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广告位招租...
【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禅___静
才女这二天跑哪去了...
--------------------------
自从楼中楼之后,我得手机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
还以为你不粗线了呢
才女这二天跑哪去了...
--------------------------
自从楼中楼之后,我得手机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
还以为你不粗线了呢
@小小蜗牛啦啦啦
啊,太棒了,终于找到个有意思的事情打发时间了,帖子好肥,足够看一段时间的了,楼主有精力扒扒魏晋南北朝哇,我好喜欢那个时期的说
------------------------------
第一次有人说这帖子肥了
好开心啊
啊,太棒了,终于找到个有意思的事情打发时间了,帖子好肥,足够看一段时间的了,楼主有精力扒扒魏晋南北朝哇,我好喜欢那个时期的说
------------------------------
第一次有人说这帖子肥了
好开心啊
开更
264 宋国违约
264 宋国违约
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
北杏会盟的成功对于急性子的齐桓公来说是既高兴又不过瘾,一来参与的诸侯国数量并不太多,也就是宋、陈、蔡和邾等几个国家;
二来与会的基本都是些小国,宋国倒算是大国,但若不是会议的主题与宋国有关,宋国来还是不来都是两说;
三来甚至是遂国这样的小国还不给齐桓公面子直接缺席。
当然了,遂国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所以没有没有活到第二集,意犹未尽的齐桓公胃口大开,于是便再次想到了征服鲁国。
事实表明,仅论实力的话鲁国的确不是齐国的对手,于是在齐鲁第三次战争中齐桓公终于胜利之后鲁庄公想到的是割地求和,不过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柯邑之盟中曹沫蛮不讲理的挟持了齐桓公。
齐国实力倒是足够,可是每次鲁国都不走寻常路,虽然齐桓公称霸中原的序幕已经拉开,但曹沫把刀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时,齐桓公也是无可奈何……
被胁迫的感觉自然是很不爽的,所以等到柯邑之盟一结束齐桓公便筹划起他上任以来对鲁国的第四次战争,意图直指曹沫。
不出意外的是,管仲再次强烈反对……
管仲这次理由很充分:答应过鲁国的事情最好还是要做到,既然已经答应归还汶阳了,如果反悔又追杀曹沫,爽倒是暂时爽了,但也会因图一时的痛快而失信于天下,失信于天下对以后称霸是不利的。
管仲留给了齐桓公一个选择题,图眼下杀曹沫的小爽还是日后称霸中原的大爽,这个问题通常都不会很难选择。
后来东汉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同样面对这样的选择题,选项则换成了小的梨子还是大的梨子,结果他居然选择了小的。
这样的非常规套路引起了后来人广泛的猜疑,究竟是大梨上有虫子还是他本来就不喜欢吃梨?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这位小朋友我们前面其实提到过,他就是孔融,孔融让梨的时候才4岁,也许他自己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做了这样的选择……
再说了,孔融后来才华横溢但又特立独行,最后曹操实在是不爽便找了个由头把他给解决了。
我们很难说4岁时候的小孔融是不是就已经异于常人,但俗话说三岁看老,我们唯一可以说的是孔融后来的个性缺陷所带来的悲剧也不是没来由的,当然,孔融性格上的缺陷与让不让梨应该关系不大……
所以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齐桓公虽然性子是急了点,但是他从来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该信什么人。
于是管仲一席话后,齐鲁的第四次战争便胎死腹中,齐桓公归还汶阳的一事稍加宣传也就成了齐桓公十分注重信誉的先进事迹……
但是先进归先进,问题马上也随之而来,北杏会盟的当年宋国便反水,单方面宣布撕毁北杏合约,前面我们说如果不是因为北杏会盟议题与宋国有关,宋国还真就不一定就会参加,其实是有道理的。
对于宋国这样的行为齐桓公怎么看?
齐桓公:看什么看,一个字,给我打。
管仲:那是三个字……
公元前680年,当上盟主的齐桓公完全不能忍受宋国的反水,齐桓公联合陈国、曹国向宋国发起进攻,虽然仅仅只是在一年前,齐国发起盟会的议题是如何帮助宋桓公更好的治理宋国……
通过齐国与宋国的这场闹剧其实我们也明白,齐国扶贫宋国是假,齐桓公意欲借这一事情刷自己的威望才是真。
只是宋国在签订盟约后很快又违约,甚至没过多久连周天子也派人来参与处理宋国一事,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
北杏会盟的成功对于急性子的齐桓公来说是既高兴又不过瘾,一来参与的诸侯国数量并不太多,也就是宋、陈、蔡和邾等几个国家;
二来与会的基本都是些小国,宋国倒算是大国,但若不是会议的主题与宋国有关,宋国来还是不来都是两说;
三来甚至是遂国这样的小国还不给齐桓公面子直接缺席。
当然了,遂国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所以没有没有活到第二集,意犹未尽的齐桓公胃口大开,于是便再次想到了征服鲁国。
事实表明,仅论实力的话鲁国的确不是齐国的对手,于是在齐鲁第三次战争中齐桓公终于胜利之后鲁庄公想到的是割地求和,不过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是柯邑之盟中曹沫蛮不讲理的挟持了齐桓公。
齐国实力倒是足够,可是每次鲁国都不走寻常路,虽然齐桓公称霸中原的序幕已经拉开,但曹沫把刀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时,齐桓公也是无可奈何……
被胁迫的感觉自然是很不爽的,所以等到柯邑之盟一结束齐桓公便筹划起他上任以来对鲁国的第四次战争,意图直指曹沫。
不出意外的是,管仲再次强烈反对……
管仲这次理由很充分:答应过鲁国的事情最好还是要做到,既然已经答应归还汶阳了,如果反悔又追杀曹沫,爽倒是暂时爽了,但也会因图一时的痛快而失信于天下,失信于天下对以后称霸是不利的。
管仲留给了齐桓公一个选择题,图眼下杀曹沫的小爽还是日后称霸中原的大爽,这个问题通常都不会很难选择。
后来东汉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同样面对这样的选择题,选项则换成了小的梨子还是大的梨子,结果他居然选择了小的。
这样的非常规套路引起了后来人广泛的猜疑,究竟是大梨上有虫子还是他本来就不喜欢吃梨?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这位小朋友我们前面其实提到过,他就是孔融,孔融让梨的时候才4岁,也许他自己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做了这样的选择……
再说了,孔融后来才华横溢但又特立独行,最后曹操实在是不爽便找了个由头把他给解决了。
我们很难说4岁时候的小孔融是不是就已经异于常人,但俗话说三岁看老,我们唯一可以说的是孔融后来的个性缺陷所带来的悲剧也不是没来由的,当然,孔融性格上的缺陷与让不让梨应该关系不大……
所以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齐桓公虽然性子是急了点,但是他从来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该信什么人。
于是管仲一席话后,齐鲁的第四次战争便胎死腹中,齐桓公归还汶阳的一事稍加宣传也就成了齐桓公十分注重信誉的先进事迹……
但是先进归先进,问题马上也随之而来,北杏会盟的当年宋国便反水,单方面宣布撕毁北杏合约,前面我们说如果不是因为北杏会盟议题与宋国有关,宋国还真就不一定就会参加,其实是有道理的。
对于宋国这样的行为齐桓公怎么看?
