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761 妖气来袭

  公元前527年,春,鲁国准备要对鲁武公举行盛大的祭祀。
  作为周朝早期的国君,鲁武公并不算太知名,不过对于自己的先祖,鲁国倒还算是十分重视,为此还专门告诫各位要做好斋戒工作。
  只是大夫『梓慎』却说了,从他观察到的红黑色妖气来看,这不是祥瑞的预兆,而是丧事的气氛,大祭那一天恐怕会有灾祸,并且将出在主持祭祀者的身上。

  4月25日,大祭,奏乐响起之前,主持祭祀叔弓突然死亡,鲁国只得撤去音乐后勉强把祭祀举行完毕……
  毫无疑问,梓慎的预言成为了现实。
  为此,对于梓慎,以及他的其它事迹,我们不妨专门介绍一下。

  早在公元前545年时,这年天象略微有些异常,春天没有冰,木星也没有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这年我们介绍了齐国的庆封出逃,灵王、楚康王和令尹屈建相继去世,对于天象异常,梓慎却表示宋国和郑国将要发生饥荒。
  为什么是饥荒,为什么又单单是宋国和郑国?
  梓慎的理论是这样的:岁星本应在星纪却过头到了玄枵,这就预示着灾荒,枵指的是消耗,土地虚而百姓耗,所以是饥荒。木星属龙,玄枵属蛇,龙在蛇的位置之下,叫做『蛇乘龙』,而宋国和郑国的主星又是岁星,因此星象反常就会在这两个国家相应的区域内表现出来。
  看起来的确很深奥,也很不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如同叔弓毫无征兆的死亡一样,梓慎的预测后来一样得到了事实的支持……

  既然说起梓慎以及他的星象学,我们不妨再提提和他有着『慎灶』并称的郑国大夫『裨灶』。
  裨灶同样懂天文,同样会预测,针对梓慎所说的蛇乘龙,他在当年又是这样预测的:岁星失去应有的位置而运行在明年的位置上,将会有灾祸的周朝和楚国。
  于是我们看到,灵王、楚康王都在这一年死了……

  除了这次预言之外,裨灶此外还有过几次惊人的预言。
  比如早在良霄被杀之前,他在路过良氏家门口看到门上长的狗尾草就说良霄时日无多,岁星再绕一周,但是还不这个位置时他就会死。
  良霄被杀于羊肆时,岁星正好就在他说的位置上……
  当然了,我们得强调的是,裨灶精于占星,他的判断依据来自岁星,而不是狗尾草……

  更厉害的是,公元前534年陈国再次灭亡,仅仅只是在一年后,裨灶就说了,5年之后陈国将再次受封,但是再过52年陈国还是会被灭亡。
  楚平王上任后陈国复国的事情已经发生,所以不经意间我们也知道了陈国接下来的命运……
  裨灶和他的预言先说到这里,毕竟这一期的主角是鲁国的梓慎。

  梓慎曰,有妖气,而且还是红黑色的。
  于是鲁国的大祭有了丧事的气氛,主持祭祀的叔弓在现场无端就突然死亡,鲁国也只得撤去音乐继续完成祭祀。
  梓慎预测的理由我们知道,因为他看到了红黑色的妖气,那么这个红黑色的妖气又是从哪来的呢?

  走进科学栏目为我们提供的解释表明,就在这一年,就在鲁国祭祀的前不久,有过一次日食,而且是日环食的发生。
  所谓的红黑色妖气,搞不好就与此次『天象异常』有关……
  某天我们遇到日食的时候,同样也可以来上这么一句:有妖气……
  762 好恶不愆
  愆 qiān :罪过,过失

  762 好恶不愆

  鲁国『妖气事件』之后,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晋、楚以及吴国三个大国之上。
  首先说说吴国,公元前544年,吴王余祭意外被当做看门人的越国俘虏杀死,随后吴王余昧即位。
  公元前527年,春,在位17年的吴王余昧去世,如此一来,季札的三位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先后出任吴国国君并去世,吴王寿梦当年希望季札出任国君的心愿眼看就要实现,然而季札却再一次选择了逃避……

  说起来,余昧在位期间原本有意将王位传给季札,不过毫不意外的是季札并没有答应,等到余眜一去世,季札更是逃离而去不始终肯继位,吴国上下没了办法,只得立了余眜的儿子僚来做吴王,史称『吴王僚』。
  为了让季札做国君,吴国不惜破坏嫡长子继位传统,可谓用心良苦,只是季札三番五次的推辞,最终成就的却是吴王僚,这样一来当然就有人不满意了,这个人便是诸樊之子『公子光』。
  毕竟没有季札这一出的话,原本应该成为吴王的人应该是公子光,公子光不满到什么程度,我们暂时还不能剧透……

