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___静 2016-12-13 22:25:31
你才结巴
-----------------------------
不厚道 居然抢沙发...
@卫国夫子 2016-12-14 04:38:26
深夜未眠,只为给作者君改稿,,,,, @弘毅 ,是不是还有点小感动???
-----------------------------
艾玛 老感动了 不过你这也太晚了吧 都4点半了
649 子南之死
因为栾盈一事,齐后庄公摆明了不给晋平公面子,这自然是楚国所乐意看到的局面,不过对于楚康王而言,目前他也有自己的麻烦事。
公元前552年,夏,楚康王的第8年,令尹子庚去世,楚康王看好的蒍子冯装病而推辞出任令尹一事,子南成为楚国新任令尹,结果短短一年时间内子南利用职务之便大势照顾自己的宠信。
比如有个叫『观起』的庶人,因为受宠于子南很快就成了暴发户。
观起富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说他忽然间就有了能驾几十辆车的马匹,而仅仅在子南出任令尹之前他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辈,话说这是典型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观起突然暴富,很快就引起了楚康王的不满,楚康王一方面不满的是子南利用手中权力偏宠他人,另一方面不满的是观起的过于高调,毕竟观起以庶人的身份搜集如此众多的马匹远远超过了他本身应有的规格,这是违规且楚康王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既然不能接受,楚康王打算怎么处置?
其实很简单,楚康王打算杀了观起。
顺便,子南也一并杀了得了……
国君杀令尹,一把手杀二把手,从侧面来看,楚国此时国君的权利还是比较稳固的.
比起三分公室的鲁国、比起卫献公被孙林父赶到齐国、比起齐国的崔杼公然违背齐灵公的意愿拥立被废的太子光,楚国倒也没有与中原各国『同流合污』……
然而,虽然楚康王萌生杀意,但终究还是下不去手,非但是下不去手,而且几次见到了子南的儿子『弃疾』都要哭上一番……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弃疾是楚康王的御士,两人关系不错,楚康王怕自己过不了这关。
通俗点说,弃疾是给楚康王驾车的,楚康王怕把子南杀了以后不好向自己的司机交代,所以见面就哭……
直到连哭三次后,弃疾问起原因时楚康王才说到:楚国令尹犯了事,我打算诛杀他,要不你逃走得了?
杀人老爹、劝人逃走,杀之前还几度落泪,看来这领导与司机之间的关系还真不一般……
然而弃疾拒绝了楚康王的好意,按他的意思,为了恪守君臣之道,他既不会告密,也不愿逃走,所以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看着自己的父亲子南被处死……
公元前551年,楚康王在朝中令人杀死令尹子南,并将观起车裂后在国内示众,陈国夏徵舒后又一起车裂事件,足见楚康王的怒气有多大。
子南被杀后,其家臣对弃疾请求在朝廷上把子南的尸体搬回来安葬也遭到拒绝,弃疾表示君臣之间有规定的礼仪,还是看看朝中诸位大臣怎么办吧。
三天之后,弃疾请求收尸,楚康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三天各位臣子每天上朝时都要面对子南的尸体,不知他们作何感想……
随后,在楚康王的任命下蒍子冯最终还是成为新任令尹,这次他没有再装病,自然也没有再搞些冰块来……
等到安葬完子南,对于弃疾而言接下来究竟该何去何从,这倒成了个大问题,对于手下劝他出走远离楚国的建议,弃疾再次选择了拒绝,在他看来因为没有泄露楚康王的计划,父亲的死他也算是参与其中,天下之大,已经容不下他,逃走变得没有意义。
另外,楚康王杀子南也已经成为弃疾的仇人,抛弃父亲而事奉仇人,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事情,最终弃疾选择上吊自杀,行完君臣之礼后追随自己的父亲子南而去。
@禅___静 2016-12-14 20:45:40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财女以为随随便便打赏就能收买我么
我是那种贪财的人么
恭喜你
我就是
@善水心 2016-12-14 21:12:51
世间安有双全法?
