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暂停,提前更新
【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司马蛋 2015-03-20 10:01:18
楼主加油
-----------------------------
谢谢
楼主加油
-----------------------------
谢谢
1-13 轩辕黄帝
开始八黄帝
开始八黄帝
1-13 轩辕黄帝
趁着黄帝跟炎帝打完架、一统华夏后调整歇息的工夫,我们赶紧来看看黄帝同志的个人简介。
中文名:轩辕黄帝
英文名:Huangdi或者Yellow Emperor『看看霸气的中文名,再看看蹩脚的英文名,还是汉语有文化的赶脚吧』
国籍:中华
名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2717年3月初3,是谓『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逝世:公元前2599年
职业:华夏部落CEO
业余爱好: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顺便指导完成了『黄帝内经』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简单点说的话,那就是绝对的天才,形象点说的话,那就是从一出生,技能加的点就比一般人要多太多太多。
早期因为洪水等原因,部落经常需要迁徙。
黄帝在带领先民们迁徙的过程中发现光靠人力对付一些重物非常不方便,为了提高迁徙的效率并减轻百姓的痛苦,黄帝开始了他的业余爱好,也就是发明创造。经过不断的试验,黄帝研究出一种交通工具。
这种交通工具由两个圆形石盘作为轮,两个轮中间凿个洞,横安一根木棍,木棍中间再绑上一条草绳,然后由人使劲往前拉,重物则可以放在这种交通工具上面,这样下来就比人扛着东西走要舒服了很多。
这么拉风的交通工具,黄帝的部下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车』。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发明,各位大臣商议过后又取了个更霸气的名字,称车为『轩辕』。
刚好在那个时候,黄帝也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大家便趁这个机会把轩辕作为黄帝的正式名字,从此轩辕响彻天下。
后来,黄帝建都于『有熊』,因此有些人又称黄帝为『有熊氏』,还有人则称之为『帝鸿氏』。
此后黄帝业绩上不断取得突破,声望也随之刷得飞起,这样一来各位部下就开始不好意思轩辕来轩辕去的叫,毕竟这样显得不够尊重,于是便想了很多显得很上档次的称呼,希望黄帝本人能够满意。
但是像黄帝这样拉风的男人,就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怎么会搞这些浮夸的事情的呢。
所以黄帝就说:
『呐~~~称呼呢,其实不重要。搞得太浮夸了,是不可取的;
呐~~~你们看,这个土地呢,是能够生万物的;
呐~~~我们大家的皮肤呢,又是黄色的。大家要是真尊敬我的话,就叫我黄地吧』。
就这样,黄帝的户口本上登记的其实是『轩辕黄地』。
但是到了后来,一些文人还是觉得这个名字不上档次,有点对不起老祖宗,于是就慢慢演变为『轩辕黄帝』。
黄帝后来要是能够知道的话肯定会这样说:
『呐~~~略显浮夸』。
趁着黄帝跟炎帝打完架、一统华夏后调整歇息的工夫,我们赶紧来看看黄帝同志的个人简介。
中文名:轩辕黄帝
英文名:Huangdi或者Yellow Emperor『看看霸气的中文名,再看看蹩脚的英文名,还是汉语有文化的赶脚吧』
国籍:中华
名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2717年3月初3,是谓『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逝世:公元前2599年
职业:华夏部落CEO
业余爱好: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顺便指导完成了『黄帝内经』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简单点说的话,那就是绝对的天才,形象点说的话,那就是从一出生,技能加的点就比一般人要多太多太多。
早期因为洪水等原因,部落经常需要迁徙。
黄帝在带领先民们迁徙的过程中发现光靠人力对付一些重物非常不方便,为了提高迁徙的效率并减轻百姓的痛苦,黄帝开始了他的业余爱好,也就是发明创造。经过不断的试验,黄帝研究出一种交通工具。
这种交通工具由两个圆形石盘作为轮,两个轮中间凿个洞,横安一根木棍,木棍中间再绑上一条草绳,然后由人使劲往前拉,重物则可以放在这种交通工具上面,这样下来就比人扛着东西走要舒服了很多。
这么拉风的交通工具,黄帝的部下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车』。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发明,各位大臣商议过后又取了个更霸气的名字,称车为『轩辕』。
刚好在那个时候,黄帝也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大家便趁这个机会把轩辕作为黄帝的正式名字,从此轩辕响彻天下。
后来,黄帝建都于『有熊』,因此有些人又称黄帝为『有熊氏』,还有人则称之为『帝鸿氏』。
此后黄帝业绩上不断取得突破,声望也随之刷得飞起,这样一来各位部下就开始不好意思轩辕来轩辕去的叫,毕竟这样显得不够尊重,于是便想了很多显得很上档次的称呼,希望黄帝本人能够满意。
但是像黄帝这样拉风的男人,就好象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怎么会搞这些浮夸的事情的呢。
所以黄帝就说:
『呐~~~称呼呢,其实不重要。搞得太浮夸了,是不可取的;
呐~~~你们看,这个土地呢,是能够生万物的;
呐~~~我们大家的皮肤呢,又是黄色的。大家要是真尊敬我的话,就叫我黄地吧』。
就这样,黄帝的户口本上登记的其实是『轩辕黄地』。
但是到了后来,一些文人还是觉得这个名字不上档次,有点对不起老祖宗,于是就慢慢演变为『轩辕黄帝』。
黄帝后来要是能够知道的话肯定会这样说:
『呐~~~略显浮夸』。
翻页了,不容易
闪人,各位周末愉快
m
开更
1-14 老婆大人
我们还是接着八和黄帝有关的事情
1-14 老婆大人
原始部落时期,货币尚未出现,交易市场也还没有成型,快递更是没有形成一个产业,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不需要太多败家女人的支持。
黄帝作为一个实干型的大BOSS更多关注的是实体经济和核心技术,他从来不喊什么『百年老店』的口号,因为他的目标远远不止百年,所以黄帝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统一部落后,黄帝制定了上古的国家体制,要求他的部下节简朴素,杜绝奢侈腐败,同时开始推行『田亩制』,大力发展农业。
黄帝没事还跟炎帝交流交流,一起在农业生产方面搞搞发明创造,很快就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
种种情况都表明,黄帝信奉的是『实干兴邦』,这些不光光是反映在工作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比如取老婆这件事情上。
还在黄帝年轻的时候,母亲希望他能早日成家,因此安排了好多美女来相亲,可是黄帝整天忙部落的事情,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并且黄帝认为娶老婆这样的事情不能光看外表,更重要的是看她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于是这事就这么耽误了下来。
有一天,黄帝到西山去打猎,途中遇到一个姑娘,黄帝立刻来了兴趣。
这个姑娘好厉害,她会养蚕并且还收集了好多蚕丝并纺成了线。黄帝兴致立刻就上来了,他很想学习这么先进的技术……
兴趣原来在这里……
『姑娘,把这技术教我吧,这样以后我们部落的人民就都有衣服穿了』
『不行,这手艺我只传丈夫的』
黄帝这时候才开始注意这位姑娘的样子。
这一看倒是吓了一跳,这小个子矮的……这小皮肤黑的……这小嘴唇厚的……这相貌还真不敢恭维……可是人家有真本事啊,又很勤快,于是黄帝下定了决心。
『姑娘,把这技术教我吧,我娶你』
『好啊~~~好啊~~~』
这个姑娘就是大中华最早会养蚕的人,她叫『嫘祖』。
嫁给黄帝后,嫘祖教百姓养蚕织绵,制作了很多衣服,部落人民纷纷脱下了树皮兽衣,换上了新衣服,并且还是真丝面料这样的高级货。
黄帝后来又取了二个老婆,一个叫『方雷氏』,另一个叫『彤鱼氏』。
二个人是聪明又漂亮,可爱又大方,所以呢,我们其实不用怀疑黄帝的审美,美不美仅仅只是黄帝选老婆参照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必要条件。
这二位老婆呢也不简单,一个发明了梳子,解决了发型基本很丑的问题,另外一个则发明了筷子,解决了吃饭基本靠手的问题。
再后来,在嫘祖的推荐下,黄帝又取了第四个老婆,她就是『嫫母』。
嫫母长啥样呢?
