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大开杀戒
公元前548年,5月17日,幽会于崔杼家的齐后庄公被包围后试图跳墙逃走,被人用箭射中大腿而掉在墙内,随后被杀,在位共计六年。
因为崔杼,被齐灵公废立而流放的齐后庄公成功翻盘,代价是戎姬、公子牙、大夫高厚以及宦官夙沙卫相继被铲除,崔杼掌权;
因为崔杼,齐后庄公掺和到一桩原本就不太讲究的婚姻当中,代价是君臣失和,处心积虑的崔杼弑君,齐后庄公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5月19日,崔杼拥立齐灵公之子、齐后庄公之弟『公子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
随后,崔杼主持葬礼,不清道,不警戒,破车七辆,没有武器、盔甲随葬,棺椁甚至没有殡于庙堂,5月29日,齐后庄公的遗体被草草藏于外城,甚至是连诸侯五月而葬的规矩亦被忽略。
与此伴随的,便是由崔杼所导演的一场大屠杀……
我们知道,齐后庄公是喜欢勇士的,而且还专门为勇士们设立了一个叫做勇爵的职位,出门随行的勇士自然也是不少,于是在齐后庄公被关起门来杀死的同时,拦在外面的勇士们也是自然要被灭口的。
为了灭口,诸如『铎父』、『襄伊』、『封具』、『偻堙』勇士当场就被崔杼的兵士杀死。
栾氏之乱后投奔齐国的州绰好不容易拿到勇爵的编制,但是对不起,一并得灭口……
至于里应外合的贾举呢?
崔杼表示也得纳入灭口的名单当中……
有位叫做『祝佗父』的大夫,原本在外祭祀完毕回到国都打算向齐后庄公汇报工作情况,刚好此时也来到了崔杼家,甚至是连头上的官帽都没来得及脱掉,崔杼表示反正也不多这一个,照杀。
也不知道是不是头上的帽子触到了他的痛处……
还有位叫做『申蒯』的大夫,原本负责管理的是齐国的渔业,因受宠于齐后庄公,听闻国君被杀后的消息后打算以死尽忠,并交代自己的家臣带着他的妻子儿女逃走。
然而,这位家臣拒绝了申蒯的命令,因为他宁愿选择和自己的主人一起自杀而不失节。
同样都是家臣,栾氏因为州宾与栾祁的奸情走向衰败,这位家臣不愿逃走而违背心中的道义而选择了与主人共同殉难,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真是够大的……
当然了,对于申蒯的死,崔杼表示是他自己动的手……
此外,还有为叫做『鬷蔑』『音同宗』的大夫因与齐后庄公关系亲密,随后不久于平阴也被杀。
从这个这个角度来看,即便申蒯自己不动手,崔杼很可能也会把他列入灭口的名单……
就在崔杼大开杀戒的情况下,闻讯赶到其家门口的宴婴倒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办法。
宴婴手下人问道:要不陪国君一起死?
宴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为什么要去死……
手下:要不咱逃?
宴婴:又不是我的过错,我为什么要逃……
手下:那咱回去?
宴婴:国君都死了,还能回哪去……
宴婴认为,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但是,宴婴也认为,君为己死,可不死之;为已亡,可不亡之……
换句话说,如果国君因为私事而死,除了他的宠幸私臣,其他臣子是没有义务陪他一块去死的……
又不死,又不逃,但是也没地方可回,所以宴婴究竟该怎么处理眼下的局面?
只见宴婴开了崔氏大门,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如此局面之下,宴婴这样的举动难道又不是找死么……
公元前548年,5月17日,幽会于崔杼家的齐后庄公被包围后试图跳墙逃走,被人用箭射中大腿而掉在墙内,随后被杀,在位共计六年。
因为崔杼,被齐灵公废立而流放的齐后庄公成功翻盘,代价是戎姬、公子牙、大夫高厚以及宦官夙沙卫相继被铲除,崔杼掌权;
因为崔杼,齐后庄公掺和到一桩原本就不太讲究的婚姻当中,代价是君臣失和,处心积虑的崔杼弑君,齐后庄公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5月19日,崔杼拥立齐灵公之子、齐后庄公之弟『公子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
随后,崔杼主持葬礼,不清道,不警戒,破车七辆,没有武器、盔甲随葬,棺椁甚至没有殡于庙堂,5月29日,齐后庄公的遗体被草草藏于外城,甚至是连诸侯五月而葬的规矩亦被忽略。
与此伴随的,便是由崔杼所导演的一场大屠杀……
我们知道,齐后庄公是喜欢勇士的,而且还专门为勇士们设立了一个叫做勇爵的职位,出门随行的勇士自然也是不少,于是在齐后庄公被关起门来杀死的同时,拦在外面的勇士们也是自然要被灭口的。
为了灭口,诸如『铎父』、『襄伊』、『封具』、『偻堙』勇士当场就被崔杼的兵士杀死。
栾氏之乱后投奔齐国的州绰好不容易拿到勇爵的编制,但是对不起,一并得灭口……
至于里应外合的贾举呢?
崔杼表示也得纳入灭口的名单当中……
有位叫做『祝佗父』的大夫,原本在外祭祀完毕回到国都打算向齐后庄公汇报工作情况,刚好此时也来到了崔杼家,甚至是连头上的官帽都没来得及脱掉,崔杼表示反正也不多这一个,照杀。
也不知道是不是头上的帽子触到了他的痛处……
还有位叫做『申蒯』的大夫,原本负责管理的是齐国的渔业,因受宠于齐后庄公,听闻国君被杀后的消息后打算以死尽忠,并交代自己的家臣带着他的妻子儿女逃走。
然而,这位家臣拒绝了申蒯的命令,因为他宁愿选择和自己的主人一起自杀而不失节。
同样都是家臣,栾氏因为州宾与栾祁的奸情走向衰败,这位家臣不愿逃走而违背心中的道义而选择了与主人共同殉难,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真是够大的……
当然了,对于申蒯的死,崔杼表示是他自己动的手……
此外,还有为叫做『鬷蔑』『音同宗』的大夫因与齐后庄公关系亲密,随后不久于平阴也被杀。
从这个这个角度来看,即便申蒯自己不动手,崔杼很可能也会把他列入灭口的名单……
就在崔杼大开杀戒的情况下,闻讯赶到其家门口的宴婴倒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办法。
宴婴手下人问道:要不陪国君一起死?
宴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为什么要去死……
手下:要不咱逃?
宴婴:又不是我的过错,我为什么要逃……
手下:那咱回去?
宴婴:国君都死了,还能回哪去……
宴婴认为,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但是,宴婴也认为,君为己死,可不死之;为已亡,可不亡之……
换句话说,如果国君因为私事而死,除了他的宠幸私臣,其他臣子是没有义务陪他一块去死的……
又不死,又不逃,但是也没地方可回,所以宴婴究竟该怎么处理眼下的局面?
只见宴婴开了崔氏大门,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如此局面之下,宴婴这样的举动难道又不是找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