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汤2016 2016-12-21 15:30:52
顶楼主,这卫夫子很可爱,看来大家都很认同楼主的贡献,此文教大家尤其是孩子学历史真好
-----------------------------
有没有哪个孩子敢站出来支持片汤的观点...
656 庄公如鼠
从杞梁妻到孟姜女,从杞梁到喜良,乃至范喜良或者万喜良,杞梁妻痛斥齐后庄公为亡夫挽回尊严的同时她自己也升华为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一枚独特的符号,伐莒不成功的齐后庄公却在回到国内后受到臣子们明里暗里的指责。
这不就连鲁国大夫臧纥都说齐后庄公像只老鼠一样白天躲藏、夜里打洞,因为他虽然不想顺服于晋平公,但又只会趁着晋国动乱的时候出兵偷袭,一旦晋国平定下来又打算老老实实的事奉晋国。
这么一分析,好像还真挺有道理……
话说臧纥为什么要这么评价齐后庄公呢?
这不臧纥在鲁国混不下去,投奔齐后庄公来了么……
投奔齐后庄公,却又指责齐后庄公像只老鼠,臧纥的心还真够大的,问题是他怎么救在鲁国混不下去了?
原来,栾氏之乱期间,鲁国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先是三桓之首的季孙宿因为没有嫡子而在接班人的事情上犯了难。
对于季孙宿而言,方案有两个,一个是长子『季公弥』,另一个是庶子『季纥』,方案的区别在于季公弥更加符合继承传统,季纥在季孙宿看来更加有才而备受欣赏。
但是,对于鲁国而言显然传统比才能更加重要,所以就在季孙宿向大夫『申丰』征求意见时申丰一字不言赶紧回家,甚至为了这事打算举家出走,免得给自己找麻烦……
没办法,季孙宿只得又找到臧纥咨询,臧纥倒也爽快,他表示愿意顺着季孙宿的意愿支持季纥,前提是季孙宿招待他喝酒……
于是乎季孙宿宴请众大夫并奉臧纥为上宾,有了臧纥的支持,趁着这次喝酒的机会季孙氏接班人的问题也就顺理敲定下来。
季纥倒是舒坦了,不过季公弥和臧纥之间却拉下仇恨……
紧接着,孟孙氏这边接班人方面也遇到了麻烦。
孟庄子仲孙连虽然早早就立了长子『孺子秩』,但是孟氏的车马官『丰点』却因为喜欢『孟孙羯』,于是几次三番怂恿他取代兄长的位置。
刚好仲孙连不太喜欢臧纥,臧纥又与失去接班人位置的季公弥不愉快,于是丰点根据目前的形势想了个办法。
公元前550年,8月初10,仲孙连病逝,就在各位大夫前来吊丧之时,季公弥陪着。
孙羯早早的候在了大门口,季孙宿哭丧完毕后出门时问孺子秩在哪里时,季公弥早有准备,季公弥表示这里有孟孙羯就够了,不需要什么孺子秩。
言外之意,季公弥是支持孟孙羯接班的。
季孙宿表示孺子秩年长,这样不妥,但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回了一句他就哑口无言,季公弥说到:管它什么年长不年长的,只要有才能就是可以的,况且这还是仲孙连他老人家的命令。
废了自己的儿子,最后又被自己的儿子摆了一道,季孙宿实在无法反驳,随后孟孙氏的接班人果真就成了孟孙羯,老大孺子秩一句话还没说就只得逃往邾国……
孟孙羯位置坐实后,紧接着臧纥的倒霉日子便到了:孟孙氏先是向季孙宿告状,表示臧纥准备发动变乱,而且还不让孟孙氏下葬,季孙宿将信将疑;
到了10月,孟孙氏准备开挖墓道时并向臧氏借用人力,臧纥还是很大方的,很快便支援了孟孙氏。
问题在于臧纥前去视察时为了安全起见带了不少甲士跟随,这下孟孙羯又找到理由了,只见他赶紧派人向季孙宿告状,表示臧纥是真的干扰孟孙氏下葬,并且还带了士兵前来。
那还说啥,季孙宿表示打吧……
