己分明就是故意驾车往郑国军队里面冲的……
华元这都不采取点措施治治自己的手下?
华元还没回过神来,羊斟马上就逃到鲁国去了……
好吧,大人不记小人过,反正羊斟也逃跑了,华元貌似也没有继续找他麻烦的意思,毕竟领导人还是很忙的。比如接下来不久宋国修筑城墙,华元作为领导要巡视一番工程的完成情况。
华元来到施工现场时,筑城的人忽然唱起歌来,看来华元还是蛮受欢迎的。
歌词大意是这样的:鼓着眼,挺起肚,丢盔弃甲往回溜。大胡子,长满腮,丢盔弃甲逃回来。
看来不光是自己的手下羊斟,眼下区区几个工地搬砖的人居然也是热衷于对华元施展嘲讽技能……
神奇的是华元貌似也并不是那么介意,他只是安排了自己的骖乘,也就是陪乘人员对他们说到:有牛就有皮,犀牛什么的多的是,丢了皮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按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其实还是挺有道理的,话说对基层百姓这么有耐心的领导的确是不多。
不过这帮施工人员似乎是铁心了要继续找茬:牛皮是有了,给盔甲染色的红漆又要去哪里找?
华元两手一挥,带着随从就走了,为什么呢?
华元表示毕竟他们来的人少,嘴巴当然也少,所以是说不过的……
这位华元既能带兵打仗,也能在各种下人的揶揄中宠辱不惊,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原来,华元乃华督的重孙,华督就是当年杀宋殇公和孔父嘉的那位,华督也是西周时期宋戴公的孙子,因此华元在宋国也算是根红苗正之人。
还在宋昭公时期,华元便是宋国六卿之一,当时宋文公还叫做公子鲍,喜欢公子鲍的王姬还是通过华元的引荐才让公子鲍当上宋国右师的。
再后来王姬杀了宋昭公,公子鲍成了宋文公,华元自然在宋国的待遇也是稳中有升。
这不外能带兵与郑国火拼,内能担任土木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唯一尴尬的是外有羊斟捣乱,内有筑城工人的冷嘲热讽。
华元:不跟你们一般见识……
@片汤2016 2016-07-03 13:51:33
顶,有个小错:狡』的将领看到后善心大发,只见他仗也不打了,立马化身红十字协会金牌会员,他把本来捅人用的戟投放到井下要去救狄人---敌人
-----------------------------
还真是错别字...
@李川夫人 2016-07-04 01:31:01
不过瘾呀!
-----------------------------
恩,那我加油写呗
@片汤2016 2016-07-04 16:03:29
顶
-----------------------------
片汤晚上好 啊
475 狼子野心
了解完华元的情况之后我们再回到晋国,这里是公元前607年,晋灵公的十四年,距离不出七年『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的预言已经过了六年。
晋灵公: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郑、宋大棘之战后,接下来轮到了久违的秦晋,我们看到秦康公在位后期时对晋国保持和平已经有几年的秦国发兵攻打晋国,并包围了晋国的『焦地』『今河南陕县一带』。
秦共公这才上任第二年,秦国为什么突然和晋国又翻脸了?
还不是因为之前晋国原本想接着秦国换了新领导想与秦国示好,结果赵穿想了个馊主意想通过打崇国想给秦国来个下马威,结果秦共公非但不与晋国讲和,反倒以攻打并包围晋国焦地来作为回应。
小弟挖的坑,大哥得来填,到了这一年的夏季赵盾只得召集一干诸侯带兵救援焦地,于是秦国再度退兵,结果赵盾倒有点不想退兵了……
赵盾打算乘胜追击攻打秦军?