-----------------------------
一个字 难...
@善水心 2016-12-15 20:46:51
半仙晚上好~
-----------------------------
老夫掐指一算 就知道小姑娘要出现了
650 三困于朝
自古忠孝难两全,因为令尹子南与楚康王之间的矛盾,夹在中间的弃疾无奈只得眼睁睁的看着父亲被杀,等到安葬子南完毕视楚康王为仇人的弃疾又不愿继续做其御士,最终只得自缢而亡,带走最后的气节。
蒍子冯成为子南之后楚国令尹,不过很显然的是蒍子冯并没有吸取子南被弑的教训,这不很快受到他宠信的就多达八人,这些人的马匹数量同样惊人。
子南仅仅只是宠信观起一人就落得双双被杀的下场,观起更是被车裂,蒍子冯如今比起子南更加夸张,大胆估计楚国只怕是要出大事情……
果不其然,蒍子冯的表现很快就引起了注意,这天上朝时蒍子冯打算和大夫『申叔豫』搭话,结果申叔豫不理他而赶紧退走……
蒍子冯不解,于是又跟了上去,申叔豫还是不理他,赶紧往人多的地方钻……
这下蒍子冯更不懂了,所以又继续追着申叔豫搭话,申叔豫也没有跟他玩的意思,赶紧就溜回家去了……
蒍子冯这下彻底蒙圈了,毕竟两人原本私交是不错的,比如子庚去世后他还是听取了申叔豫的建议才装病拒绝出任令尹一职,申叔豫当时的理由是国内宠臣很多、国君又年轻气盛,权利越大,风险也越大,名利双收的事情处理不好很容易变成身败名裂,这不子南的例子就活生生的摆在面前。
为了搞清楚状况,蒍子冯干脆直接追到了申叔豫的家里,问其为什么在朝中连续三次不理他时,申叔豫简单的说了几句:观起宠于子南,子南得罪、观起车裂,是不是很可怕?
蒍子冯:懂了……
蒍子冯当然懂了,自己如果不学着低调收敛一些,他将会是下一个子南。
于是乎蒍子冯赶紧回家将这八位受宠之人遣散以示对楚康王的衷心,一场看不到的危机才就此终止。
有申叔豫这样的贤人,当是楚国之福,提一点,申叔豫是申叔时的孙子,当年楚庄王以夏徵舒作乱为由趁机吞并陈国为一个县,正是申叔时在朝中一片拥护的背景下劝谏楚庄王不能干违背道义的事情,最终陈国幸运复国,也成就了他同楚庄王之间的一段佳话。
此外,我们不妨在来看看另一位来自郑国的贤人『子张』,亦称『公孙黑肱』,他是七穆之一的『子印』之子。
公元前551年,9月,子张病重,他召来家臣、宗人并立了儿子『子石』为家族继承人,并要求他以后减省家臣、祭祀从简。
从简到怎样的标准呢,比如一般的祭祀用羊一只,重要的祭祀用羊一只、猪一头。
重点是什么呢?
重点是子张盘算了一下,为自己一家子留下足以供给祭祀的土地后,其余的土地甚至是自己的封邑都重新归还了郑简公。
这等于是子石还啥也没干,就被自己的老爹给狠狠的交了一笔遗产税……
对于自己的做法,子张是这样解释的:听闻生于乱世,贵而能贫,且不向百姓索取太多的人才能够活得更久。生在敬戒,不在富也,所以恭恭敬敬的事奉国君和大夫才是正道。
乱世之下,再强大的家族也难保永世安宁,晋国一个个远去的家族惨痛的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人染上各种富二代的坏毛病从而为家族遭来祸患,子张的做法是主动将家产交给国家,不让后人当这个富二代。
子石:……
诗云:慎尔侯度,用戒不虞。
这句话说的是治国安民时为了警戒发生意外,应该谨慎的掌控好自己的行为准则。
各位后来的权贵、土豪们为了后人的兴旺平安,不妨大胆的学学子张把家产归还给国家……
说完了楚国的贤人申叔豫,也聊完郑国贤人子张,接下来一位贤人中的贤人恐怕是要说几句话了,子曰:天空一声巨响,我要闪亮登场……
闲着也是闲着 刚好看到一则新闻
所以又到了转载的事件了...