据说有人用她的相貌来驱异逐鬼……
后世也有很多巫师神棍在作法的时候跳大神,他们所戴的那种特可怕的面具据说就是嫫母……
有人闲着没事搞了个历史『四大丑女』排名,结果嫫母排第一……
可是呢,嫫母虽然很丑,但是很有贤德,这是部落首领及首领夫人共同看重的。我们后世很多美女没事喜欢照个镜子,她们不知道,其实镜子就是嫫母发明的。
现今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但那个时候黄帝明显不搞这套,他更注重的是像嫫母这样的心灵美。黄帝贵为中华第一个有『车』的人,但是对于那些喜欢坐在车里面嗷嗷哭的女人,黄帝又是明显不感兴趣滴。
对于选老婆,黄帝有话说:
『呐~~~取老婆呢,外表其实不重要。有内涵,才是最主要的;
呐~~~你们看,这个嫘祖嫫母呢,长的是不好看,但是他们都有贤德;
呐~~~我的爱情宣言呢,其实是这样的,同行共创时势运气,同行共领人世道理』。
原始部落时期,货币尚未出现,交易市场也还没有成型,快递更是没有形成一个产业,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不需要太多败家女人的支持。
黄帝作为一个实干型的大BOSS更多关注的是实体经济和核心技术,他从来不喊什么『百年老店』的口号,因为他的目标远远不止百年,所以黄帝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统一部落后,黄帝制定了上古的国家体制,要求他的部下节简朴素,杜绝奢侈腐败,同时开始推行『田亩制』,大力发展农业。
黄帝没事还跟炎帝交流交流,一起在农业生产方面搞搞发明创造,很快就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
种种情况都表明,黄帝信奉的是『实干兴邦』,这些不光光是反映在工作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比如取老婆这件事情上。
还在黄帝年轻的时候,母亲希望他能早日成家,因此安排了好多美女来相亲,可是黄帝整天忙部落的事情,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并且黄帝认为娶老婆这样的事情不能光看外表,更重要的是看她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于是这事就这么耽误了下来。
有一天,黄帝到西山去打猎,途中遇到一个姑娘,黄帝立刻来了兴趣。
这个姑娘好厉害,她会养蚕并且还收集了好多蚕丝并纺成了线。黄帝兴致立刻就上来了,他很想学习这么先进的技术……
兴趣原来在这里……
『姑娘,把这技术教我吧,这样以后我们部落的人民就都有衣服穿了』
『不行,这手艺我只传丈夫的』
黄帝这时候才开始注意这位姑娘的样子。
这一看倒是吓了一跳,这小个子矮的……这小皮肤黑的……这小嘴唇厚的……这相貌还真不敢恭维……可是人家有真本事啊,又很勤快,于是黄帝下定了决心。
『姑娘,把这技术教我吧,我娶你』
『好啊~~~好啊~~~』
这个姑娘就是大中华最早会养蚕的人,她叫『嫘祖』。
嫁给黄帝后,嫘祖教百姓养蚕织绵,制作了很多衣服,部落人民纷纷脱下了树皮兽衣,换上了新衣服,并且还是真丝面料这样的高级货。
黄帝后来又取了二个老婆,一个叫『方雷氏』,另一个叫『彤鱼氏』。
二个人是聪明又漂亮,可爱又大方,所以呢,我们其实不用怀疑黄帝的审美,美不美仅仅只是黄帝选老婆参照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必要条件。
这二位老婆呢也不简单,一个发明了梳子,解决了发型基本很丑的问题,另外一个则发明了筷子,解决了吃饭基本靠手的问题。
再后来,在嫘祖的推荐下,黄帝又取了第四个老婆,她就是『嫫母』。
嫫母长啥样呢?
据说有人用她的相貌来驱异逐鬼……
后世也有很多巫师神棍在作法的时候跳大神,他们所戴的那种特可怕的面具据说就是嫫母……
有人闲着没事搞了个历史『四大丑女』排名,结果嫫母排第一……
可是呢,嫫母虽然很丑,但是很有贤德,这是部落首领及首领夫人共同看重的。我们后世很多美女没事喜欢照个镜子,她们不知道,其实镜子就是嫫母发明的。
现今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但那个时候黄帝明显不搞这套,他更注重的是像嫫母这样的心灵美。黄帝贵为中华第一个有『车』的人,但是对于那些喜欢坐在车里面嗷嗷哭的女人,黄帝又是明显不感兴趣滴。
对于选老婆,黄帝有话说:
『呐~~~取老婆呢,外表其实不重要。有内涵,才是最主要的;
呐~~~你们看,这个嫘祖嫫母呢,长的是不好看,但是他们都有贤德;
呐~~~我的爱情宣言呢,其实是这样的,同行共创时势运气,同行共领人世道理』。
闪人,睡觉
m
接着八卦
1-15 颛顼即位
我们接着八五帝之二 颛顼
1-15 颛顼即位
黄帝为部落的事情尽心尽力,不仅仅业余时间搞搞发明创造,还对部落的文化发展狠下功夫。
毕竟这个时期除了体育老师靠身体吃饭能够混个编制外,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还空缺,大家的文化底子都实在还是太低了。
以前需要计数的话,主要是通过结绳这样的方式。
薅一根羊毛就在绳子上打个结,再薅一根羊毛就在绳子上再打个结,但是想要详细记录一件事情这个方法就显得拙计了点。文化事业亟待发展,于是黄帝便把这个事业委托给了『仓颉』。
仓颉接到这个任务后苦思冥想,最后他注意到熟练的猎人可以通过不同的脚印来判断是哪种动物。
于是他想到了创造『象形文字』,也就是用不同的文字符号来代表不同的意思,同时仓颉还把流传于先人的各种符号进行搜集整理,合并统一后加以推广使用。
仓颉圆满的完成了上级领导赋予的任务,系统性地创造出了文字,从而结束了刻木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开辟了大中华文化上的一个新纪元,仓颉也因此而被尊为『文字始祖』。
有了文字,部落不仅仅是在文化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在部落的管理上也是更加的高效和方便,黄帝上班后就可以更轻松的处理部落的各种事物。
不过下班后有四个老婆伺候着,黄帝倒也没有闲着。
前前后后,黄帝一共练了二十五个小号,其中嫘祖有二个小号,分别叫『玄嚣』和『昌意』。
等到这些小号慢慢练大以后,就涉及到分家产的问题。
为什么要分家产呢?