臧纥一看也是没了办法,一生气便把鲁国南城城门上的门栓给砍了,接着跑路同样去了邾国,随后不久又投奔齐国。
需要提及的是,臧纥的母亲是鲁宣公夫人穆姜的妹妹的女儿,因为受到穆姜的喜 爱,臧纥才被立为臧氏的继承人,所以跟齐国那也算是攀得上交情的。
对于臧纥的到来,齐后庄公原本是表示热烈欢迎的,并且打算封给臧纥地皮一块让其安顿下来。
只是前面我们说了,因为齐国攻打晋国一事,臧纥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说齐后庄公是老鼠一只,那么赏地的事情齐后庄公表示就只能喊停了……
@善水心 2016-12-21 21:21:48
@o弘毅o 15404楼 2016-12-21 20:57:00
今天早点更 小姑娘在哪里
—————————————————
哈哈,来啦来啦
-----------------------------
今天我比你先到吧
657 死而不朽
臧纥逃奔齐国,皆因他的举动得罪三桓而遭到报复,不过从臧纥义正言辞批评齐后庄公一事上可以看出他倒并非贪生怕死之徒,所幸孟孙氏和季孙氏想要收拾的仅仅只是臧纥本人,因此臧纥出逃后不久其异母的兄长『臧为』成为臧氏继承人。
说起来,前面我们提到,臧纥之所以能在父亲臧宣叔去世后接班那是因为沾了穆姜这层关系,臧为与『臧贾』的生母原来自一个叫做『铸国』『今山东宁阳县一带』的小国,他们也在臧纥被立为家族继承人后去往铸国。
臧纥逃到邾国后派人向臧贾送去一只大龟,希望老哥能够帮忙把这只大龟送回鲁国疏通关系,并请求将自己的后人立为臧氏继承人,臧贾表示行,随后安排臧为代他进献大龟并作请求,臧为也表示行,并来到鲁国,唯一的区别是把继承人换作了自己……
因为长寿,龟在古时一直都是十分吉祥的动物,臧纥搞来这么一只大龟自然是极品中的极品,于是鲁国国内对于臧氏也就不再追究,继承人的事情也敲定下来,臧为成为臧氏新的代表,郁闷的臧纥只得又逃亡齐国。
对了,鲁国最后还是对臧纥的罪过给出了具体的理由,臧纥所触犯的法纪很简单,砍坏城门的门栓,这叫破坏公物罪。
各位大夫一定要引以为戒,季孙宿如是说……
说完鲁国的孟孙氏、季孙氏以及臧氏,我们再来聊聊鲁国另一大家族,也就是三桓之一的叔孙氏。
公元前549年,春,叔孙豹来到晋国并得到了中军将士匄的亲切接见。
因为齐国的关系,鲁国一直抱紧晋国这条大腿,两国关系一直比较亲密,齐后庄公伐晋期间叔孙豹也曾领兵救援晋国,这也是对于叔孙豹的到来士匄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适逢栾氏被除,士匄倒也心情大好,两人聊聊聊着就聊到了一个十分高深的话题来。
士匄说:古人云,『死而不朽』,这指的是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士匄就是古人,对于古人的古人提出的这个概念,叔孙豹并没有回答……
叔孙豹不回答,是因为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不过士匄倒是玩起自问自答的游戏来,士匄表示自己的祖先虞舜时期是陶唐氏、夏朝是御龙氏、商朝是豕韦氏、周朝是唐杜氏,到了晋国主持中原盟会时又是范氏,这恐怕就是所谓的不朽。
合着士匄提这个问题是为了吹嘘自己的家族……
对于士匄这样的玩法,叔孙豹当下就不能认同了,叔孙豹表示士匄说的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叫做不朽,而是叫做『世禄』,也就是说权贵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世袭的制度才是家族经久不衰的实质所在。
如何才能不朽?
