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的一周好
【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749 摩厉以须
749 摩厉以须
作为楚灵王的侍从,仆析父为什么会对子革不满?
很简单,子革一味迎合楚灵王的套路,仆析父看来其实就是在拍马屁……
子革究竟是不是在拍马屁,楚灵王又有多大底气向天子问鼎,我们继续聊聊此次谈话中的几个细节。
陈、蔡相继被楚国吞并之后,楚灵王派弃疾做蔡公的同时令人在陈、蔡筑城,同时一并还在楚国的『东不羹』『今河南舞阳县一带』、『西不羹』『今河南襄城县一带』筑城扩大军事武装力量。
规模有多大呢?
子革说了,陈、蔡以及两个不羹城,每地都有战车一千辆,光这些就足够使人害怕了,要是再加上楚国国内的兵力,没有哪个诸侯国是不怕的。
要知道,鲁昭公此前也搞过一次盛大的阅兵,其战车数量也不过就是蔡公弃疾的水平。
当然了,仅论战车数量以及军事实力的话,晋国倒是与楚国不相上下,但是作风越来越软的晋国甚至是在主场玩投壶游戏时连齐景公都敢放下狠话要取代晋昭公的盟主位置,楚灵王自然也是不会把自己老丈人晋平公的儿子放在眼里……
至于楚灵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找郑国要土田,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相传,上古时期,颛顼后裔『昆吾』居住在旧许一带,沧海桑田,到了春秋时期这里早已是郑国的地盘,而楚国人又自称出自高阳氏,也就是颛顼,所以论血缘关系,楚国和昆吾是攀得上关系的。
事实上,按照楚灵王的说法,昆吾乃楚人的皇祖伯父,他老人家的地盘被郑国占领了,当然应该去找郑国要回来。
只是,这都不知道是过了几千年的事情了,完全就是死无对证……
好了,简单了解完楚国军事实力,再对比晋国近些年来的表现,楚国独大倒也不是空谈,楚灵王想要效仿当年的楚庄王问鼎一番也算在情理之中,所以下一个话题,子革究竟是不是在拍楚灵王的马屁。
对于仆析父的质疑,子革是这样回答的: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我们翻译一下,子革认为自己其实是在磨刀,等到刀磨锋利了,楚灵王出来的时候,他的刀刃就将砍下去。
子革刀还没砍,刚好楚灵王又来和他说话,而且还带了左史『倚相』,这是一位在整个楚国史上都十分有名的史官。
出于对子革言论的满意,楚灵王把倚相介绍给了他认识,表示倚相是位好史官,精通各种典籍,比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希望子革能够好好看待他。
然而,子革这次不拍马屁了……
子革表示,他以前见过倚相了,并且还出过问题来考他。
当年穆王为了放纵自己的私心而周游天下,想让天下到处都留有他的车辙马迹,于是祭公谋父作了『祈招』这首诗来劝谏穆王,穆王最终听从劝谏才得以善终。
子革表示,问起如此著名的诗时倚相居然都不知道,如果再问更远的事情,恐怕他更不知道了。
子革看来,论起博学,楚国的宝贝人才倚相不过如此。
楚灵王这下当然不服气了,所以他反问:难道你知道这首诗?
子革:我知道啊,怎么了?
楚灵王:哦,没事了……
继续谈起『祈招』,子革说这首诗安祥和悦,表现的是有德者的声音,好比如今我们君王的风度,像玉又像金,保存百姓的力量而没有丝毫的贪心。
又是一通马匹,听起来的确像是在夸楚灵王,但是楚灵王心里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楚灵王明白,子革实际上是在暗讽他劳民伤财而失德,真要跟穆王比的话,那也是被劝谏悔改之前的……
子革这马屁拍得楚灵王那是颜面扫地又有苦说不出,于是赶紧向子革作揖后走人。
透露一点,因为这番揶揄,接下来的几天在乾溪楚灵王更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看来吧,子革的这一刀的确是砍下去了……
作为楚灵王的侍从,仆析父为什么会对子革不满?
很简单,子革一味迎合楚灵王的套路,仆析父看来其实就是在拍马屁……
子革究竟是不是在拍马屁,楚灵王又有多大底气向天子问鼎,我们继续聊聊此次谈话中的几个细节。
陈、蔡相继被楚国吞并之后,楚灵王派弃疾做蔡公的同时令人在陈、蔡筑城,同时一并还在楚国的『东不羹』『今河南舞阳县一带』、『西不羹』『今河南襄城县一带』筑城扩大军事武装力量。
规模有多大呢?
子革说了,陈、蔡以及两个不羹城,每地都有战车一千辆,光这些就足够使人害怕了,要是再加上楚国国内的兵力,没有哪个诸侯国是不怕的。
要知道,鲁昭公此前也搞过一次盛大的阅兵,其战车数量也不过就是蔡公弃疾的水平。
当然了,仅论战车数量以及军事实力的话,晋国倒是与楚国不相上下,但是作风越来越软的晋国甚至是在主场玩投壶游戏时连齐景公都敢放下狠话要取代晋昭公的盟主位置,楚灵王自然也是不会把自己老丈人晋平公的儿子放在眼里……
至于楚灵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找郑国要土田,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相传,上古时期,颛顼后裔『昆吾』居住在旧许一带,沧海桑田,到了春秋时期这里早已是郑国的地盘,而楚国人又自称出自高阳氏,也就是颛顼,所以论血缘关系,楚国和昆吾是攀得上关系的。
事实上,按照楚灵王的说法,昆吾乃楚人的皇祖伯父,他老人家的地盘被郑国占领了,当然应该去找郑国要回来。
只是,这都不知道是过了几千年的事情了,完全就是死无对证……
好了,简单了解完楚国军事实力,再对比晋国近些年来的表现,楚国独大倒也不是空谈,楚灵王想要效仿当年的楚庄王问鼎一番也算在情理之中,所以下一个话题,子革究竟是不是在拍楚灵王的马屁。
对于仆析父的质疑,子革是这样回答的: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我们翻译一下,子革认为自己其实是在磨刀,等到刀磨锋利了,楚灵王出来的时候,他的刀刃就将砍下去。
子革刀还没砍,刚好楚灵王又来和他说话,而且还带了左史『倚相』,这是一位在整个楚国史上都十分有名的史官。
出于对子革言论的满意,楚灵王把倚相介绍给了他认识,表示倚相是位好史官,精通各种典籍,比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希望子革能够好好看待他。
然而,子革这次不拍马屁了……
子革表示,他以前见过倚相了,并且还出过问题来考他。
当年穆王为了放纵自己的私心而周游天下,想让天下到处都留有他的车辙马迹,于是祭公谋父作了『祈招』这首诗来劝谏穆王,穆王最终听从劝谏才得以善终。
子革表示,问起如此著名的诗时倚相居然都不知道,如果再问更远的事情,恐怕他更不知道了。
子革看来,论起博学,楚国的宝贝人才倚相不过如此。
楚灵王这下当然不服气了,所以他反问:难道你知道这首诗?
子革:我知道啊,怎么了?
楚灵王:哦,没事了……
继续谈起『祈招』,子革说这首诗安祥和悦,表现的是有德者的声音,好比如今我们君王的风度,像玉又像金,保存百姓的力量而没有丝毫的贪心。
又是一通马匹,听起来的确像是在夸楚灵王,但是楚灵王心里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楚灵王明白,子革实际上是在暗讽他劳民伤财而失德,真要跟穆王比的话,那也是被劝谏悔改之前的……
子革这马屁拍得楚灵王那是颜面扫地又有苦说不出,于是赶紧向子革作揖后走人。
透露一点,因为这番揶揄,接下来的几天在乾溪楚灵王更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看来吧,子革的这一刀的确是砍下去了……
@片汤2016 2017-03-28 09:07:56
顶
-----------------------------
片汤好
顶
-----------------------------
片汤好
先更
750 观从复仇
750 观从复仇
子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子革对楚灵王一事,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楚灵王如果能够做到克己复礼,也就是以礼来克制自己的欲望,恐怕就不会在乾溪受到羞辱。
不过我们要说的是,楚灵王的欲望虽然是稍微大了点,但是他对于子革的话倒是听得很明白,一面是欲望,一面要克制,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楚灵王好几天,不过楚灵王也不用困扰太久,因为麻烦来了……
楚灵王的麻烦源于哪里呢?
我们先说一个人,也就是观起。
公元前551年,楚康王杀令尹子南,并将其一手培养起来的暴发户观起车裂示众,顿时震惊楚国朝野,下一任令尹蒍子冯也因此而在经济问题上小心谨慎起来,观起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观从』在蔡国因此而躲过一劫。
提到观从,由于剧情需要,我们得再说另外一个人……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杀蔡灵侯灭蔡后公子弃疾成为蔡邑第一任『县长』,蔡国大夫声子之子『朝吴』则在随后辅佐蔡公弃疾,观从则正好在蔡国事奉朝吴多年。
人物关系交待完毕之后,父亲被楚国车裂的观从表示他要开始搞事了……
观从首先向朝吴表明,蔡国被灭已经有了2年时间,如果再不想办法恢复蔡国,只怕蔡国就将永远灭亡了。
复国的念头,对于朝吴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问题是该如何实施?