因为先人其实已经注意到,近亲婚姻对优生优育带来的摧毁性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一般一个大一点的部落随着子女的不断增多就会刻意的将他们打散,于是逐渐又分支出很多新部落。为了区别不同的新部落,这些部落又会冠以不同的姓氏。
所谓『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指的就是黄帝的后代又衍生出十四个小的部落,他的儿子就是各个部落的首领。
为什么是十四个呢?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父系社会,首领这样的苦差事传男不传女。
玄嚣作为正妃嫘祖的长子,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他学到了黄帝管理部落的很多方法,当起一把手来也是有模有样,部落发展的很不错,到后来玄嚣成为了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需要说的是,玄嚣虽也是部落首领,但是一直都还是要服从黄帝的管理,没有达到『帝』这个级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黄帝在位时间实在是太长太长太长了。
黄帝从成为部落首领到最后得道『乘龙升天』,时间超过了一百年,玄嚣在内的一群接班人等啊等,等到最后自己都老了。
不过即便玄嚣一直没能当上整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因其对部落,尤其是东夷部落的贡献很大,后人尊他为『少昊』。
黄帝曾经对玄嚣他们说:『部落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将是那帮孙子们的』……
所以等到黄帝升天后,就轮到了黄帝的孙子『高阳氏』来继承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人尊其为『颛顼』。
颛顼,姬姓,本名乾荒,号高阳氏,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昌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嫘祖的次子。颛顼在黄帝时代统一中原地区的基础上,对中华区域建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划,这样形成各民族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颛顼将大中华的地图视野范围越开越大。
不过关于颛顼,其实还有着另外一个女娲补天的版本。
颛顼在位,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主管水利。
共工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
当时,黄河经常泛滥,共工部落为了一己之利修筑西岸河堤,将大水引至东部河堤。
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落联盟由此发生冲突,于是有了共工败而怒撞不周山的传说。
黄帝为部落的事情尽心尽力,不仅仅业余时间搞搞发明创造,还对部落的文化发展狠下功夫。
毕竟这个时期除了体育老师靠身体吃饭能够混个编制外,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还空缺,大家的文化底子都实在还是太低了。
以前需要计数的话,主要是通过结绳这样的方式。
薅一根羊毛就在绳子上打个结,再薅一根羊毛就在绳子上再打个结,但是想要详细记录一件事情这个方法就显得拙计了点。文化事业亟待发展,于是黄帝便把这个事业委托给了『仓颉』。
仓颉接到这个任务后苦思冥想,最后他注意到熟练的猎人可以通过不同的脚印来判断是哪种动物。
于是他想到了创造『象形文字』,也就是用不同的文字符号来代表不同的意思,同时仓颉还把流传于先人的各种符号进行搜集整理,合并统一后加以推广使用。
仓颉圆满的完成了上级领导赋予的任务,系统性地创造出了文字,从而结束了刻木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开辟了大中华文化上的一个新纪元,仓颉也因此而被尊为『文字始祖』。
有了文字,部落不仅仅是在文化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在部落的管理上也是更加的高效和方便,黄帝上班后就可以更轻松的处理部落的各种事物。
不过下班后有四个老婆伺候着,黄帝倒也没有闲着。
前前后后,黄帝一共练了二十五个小号,其中嫘祖有二个小号,分别叫『玄嚣』和『昌意』。
等到这些小号慢慢练大以后,就涉及到分家产的问题。
为什么要分家产呢?
因为先人其实已经注意到,近亲婚姻对优生优育带来的摧毁性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一般一个大一点的部落随着子女的不断增多就会刻意的将他们打散,于是逐渐又分支出很多新部落。为了区别不同的新部落,这些部落又会冠以不同的姓氏。
所谓『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指的就是黄帝的后代又衍生出十四个小的部落,他的儿子就是各个部落的首领。
为什么是十四个呢?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父系社会,首领这样的苦差事传男不传女。
玄嚣作为正妃嫘祖的长子,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他学到了黄帝管理部落的很多方法,当起一把手来也是有模有样,部落发展的很不错,到后来玄嚣成为了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需要说的是,玄嚣虽也是部落首领,但是一直都还是要服从黄帝的管理,没有达到『帝』这个级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黄帝在位时间实在是太长太长太长了。
黄帝从成为部落首领到最后得道『乘龙升天』,时间超过了一百年,玄嚣在内的一群接班人等啊等,等到最后自己都老了。
不过即便玄嚣一直没能当上整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因其对部落,尤其是东夷部落的贡献很大,后人尊他为『少昊』。
黄帝曾经对玄嚣他们说:『部落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将是那帮孙子们的』……
所以等到黄帝升天后,就轮到了黄帝的孙子『高阳氏』来继承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人尊其为『颛顼』。
颛顼,姬姓,本名乾荒,号高阳氏,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昌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嫘祖的次子。颛顼在黄帝时代统一中原地区的基础上,对中华区域建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划,这样形成各民族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颛顼将大中华的地图视野范围越开越大。
不过关于颛顼,其实还有着另外一个女娲补天的版本。
颛顼在位,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主管水利。
共工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
当时,黄河经常泛滥,共工部落为了一己之利修筑西岸河堤,将大水引至东部河堤。
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落联盟由此发生冲突,于是有了共工败而怒撞不周山的传说。
睡觉,明天再更
更
17 老三老二老大
颛顼没有像他爸比的爸比黄帝那样晚年修道养生而进入仙境,而是到在位第七十八年,也就是九十八岁时逝世。
颛顼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高尚的一生。颛顼死后,颛顼的侄子『高辛氏』即位,后人尊为『帝喾』。
帝喾,姬姓,名俊,他是嫘祖长子玄嚣的孙子。
帝喾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得聪明好学,品行也十分好,十二三岁时在部落名气就已经很大,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辅佐颛顼。
早年帝喾曾被分配到『辛』这个地方,负责这里的管理工作。由于洪水经常反复,帝喾便带领大家把住处的地势尽量加高,但是不管怎么加高,速度都赶不上水涨的速度。
辛辛苦苦折腾好久,一场大水就把他们的努力卷得一干二净,好像还带着一丝的嘲笑,于是帝喾不高兴了,他打了个『飞的』跑到天上跟玉皇大帝为这个事辩理,表示天界实在是太不尊重人类的劳动果实了。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玉皇大帝居然辩不过……
玉皇大帝只好派天神把『辛』这个地方的地势彻底抬高,从此百姓再也不用被洪水赶得到处乱跑了。
此后『辛』便被称为『高辛』,帝喾则被称为『高辛氏』。
到了三十岁时,帝喾接任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即位后,帝喾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把部落的发展和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仁义道德,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天下无不归顺。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GDP一年比一年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提升,他完成了大家期待已久的上古梦。
帝喾说:『治国嘛,其实很简单滴,一是要博爱于人,二是要让民获利。讲诚信、讲仁德,鸡地批自然就上去了』。
这样的领导,百姓自然爱戴,同时作为一代帝王,帝喾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还倡导诚信,明察善恶,这些又为历代帝王所推崇。
不过也正是因为帝喾作为模范帝王代表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以至中学生都知道『上称帝喾,下道齐桓』,所以看来我们得憋点大招才行。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不仅要文化,而且要八卦,八卦文化两手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
要~~~要~~~康忙北鼻~~~黑喂狗~~~
这次我们同黄帝一样,还是从老婆八起,毕竟八卦的源头是女人。
帝喾跟他爸比的爷比黄帝一样,不多不少也是四个老婆,依次是元妃『姜嫄』、次妃『简狄』、三妃『庆都』、四妃『常仪』。
这些老婆呢,为帝喾都有练小号。
老大生一子,名『弃』;老二生一子,名『契』;老三生一子,名『放勋』。
帝喾倒不是怕计划生育小组的人来他家牵牛牵羊才让一个老婆只生一个,只是他们后来混得更拉风而容易被记住,老四呢,拼不过儿子,于是成为了背景……
跟我们预计不同的是,老三放勋最先登上历史舞台,在帝喾之后不久便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放勋这个名字我们好像不太熟悉,不过换成『尧』我们就相当熟了,对,『尧舜禹』的『尧』。
尧后来传给舜,舜呢,就是『尧舜禹』的『舜』,接下来就是禹,禹呢,我们就不凑字数刷篇幅了,不过粗大事了……
禹当首领后单飞成立了夏朝,黄帝的基业就此作古,夏后来被商灭,老二契是商朝王族的祖先,再然后,商又被周灭,这回轮到老大了,因为老大弃是周朝王族的祖先……
额,好像剧透了……
帝喾不仅治国有方,生的几个儿子更是主宰了后世几个朝代的轮回,按照顺序,这次该老四了。
老四说:『老三老二老大了』……
颛顼没有像他爸比的爸比黄帝那样晚年修道养生而进入仙境,而是到在位第七十八年,也就是九十八岁时逝世。
颛顼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高尚的一生。颛顼死后,颛顼的侄子『高辛氏』即位,后人尊为『帝喾』。