  接着要说的是晋国,平丘会盟之后,晋国的实力暂时得到了中原各诸侯的认可,晋国也趁机继续兼并狄人势力。
  公元前527年,秋,上军将荀吴领兵进攻鲜虞并包围鲜虞属国『鼓国』『今河北石家庄一带』。
  晋国的兵力我们都清楚,鼓国当然也清楚,于是鼓国就有人主动请求带着城邑里面的人叛变投降,然而却遭到了荀吴的拒绝……

  明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鼓国城邑,所以就连左右随从都不明白荀吴为什么会拒绝鼓国人投降。
  荀吴是这样解释的:羊舌肸说过,『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音同千』,这就是他拒绝鼓国人投降的依据所在。
  所谓好恶不愆,羊舌肸指的是做人、做事应当有善恶的标准,遵循道义而非唯利是图、不问是非,这样百姓就懂得应该怎么去做,事情也就没有办不成的。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荀吴以为鼓国有人叛变这种行为本身是令人厌恶的,接纳并且奖赏他们,会失去善恶的标准;如果答应了他们投降又不奖赏他们,同样也会失信,因此倒不如凭自己的力量去攻打城邑,量力而行,实在不行撤退都比为了得到城邑而接纳奸邪之人要好。
  于是,荀吴非但没有同意鼓国人的投降,反而是通知鼓国杀了这些叛徒并让他们积极修缮防御设备,然后继续包围鼓国。
  这一包围又是三个月过去了……

  三个月后,鼓国又有人请求投降,荀吴接见来使之后是这样说的:看你们的脸色还好,不像是撑不下去的样子,还是回去好好修缮你们的城墙吧。
  到手的城邑再次不要,而是辛辛苦苦继续围城,军中当然又有人要抱怨了……
  荀吴解释道:如此轻易的就得到鼓国城邑,必然会使得百姓产生懈怠的情绪,得到城邑而教百姓懈怠,这样的城邑得到了也没什么用,所以他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夺取城邑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城中百姓懂得道义之所在,日后才肯为晋国拼命而没有二心。

  又过了没多久,鼓国人向荀吴报告城中粮食已吃完、力量也用尽,真的是撑不下去了,投降之心切实在是溢于言表……
  面对鼓国人的连续投降,荀吴终于是下令攻下鼓国,但是又不杀城中一人,只是把鼓国国君『鸢鞮』带回晋国做了俘虏。
  回到晋国后,荀吴仍然不杀鸢鞮,而是没过多久又把他放回鼓国,鸢鞮也信誓旦旦表示愿意追随晋国,看来荀吴这招以德服人的效果还算不错,至于效果能维持多久,我们后面再提……

  荀吴善恶分明,一举拿下鼓国之后,我们再来说说最后一个国家,也就是楚国。
  话说楚国也有这么一位『善恶分明』的大夫叫做『费无极』,这位费无极善恶分明到什么地步呢?
  很简单,凡是比他善的,那都是恶的……
  说明 关于吴国这一点我简单解释下

  左传中关于吴国介绍的比较少,我个人在介绍后面部分内容时参考比较多的一个是史记,另一个是吴越春秋,大的事件脉络基本会综合前面几种材料。

  公子光的身份,目前并不是十分确定,有一定争议,我们这里介绍他是上诸樊之子,结合各种史料从逻辑上来看的话,我个人相对认为这个版本算是比较靠谱的。

  当然了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先秦历史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即便看到的文字离当年本身可能也有了较大的偏离
  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人和事的时候也要辩证的去理解,哪怕其中会有很多故事是杜撰出来的,但是也能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部分状况。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2017-04-08 22:24:04
  两年前的帖子啊……居然现在才看到。现在才马,希望没有晚
  -----------------------------
  ID倒是蛮霸气的 我觉得不晚 您信还是不信
  @catslover 2017-04-08 22:51:37
  季札这么一跑,吴国可热闹了
  -----------------------------
  结合吴国前后发生的这些事情来看 我个人觉得季札还真是对吴国影响足够深远
  虽然季札一直不肯当国君 但是他的出现实质上已经改变了吴国政坛原本该有的轨迹
  @wangyz_true 2017-04-09 16:51:54
  纪念黄大师
  http://blogapp.sina.cn/html/share.d.html?articleId=b5b4a6f80101g8ox&from=singlemessage
  香港黄易
  黃易致讀者的一封信
  黃易致讀者
  自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此和大家碰頭後,埋首於小說,不問世情,到這幾天動筆寫第十七卷,終偷得點時間,來這裡和各位閒聊幾句。
  或許有人在心中大罵,因何大陸的《日月當空》不是與港台泰同步出版?事情是這樣的,今次在國內出版新書,是由代理......
  -----------------------------
  呵呵 字母哥还在缅怀黄易呢
  大家晚上好