观从表示有办法,他很快就以蔡公弃疾的名义召来子比和子皙,这两位我们并不陌生,他们和楚康王、楚灵王以及蔡公弃疾同为楚共王之子,楚灵王弑杀楚郏敖后,子比、子皙分别逃到了晋国和郑国。
蔡邑郊外,观从向两位透露了自己的想法:集齐兄弟三人,打倒楚灵王……
本来吧,蔡公弃疾其实一直都被蒙在鼓里,观从将子比、子皙带回蔡邑时他正要准备吃饭,突然见到自己两位兄长时搞不清楚状况的蔡公弃疾当即饭也不吃就赶紧逃走了……
观从也不客气,表示蔡公早已为两位准备好饭菜,还请子比、子皙慢用……
吃饱喝足之后,接下来便是挖坑、杀牲口、准备盟书,一切妥当,观从让两位赶快离开……
观从葫芦里面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原来,对外来看,观从把蔡公弃疾的饭菜给了子比、子皙食用,搞得子比、子皙以为自己的小兄弟蔡公弃疾已经和他们站在了同一战线;
对内来看,观从放走二人后紧接着对蔡邑人公开宣称这是蔡公的主意,蔡公已经和他们结盟并准备把他们送到楚国,而且还会带军队跟上去。
反正一句话,其实就是各种忽悠……
结果呢,蔡邑人非但不信观从这一套,而且还准备把他给抓起来……
观从当即表示,子比、子晳已经走了,蔡公也要组织军队去打楚国,就算是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众人一想也有道理,朝吴趁机站了出来,他表示如果大家想为楚王而死或者逃亡,那就不该听蔡公的,坐看事情的成败就行,但是如果大家想求得一个安定的环境,那就应当支持观从,达成他的愿望。
朝吴的意思是既然蔡公弃疾三兄弟准备造反,作为前蔡国的百姓,最好还是不要站在楚灵王这边,说不定蔡国复国了大家又有好日子过。
当然了,其实还是忽悠……
蔡邑人最终还是被成功忽悠,大家表示愿意奉事蔡公,观从的计划第一步达成。
接着呢?
估计还得继续忽悠……
子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子革对楚灵王一事,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楚灵王如果能够做到克己复礼,也就是以礼来克制自己的欲望,恐怕就不会在乾溪受到羞辱。
不过我们要说的是,楚灵王的欲望虽然是稍微大了点,但是他对于子革的话倒是听得很明白,一面是欲望,一面要克制,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楚灵王好几天,不过楚灵王也不用困扰太久,因为麻烦来了……
楚灵王的麻烦源于哪里呢?
我们先说一个人,也就是观起。
公元前551年,楚康王杀令尹子南,并将其一手培养起来的暴发户观起车裂示众,顿时震惊楚国朝野,下一任令尹蒍子冯也因此而在经济问题上小心谨慎起来,观起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观从』在蔡国因此而躲过一劫。
提到观从,由于剧情需要,我们得再说另外一个人……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杀蔡灵侯灭蔡后公子弃疾成为蔡邑第一任『县长』,蔡国大夫声子之子『朝吴』则在随后辅佐蔡公弃疾,观从则正好在蔡国事奉朝吴多年。
人物关系交待完毕之后,父亲被楚国车裂的观从表示他要开始搞事了……
观从首先向朝吴表明,蔡国被灭已经有了2年时间,如果再不想办法恢复蔡国,只怕蔡国就将永远灭亡了。
复国的念头,对于朝吴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问题是该如何实施?
观从表示有办法,他很快就以蔡公弃疾的名义召来子比和子皙,这两位我们并不陌生,他们和楚康王、楚灵王以及蔡公弃疾同为楚共王之子,楚灵王弑杀楚郏敖后,子比、子皙分别逃到了晋国和郑国。
蔡邑郊外,观从向两位透露了自己的想法:集齐兄弟三人,打倒楚灵王……
本来吧,蔡公弃疾其实一直都被蒙在鼓里,观从将子比、子皙带回蔡邑时他正要准备吃饭,突然见到自己两位兄长时搞不清楚状况的蔡公弃疾当即饭也不吃就赶紧逃走了……
观从也不客气,表示蔡公早已为两位准备好饭菜,还请子比、子皙慢用……
吃饱喝足之后,接下来便是挖坑、杀牲口、准备盟书,一切妥当,观从让两位赶快离开……
观从葫芦里面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原来,对外来看,观从把蔡公弃疾的饭菜给了子比、子皙食用,搞得子比、子皙以为自己的小兄弟蔡公弃疾已经和他们站在了同一战线;
对内来看,观从放走二人后紧接着对蔡邑人公开宣称这是蔡公的主意,蔡公已经和他们结盟并准备把他们送到楚国,而且还会带军队跟上去。
反正一句话,其实就是各种忽悠……
结果呢,蔡邑人非但不信观从这一套,而且还准备把他给抓起来……
观从当即表示,子比、子晳已经走了,蔡公也要组织军队去打楚国,就算是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众人一想也有道理,朝吴趁机站了出来,他表示如果大家想为楚王而死或者逃亡,那就不该听蔡公的,坐看事情的成败就行,但是如果大家想求得一个安定的环境,那就应当支持观从,达成他的愿望。
朝吴的意思是既然蔡公弃疾三兄弟准备造反,作为前蔡国的百姓,最好还是不要站在楚灵王这边,说不定蔡国复国了大家又有好日子过。
当然了,其实还是忽悠……
蔡邑人最终还是被成功忽悠,大家表示愿意奉事蔡公,观从的计划第一步达成。
接着呢?
估计还得继续忽悠……
@善水心 2017-03-28 09:44:44
呵呵,子革套路深~
-----------------------------
所以楚灵王接下来挺惨的...
呵呵,子革套路深~
-----------------------------
所以楚灵王接下来挺惨的...
@点点断月点 2017-03-28 22:47:32
帝王本来就是拿来忽悠的!楚灵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看这些帝王被忽悠也是蛮有意思的!唉
-----------------------------
这倒是 不过想起来这事其实挺搞笑的 虽然楚灵王砍了不少人 得罪了不少势力 甚至了灭亡了陈、蔡等诸侯国 但是事情的导火索 或者说坑早就被前辈们挖好了
帝王本来就是拿来忽悠的!楚灵王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看这些帝王被忽悠也是蛮有意思的!唉
-----------------------------
这倒是 不过想起来这事其实挺搞笑的 虽然楚灵王砍了不少人 得罪了不少势力 甚至了灭亡了陈、蔡等诸侯国 但是事情的导火索 或者说坑早就被前辈们挖好了
@o弘毅o 2017-03-28 22:30:08
所以楚灵王接下来挺惨的...
-----------------------------
@catslover 2017-03-28 23:03:39
其实真的挺可怜的
-----------------------------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代枭雄在眼看霸业在即 开始否定自己过去做的种种错事的时候 背后被人捅了一刀
楚灵王在位的后期 已经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他善的一面 不过来得稍微晚了一点 也没有太引起后人的重视
所以楚灵王接下来挺惨的...
-----------------------------
@catslover 2017-03-28 23:03:39
其实真的挺可怜的
-----------------------------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代枭雄在眼看霸业在即 开始否定自己过去做的种种错事的时候 背后被人捅了一刀
楚灵王在位的后期 已经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他善的一面 不过来得稍微晚了一点 也没有太引起后人的重视
@o弘毅o 2017-03-28 22:30:08
所以楚灵王接下来挺惨的...
-----------------------------
@catslover 2017-03-28 23:03:39
其实真的挺可怜的
-----------------------------
@o弘毅o 2017-03-28 23:07:23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代枭雄在眼看霸业在即 开始否定自己过去做的种种错事的时候 背后被人捅了一刀
楚灵王在位的后期 已经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他善的一面 不过来得稍微晚了一点 也没有太引起后人的重视
-----------------------------
@catslover 2017-03-28 23:18:41
摇摆的立场和态度最容易得到的下场就是两面不讨好,就像围城里说方鸿渐“老实人吃亏上当,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的兼备了。”
-----------------------------
时差姐姐教育我们 演反派 就一定要演到底 不要想着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所以楚灵王接下来挺惨的...
-----------------------------
@catslover 2017-03-28 23:03:39
其实真的挺可怜的
-----------------------------
@o弘毅o 2017-03-28 23:07:23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代枭雄在眼看霸业在即 开始否定自己过去做的种种错事的时候 背后被人捅了一刀
楚灵王在位的后期 已经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他善的一面 不过来得稍微晚了一点 也没有太引起后人的重视
-----------------------------
@catslover 2017-03-28 23:18:41
摇摆的立场和态度最容易得到的下场就是两面不讨好,就像围城里说方鸿渐“老实人吃亏上当,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的兼备了。”
-----------------------------
时差姐姐教育我们 演反派 就一定要演到底 不要想着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o弘毅o 2017-03-28 23:24:49
时差姐姐教育我们 演反派 就一定要演到底 不要想着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
@catslover 2017-03-28 23:29:10
从自私的角度来看,貌似才子的发挥很有道理哦。不过我们读书人还好名声呀,更何况君王呢。
-----------------------------
帝王们当然更要名声了 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弄死那些读书人 不让他们瞎说瞎写...
时差姐姐教育我们 演反派 就一定要演到底 不要想着有重新做人的机会...
-----------------------------
@catslover 2017-03-28 23:29:10
从自私的角度来看,貌似才子的发挥很有道理哦。不过我们读书人还好名声呀,更何况君王呢。
-----------------------------
帝王们当然更要名声了 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弄死那些读书人 不让他们瞎说瞎写...
@o弘毅o 2017-03-28 23:33:07
帝王们当然更要名声了 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弄死那些读书人 不让他们瞎说瞎写...
-----------------------------
@catslover 2017-03-28 23:40:28
其实很多君王都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所以不管怎么样,对主流价值观还是接受的。楚灵王听了子革的话能好几天觉也睡不好,就是个好例子啊。
-----------------------------
恩 以前所谓的史书 本身就是为帝王服务的 更多就是用前面的例子告诉他们怎么做是好的 怎么做是暴君
帝王们当然更要名声了 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弄死那些读书人 不让他们瞎说瞎写...