帝喾,姬姓,名俊,他是嫘祖长子玄嚣的孙子。
帝喾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得聪明好学,品行也十分好,十二三岁时在部落名气就已经很大,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辅佐颛顼。
早年帝喾曾被分配到『辛』这个地方,负责这里的管理工作。由于洪水经常反复,帝喾便带领大家把住处的地势尽量加高,但是不管怎么加高,速度都赶不上水涨的速度。
辛辛苦苦折腾好久,一场大水就把他们的努力卷得一干二净,好像还带着一丝的嘲笑,于是帝喾不高兴了,他打了个『飞的』跑到天上跟玉皇大帝为这个事辩理,表示天界实在是太不尊重人类的劳动果实了。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玉皇大帝居然辩不过……
玉皇大帝只好派天神把『辛』这个地方的地势彻底抬高,从此百姓再也不用被洪水赶得到处乱跑了。
此后『辛』便被称为『高辛』,帝喾则被称为『高辛氏』。
到了三十岁时,帝喾接任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即位后,帝喾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把部落的发展和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讲究仁义道德,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天下无不归顺。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GDP一年比一年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提升,他完成了大家期待已久的上古梦。
帝喾说:『治国嘛,其实很简单滴,一是要博爱于人,二是要让民获利。讲诚信、讲仁德,鸡地批自然就上去了』。
这样的领导,百姓自然爱戴,同时作为一代帝王,帝喾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还倡导诚信,明察善恶,这些又为历代帝王所推崇。
不过也正是因为帝喾作为模范帝王代表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以至中学生都知道『上称帝喾,下道齐桓』,所以看来我们得憋点大招才行。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不仅要文化,而且要八卦,八卦文化两手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
要~~~要~~~康忙北鼻~~~黑喂狗~~~
这次我们同黄帝一样,还是从老婆八起,毕竟八卦的源头是女人。
帝喾跟他爸比的爷比黄帝一样,不多不少也是四个老婆,依次是元妃『姜嫄』、次妃『简狄』、三妃『庆都』、四妃『常仪』。
这些老婆呢,为帝喾都有练小号。
老大生一子,名『弃』;老二生一子,名『契』;老三生一子,名『放勋』。
帝喾倒不是怕计划生育小组的人来他家牵牛牵羊才让一个老婆只生一个,只是他们后来混得更拉风而容易被记住,老四呢,拼不过儿子,于是成为了背景……
跟我们预计不同的是,老三放勋最先登上历史舞台,在帝喾之后不久便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放勋这个名字我们好像不太熟悉,不过换成『尧』我们就相当熟了,对,『尧舜禹』的『尧』。
尧后来传给舜,舜呢,就是『尧舜禹』的『舜』,接下来就是禹,禹呢,我们就不凑字数刷篇幅了,不过粗大事了……
禹当首领后单飞成立了夏朝,黄帝的基业就此作古,夏后来被商灭,老二契是商朝王族的祖先,再然后,商又被周灭,这回轮到老大了,因为老大弃是周朝王族的祖先……
额,好像剧透了……
帝喾不仅治国有方,生的几个儿子更是主宰了后世几个朝代的轮回,按照顺序,这次该老四了。
老四说:『老三老二老大了』……
@司马蛋 2015-03-24 11:24:28
不错,楼主加油
-----------------------------
多谢
不错,楼主加油
-----------------------------
多谢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4 13:33:26
看起来挺有意思的样子
-----------------------------
谢谢
看起来挺有意思的样子
-----------------------------
谢谢
m
开更
18 大唐前传
我们接着八卦的是尧
18 大唐前传
好了,既然前面已经剧透,帝喾之后,接下来该尧出场了。
下面有请新任部落联盟首领『挚』出场,大家欢迎……
呱唧呱唧……
说好的尧呢……
这个嘛,其实呢,帝喾在位七十年,死后由儿子挚即位,毕竟他才是长子,后世尊其为『帝挚』。
挚是位好同志,唯一可惜的是才干平庸,在位九年没拆一栋楼,也没修一条高速公路,政绩很一般。
这个时期尧还叫做放勋,主要是辅佐挚管理部落,但是他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在百姓中呼声已经很高,甚至已经超过了挚。
挚其实本来就干得挺没劲,于是做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将首领位置让给放勋。
这个事情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挚也因为这个无比英明的决定使得他原本的平庸瞬间变得光辉,他在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让部落建设得更好时主动把领导位置让给了更有能力的放勋,后来我们把他这样的事迹叫做『禅让』,放勋则在此后称帝,帝尧正式出场。
帝尧,又称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帝喾之子。
挚即位后,放勋十三岁时便辅佐兄长帝挚,处理部落各项事务。后被封于陶地,十五岁时又改封于唐地,因此号称『陶唐氏』。
尧在位主要有哪些业绩呢?
一是迁都。
当时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搞得百姓苦不堪言。在斗不过洪水的情况下,尧便带领部落离开故地,由太行山东部的平缓地带沿着河流西进向高处迁徙。他们穿越太行峡谷,进入到了今山西省境,然后继续向西南跋涉,终于来到了汾河中游的河谷地带,也就是现在的太原盆地。
尧的口号是『为了下一代,再造一座城』。
在新的地盘上,尧带领部落辛勤劳动、繁衍生息,最后不仅发展了这里的经济,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龙山文化』,更厉害的是又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并创建了古城『唐城』。唐城就是后世唐国的前身,到李渊起义时,因他也曾是隋朝的唐国公,因此后来建国号为唐,大唐盛世从此闪耀华夏。
二是制定历法。
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这样精准的历法就使得每年的农时更加准确。在生产力相对还比较落后的原始部落时期,这对稳定的解决温饱问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是完善了国家的体制和制度。
当时部落联盟的背景下,部落与部落之间其实还非常松散,不是很利于统一管理。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大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后面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不过可惜的是,尧啊尧,牛啊牛,伟岸的男人往往逃不过这样一个怪圈:『牛叉男人的背后总会被一个猥琐的男人不停问候』。
像尧这样拉风霸气的美男子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无力招架,纵使有太多的怨气但始终都发不上力,因为这个猥琐的男人是他儿子……
无数的成功人士往往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始终就是过不了儿子这一关,这就是后世有个叫『佚名』的高人总结出来的『坑爹现象』。
好了,既然前面已经剧透,帝喾之后,接下来该尧出场了。
下面有请新任部落联盟首领『挚』出场,大家欢迎……
呱唧呱唧……
说好的尧呢……
这个嘛,其实呢,帝喾在位七十年,死后由儿子挚即位,毕竟他才是长子,后世尊其为『帝挚』。
挚是位好同志,唯一可惜的是才干平庸,在位九年没拆一栋楼,也没修一条高速公路,政绩很一般。
这个时期尧还叫做放勋,主要是辅佐挚管理部落,但是他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在百姓中呼声已经很高,甚至已经超过了挚。
挚其实本来就干得挺没劲,于是做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将首领位置让给放勋。
这个事情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挚也因为这个无比英明的决定使得他原本的平庸瞬间变得光辉,他在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让部落建设得更好时主动把领导位置让给了更有能力的放勋,后来我们把他这样的事迹叫做『禅让』,放勋则在此后称帝,帝尧正式出场。
帝尧,又称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帝喾之子。
挚即位后,放勋十三岁时便辅佐兄长帝挚,处理部落各项事务。后被封于陶地,十五岁时又改封于唐地,因此号称『陶唐氏』。
尧在位主要有哪些业绩呢?
一是迁都。
当时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搞得百姓苦不堪言。在斗不过洪水的情况下,尧便带领部落离开故地,由太行山东部的平缓地带沿着河流西进向高处迁徙。他们穿越太行峡谷,进入到了今山西省境,然后继续向西南跋涉,终于来到了汾河中游的河谷地带,也就是现在的太原盆地。
尧的口号是『为了下一代,再造一座城』。
在新的地盘上,尧带领部落辛勤劳动、繁衍生息,最后不仅发展了这里的经济,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龙山文化』,更厉害的是又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并创建了古城『唐城』。唐城就是后世唐国的前身,到李渊起义时,因他也曾是隋朝的唐国公,因此后来建国号为唐,大唐盛世从此闪耀华夏。
二是制定历法。
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这样精准的历法就使得每年的农时更加准确。在生产力相对还比较落后的原始部落时期,这对稳定的解决温饱问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是完善了国家的体制和制度。
当时部落联盟的背景下,部落与部落之间其实还非常松散,不是很利于统一管理。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大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后面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不过可惜的是,尧啊尧,牛啊牛,伟岸的男人往往逃不过这样一个怪圈:『牛叉男人的背后总会被一个猥琐的男人不停问候』。
像尧这样拉风霸气的美男子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无力招架,纵使有太多的怨气但始终都发不上力,因为这个猥琐的男人是他儿子……
无数的成功人士往往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始终就是过不了儿子这一关,这就是后世有个叫『佚名』的高人总结出来的『坑爹现象』。
各位大哥大姐,看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伤心,睡觉
@o弘毅o 2015-03-25 00:34:59
伤心,睡觉
-----------------------------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5 10:01:49
在看呢,楼主加油!