齐桓公:看什么看,一个字,给我打。
管仲:那是三个字……
公元前680年,当上盟主的齐桓公完全不能忍受宋国的反水,齐桓公联合陈国、曹国向宋国发起进攻,虽然仅仅只是在一年前,齐国发起盟会的议题是如何帮助宋桓公更好的治理宋国……
通过齐国与宋国的这场闹剧其实我们也明白,齐国扶贫宋国是假,齐桓公意欲借这一事情刷自己的威望才是真。
只是宋国在签订盟约后很快又违约,甚至没过多久连周天子也派人来参与处理宋国一事,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禅___静
怎么会不出现呢~
---------------------
看样子今天不是手机啊
怎么会不出现呢~
---------------------
看样子今天不是手机啊
@禅___静
嘘~
---------------
哎呀
尿意来了
嘘~
---------------
哎呀
尿意来了
@tqzrd
养了这么久,乌龟也该养点肉了
----------------------------------
这就是传说中的春秋笔法么
一不小心就变乌龟了
养了这么久,乌龟也该养点肉了
----------------------------------
这就是传说中的春秋笔法么
一不小心就变乌龟了
@禅___静
嘘~
---------------
哎呀
尿意来了
—————————————————
!!!!!!!!!!鄙视!!!!
—————————————————
那才女别嘘啊
小时候挺多了
容易条件反射的
嘘~
---------------
哎呀
尿意来了
—————————————————
!!!!!!!!!!鄙视!!!!
—————————————————
那才女别嘘啊
小时候挺多了
容易条件反射的
@LookInto2010
看到乌龟笑粗来了哈哈哈哈哈
-------------------------
哎 你高兴就好
看到乌龟笑粗来了哈哈哈哈哈
-------------------------
哎 你高兴就好
@禅___静
你在说你自己吗?
----------------
才女以为呢
你在说你自己吗?
----------------
才女以为呢
@禅___静
就是说你自己~
----------------
我没否认啊
一开始我说的就是自己...
就是说你自己~
----------------
我没否认啊
一开始我说的就是自己...
@万年潜水的某某
冒泡冒泡~
-----------------------
我就是潜水姐今天应该出现嘛
—————————————————
掐指算的?跟神棍抢饭碗呀~
—————————————————
我就是神棍啊
不用抢的
—————————————————
神棍你好,帮忙算下我何时能发财炒老板鱿鱼吧T_T
—————————————————
老衲掐指一算
潜水姐当上老板娘的时候都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冒泡冒泡~
-----------------------
我就是潜水姐今天应该出现嘛
—————————————————
掐指算的?跟神棍抢饭碗呀~
—————————————————
我就是神棍啊
不用抢的
—————————————————
神棍你好,帮忙算下我何时能发财炒老板鱿鱼吧T_T
—————————————————
老衲掐指一算
潜水姐当上老板娘的时候都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我为看文而注册
每当我妈批评我护食的时候,我都会狡辩 你知道孔融怎么死的?
-------------------------------------
印象里面这是我们第二次提到孔融的
上一次应该是在褒姒时期吧
总归吧
有才是好事
但情商太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孔融惹谁不好
没事总要吊曹操的胃口
每当我妈批评我护食的时候,我都会狡辩 你知道孔融怎么死的?
-------------------------------------
印象里面这是我们第二次提到孔融的
上一次应该是在褒姒时期吧
总归吧
有才是好事
但情商太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孔融惹谁不好
没事总要吊曹操的胃口
@小小蜗牛啦啦啦
一口气看到47节,先消化消化,细水长流。边看边画关系网还是很清晰明确的。不错哦楼主,有点当年明月的风格,可以考虑出书嘛,预订亲笔签名版哦^ω^
另,长期晚睡对身体不好哦
----------------------------
谢谢夸奖
出书算是我的一个心愿吧
毕竟写这个相比以前乱写要认真很多的
不过出书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得炒作
得联系编辑
麻烦的事情太多
我现在首先考虑的是先尽量写
一定要写完
毕竟以前我太喜欢太监了
哈哈
一口气看到47节,先消化消化,细水长流。边看边画关系网还是很清晰明确的。不错哦楼主,有点当年明月的风格,可以考虑出书嘛,预订亲笔签名版哦^ω^
另,长期晚睡对身体不好哦
----------------------------
谢谢夸奖
出书算是我的一个心愿吧
毕竟写这个相比以前乱写要认真很多的
不过出书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得炒作
得联系编辑
麻烦的事情太多
我现在首先考虑的是先尽量写
一定要写完
毕竟以前我太喜欢太监了
哈哈
@小小蜗牛啦啦啦
一口气看到47节,先消化消化,细水长流。边看边画关系网还是很清晰明确的。不错哦楼主,有点当年明月的风格,可以考虑出书嘛,预订亲笔签名版哦^ω^
另,长期晚睡对身体不好哦
----------------------------
对了
慢慢看
要不没几天追上我
后面就不好玩了
嘿嘿
一口气看到47节,先消化消化,细水长流。边看边画关系网还是很清晰明确的。不错哦楼主,有点当年明月的风格,可以考虑出书嘛,预订亲笔签名版哦^ω^
另,长期晚睡对身体不好哦
----------------------------
对了
慢慢看
要不没几天追上我
后面就不好玩了
嘿嘿
对了
关系网之类的我肯定要列好提纲的
前面的肯定会看起来清晰些
进入到春秋时代以后关系错综复杂
虽然框架都已经预设好
但想写的东西越多
就会显得越凌乱
有批评意见欢迎提出来
关系网之类的我肯定要列好提纲的
前面的肯定会看起来清晰些
进入到春秋时代以后关系错综复杂
虽然框架都已经预设好
但想写的东西越多
就会显得越凌乱
有批评意见欢迎提出来
开更
265 僖王伐宋
友情提醒
过了这段之后又将有一位绝世美女出场
谁先猜到我口头表扬一万遍
过了这段之后又将有一位绝世美女出场
谁先猜到我口头表扬一万遍
265 僖王伐宋
宋国与齐国签订盟约又违约,不仅仅是齐桓公表示很生气,立刻就联合了其他诸侯攻打宋国,甚至是连天子也过问起这事来,看来闹的动静还蛮大的。
我们的问题是,这位周天子是谁?