-----------------------------
@catslover 2017-03-28 23:40:28
其实很多君王都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所以不管怎么样,对主流价值观还是接受的。楚灵王听了子革的话能好几天觉也睡不好,就是个好例子啊。
-----------------------------
恩 以前所谓的史书 本身就是为帝王服务的 更多就是用前面的例子告诉他们怎么做是好的 怎么做是暴君
@kkaill 2017-03-29 18:47:52
好逗吖哈哈
-----------------------------
呵呵 喜欢就好
好逗吖哈哈
-----------------------------
呵呵 喜欢就好
大家晚上好
751 子比为王
751 子比为王
因为父亲观起被楚康王车裂,久居于前蔡国,也就是现蔡邑的观从决定干一件大事,是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当然了,真要评价的话,观从的复仇还是稍微晚了那么点,毕竟距离观起被杀过去了已经二十余年……
要说的是,观从的突破口是前蔡国大夫朝吴,利用的正是蔡国人想要复国的念想,毕竟比如陈国之前就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只是对于全程处于被忽悠状态的蔡公弃疾而言,总是需要一点时间来平复心中的恐惧的……
我们看到,观从先是以蔡公的名义召 比、子皙二人,又以蔡公留下的饭菜招待一番,盟誓后又安排两人上路去往楚国,算是忽悠成功;
接着朝吴又平息蔡邑人对观从的不信任,以更加安定的生活环境为诱惑获得蔡邑人的拥护,也算是忽悠成功;
接下来蔡公弃疾一看大家原来这么支持造反工作,不仅不害怕了,而且赶紧又将子比、子皙召回重新商议大计,到这里的时候大家积极性都上来了,估计也不再需要继续忽悠了……
然而,以蔡邑一千辆战车的兵力,又如何是楚灵王的对手?
想干大事的观从表示忽悠的工作是不能停下来的……
顺便说一句,仔细一看的话,被观从列入忽悠名单的还真不少……
陈邑不用多说,刚才我们举的例子就是有过复国经历的陈国……
另外,楚灵王此前在国内得罪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楚灵王担任令尹时就曾杀大司马蒍掩并强占其家产,比如公元前533年楚国把许国迁移之后大夫『许围』被留在楚国作了人质,比如受楚灵王宠信的大夫『蔡洧』『音同伟』父亲在灭亡蔡国的时候死于这次战争,比如斗韦龟和儿子『蔓成然』的封邑先后被楚灵王被楚灵王所夺。
除此之外,再加上两个不羹同时也被策反成功,如此一来,造反的队伍顿时就壮大了起来。
于是我们就看到,子比、子皙、蔡公弃疾、蔓成然、朝吴等人带领陈、蔡、不羹、许、叶等军队正式向楚国进军。
此时的楚灵王尚驻扎在乾溪,他所不知道的是,守卫国都的蔡洧已经叛变……
在蒍氏、许围、蔡洧、蔓成然等人的支持下,联军进入楚国已经变成一件没有任何难度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就在楚国郊外安营扎寨时,陈邑人和蔡邑人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便『请为武军』,也就是在军营四周修筑防御壁垒,遍插陈、蔡军旗。
此情此景,蔡公弃疾想的却是速战速决,于是以行动必须迅速且役人已经十分疲劳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仅仅只是在军营之外随随便便围了一圈篱笆完事。
毕竟嘛,蔡公弃疾策反工作做得足够出色,军营实在也不太需要专业的防御工事……
公元前529年,趁着楚国国内空虚,蔡公弃疾先是派人进入国都杀死『太子禄』和令尹子荡,接着按照年龄长幼,子比、子皙、弃疾兄弟三人对身份重新进行了调整:子比成为楚王,子皙担任令尹,弃疾则从原先的蔡公升级成为司马。
从篡权到被篡权,申无宇在弃疾被任命为蔡公时说重要人物放到边境会给国家带来隐患终于应验。
对于楚灵王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身处外地的他还有军队,还有实力,还有翻盘的机会。
很快,子比等人肃清王宫之后,观从就被派到了乾溪,并和这里的军队取得了联系。
观从将国内发生的一切偷偷告诉了楚灵王的军队,并且散播消息:凡是先回去的都可以恢复官职财产,凡是回去晚了的等待的将是割鼻子的重刑。
于是乎,又是一通忽悠过后,楚灵王还未赶回楚国,他的军队就在蛊惑之后军心涣散,走的走、逃的逃,几乎溃不成军……
对于楚灵王而言,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自己还活着,至于究竟还能活多久,他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我们下回分解……
因为父亲观起被楚康王车裂,久居于前蔡国,也就是现蔡邑的观从决定干一件大事,是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当然了,真要评价的话,观从的复仇还是稍微晚了那么点,毕竟距离观起被杀过去了已经二十余年……
要说的是,观从的突破口是前蔡国大夫朝吴,利用的正是蔡国人想要复国的念想,毕竟比如陈国之前就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只是对于全程处于被忽悠状态的蔡公弃疾而言,总是需要一点时间来平复心中的恐惧的……
我们看到,观从先是以蔡公的名义召 比、子皙二人,又以蔡公留下的饭菜招待一番,盟誓后又安排两人上路去往楚国,算是忽悠成功;
接着朝吴又平息蔡邑人对观从的不信任,以更加安定的生活环境为诱惑获得蔡邑人的拥护,也算是忽悠成功;
接下来蔡公弃疾一看大家原来这么支持造反工作,不仅不害怕了,而且赶紧又将子比、子皙召回重新商议大计,到这里的时候大家积极性都上来了,估计也不再需要继续忽悠了……
然而,以蔡邑一千辆战车的兵力,又如何是楚灵王的对手?
想干大事的观从表示忽悠的工作是不能停下来的……
顺便说一句,仔细一看的话,被观从列入忽悠名单的还真不少……
陈邑不用多说,刚才我们举的例子就是有过复国经历的陈国……
另外,楚灵王此前在国内得罪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楚灵王担任令尹时就曾杀大司马蒍掩并强占其家产,比如公元前533年楚国把许国迁移之后大夫『许围』被留在楚国作了人质,比如受楚灵王宠信的大夫『蔡洧』『音同伟』父亲在灭亡蔡国的时候死于这次战争,比如斗韦龟和儿子『蔓成然』的封邑先后被楚灵王被楚灵王所夺。
除此之外,再加上两个不羹同时也被策反成功,如此一来,造反的队伍顿时就壮大了起来。
于是我们就看到,子比、子皙、蔡公弃疾、蔓成然、朝吴等人带领陈、蔡、不羹、许、叶等军队正式向楚国进军。
此时的楚灵王尚驻扎在乾溪,他所不知道的是,守卫国都的蔡洧已经叛变……
在蒍氏、许围、蔡洧、蔓成然等人的支持下,联军进入楚国已经变成一件没有任何难度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就在楚国郊外安营扎寨时,陈邑人和蔡邑人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便『请为武军』,也就是在军营四周修筑防御壁垒,遍插陈、蔡军旗。
此情此景,蔡公弃疾想的却是速战速决,于是以行动必须迅速且役人已经十分疲劳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仅仅只是在军营之外随随便便围了一圈篱笆完事。
毕竟嘛,蔡公弃疾策反工作做得足够出色,军营实在也不太需要专业的防御工事……
公元前529年,趁着楚国国内空虚,蔡公弃疾先是派人进入国都杀死『太子禄』和令尹子荡,接着按照年龄长幼,子比、子皙、弃疾兄弟三人对身份重新进行了调整:子比成为楚王,子皙担任令尹,弃疾则从原先的蔡公升级成为司马。
从篡权到被篡权,申无宇在弃疾被任命为蔡公时说重要人物放到边境会给国家带来隐患终于应验。
对于楚灵王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身处外地的他还有军队,还有实力,还有翻盘的机会。
很快,子比等人肃清王宫之后,观从就被派到了乾溪,并和这里的军队取得了联系。
观从将国内发生的一切偷偷告诉了楚灵王的军队,并且散播消息:凡是先回去的都可以恢复官职财产,凡是回去晚了的等待的将是割鼻子的重刑。
于是乎,又是一通忽悠过后,楚灵王还未赶回楚国,他的军队就在蛊惑之后军心涣散,走的走、逃的逃,几乎溃不成军……
对于楚灵王而言,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自己还活着,至于究竟还能活多久,他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我们下回分解……
@catslover 2017-03-29 22:41:40
"申无宇在弃疾被任命为蔡公时说重要人物放到边境会给国家带来隐患终于应验。"——真理啊,可是很多君王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
比如秦始皇把扶苏扔那么远 后面的剧本直接就改写了...
"申无宇在弃疾被任命为蔡公时说重要人物放到边境会给国家带来隐患终于应验。"——真理啊,可是很多君王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
比如秦始皇把扶苏扔那么远 后面的剧本直接就改写了...
@cwkzty 2017-03-30 11:09:36
看前面说黄帝是神农氏儿子,但是前面又说是一妇女接受了极光怀孕25个月生下黄帝,这个怎么联系
-----------------------------
这个问题应该不矛盾
上古部分我们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 毕竟都是传说 没有太多史料依据
正文中应该提到 黄帝和炎帝均为神农氏之后
也就是说 黄帝所代理的部落并非从天而降 应该是从神农氏部落分裂出来的
至于炎帝 我们也交代过 从传说来看炎帝应该不是具体指的哪一个人 而是当时他所在部落的首领统称炎帝 只是后来我们更多熟知的是很黄帝打过交道的那位炎帝
看前面说黄帝是神农氏儿子,但是前面又说是一妇女接受了极光怀孕25个月生下黄帝,这个怎么联系
-----------------------------
这个问题应该不矛盾
上古部分我们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 毕竟都是传说 没有太多史料依据
正文中应该提到 黄帝和炎帝均为神农氏之后
也就是说 黄帝所代理的部落并非从天而降 应该是从神农氏部落分裂出来的
至于炎帝 我们也交代过 从传说来看炎帝应该不是具体指的哪一个人 而是当时他所在部落的首领统称炎帝 只是后来我们更多熟知的是很黄帝打过交道的那位炎帝
@片汤2016 2017-03-30 07:32:46
顶
-----------------------------
呵呵 片汤真早
顶
-----------------------------
呵呵 片汤真早
752 楚灵王之死
752 楚灵王之死
随着楚王宫旧势力被清洗,子比成为楚王,楚灵王在赶回来的路上军队又溃散,眼看大势已去,所以接下来我们该称子比为楚某王?