@善水心 2016-12-15 21:15:34
哇哦,孔子终于要出场啦。好开心啊
-----------------------------
小姑娘有什么想对孔子说的没,我可以帮忙转达一下的
标题:古墓挖出牛肉汤骨头清晰可见?河南考古初步鉴定锅里都是牛的前肢
直接截图吧 今天的新闻

又是楚墓,这是最近我们介绍到的第三起了,还是新鲜热乎的
搜狐的标题是这样的:河南春秋楚墓挖出“牛肉汤” 骨头清晰可见
@善水心 2016-12-16 19:55:02
孔子孔子
-----------------------------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卫国夫子同学花了几天编辑排版还专门打印出来
实在是太费心了
@卫国夫子
651 九女一子
公元前551年,晋、楚、齐等各国暗自较劲的同时,鲁国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诞生,不过因为他的老爹既不是国君鲁襄公,也不是三桓这样有影响力的权臣,所以他的出生在当时其实一点也不轰动。
换句话说,当时天空并没有一声巨响……
顺便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后来不少权贵宣称自己出生时候天象是多么多么异常,我们坚持认为那都是在有组织、有目的的安排下精心编造出来的……
这位重量级的人物是谁呢?
我们得从他的父亲,鲁国三虎之一的叔梁纥说起。
但是为了了解叔梁纥的身世,我们又得从他的祖上说起。
往上一直追溯的话,我们就得从鲁国转移到宋国。
不过为了交代清楚宋国的背景,我们又得说道周朝。
然后为此又得先提到商朝……
当年,商朝亡、周朝兴,帝辛之子武庚被封于朝歌并在其周围围设了邶、鄘、卫三国。
三监之乱后周公和召公力保江山,武庚被诛、朝歌遗民被迁,宋国由此确立,微子也成为宋国第一任国君,取而代之的是殷商故墟成为卫国地盘。
后来,宋国第五代国君宋前湣公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宋炀公,结果遭来自己儿子的不满,宋前湣公次子宋厉公杀死宋炀公后想让自己的兄长弗父何出任国君,弗父何拒绝后宋厉公自己成为国第七任国君。
再后来,进入春秋时期,弗父何的后人大司马孔父嘉娶了位美貌的老婆,结果被死对头太宰华督看上,随后华督连杀孔父嘉与宋殇公,自己最终倒也落得个被猛士南宫长万粗暴刺死的下场。
孔父嘉被杀后,其后人一度在宋国失势,重孙『防叔』只得避难去往鲁国,然后有了儿子『伯夏』,伯夏又生叔梁纥。
一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一脉虽然自打弗父何不肯出任宋国国君后就走在一条漫长的下坡路上,但好歹香火一直在延续。
所以我们知道了,对于勇猛的叔梁纥而言,生儿子居然成了个大问题……
起初,叔梁纥娶了『施氏』,施氏生育水平倒也了得,不过她给叔梁纥接连生了9个女儿,带把的楞是没见到一个……
为了家族的香火,叔梁纥决定换换手气,于是又纳一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终于生下一子字『伯尼』,然而却不幸是个残疾,叔梁纥只得再换手气……
继续为了香火,叔梁纥向鲁国颜氏求婚。
颜氏有三女,不过颜父问起三个女儿谁愿意嫁给叔梁纥时,大女儿、二女儿却都不说话。
虽然叔梁纥的祖先是君王的后裔,虽然叔梁纥身高十尺、武力绝伦,但是毕竟60余岁的叔梁纥已是英雄暮年,关键卡里还没多少钱……
不幸中的万幸,三女儿『颜徵在』『徵音同征』并没有明确表态拒绝做叔梁纥的老婆,最终叔梁纥求亲成功。