-----------------------------
谢过
伤心,睡觉
-----------------------------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5 10:01:49
在看呢,楼主加油!
-----------------------------
谢过
@司马蛋 2015-03-25 10:27:05
路过
-----------------------------
谢
路过
-----------------------------
谢
@本_末 2015-03-25 21:22:27
赞 有意思 期待战国到来
-----------------------------
谢,按我的计划,战国可能是这个连载的终点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央的集权导致了文化的灾难
我们的八卦大概就此结束
赞 有意思 期待战国到来
-----------------------------
谢,按我的计划,战国可能是这个连载的终点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央的集权导致了文化的灾难
我们的八卦大概就此结束
@司马蛋 2015-03-25 10:29:36
坑爹现象。。。
-----------------------------
我们这就谈谈史上最早的坑爹之一
坑爹现象。。。
-----------------------------
我们这就谈谈史上最早的坑爹之一
19 丹朱学棋
19 丹朱学棋
尧在迁都并搞定各方部落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稳定的格局以后,大力发展经济,农耕生产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唐城的百姓都很开心,广为流传着『跟尧走,有糖吃』的说法,不过尧却高兴不起来。尧倒不是担心百姓见到他了找他要糖吃,而是因为他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叫做『丹朱』。
丹朱本来是尧重点培养对象,万一哪天尧挂了,是要来顶他老爹班的。
只是丹朱眼看长大成人,都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没事就召集几个小伙伴打打架,经常招惹祸端。
尧一看没办法了,想让丹朱成器得想点法子才行。
尧是这么考虑的,要让丹朱归善,得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过其实尧心里又是这么想的:这个熊孩子,老子管理这么多部落都没管你个兔崽子这么拼。
『朱,跟我学打猎去,学会了很厉害的哟』,尧说。
『不去,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丹朱不鸟。
『……』
尧眼见这个学武不行,那咱来文的吧。
『好……好……咱不打猎,跟爹学下棋吧,这个棋学会了也很厉害的哟』
这下丹朱兴趣来了,跟着学了好一阵子。
只是呢,新鲜期一过,丹朱又不干了。这么费脑细胞的事情,太束缚人,太不暴力了,还是找小伙伴打架好玩……
尧折腾了很久,丹朱还是那个丹朱,尧恨不得把他变成弹珠,找头野猪瞄准了biu过去,毕竟这可是关系到领导班子交接的大事啊。
不过呢,这种大事一般都是高级领导们操心的事,我们顶多也就对些八卦什么的感点兴趣,所以我们的问题来了:
已知,帝喾生五子,长曰『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五曰『台玺』。尧娶散宜氏之女『女皇』为正妃,女皇生二子,长子『监明』早死,次子名『朱』,因远封于丹水,史称『丹朱』。
那么请问:
丹朱跟他爹学的是什么棋?
……
不按套路出牌啊……
棋这个问题呢,是这个样子的。
尧为了教育丹朱,把他拉到了后山坡。
尧用箭头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用力刻画了纵横十几道的方格子,又捡来一大堆石子,分给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领部落征战过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进后退的作战谋略传授讲解给丹朱。
这个过程看起来像是在玩,实质上却蕴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军队的道理,这些都是尧多年经验的总结,不过丹朱始终还是没能体会老爹的一番苦心,终究只是把这当做一场游戏,并且很快又厌倦。
后世将这十几个纵横交错的方格子策略游戏不断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至今都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棋类游戏,这就是『围棋』。
『尧造围棋,以教丹朱』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唯一可惜的是最后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面对这样无奈的结局,尧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开始物色新的接班人。
尧在迁都并搞定各方部落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稳定的格局以后,大力发展经济,农耕生产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唐城的百姓都很开心,广为流传着『跟尧走,有糖吃』的说法,不过尧却高兴不起来。尧倒不是担心百姓见到他了找他要糖吃,而是因为他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叫做『丹朱』。
丹朱本来是尧重点培养对象,万一哪天尧挂了,是要来顶他老爹班的。
只是丹朱眼看长大成人,都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没事就召集几个小伙伴打打架,经常招惹祸端。
尧一看没办法了,想让丹朱成器得想点法子才行。
尧是这么考虑的,要让丹朱归善,得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过其实尧心里又是这么想的:这个熊孩子,老子管理这么多部落都没管你个兔崽子这么拼。
『朱,跟我学打猎去,学会了很厉害的哟』,尧说。
『不去,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丹朱不鸟。
『……』
尧眼见这个学武不行,那咱来文的吧。
『好……好……咱不打猎,跟爹学下棋吧,这个棋学会了也很厉害的哟』
这下丹朱兴趣来了,跟着学了好一阵子。
只是呢,新鲜期一过,丹朱又不干了。这么费脑细胞的事情,太束缚人,太不暴力了,还是找小伙伴打架好玩……
尧折腾了很久,丹朱还是那个丹朱,尧恨不得把他变成弹珠,找头野猪瞄准了biu过去,毕竟这可是关系到领导班子交接的大事啊。
不过呢,这种大事一般都是高级领导们操心的事,我们顶多也就对些八卦什么的感点兴趣,所以我们的问题来了:
已知,帝喾生五子,长曰『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五曰『台玺』。尧娶散宜氏之女『女皇』为正妃,女皇生二子,长子『监明』早死,次子名『朱』,因远封于丹水,史称『丹朱』。
那么请问:
丹朱跟他爹学的是什么棋?
……
不按套路出牌啊……
棋这个问题呢,是这个样子的。
尧为了教育丹朱,把他拉到了后山坡。
尧用箭头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用力刻画了纵横十几道的方格子,又捡来一大堆石子,分给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领部落征战过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进后退的作战谋略传授讲解给丹朱。
这个过程看起来像是在玩,实质上却蕴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军队的道理,这些都是尧多年经验的总结,不过丹朱始终还是没能体会老爹的一番苦心,终究只是把这当做一场游戏,并且很快又厌倦。
后世将这十几个纵横交错的方格子策略游戏不断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至今都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棋类游戏,这就是『围棋』。
『尧造围棋,以教丹朱』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唯一可惜的是最后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面对这样无奈的结局,尧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开始物色新的接班人。
m
@zenger000 2015-03-25 22:49:15
很棒!楼主加油!不许太监
-----------------------------
多谢鼓励
很棒!楼主加油!不许太监
-----------------------------
多谢鼓励
准备开更
后面几天有事,上线更新时间可能不大稳定,抱歉
尧被儿子坑之后,我们八一下接班人的事情
20 求考察
20 求考察
尧在彻底对丹朱失望以后,开始留意合适的接班人,这个时候尧在位已经70年,尧开始感觉到自己老了。
经过一番选举和考察,最后种子选手定为了『舜』。
舜,男,出生年月不详。
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诸冯『今属山东诸城』。
颛顼是舜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只是比较悲催的是到颛顼的儿子『穷蝉』时他们这一分支就已经沦为平民,王族的血统百姓的待遇,所以舜早年『红』不起来。
舜幼年丧母,很小就随父亲『瞽叟』和后母过,再后来有了弟弟『象』。
舜早年在家里完全没有地位,被父母以及弟弟各种虐,尤其是后母和弟弟象经常换着花样折腾,好几次都差点被置于死地,还好舜命硬,一次次的挺了过来。
面对这些遭遇,舜始终没有太多的怨念,而是和善面对家人,对待父母孝敬,对异母弟弟象也是爱护有加,最终终于感化了他们,舜也因这样曲折的成长经历和高尚的品德在民间威望很大。
尧了解完了舜的基本情况后比较满意,但是接班人的问题还是要慎重,为稳妥起见决定还是继续考察一下。
怎么个考察法?