天子甚至混到需要我们想半天,甚至可能还想不起来的地步了……
其实这位天子我们前面也有过交代,齐桓公邀约几个诸侯国北杏会盟时我们插播过一条字幕:周庄王驾崩,周僖王即位。
周僖王,姓姬,名胡齐,周庄王长子,公元前682年即位,春秋以来的第四任周天子。
天子上任这样重大的事情我们只是在齐桓公一次规模并不算大的盟会期间简短的提了提,足见天子的存在感是有多低……
不过宋国的事齐桓公要插手,天子这会也想起来自己有责任去干涉一下,难道会是僖王看到齐桓公太强势抢了自己的风头,打算站出来表示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霸主?
其实吧,僖王出面干涉宋国一事的确与齐国有关,不过并不是出于担心齐桓公太过风光让天子显得很没面子,而是因为齐桓公实实在在的给足了僖王面子。
所有的一切,幕后的策划者正是管仲。
对于齐国称霸这一目标虽然齐桓公与管仲达成了共识,但对于性急的齐桓公来说,恨不得这事立刻马上就能实现,并且在齐桓公看来出兵武力解决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不过对于管仲而言,打还是不打、如何去打、打到什么程度,都是他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管仲:不科学,我这打工的比当老板的操心还要多……
事实上,齐桓公与管仲的确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管仲负责按照他的理念治理齐国,齐桓公则在适当的时机检阅一下成果,然后将这一成果向中原各诸侯国展示,在齐桓公看来最有效的展示手段无疑是战争……
齐桓公的思路对不对呢?
其实也对,要想称霸必然得有超强的实力,不把别人一个个的打趴下,又怎能服众。
管仲:对个屁……
在管仲看来,富国强兵才是称霸的前提条件,做到了这一点,齐国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天子虽然远不如西周时期说话有分量,但几百年来地位高出各诸侯国一个档次也早已成为大家潜移默化的一种意识,哪怕齐桓公想要称霸中原,也断然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既然如此,该扩大齐国地盘的时候就扩,该吞并小国的时候也不要手软,但绝不能像齐襄公那样想打谁打谁,想灭谁灭谁;同时也不能过于的追求一家独大,『强最一代,而天下攻之,国必弱矣』,也就说齐桓公如果想要齐国一家独挑天下,自然会被其他诸侯联合起来围攻。
鉴于此,在齐国称霸的道路上,管仲在外交上的策略是『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管仲的意思是能动口就不要动手,通过建立诸侯联盟一样也能实现以齐国为领袖的霸权体制。
顺便再给天子点面子,率领各路诸侯没事也拜拜天子,如此一来上下都讨好,既赢得了名声也树立了威望,总而言之,和谐称霸。
僖王:是朝拜,不是庙堂烧香火的拜一拜……
管仲为治理齐国是真操碎了心,齐桓公也看在眼里,因此在邀请陈、曹出兵共同讨伐反水的宋国后不久,齐桓公又派人来到僖王这里送送礼,拍拍马屁,然后表示希望僖王能够出兵收拾宋国。
周天子好久都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了,跟着齐国一起去收拾收拾宋国,还能找找存在感,这样的事情僖王必须要答应。
宋桓公:……
宋国与齐国签订盟约又违约,不仅仅是齐桓公表示很生气,立刻就联合了其他诸侯攻打宋国,甚至是连天子也过问起这事来,看来闹的动静还蛮大的。
我们的问题是,这位周天子是谁?
天子甚至混到需要我们想半天,甚至可能还想不起来的地步了……
其实这位天子我们前面也有过交代,齐桓公邀约几个诸侯国北杏会盟时我们插播过一条字幕:周庄王驾崩,周僖王即位。
周僖王,姓姬,名胡齐,周庄王长子,公元前682年即位,春秋以来的第四任周天子。
天子上任这样重大的事情我们只是在齐桓公一次规模并不算大的盟会期间简短的提了提,足见天子的存在感是有多低……
不过宋国的事齐桓公要插手,天子这会也想起来自己有责任去干涉一下,难道会是僖王看到齐桓公太强势抢了自己的风头,打算站出来表示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霸主?
其实吧,僖王出面干涉宋国一事的确与齐国有关,不过并不是出于担心齐桓公太过风光让天子显得很没面子,而是因为齐桓公实实在在的给足了僖王面子。
所有的一切,幕后的策划者正是管仲。
对于齐国称霸这一目标虽然齐桓公与管仲达成了共识,但对于性急的齐桓公来说,恨不得这事立刻马上就能实现,并且在齐桓公看来出兵武力解决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不过对于管仲而言,打还是不打、如何去打、打到什么程度,都是他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管仲:不科学,我这打工的比当老板的操心还要多……
事实上,齐桓公与管仲的确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管仲负责按照他的理念治理齐国,齐桓公则在适当的时机检阅一下成果,然后将这一成果向中原各诸侯国展示,在齐桓公看来最有效的展示手段无疑是战争……
齐桓公的思路对不对呢?
其实也对,要想称霸必然得有超强的实力,不把别人一个个的打趴下,又怎能服众。
管仲:对个屁……
在管仲看来,富国强兵才是称霸的前提条件,做到了这一点,齐国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天子虽然远不如西周时期说话有分量,但几百年来地位高出各诸侯国一个档次也早已成为大家潜移默化的一种意识,哪怕齐桓公想要称霸中原,也断然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既然如此,该扩大齐国地盘的时候就扩,该吞并小国的时候也不要手软,但绝不能像齐襄公那样想打谁打谁,想灭谁灭谁;同时也不能过于的追求一家独大,『强最一代,而天下攻之,国必弱矣』,也就说齐桓公如果想要齐国一家独挑天下,自然会被其他诸侯联合起来围攻。
鉴于此,在齐国称霸的道路上,管仲在外交上的策略是『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管仲的意思是能动口就不要动手,通过建立诸侯联盟一样也能实现以齐国为领袖的霸权体制。
顺便再给天子点面子,率领各路诸侯没事也拜拜天子,如此一来上下都讨好,既赢得了名声也树立了威望,总而言之,和谐称霸。
僖王:是朝拜,不是庙堂烧香火的拜一拜……
管仲为治理齐国是真操碎了心,齐桓公也看在眼里,因此在邀请陈、曹出兵共同讨伐反水的宋国后不久,齐桓公又派人来到僖王这里送送礼,拍拍马屁,然后表示希望僖王能够出兵收拾宋国。
周天子好久都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了,跟着齐国一起去收拾收拾宋国,还能找找存在感,这样的事情僖王必须要答应。
宋桓公:……
@司马蛋
顶
-------------------------
谢谢
顶
-------------------------
谢谢
@禅___静
骚扰...
骚扰...