不过嫁给叔梁纥的颜徵在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夫君年龄太大,万一已经没了生育能力该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颜徵在想到一个绝世好办法,那就是到附近的『尼丘山』去祈祷……
颜徵在为了香火的事如此尽心尽力,叔梁纥当然也要配合她的工作,于是两人干脆就『野合』一番,不久后还果真就出现了奇迹,颜徵顺利产下一子。
至于野合嘛,大家都懂的,说的是把夫妻之间的亲密互动场所放在了野外,如此看来叔梁纥不只是勇猛过人,生活情趣也是一点都不缺的。
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田震的野花唱得还真不赖……
好了,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知道,公元前563年力抗逼阳国城门以及公元前556年将大夫臧纥安全转移的叔梁纥在历经艰辛,生下九个女儿和一个残疾长子之后终于在60多岁时有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这里是公元前551年。
因为颜徵在为求子在尼丘山祈祷一事,这位刚出生的婴儿被命名为丘,加上排行老二,所以字为仲尼。
他,是孔丘,也就是我们翘首以盼的孔子。
简单说一下 孔子具体出生的年份自古以来有二个版本 一个是公元前551年 另一个是公元前552年 区别不是很大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个版本。
另外,我在介绍海昏侯那个帖子的时候提到过,海昏侯墓葬中的资料表明孔子出生时间在公元前566年,与前面两个版本出入很大。
考古界一贯是孤证不举的态度,所以海昏侯中的内容虽然惊人,但暂时应该不会起到颠覆性的效果,更多还需要看以后能不能有实质性的发现。
@catslover 2016-12-17 10:39:05
帮楼主补充一条花絮:后来为了避孔子名讳,尼丘山改名尼山,直到如今还出产一种花纹漂亮的石头,这种石头制成的砚被称为尼山砚,大家去曲阜的时候可以买块回来玩玩。
——其实我是想宣传一下尼山砚。
-----------------------------
时差姐姐顺便可以搞一下代购...
652 栾氏之乱
孔子的事情我们暂且扔一边,作为宋国贵族的后裔,事实上到了孔子父亲叔梁纥这一代时影响已经甚微,叔梁纥凭着自己的高大威猛也不过是在鲁国国都曲阜附近一个叫做『陬邑』『音同邹』的小地方出任大夫。
对于我们而言,孔子的出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直接决定了大中华后来长达几千年的社会格局;
对于叔梁纥而言,孔子的出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在他熬到生命行将结束之前终于是圆满的延续了家族的香火;
只是对于当前的时代格局而言,孔子的出生暂时显得还并不太重要,所以我们得继续回到主题,干点正事……
公元前550年,春,栾盈在被驱逐出国并辗转于楚国和齐国后终于有了机会回到晋国,回到栾氏的封邑曲沃。
难道晋平公终于是松口了?
其实不然,就在这一年晋国准备嫁女给吴王诸樊做夫人,齐后庄公得知消息后表示齐国应该支持晋国的工作,于是安排大夫『析归父』为晋国送去美女作小妾,然后利用这次机会齐后庄公偷偷把栾盈藏在车内就送回了曲沃。
栾盈回到自己的封邑后,当天夜里就找到守城大夫『胥午』,并把前前后后的情况告诉了他,总之,被诬陷造反而流亡的栾盈这次决定真的造反,齐国则是幕后推手……
只是如今的栾氏在被范氏打压后早已元气大伤,胥午并不想看到栾盈以卵击石、白白送死这一幕发生。
不过既然栾盈心意已决,忠于栾氏的胥午还是同意了栾盈的计划,哪怕因此会粉身碎骨。
为了给栾盈的回归造声势,胥午藏好栾盈后便开始安排曲沃人喝酒,等到助酒的音乐响起时胥午发话了:如果以后找到栾盈,大家应该怎么办?