  763 老婆被换
  今天我们聊一件比较狗血的事情 为了烘托这个狗血 我们把标题取得都是那么的狗血...
  763 老婆被换

  话说公元前528年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主要的治国策略便是休养生息、缓和内外矛盾,楚平王之子『太子建』也在随后不久被立为太子,『伍奢』、费无极两人则负责辅佐太子。
  这其中伍奢是伍举之子,他是太子太师;
  费无极虽然颇受楚平王宠信,但是地位略低,他所担任的是太子少师。

  一来伍奢职务比费无极要高,二来费无极又不受太子建的宠信,所以费无极在太子身边呆得并不高兴,不高兴到接连干了几件大事……
  其一,楚平王能从蔡公弃疾一路成为楚国国君,观从对楚国的复仇是关键所在,其中蔡国大夫朝吴则是观从的幕后支持者,他的目的当然是帮助蔡国复国。
  眼看蔡国复国后朝吴仍然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费无极却担心他有功于楚平王而与他争宠,于是便有了除掉朝吴的心思……

  公元前527年春,费无极找到朝吴说到:国君唯独相信您,所以才把您安置在蔡国,可是您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地位却很低下,这实在是耻辱,我愿意帮您申请求得更高的职位。
  看起来不像是要害朝吴的样子,可是呢?
  可是费无极转身又跑去跟蔡国职位比朝吴高的人说道:国君唯独相信朝吴,所以才把他安置在蔡国,您们几位都比不上他却在他上面,最好还是多考虑考虑,否则必然会遭到祸难。
  言外之意,费无极暗示几位蔡国大夫朝吴为了升职恐怕会加害于他们,于是大家一害怕,联合起来就把朝吴给赶走,朝吴只得流亡至郑国……

  朝吴一走,楚平王当然很是生气,他也知道这是费无极搞的鬼,于是对他发怒到:你明知我信任朝吴才把他安置在蔡国,而且如果没有朝吴我到不了今天的地步,你为什么要去掉他?
  费无极早有准备,他表示自己也想要朝吴,不过朝吴实在是个人才,他要是辅佐蔡国的话蔡国能很快强大起来,到时候蔡国恐怕会再度背叛楚国,所以为了楚国,为了不让蔡国再度叛楚,他也是忍痛割爱,不得不剪除蔡国的翅膀。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看起来好像也是为了楚国着想,再说了费无极本来就受宠,所以朝吴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其二,费无极有多受宠,又是如何获得楚平王宠信的呢,我们从另外一件事情说起。
  还是这一年,因为在太子那里极不受宠信,费无极便打算向楚平王诬谄太子以求得更多宠信,他的做法则是建议为太子娶妻。
  为太子娶老婆,看起好像也不是要害太子,不过有了朝吴一事我们必须多留个心眼……

  随后,楚平王张罗一番并在秦国行聘之后,迎娶秦女『伯嬴』的工作自然就交给了费无极。
  眼见伯嬴貌美过人,就在费无极带着迎亲队伍回到楚国时还未到达国都他便抢先一步赶了回来,为的是实施自己的计划。
  什么计划呢?
  费无极对楚平王表示,这位秦国女子实在是倾国倾城,您大可可自己留下享用,随便再为太子另寻一位就是了。

  感情费无极是怂恿楚平王去给自己的儿子戴绿帽子,如此难等大雅之堂的事情楚平王又是怎会去做呢?
  对不起,楚平王还真就接受了费无极的美意……
  这一年,太子建15岁,眼看美女即将到手却被自己的少师费无极活生生给搅黄,当然了,楚平王也不是白得这位美女的,随后他还是随随便便为太子娶了另一位女子做为补偿……

  本来吧,太子建的母亲平时就不受楚平王宠幸,有了这位秦女后那是更加备受冷落,加之费无极接下来在楚平王身边又不断中伤诽谤太子建,以至于太子建也逐渐被楚平王给疏远了起来。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无论喜欢或者不喜欢,请不要得罪自己的老师,否则真不一定会有好果子吃……
  @sin031 2017-04-10 20:28:17

  -----------------------------
  我其实很好奇这样的小广告涯叔会怎么处理...
  @善水心 2017-04-10 12:16:31
  伯赢好可怜啊。。。
  -----------------------------
  呵呵 小姑娘又多愁善感啦

