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821228 2015-12-31 13:58:06
曹操那个头盖骨是怎么回事?难道还真是华佗给他开颅取下来一块?还是说死后取出一块放儿子墓里?为什么呢?
-----------------------------
这就是一个笑话,调戏所谓砖家的....................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2015-12-31 13:52:45
楼主,楼主,你也对 历史 感兴趣么?我也是额。
我特别喜欢战国里的如姬。就是帮信陵君窃符那个。好一个有胆有识,重情重义的女子啊。
-----------------------------
好
我记住你了
我们是按时间顺序介绍的
还没介绍到那里来
后面一定会八如姬的
@我为看文而注册 2015-12-31 13:53:04
楼主真是精力旺盛 又开新坑
想像楼主一样高产高质 金戈一片一夜管用
-----------------------------
这个贴也被你发现了...............
我勒个去
这会我才发现标题里面都有错别字.......................................
@小市民李苏苏 227楼 2015-12-31 19:50
说起秦昭襄王也真是绝了 他生母宣太后一直把持朝政 直到他四十多岁呀?
百度: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5岁。
也就是说 秦昭襄王真正当家才15年呀? 宣太后真不是一般的女强人呀
-----------------------------
@低调行事才是王道 2015-12-31 21:03:56
秦昭襄王也够长寿了的
-----------------------------
你们聊的很热闹啊
@一江春水向夕流 2015-12-31 18:43:34
单纯说一下孔子的事,是我听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按理,海昏侯那会,离孔子也有好几百年了,古人的咨询储存不如现在,就算先进如现在,你能说得清一个几百年前的明朝人的具体出生年岁?所以我觉得仅凭海昏侯出土的屏风认定孔子的真实年纪,并不能服人,只能说又多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
你这个贴我专门回一下
你说的很多,目前的学术界其实还是很严谨的,很少把孤证拿来直接做结论。
孔子屏风一事只能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素菜,关键是孔子的出生的确有模糊的地方,所以才被炒得很热。
墓葬的情况来看,刘贺应该还是推崇孔子的,毕竟我们要注意他称王就是在今山东境内,成长环境可能会有影响,后面我会搜集素材了专门介绍刘贺与儒家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也需要竹简的解读支持。
@小市民李苏苏 220楼 2015-12-31 17:30
@小市民李苏苏 165楼 2015-12-31 10:49
别说刘贺得罪霍光被废 在汉书中被黑成屎了
看人家秦武王 招惹现代人啥呀 不就是个举鼎失手被砸死的逗比嘛
在芈月传里被黑成弱智了
-----------------------------
@低调行事才是王道 2015-12-31 12:41:28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秦武王打基础是有功的,这样还被黑啊!
-----------------------------
是呀 其他朝代皇……
-----------------------------
@低调行事才是王道 2015-12-31 19:06:38
现在想想秦朝 历史 很是励志,在中原老牌贵族眼里,秦朝不过是暴发户,不识礼数的边陲蛮民,根本瞧不起,但是最后一步步蚕食中原,统一中国。我估计历代秦王都憋着一口气吧!
-----------------------------
呵呵 后面抽时间谈谈个人的看法
@煮西湖 2016-01-01 00:03:23
不知不觉的在这楼里跨了年了~~~~~~~~~~~~~~~~~~~~新年快乐
-----------------------------
荣幸之至 新年好
@征岚雪影 2016-01-01 08:20:37
看到一半才发现是楼主写的
-----------------------------
嘿嘿 博士也有后知后觉的时候
@我爱大金毛 2016-01-01 11:23:32
楼主,新年快乐~~然后快更贴!!
-----------------------------
大过节的我们还是喜庆点
暂时不提墓葬的事情了吧
我这个理由很充分吧
节后一定加紧更
@可口666 2016-01-02 22:37:25
很喜欢看这种考古贴,长知识,又有趣。
可怜的墓主,人家睡得好好的,要被挖出来展览。又想现在火葬了,我们的后人不能从墓里发现什么了,要不要国家把一些重要的东西,十年或五年埋一次,以备后人了解我们现在的 历史 。
-----------------------------
其实还好了
如果墓葬里面能够发现点什么为刘贺正名的话对他也不是件坏事
18 如何看待此次刘贺墓葬的挖掘工作
其实从不断的宣传我们不难看出,此次刘贺墓葬更多的称呼是海昏侯,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对刘贺去世前身份的确认,更重要的是,刘贺墓葬更多象征的是西汉列侯墓葬的一个范本。
刘贺历经王---》帝---》侯的转变过程,所以很多人会考虑他会一怎样的身份下葬。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汉宣帝登基后一度担心刘贺作乱,因此对刘贺有必要的监视,再加上昌邑王被废,实际上刘贺政治上翻盘的可能性基本丧失。
再后来汉宣帝也是看到刘贺对他已经没有威胁,因此才考虑给他封侯,毫无疑问的是,刘贺是以侯的身份去世并下葬的。
当然,从整个墓葬陵墓的规格来看的确堪称豪华,比起一般的列侯估计是要高出一些的,不过这与他老爹的财产没有被充公应该关系紧密,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刘贺墓葬仍然只是西汉列侯的一个参考标本,比起汉朝皇帝那应该不是一个档次的。
从介绍来看,刘贺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还有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里面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具有汉代高等级墓葬所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汉列侯的墓园制度。
比较巧的是,另外一座曾经相当轰动的墓葬马王堆汉墓身份与刘贺近似,出土的宝物和资料等影响至今,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看看马王堆汉墓有哪些话题值得我们关注。
@飞翔的罗马 2016-01-03 21:50:57
他或许不是个逗比,但绝对是个莽夫。想一开始就将长安以霍光为首的政治集团给端了。
也不想想,霍光自怎么说都是三朝老臣,官居大司马大将军,即便不领实际兵权,也是权倾朝野,这么容易被端。
他老祖宗汉文帝还懂得就带母亲到长安即位,等刘邦的老臣们都过世才独揽朝政,他爷爷汉武帝刘彻在窦太后过世前还不是忍耐。比起汉宣帝那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城府,心机差远了。不给人留活路,别人有如何让他安稳做皇帝,加......