众曲沃人表示万一真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不少人还因为想到流亡在外的栾盈而叹息、乃至哭泣。
举杯过后,胥午继续同样的问题,大家继续表示誓死追随主人,反正被晋平公在几次诸侯会盟上封杀的栾盈前途渺茫,许个空头支票还不简单,然而就在众人情绪高涨、一致表态后栾盈突然走了出来并为大家的忠心表示拜谢,众人顿时傻眼了……
不管怎样,回到晋国的栾盈在胥午的支持下迅速稳住了自己的旧部,并有了造反的资本,我们接下来再简单盘点下目前几大家族对栾氏的态度:
范氏自然不用多说,打压栾氏的正是他们;
赵氏对栾氏仇恨颇深,毕竟庄姬之乱时栾氏、郤氏都是庄姬的『污点证人』;
中行氏也不怎么喜欢栾氏,因为当年伐秦时栾黡第一个跳出来不支持中军将荀偃的工作;
知氏一来并没有列入到六卿,二来接班的荀罃之孙荀盈年幼,行动上更多还是听中行氏的话;
韩氏由于最近和赵氏关系不错,所以立场站在了赵氏这边;
最后还剩下的是魏氏,所幸栾盈出任下军佐时辅佐的是下军将魏绛,栾盈同魏绛之子『魏舒』关系也很不错,这将是六卿中唯一值得栾盈仰仗的对象。
公元前550年,4月,私下得到魏舒的支持后栾盈率领曲沃的兵士一路挺近晋国都城新绛,魏舒的军队则排好阵列、登上战车,随时准备迎接栾盈回朝。
栾氏满腔杀气、魏氏里应外合,中军将士匄听闻消息后十分慌乱,好在乐王鲋稳住了士匄的情绪并给出关键的建议:一来栾氏树敌太多,范氏又处在掌权的地位,用好手中的权利显然范氏有利;二来平定叛乱的关键在于道义,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稳住晋平公,把叛乱的帽子死死的扣在栾盈的头上。
这场栾氏之乱会是如何走向,我们拭目以待。
@catslover 2016-12-17 23:09:16
@catslover 2016-12-17 10:39:05
帮楼主补充一条花絮:后来为了避孔子名讳,尼丘山改名尼山,直到如今还出产一种花纹漂亮的石头,这种石头制成的砚被称为尼山砚,大家去曲阜的时候可以买块回来玩玩。
——其实我是想宣传一下尼山砚。
—————————————————
@o弘毅o 15355楼 2016-12-17 22:26:00
时差姐姐顺便可以搞一下代购...
—————————————————
可惜我在曲阜不认识什么人......
