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还是先更吧
  @catslover 2017-03-01 22:15:39
  @o弘毅o 16698楼 2017-03-01 22:07:00
  大家晚上好
  伤口有点感染 所以得输几天水 晚上都在输
  所以我不是故意来晚的...
  —————————————————
  就拔个牙要输液?你这下亏大了。好好休息吧,休息好了恢复得快。
  -----------------------------
  呵呵 我其实是计划周五去拆线的 但是感觉恢复的不好 就去看了下
  医生说该早点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医生说伤口有感染 得消炎控制 所以得连续输几天水
  720 仲壬被逐
  轻伤不下火线 我们还是接着说说叔孙豹那个坑爹的儿子竖牛吧
  720 仲壬被逐

  竖牛不露声色就置孟丙于死地,叔孙氏嫡长子瞬间陨落,手段不可谓不高,其中有几个细节我们简单回味一下:
  由于孟丙没有以叔孙氏嫡长子的身份正式进入交际场合,因此叔孙豹打算为其铸钟以及举行落成典,借机在众大夫面前推出孟丙,这个角度来看,虽说齐国那桩婚事太过尴尬,但孟丙嫡长子的身份还是得到了叔孙豹的认可和重视,这是其一;
  迟钝的嗅觉下,孟丙竟然让竖牛去请示叔孙豹典礼上一些具体时间细节,竖牛当然也没有错过这一机会,这就造成了叔孙豹什么都不知道而孟丙又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局面,以至于钟声突兀响起,这是其二;
  为了向叔孙豹解释钟声为什么会突然响起,竖牛漫不经心的表示孟丙要招待北边女人的客人所以才敲钟,这一下就戳到了叔孙豹的痛处,落成典礼最终也就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葬礼。

  然而,竖牛怎么救戳到了叔孙豹的痛处……
  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个『北妇人之客』上,北妇人是谁?
  北妇人指的是齐国的国姜,叔孙豹前任老婆。

  北妇人之客又是谁?
  北妇人之客指的是叔孙豹原先的好友,国姜的现任丈夫公孙明。
  这边叔孙豹费尽心思把儿子推向舞台,那边孟丙却吃里扒外小心伺候着令叔孙豹蒙羞的人。
  这都罢了,大庭广众之下,还敲个什么钟……

  当然了,生气归生气,叔孙豹多少还是有些理性的,得知这一情况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过去一探究竟。
  竖牛哪会给他机会,当下就拦住了他……
  一场不成功的宴会之后,终于是等到客人散尽,憋到内伤的叔孙豹赶紧派人把孟丙给关了起来,还没来得及跟自己的父亲沟通其中的误会,孟丙就稀里糊涂而呜呼哀哉。

  孟丙死后还有仲壬,如何对付仲壬?
  竖牛表示一切都得按套路来……
  第一步,竖牛直截了当进入主题。
  重复先前的工作,竖牛私下打算和仲壬盟誓,让仲壬承认自己才是老大,仲壬当然也没有同意……

  第二步,既然仲壬不配合,竖牛干脆再来一次阴的……
  某日,仲壬和鲁昭公的御者『莱书』在公宫游玩,鲁昭公还专门赐给他一只玉环,于是仲壬赶紧让人把玉环送去给叔孙豹看,凑巧的是,仲壬选的这个人还是竖牛。
  既然兄弟二人都这么信任竖牛,竖牛也没让两兄弟失望,竖牛把玉环带到叔孙豹那里后并没有拿出来给叔孙豹看,回过头来又告诉仲壬说老爹命令他佩戴玉环……

  其实吧,原本仲壬到公宫游玩属于私底下的行为,叔孙豹并不知情,竖牛很快就以这个为突破口做起了文章,只见竖牛无关痛痒的故意向叔孙豹提起让仲壬去进见国君的建议。
  叔孙豹不明所以,于是要问个为什么。
  竖牛说:反正就算你不让他进见,他自己也已经去见过了,国君给了他玉环他还佩戴在身上。
  叔孙豹:什么情况,仲壬居然敢私自进见国君。
  于是乎,竖牛再次兵不血刃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仲壬罪不至死,但也被叔孙豹毫不留情的给赶回齐国……