叔孙豹终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叔孙豹领先于时代所提出的『三不朽』,比起保存姓氏、世世代代不断绝祭祀,大到树立德行,其次树立功业,最次也得树立言论,这样才是真正的不朽。
因为『三不朽』的立言,叔孙豹也在中华文明史上不朽……
至于士匄以及他所代表的范氏呢?
倒是有人赶紧希望他们腐朽……
原来,士匄成为中军将主持晋国政事以来,各诸侯朝见晋国所要孝敬的贡品标准被提高,导致诸侯压力增大,尤其是郑国为此甚至感到忧虑。
刚好这一年2月,郑简公也来到晋国朝见晋平公,为了贡品子产还专门托了子西带话给士匄。
一番美言加道理过后,士匄欣然接受了子产的建议减轻诸侯的贡品,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子产他到底说了什么……
@善水心 2016-12-22 21:36:50
那只极品中的极品的大乌龟,他们会用来干嘛?
-----------------------------
上次楚国送给郑国一只大王八,结果被炖了汤,然后就闹出了人命。
所以小姑娘觉得该怎么处理这只大乌龟比较好一点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12-23 09:44:14
周五好~~
-----------------------------
话说潜水姐还记得有这块地的啊
话说有个坑爹的活动又来了
昨天晚上有朋友告诉我涯叔又开始搞投票了
反正权当消遣吧 大家有心情就到时候随便搞几下
谢谢
@catslover 2016-12-23 22:33:51
今天怎么这么安静,还是网页版又出问题了?
-----------------------------
哈哈 看来周末不光是我偷懒啊
658 齐楚结盟
虽然鲁国不够强势,但是叔孙豹却也因为自己的『三不朽』而被后来人所铭记,与他类似的比如还有郑国的子产。
对于沉重的贡品任务,子产是这样带话给士匄的:君子治理国家,不是担心没有财礼,而是害怕没有好名声。诸侯的财物聚集在晋国,其内部就会其二心,诸侯起二心,晋国自然就会受到损害。发扬德行,好的名声就会传布天下,所以您是愿意被别人赞美呢还是因为剥削而被骂?
士匄表示当然是被赞美,于是乎士匄轻松愉快的接受了子产的观点,各诸侯下次朝见晋国时也不需要再带更多的贡品。
不过对于齐后庄公而言,他所担心的倒不是贡品不贡品的问题,而是担心因为去年攻打晋国而遭到报复……
既然害怕,齐后庄公又该怎么办?
齐后庄公表示有办法,他派了人到楚国带话,表示希望同楚康王会见并商量对付晋国的事情,因为栾盈,因为晋国,齐、楚果然还是走到了一起……
话说齐后庄公的这次会见来得还真是时候,因为这年楚康王出兵攻打吴国,结果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就退兵回国,齐、楚的联盟也让楚康王看到了自己的机会,这是在公元前549年的夏天。
不过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到了秋季,晋平公果然召集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诸侯准备出兵伐齐。
对于此次战事我们简单说几点:
齐后庄公派人带话后,楚康王很快便派了大夫『蒍启彊』来到齐国进行友好访问并商议两国国君会见的具体行程,只是日子还没定下来齐后庄公便得知晋国即将发兵的消息,于是又只得派了大夫『田无宇』同蒍启彊去到楚国表示会见暂时只能取消,这是其一;
提一点,田无宇是田须无之子,勇猛过人,很受齐后庄公的喜爱。
联军规模庞大,不巧的是由于此年发大水,所以联军并没有对齐国展开实质性的进攻,这是其二;
田无宇既然话已经带到楚国了,楚康王当然不想失去齐国这个级别的盟友,于是到了冬季发兵救援齐国以示诚意。
联军都没出兵,楚国又该怎么救?