-----------------------------
再说了 这玩意的真品应该是越来越少了吧
653 为了自由
话说那边栾盈已经带队兵临城下,魏舒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接应,这边在乐王鲋的建议下士匄已经想好了对应的策略。
首先,士匄必须随时和晋平公待在一起,否则一旦栾盈找到机会与晋平公沟通一番发现所谓的谋反原来是范氏与栾盈的母亲联合编造的,问题那就大了去了。
不巧的是晋平公这边刚好有亲戚去世正在办丧事,士匄此时也管不了这么多,他穿了一身黑色的丧服混入到几个女人当中就到了晋平公那边,简短交代完情况后就陪着晋平公回到宫里并加强戒备。
随后,士鞅火速赶到魏舒军中,二话不说就跳上魏舒的战车并右抚剑、左持带,下令驱车强行将魏舒带到了晋平公处。
只见士匄亲自迎接魏舒并拉着他的手,当着晋平公的面然后放出了大招:只要魏舒配合朝廷的工作,曲沃以后就属于魏氏。
对于栾盈来说,最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巨大的诱惑面前,魏舒被士匄成功收买……
箭在弦上,不发也得发,如同胥午事先所说的那般,即便是飞蛾扑火,曲沃人也必须誓死为主人讨个说法,栾氏还是决定对都城发起冲击,尤其是领头一个叫做『督戎』的大力士勇猛异常,一路那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杀得都城内的国人那叫一个胆战心惊。
就在这时,有个叫做『斐豹』的奴隶站了出来,他向士匄请示愿意杀死督戎,条件是烧掉印有他名字的奴隶花名册、恢复他的自由身份。
为了自由,斐豹当真是在拼命……
对于士匄而言,这样的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于是向着太阳发誓一番后故意将斐豹放出宫门后又紧闭宫门,斐豹则大摇大摆的面对大力士督戎,故意激怒他后赶紧开溜……
斐豹跑,督戎追;
斐豹翻墙,督戎也翻墙;
斐豹藏,督戎翻墙过来找不到人;
就在督戎还没搞清楚状况时,斐豹突然从背后发起偷袭,督戎卒。
斐豹:自由万岁……
目前的形势来看,局面已然在士匄的掌控之中。
虽然栾氏被孤立,虽然督戎被击杀,但是一番精心准备的栾氏此刻已经登上宫门,准备攻击高台上的宫室,范氏的兵士则囤积于高台之后,一番厮杀看来在所难免。
为了晋平公的人身安全,士匄对领兵激战的士鞅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是有箭射到国君的屋子,你就得死。
当然了,我们说士匄此时陪着晋平公也在这个屋子,国君的安危等于是他的安危……
没办法,为了避免箭雨如飞,士鞅只得带领步兵用剑迎战,好在如今的栾氏明显逊于范氏,双方交战伊始就因为实力上的差距有了清晰的结果:范氏步步逼近、栾氏且战且退。
有意思的是,士鞅登车追赶栾氏残余部队时遇到了熟悉的栾氏族人『栾乐』,两人竟然逗起了乐子,士鞅是这样对栾乐说的:乐,你就别打了,我要是死了到天上都会控告你的。
士鞅有心取乐,那是因为局面大好,栾乐顾着跑路,也没有多余的心情搭话,于是张弓就是一箭,然而没射中……
栾乐一气之下再次弯弓搭弦,结果战车跑路太急,车轮碰上槐树根而翻了车,这一箭还没来得及射出便被追上来的范氏兵士乱戟戳死……
乐王鲋曰:栾氏多怨,子为政,栾氏自外,子在位,其利多矣。
如同乐王鲋所言,即便栾盈有着满腔怒火,但是相比起来栾氏却是大大的劣势,即便栾盈于高台之下距离晋平公如此之接近,但是强大的范氏却阻止了他更进一步,此战的结果是栾乐战死,『栾鲂』负伤,败退的栾盈只得再次逃回曲沃。
然而栾盈退回曲沃后晋军很快便包围栾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故意把栾盈放回晋国的齐后庄公迟迟不见动静,他究竟下的是怎样的一盘棋。
@梦外人214 2016-12-19 22:19:32
发生了什么?怎么看不到更新了
-----------------------------
难道不是因为还没更新?
@梦外人214 2016-12-19 22:20:39
呃...楼主还没更新?