-----------------------------
同意你这个说法
蛛丝马迹来看刘贺在登基的初期步子可能迈的大了点扯到霍光的蛋了
于是霍光等前朝势力把刘贺直接就做掉了
这样的可能性还是较高的
辛追夫人蜡像
出土时距今2000多年,当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软结缔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
千年不腐,堪称奇迹。

女尸本身的图片卖相不好,重口味的同志不妨自行搜索,这里就不贴图了
襌衣
马王堆出土了两件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分别只重48g、49g,二千年以后据说工艺已经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19 神奇马王堆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出土于上个世界70年代的湖南长沙,影响至今。
马王堆汉墓包括3座墓葬,分属利苍及其夫人和儿子,埋葬于不同时期,利苍墓最早,儿子其次,其夫人辛追,也就是那具不腐女尸,下葬最晚。
马王堆挖掘时中国处于一个比较敏感时期,我们就不多说了,注意是什么时期挖的就行,可以显而易见的是当时考古工作人员的艰辛。
马王堆墓葬除了有不腐女尸和超轻襌衣这样极具炒作的话题之外,个人看来更重要的还是里面出土的大量简牍,这些文物资料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到西汉初期汉朝的部分风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先秦时期不为人知的一面。
马王堆汉墓发现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除《周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内容涉及思想、军事、天文、医学、地理等各领域,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这是中国考古学上继汉代发现“孔府壁中书”、晋代发现“汲冢竹书”、清末发现敦煌藏经洞经卷文书之后的古代典籍资料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在古文献学和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战国纵横家书》一书直接就否认了史记中关于部分纵横家活跃年代的内容,重新定义了当年如苏秦、张仪等人的事迹。
比如《春秋事语》与左传等传世史书稍有差异,再比如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等等。
一座墓葬,大量的文字资料,直接重新书写历史,这大概是个人最感兴趣的地方。
考古队员曾经发现一个漂亮的漆器,打开盖子时都吓尿了,因为发现里面是水,而且漂了一层藕片,两千多年前的藕片。
据说当时要把这盆藕片汤端去照相,但是就只是一端一放,漆器里就只剩下几片藕片了,后来再一折腾时,藕片就全都化了..............................
20 马王堆与海昏侯
前面我们说了,汉朝时期完整的大型墓葬很少,海昏侯墓葬是马王堆和南越王汉墓之后,国家文物局第三次派专家组进驻现场指导汉墓发掘工作。
马王堆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南越王汉墓有朋友在楼里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感谢)。
从下葬的规格上来看,南越王汉墓应该要高一级,代表的是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相当于昌邑王时期的刘贺。
不过刘贺偏偏不是以王或者帝的身份去世的,因此海昏侯墓葬与南越王汉墓在级别上是有区别的。
至于马王堆,利苍早年随刘邦创业,后来是长沙王丞相,被封轪候,因此从身份和地位来看,马王堆与海昏侯是近似的,代表的是西汉时期列侯这个档次。
马王堆的墓葬分1、2、3号墓,依次对应的是利苍儿子、利苍和利苍夫人,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出土于1、3号墓,这与目前海昏侯墓葬的挖掘情况有一定的区别,当然比较可惜的是海昏侯夫人墓葬本身已经遭受破坏,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目前的信息表明海昏侯墓葬同样出土很多精美的文物,当然由于所处的年代信息资讯流通的渠道已经完全不同,不能拿马王堆时的轰动程度跟现在来比较,目前海昏侯墓葬中的绝大部分文物都还在整理当中,我们相信接下来肯定会有几件大杀器放置于博物馆。
更重要的是,海昏侯墓葬中发现的简牍数量据说已经过万,文字类的信息是肯定少不了的,对比下马王堆中的众多绝世文献,想想都令人激动。
不过坏的消息是,马王堆汉墓埋葬于西汉早期,海昏侯墓已经较晚,中间以汉武帝刘彻为分水岭。
我们为什么要提刘彻?
因为刘彻以后中原文化开始逐渐趋于大一统,儒家成为主流,这可能也是目前海昏侯墓葬中大量资料都与孔子或者儒家相关的一个原因。
所以遗憾的是,马王堆墓葬中各种各样文献资料的盛况很有可能我们在海昏侯墓葬中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儒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