  其实我也挺可怜她的 这不为了她的称呼问题都是考虑了又考虑

  左传中称她为楚夫人嬴氏,史记中称之为秦女,倒是烈女传中有提到伯赢。

  考虑再三后,我还是决定称其为伯赢,这样至少能在我们这里落得个名字。
  @虚无之镜 2017-04-10 11:47:07
  顶一个。
  :)
  -----------------------------
  呵呵 谢谢支持
  @Cassie向阳花 2017-04-10 09:19:53
  打卡
  -----------------------------
  向阳花晚上好
  764 数典忘祖
  话说我这两天掉坑里了 天天在看人民的名义
  这周还能不能二更很忧伤啊...
  764 数典忘祖

  对于楚国太子建老婆被换一事,我们不妨多说几句。
  春秋以来,秦楚联姻的案例并不多见,前面有过介绍,楚成王、楚共王时期分别与秦穆公和秦景公之间有过联姻,此次伯嬴成为楚国夫人则是有史可循的第三起。
  当然了,比起前面两起象征着秦楚友好有所不同的是,费无极在整个过程中的撺掇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对于楚平王的决定,太子建当然不能怎样,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毕竟楚平王一日不死,他就不过是个太子。
  说起这个官大一级压死人,我们不妨再来看看鲁国。
  平丘会盟期间,鲁国作为被批斗的对象那是相当失意,鲁昭公被排出盟会不说,季孙意如还被抓到晋国,盟会结束后鲁昭公要到晋国缓和关系也被拦在了黄河边上,好在子服惠伯一番分析后晋国才意识到过于打压很可能会失去鲁国这个小弟,又是一番闹剧后季孙意如总算是回到了鲁国。

  公元前527年,冬,既然季孙意如已经归国,鲁昭公再度访问晋国,为的是感谢晋国不计前嫌。
  晋国这次倒也终于没有阻拦,如此看来,鲁昭公这个小弟当得也还真是累人,但是没办法,毕竟实力不济。
  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小弟实力足够,甚至是超出了这个当大哥的,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说起这个问题来,我们当然得聊聊那个看起来小弟无数,地位却无比尴尬的周天子景王了。
  这一年,景王着实很郁闷,6月初9和8月22日,『太子寿』与夫人『穆后』先后去世,一下子就失去两位至亲之人。
  因为太子寿的去世,随后不久王室还因为继承人的问题闹出不小的动静,是为后话。

  到了12月,晋国派了下军佐『荀跞』来到洛邑参加穆后的葬礼,晋国告诉了我们实力强硬的应该怎么『正确』的去面对大哥。
  顺道提一点,荀跞是荀盈嫡长子,同出所谓的智氏一脉。
  公元前533年6月,荀盈替晋平公到齐国迎娶老婆归来时死在了半途中,适逢荀跞年幼,晋平公差点就废了荀跞而立自己的宠臣,好在当时主持饮食的官员『屠蒯』在晋平公喝酒时讲了一番君臣之礼智氏六卿的位置才得以保住,由此可见智氏此时在晋国地位的确还不算很高。

  等到穆后葬礼完毕、众人脱下丧服之后,景王招待荀跞喝酒时对着鲁国进贡的酒杯就发感慨了:各位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唯独晋国没有,这是为什么?
  感情荀跞这是空着手就来参加葬礼,份子钱都不随一个的水平……
  荀跞很尴尬,于是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副使『籍谈』。

  籍谈答曰:其他诸侯受封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不少礼器宝物来镇抚国家,所以他们能把礼器进献给天子。唯独晋国处在深山,近戎狄而远离王室,无数次被戎狄骚扰而天子的威信又不能达到,所以才没有进献礼器。
  瞅这套路,晋国颇有点耍赖的意思……
  景王当然不愿背这口锅,他反击到:你们忘了吧,唐叔是成王的同胞兄弟,难道会没有分得赏赐?密须的名鼓和大辂车,是文王用来检阅军队的,阙巩的铠甲,是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唐叔都接受了,以后襄王所赐的大辂、戎辂之车,斧钺、黑黍酿造的香酒,红色的弓、勇士,晋文公也接受了,这不是分得的赏赐是什么?