不要着急,这不是接下来故事的重点……
首先,听闻朝中变故以及公子们的死讯后,楚灵王惊讶得甚至直接就从车上摔了下来。
为了解释自己的失态,楚灵王是这样说的:像我这样爱儿子的,还有谁?
感情楚灵王这一摔是为了证明他是很看重亲情的……
反正楚灵王的军队都溃散了,有侍者就说了句大实话:小人虽然年老而没有儿子,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恐怕会直接摔沟里去,所以还是会有人爱儿子超过您的。
没错,论演技的浮夸程度,显然掉沟里更胜一筹。
楚灵王:……
到了这般地步,楚灵王竟也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失,想想曾经杀死过太多别人的儿子,如今该何去何从,右尹子革和他有了一番对话。
子革:请您在国都郊外等等,听从国内人们的选择吧。
楚灵王:众怒不可犯,有什么好等的呢。
子革:那就先去别国大的都邑,然后向诸侯请求出兵。
楚灵王:全都背叛我了……
子革:要不逃到其它国家,听从大国为您的安排。
楚灵王:好运已不再,不过是自取侮辱……
总之的是,事已至此,楚灵王以为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走,还不如就此放弃。
既然无法说服楚灵王,于是子革离开楚灵王而回到了楚国。
对,子革自个回去了,毕竟回去晚了是要被割鼻子的……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随着子革的离去,楚灵王沿汉水而下,准备去往『鄢地』『今湖北宜城市一带』,也许,这代表着他已经彻底放弃。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叫做『申亥』,他是大夫申无宇的儿子。
申无宇我们提到,看到楚灵王的各种行为后他已经多次预言楚灵王迟早会出事,而且他与楚灵王还有过几次比较大的摩擦:
一次是楚灵王担任令尹时期,申无宇看不惯令尹插着国君的旌旗而将其砍断;
另一次是章华台建造时,申无宇公然进宫抓人,并且说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使得楚灵王任由他去抓。
两次摩擦,两次申无宇都丝毫不给楚灵王面子,然而两次楚灵王都没有追究,仅从这一点来看,申亥认为楚灵王虽然已经落魄至此,但是值得他抢救一下……
随后,一番寻找后申亥还真就找到了楚灵王,并且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家里。
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
申亥以为,自己的父亲再次触犯王命,楚灵王却没有诛戮,对于臣子而言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大的恩惠了,所以哪怕是没有前途,他也不远丢弃恩惠,愿意跟从楚灵王。
虎落平阳被犬欺,众叛亲离之下,申亥为末路的楚灵王带来最后一丝温暖。
带着这一丝温暖,楚灵王在申亥家上吊自尽,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这里是公元前529年,5月26日。
值得一提的是,楚灵王自杀之后,申亥竟然让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为人殉而安葬了楚灵王。
我们该如何评价申亥一系列的行为?
我们很难评价……
随着楚王宫旧势力被清洗,子比成为楚王,楚灵王在赶回来的路上军队又溃散,眼看大势已去,所以接下来我们该称子比为楚某王?
不要着急,这不是接下来故事的重点……
首先,听闻朝中变故以及公子们的死讯后,楚灵王惊讶得甚至直接就从车上摔了下来。
为了解释自己的失态,楚灵王是这样说的:像我这样爱儿子的,还有谁?
感情楚灵王这一摔是为了证明他是很看重亲情的……
反正楚灵王的军队都溃散了,有侍者就说了句大实话:小人虽然年老而没有儿子,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恐怕会直接摔沟里去,所以还是会有人爱儿子超过您的。
没错,论演技的浮夸程度,显然掉沟里更胜一筹。
楚灵王:……
到了这般地步,楚灵王竟也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失,想想曾经杀死过太多别人的儿子,如今该何去何从,右尹子革和他有了一番对话。
子革:请您在国都郊外等等,听从国内人们的选择吧。
楚灵王:众怒不可犯,有什么好等的呢。
子革:那就先去别国大的都邑,然后向诸侯请求出兵。
楚灵王:全都背叛我了……
子革:要不逃到其它国家,听从大国为您的安排。
楚灵王:好运已不再,不过是自取侮辱……
总之的是,事已至此,楚灵王以为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走,还不如就此放弃。
既然无法说服楚灵王,于是子革离开楚灵王而回到了楚国。
对,子革自个回去了,毕竟回去晚了是要被割鼻子的……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随着子革的离去,楚灵王沿汉水而下,准备去往『鄢地』『今湖北宜城市一带』,也许,这代表着他已经彻底放弃。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叫做『申亥』,他是大夫申无宇的儿子。
申无宇我们提到,看到楚灵王的各种行为后他已经多次预言楚灵王迟早会出事,而且他与楚灵王还有过几次比较大的摩擦:
一次是楚灵王担任令尹时期,申无宇看不惯令尹插着国君的旌旗而将其砍断;
另一次是章华台建造时,申无宇公然进宫抓人,并且说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使得楚灵王任由他去抓。
两次摩擦,两次申无宇都丝毫不给楚灵王面子,然而两次楚灵王都没有追究,仅从这一点来看,申亥认为楚灵王虽然已经落魄至此,但是值得他抢救一下……
随后,一番寻找后申亥还真就找到了楚灵王,并且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家里。
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
申亥以为,自己的父亲再次触犯王命,楚灵王却没有诛戮,对于臣子而言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大的恩惠了,所以哪怕是没有前途,他也不远丢弃恩惠,愿意跟从楚灵王。
虎落平阳被犬欺,众叛亲离之下,申亥为末路的楚灵王带来最后一丝温暖。
带着这一丝温暖,楚灵王在申亥家上吊自尽,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
这里是公元前529年,5月26日。
值得一提的是,楚灵王自杀之后,申亥竟然让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为人殉而安葬了楚灵王。
我们该如何评价申亥一系列的行为?
我们很难评价……
@点点断月点 2017-03-30 21:21:16
果然有些时候真不能明白这些名士忠臣!好像读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的感觉啊!
-----------------------------
时代不一样 大家行事的原则区别恐怕就会很大吧
其实整个古代 所谓的阶级地位、体系都是十分森严的
我们幻想古代有多好 但是底层无权无势的人过的真不如今天舒坦
所谓的臣子、高官,在他们践行自己做人原则的时候,百姓什么的不过就是工具而已,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工具...
果然有些时候真不能明白这些名士忠臣!好像读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的感觉啊!
-----------------------------
时代不一样 大家行事的原则区别恐怕就会很大吧
其实整个古代 所谓的阶级地位、体系都是十分森严的
我们幻想古代有多好 但是底层无权无势的人过的真不如今天舒坦
所谓的臣子、高官,在他们践行自己做人原则的时候,百姓什么的不过就是工具而已,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工具...
@catslover 2017-03-30 21:34:32
@点点断月点 2017-03-30 21:21:16
果然有些时候真不能明白这些名士忠臣!好像读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的感觉啊!
—————————————————
那时候的底层民众,真是像蝼蚁一般。其实就是贵族的女性,也是随时可以被牺牲的,申亥的两个女儿殉葬之前是被亲爹送给楚灵王的。说到底还是等级森严,不同阶层的人在那时的价值体系中分量是不一样的。
.
-----------------------------
时差姐姐说的好
比如人殉这个话题在帖子里面其实是经常提到 三观正直的我当然我带着批判的去介绍...
对于其中有些细节我们介绍的不多 君王死了用哪些人来人殉?
齐景公的那个墓葬我们其实可以清晰的看到,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拿些阿猫阿狗来充数的,那都是国君身边的人,有妃子,也有臣子,甚至秦穆公时候还有重要的臣子。
申亥拿自己的两个女儿去殉葬,想来也是怕楚灵王死得太寒酸,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算是愚忠吧。
@点点断月点 2017-03-30 21:21:16
果然有些时候真不能明白这些名士忠臣!好像读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的感觉啊!
—————————————————
那时候的底层民众,真是像蝼蚁一般。其实就是贵族的女性,也是随时可以被牺牲的,申亥的两个女儿殉葬之前是被亲爹送给楚灵王的。说到底还是等级森严,不同阶层的人在那时的价值体系中分量是不一样的。
.
-----------------------------
时差姐姐说的好
比如人殉这个话题在帖子里面其实是经常提到 三观正直的我当然我带着批判的去介绍...
对于其中有些细节我们介绍的不多 君王死了用哪些人来人殉?
齐景公的那个墓葬我们其实可以清晰的看到,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拿些阿猫阿狗来充数的,那都是国君身边的人,有妃子,也有臣子,甚至秦穆公时候还有重要的臣子。
申亥拿自己的两个女儿去殉葬,想来也是怕楚灵王死得太寒酸,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算是愚忠吧。
@善水心 2017-03-30 21:29:54
长叹一声,哎……
-----------------------------
小姑娘是什么时候挤在楼中间的 我居然都没发现...
长叹一声,哎……
-----------------------------
小姑娘是什么时候挤在楼中间的 我居然都没发现...
@点点断月点 2017-03-30 22:36:22
@catslover 2017-03-30 21:34:32
@点点断月点 2017-03-30 21:21:16
果然有些时候真不能明白这些名士忠臣!好像读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的感觉啊!