  孟丙、仲壬已除,想要达到扰乱叔孙氏而趁机上位的终极目的,接下来竖牛又该把目标对准谁呢?
  大胆估计,叔孙豹恐怕有点危险……
  @LXL760109 2017-03-01 22:23:00
  D
  -----------------------------
  呵呵 晚上好
  @catslover 2017-03-01 22:24:05
  其实这种局部感染,口服抗生素不行么?尤其是口腔的。
  -----------------------------
  这些东西你肯定比我要懂

  口服我猜肯定可以 但是剂量没有输水大 疗效要慢一些

  关键是输水能为国家制造的GDP要大一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不专业看法 还请时差姐姐指正...
  @所向披靡金 2017-03-01 18:53:25
  楼主的叙事方事比较特别!赞一个!
  楼主是否可以推荐一本讲宋代的书?谢谢
  这楼太高,还得慢慢爬!
  -----------------------------
  呵呵 也没什么特别的 我个人觉得就是一个被包装过的流水账...

  至于宋朝,看你想要什么风格的书

  我先简单推荐两部 看看合不合你的胃口

  白话文科普的话 天涯比较早的时候有过一个连载 叫做如果这就是宋史
  这个帖子应该是明朝那些事火起来的时候写的 我记得先是交代了下赵匡胤之前当时分裂的大时代背景,从赵匡胤落魄打工的阶段写起。

  如果说要我来做评价的话,这个作品在文字驾驭上可能不如当年明月 所以写的虽然比较细,但是代入感差一些,并且稍显拖沓,所以我后来没看完就扔那了...
  @catslover 2017-03-01 22:33:54
  @catslover 2017-03-01 22:24:05
  其实这种局部感染,口服抗生素不行么?尤其是口腔的。
  —————————————————
  @o弘毅o 16709楼 2017-03-01 22:28:00
  这些东西你肯定比我要懂
  口服我猜肯定可以 但是剂量没有输水大 疗效要慢一些
  关键是输水能为国家制造的GDP要大一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不专业看法 还请时差姐姐指正...
  —————————————————
  以我这个脱离临床多年的前医学界人士的眼光看,你这些不专业的看法相当靠谱......
  -----------------------------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输水的,作为一个大男人我的血管居然很细,手上脂肪也没那么多,所以扎起针来还真是个技术活...
  @所向披靡金 2017-03-01 18:53:25
  楼主的叙事方事比较特别!赞一个!
  楼主是否可以推荐一本讲宋代的书?谢谢
  这楼太高,还得慢慢爬!
  -----------------------------
  继续

  我不太确定你喜欢不喜欢看古文类的史书 这类史书看起来的确很费劲 暂时不推荐了

  如果你想看稍微专业一点的 我先推荐中国断代史系列的宋史

  中国断代史系列是近代一批比较专业的历史大牛编写的一套白话文史书,我在帖子里面推荐过的春秋史 战国史都是出自这个系列 并且几乎是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系列的特点,我自己理解来看,这是在近代乃至现代科技技术发展以后另一种史书,会对具体朝代从经济、人文、社会风俗、军事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且在其中穿插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如果有了这个作为基础,无论是在看相关的古文或者白话文史书,都会豁然开朗很多。
  @所向披靡金

  另外说句题外话
  我其实一直在酝酿想写一部关于宋朝的小说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架空一个人物出来揉到鲜活的历史当中 在南宋末年经历各种坎坷 包括亲情、兄弟情以及爱情,通过这些来烘托中原文化被蹂躏的那段悲哀与屈辱
  主角最终自我升华而又跟这个时代一样变得一无所有 大彻大悟之后随着崖山之战就此虚无。
  甚至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崖山行。