尧把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然后让两个女儿『零距离』观察他的德行并形成详细技术报告……
这个考察方法实在是太……太……太……太专业了,也实在是太……太……太……太厚道了。
当然了,尧表示这只是个开始,还有更专业的在后面。
尧让舜试着担任司徒之职,舜很好的理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百姓也都遵从不违。
通关……
尧让虞舜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
通关……
尧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结果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宾客也都恭恭敬敬。
通关……
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哪怕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因此迷路误事。
通关……
尧明白舜已经验收通过了,便把他叫来让他立刻马上即位。
舜推让了,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还需要继续下基层锻炼……
这里尧没有设关卡……
这下轮到尧不淡定了,这明显就是最佳人选啊,这样德才兼备的人物显然就是天然的接班人。
如果尧不合格,请问『还有谁?』
再说了,这么完美的政治考试答卷,就是体育老师来了也得给满分啊……
于是体育老师不淡定了……
『关我啥事啊,请让我安静地做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跑男吧』,体育老师有话说。
然后就轮到邓超不不淡定了……
奔跑吧,舜。
尧在彻底对丹朱失望以后,开始留意合适的接班人,这个时候尧在位已经70年,尧开始感觉到自己老了。
经过一番选举和考察,最后种子选手定为了『舜』。
舜,男,出生年月不详。
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诸冯『今属山东诸城』。
颛顼是舜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只是比较悲催的是到颛顼的儿子『穷蝉』时他们这一分支就已经沦为平民,王族的血统百姓的待遇,所以舜早年『红』不起来。
舜幼年丧母,很小就随父亲『瞽叟』和后母过,再后来有了弟弟『象』。
舜早年在家里完全没有地位,被父母以及弟弟各种虐,尤其是后母和弟弟象经常换着花样折腾,好几次都差点被置于死地,还好舜命硬,一次次的挺了过来。
面对这些遭遇,舜始终没有太多的怨念,而是和善面对家人,对待父母孝敬,对异母弟弟象也是爱护有加,最终终于感化了他们,舜也因这样曲折的成长经历和高尚的品德在民间威望很大。
尧了解完了舜的基本情况后比较满意,但是接班人的问题还是要慎重,为稳妥起见决定还是继续考察一下。
怎么个考察法?
尧把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然后让两个女儿『零距离』观察他的德行并形成详细技术报告……
这个考察方法实在是太……太……太……太专业了,也实在是太……太……太……太厚道了。
当然了,尧表示这只是个开始,还有更专业的在后面。
尧让舜试着担任司徒之职,舜很好的理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百姓也都遵从不违。
通关……
尧让虞舜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
通关……
尧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结果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宾客也都恭恭敬敬。
通关……
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哪怕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因此迷路误事。
通关……
尧明白舜已经验收通过了,便把他叫来让他立刻马上即位。
舜推让了,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还需要继续下基层锻炼……
这里尧没有设关卡……
这下轮到尧不淡定了,这明显就是最佳人选啊,这样德才兼备的人物显然就是天然的接班人。
如果尧不合格,请问『还有谁?』
再说了,这么完美的政治考试答卷,就是体育老师来了也得给满分啊……
于是体育老师不淡定了……
『关我啥事啊,请让我安静地做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跑男吧』,体育老师有话说。
然后就轮到邓超不不淡定了……
奔跑吧,舜。
睡觉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6 10:16:49
奔跑吧,楼主
-----------------------------
谢谢
奔跑吧,楼主
-----------------------------
谢谢
@本_末 2015-03-25 21:22:27
赞 有意思 期待战国到来
-----------------------------
@o弘毅o 2015-03-25 21:48:24
谢,按我的计划,战国可能是这个连载的终点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央的集权导致了文化的灾难
我们的八卦大概就此结束
-----------------------------
@本_末 2015-03-26 19:40:34
你难道不是写到公元前221年吗?
-----------------------------
可能表达不清楚
我的意思是帖子会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而终结
赞 有意思 期待战国到来
-----------------------------
@o弘毅o 2015-03-25 21:48:24
谢,按我的计划,战国可能是这个连载的终点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央的集权导致了文化的灾难
我们的八卦大概就此结束
-----------------------------
@本_末 2015-03-26 19:40:34
你难道不是写到公元前221年吗?
-----------------------------
可能表达不清楚
我的意思是帖子会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而终结
21 接班很难
继续更
21 接班很难
尧终于到在位七十年时找到了理想的接班人舜。
此时尧已经步入了老年阶段,因此他开始慢慢过渡放权,以便给舜更大的发挥空间。
就这样一直过渡了二十年……
尧觉得自己更老了……
舜经过不断的锻炼,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可以掌管天下,于是尧选择好吉日,举行大典,禅位于舜。
为什么又是『禅让』?
因为这个时候尧是老了,而不是去世了,他是主动将天子之位让给了舜,而不是等到去世后舜再接任。
尧在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才逝世……
这个过程好复杂,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尧在位七十年时选定接班人舜,然后花了二十年时间不断培养他,随后禅让,随后又安享了二十八年的晚年……
不过呢,这个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真正结束。
尧逝世后,等到三年服丧完毕,也许是出于对尧栽培的感激,舜认为到了他去栽培尧后代的时候了舜又把帝位让给了丹朱,自己则躲到了南河的南岸。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去发展,舜经过多年的努力,业绩十分突出,威望也已经很高,高到已经是尧后百姓心目中唯一的super star,像丹朱这样不成器的前接班人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丹朱悲剧了。
这样在天下诸侯心目中的天子其实还是舜,诸侯都跑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民间群众也是编了许多歌谣比如『只有舜,最摇摆』等来颂扬舜,至于丹朱,他们完全就没有放在眼里……
丹朱终于明白他辜负了老爹曾经的一番苦心,但是那会连老鼠药都还没有,就更不用说高档保健品后悔药了。
舜看到这个样子,也是没办法了。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再这么弄下去就违背天意了。
世界如此美好,这样实在不好,于是舜再次回来正式登上天子之位。
经过舜多年的努力,作为黄帝后人的一个分支,在家族已经逐渐没落的情况下舜终于重归政治主流,掌管着部落联盟的大权。后世则对其尊称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其中虞舜是因为舜受尧的禅让时成为『有虞氏』的首领。
此后,舜在各项工作上有着一番大的革兴:
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
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
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
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
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
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
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舜还规定对各级官员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综合决定是提升还是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部落联盟全方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唯有一个问题,相当棘手,那就是洪水。
尧终于到在位七十年时找到了理想的接班人舜。
此时尧已经步入了老年阶段,因此他开始慢慢过渡放权,以便给舜更大的发挥空间。
就这样一直过渡了二十年……
尧觉得自己更老了……
舜经过不断的锻炼,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可以掌管天下,于是尧选择好吉日,举行大典,禅位于舜。
为什么又是『禅让』?