—————————————————
我们看来不人道的事,或许在他们看来就是件荣耀的事了!反正牺牲别人成全自己也算屡见不鲜了!
-----------------------------
幸运的是 时代还是是不断的进步
我最近一段时间在看巴金的自传
巴金按道理说已经是近现代的人物了 十多年前才去世
就是他所在的那个年代,很多事情看起来还都是非常的不人道,下人们也根本没有地位可言,死了就死了,压根就没人在乎。
@catslover 2017-03-30 21:34:32
@点点断月点 2017-03-30 21:21:16
果然有些时候真不能明白这些名士忠臣!好像读再多的书也解决不了的感觉啊!
—————————————————
我们看来不人道的事,或许在他们看来就是件荣耀的事了!反正牺牲别人成全自己也算屡见不鲜了!
-----------------------------
幸运的是 时代还是是不断的进步
我最近一段时间在看巴金的自传
巴金按道理说已经是近现代的人物了 十多年前才去世
就是他所在的那个年代,很多事情看起来还都是非常的不人道,下人们也根本没有地位可言,死了就死了,压根就没人在乎。
@catslover 2017-03-30 23:00:16
社会进步了,个人生命的价值也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回头看历史,还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能脱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去评论。
-----------------------------
时差姐姐就不夸我几句么
你看咱基本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东抄抄 西抄抄 然后就凑这么多字了...
@catslover 2017-03-30 23:00:16
社会进步了,个人生命的价值也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回头看历史,还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能脱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去评论。
-----------------------------
@o弘毅o 2017-03-30 23:11:24
时差姐姐就不夸我几句么
你看咱基本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东抄抄 西抄抄 然后就凑这么多字了...
-----------------------------
@catslover 2017-03-30 23:16:38
你不用东抄西抄也能凑好多字,好厉害哦~自行想象我崇拜的眼神~
-----------------------------
咳咳 抄还是要抄的 我要做的事就是我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出处可言 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出处
所以抄嘛 是基本功...
@o弘毅o 2017-03-30 23:22:12
咳咳 抄还是要抄的 我要做的事就是我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出处可言 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出处
所以抄嘛 是基本功...
-----------------------------
@catslover 2017-03-30 23:29:49
这次我看出来了,才子是让我夸你治学严谨,写的东西都是有出处有来历的[d:赞]
-----------------------------
终于借时差姐姐的口吹了一把自己...
咳咳 抄还是要抄的 我要做的事就是我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出处可言 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出处
所以抄嘛 是基本功...
-----------------------------
@catslover 2017-03-30 23:29:49
这次我看出来了,才子是让我夸你治学严谨,写的东西都是有出处有来历的[d:赞]
-----------------------------
终于借时差姐姐的口吹了一把自己...
@Cassie向阳花 2017-03-31 09:59:39
顶
-----------------------------
向阳花晚上好
顶
-----------------------------
向阳花晚上好
753 大长篇之楚灵王
753 大长篇之楚灵王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墨子云,楚灵王喜欢纤细腰身的男子,于是朝中大臣拼命节食,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制腰身,甚至每天起床整装时先屏住呼吸,再把腰带束紧,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结果就是满朝文武官员面如菜色、手无缚鸡之力。
听墨子讲故事,我们一定得先摸清楚他的套路,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在演变,慢慢就成了楚灵王喜欢苗条美女,宫中美女们为了迎合这一特殊癖好而饿得死去活来,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楚灵王已经成了一种符号,代表着暴虐,代表着恶趣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婴云,他曾经出使过楚国,却因楚强齐弱而几次三番遭遇楚灵王的羞辱。
重要的是,凭借着自己的机智,晏婴成功的捍卫了齐国以及本人的尊严……
晏婴身材矮小,所以楚灵王在大门旁开一个五尺小洞请晏婴进去,晏婴表示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进去,完美;
晏婴形象不佳,所以楚灵王以此嘲笑齐国无人,晏婴表示贤明的使者遣出使贤明的君主,无能如他自己的人也就只配出使楚国,楚灵王聪明反被聪明误,完美;
晏婴擅长言辞,楚国故意绑着一个窃贼走到楚灵王面前并表示盗贼出自齐国,于是乎晏婴就说了以上一段话,表示齐国老百姓在齐国压根就不偷窃,反倒是到了楚国就开始偷窃,一定是楚国的水土出了什么问题,完美。
听晏婴讲故事,我们不一定摸得清楚他的套路,因为之前从来就没听过……
不过故事一讲完,矮小的晏婴形象自然是高大了起来,强大的楚国则又自然而然的露出了『蛮夷』的本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一个形象不佳的领导,很可能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领导……
楚灵王究竟是谁,楚灵王到底是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继续讲故事……
公元前547年,楚康王联合秦军攻打吴国,因吴国准备充分随后改为伐郑,楚灵王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楚灵王的第一次出场就和大夫伯州犁弄了个上下其手的笑话,他竟然抢了穿封戌的俘虏皇颉去邀功,惹得穿封戌抄起戈就要揍他,此时的楚灵王,连令尹都还不是。
第一印象来看,伯州犁媚强欺弱、穿封戌不甘受辱,楚灵王更是依仗权利蛮不讲理,不过十余年后正当楚国二度灭亡陈国时,楚灵王竟然让穿封戌做起了陈公,理由是当年的穿封戌不畏强权,很值得他欣赏。
穿封戌的背后,十余年的时间,楚灵王对待同样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特点,或者因为他的权利大到不再需要邀功,或者因为他本身也在不断成长。
公元前541年,听闻楚郏敖生病,楚灵王取消了对晋国的访问,而是借机勒死楚郏敖,楚郏敖二子幕和平夏亦被灭口。
虽然子比、子皙兄弟二人跑得够快,弃疾年幼躲过一劫,一度谄媚于他的伯州犁却还是没能逃脱被绞死的下场。
种种迹象来看,楚灵王的篡权完全『合乎情理』,毕竟他早就插着国君的旌旗到处招摇,毕竟连郑国行人子羽都隐晦的说了『松柏之下,其草不殖』,毕竟虢地会盟时各国大夫都已经清楚的看到了楚国君弱臣强意味着什么。
担任令尹期间,楚灵王杀大司马蒍掩,迁许国而留许围为人质,篡权后又夺斗韦龟、蔓成然父子封邑,可谓为所欲为、暴虐无理。
成为国君之后,楚灵王又以举国之力修筑章华台,以至于一向忠于他的伍举都摇头不满。
更滑稽的是,对于前来祝贺章华台落成的鲁昭公,楚灵王竟然还在送出良弓之后因为心疼而想办法收回……
如果没有穿封戌前后的对比,无论墨子还是晏婴,他们的故事看起来都没毛病,所以,我们为什么会为这样的一位国君花如此多的篇幅……
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会盟顺利召开,晋平公、赵武为代表的晋国对于晋、楚共同维持中原秩序的方案十分满意,满意到在弭兵会盟以及接下来先后两次歃血仪式上都被楚国抢得先机。
争霸无望的楚康王,对于这一局面是能接受的,但是他很快就死了……
令尹都摆不平的楚郏敖,对于这一局面同样也是能接受的,所以他很快也死了……
但是有一个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这个人便是期望楚国独大,大到能够轻松向天子问鼎的楚灵王。
公元前538年,申地会盟后楚灵王讨伐吴国而围朱方,为了炫耀于诸侯,楚灵王本想将齐国而来的庆封羞辱一番,结果反被庆封倒打一耙,最终只得匆匆处死庆封了事,楚灵王独霸的苗头已经有所显现。
公元前537年,晋楚联姻,韩起、羊舌肸等人将晋平公之女送往楚国,原本好事一桩,可是楚灵王想的是什么呢?