  -------------------------------
  然而我怀疑我这辈子都不会去写........................
  @o弘毅o 2017-03-01 22:38:47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输水的,作为一个大男人我的血管居然很细,手上脂肪也没那么多,所以扎起针来还真是个技术活...
  -----------------------------
  @catslover 2017-03-01 22:51:03
  皮下脂肪少血管应该好找才是。如果你运气好碰上个技术好的护士,什么都不是事。
  -----------------------------
  好找 但是比较细 针管稍微粗点就得考验护士MM的水平...
  @可口王子面 2017-03-01 18:44:29
  冒个泡,继续追贴!
  -----------------------------
  哈哈 你好啊
  @o弘毅o 2017-03-01 22:57:58
  好找 但是比较细 针管稍微粗点就得考验护士MM的水平...
  -----------------------------
  @catslover 2017-03-01 23:37:52
  其实我觉得血管细不是问题啊,看得清楚是关键。当年我们上课拿兔子做实验,通过耳缘静脉打麻醉,还要颈动脉插管,那血管可比人的细多了,血管壁也超薄。
  -----------------------------
  恩 我住过一次院 连续输水一段时间后水就流得慢得要死 然后就得重新找地方扎 关键是血管又细 很难找到好的地方继续扎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解释 我只知道很坑...
  @o弘毅o 2017-03-01 23:42:22
  恩 我住过一次院 连续输水一段时间后水就流得慢得要死 然后就得重新找地方扎 关键是血管又细 很难找到好的地方继续扎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解释 我只知道很坑...
  -----------------------------
  @catslover 2017-03-01 23:57:09
  其实你这种情况可以跟医生说一下,让他开药的时候酌情考虑。输液既耗时又遭罪,如果没有必要就改口服呗。
  -----------------------------
  我也觉得应该快点处理

  老实说我之所以打算今天处理 更主要的原因朋友约了场明天的球 我是想看看能不能解决了明天好去踢球的 结果悲剧了...

  大家晚上好
  话说今天再去输水果然就慢了下来 昨天一个多小时 今天输了三个多小时...
  @桂圆莲子八宝饭 2017-03-02 16:59:37
  很有趣 先记号一下
  -----------------------------
  看ID都饿了...
  @点点断月点 2017-03-02 10:51:16
  @o弘毅o 16707楼 2017-03-01 22:25:00
  720 仲壬被逐
  竖牛不露声色就置孟丙于死地,叔孙氏嫡长子瞬间陨落,手段不可谓不高,其中有几个细节我们简单回味一下:
  由于孟丙没有以叔孙氏嫡长子的身份正式进入交际场合,因此叔孙豹打算为其铸钟以—————————————————
  真正的现实中,难道不是那种人吃得开些吗?
  -----------------------------
  恩 很尴尬 这就是现实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会闹的比不会闹的肯定收益高
  会玩手段的比老实本分的自然是要吃得开些
  重要的是,自己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吧
  @LXL760109 2017-03-02 19:04:04
  D
  -----------------------------
  晚上好
  @Cassie向阳花 2017-03-02 10:07:00
  顶
  -----------------------------
  向阳花好
  721 似曾相识
  今天我们接着说竖牛
  721 似曾相识

  公元前538年,12月,鲁国叔孙豹去世,这里离他当年路过庚宗近40年时间。
  因为叔孙侨如意欲吞并三桓其余两家,40余年前的叔孙豹选择出走齐国,他在庚宗偶遇一女子,于是有了竖牛,他在齐国娶了国姜,于是有了孟丙、仲壬。
  只是,当所有的零散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叔孙氏却被冲得个七零八落。

  说了半天,我们还是先说说叔孙豹到底怎么死的……
  这一年,叔孙豹病重,重到必须赶紧确立接班人的地步,于是叔孙豹令人把仲壬又从齐国给召了回来。
  感情竖牛折腾了这么久,接班人其实还是没他什么事?
  其实吧,竖牛自己心里应该都清楚,的确是没他什么事……

  首先,我们提到,竖牛不过是叔孙豹避难之时偶遇庚宗女子的意外收货,顶多只能算是叔孙豹的私生子,叔孙氏的户口本中根本就不会有他;
  其次,竖牛之竖其实就是一个小官的名字,从这个角度来看,叔孙豹虽然收养并宠爱竖牛多年,但其实也已经说明了叔孙豹对他的定位;
  最后,叔孙豹当年梦里提到的长相是黑且驼背、眼眶深陷而唇如猪嘴,形象来看,竖牛本来就是一个大反派的设定……