因为这个时候尧是老了,而不是去世了,他是主动将天子之位让给了舜,而不是等到去世后舜再接任。
尧在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才逝世……
这个过程好复杂,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尧在位七十年时选定接班人舜,然后花了二十年时间不断培养他,随后禅让,随后又安享了二十八年的晚年……
不过呢,这个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真正结束。
尧逝世后,等到三年服丧完毕,也许是出于对尧栽培的感激,舜认为到了他去栽培尧后代的时候了舜又把帝位让给了丹朱,自己则躲到了南河的南岸。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去发展,舜经过多年的努力,业绩十分突出,威望也已经很高,高到已经是尧后百姓心目中唯一的super star,像丹朱这样不成器的前接班人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丹朱悲剧了。
这样在天下诸侯心目中的天子其实还是舜,诸侯都跑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民间群众也是编了许多歌谣比如『只有舜,最摇摆』等来颂扬舜,至于丹朱,他们完全就没有放在眼里……
丹朱终于明白他辜负了老爹曾经的一番苦心,但是那会连老鼠药都还没有,就更不用说高档保健品后悔药了。
舜看到这个样子,也是没办法了。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再这么弄下去就违背天意了。
世界如此美好,这样实在不好,于是舜再次回来正式登上天子之位。
经过舜多年的努力,作为黄帝后人的一个分支,在家族已经逐渐没落的情况下舜终于重归政治主流,掌管着部落联盟的大权。后世则对其尊称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其中虞舜是因为舜受尧的禅让时成为『有虞氏』的首领。
此后,舜在各项工作上有着一番大的革兴:
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
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
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
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
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
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
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舜还规定对各级官员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综合决定是提升还是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部落联盟全方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唯有一个问题,相当棘手,那就是洪水。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8 22:11:06
来了来了
-----------------------------
谢谢
来了来了
-----------------------------
谢谢
@zenger000 2015-03-28 21:50:02
马克
-----------------------------
谢
马克
-----------------------------
谢
@本_末 2015-03-25 21:22:27
赞 有意思 期待战国到来
-----------------------------
@o弘毅o 2015-03-25 21:48:24
谢,按我的计划,战国可能是这个连载的终点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央的集权导致了文化的灾难
我们的八卦大概就此结束
-----------------------------
@本_末 2015-03-26 19:40:34
你难道不是写到公元前221年吗?
-----------------------------
@o弘毅o 2015-03-28 10:02:52
可能表达不清楚
我的意思是帖子会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而终结
-----------------------------
@本_末 2015-03-28 20:23:28
太好了 ,可惜这里人气不旺
-----------------------------
呵呵,估计还是因为写的不够好
大家不感兴趣
赞 有意思 期待战国到来
-----------------------------
@o弘毅o 2015-03-25 21:48:24
谢,按我的计划,战国可能是这个连载的终点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央的集权导致了文化的灾难
我们的八卦大概就此结束
-----------------------------
@本_末 2015-03-26 19:40:34
你难道不是写到公元前221年吗?
-----------------------------
@o弘毅o 2015-03-28 10:02:52
可能表达不清楚
我的意思是帖子会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而终结
-----------------------------
@本_末 2015-03-28 20:23:28
太好了 ,可惜这里人气不旺
-----------------------------
呵呵,估计还是因为写的不够好
大家不感兴趣
开更
22 大灾变
22 大灾变
洪水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其实提及几次。
早期的部落一般都伴随河流而居,这样在洪水等大自然灾害面前往往不堪一击。遇到洪水一般选择的是迁徙,往地势更高的地方搬迁。
在洪水频繁肆虐的情况下,他们的部落往往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很难在一个地方长期稳定的发展下来。
黄帝统一部落后,已经慢慢开始出现治水这个概念,但是限于生产力,往往效果也不是很好。
到了尧舜时代,随着技术水平和文化的持续发展,洪水就成为了阻碍部落持续发展的一个现实难题。
农民们辛辛苦苦攒一点矿,还没来得及爆兵发展,大洪水随便来一波就又轻松将部落打回解放前。不过这个问题不光是大中华服单独存在,在早期地球村ol其他几个服中,其实基本都存在这个情况。
这个时期,大概在四千多年前,也许是地球村ol的服务器被『黑客』集体攻陷,导致各个服都很大程度出现了洪水引起的『大灾变』。
圣经记载,『挪亚的洪水』摧毁地球村,仅仅最后诺亚方舟有八个存留下来的人,欧罗巴服其它玩家及资料全部被删除。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传说,几位神原本打算放一次巨大的洪水来完全灭绝当时变得越来越贪婪的人类,不过这个计划被个性良善的水神恩基提前知道,他偷偷安排了少数人避难。可惜的是美索服后期运营不佳而提前关服。
大中华服『山海经』同样记载,大概在四千多年前地球村曾发生过一场大洪水。大洪水淹没了海拔600米以下所有陆地,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基本上,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关于洪水的传说有数百个,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这些洪水传说共同说明了我们老祖宗在早期版本中的游戏难度要比现在大得多。
好了,我们继续回到尧舜治水这个话题。
尧在位的时候,部落饱受洪水困扰,再一次通过迁徙来逃避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尧就召开部落联盟会议来商量如何治水的问题,最后一致选定了『鲧』,让他出任包工头,尽量试试看。
当时还没有清华,也没有土木;没有蓝翔,也没有挖掘技术。
鲧对于治水也没有太多理论上的经验,更没有考个什么证。他的思路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想办法把洪水挡在生活区外面。
原始部落时期建的大坝自然不如三峡大坝那样连千年洪水都可以抵御,结果是洪水轻松就可以冲塌堤坝,搞得水灾越来越严重。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人力物力都花了不少,但是还是没有把洪水制服。舜这个时候已经接替尧当上了一把手,虽然他也制服不了洪水,但是却可以把鲧制服。
舜以办事不力为由把鲧咔嚓了……
砍人一时爽,洪水怎么挡?
舜始终得解决这个问题,这么大的一个民心工程,还是得继续招标搞下去啊。
于是舜又召集部落常委开会,会议的主题是选定新的包工头。最后大家一致的结论是,『禹』是当前最佳人选,毕竟他来自治水世家。
禹是谁?
禹是被舜咔嚓的那个人,也就是鲧的儿子。
……
洪水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其实提及几次。
早期的部落一般都伴随河流而居,这样在洪水等大自然灾害面前往往不堪一击。遇到洪水一般选择的是迁徙,往地势更高的地方搬迁。
在洪水频繁肆虐的情况下,他们的部落往往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很难在一个地方长期稳定的发展下来。
黄帝统一部落后,已经慢慢开始出现治水这个概念,但是限于生产力,往往效果也不是很好。
到了尧舜时代,随着技术水平和文化的持续发展,洪水就成为了阻碍部落持续发展的一个现实难题。
农民们辛辛苦苦攒一点矿,还没来得及爆兵发展,大洪水随便来一波就又轻松将部落打回解放前。不过这个问题不光是大中华服单独存在,在早期地球村ol其他几个服中,其实基本都存在这个情况。
这个时期,大概在四千多年前,也许是地球村ol的服务器被『黑客』集体攻陷,导致各个服都很大程度出现了洪水引起的『大灾变』。
圣经记载,『挪亚的洪水』摧毁地球村,仅仅最后诺亚方舟有八个存留下来的人,欧罗巴服其它玩家及资料全部被删除。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传说,几位神原本打算放一次巨大的洪水来完全灭绝当时变得越来越贪婪的人类,不过这个计划被个性良善的水神恩基提前知道,他偷偷安排了少数人避难。可惜的是美索服后期运营不佳而提前关服。
大中华服『山海经』同样记载,大概在四千多年前地球村曾发生过一场大洪水。大洪水淹没了海拔600米以下所有陆地,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基本上,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关于洪水的传说有数百个,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这些洪水传说共同说明了我们老祖宗在早期版本中的游戏难度要比现在大得多。
好了,我们继续回到尧舜治水这个话题。
尧在位的时候,部落饱受洪水困扰,再一次通过迁徙来逃避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尧就召开部落联盟会议来商量如何治水的问题,最后一致选定了『鲧』,让他出任包工头,尽量试试看。
当时还没有清华,也没有土木;没有蓝翔,也没有挖掘技术。
鲧对于治水也没有太多理论上的经验,更没有考个什么证。他的思路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想办法把洪水挡在生活区外面。
原始部落时期建的大坝自然不如三峡大坝那样连千年洪水都可以抵御,结果是洪水轻松就可以冲塌堤坝,搞得水灾越来越严重。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人力物力都花了不少,但是还是没有把洪水制服。舜这个时候已经接替尧当上了一把手,虽然他也制服不了洪水,但是却可以把鲧制服。
舜以办事不力为由把鲧咔嚓了……
砍人一时爽,洪水怎么挡?