楚灵王想的是砍韩起的脚,阉羊舌肸的那啥,一个送去看门,一个送去内宫,什么晋楚共同维护中原秩序,在楚灵王那里压根就不成立,只要你晋国不够强势,老丈人也是被羞辱的待遇。
再说了,反正弭兵那份合同也不是他签的,契约精神都谈不上……
公元前534年,陈国又亡;
公元前531年,蔡国亦亡;
对于韩起,对于晋国,太宰蒍启彊的劝谏下楚灵王暂时放弃了拉仇恨,但是对于陈国和蔡国,只要能扩大楚国的实力,管你晋国出不出面,楚灵王丝毫不含糊,说什么弭兵会盟,说什么共同发展,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不过,回过头来我们再度审视楚灵王,也正是由于他对于礼制、对于起码的道德缺乏必要的约束,最终酿成了他自己的悲剧。
终其一生来看,楚灵王行事风格太过张扬,无论是身为臣子时对待国君,或者是身为国君时对臣子,想收拾就收拾乃至想杀就杀,最终陷入树敌太多的困局。
人间心不足,意外事难量。
最令人感慨的是,观从一手导演了整场大戏,但是他的仇恨并非源楚灵王而起……
公元前530年,讨伐许国的乾溪之行,成为楚灵王给我们的最后缩影。
在乾溪,楚灵王展现出楚国强大的兵力,折射出的是他既想问鼎于天子,也想求田于郑国。
右尹子革明着迎合楚灵王一通后,反而是把自己比作刀刃狠狠砍向楚灵王,着实羞辱了他一番;
在乾溪,楚灵王面对子革的羞辱有过深刻的反省,甚至是接连几天睡不好,吃不香。
成为羊舌肸口中夏桀、商纣后的又一暴君,还是如穆王那般迷途知返而善终,楚灵王也想知道答案。
无怪乎子会曰:克己复礼,仁也。
孔子以为,对于礼的不够尊重,是楚灵王在乾溪受辱的真正原因,也是他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晋楚弭兵之后晋国日衰、吴越待起,楚国实力上要略强于晋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楚灵王最感兴趣的仍然是谋求霸主地位,走楚庄王当年所走过的那条路。
楚灵王取代晋平公而合诸侯于申,随机趁势伐吴、灭赖,先后亡陈、并蔡,顺便将许、胡、沈等地的百姓迁到楚国境内以加强控制,很多成就甚至是已经超出当年的楚庄王。
狂风落尽深红色,弭兵会盟之后,这是一个纷乱而没有霸主的年代。
很可惜的是,楚灵王不知道他本来是有很大机会去争取这一殊荣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墨子云,楚灵王喜欢纤细腰身的男子,于是朝中大臣拼命节食,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制腰身,甚至每天起床整装时先屏住呼吸,再把腰带束紧,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结果就是满朝文武官员面如菜色、手无缚鸡之力。
听墨子讲故事,我们一定得先摸清楚他的套路,然而不幸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在演变,慢慢就成了楚灵王喜欢苗条美女,宫中美女们为了迎合这一特殊癖好而饿得死去活来,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楚灵王已经成了一种符号,代表着暴虐,代表着恶趣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婴云,他曾经出使过楚国,却因楚强齐弱而几次三番遭遇楚灵王的羞辱。
重要的是,凭借着自己的机智,晏婴成功的捍卫了齐国以及本人的尊严……
晏婴身材矮小,所以楚灵王在大门旁开一个五尺小洞请晏婴进去,晏婴表示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会从狗洞进去,完美;
晏婴形象不佳,所以楚灵王以此嘲笑齐国无人,晏婴表示贤明的使者遣出使贤明的君主,无能如他自己的人也就只配出使楚国,楚灵王聪明反被聪明误,完美;
晏婴擅长言辞,楚国故意绑着一个窃贼走到楚灵王面前并表示盗贼出自齐国,于是乎晏婴就说了以上一段话,表示齐国老百姓在齐国压根就不偷窃,反倒是到了楚国就开始偷窃,一定是楚国的水土出了什么问题,完美。
听晏婴讲故事,我们不一定摸得清楚他的套路,因为之前从来就没听过……
不过故事一讲完,矮小的晏婴形象自然是高大了起来,强大的楚国则又自然而然的露出了『蛮夷』的本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一个形象不佳的领导,很可能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领导……
楚灵王究竟是谁,楚灵王到底是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继续讲故事……
公元前547年,楚康王联合秦军攻打吴国,因吴国准备充分随后改为伐郑,楚灵王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楚灵王的第一次出场就和大夫伯州犁弄了个上下其手的笑话,他竟然抢了穿封戌的俘虏皇颉去邀功,惹得穿封戌抄起戈就要揍他,此时的楚灵王,连令尹都还不是。
第一印象来看,伯州犁媚强欺弱、穿封戌不甘受辱,楚灵王更是依仗权利蛮不讲理,不过十余年后正当楚国二度灭亡陈国时,楚灵王竟然让穿封戌做起了陈公,理由是当年的穿封戌不畏强权,很值得他欣赏。
穿封戌的背后,十余年的时间,楚灵王对待同样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特点,或者因为他的权利大到不再需要邀功,或者因为他本身也在不断成长。
公元前541年,听闻楚郏敖生病,楚灵王取消了对晋国的访问,而是借机勒死楚郏敖,楚郏敖二子幕和平夏亦被灭口。
虽然子比、子皙兄弟二人跑得够快,弃疾年幼躲过一劫,一度谄媚于他的伯州犁却还是没能逃脱被绞死的下场。
种种迹象来看,楚灵王的篡权完全『合乎情理』,毕竟他早就插着国君的旌旗到处招摇,毕竟连郑国行人子羽都隐晦的说了『松柏之下,其草不殖』,毕竟虢地会盟时各国大夫都已经清楚的看到了楚国君弱臣强意味着什么。
担任令尹期间,楚灵王杀大司马蒍掩,迁许国而留许围为人质,篡权后又夺斗韦龟、蔓成然父子封邑,可谓为所欲为、暴虐无理。
成为国君之后,楚灵王又以举国之力修筑章华台,以至于一向忠于他的伍举都摇头不满。
更滑稽的是,对于前来祝贺章华台落成的鲁昭公,楚灵王竟然还在送出良弓之后因为心疼而想办法收回……
如果没有穿封戌前后的对比,无论墨子还是晏婴,他们的故事看起来都没毛病,所以,我们为什么会为这样的一位国君花如此多的篇幅……
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会盟顺利召开,晋平公、赵武为代表的晋国对于晋、楚共同维持中原秩序的方案十分满意,满意到在弭兵会盟以及接下来先后两次歃血仪式上都被楚国抢得先机。
争霸无望的楚康王,对于这一局面是能接受的,但是他很快就死了……
令尹都摆不平的楚郏敖,对于这一局面同样也是能接受的,所以他很快也死了……
但是有一个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这个人便是期望楚国独大,大到能够轻松向天子问鼎的楚灵王。
公元前538年,申地会盟后楚灵王讨伐吴国而围朱方,为了炫耀于诸侯,楚灵王本想将齐国而来的庆封羞辱一番,结果反被庆封倒打一耙,最终只得匆匆处死庆封了事,楚灵王独霸的苗头已经有所显现。
公元前537年,晋楚联姻,韩起、羊舌肸等人将晋平公之女送往楚国,原本好事一桩,可是楚灵王想的是什么呢?
楚灵王想的是砍韩起的脚,阉羊舌肸的那啥,一个送去看门,一个送去内宫,什么晋楚共同维护中原秩序,在楚灵王那里压根就不成立,只要你晋国不够强势,老丈人也是被羞辱的待遇。
再说了,反正弭兵那份合同也不是他签的,契约精神都谈不上……
公元前534年,陈国又亡;
公元前531年,蔡国亦亡;
对于韩起,对于晋国,太宰蒍启彊的劝谏下楚灵王暂时放弃了拉仇恨,但是对于陈国和蔡国,只要能扩大楚国的实力,管你晋国出不出面,楚灵王丝毫不含糊,说什么弭兵会盟,说什么共同发展,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不过,回过头来我们再度审视楚灵王,也正是由于他对于礼制、对于起码的道德缺乏必要的约束,最终酿成了他自己的悲剧。
终其一生来看,楚灵王行事风格太过张扬,无论是身为臣子时对待国君,或者是身为国君时对臣子,想收拾就收拾乃至想杀就杀,最终陷入树敌太多的困局。
人间心不足,意外事难量。
最令人感慨的是,观从一手导演了整场大戏,但是他的仇恨并非源楚灵王而起……
公元前530年,讨伐许国的乾溪之行,成为楚灵王给我们的最后缩影。
在乾溪,楚灵王展现出楚国强大的兵力,折射出的是他既想问鼎于天子,也想求田于郑国。
右尹子革明着迎合楚灵王一通后,反而是把自己比作刀刃狠狠砍向楚灵王,着实羞辱了他一番;
在乾溪,楚灵王面对子革的羞辱有过深刻的反省,甚至是接连几天睡不好,吃不香。
成为羊舌肸口中夏桀、商纣后的又一暴君,还是如穆王那般迷途知返而善终,楚灵王也想知道答案。
无怪乎子会曰:克己复礼,仁也。
孔子以为,对于礼的不够尊重,是楚灵王在乾溪受辱的真正原因,也是他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晋楚弭兵之后晋国日衰、吴越待起,楚国实力上要略强于晋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楚灵王最感兴趣的仍然是谋求霸主地位,走楚庄王当年所走过的那条路。
楚灵王取代晋平公而合诸侯于申,随机趁势伐吴、灭赖,先后亡陈、并蔡,顺便将许、胡、沈等地的百姓迁到楚国境内以加强控制,很多成就甚至是已经超出当年的楚庄王。
狂风落尽深红色,弭兵会盟之后,这是一个纷乱而没有霸主的年代。
很可惜的是,楚灵王不知道他本来是有很大机会去争取这一殊荣的……
这周终于是把楚灵王的事情介绍得差不多了...
@catslover 2017-03-31 21:42:20
@o弘毅o 17370楼 2017-03-31 21:06:00
这周终于是把楚灵王的事情介绍得差不多了...
—————————————————
楚灵王突然让我想起了游龙戏凤的男猪脚
-----------------------------
我记得这片子是刘德华演的吧
@o弘毅o 17370楼 2017-03-31 21:06:00
这周终于是把楚灵王的事情介绍得差不多了...
—————————————————
楚灵王突然让我想起了游龙戏凤的男猪脚
-----------------------------
我记得这片子是刘德华演的吧
@我为看文而注册 2017-04-01 01:41:57
要瞎了 要瞎了 电子书唯一的好处就是查找
-----------------------------
呵呵 好久不见
要瞎了 要瞎了 电子书唯一的好处就是查找
-----------------------------
呵呵 好久不见
754 楚平王登场
754 楚平王登场
我们对楚灵王有过简短的小结之后,继续再来关注楚国的动态。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风光能几时?
答曰:转眼还不是一样……
楚灵王的死,源于他平日树敌太多,更源于他伐徐导致国内空虚,他所不曾想到的是自己轰轰烈烈对付着楚国未来最大的敌人吴国之时,竟然会遭到子比、子皙、弃疾兄弟三人的联合叛变。
比起这点更为严重的是,无论是新收复的陈、蔡还是国内的蒍氏、许围、蔡洧、蔓成然等通通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有意思的是,客居于申亥家的楚灵王虽然主动放弃了希望,原蔡公弃疾,现司马弃疾倒是拿楚灵王做起了文章,5月17日,还在楚灵王自杀前不久,弃疾竟然派人在都城内四处奔走,并且喊道:君王到了。
君王当然说的是楚灵王,而弃疾所散播的也当然是假消息……
不光是楚灵王杀回国都是假消息,弃疾还派了蔓成然去向子比、子皙二人汇报。
内容大致如下:楚灵王已经杀回国都,司马弃疾也被拥护楚灵王的国人们所杀,很快就会轮到他们两个了……
弃疾为什么要散播谣言引得城内不得安宁?