  好了,既然接班人的事情与竖牛就没什么关系,所以叔孙豹在弥留之际想起了仲壬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也不能说家族继承人的事情就完全与竖牛无关,因为叔孙豹正是叫竖牛去召仲壬回来。
  没错,大家都喜欢找竖牛办事……

  提一点,周礼规定,作为宫内小臣的内竖原本干的就是传达内宫或外廷相关事务命令的琐碎,竖牛干的那些事情其实一直都算专业对口。
  既然叔孙豹也选择了信任竖牛,竖牛当然也不能让他失望,所以竖牛给出的答卷是既答应叔孙豹的要求,同时又无动于衷……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竖牛就完全无动于衷,毕竟他还是做了点事的,比如不给叔孙豹送食物,还撤走他的食具,然后坐等叔孙豹死去……

  正当叔孙氏内臣『杜泄』进见之时,又饥又渴的叔孙豹把戈交给杜泄,下令让他杀死竖牛。
  果然,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顺孙豹还是看清了竖牛,这个托梦而来的人原来不是来帮他的,而是来坑他全家的。
  然而,杜泄却是这样回答叔孙豹的:求之而至,又何去焉?

  字面来看,杜泄以为既然叔孙豹把他给找了回来,就不应该再想办法除掉他;
  实际来看,杜泄以为自己恐怕还真不是竖牛的对手,眼看叔孙豹时日无多,这烫手的任务能推则推……
  公元前538年,12月28日,对于顺孙豹来说,好的消息是病魔最终还是没有战胜他,坏的消息是他败给了比病魔要容易解决千百倍的小事上。
  因为,叔孙豹饿死了……

  回顾一下,叔孙豹的死法其实算不上新鲜,因为很多年以前有一个人有过类似的遭遇,同样是深陷重病无人理,这个人就是春秋首霸齐桓公。
  但是,数年之前访问中原的季札就曾说过叔孙豹为人仁善且官居高位,但是因为不善选拔贤人而迟早会遭遇祸患,预言之精准着实令人震惊。
  叔孙豹该不该死?
  事实就是的讲,即便不被饿死,重病的叔孙豹可能也多活不了几天……
  但是无论如何,有过立德、立功、立言这一『三不朽』理论的高人完全不应该以这样憋屈的方式死去。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作为一名优秀而成功的男人,管好自己的私生活的确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话说涯叔好像又改版了 看着好不习惯...
  大家周末好
  722 路车之争
  看系统消息现在感觉好麻烦...
  722 路车之争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儿子长大了干坏事,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因为父亲从小管教不够好,父亲当然不愿意背这口锅了,所以表示儿子的这个教以及教不严的问题,完全就是因为老师太过懒惰嘛。
  老师:……

  竖牛的种种行为表明,叔孙豹对于自己的私生子的确没有做好教育的工作,以至于竖牛在离经叛道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了,叔孙豹也不需要再来背这口锅,毕竟他已经被饿死了……
  等到叔孙豹一死,其庶子『叔孙婼』『音同辍』被拥立成为叔孙氏新任宗主,史称『叔孙昭子』。
  需要强调的是,拥立叔孙婼的人正是竖牛,条件则是由竖牛来辅佐叔孙婼,小臣就此变作大臣,竖牛也可以公然横着走了……

  很快,关于叔孙豹的葬礼就产生了分歧,虽然没有帮助叔孙豹去杀竖牛,但是杜泄还是坚持要按照卿的礼仪安葬叔孙豹,并且用『路车』来随葬。
  提一点,路车是天子或诸侯、贵族所乘的一种高档马车,公元前549年,叔孙豹对士匄提出『三不朽』的这一年,齐国曾为灵王筑城,叔孙豹去往洛邑祝贺筑城完工时灵王刚好有赏赐他一辆路车。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并不过分的要求,还是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不用多说,还是与竖牛有关……

  话说拥立叔孙婼之后,竖牛马上就办了这样一件事,他给叔仲带和『南遗』送去不少财礼,为的就是让他们在季孙氏那里说杜泄的坏话,争取一举除掉这个眼中钉。
  叔仲氏原本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叔孙氏的一个分支,叔仲带我们更不陌生,他就是鲁襄公去世时斗胆偷拱璧的那位。
  至于南遗则,这是来自季氏的一位家臣。