开更
266 郑厉公复辟
266 郑厉公复辟
公元前680年,进入到齐桓公的第六个年头,因为宋国对北杏会盟的背叛,齐桓公连续二次讨伐宋国,其中第二次齐桓公还邀请天子出马,压力之下宋国又只得屈服。
与天子结盟,确定天子的江湖老大地位,这便是后来『尊王攘夷』之尊王,率先付诸实施的正是齐桓公与管仲。
我们要说的是,『尊王攘夷』这一概念要稍晚,到了僖王的下一任天子时才正式提出,这里的时候仅仅只是尊王这一概念的雏形……。
不过齐国由此也逐渐确立了通过盟会的形式来赢得其他诸侯国的尊重与支持,到了这年年底的时候,齐国再次联合周王室、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等在『鄄地』『今山东菏泽一带』会盟。
到了第二年时,齐桓公与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等人再次在鄄地会盟,这二次会盟也称为『鄄地会盟』,共同象征着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正在逐步确立。
管仲的努力之下,齐国走向一条全新的大国之路,买卖存在,但是没有杀害……
买卖指的是商业上的繁荣,齐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下,这是中原地带迄今为止商业最好的年代;
杀害说的则是战争,『隐武事,行文道』,通过召集诸侯结盟同样也能称霸,还不费一枪一弹。
当然了,公款的吃喝估计少不了……
二次鄄地会盟,我们注意到一个人,那便是郑厉公。
不错,郑厉公刚好赶在鄄地会盟前不久又杀了回来。
当年郑庄公去世、郑昭公即位仅仅才三个月,在宋国的胁迫下祭仲拥立公子突继位,郑庄公远走卫国,公子突成为郑厉公。
郑厉公干了四年,祭仲专权,郑厉公行刺失败,于是郑厉公又逃走,郑昭公复位;
再之后高渠弥杀死郑昭公,郑子亹继位,然后齐襄公杀郑子亹,郑子婴继位。
从公元前697年郑厉公逃走到公元前680年,时间已经过去快二十年。
在郑国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郑国国都南门下,两条蛇相斗,一条在门里,一条在门外,结果门里的蛇被咬死。
这个故事显然隐喻着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与城外的蛇郑厉公有关,也与城内的蛇郑子婴有关。
公元前680年,郑子婴十四年,逃到郑国边境栎邑的郑厉公在宋国的扶持下发展得倒也不错,不愿长期在边境吹风的郑厉公打起了城门内的主意,于是领兵向郑子婴发起进攻。
郑厉公的这一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说是篡位吧,并不是很合适,毕竟他曾经是郑国第五任国君,说是讨伐吧,也不是很妥,郑子婴才是这个时期郑国的正牌国君。
不过也不麻烦,后来专门出了个词用来形容国君失而复得的情况,也就是『复辟』。
复辟一事,郑厉公他哥郑昭公有话说:我才是第一个。
郑厉公:二次加起来的时间还没我一次长。
郑昭公:……
行军途中,郑厉公俘虏郑国大夫『傅瑕』,傅瑕表示只要郑厉公不杀他便愿意当带路党,帮助郑厉公复辟,郑厉公同意了这个请求。
一番盟誓后,傅瑕率先回城趁机杀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随后迎接郑厉公即位。
不曾想到的是,郑厉公回到郑国马上就把傅瑕给处死,理由是傅瑕对国君不忠。
傅瑕:横竖都得死,早知如此,何必带路……
遥想当年,齐僖公与郑庄公治理之下的齐国和郑国如此之强大,颇有春秋一霸之势。
谁知道因为齐襄公的折腾齐国陷入到混乱,郑国更是来来往往国君换了又换,区别是郑国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齐国却已经成为中原霸主。
看腻了中原争来争去的节奏,让我们原离纷争,来看看同期遥远的南方一位绝世美女的曲折经历。
公元前680年,进入到齐桓公的第六个年头,因为宋国对北杏会盟的背叛,齐桓公连续二次讨伐宋国,其中第二次齐桓公还邀请天子出马,压力之下宋国又只得屈服。
与天子结盟,确定天子的江湖老大地位,这便是后来『尊王攘夷』之尊王,率先付诸实施的正是齐桓公与管仲。
我们要说的是,『尊王攘夷』这一概念要稍晚,到了僖王的下一任天子时才正式提出,这里的时候仅仅只是尊王这一概念的雏形……。
不过齐国由此也逐渐确立了通过盟会的形式来赢得其他诸侯国的尊重与支持,到了这年年底的时候,齐国再次联合周王室、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等在『鄄地』『今山东菏泽一带』会盟。
到了第二年时,齐桓公与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等人再次在鄄地会盟,这二次会盟也称为『鄄地会盟』,共同象征着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正在逐步确立。
管仲的努力之下,齐国走向一条全新的大国之路,买卖存在,但是没有杀害……
买卖指的是商业上的繁荣,齐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下,这是中原地带迄今为止商业最好的年代;
杀害说的则是战争,『隐武事,行文道』,通过召集诸侯结盟同样也能称霸,还不费一枪一弹。
当然了,公款的吃喝估计少不了……
二次鄄地会盟,我们注意到一个人,那便是郑厉公。
不错,郑厉公刚好赶在鄄地会盟前不久又杀了回来。
当年郑庄公去世、郑昭公即位仅仅才三个月,在宋国的胁迫下祭仲拥立公子突继位,郑庄公远走卫国,公子突成为郑厉公。
郑厉公干了四年,祭仲专权,郑厉公行刺失败,于是郑厉公又逃走,郑昭公复位;
再之后高渠弥杀死郑昭公,郑子亹继位,然后齐襄公杀郑子亹,郑子婴继位。
从公元前697年郑厉公逃走到公元前680年,时间已经过去快二十年。
在郑国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郑国国都南门下,两条蛇相斗,一条在门里,一条在门外,结果门里的蛇被咬死。
这个故事显然隐喻着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与城外的蛇郑厉公有关,也与城内的蛇郑子婴有关。
公元前680年,郑子婴十四年,逃到郑国边境栎邑的郑厉公在宋国的扶持下发展得倒也不错,不愿长期在边境吹风的郑厉公打起了城门内的主意,于是领兵向郑子婴发起进攻。
郑厉公的这一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说是篡位吧,并不是很合适,毕竟他曾经是郑国第五任国君,说是讨伐吧,也不是很妥,郑子婴才是这个时期郑国的正牌国君。
不过也不麻烦,后来专门出了个词用来形容国君失而复得的情况,也就是『复辟』。
复辟一事,郑厉公他哥郑昭公有话说:我才是第一个。
郑厉公:二次加起来的时间还没我一次长。
郑昭公:……
行军途中,郑厉公俘虏郑国大夫『傅瑕』,傅瑕表示只要郑厉公不杀他便愿意当带路党,帮助郑厉公复辟,郑厉公同意了这个请求。
一番盟誓后,傅瑕率先回城趁机杀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随后迎接郑厉公即位。
不曾想到的是,郑厉公回到郑国马上就把傅瑕给处死,理由是傅瑕对国君不忠。
傅瑕:横竖都得死,早知如此,何必带路……
遥想当年,齐僖公与郑庄公治理之下的齐国和郑国如此之强大,颇有春秋一霸之势。
谁知道因为齐襄公的折腾齐国陷入到混乱,郑国更是来来往往国君换了又换,区别是郑国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齐国却已经成为中原霸主。
看腻了中原争来争去的节奏,让我们原离纷争,来看看同期遥远的南方一位绝世美女的曲折经历。
@tqzrd
写完这个还写吗?