  对于晋国没有得到过王室礼器的说法,景王讲事实、列数据给予了坚决的反驳。
  对于籍谈本人,景王同样有话说:从前你的高祖『孙伯黡』掌管晋国典籍,主持国家大事,所以称为籍氏,后来周人『辛有』的第二个儿子董到了晋国,晋国才有了董氏的史官,你是史官的后人,为什么连这些都忘了呢?
  籍谈:……

  对比晋国的小弟鲁国,我们看到实力强劲的晋国在大哥周王室面前足够强势,参加葬礼礼物不带还不说,还能强词夺理为自己编一些理由,奈何史官出身的籍谈却在景王面前栽了大跟头,反倒被景王用一系列的史实狠狠的打脸。
  对于自己的精彩『辩护』,景王最后是这样总结的:籍谈数典忘祖,他的后代恐怕是要丢掉铁饭碗了。
  @catslover 2017-04-10 21:20:57
  @o弘毅o 17533楼 2017-04-10 21:11:00
  话说我这两天掉坑里了 天天在看人民的名义
  这周还能不能二更很忧伤啊...
  —————————————————
  楼猪这样玩物丧志我们群众hin失望啊
  -----------------------------
  哈哈 说实在的 我其实一般不看连续剧的 上一个看的我记得还是潜伏
  因为看连续剧实在是太要时间了 尤其是看到一集结束的时候被编剧挖个坑在那不追下一集真的很难受

  所以说到这里的时候,每节必留坑的我很担心出门会不会被大家打死...
  @catslover 2017-04-10 21:20:21
  @善水心 2017-04-10 12:16:31
  伯赢好可怜啊。。。
  —————————————————
  @o弘毅o 17529楼 2017-04-10 21:07:00
  呵呵 小姑娘又多愁善感啦
  其实我也挺可怜她的 这不为了她的称呼问题都是考虑了又考虑
  左传中称她为楚夫人嬴氏,史记中称之为秦女,倒是烈女传中有提到伯赢。
  考虑再三后,我还是决定称其为伯赢,这样至少能在我们这里落得个名字。
  ————————......
  -----------------------------
  其实就是个称呼吧 我之所以不想叫她秦女什么的,觉得实在是太对不住这位美女了,好歹留个姓名什么的让大家知道吧
  @catslover 2017-04-10 21:20:57
  @o弘毅o 17533楼 2017-04-10 21:11:00
  话说我这两天掉坑里了 天天在看人民的名义
  这周还能不能二更很忧伤啊...
  —————————————————
  楼猪这样玩物丧志我们群众hin失望啊
  -----------------------------
  我其实很控制了 一天最多看2集3集 所以现在才看到第9集

  说实话 以我个人的审美来看 这部局的槽点本身不少 甚至是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连续剧出来 最原始的动机都很值得怀疑

  但是这部剧的确尺度很大 把很多以前提都不敢提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catslover 2017-04-10 21:30:57
  @catslover 2017-04-10 21:20:57
  我也看了一些关于这个剧的评论,所以决定不看了。一部戏能火成这样,其实主要是满足了观众的某些需要,倒不见得是因为品质超群。
  -----------------------------
  私以为 这不局首先并不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某些需要,而是为了迎合某些东西...
  当然了,马屁能够拍得这么喜闻乐见,我等屁民还是服气的
  @catslover 2017-04-10 21:24:39
  王贵也是个预言帝啊,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
  -----------------------------
  哎 这么大一个领导 不是去决定别人的命运 而是改行去预言别人的命运 想想也是失败啊...
  @catslover 2017-04-10 21:43:27
  @catslover 2017-04-10 21:24:39
  王贵也是个预言帝啊,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
  —————————————————
  @o弘毅o 17545楼 2017-04-10 21:37:00
  哎 这么大一个领导 不是去决定别人的命运 而是改行去预言别人的命运 想想也是失败啊...
  —————————————————
  要是能决定别人的命运,那岂不是更加一预言一个准...
  -----------------------------
  所以啊 这当领导也是个超级大坑 为了能够一预言一个准 他们那是拼了老命的往上爬啊
  @o弘毅o 2017-04-10 21:48:06
  所以啊 这当领导也是个超级大坑 为了能够一预言一个准 他们那是拼了老命的往上爬啊
  -----------------------------
  @catslover 2017-04-10 22:05:11
  听着好神往啊
  -----------------------------
  哈哈 说真的 对这条路我是真的一点不向往
  @善水心 2017-04-11 10:38:48
  我觉得籍谈也挺不容易的,国君不给他们带礼物,景王质问,荀跞又把锅甩给他。他能怎么办,他应该也很绝望吧~
  -----------------------------
  哈哈 籍谈表示小姑娘说的好有道理
  @点点断月点 2017-04-11 14:47:43
  现在看电视,刷cp是重点!剧情对于有些人或许不重要吧!官场职场背锅,都是常态!遇上了,就是没事,也够恶心人的!
  -----------------------------
  确实 现在貌似很多观众看的压根就不是剧情 也不是演技 找几个帅哥美女 把画面派得干净漂亮一点就能大卖了...
  @catslover 2017-04-11 21:21:04
  有时候挺想不通,有的剧收视怎么就那么高。说老实话,如果观众自己爱看烂片,就不能怪人家怎么不拍好剧。
  -----------------------------
  怎么赚钱怎么来 怎么省事怎么来呗
  这个行业已经从早期的艺术赤裸裸的变成了生意
  @catslover 2017-04-11 21:34:58
  @catslover 2017-04-11 21:21:04
  有时候挺想不通,有的剧收视怎么就那么高。说老实话,如果观众自己爱看烂片,就不能怪人家怎么不拍好剧。
  —————————————————
  @o弘毅o 17558楼 2017-04-11 21:28:00
  怎么赚钱怎么来 怎么省事怎么来呗
  这个行业已经从早期的艺术赤裸裸的变成了生意
  —————————————————
  八十年代,二三十集的电视剧能拍三年,现在二......
  -----------------------------
  这倒是 凡事有个过程吧
  765 小题大做
  765 小题大做