因为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弃疾想让自己往后的日子更加安宁。
如何才能安宁一些呢?
弃疾以为,除掉剩下的两个哥哥,自己来当国君是最好的办法……
提一点,导演完这场复仇大戏之后,观从一度劝谏新任楚王子比,希望他能赶紧杀死弃疾以绝后患,对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权力斗争游戏,观从早已看透。
然而因为子比的于心不忍,观从随后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临走之前,观从是这样对子比说的:你不忍心,但是别人会对您忍心的,我实在是不忍心等待这一刻了。
观从走后,弃疾果然开始行动,他的做法倒也很简单,就是制造混乱,故意制造楚灵王杀回国都的假象,并且还暗示子比、子皙二人早点拿主意,免得受到楚灵王的侮辱,为的就是让他们自乱阵脚。
所以,听闻弃疾被杀,听闻他们也将被楚灵王所杀,甚至很可能遭遇侮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子比、子皙二人迅速就作出了决定。
对,他们自杀了,和楚灵王选择避免羞辱的方式一模一样……
公元前529年5月18日,弃疾即位,并改名为『熊居』,史称『楚平王』。
楚平王即位之前,他的两个哥哥子比、子皙刚刚选择自尽;
楚平王即位之后,他的哥哥楚灵王很快也选择了自尽;
当年楚共王请求神灵在五个儿子中选择接班人时,被人抱着进来的公子弃疾两次跪拜,两次都压在了玉璧上,他才是神灵为楚国选择的接班人。
后来的故事和我们一开始预期的不太一样,长子楚康王即位,次子楚灵王篡权、三子子比在扳倒楚灵王后也即位。
四子子皙出任令尹之后?
还没来得及即位……
终结几位兄弟的,正是被神灵选中的小弃疾……
最后提一点,楚平王,也就是弃疾即位之后,子比被安葬在『訾地』『音同滋』,史称『楚訾敖』。
至于楚灵王,楚平王随后杀死一名囚犯并给其穿上楚王的衣服而漂尸于汉水,打捞、安葬,稳定国人情绪之后,楚国正式进入楚平王时代。
自杀而被申亥用两个女儿陪葬的真正楚灵王,已经没有人会去在意……
我们对楚灵王有过简短的小结之后,继续再来关注楚国的动态。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风光能几时?
答曰:转眼还不是一样……
楚灵王的死,源于他平日树敌太多,更源于他伐徐导致国内空虚,他所不曾想到的是自己轰轰烈烈对付着楚国未来最大的敌人吴国之时,竟然会遭到子比、子皙、弃疾兄弟三人的联合叛变。
比起这点更为严重的是,无论是新收复的陈、蔡还是国内的蒍氏、许围、蔡洧、蔓成然等通通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有意思的是,客居于申亥家的楚灵王虽然主动放弃了希望,原蔡公弃疾,现司马弃疾倒是拿楚灵王做起了文章,5月17日,还在楚灵王自杀前不久,弃疾竟然派人在都城内四处奔走,并且喊道:君王到了。
君王当然说的是楚灵王,而弃疾所散播的也当然是假消息……
不光是楚灵王杀回国都是假消息,弃疾还派了蔓成然去向子比、子皙二人汇报。
内容大致如下:楚灵王已经杀回国都,司马弃疾也被拥护楚灵王的国人们所杀,很快就会轮到他们两个了……
弃疾为什么要散播谣言引得城内不得安宁?
因为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弃疾想让自己往后的日子更加安宁。
如何才能安宁一些呢?
弃疾以为,除掉剩下的两个哥哥,自己来当国君是最好的办法……
提一点,导演完这场复仇大戏之后,观从一度劝谏新任楚王子比,希望他能赶紧杀死弃疾以绝后患,对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权力斗争游戏,观从早已看透。
然而因为子比的于心不忍,观从随后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临走之前,观从是这样对子比说的:你不忍心,但是别人会对您忍心的,我实在是不忍心等待这一刻了。
观从走后,弃疾果然开始行动,他的做法倒也很简单,就是制造混乱,故意制造楚灵王杀回国都的假象,并且还暗示子比、子皙二人早点拿主意,免得受到楚灵王的侮辱,为的就是让他们自乱阵脚。
所以,听闻弃疾被杀,听闻他们也将被楚灵王所杀,甚至很可能遭遇侮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子比、子皙二人迅速就作出了决定。
对,他们自杀了,和楚灵王选择避免羞辱的方式一模一样……
公元前529年5月18日,弃疾即位,并改名为『熊居』,史称『楚平王』。
楚平王即位之前,他的两个哥哥子比、子皙刚刚选择自尽;
楚平王即位之后,他的哥哥楚灵王很快也选择了自尽;
当年楚共王请求神灵在五个儿子中选择接班人时,被人抱着进来的公子弃疾两次跪拜,两次都压在了玉璧上,他才是神灵为楚国选择的接班人。
后来的故事和我们一开始预期的不太一样,长子楚康王即位,次子楚灵王篡权、三子子比在扳倒楚灵王后也即位。
四子子皙出任令尹之后?
还没来得及即位……
终结几位兄弟的,正是被神灵选中的小弃疾……
最后提一点,楚平王,也就是弃疾即位之后,子比被安葬在『訾地』『音同滋』,史称『楚訾敖』。
至于楚灵王,楚平王随后杀死一名囚犯并给其穿上楚王的衣服而漂尸于汉水,打捞、安葬,稳定国人情绪之后,楚国正式进入楚平王时代。
自杀而被申亥用两个女儿陪葬的真正楚灵王,已经没有人会去在意……
@Tt987123 2017-04-02 10:07:51
如果有来生 真的不想再见到你 我恨你
-----------------------------
话说我都干了啥 这么招人恨...
如果有来生 真的不想再见到你 我恨你
-----------------------------
话说我都干了啥 这么招人恨...
@catslover 2017-04-01 22:39:19
先复习一下文昭关等着??
-----------------------------
时差姐姐剧透了
对于楚平王 最为熟知的当然是他对伍子胥一家的事情 这件事情甚至不经意间决定了接下来楚国的命运
不过我暂时还是打算介绍楚平王早起的一些事情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 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立体的楚平王
先复习一下文昭关等着??
-----------------------------
时差姐姐剧透了
对于楚平王 最为熟知的当然是他对伍子胥一家的事情 这件事情甚至不经意间决定了接下来楚国的命运
不过我暂时还是打算介绍楚平王早起的一些事情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 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立体的楚平王
@catslover 2017-04-01 22:39:19
先复习一下文昭关等着??
-----------------------------
时差姐姐剧透了
对于楚平王 最为熟知的当然是他对伍子胥一家的事情 这件事情甚至不经意间决定了接下来楚国的命运
不过我暂时还是打算介绍楚平王早起的一些事情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 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立体的楚平王
先复习一下文昭关等着??
-----------------------------
时差姐姐剧透了
对于楚平王 最为熟知的当然是他对伍子胥一家的事情 这件事情甚至不经意间决定了接下来楚国的命运
不过我暂时还是打算介绍楚平王早起的一些事情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 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加立体的楚平王
@点点断月点 2017-04-02 14:22:04
@善水心 17387楼 2017-04-02 10:38:00
如果观从不走,子比、子皙二人就不会死了吧?观从导演这么大的一场戏,他到底图啥啊?
—————————————————
不是弃疾——楚平王为了楚王之位导演的吗?
-----------------------------
我先贴一段原文 看看最早正史是怎么记载的 再说自己的理解吧
@善水心 17387楼 2017-04-02 10:38:00
如果观从不走,子比、子皙二人就不会死了吧?观从导演这么大的一场戏,他到底图啥啊?
—————————————————
不是弃疾——楚平王为了楚王之位导演的吗?