楚康王表示没事打打郑国就对了,于是乎打着救援齐国的名义楚军对郑国发起进攻。
郑简公:……
楚伐郑,联军伐齐不成正好返回救郑,双方摆开阵势,不过晋平公并没有选择直接开打,而是选择了春秋一种独有的交战方式,也就是『致师』。
致师是怎样的套路呢?
简单点说,致师说的是两军交战时一种鼓舞已方士气的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比如派几位勇士乘坐战车冲入敌方阵营,斩取敌军首级或者抓回俘虏后扬长而回,当然这对车左、车右以及御者的综合作战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期间,许伯、乐伯、摄叔就曾上演过致师这样的好戏,这三位驾车突然冲进晋军阵营厮杀打斗一番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人,场面着实风光,也为楚庄王的大胜打下基调。
如今晋平公打算对楚康王以致师的方式还以颜色,很快便选好了『张骼』、『辅跞』担任车左和车右。
不过因为对郑国一带地形熟悉程度的原因却在驾车人选上犯了难,最终还是由郑国占卜一番后才派了『宛射犬』组成临时的致师三人组。
这个临时组合究竟会有怎样的战斗力,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善水心 2016-12-24 21:02:07
又要打仗?这次我站齐楚~
-----------------------------
哈哈 买定离手
@catslover 2016-12-24 00:29:02
@catslover 2016-12-23 22:33:51
今天怎么这么安静,还是网页版又出问题了?
—————————————————
@o弘毅o 15427楼 2016-12-23 22:49:00
哈哈 看来周末不光是我偷懒啊
—————————————————
也许大家都很忙呢,比如我......
-----------------------------
要圣诞了,时差姐姐应该也放假了吧
659 如此致师
入垒、杀人、获囚、归营,疯狂的致师告诉我们,两军对垒,胆量决定产量,高风险才能带来高收益……
关于春秋时期的车战,我们不妨对其特点再次进行简单的了解:
人员配置上,通常车上乘三人,中间为御者,负责驾车,战车左右两边车左负责射箭,相当于远程攻击,车右通常执戈、矛、戟等长兵器,战车回合交锋时提供进程攻击火力。
要求来看,车左负责指挥全车及附属步兵,亦称『甲首』,自然是一车之长,高超的箭术以及统筹指挥能力相当重要;
车右亦称『戎右』、『参乘』,除了提供近距离的火力,还要保护车左和御者的安全,另外比如战时擒拿敌人,闲时维护车辆等任务也归车右,身体强壮、孔武有力是主要要求;
御者主要负责驾车,由于战车通常配备四匹马,加之古时交通状况复杂,因此这倒也是一个技术活。
此外,除了这三人外,战车上偶尔也会有第四个人的情况出现,这个人通常叫做『驷乘』,相当于车右的副手。
关于战车的人员配置以及分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我们看到晋国的两位致师专家张骼、辅跞领着郑国临时派来的御者宛射犬开始了本次对楚国的致师行动。
不过就在行动开始之前,这个临时组合还是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
虽说出于对郑国周边地形熟悉程度的考虑晋平公请了位郑国的御者代驾,但是毕竟晋强郑弱,临时组合的默契程度还是受到了挑战。
出征之前,郑国大夫『游吉』就告诫宛射犬要低调,老老实实的听张骼、辅跞的招呼,不过宛射犬拒绝了游吉的劝诫,理由是大家都是大夫,御者与车左、车右的分工又无贵贱之分,理当平起平坐。
然而张骼、辅跞两人并不是这么想的,两人一路上对宛射犬颇为怠慢,比如去往楚军军营途中进餐时,两位把宛射犬置于帐篷之外,吃饱喝足之后才让宛射犬吃饭;