  羊舌肸曰:所乐必卒焉。
  荀跞一行回到晋国后,籍谈把情况向羊舌肸做了一一汇报,于是他说了以上这句话,意思是喜欢什么就必然会死在这上面。
  当然了,羊舌肸指的并不是籍谈,而是景王……

  羊舌肸看来,天子一年中有了两次大丧,虽然景王作为天子不需要服三年之丧这么久,但是穆后葬礼才完景王就饮宴奏乐实在是早了点,而且重点是他关注的竟然是诸侯送来的礼器财物,这点实在是不合于礼。
  于是羊舌肸也说了,景王自己既不能等服丧满期了再饮酒作乐,又过于看重财礼,一次举动就失去了两种礼,虽然他用数典忘祖狠狠嘲讽了籍谈一番,但是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什么说服力,所以也是没什么用的。
  景王:……

  说起来的话,我们第一次介绍羊舌肸还是在公元前559年的夏天。
  那一年晋悼公集结诸侯准备攻打秦国,联军在抵达泾水时我们说到了泾渭分明这个典故,对于不肯渡河的联军,羊舌肸当时念了『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随后叔孙豹带头开始渡河。
  虽然秦军在泾水上游投毒打乱了联军节奏,栾针不堪逃走而同士鞅冲入秦军并战死为栾、范两家后来的冲突埋下伏笔,但是羊舌肸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再后来,羊舌肸又辅佐晋平公、晋昭公两位国君,尽管地位不如六卿显赫,但是以羊舌肸、羊舌虎、羊舌赤、羊舌鲋为代表的『羊舌四族』也成为晋国为数不多有着宗室血统的家族势力,羊舌肸无疑又是羊舌四族最大的亮点所在。
  羊舌肸仅仅只是针对数典忘祖事件而对景王作了一番点评,我们也开始如数家珍的回顾起羊舌肸的出道经历来,所以羊舌肸到底怎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在六卿逐渐掌权甚至有压制国君趋势的背景下,活跃于晋国政坛30余年之久的羊舌肸与郑国子产、齐国晏婴以及鲁国叔孙豹等都是一等一的贤人,他的很多言论和观点也逐渐影响到晋国上下。
  只是,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虽然羊舌肸还健在,不过此后我们将会很少看到他的消息……

  借着贤人这个话题,我们一起再来看看郑国的子产。
  公元前526年,春,晋国中军将韩起到郑国进行友好访问,郑定公亲自设享礼招待,子产则告诫各位大夫一定要对大国来的客人慎重又恭敬。
  子产的风格我们是知道的,成为郑国执政以来他一贯的主张便是摆正自己小国的位置,尽力侍奉好大国以此来赢得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偏偏大夫公孙泄当时来得晚了点,没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他一不小心就站在了客人中间。
  主管典礼的人挡住公孙泄,他就去到客人后边,主管典礼的人又挡住他,公孙泄尴尬的只好在悬挂乐器的间隙中待着,结结实实闹了个大笑话。
  为了公孙泄没站对位置一事,远道而来的客人要笑,甚至就连郑国大夫们也要笑,大夫『富子』甚至直接说这件事情是子产的耻辱,这下子产不高兴了……