---------------
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写完这个还写吗?
---------------
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Cassie向阳花 2015-12-19 22:28:23
给楼主暖贴,楼主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木有更呢?
-----------------------------
抱歉
来晚啦
给楼主暖贴,楼主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木有更呢?
-----------------------------
抱歉
来晚啦
@禅___静 2015-12-17 10:47:01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好像可以回复了...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好像可以回复了...
开更
267 桃花夫人
267 桃花夫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路过来,美女我们提到的已经不少,前面的内容里,『四大妖姬』中的妺喜、妲己及褒姒分别登场,戏份只剩四分之一;春秋以来,比较知名的比如庄姜、宣姜以及文姜也相继亮相。
美女总是让人向往的,要不后来孔子也不会跟『南子』搞得那么暧昧。
子曰:关我啥事……
但是美女出现在历史里面又一般是要出事的,妺喜、妲己及褒姒分别见证了各自所在朝代的灭亡,顺便还背了口『红颜祸水』的大锅;庄姜无子,间接引发了卫国的动乱,宣姜害死儿子,导致卫国更乱,文姜克服,于是鲁桓公惨死。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美女的出现必须伴随着事故的发生么?
通常情况下的确是这个样子,以前的美女们既不能登台,也不能走秀,要不搞点事出来,历史又怎能记住她们……
还是在公元前680年前后,又有一位美女要出场了,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搞事,又搞出怎样一些事情的。
当然,强调一点,女性在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时期,很多事虽因女人而起,但真正搞事的其实往往是男人……
这位美女叫『息妫』『音同贵,前面有提到』,陈国『陈庄公』之女。
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对陈国做个简单的介绍。
当年武王分封时将舜的后裔『妫满』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一带』,后陈国迁都至『宛丘』『今河南淮阳附近』。
这里面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信息,一是陈国是非姬姓的诸侯国;二是根据前面说过的『三恪之制』,作为舜的后裔,武王肯定不会把陈国的政治地位定得很低,事实上陈国第一任国君『陈胡公』为侯爵;三是陈国是妫姓,相对来说比较生僻。
地理位置来看的话,郑、宋、陈相互接壤,郑国在西、宋国在东,陈国由郑宋交界处向南延伸。
春秋时期因为郑、宋等国戏份不少,陈国因与其之间的关系也得到大量的出场机会。
但也因陈国靠近南方,难免后来就被楚国给盯上……
春秋以来,『陈桓公』让人印象深刻,他于公元前754年─公元前707年在位,代表作便是大义灭亲的典故中协助卫国杀死州吁,当了一回形象比较正面的配角。
陈桓公去世后,『太子免』被异母弟『陈佗』杀害,陈佗随后自立为君,陈国此时处于内乱,繻葛之战中郑国也正是以陈国为突破口最终一举击败桓王。
陈佗在位不久便被陈桓公的次子『妫跃』和其他兄弟设计杀死,妫跃也就是后来的『陈厉公』。
陈厉公在位七年去世,陈桓公的第三个儿子『妫林』即位,后称『陈庄公』;
陈庄公刚好也干了七年便去世,于是陈桓公的少子『杵臼』又成为了『陈宣公』。
我们看到春秋时代的陈国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太平,陈桓公的三个儿子轮流坐庄当了三任国君,只是本来该当上国君的太子却又早早被弑杀……
大体来说的话,陈国并不算很强,但这也得看跟谁比, 跟齐、鲁、宋、郑等比的确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但也绝不是活不过两集的诸侯国这个档次。
事实上在中原一带一直到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诸侯国除了齐、鲁、宋、郑、卫,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诸侯国则还有陈国以及同样靠近南方的蔡国。
说了这么多陈国的事情反倒把美女息妫给冷落了,实在是罪过。
息妫究竟有多美?
有人说息妫脸若桃花,也有人说息妫出生时刚好桃花开放,因此息妫后来被称为『桃花夫人』。
想要成为夫人,自然先得完婚,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说的事情正是与桃花夫人一段离奇又曲折的婚姻经历有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路过来,美女我们提到的已经不少,前面的内容里,『四大妖姬』中的妺喜、妲己及褒姒分别登场,戏份只剩四分之一;春秋以来,比较知名的比如庄姜、宣姜以及文姜也相继亮相。
美女总是让人向往的,要不后来孔子也不会跟『南子』搞得那么暧昧。
子曰:关我啥事……
但是美女出现在历史里面又一般是要出事的,妺喜、妲己及褒姒分别见证了各自所在朝代的灭亡,顺便还背了口『红颜祸水』的大锅;庄姜无子,间接引发了卫国的动乱,宣姜害死儿子,导致卫国更乱,文姜克服,于是鲁桓公惨死。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美女的出现必须伴随着事故的发生么?