再比如一开始两位坐在随行的兵车之上,等到行将接近楚营时才登上宛射犬的战车,完全就是把宛射犬当外人在看……
更过分的是,张骼、辅跞登上战车后也并没有表现出对此次致师很重视的样子,而是蹲在车后边悠闲的弹起琴来……
张骼、辅跞两人既不把宛射犬当回事,也对楚军不够重视,于是乎宛射犬也懒得跟两位打招呼,快马加鞭直接就驱车进了楚军军营。
等到发现已经抵达战场时,张骼、辅跞才赶紧拿出头盔戴上……
虽说准备不够充分,张骼、辅跞两位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车左、车右一齐下车,分分钟就俘虏几名楚兵,或捆绑、或挟在腋下,潇洒的准备回城。
然而宛射犬更潇洒,他都不带等两位的就一人驱车准备开溜……
还好张骼、辅跞反应够快,看到宛射犬驱车后赶紧跳上战车,并且抽出弓箭射向追兵,一番激战后终于是脱险。
猜猜看脱险后的张骼、辅跞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这不任务完成了么,两位再次蹲在车后边弹起了琴。
战前战后,蹲着都要弹琴,这两位关于音乐的梦想究竟有多大……
一曲过后,张骼、辅跞终于是想起宛射犬异常的表现来,质问之下,对于战前驱车驶入楚军军营和战后离开军营两次都不打招呼宛射犬的解释很简单:开始嘛,不是立功心切一心想着冲人敌营么,后来呢,又害怕敌军人多,所以就都顾不上打招呼了。
然而,对于宛射犬的解释,两位晋国致师专家竟然只是笑了笑,并表示宛射犬还真是一个急性子。
一场原本并不和谐的致师之旅因为结果的圆满,也因张骼、辅跞功夫确实了得而圆满的划上句号,只是当了背景的楚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还是真够低……
@善水心 2016-12-25 12:50:05
哎呀,站错队了
-----------------------------
哈哈 小姑娘立场不够坚定
@胖妹纸的婚纱 2016-12-25 00:29:12
楼主有菜花啊 可以考虑出本书 比我正在看的一些好多了
-----------------------------
哈哈 我能说一直在考虑的么
@禅___静 2016-12-25 17:30:19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豪姐你好
660 舒鸠被灭
晋国致师成功,楚康王倒也无心恋战,毕竟此番围攻郑国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向齐国表示出自己的姿态,完成救援齐国的目的后楚军很快退兵,田无宇则在楚国大夫蒍启彊的陪同下回到齐国,齐、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初步达成。
与此同时,楚军之所以着急退兵,说起来的话其实与吴国关系比较大。
为了对付楚国,吴国前不久成功策反一个叫做『舒鸠』的小国,后院起火的楚康王当然无心与晋国为首的联军打持久战。
舒鸠是群舒的一个分支,群舒包括有比如舒、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龏、舒鲍、宗、巢等小国。
公元前615年,秦、晋河曲之战,当时楚国大举镇压背叛的群舒,舒国国君被俘、巢国亦被讨伐;
公元前601年,楚庄王灭舒蓼并与吴、越结盟,此后群舒势力基本归附于楚国。
此番舒鸠人再次背叛楚国,楚康王当年不能容忍,不过就在楚康王屯兵并质问舒鸠时,舒鸠国君却发话了,他表示根本就没有背叛楚国这回事……
舒鸠非但不承认叛楚,反而恭恭敬敬的表示愿意接受盟约,毕竟被楚国打起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然而楚康王并不接受舒鸠的态度,反而准备对其发起进攻。
就在这时,已经当上令尹的蒍子冯发话了:不行……
蒍子冯看来,既然舒鸠已经表态不背叛楚国,同时还请求结盟,那么楚国就没有理由攻打舒鸠。