-----------------------------
哈哈 马上
654 花落人亡
公元前550年,秋,齐后庄公终于开始行动。
齐军先是攻打卫国,占领朝歌之后很快便兵分两路对晋国发起进攻,看来栾盈叛乱失败后坚持死守曲沃而不是逃往他国还是有原因的。
因为曲沃的牵制,齐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杀到了新绛附近的『少水』『今山西沁水县一带』,然后齐后庄公干了几件大事。
第一,齐后庄公令人修筑纪念物以彰显自己的武功;
第二,齐后庄公派人在少水收集晋军尸体,然后合在一个坑内筑成大坟,意在对平阴之战的报复;
第三,收兵回家。
对于齐后庄公的一连串举动,大夫晏婴是这样评价的:国君依靠勇猛来进攻盟主,失败了才会是国家的福气,因为徒有功劳而无德行是不可取的。
然而齐后庄公的表现暂时看起来还算不错,趁着栾氏作乱之际他对晋国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大夫崔杼又是这样说的:乘人之危跟盟主对着干,劝了又不听,事已至此,大家也别白费心机,各位臣子还是好自为之吧。
然而由于崔杼劝谏时用力过猛,大夫『田须无』表示指责国君太狠,用道义要求国君自己平时没表现出很有道理的样子,恐怕是得不到善终的……
提一点,这位田须无不是别人,正是齐桓公时期从陈国投奔而来的田完之曾孙。
田完来到齐国后隐姓埋名,甚至是连氏也由陈改作田,如今他的后人已经逐渐在朝中担任要职。
好了,齐后庄公对着晋国爽完就走,被困于曲沃几个月的栾盈又会怎么看?
不用多想,绝境之下又无人来救的栾盈嘴上说的是呜呼哀哉之类的话语,心底肯定是把齐后庄公的爹娘问候了个千百遍……
随后,被齐后庄公抛弃的栾盈彻底失去希望,晋军强攻之下曲沃被攻陷,除了栾鲂侥幸逃亡到宋国外,栾盈以及栾氏的亲族全部被杀,栾氏之乱最终以六卿之一的栾氏被灭族而告终。
对于栾氏之乱,我们简单做一个小结:
首先,作为姬姓公族,栾氏在晋国一度有着显赫的地位;
西周时期,晋国第六任国君『晋靖侯』之孙『栾宾』被封于『栾邑』『今河北栾城县一带』,于是有了栾氏。
晋文公流亡期间,栾枝是其坚定的追随者,这直接奠定了晋文公以后栾氏在晋国的重要地位。
随后栾盾、栾书乃至栾黡都是晋国极具影响的人物,曲沃后来成为栾氏封邑所在,更是晋国大量启用异性大夫后的一大政治势力亮点所在;
其次,狐氏、先氏、郤氏相继远离晋国政坛后,甚至赵氏也一度濒临灭族的险境,栾氏成为晋国又一次重大政治惨案的牺牲品,归根结底这还是与晋献公以后晋国大量异姓大夫占据卿大夫主流地位的独特政治结构有关。
相比起其他任何诸侯国来,晋国的政治斗争要显得远远激烈与残酷,在所谓异姓大夫执政的背景下,栾黡被自己的亲外公士匄一手设局踢出晋国政坛更显悲剧。
最后,栾氏与范氏之间的恩恩怨怨成为其悲剧的直接导火索,栾黡迎娶士匄之女本应促成两大家族关系更进一步,奈何栾黡违抗军令间接导致其弟栾针战死、士鞅奔秦,进而导致两家关系恶化。
栾黡去世后,栾盈之母、士匄之女栾祁因作风问题最终引发范氏对栾氏的打压。
仅仅就表象来看,栾氏被灭的整个过程中六卿之间相互抱团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我们再结合接下来的进程来看,栾氏的覆灭不过是晋国内斗激化的一个开端……
@Cassie向阳花 2016-12-19 10:34:01
顶
-----------------------------
向阳花好
@时刻未到 2016-12-20 16:51:05
周二摸鱼·依然补课
-----------------------------
呵呵 还在忙呢
@善水心 2016-12-20 10:57:04
我想知道栾祁后来怎样了?