  良氏族人借着良霄闹鬼表达不满时,子产当时一并立了子孔之子公孙泄为大夫,为了公孙泄,也为了自己,子产说道:公孙泄是国君哥哥的孙子,子孔的后代,执政大夫的继承人,又做了大夫,他接受命令出使遍及诸祖庙,接受国家的爵禄,分担战争所需的军赋,丧事、祭祀有一定的职责,接受和归还祭肉,辅助国君在宗庙里祭祀,他家在位已经几代,世世代代保守自己的家业,我哪里能为他感到耻辱。
  再说了,子产表示作为执政,发令不当、出令不信、刑罚偏不公、放任混乱招致大国的欺负这些才是我的耻辱,正派的人才会把一切都归罪于。
  总之一句话,子产认为富子小题大做,实在是影响了他的心情,不过呢,紧接着子产自己倒也干了一件小题大做的事情……
  @善水心 2017-04-12 10:04:24
  哈哈,又挖坑了。。。
  -----------------------------
  以人民的名义保证 挖坑不犯法
  @善水心 2017-04-12 10:04:24
  哈哈,又挖坑了。。。
  -----------------------------
  @o弘毅o 2017-04-12 11:30:25
  以人民的名义保证 挖坑不犯法
  -----------------------------
  @善水心 2017-04-12 11:36:31
  哈哈,随便挖~反正小姑娘现在有免疫~不怕你挖~
  -----------------------------
  哈哈 万一哪天小姑娘心情不好又来谴责我呢 我很怕的
  大家晚上好 先更
  766 韩起求玉
  766 韩起求玉

  公孙泄失礼由此引发众大夫起哄乃至子产发怒,我们说这不过只是此次韩起访郑的小小花絮,真正精彩的其实还在后头。
  我们提到,年事已高的羊舌肸此后出场机会已经不多,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他以前的一些事情。

  话说韩起当上中军将以后有段时间甚是忧愁,很简单,一个字,穷。
  堂堂晋国中军将,竟然是穷到和朝中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时囊中羞涩的地步,想想的确也是件怪尴尬的事情。
  结果呢,羊舌肸知道这个情况后二话不说就表达了自己对韩起的祝贺,这样一来,韩起当然就更尴尬了……

  明明韩起已经足够窘迫,羊舌肸还去祝贺,这是安的哪门子心?
  羊舌肸说:当年栾书没有百顷田产,家里祭祀的礼器都置备不齐,可是他宣扬德行,遵循法制,名声传播到了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也都归附他,依靠这点他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到了他的儿子栾黡却骄傲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依赖他父亲的余德才得以善终,可是到了栾盈这里最终还是被连累。
  还有呢,羊舌肸继续补充,比如郤至,当初财富甚至抵得上晋国王室的一半,郤氏在三军将帅中占了一半,但是他依仗财富和宠信在晋国骄横跋扈,最后被杀并在朝廷陈尸示众,他的宗族也被灭绝。
  所以韩起明白了,自己身居高位,应该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整日忧愁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过我们也明白了,韩起虽然看起来权力很大,但是这小日子过得的确不像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这不,韩起原本有一付玉环,听闻郑国有位商人那也有一个做工同样精巧的玉环,于是便打算趁着这次出使访问的机会把玉环弄来凑成一对。
  既然不是那么的富裕,所以韩起私下向郑定公请求,希望郑定公出面来解决此事。
  毕竟是大国的客人,我们小声点说吧,韩起是既想要玉环,又不想花钱……

  不过说来也是,韩起好不容易来郑国一趟,作为东道主的郑定公赠送点礼物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更难得的是人家韩起都主动开口了,区区一付玉环,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是郑定公还没发话,子产就说了:不给。
  韩起:……

  才说了要对大国来的客人慎重又恭敬的,子产怎么就突然变这么抠了呢?
  子产以为,这件玉环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郑定公又不知情,所以这事还真没那么好办。
  子产不愿动用商人的私人财产讨好韩起,游吉、公孙挥两人就不理解了,在他们看来,韩起的要求实在是不高,这么简单个要求都不答应很难不让人以为郑国怀有二心,万一刚好又有坏人在两国中间挑拨的话,郑国搞不好会有大麻烦。

  游吉、公孙挥的话当然有道理,毕竟比起玉环来晋郑两国外交关系更重要,毕竟玉环是个商人的,又不损失他们什么……
  只是如果真把玉环给了韩起,子产会觉得损失太多太多:
  其一,君子不是怕没有财物,而是担心没有美好的名声,顺了韩起意思的话,子产以为会坏了他的名声;
  其二,小国侍奉大国,如果大国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得到满足,只会滋长大国的贪婪欲望,今天韩起要的是件玉环,明天要的可能就是一座城邑。
  所以在子产看来,韩起索要玉环事情的背后意义已经远超出了玉环本身的价值,唯有拒绝才能保全韩起的名声,才能确保郑国长远的利益。