通常情况下的确是这个样子,以前的美女们既不能登台,也不能走秀,要不搞点事出来,历史又怎能记住她们……
还是在公元前680年前后,又有一位美女要出场了,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搞事,又搞出怎样一些事情的。
当然,强调一点,女性在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时期,很多事虽因女人而起,但真正搞事的其实往往是男人……
这位美女叫『息妫』『音同贵,前面有提到』,陈国『陈庄公』之女。
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对陈国做个简单的介绍。
当年武王分封时将舜的后裔『妫满』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一带』,后陈国迁都至『宛丘』『今河南淮阳附近』。
这里面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信息,一是陈国是非姬姓的诸侯国;二是根据前面说过的『三恪之制』,作为舜的后裔,武王肯定不会把陈国的政治地位定得很低,事实上陈国第一任国君『陈胡公』为侯爵;三是陈国是妫姓,相对来说比较生僻。
地理位置来看的话,郑、宋、陈相互接壤,郑国在西、宋国在东,陈国由郑宋交界处向南延伸。
春秋时期因为郑、宋等国戏份不少,陈国因与其之间的关系也得到大量的出场机会。
但也因陈国靠近南方,难免后来就被楚国给盯上……
春秋以来,『陈桓公』让人印象深刻,他于公元前754年─公元前707年在位,代表作便是大义灭亲的典故中协助卫国杀死州吁,当了一回形象比较正面的配角。
陈桓公去世后,『太子免』被异母弟『陈佗』杀害,陈佗随后自立为君,陈国此时处于内乱,繻葛之战中郑国也正是以陈国为突破口最终一举击败桓王。
陈佗在位不久便被陈桓公的次子『妫跃』和其他兄弟设计杀死,妫跃也就是后来的『陈厉公』。
陈厉公在位七年去世,陈桓公的第三个儿子『妫林』即位,后称『陈庄公』;
陈庄公刚好也干了七年便去世,于是陈桓公的少子『杵臼』又成为了『陈宣公』。
我们看到春秋时代的陈国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太平,陈桓公的三个儿子轮流坐庄当了三任国君,只是本来该当上国君的太子却又早早被弑杀……
大体来说的话,陈国并不算很强,但这也得看跟谁比, 跟齐、鲁、宋、郑等比的确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但也绝不是活不过两集的诸侯国这个档次。
事实上在中原一带一直到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诸侯国除了齐、鲁、宋、郑、卫,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诸侯国则还有陈国以及同样靠近南方的蔡国。
说了这么多陈国的事情反倒把美女息妫给冷落了,实在是罪过。
息妫究竟有多美?
有人说息妫脸若桃花,也有人说息妫出生时刚好桃花开放,因此息妫后来被称为『桃花夫人』。
想要成为夫人,自然先得完婚,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说的事情正是与桃花夫人一段离奇又曲折的婚姻经历有关。
@禅___静 2015-12-17 10:47:01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o弘毅o 2015-12-19 23:08:14
好像可以回复了...
-----------------------------
@禅___静 2015-12-19 23:30:10
咦 终于可以了
-----------------------------
很神奇吧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o弘毅o 2015-12-19 23:08:14
好像可以回复了...
-----------------------------
@禅___静 2015-12-19 23:30:10
咦 终于可以了
-----------------------------
很神奇吧
@禅___静 2015-12-17 10:47:01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o弘毅o 2015-12-19 23:08:14
好像可以回复了...
-----------------------------
@禅___静 2015-12-19 23:30:10
咦 终于可以了
-----------------------------
睡鸟
晚安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o弘毅o 2015-12-19 23:08:14
好像可以回复了...
-----------------------------
@禅___静 2015-12-19 23:30:10
咦 终于可以了
-----------------------------
睡鸟
晚安
@禅___静 2015-12-17 10:47:01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o弘毅o 2015-12-19 23:08:14
好像可以回复了...
-----------------------------
@禅___静 2015-12-19 23:30:10
咦 终于可以了
-----------------------------
@o弘毅o 2015-12-19 23:32:33
很神奇吧
-----------------------------
@禅___静 2015-12-20 15:06:51
毛线神经,其他的版块早就可以了
-----------------------------
看来是我落伍了啊...
@o弘毅o
怎么会不出现呢~
-----------------------------
@o弘毅o 2015-12-19 23:08:14
好像可以回复了...
-----------------------------
@禅___静 2015-12-19 23:30:10
咦 终于可以了
-----------------------------
@o弘毅o 2015-12-19 23:32:33
很神奇吧
-----------------------------
@禅___静 2015-12-20 15:06:51
毛线神经,其他的版块早就可以了
-----------------------------
看来是我落伍了啊...
@Cassie向阳花 2015-12-19 22:28:23
给楼主暖贴,楼主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木有更呢?
-----------------------------
@o弘毅o 2015-12-19 22:40:35
抱歉
来晚啦
-----------------------------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19:42:44
哈哈,楼主喜欢熬夜呀
-----------------------------
惭愧
晚上人能静下来些...
给楼主暖贴,楼主今天怎么这么晚还木有更呢?
-----------------------------
@o弘毅o 2015-12-19 22:40:35
抱歉
来晚啦
-----------------------------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19:42:44
哈哈,楼主喜欢熬夜呀
-----------------------------
惭愧
晚上人能静下来些...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19:56:43
@o弘毅o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额
谢谢支持
@o弘毅o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额
谢谢支持
@o弘毅o 2015-12-20 20:01:32
额
谢谢支持
-----------------------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20:07:09
不太会玩天涯,弄了半天才弄明白怎么打赏。。
-----------------------------
就是个形式而已
其实说真的能坚持看下去个人觉得已经是最大的打赏了
额
谢谢支持
-----------------------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20:07:09
不太会玩天涯,弄了半天才弄明白怎么打赏。。
-----------------------------