-----------------------------
话说小姑娘的看点还真的很独特
正史来看,栾氏经历此难后对她的交代不多
比如东周列国志这样的演义里她和老相好州宾又愉快的在一起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侧面推断,范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都混得比较风光,作为范宣子士匄的女儿,她在有保护伞的情况下小日子自然不会太差。
不过如此一来,她对亲儿子下狠手导致栾氏衰败而自己又继续快活,其实也使得她的形象在后来为她带来更多的口水。
@Cassie向阳花 2016-12-20 08:11:21
顶,早上好
-----------------------------
向阳花晚上好
655 杞梁妻哭夫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从栾宾封于栾邑,到栾黡灭族于曲沃,栾氏兴衰历经七代人,其陨落的表面原因在于栾氏、范氏的不合以及栾祁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深层次的根源还是在于晋国内部政治结构本来带来的巨大不稳定性。
当然了,如果我们再把格局拉大的话,在晋平公已经召集诸侯公开打压栾黡的情况下,齐、晋两国的矛盾、齐后庄公借栾氏的动荡牵制乃至报复晋平公则更进一步把栾黡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对于栾黡的利用,齐后庄公的表现实在太过明显:不仅公然违抗晋平公的命令接纳栾黡及其随从,甚至是借着晋、吴联姻之际以运送妾媵的名义将栾黡偷偷送回曲沃,等到晋军围攻曲沃时齐后庄公又取道卫国对晋国发起进攻。
而今被齐后庄公抛弃的栾氏落得灭族的下场,报复完晋国的齐后庄公却又是一副完全不知足的样子,只见齐军退兵回国后并未进入国都,而是直接对邻近的莒国发起进攻。
然而悲催的是,齐军在攻打莒国城邑『且于』『今山东莒县一带』时齐后庄公不幸大腿受伤,并且损失大夫『杞梁』,最终只得与莒国讲和后草草收场。
比起讨伐晋国,齐后庄公伐莒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大夫杞梁之死却引发出一段千古绝唱。
究竟怎么回事呢?
原来,齐后庄公负伤后,原本双方约定第二天再战,大夫杞梁和『华周』则带了部分兵士趁着夜里由且于去往莒国国都郊外打前站,到了第二天便提前和莒国国君遇上了。
杞梁、华还尚不足为惧,只是出于对齐军的忌惮,莒君还是派人给杞梁和华周赠送了重礼,期望能够借此形成齐、莒能盟讲和的局面。
结果却是莒君求和遭到杞梁和华周的拒绝,毕竟军令在身,他们无法因为财物而舍弃攻打莒国的命令。
好吧,莒君表示既然如此,那就开打吧,于是亲自击鼓下令攻打杞梁、华周的这股小分队,杞梁被俘,随后死去……
更悲催的是,杞梁、华周拒绝莒国的求和后,齐后庄公无心恋战很快就同莒国讲和而退兵,不肯丢弃君命的杞梁等人相当于白白牺牲……
等到回国后,齐军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前来迎丧,齐后庄公则亲自派人对她表示慰问,只是杞梁妻坚持认为齐后庄公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对死者也不够尊重,于是回绝了他的慰问。
没办法,齐庄公随后只得亲自到杞梁家吊唁一番,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事情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春秋时期一名普通女子对于已故丈夫荣誉的捍卫,哪怕面对国君也是据理力争,但是这件典故后来却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就成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据说,杞梁妻是哭着迎丧的,想来其实也很正常;
据说,杞梁妻哭夫凄怨感人,随后投淄水而殉情;
据说,杞梁妻哭夫惊天动地,连城墙都为之崩塌;
时间往后推移,杞梁妻哭夫的故事情节越来越丰满曲折,逐渐就演化成为了另外一个样子,说的是有位叫做『喜良』的民夫新婚仅三天就被秦始皇的军队拉去修筑长城,结果不幸劳累而死,尸骨也被埋在长城墙下。
喜良妻历尽艰辛来到长城边寻夫,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喜良妻悲痛欲绝,于长城下大哭七天七夜不止,长城因此坍塌而露出喜良尸骨。
喜良妻在安葬完夫君后,最终选择投海而亡。
我们都知道的,齐国女子一般都称作某姜;
我们也都知道,这段哭倒长城的故事说的是谁;
时间从春秋变作了秦朝,男主角从杞梁变做了喜良,至于杞梁妻,也就成了感天动地之『孟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