赵盾:不对,咱要打的是郑国。
郑穆公:……
原来,既然已经召集诸侯,赵盾干脆借着救援焦地的工夫顺道又教训下郑国,理由是郑国在大棘之战中欺负了宋国。
不过赵盾一行动,郑国赶紧又向楚国求救,于是楚国派了『斗越椒』带兵驻扎在郑国。
斗是鬬的简写,斗越椒是楚国前令尹斗伯比之孙,字子越,名椒,亦被称作子越椒,在我们介绍另外一个前令尹子文的时候有提到。
当时我们说令尹子文是一位神人,因为他的名字斗谷於菟告诉我们子文打小是喝虎奶长大的。
而现在我们出场的这位斗越椒更厉害,生下来据说就有熊虎的形状、豺狼的声音,要是再加个鹰的眼睛、豹的速度什么的,我们直接就可以开拍春秋版的希瑞了……
子文:赐于我力量吧……
斗越椒出生时子文要干什么呢?
子文表示这个斗越椒简直就是个怪胎,留着以后必定会是若敖一族的祸害,所以一定得杀。
斗越椒:……
道理上我们其实也好理解,一个扫把星光临地球都会被下这么多诅咒,斗越椒打小长得就这么异类必然会带来一阵恐慌,不过小越椒的老爹『子良』就不干了,他坚持要将小越椒养大。
再后来,小越椒没死,子文倒是死了……
不过子文临死之前召集了若敖氏的族人交代到:万一以后楚国轮到越椒执政,大家就快点逃走以免遭到祸难。
子文去世之前将令尹让给成得臣,公元前623年城濮之战后成得臣自杀,楚成王立了蒍吕臣为令尹。
仅仅一年后蒍吕臣去世,子上成为令尹,结果子上被还是太子时期的楚穆王陷害之死,于是成得臣之子成大心和成嘉先后以令尹的身份执政。
公元前613年,成嘉与太师潘崇带兵为即位之初的楚庄王解决当时叛楚的群舒,随后不久成嘉也去世,所以接下来就轮到斗越椒成为令尹并带兵救郑了?
我们看到成嘉去世之后接任楚国令尹的叫做『斗般』,他是子文的儿子,斗越椒则接的是老爹的班担任司马一职。
总体来看,斗越椒此时混得还算不错,但此时楚国执政的令伊是子文之子斗般,权力是要大过斗越椒一头的,所以他暂时还不用考虑逃走的事。
不过眼看楚军驻扎在郑国赵盾却表示对进攻郑国没兴趣了,赵盾表示若敖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很快就要完蛋,不如暂且放过斗越椒一马。
所以呢?
赵盾:溜呗……
@善水心 2016-07-04 21:45:57
希瑞是什么?
-----------------------------
呵呵 小姑娘太小了,这是以前的一部动画片
号称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6-07-04 21:37:40
萌兰生日之up!
-----------------------------
话说萌兰是谁...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7-04 21:34:36
占座
-----------------------------
哈 动作真快
左传 宣公四年
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突然到来的爱情
标题其实是出自这里的,不过目前还没有对这个词展开
@片汤2016 2016-07-04 22:25:15
丁页,楼主晚上好
-----------------------------
片汤晚上好
@李川夫人 2016-07-04 23:10:55
有看老九门的吗?
-----------------------------
貌似八卦有个介绍老九门的帖子啊
@丛林生态 2016-07-05 08:51:25
感觉以我爬楼的速度要跟上楼主直播好难,冒个泡跟楼主打个招乎,楼主早上好。顺便问一下,楼主出书吗?
-----------------------------
呵呵 努力努力 看能不能吧
@o弘毅o 2016-07-04 21:27:08
475 狼子野心
了解完华元的情况之后我们再回到晋国,这里是公元前607年,晋灵公的十四年,距离不出七年『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的预言已经过了六年。
晋灵公: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郑、宋大棘之战后,接下来轮到了久违的秦晋,我们看到秦康公在位后期时对晋国保持和平已经有几年的秦国发兵攻打晋国,并包围了晋国的『焦地』『今河南陕县一带』。
秦共公这才上任第二年,秦国为什么突......