既然舒鸠无罪,姑且退兵休养生息,如果舒鸠日后还是要背叛,那么再打也不迟。
听取了蒍子冯的意见之后,楚康王最终还是退兵而回。
对于蒍子冯、对于舒鸠,我们简单说几点:
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48年,蒍子冯去世,从子南被处死到接任子南,蒍子冯出任令尹仅三年。
当然了,如果没有当初申叔豫的劝谏,蒍子冯搞不好会同子南一样因偏宠庶人而遭遇同样结局。
蒍子冯去世后,来自屈氏的『屈建』成为令尹,不过在吴国的怂恿下舒鸠再次背叛楚国,新科令尹上任后第一个任务便是领兵攻打舒鸠。
楚军抵达舒鸠『离城』『今安徽舒城县一带』,吴国前来救援,屈建将楚军分成左、右两翼,右翼先行出动,左翼向后撤退,吴军处在楚军左、右两翼之间形成僵持之势。
一晃七天过去了……
审时度势,楚军左翼大夫『子强』建议速战速决,并主动申请率领左翼小分队佯攻而引诱吴军,右翼则准备好精锐摆开阵势等待敌人上钩。
随后,子强等人领兵攻打吴军,然而吴军并没有被引诱上钩。
因为,吴军居然打不过而直接逃走了……
吴军败逃后登山远望,发现楚军原来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后继力量,于是又赶紧掉头回追。
这次轮到楚军愉快的逃跑……
吴军追着追着,等到子强与楚军主力部队回合,终于是发现上了当,于是乎吴军大败,接下来又轮到了吴军跑路……
吴军大败之后,楚军乘机包围舒鸠,公元前548年,8月,孤立无援的舒鸠被楚国所灭亡。
到了12月,吴王诸樊亲自带领吴军再度报复楚国,选择的目标是群舒之一,已经沦为楚国附庸的巢国。
没有想到的是,巢国如同舒鸠一样对于吴军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且大开城门,吴王诸樊随后亲自带头进入城门。
然而,吴王诸樊意料不到的是巢国此番有诈,主动大开城门为的就是降低吴军的警惕并趁机偷袭,就在吴王诸樊驶入城门之时,躲在暗处的巢国大夫『牛臣』一箭射向吴王诸樊,吴王诸樊当场中箭身亡……
在与楚国的对话中,吴国丝毫占不到半点便宜,并且终于是吃到大亏。
不得不提的是,春秋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争打了不知道多少场,但国君被杀这样的大事我们好像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目前好像是初选 大家方便的话就回个帖意思意思吧
多谢
参考牛神的格式如下:
1)提名人物:@o弘毅o
2)帖子地址:《【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6219477-1.shtml 3)提名理由:-----------------------
661 余祭即位
我们说吴王诸樊是春秋以来第一位战死疆场的国君,可能会有人不服,比如说当年楚武王就是在讨伐随国时去世,不过他那是在开打之前就已经病死,不算死在战场上……
比如说楚武王后楚文王在讨伐黄国时去世,不过他那是在打了胜仗后归国途中病死,要怪也只能怪不能给他开门的鬻拳……
要按这么个标准来算的话,我们也可以说吴王诸樊并非死在战场上,因为对于城门大开的巢国,他压根就没想到这里也是战场所在……
不管怎样,诸樊已死,吴国国君人选问题才是接下来的重点。
按照传统,诸樊之子『公子光』应该是热门,不过与齐后庄公同名的『姬光』却从来没有被人叫做过太子光,因为他压根就不是什么热门……
按照当年吴王寿梦的想法,其幼子季札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并且得到朝中一致认可,甚至是诸樊都曾主动表示让位,奈何季札坚持不肯破坏传统,所以长子诸樊才成为吴国国君。
诸樊即位后一度想让位与季札,同样亦是遭到拒绝,但是诸樊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暂时不考虑父死子继,而是采取兄终弟及的模式传位于弟弟余祭。