舜始终得解决这个问题,这么大的一个民心工程,还是得继续招标搞下去啊。
于是舜又召集部落常委开会,会议的主题是选定新的包工头。最后大家一致的结论是,『禹』是当前最佳人选,毕竟他来自治水世家。
禹是谁?
禹是被舜咔嚓的那个人,也就是鲧的儿子。
……
@鬼君 2015-03-29 10:39:35
0.0好像很酷炫的样子
-----------------------------
谢谢
0.0好像很酷炫的样子
-----------------------------
谢谢
@超级可爱的蝈蝈儿 2015-03-29 13:08:49
好贴,精彩!!
-----------------------------
谢谢
好贴,精彩!!
-----------------------------
谢谢
@白色七星77 2015-03-29 14:10:02
好贴,收藏。
-----------------------------
谢谢
好贴,收藏。
-----------------------------
谢谢
不知不觉,上古时期的八卦我们已经接近尾声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9 19:07:50
签到签到
-----------------------------
谢谢,晚点再更新,上古只剩最后一小节了
签到签到
-----------------------------
谢谢,晚点再更新,上古只剩最后一小节了
@ccttiicti 2015-03-29 19:29:07
1
-----------------------------
谢谢
1
-----------------------------
谢谢
@期待等待中 2015-03-29 20:14:38
好帖!很精彩!必须顶!楼主别放弃啊,特意登录帮顶~
-----------------------------
感谢,您的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前有坚持下去的打算,希望我能做到
好帖!很精彩!必须顶!楼主别放弃啊,特意登录帮顶~
-----------------------------
感谢,您的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前有坚持下去的打算,希望我能做到
@司马蛋 2015-03-29 17:20:34
我也要求考察。。。
-----------------------------
这个
我也要求考察。。。
-----------------------------
这个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29 21:31:45
还是来早了……
----------------------------
抱歉,我在继续码后面的
上古的最后一节我个人不大满意,想修改下再发
还是来早了……
----------------------------
抱歉,我在继续码后面的
上古的最后一节我个人不大满意,想修改下再发
m
23 人定胜天
上古最后一节
接下来将进入夏朝
接下来将进入夏朝
23 人定胜天
常委会过后,舜找到禹,先是做了做安抚工作,表示鲧的事情纯粹是不小心手一抖造成的失误,领导班子就这个失误深表遗憾,然后则是晓之以理,告诉禹为了部落人民工作,治水还是要继续滴,集体的利益才是大事什么滴。
禹则坚定的表态,表示不能辜负领导人的期望和信任,这个工程一定要接下来,绝对不能亲手砸了『治水世家』这个招牌。
接到项目后,禹立即组织起自己的团队,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组织起上古建设1局。
鲧治水九年,还是不能换来最后的胜利,反倒是因此丢了性命,禹由此也清楚,治水这样的事情,急是急不来的,蛮干更是行不通的。
所以,成立建设1局后,禹倒没有马上展开治水工作,而是先视察河道,并审视鲧治水失败的根本原因,找到失败的原因所在后才开始确定治水的方法。
禹不再一味去加高堤坝,而是尽量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这样的思路是根本性的转变,就比如我们知道的吸尘器,一开始的设计理念采用的是『吹』气,结果尘土飞扬,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后来改成『吸』气,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以,做事情坚持是必要的,但是坚持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方向,方向跑偏了,可能离既定的目标就只会越来越远。
禹为治水费尽了脑筋,他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亲自率领老百姓埋头苦干,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然后再引入海洋。经过十三年的治理,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这里值得我们肯定的是,禹接到治水任务时其实才新婚不久,不过为了部落百姓的生存,他也只能离开妻子踏上漫漫治水的道路。
后来治水期间,禹路过家门口时听到了妻子生产及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还是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就继续奔向治水一线。
等到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
启这时已经会叫爸比,并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但禹也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纵使心中有万千的不舍,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水患不除,何以为家,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颂的『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的成功挽回了家族金字招牌的声誉,也成为舜执政时期一个重要业绩,更是上古时期部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伟大典范。
舜在位几十年,一直延续了前面几位帝王的优良传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领着部落人民共同努力,不畏艰辛,直到生命的尽头,上古部落的经济文明也因此而迅速发展。
从黄帝开始,到颛顼、帝喾、尧,再到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通常都不是直接传位于自己的儿子,『禅让制度』使得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都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当然了,能够接受禅让的人也得表现出足够的水平。
禅让制度充分体现了上古中华的民主制度,也成为这个时期政治文明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不过总的来说,颛顼、帝喾、尧、舜其实都是黄帝的后代,但是血脉以及文化的传承来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这五位上古杰出的部落首领,后世我们并称为『五帝』。
从三皇到五帝,上古的先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不断繁衍,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形成,造就了伟大的『上古传说』时代。
常委会过后,舜找到禹,先是做了做安抚工作,表示鲧的事情纯粹是不小心手一抖造成的失误,领导班子就这个失误深表遗憾,然后则是晓之以理,告诉禹为了部落人民工作,治水还是要继续滴,集体的利益才是大事什么滴。
禹则坚定的表态,表示不能辜负领导人的期望和信任,这个工程一定要接下来,绝对不能亲手砸了『治水世家』这个招牌。
接到项目后,禹立即组织起自己的团队,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组织起上古建设1局。
鲧治水九年,还是不能换来最后的胜利,反倒是因此丢了性命,禹由此也清楚,治水这样的事情,急是急不来的,蛮干更是行不通的。
所以,成立建设1局后,禹倒没有马上展开治水工作,而是先视察河道,并审视鲧治水失败的根本原因,找到失败的原因所在后才开始确定治水的方法。
禹不再一味去加高堤坝,而是尽量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这样的思路是根本性的转变,就比如我们知道的吸尘器,一开始的设计理念采用的是『吹』气,结果尘土飞扬,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后来改成『吸』气,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以,做事情坚持是必要的,但是坚持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方向,方向跑偏了,可能离既定的目标就只会越来越远。
禹为治水费尽了脑筋,他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亲自率领老百姓埋头苦干,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然后再引入海洋。经过十三年的治理,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这里值得我们肯定的是,禹接到治水任务时其实才新婚不久,不过为了部落百姓的生存,他也只能离开妻子踏上漫漫治水的道路。
后来治水期间,禹路过家门口时听到了妻子生产及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还是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就继续奔向治水一线。
等到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
启这时已经会叫爸比,并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但禹也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纵使心中有万千的不舍,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水患不除,何以为家,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颂的『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的成功挽回了家族金字招牌的声誉,也成为舜执政时期一个重要业绩,更是上古时期部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伟大典范。
舜在位几十年,一直延续了前面几位帝王的优良传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领着部落人民共同努力,不畏艰辛,直到生命的尽头,上古部落的经济文明也因此而迅速发展。
从黄帝开始,到颛顼、帝喾、尧,再到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通常都不是直接传位于自己的儿子,『禅让制度』使得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都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当然了,能够接受禅让的人也得表现出足够的水平。
禅让制度充分体现了上古中华的民主制度,也成为这个时期政治文明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不过总的来说,颛顼、帝喾、尧、舜其实都是黄帝的后代,但是血脉以及文化的传承来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这五位上古杰出的部落首领,后世我们并称为『五帝』。
从三皇到五帝,上古的先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不断繁衍,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形成,造就了伟大的『上古传说』时代。
睡觉
@o弘毅o 190楼 2015-03-29 23:08
睡觉
------------------------------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30 00:07:13
呃,不用抱歉滴,以后改睡觉之前来看好了。
晚安。
-----------------------------
谢谢
睡觉
------------------------------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3-30 00:07:13
呃,不用抱歉滴,以后改睡觉之前来看好了。
晚安。
-----------------------------
谢谢
@司马蛋 2015-03-30 09:15:48
路过
-----------------------------
谢
路过
-----------------------------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