-----------------------------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7-05 14:56:57
看到了希瑞,楼主暴露年龄了
-----------------------------
哈哈 楼上几位秀孩子的才算暴露呢 我这个一般般啦
@lincat2012 2016-07-05 16:32:21
楼主要是出书吱一声,这值得人民币支持。
-----------------------------
呵呵 先谢谢了
476 刺客鉏麑
先有秦国,后有楚国,我们看到赵盾的日子并不好过,不愿意与楚国正面冲突的赵盾只得退兵回国。
没想到的是,回到晋国的日子更加不好过……
赵盾高居晋国中军将,日子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只因晋灵公年龄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广泛,口味也是越来越重……
前面我们说到,晋灵公喜欢令人在宫内墙上绘画,而且还得是彩色的,于是便加重百姓的税负只为各种涂鸦;
晋灵公又喜欢揣着个弹弓站在高台之上对人一通乱射,也就得亏当时还没有加特林……
晋灵公不务正业,赵盾当然要劝谏,不过很显然的是晋灵公已经不是当初被母亲抱在怀里那个赵盾说废就废、说立就立的小太子,所以晋灵公不但是不听赵盾的劝告,反而是对赵盾逐渐反感起来。
这不有天因为熊掌没做熟,晋灵公一挥手就把厨子给杀了,接下来宫女把尸体抬出去的时候恰好又被赵盾和士会给看到,作为臣子给领导做思想政治工作那是职责所在,两人一合计决定还是让士会先去。
为什么是士会呢?
因为以晋灵公的尿性来看不听劝谏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士会劝谏晋灵公不听,好歹还有个大招赵盾在后面,虽然赵盾去劝结果很可能也一样,毕竟可以留个念想……
果然,士会找了晋灵公三次,最后晋灵公才转眼看他一下并表示自己知道错了,并打算改正。
士会必须很高兴的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对,我们熟悉的这句话原创就是士会。
但是呢,晋灵公其实也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没办法,过了段时间赵盾发现晋灵公压根就没有改变的迹象,于是只得自己亲自上阵。
一次劝、二次劝、不停的劝,终于是有效果了,看来还是得大BOSS出马。
所以晋灵公洗心革面,此后励精图治重振晋国雄风?
晋灵公:这个赵盾烦不烦啊,不行,我得找人弄死他。
所谓的效果原来是晋灵公越来越讨厌赵盾,讨厌到想除掉他……
怎么除掉赵盾呢?
晋灵公是这样做的,他安排了一个叫做『鉏麑』『音同除尼』的刺客准备行刺赵盾。
公元前607年的某天清晨,赵盾穿戴得整整齐齐准备进宫入朝,不过由于时间尚早赵盾便坐着打瞌睡,卧室的门也已经打开,浑然不觉鉏麑潜入来到他的身边,这中军将的安保工作做得也实在是太差了点……
很快,晋灵公便得到了人死的消息,不过他倒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死的人不是赵盾,而是鉏麑……
原来,作为刺客的鉏麑被提早起来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的赵盾感动了,鉏麑表示赵盾连打瞌睡都如此恭恭敬敬的样子,肯定是百姓的父母官,刺杀赵盾实在是不忠的行为,所以鉏麑不忍下手了。
问题是鉏麑又怎么死了呢?
鉏麑转过头来又想,如果不执行晋灵公的任务那又是违背了国君的使命,这样又陷入到不信当中。
不忠还是不信?
鉏麑两难,因为无论怎样抉择对于他而言都会违背其中之一,所以当下鉏麑便做了一个决定:与其如此,还不如死了算了……
接下来鉏麑放弃对赵盾的刺杀行动,走到外面时索性一头撞向一颗槐树,『鉏麑触槐』使得赵盾幸免于难,也成就了刺客鉏麑千古美名。
杀人就杀人,想多了看来还真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我们要说的是虽然此次刺杀行动失败,但是对于杀死赵盾的决心晋灵公是不会轻易更改的……
@善水心 2016-07-05 21:32:57
弘半仙,晚上好啊。 鉏麑一个人默默撞树了,他的这么多内心活动别人怎么知道哒? 加特林又是啥?