就是个形式而已
其实说真的能坚持看下去个人觉得已经是最大的打赏了
@o弘毅o 2015-12-20 20:10:58
就是个形式而已
其实说真的能坚持看下去个人觉得已经是最大的打赏了
-----------------------------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20:30:55
是啊,只是形式而已,其实作为粉丝表示,楼主能继续更下去,我就能坚持看完哦~~
-----------------------------
我一定会尽力更下去的
有批评和建议欢迎提出来
我及时改进
就是个形式而已
其实说真的能坚持看下去个人觉得已经是最大的打赏了
-----------------------------
@Cassie向阳花 2015-12-20 20:30:55
是啊,只是形式而已,其实作为粉丝表示,楼主能继续更下去,我就能坚持看完哦~~
-----------------------------
我一定会尽力更下去的
有批评和建议欢迎提出来
我及时改进
更之前我们看看陈国的地理位置
陈国地理位置图


这个图省略了一些不太知名的小国
主要是为了凸显陈国与楚国、蔡国以及中原的大致位置关系
主要是为了凸显陈国与楚国、蔡国以及中原的大致位置关系
开更
268 小姨子嫁人了
268 小姨子嫁人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公元前684年,陈国与息国『今河南息县一带』联系,出嫁的正是有着桃花夫人美誉的息妫。
陈、蔡、息三点成一线,蔡国位于陈国和息国的中间,因此息妫在出嫁的途中要经过蔡国。
凑巧的是,此时蔡国国君『蔡哀侯』的夫人同息妫是姐妹,这样一来息妫不是蔡哀侯的小姨子便是大姨子。
按照这姐妹俩出嫁的先后顺序推断的话,是小姨子的可能性显然要高一些。
小姨子路过蔡哀侯的地盘,蔡哀侯便有了想法,他把出嫁的队伍给拦了下来……
毫无疑问,蔡哀侯这事办得也太不地道了,小姨子出嫁他不随个礼送个大红包不说,别人送亲的队伍路过蔡国他还设个收费站……
不过蔡哀侯倒不是想趁着陈国和息国办喜事的敲上一笔,毕竟逢红白喜事凑上门来讨个赏钱那是叫花子干的事情。
息妫的美貌名声在外,蔡哀侯的真实意图是想借这个机会一睹芳容,顺便吃个豆腐……
很不幸的是,蔡哀侯主场作战,人马单薄的送亲队伍毫无抵抗之力。
息妫被蔡哀侯好生戏弄了一番,桃花夫人还没有正式成为夫人,桃花就叫早春的霜给打了。
等到息妫终于来到息国成为息夫人的时候,息侯知道了蔡哀侯搞的这出事自然大怒,息国与蔡国也算是拉下仇恨。
想想当年,齐襄公和文姜合伙给鲁桓公戴了顶绿帽子,鲁桓公身在齐国只得强压怒火。
不曾想鲁桓公还没回到鲁国就被弄死,后来鲁国也没为此时深究下去,归根结底的话还是因为鲁国打不过齐国。
问题是,息国也打不过蔡国……
谁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其实一个更比一个黑……
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得被欺,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只是息侯还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很快,楚国收到来自息国的消息,希望楚国能够帮忙打败蔡国。
具体的思路是这样的:楚国假装进攻息国,息国自然打不过,于是便向蔡国求援,蔡哀侯派军队来营救,这个时候楚国再乘机攻击蔡国,自然可以打得蔡国措手不及。
楚武王三伐随国,最后一次途中去世,因此几年之前楚国国君已经变成楚文王,楚文王继承了老爹的遗志,对逐鹿中原一事正是饥渴难耐,息国主动找上门来请求联合阴一把蔡国那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唧唧复唧唧, 哀侯人品低,到底有多低,小姨子都欺。
息侯有所思, 息侯有所忆,联系楚文王,从此把仇报。
文王闻此事,磨刀霍霍向爹娘。
不对,向猪羊。
蔡哀侯:……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意思了,蔡哀侯收到消息,楚国正要向息国进攻,息国申请援助,希望蔡国能够帮助中原的兄弟一把。
蔡哀侯欣然答应,毕竟他的小姨子息妫也在那里,兄弟可以不帮,但小姨子不能不帮。
蔡哀侯带着军队赶往息国,结果半路上楚国早就设下埋伏,息国倒是安全了,因为楚国压根就没打算进攻息国,但是蔡哀侯却被楚军活捉。
由于对息妫的无礼,息侯对蔡哀侯精心设计了一场报复的行动,虽然息国自己不够强大,但好歹依靠楚国的力量把蔡哀侯变成了俘虏,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但是故事到这里的时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蔡哀侯也会报复……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公元前684年,陈国与息国『今河南息县一带』联系,出嫁的正是有着桃花夫人美誉的息妫。
陈、蔡、息三点成一线,蔡国位于陈国和息国的中间,因此息妫在出嫁的途中要经过蔡国。
凑巧的是,此时蔡国国君『蔡哀侯』的夫人同息妫是姐妹,这样一来息妫不是蔡哀侯的小姨子便是大姨子。
按照这姐妹俩出嫁的先后顺序推断的话,是小姨子的可能性显然要高一些。
小姨子路过蔡哀侯的地盘,蔡哀侯便有了想法,他把出嫁的队伍给拦了下来……
毫无疑问,蔡哀侯这事办得也太不地道了,小姨子出嫁他不随个礼送个大红包不说,别人送亲的队伍路过蔡国他还设个收费站……
不过蔡哀侯倒不是想趁着陈国和息国办喜事的敲上一笔,毕竟逢红白喜事凑上门来讨个赏钱那是叫花子干的事情。
息妫的美貌名声在外,蔡哀侯的真实意图是想借这个机会一睹芳容,顺便吃个豆腐……
很不幸的是,蔡哀侯主场作战,人马单薄的送亲队伍毫无抵抗之力。
息妫被蔡哀侯好生戏弄了一番,桃花夫人还没有正式成为夫人,桃花就叫早春的霜给打了。
等到息妫终于来到息国成为息夫人的时候,息侯知道了蔡哀侯搞的这出事自然大怒,息国与蔡国也算是拉下仇恨。
想想当年,齐襄公和文姜合伙给鲁桓公戴了顶绿帽子,鲁桓公身在齐国只得强压怒火。
不曾想鲁桓公还没回到鲁国就被弄死,后来鲁国也没为此时深究下去,归根结底的话还是因为鲁国打不过齐国。
问题是,息国也打不过蔡国……
谁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其实一个更比一个黑……
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得被欺,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只是息侯还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很快,楚国收到来自息国的消息,希望楚国能够帮忙打败蔡国。
具体的思路是这样的:楚国假装进攻息国,息国自然打不过,于是便向蔡国求援,蔡哀侯派军队来营救,这个时候楚国再乘机攻击蔡国,自然可以打得蔡国措手不及。
楚武王三伐随国,最后一次途中去世,因此几年之前楚国国君已经变成楚文王,楚文王继承了老爹的遗志,对逐鹿中原一事正是饥渴难耐,息国主动找上门来请求联合阴一把蔡国那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唧唧复唧唧, 哀侯人品低,到底有多低,小姨子都欺。
息侯有所思, 息侯有所忆,联系楚文王,从此把仇报。
文王闻此事,磨刀霍霍向爹娘。
不对,向猪羊。
蔡哀侯:……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意思了,蔡哀侯收到消息,楚国正要向息国进攻,息国申请援助,希望蔡国能够帮助中原的兄弟一把。
蔡哀侯欣然答应,毕竟他的小姨子息妫也在那里,兄弟可以不帮,但小姨子不能不帮。
蔡哀侯带着军队赶往息国,结果半路上楚国早就设下埋伏,息国倒是安全了,因为楚国压根就没打算进攻息国,但是蔡哀侯却被楚军活捉。
由于对息妫的无礼,息侯对蔡哀侯精心设计了一场报复的行动,虽然息国自己不够强大,但好歹依靠楚国的力量把蔡哀侯变成了俘虏,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但是故事到这里的时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蔡哀侯也会报复……
说明:这一段很多资料记载得好像都不太一致,包括左传的内容感觉被后人误读的成分感觉比较多,包括左传本身的描述都不一定完全准确。
后面有机会谈谈个人对这里一些事情细节的分析和看法。
后面有机会谈谈个人对这里一些事情细节的分析和看法。
@善水心 2015-12-21 12:01:36
追了一个星期,终于追上了。楼主写的好精彩,看得好欢乐。特地注册了账户,给楼主点赞O(∩_∩)O~
-----------------------------
还专门注册账号...
追了一个星期,终于追上了。楼主写的好精彩,看得好欢乐。特地注册了账户,给楼主点赞O(∩_∩)O~
-----------------------------
还专门注册账号...