  关于杜泄对叔孙豹葬礼的要求,南遗很快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都没有乘坐过路车,怎么能用它安葬?而且鲁国连正卿都没有路车,副卿却用它来随葬,恐怕也是不太合适吗?
  正卿说的是季孙氏的宗主季孙宿,副卿当然指的就是叔孙豹。
  正卿都没混上辆路车,副卿用路车来随葬,这的确是有点不给正卿面子,所以季孙宿仅仅只说了一个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

  连季孙宿都不愿意让杜泄来使用路车,不过杜泄却并没有放弃,他继续争取儿说道:他老人家在朝廷接受命令而到天子那里聘问,天子念他过去的功勋而赐给他路车,回来复命时他老人家却把它上交国君。国君不敢违逆天子的命令而再次赐给他,并让三个官员来记载这件事。现在他老人家死了而不用路车,这是丢掉国君的命令,记载了又不实行,这是废弃三个官员。
  杜泄有理有据,所以季孙宿又该如何表态?
  其实也只需要一个字来表达,也就是对……

  杜泄连番争取之下,季孙宿终于还是同意了他的方案,将天子赐予的这辆路车拿来给叔孙豹随葬,杜泄也算是为宗室主人尽了最后一份衷心。
  但是,不过一辆高档的马车而已,原本亦是无伤大雅的事情,接下来还有的是竖牛可以折腾的事情。
  比如为了削弱鲁国公室的地位,季孙宿打算去掉中军,竖牛赶紧点赞,并且表示叔孙豹他老人家本来就打算去掉中军了。
  叔孙豹当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没办法,这叫死无对证……

  但是,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公元前562年三桓三分公室之后,鲁国由原来上、下二军扩编为上、中、下三军,原本由国君管控的军队分别划归到了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账下。
  去掉叔孙氏所在的中军,这与削弱鲁国公室的地位有什么关系?
  @路遇路遇 2017-03-03 15:05:22
  @路遇路遇 2017-01-06 09:06:36
  楼主,请问你是当年曾经粉过何晟铭的那位老师那
  —————————————————
  @o弘毅o 15730楼 2017-01-06 09:47:00
  为什么这么问...
  —————————————————
  同名啊
  -----------------------------
  抱歉 应该是巧合 我对这位何晟铭好像并不是很熟...
  时差姐姐说二更
  要不我们先更点非正文的东西充数?
  @东海闲鸥 2017-03-03 16:41:26
  阳光灿烂,送你一片早春好心情
  -----------------------------
  大姐姐敞亮
  番外篇之终究跳不出天命的三不朽
  番外篇之终究跳不出天命的三不朽

  叔孙豹,谥号穆,因此亦称叔孙穆子。
  提一点,本贴内,除了国君沿用谥号体系外,绝大部分人物都是采用的姓名或者氏+名/字的方式进行叙述,毕竟叙述的都是他们生前的事情。

  作为鲁国三桓之一,叔孙豹的大量事迹我们都有介绍:
  包括他提出的三不朽理论,包括他为了保全鲁国利益宁愿自我牺牲的光辉形象,可以说他是鲁国三桓里面正面而又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当然,因为竖牛一事,叔孙豹生命的最后阶段过得比较灰暗,也遗憾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不过我们要聊的是,这件事情其实早在他出生的事情就已经被预言到,甚至可以说,叔孙豹的一生其实剧本早就写好,他只不过按照这个剧本走了一遍……

  事情是这样的:
  叔孙豹出生的时候,父亲叔孙得臣就已经用周易为他占卜,并且把卦交给卜官解读。

  为叔孙豹解读卦辞的卜官叫做楚丘,他是这样来评价出生不久的叔孙豹的:
  这个孩子以后会出奔,但是能回来为叔孙得臣祭祀;
  这个孩子回来的时候会领着一个叫牛的坏人;
  这个孩子最终以饥饿而死。

  换句话说,楚丘的预言是这样的:叔孙豹虽有翅膀但不会飞行太远,以后还是会回来继承叔孙得臣的卿位,但是虽老却又不得善终。

  这一段当然不是我瞎掰的,见于左传. 昭公五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从叔孙豹一生的经历来看,这个预言实在是太过精准,把他几个主要的时间节点以及具体遭遇预测得清清楚楚。
  我给大家提到过,左传这部文献特别喜欢预言,我没有专门统计,但是通篇分门别类的预言还真是不计其数,偏偏这一块是我不太喜欢的部分...