-----------------------------
加特林是机枪,比弹小石子的弹弓战斗力要强那么点...
@善水心 2016-07-05 21:32:57
弘半仙,晚上好啊。 鉏麑一个人默默撞树了,他的这么多内心活动别人怎么知道哒? 加特林又是啥?
-----------------------------
小姑娘这个问题其实提得非常好,直接切入到问题的要害
鉏麑的内心活动为什么会被左传描写出来,说实话也是值得质疑的。
按理说他带把菜刀去砍赵盾,中途改变计划自己默默撞树,这个过程的内心活动是相当私人性质的,所以这一段其实也是有人质疑过的。
就我个人的理解,这其中的事情、包括接下来与晋灵公和赵盾有关的一些事情,很有可能有一定的美化,主要的受益者则是赵盾。
究竟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片汤2016 2016-07-06 04:57:54
丁页,关于鉏麑这段,没看过左传,还以为楼主穿越了与那刺客交流过呢
-----------------------------
呵呵 我摘选部分原文吧
左传 宣公二年
(部分内容)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林西雁 2016-07-06 07:07:32
很可能是被触树…??(`ȏ´)و
-----------------------------
有想法,跟我一起查水表去吧
@逗鱼游 2016-07-06 10:39:23
《绝密文档》人类起源真相大揭秘(连载)_煮酒论史_天涯论坛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19805-1.shtml -----------------------------
哈 貌似楼里还有朋友问我这个作品怎样的
打广告到这来了...
@潇湘观渔 2016-07-06 15:41:29
我市暴雨今天停了
-----------------------------
不会是武汉吧...
477 赵盾远走
公元前607年,9月。
赵盾还活着……
晋灵公也还活着,不过晋灵公不想赵盾还活着……
这天,晋灵公叫赵盾过来喝酒,顺便埋伏了一批人,晋灵公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准备趁着喝酒的工夫杀死赵盾。
一来赵盾不知情,而来君命不可违,所以赵盾只得前往陪晋灵公喝酒,喝着喝着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察觉到异样,于是赶紧快步登上殿堂向晋灵公说到:按照规矩,臣子陪国君饮酒超过三杯就不合礼了。
接下来提弥明扶了赵盾准备赶紧离开,早就做好准备的晋灵公岂容赵盾逃走,晋灵公两手一会,令人放狗咬赵盾。
埋伏了这么多人,结果提前被识破,晋灵公使出的手段居然是放狗……
而且晋灵公很显然还不知道使用这招的诀窍是先关门,再放狗……
恶狗虽然凶猛,但是比起自带保镖还面临生命危险的赵盾战斗力实在是差了一个等级,提弥明一番搏斗把狗给杀了,随后掩护赵盾一边搏斗一边往后,最终赵盾安全逃了出来,提弥明也因誓死保护赵盾而英勇牺牲。
赵盾再次躲过一劫,忠心的车右提弥明当记首功,不过还有另外一个细节也值得我们注意,晋灵公此次行动中有个叫做『灵辄』的卫兵,他在赵盾逃跑的过程中也临阵倒戈帮忙抵御其他卫兵,赵盾能够安全逃脱他也功不可没。
灵辄为什么会想要帮助赵盾?