-----------------------------
我先贴一段原文 看看最早正史是怎么记载的 再说自己的理解吧
左传 昭公十三年(节选)
楚子之为令尹也,杀大司马薳掩而取其室。及即位,夺薳居田;迁许而质许围。蔡洧有宠于王,王之灭蔡也,其父死焉,王使与于守而行。申之会,越大夫戮焉。王夺斗韦龟中犨,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故薳氏之族及薳居、许围、蔡洧、蔓成然,皆王所不礼也。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事朝吴,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皙,及郊,而告之情,强与之盟,入袭蔡。蔡公将食,见之而逃。观从使子干食,坎,用牲,加书,而速行。己徇于蔡曰:「蔡公召二子,将纳之,与之盟而遣之矣,将师而从之。」蔡人聚,将执之。辞曰:「失贼成军,而杀余,何益?」乃释之。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且违上,何适而可?」众曰:「与之。」乃奉蔡公,召二子而盟于邓,依陈、蔡人以国。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蔓成然、蔡朝吴帅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因四族之徒,以入楚。及郊,陈、蔡欲为名,故请为武军。蔡公知之曰:「欲速。且役病矣,请藩而已。」乃藩为军。蔡公使须务牟与史卑先入,因正仆人杀大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公子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师及訾梁而溃。
王闻群公子之死也,自投于车下,曰:「人之爱其子也,亦如余乎?」侍者曰:「甚焉。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王曰:「余杀人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子革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也。」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曰:「若亡于诸侯,以听大国之图君也。」王曰:「大福不再,只取辱焉。」然丹乃归于楚。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围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子干曰:「余不忍也。」子玉曰:「人将忍子,吾不忍俟也。」乃行。国每夜骇曰:「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矣!」国人大惊。使蔓成然走告子干、子皙曰:「王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可以无辱。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又有呼而走至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乃取而葬之,以靖国人。使子旗为令尹。
楚子之为令尹也,杀大司马薳掩而取其室。及即位,夺薳居田;迁许而质许围。蔡洧有宠于王,王之灭蔡也,其父死焉,王使与于守而行。申之会,越大夫戮焉。王夺斗韦龟中犨,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故薳氏之族及薳居、许围、蔡洧、蔓成然,皆王所不礼也。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事朝吴,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皙,及郊,而告之情,强与之盟,入袭蔡。蔡公将食,见之而逃。观从使子干食,坎,用牲,加书,而速行。己徇于蔡曰:「蔡公召二子,将纳之,与之盟而遣之矣,将师而从之。」蔡人聚,将执之。辞曰:「失贼成军,而杀余,何益?」乃释之。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且违上,何适而可?」众曰:「与之。」乃奉蔡公,召二子而盟于邓,依陈、蔡人以国。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蔓成然、蔡朝吴帅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因四族之徒,以入楚。及郊,陈、蔡欲为名,故请为武军。蔡公知之曰:「欲速。且役病矣,请藩而已。」乃藩为军。蔡公使须务牟与史卑先入,因正仆人杀大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公子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师及訾梁而溃。
王闻群公子之死也,自投于车下,曰:「人之爱其子也,亦如余乎?」侍者曰:「甚焉。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王曰:「余杀人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子革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也。」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曰:「若亡于诸侯,以听大国之图君也。」王曰:「大福不再,只取辱焉。」然丹乃归于楚。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围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子干曰:「余不忍也。」子玉曰:「人将忍子,吾不忍俟也。」乃行。国每夜骇曰:「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矣!」国人大惊。使蔓成然走告子干、子皙曰:「王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可以无辱。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又有呼而走至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乃取而葬之,以靖国人。使子旗为令尹。
史记 楚世家 (节选)
十二年春,楚灵王乐乾谿,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初,灵王会兵於申,僇越大夫常寿过,杀蔡大夫观起。起子从亡在吴,乃劝吴王伐楚,为间越大夫常寿过而作乱,为吴间。使矫公子弃疾命召公子比於晋,至蔡,与吴、越兵欲袭蔡。令公子比见弃疾,与盟於邓。遂入杀灵王太子禄,立子比为王,公子子晳为令尹,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观从从师于乾谿,令楚众曰:“国有王矣。先归,复爵邑田室。後者迁之。”楚众皆溃,去灵王而归。
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而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王曰:“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曰:“请待於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曰:“且入大县而乞师於诸侯。”王曰:“皆叛矣。”又曰:“且奔诸侯以听大国之虑。”王曰:“大福不再,祗取辱耳。”於是王乘舟将欲入鄢。右尹度王不用其计,惧俱死,亦去王亡。
灵王於是独傍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谓曰:“为我求食,我已不食三日矣。”鋗人曰:“新王下法,有敢饟王从王者,罪及三族,且又无所得食。”王因枕其股而卧。鋗人又以土自代,逃去。王觉而弗见,遂饥弗能起。芋尹申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犯王命,王弗诛,恩孰大焉!”乃求王,遇王饥於釐泽,奉之以归。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申亥以二女从死,并葬之。
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畏灵王复来,又不闻灵王死,故观从谓初王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王曰:“余不忍。”从曰:“人将忍王。”王不听,乃去。弃疾归。国人每夜惊,曰:“灵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船人从江上走呼曰:“灵王至矣!”国人愈惊。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晳曰:“王至矣!国人将杀君,司马将至矣!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初王及子晳遂自杀。丙辰,弃疾即位为王,改名熊居,是为平王。
十二年春,楚灵王乐乾谿,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初,灵王会兵於申,僇越大夫常寿过,杀蔡大夫观起。起子从亡在吴,乃劝吴王伐楚,为间越大夫常寿过而作乱,为吴间。使矫公子弃疾命召公子比於晋,至蔡,与吴、越兵欲袭蔡。令公子比见弃疾,与盟於邓。遂入杀灵王太子禄,立子比为王,公子子晳为令尹,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观从从师于乾谿,令楚众曰:“国有王矣。先归,复爵邑田室。後者迁之。”楚众皆溃,去灵王而归。
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而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王曰:“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曰:“请待於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曰:“且入大县而乞师於诸侯。”王曰:“皆叛矣。”又曰:“且奔诸侯以听大国之虑。”王曰:“大福不再,祗取辱耳。”於是王乘舟将欲入鄢。右尹度王不用其计,惧俱死,亦去王亡。
灵王於是独傍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谓曰:“为我求食,我已不食三日矣。”鋗人曰:“新王下法,有敢饟王从王者,罪及三族,且又无所得食。”王因枕其股而卧。鋗人又以土自代,逃去。王觉而弗见,遂饥弗能起。芋尹申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犯王命,王弗诛,恩孰大焉!”乃求王,遇王饥於釐泽,奉之以归。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申亥以二女从死,并葬之。
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畏灵王复来,又不闻灵王死,故观从谓初王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王曰:“余不忍。”从曰:“人将忍王。”王不听,乃去。弃疾归。国人每夜惊,曰:“灵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船人从江上走呼曰:“灵王至矣!”国人愈惊。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晳曰:“王至矣!国人将杀君,司马将至矣!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初王及子晳遂自杀。丙辰,弃疾即位为王,改名熊居,是为平王。
不同版本来看 还是有比较大出入的 主要是在观起和观从身份上。
史记版本中他们是蔡国人,并且在复仇过程中还牵扯到了吴国和越国,我们这里一贯没有采用史记的版本,因为仔细推敲的话,左传版本的真实性相对还是高一些。
史记版本中他们是蔡国人,并且在复仇过程中还牵扯到了吴国和越国,我们这里一贯没有采用史记的版本,因为仔细推敲的话,左传版本的真实性相对还是高一些。
我这边卡的有点厉害
而且主要是针对涯叔的服务器 网络测速什么都正常
郁闷的很...
而且主要是针对涯叔的服务器 网络测速什么都正常
郁闷的很...
@点点断月点 2017-04-02 14:22:04
@善水心 17387楼 2017-04-02 10:38:00
如果观从不走,子比、子皙二人就不会死了吧?观从导演这么大的一场戏,他到底图啥啊?
—————————————————
不是弃疾——楚平王为了楚王之位导演的吗?
-----------------------------
弃疾,也就是楚平王这个人潜伏的有点深
从一开始来看,他其实并不是整件事情的谋划者
真正的主谋应该是观从,他所报复的对象当然是楚国,而不是楚灵王。
楚平王因为蔡公这一身份成为了事情的焦点,但是叛乱成功后成为楚王的却是子比,这应该与兄弟几个人的年龄有比较大的关系。
一直到这里的时候,观从其实是想劝子比杀楚平王以绝后患的,但是子比没有狠下心来,于是反过来被楚平王给坑了。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子比,很可能与他自己当时的处境有一定关系,如何他不下手,很可能被子比做掉;
但是也有可能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他自己的野心也开始显现。
@善水心 17387楼 2017-04-02 10:38:00
如果观从不走,子比、子皙二人就不会死了吧?观从导演这么大的一场戏,他到底图啥啊?
—————————————————
不是弃疾——楚平王为了楚王之位导演的吗?
-----------------------------
弃疾,也就是楚平王这个人潜伏的有点深
从一开始来看,他其实并不是整件事情的谋划者
真正的主谋应该是观从,他所报复的对象当然是楚国,而不是楚灵王。
楚平王因为蔡公这一身份成为了事情的焦点,但是叛乱成功后成为楚王的却是子比,这应该与兄弟几个人的年龄有比较大的关系。
一直到这里的时候,观从其实是想劝子比杀楚平王以绝后患的,但是子比没有狠下心来,于是反过来被楚平王给坑了。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子比,很可能与他自己当时的处境有一定关系,如何他不下手,很可能被子比做掉;
但是也有可能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他自己的野心也开始显现。
@点点断月点 2017-04-02 14:22:04
@善水心 17387楼 2017-04-02 10:38:00
如果观从不走,子比、子皙二人就不会死了吧?观从导演这么大的一场戏,他到底图啥啊?
—————————————————
不是弃疾——楚平王为了楚王之位导演的吗?
-----------------------------
弃疾,也就是楚平王这个人潜伏的有点深
从一开始来看,他其实并不是整件事情的谋划者
真正的主谋应该是观从,他所报复的对象当然是楚国,而不是楚灵王。
楚平王因为蔡公这一身份成为了事情的焦点,但是叛乱成功后成为楚王的却是子比,这应该与兄弟几个人的年龄有比较大的关系。
一直到这里的时候,观从其实是想劝子比杀楚平王以绝后患的,但是子比没有狠下心来,于是反过来被楚平王给坑了。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子比,很可能与他自己当时的处境有一定关系,如何他不下手,很可能被子比做掉;
但是也有可能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他自己的野心也开始显现。
@善水心 17387楼 2017-04-02 10:38:00
如果观从不走,子比、子皙二人就不会死了吧?观从导演这么大的一场戏,他到底图啥啊?
—————————————————
不是弃疾——楚平王为了楚王之位导演的吗?
-----------------------------
弃疾,也就是楚平王这个人潜伏的有点深
从一开始来看,他其实并不是整件事情的谋划者
真正的主谋应该是观从,他所报复的对象当然是楚国,而不是楚灵王。
楚平王因为蔡公这一身份成为了事情的焦点,但是叛乱成功后成为楚王的却是子比,这应该与兄弟几个人的年龄有比较大的关系。
一直到这里的时候,观从其实是想劝子比杀楚平王以绝后患的,但是子比没有狠下心来,于是反过来被楚平王给坑了。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子比,很可能与他自己当时的处境有一定关系,如何他不下手,很可能被子比做掉;
但是也有可能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他自己的野心也开始显现。
755 陈蔡复国
755 陈蔡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