等到余祭去世后又轮到弟弟余昧,余昧死后就剩季札一个兄弟,到时候他就必然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所以我们知道了,诸樊去世后公子光只得靠边站,成为吴国国君的是寿梦之子、诸樊之第余祭。
眼巴巴的看着国君旁落,公子光自然很是郁闷,不过恐怕会有另外一个人比他更郁闷,这就是曾经的太子光,现在的齐后庄公,因为他那是实打实的失去了国君的位置。
准确点说的话,齐后庄公失去的不仅仅是君权,其实是小命都没了……
故事从哪里说起呢,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当然得有美女出场……
话说齐国有位叫做『东郭偃』的,这位东郭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大夫『崔杼』的家臣。
与崔杼一样,东郭偃流的也是姬姓公族的血液。
仔细上往数的话,东郭偃是齐桓公的后人,崔杼则是西周初年齐国第二代国君『齐丁公』的后人。
东郭偃有位姐姐,美颜动人,自然是姜姓,由于她嫁给了『棠邑』『今山东平度市一带』大夫『棠公』,所以我们得称其为『棠姜』。
棠姜虽美,奈何棠公无福消受,一不小心棠姜就成了寡妇。
得了,又是美女,又是寡妇,剧情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棠公死后,东郭偃载着崔杼前去吊唁,崔杼也是一个不小心就看到了棠姜,那是相当喜爱,于是就招呼东郭偃帮忙把自己的姐姐弄过来给自己做老婆。
虽说领导发话了,但是东郭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大家都是齐国国君的后代,毕竟同姓不婚的规矩是不能随便乱的。
然而为了让自己的举动具有说服力,崔杼当然也是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呢?
当然是占卜了……
一番占卜,崔杼发话了,你看连齐国太史都表态这事吉利,不过是娶个同姓的美女棠姜,完全就是可行的嘛。
然而,就在崔杼把占卜结果给田须无看时,田须无却没有顺着领导的意思:卦辞表明,此乃大凶之兆,娶了棠姜的人恐怕会死无所归。
按照田须无的意思,棠姜虽好,也不能随便乱追……
不过既然心意已决,崔杼又岂会没有对策,崔杼表示:这个嘛,娶了棠姜的确是会死无所归,但是这不是死去的棠公已经承担过这凶兆了,所以嘛,还是可以娶滴……
没办法,管他同姓不同姓,管他卦辞到底怎么解,崔杼最终还是娶了棠姜做老婆,从此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被他拥立为国君的齐后庄公也发现了棠姜的美……
@禅___静 2016-12-26 22:00:59
@o弘毅o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土豪 看上面
@善水心 2016-12-27 10:34:53
看来女子长的太美真的很容易招惹麻烦呀,未必是好事啊
-----------------------------
绝对是这样啊
所以棠姜的结局也很惨
@Cassie向阳花 2016-12-27 14:57:21
顶
-----------------------------
向阳花晚上好
662 崔杼弑君
诗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姬姓诸侯占了大多数的周朝,齐国作为异姓的姜姓,加之政治地位高、综合国力强,姜姓贵族女子通常都是各诸侯国、甚至是天子婚配的优选目标。
但是宣姜、文姜、哀姜等一系列来自齐国的美女为各国带来影响深远的麻烦也告诉我们,选择齐国姜姓美女做老婆也不总是好事,所以说要吃鱼,何必一定要吃河里的『鲂鱼』,要娶妻,何必一定要娶齐国的姜姓美女呢?