原来当年灵辄还不是晋灵公卫兵的时候一度非常落魄,赵盾有次外出打猎的时候看到躺在地上的灵辄便问他是不是得病了,灵辄表示自己不是得了什么病,而是已经三天没吃东西,饿得就快不行了……
赵盾当下二话不说便令人给了他一些食物,结果灵辄吃一半留一半准备打包走人,赵盾不解了,于是又问灵辄为什么要留一些食物。
灵辄是这样说的:我在外学习做官已经三年,现在马上就要到家了,不知道自己的母亲还在不在人世,这些食物是准备留给她的。
赵盾十分感动,于是坚持让他把食物吃完,然后给他又准备了一筐饭,还有一些肉,就这样赵盾当年的滴水之恩被灵辄铭记于心,等到他成为晋灵公的卫兵而又刚好面对陷入危难的赵盾之时,灵辄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
赵盾当年举手之劳,如今换来的是巨大的回报,关键是赵盾早已认不出灵辄,在他问灵辄为什么要救他时,灵辄表示自己是当年那个饿倒的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灵辄没有回答便转身离开。
有的人做了好事不但不留名,而且还不把它写到日记本里,比如灵辄,因为当时还没有日记本,更因为灵辄懂得知恩图报。
一念善,皆是善,当是如此。
不过即便晋灵公的计划再次失败,赵盾仍然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哪怕他躲得过初一,他也躲不过十五,就算躲过了十五,能不能躲过月底也是个问题,如今晋灵公已经下定决心要置他于死地,赵盾能够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多。
反击,又或者等死?
毫无疑问,反击便意味着造反,反击便意味着赵盾得弑君,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坚持自己的意见立公子雍为国君。
问题是坐以待毙那又不是赵盾所甘心的,所以赵盾只得下定决心放弃中军将的身份离开晋国,赵盾会去往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善水心 2016-07-06 21:37:01
灵辄这么帮赵盾还能回去接着当士兵吗?他后来怎么样?要逃亡吗?
-----------------------------
呵呵 正要提这一段
我们前面说到鉏麑这段,还专门引用了左传的原文,并且强调史记中的记载差不多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史记中接下来关于灵辄的这一段与左传区别还算比较大
史记当中称呼灵辄为示眯明,前面的经过大致相同,也是饿得不行赵盾救济,在知道他要留一半食物给母亲后又给了一些饭和肉。
区别在于后来灵辄不是做了晋灵公的卫兵,而是厨子。
灵辄知道晋灵公的计划,因此这里是灵辄而不是赵盾的车右上前劝赵盾喝三杯后走人,突然打乱了晋灵公的计划,因此晋灵公只得放狗。
这时狗也不是车右杀的,而是灵辄杀的,并且接下来帮助赵盾抵挡晋灵公的卫兵,同样只是告诉赵盾当年的恩惠而没有提及自己的姓名。
两件事情,可能在具体细节上稍微有一些区别,但是总体而言基调其实是一致的,一方面说明晋灵公的残暴,另一方面说明赵盾得人心
@善水心 2016-07-06 22:09:00
还是木有说,灵辄如何了?
-----------------------------
灵辄在二个版本中都比较诡异,并没有看到逃跑的迹象,也就是说他可能觉得自己没有露陷...
@善水心 2016-07-06 22:09:00
还是木有说,灵辄如何了?
-----------------------------
左传中的原文是不告而退,随后逃跑的是赵盾
史记中用的是明亦因亡去,这里倒是有逃走的可能性
不过我们这里考虑过后用的是左传的版本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7-06 22:39:44
跟秦穆公在战场上被野人所救颇为相像。
-----------------------------
你还别说,还真是有些雷同的地方
不过秦穆公那里真实性待考,所以当时没有收录进来
@潇湘观渔 2016-07-06 15:41:29
我市暴雨今天停了
-----------------------------
@o弘毅o 2016-07-06 21:01:45
不会是武汉吧...
-----------------------------
@潇湘观渔 2016-07-07 08:29:09
离武汉不远,大概800里,哈哈哈
-----------------------------
今年长江中下游真是惨不忍睹啊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7-07 16:12:06
终于不用输密码了~容我大笑三声,哈哈哈~~~
-----------------------------
潜水姐攻克了世界性难题啊 恭喜恭喜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7-07 16:12:06
终于不用输密码了~容我大笑三声,哈哈哈~~~
-----------------------------
晕 潜水姐的话被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