  至于你们信不信关于叔孙豹的这段预言,反正我是不太知道怎么去解释的,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个预言放在正文中…
  723 四分公室
  723 四分公室

  公元前537年,正月,为了降低公室的地位,季孙氏为首的三桓在一番讨论后终于达成协议,具体方案便是我们提到的废除中军。
  都已经三分公室20多年了,废除中军又如何能起到降低公室地位的效果?
  再说了,叔孙氏又是如何愿意答应这一看起来明显是在削弱他自己的决议?

  一切的一切,我们还是从三分公室本身说起。
  当年,三桓把公室军队一分为三各掌一军后,三家又把军队和自家原有的私家兵车进行了合并,蹊跷其实就出在三分后军赋的分配上。
  孟孙氏比较低调,采取的是『以三归公,而取其一』的方案,也就是说他所在的下军军赋自己只取三分之一,其余归国君;
  季孙氏折中,采取的是对半分的方案,军赋和国君共同分割;
  季孙氏就不同的,他所采取的方案很简单,全部独吞……

  所以,把三军军赋看做十二等分的话,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分别取其四、二、一,合计七份,此时的鲁国国君尚有五份。
  虽说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能力,但是此时的鲁国国君好歹收入还撑得下去。
  如今废除中军的用意又从何说起呢?
  军赋便是这次调整的核心所在,说是废除中军,实际上三桓最终给出的方案叫做『四分公室』。
  看得出来,这是三分公室的升级版……

  具体来说,此次调整后中军被废,原有三军共同被整编而一分为四,叔孙氏和孟孙氏各取其一,季孙氏独占其二。
  军赋的方式也由此统一改为了独吞,这样一来,按原来军赋十二等分的标准来看,三家分别可以取得其中的六、三、三,谁都不会吃亏。
  至于谁吃亏了,恐怕鲁昭公心里最清楚……

  从三分公室到四分公室,这是三桓的一小步,但是却是鲁国国君的一大步,以前好歹还有不菲军赋入账,如今却彻底被三桓瓜分。
  提一点,三桓多少还是讲道理的,此次调整之后,三桓表示会主动向鲁昭公交纳贡赋。
  至于缴纳多少嘛,那就得看他们自个的心情了……

  有意思的是,搞定这件事情之后,季孙宿还故意用策书让杜泄向叔孙的棺材来做报告。
  内容是这样的:您本来要废除中军,现在已经废除了,特此向您报告。
  叔孙豹要是泉下有知的话,也不知道他的棺材板抖动得厉害不厉害……

  对于此事,杜泄是这样回应的:他老人家并不想废掉中军,所以才在僖公宗庙前门口盟誓,在五父之衢诅咒。
  杜泄说的这个情形,实际上是三桓三分公室前盟誓的场景。
  言外之意,杜泄暗指季孙宿违背了当年的盟约精神……

  随后,杜泄非但没有执行季孙宿的命令,反而是在接了策书后将其仍在地上,并率领手下痛哭起来,叔仲带则趁机对季孙宿表示安葬非寿终的人得从鲁国西门出去。
  西门并非鲁国都城的正门,言外之意,被饿死的叔孙豹不算寿终,所以葬礼规格必须降低……
  杜泄回曰:卿的丧礼从朝门出去,历来是鲁国的礼仪,您主持国政不正式修改礼仪而现在又自己加以改变,如此一来的话下臣们都会害怕被杀,因此对于从西门出去安葬的事情我实在不敢服从。

  很显然,杜泄已经感受到处处被针对,同时他也深知自己身处险境,不过为了旧主的尊严他还在做最后的努力,而且做得十分出色。
  等到叔孙豹的葬礼终于完成,杜泄就此出走,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留下的,当然有春风得意的竖牛。
  今天就到这里吧
  祝大家周末愉快
  @lasia11111 2017-03-03 22:58:06
  楼主辛苦了
  马一个
  -----------------------------
  哈 不辛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