@善水心 2015-12-21 12:01:36
追了一个星期,终于追上了。楼主写的好精彩,看得好欢乐。特地注册了账户,给楼主点赞O(∩_∩)O~
-----------------------------
@o弘毅o 2015-12-21 12:37:49
还专门注册账号...
-----------------------------
@善水心 2015-12-21 14:24:34
呵呵,给你增加人气O(∩_∩)O~,什么时候更啊?
-----------------------------
一般白天有时间就码字
晚上更新
感谢支持
追了一个星期,终于追上了。楼主写的好精彩,看得好欢乐。特地注册了账户,给楼主点赞O(∩_∩)O~
-----------------------------
@o弘毅o 2015-12-21 12:37:49
还专门注册账号...
-----------------------------
@善水心 2015-12-21 14:24:34
呵呵,给你增加人气O(∩_∩)O~,什么时候更啊?
-----------------------------
一般白天有时间就码字
晚上更新
感谢支持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5:28:12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目前考证的商朝世系来看
盘庚的确是商朝的第二十位帝王
为什么小蜗牛会觉得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
是不是我哪里有误导或者没交代清楚?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目前考证的商朝世系来看
盘庚的确是商朝的第二十位帝王
为什么小蜗牛会觉得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
是不是我哪里有误导或者没交代清楚?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5:28:12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个人猜测
是不是九世之乱干扰了你的排序?
九世之乱里面不全是下一代干的
其中有一位是兄弟辈干的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个人猜测
是不是九世之乱干扰了你的排序?
九世之乱里面不全是下一代干的
其中有一位是兄弟辈干的
@o弘毅o 7785楼 2015-12-21 15:44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5:28:12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个人猜测
是不是九世之乱干扰了你的排序?
九世之乱里面不全是下一代干的
其中有一位是兄弟辈干的
-----------------------------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7:09:10
汤→二儿子外丙→三儿子中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难道我排错了
汗!商朝对天干地支真的情有独钟啊
-----------------------------
哇塞
你这弄的真是仔细啊
惭愧惭愧
的确是我个人有些地方误导里了
问题出在汤之后的不久
按照我们的说法
汤去世后二儿子外丙继位成为商朝第二任国君
在大概第六十节左右有一节叫甲乙丙丁的章节里面专门对汤之后的继位情况做过介绍
太丁作为汤的长子也是商朝的首位太子
有争议的地方正是在于他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5:28:12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个人猜测
是不是九世之乱干扰了你的排序?
九世之乱里面不全是下一代干的
其中有一位是兄弟辈干的
-----------------------------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7:09:10
汤→二儿子外丙→三儿子中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难道我排错了
汗!商朝对天干地支真的情有独钟啊
-----------------------------
哇塞
你这弄的真是仔细啊
惭愧惭愧
的确是我个人有些地方误导里了
问题出在汤之后的不久
按照我们的说法
汤去世后二儿子外丙继位成为商朝第二任国君
在大概第六十节左右有一节叫甲乙丙丁的章节里面专门对汤之后的继位情况做过介绍
太丁作为汤的长子也是商朝的首位太子
有争议的地方正是在于他
@o弘毅o 7785楼 2015-12-21 15:44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5:28:12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个人猜测
是不是九世之乱干扰了你的排序?
九世之乱里面不全是下一代干的
其中有一位是兄弟辈干的
-----------------------------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7:09:10
汤→二儿子外丙→三儿子中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难道我排错了
汗!商朝对天干地支真的情有独钟啊
-----------------------------
商朝国君一说30,一说31
区别在于有的把外丙之前的太丁也列入
不过有的地方位列入太丁 但数量仍是31...
太丁有一定的争议
有的认为太丁短暂在位
有的认为太丁先于汤去世
目前已知的甲骨文上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太丁是否当过国君
我们这里采取的是比较通用的31帝版本
因此列入了太丁
但我们也认为太丁早逝
这是个人不严谨的地方
感谢蜗牛的批评
有空我把商朝部分重新完善一下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5:28:12
楼主我发现商朝部分貌似有个错误,按照你写的顺序,盘庚应该是第十九个帝王啊,但是68节说的是第二十位帝王哇
-----------------------------
个人猜测
是不是九世之乱干扰了你的排序?
九世之乱里面不全是下一代干的
其中有一位是兄弟辈干的
-----------------------------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7:09:10
汤→二儿子外丙→三儿子中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难道我排错了
汗!商朝对天干地支真的情有独钟啊
-----------------------------
商朝国君一说30,一说31
区别在于有的把外丙之前的太丁也列入
不过有的地方位列入太丁 但数量仍是31...
太丁有一定的争议
有的认为太丁短暂在位
有的认为太丁先于汤去世
目前已知的甲骨文上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太丁是否当过国君
我们这里采取的是比较通用的31帝版本
因此列入了太丁
但我们也认为太丁早逝
这是个人不严谨的地方
感谢蜗牛的批评
有空我把商朝部分重新完善一下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8:20:21
奥,也就是把汤的长子也算上了嘛。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封神榜中商纣王的都城不是朝歌吗,所以盘庚以后还有没有迁过都?唉!这么事儿多的读者。。。-_-||
-----------------------------
呵呵
不要着急
朝歌的事情你接着看
后面有解释的
奥,也就是把汤的长子也算上了嘛。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封神榜中商纣王的都城不是朝歌吗,所以盘庚以后还有没有迁过都?唉!这么事儿多的读者。。。-_-||
-----------------------------
呵呵
不要着急
朝歌的事情你接着看
后面有解释的
@小小蜗牛啦啦啦 2015-12-21 18:20:21
奥,也就是把汤的长子也算上了嘛。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封神榜中商纣王的都城不是朝歌吗,所以盘庚以后还有没有迁过都?唉!这么事儿多的读者。。。-_-||
-----------------------------
你提到的纣王会是我们商朝介绍的一个重点
当然
如果对纣王还停留在封神榜上面的话
看到的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纣王
奥,也就是把汤的长子也算上了嘛。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封神榜中商纣王的都城不是朝歌吗,所以盘庚以后还有没有迁过都?唉!这么事儿多的读者。。。-_-||
-----------------------------
你提到的纣王会是我们商朝介绍的一个重点
当然
如果对纣王还停留在封神榜上面的话
看到的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纣王
@o弘毅o
@禅___静
才女这二天跑哪去了...
--------------------------
@禅___静 2015-12-16 19:09:05
自从楼中楼之后,我得手机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
不科学
才女又潜水了
@禅___静
才女这二天跑哪去了...
--------------------------
@禅___静 2015-12-16 19:09:05
自从楼中楼之后,我得手机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
不科学
才女又潜水了
@Cassie向阳花 2015-12-21 19:41:22
顶贴~~
-----------------------------
谢谢向阳花
顶贴~~
-----------------------------
谢谢向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