不过,能够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人毕竟是少数,尤其是掌握各种资源的权贵,更是难上加难,这不崔杼就敢于将棠姜纳为老婆。
一方面,棠姜与崔杼同为齐国公族后人,崔杼这事办得并不太讲究;
另一方面,从田须无对卦辞的分析来看,崔杼甚至会有被『克夫』的风险,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棠姜一定是美女……
口说无凭,这不认证也有,齐后庄公就站了出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并且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因为自打发现棠姜的美貌后,他竟然与棠姜私通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作为齐国国君与朝中权臣,竟然相继拜倒在棠姜的石榴裙下,虽然我们无法理解其中乐趣,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打齐后庄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后,崔杼就再也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了。
因为,崔杼被自己的领导给戴了绿帽子……
对于绿帽子这个问题,齐后庄公是这样处理的,他经常与棠姜私通,而且还是经常大摇大摆的跑到崔家。
更过分的是,正事办完后,齐后庄公还公然把崔杼的帽子赐给别人。
看来齐后庄公不光是给崔杼戴绿帽,还要把崔杼私藏的帽子赐给他人,通过崔杼的帽子告诉别人他给崔杼戴了绿帽子……
从被废的公子光到给崔杼戴绿帽的齐后庄公,除掉大夫高厚的崔氏虽然权利地位更上一层,但崔杼与齐后庄公之间也就此决裂。
栾氏之乱期间,齐后庄公讨伐晋国,老谋深算的崔杼原本想杀死齐后庄公借以讨好晋国。
这样一来,弑君的色彩显然也就没那么浓重,然而崔杼没找到机会……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志在报复齐后庄公的崔杼还是找到了机会,这个机会与齐后庄公的内侍『贾举』有关。
某次,齐后庄公鞭打了贾举而拉下仇恨却又浑然不觉,崔杼看在眼里并私下与贾举取得联系,两人达成一致,共同找寻机会杀死齐后庄齐公。
机会很快来临,毕竟齐后庄公还是经常要上崔家采花的……
公元前548年,5月16日,因为莒国与齐国讲和一事,莒国国君亲自到齐国朝见,齐后庄公亲自设宴招待,崔杼装病推脱。
5月17日,齐后庄公探望『生病』的崔杼,顺便与棠姜幽会一番。
齐后庄公可谓公事、私事两不误……
然而,棠姜与崔杼早有计划,就在棠姜进入两人幽会的室内后马上就与崔杼从侧门溜了出去,不知情的齐后庄公呆在室内一边拍着柱子一边唱歌,心情看来相当不错。
结果呢,齐后庄公随身的侍从武士却被贾举给拦在了院外,等到崔杼安排的兵士冲入室内包围齐后庄公时,齐后庄公傻眼了……
此时崔杼故意避而不见,众将士表示崔杼病得厉害不便见面,他们听闻院内有行淫乱之人特此奉命前来惩治,没有接到其它任何命令。
换句话说,崔杼装傻不跟齐后庄公打招呼,崔氏家丁更是装傻表示他们奉命抓的是淫棍,至于齐后庄公国君的身份,对不起,被无视……
求饶吧,显然没人答应……
请求回太庙自杀吧,还是没人答应……
既然如此,齐后庄公表示死马当活马医,干脆跑路试试看。
更对不起,众将士等的就是下手的时机,齐后庄公卒……
@善水心 2016-12-27 21:41:02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
-----------------------------
哈哈 小姑娘好有文化
不过孟子他老人家也说了嘛 食色性也
@catslover 2016-12-27 22:13:04
几点感想:
姜姓出美女啊;
美女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是很危险的,害人害己;
历史人物对自己的死要找好时机。比如齐后庄公,如果早在当太子甚至进攻晋国的时候就死掉,历史名声要好很多。
-----------------------------
然而估计没几个历史人物为为自己的死主动创造时机...
@catslover 2016-12-27 22:13:04
几点感想:
姜姓出美女啊;
美女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是很危险的,害人害己;
历史人物对自己的死要找好时机。比如齐后庄公,如果早在当太子甚至进攻晋国的时候就死掉,历史名声要好很多。
-----------------------------
@o弘毅o 2016-12-27 22:30:32
然而估计没几个历史人物为为自己的死主动创造时机...
-----------------------------
@catslover 2016-12-27 22:47:15
这种人虽然少,但还是有的么...比如先轸,诸樊也算吧。
-----------------------------
时差姐姐的意思是会作死也是一种本领呗...
谢谢大家的推荐
话说今天上来看到好几个朋友投了推荐票
并且还有不太熟悉的ID...
@Cassie向阳花 2016-12-28 09:42:05
打卡
-----------------------------
向阳花晚上好
参考牛神的格式如下:
1)提名人物:@o弘毅o
2)帖子地址:《【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6219477-1.shtml 3)提名理由: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