  当然了,换一个角度来看,韩起假如换种方式,直接找商人花钱买,事情应该不用搞得这么麻烦。
  于是乎,韩起果断改向商人购买玉环,很快就交易成功,说来说去,竟然还是钱的问题……
  不过这件事情被子产知道后,子产表示这真不是钱的问题,花钱买也不行,韩起得退货……
  @catslover 2017-04-12 22:00:20
  又刨坑,楼猪要犯众怒了
  -----------------------------
  癌症晚期 一到结尾就情不自禁拿出了铲子...
  @catslover 2017-04-12 22:00:20
  又刨坑,楼猪要犯众怒了
  -----------------------------
  @o弘毅o 2017-04-12 22:06:26
  癌症晚期 一到结尾就情不自禁拿出了铲子...
  -----------------------------
  @catslover 2017-04-12 22:16:32
  病入膏肓了么?小心哪天自己掉坑里...
  -----------------------------
  我一直在这坑里 还没爬出来啊
  @catslover 2017-04-12 22:19:37
  叔向贺贫这一段,左丘明的原文说是叔向去见韩起,碰到韩起跟他抱怨钱不够花,叔向就“贺”了一下。楼猪这么一改,虽然跟原文略有不同,不过增加了戏剧张力,很有当编剧的天赋,我看好你哟。
  -----------------------------
  我怎么觉得自己没改啊...

  当然了 场合不一样 尤其是这段我放到了韩起求玉这个典故里面 所需要强调的内容与原文可能有一定区别
  @catslover 2017-04-12 22:19:37
  叔向贺贫这一段,左丘明的原文说是叔向去见韩起,碰到韩起跟他抱怨钱不够花,叔向就“贺”了一下。楼猪这么一改,虽然跟原文略有不同,不过增加了戏剧张力,很有当编剧的天赋,我看好你哟。
  -----------------------------
  @o弘毅o 2017-04-12 22:30:41
  我怎么觉得自己没改啊...
  当然了 场合不一样 尤其是这段我放到了韩起求玉这个典故里面 所需要强调的内容与原文可能有一定区别
  -----------------------------
  @catslover 2017-04-12 22:42:01
  我说的是行文有所不同啊,你写的好像叔向特意为这事跑到韩起家里去一样。如果就说韩起在叔向来串门的时候跟他抱怨,效果要逊色不少了。
  -----------------------------
  这个问题确实是

  我其实内心是想完全忠于古文的 时差姐姐一定要相信我

  但是这个帖子越写越长 所以在内容上我一直面对着取舍
  尤其是每节我都控制了字数 如何去描述一件事情 重点突出什么也要把握 所以难免会去掉一些信息
  @o弘毅o 2017-04-12 22:46:20
  这个问题确实是
  我其实内心是想完全忠于古文的 时差姐姐一定要相信我
  但是这个帖子越写越长 所以在内容上我一直面对着取舍
  尤其是每节我都控制了字数 如何去描述一件事情 重点突出什么也要把握 所以难免会去掉一些信息
  -----------------------------
  @catslover 2017-04-12 22:58:41
  我这么卖力地夸你,居然不领情...你的严谨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呀。
  其实写文章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吸引人,说到底,左丘明也是在讲故事,况且我说的这个点根本不是什么实质性问题啊。
  -----------------------------
  哈哈哈 懂了 谢谢时差姐姐的夸奖
  有机会我一定要当一个三流的编剧
  以人民的名义向时差姐姐保证...
  @点点断月点 2017-04-12 23:24:59
  我擦,这坑有点大啊!昨天的伏笔,还要留到明天吗?
  -----------------------------
  额 主要这件事里面穿插说了比较多相关的内容 尤其是羊舌肸部分的篇幅比较重 所以剧情拉得长了点

  从史料来看 这是我能找到羊舌肸的最后一次出场 他的去世没有被记载 所以在这里可以多写了点
  @catslover 2017-04-13 06:48:07
  梦想要有的。前有财神,现有海宴,你可以的,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提一级,成二流编剧了呢?
  -----------------------------
  哈哈 时差姐姐这碗鸡汤我先干为敬
  不过人也得有自知之明 这两位的水准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宁白菜这人吧 虽然长得磕碜了点 但是当年的武林外传我倒是很喜欢 后来的龙门镖局虽然不讨喜 我倒也觉得没那么差 只是属于他风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话说我也不是没梦想 但是哪怕是梦到去卖烧烤 都没梦到过去干编剧...
  @征岚雪影 2017-04-13 12:54:41
  啊,休假要结束了,爬上来出现一下。
  -----------------------------
  博士舒坦啊 这都几月了 还在假期中
  @善水心 2017-04-13 10:52:38
  啊?羊舌肸最后一次出场了。好舍不得啊~羊舌肸再见~
  -----------------------------
  是滴 由于后面不太可能专门为羊舌肸做一个小结 所以刚好到这里的时候就多提了他几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