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江湖]借于麻麻的《女相》八一八“帅哥成群、高智商低情商、乱伦淫虐”的北齐皇室

  晕,我不就是回了趟家吃了个饭么,已经翻到第三页了。

  大家帮忙配图得了,找图太麻烦。

  接着八——

  拒《北齐书》记载:

  “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文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则梦大龙,首尾属天地,张口动目,势状惊人;孕孝昭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则梦龙浴于海;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孕襄城、博陵二王,梦鼠入衣下。”

  这六男二女,分别是:

  嫡长子:文襄帝高澄——神情俊爽

  嫡次子:文宣帝高洋——鳞身重踝

  嫡六子:孝昭帝高演——美姿貌,有气度

  嫡八子:襄城景王高淯——容貌甚美

  嫡九子:武成帝高湛——仪表瑰杰

  嫡十二子:博陵文简王高济——存在感太弱,没有容貌方面的记载

  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元魏孝武帝和孝静帝元修为后,所以,娄昭君的八个孩子,有四个皇帝,两个皇后。

  接着说高欢和娄昭君,北魏后期,因为皇帝年幼昏聩,胡太后淫乱乱政,为了与情夫私通,竟然把亲生儿子毒死了。导致后来六镇起义,各地群雄并起,军阀混战。其中打打杀杀过滤下来的最大的一个豪强就是尔朱荣,尔朱荣也是不亚于高欢的一代枭雄。可惜对比高欢,他少了一点果敢和运气,当年他攻破洛阳,大肆杀戮群臣和后族,得罪了不少人。

  满朝文武几乎被他屠戮殆尽,尔朱荣心里就有些后怕了,先立了元魏一个小娃娃做皇帝,后来又迎接隐居的宗室元子攸为帝,这就是孝庄帝。元子攸这个家伙也是个极品,原先的时候装成一副隐士高人的模样不问世事。尔朱荣迎他为帝后,他立马杀了小娃娃,正经八百当起皇帝来。

  要说孝庄帝也算北魏混乱软弱的后期比较有骨气和魄力的一个,他被迎为皇帝,又被尔朱荣许嫁女儿,可想而知就是一个傀儡。但是他不甘心当傀儡,把尔朱荣骗进了宫中,亲手用刀捅死了。这就捅了马蜂窝,他虽然比较有魄力,却并不算有脑子,毕竟国家军政大权掌握在尔朱氏手中。没多久,就让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率领军队攻破洛阳掳走了,不几天就被咔嚓了。

  但是尔朱兆也是个空有武力没有脑子的家伙,不多久,兵权就让高欢瓦解去一大部分,并且被高欢骗到山东等地韬光养晦,后来逼反六镇,把尔朱兆打跑了。

  后来就不用说了,高欢全线接手当时尔朱荣的势力,成了北魏一家独大的豪强,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后来他宿命的敌人宇文泰正在另一支较小的豪强贺拔胜军中悄悄崛起。

  高欢掌握北魏政权后,一时风头无量,同样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元脩,也把女儿嫁给了他做皇后——就是娄昭君的长女。但是元脩同样也是一个不甘心做傀儡的,高欢那时其实没有心思篡位的,他那时候觉得做一个大豪强已经不错了。但是有尔朱荣前车之鉴,元脩说什么也不放心,总觉得高欢要反,想提前把他除掉。可惜同样智商不够,也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要打高欢的企图失败后,高欢愤而带军开赴洛阳。

  他心虚吓得不行了,听信了已经占据关中地区、形成自己势力的宇文泰的“甜言蜜语”,扔下高后,仓皇逃到关中地区了。高欢快马加鞭都没追上啊,可怜高后只能跟着父亲回家了。

  高后的遭遇其实和被杀的孝庄帝皇后尔朱氏遭遇挺像的,她命好,赢的一方是他的父亲。但是尔朱氏就比较可怜了,她容貌非常美,高欢又好色,自然不能放过她。她虽然性子刚烈,最终还是屈服了。可叹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先为后,后为妾”的皇后。很搞笑的是,后来高欢又纳了她的堂兄尔朱兆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侄女尔朱英娥为妾,因此当时被人称为“大尔朱”和“小尔朱”。

  尔朱后
  
  高欢其实是一个很厚道的人,他虽然权倾一时,谋朝篡位的心思却并不强烈,而且他顾惜名声,对他手下的傀儡皇帝都是极致尊崇。北魏孝武帝企图铲除他,事败后仓皇逃到宇文泰控制的西北地区,不过是从龙口下又逃到了虎口中而已,但是宇文泰却并不像高欢那么尊敬他。

  北朝实际上极品辈出,孝武帝也不是个能居人后的,虽然逃到长安仍然是傀儡皇帝,却不改欢天酒地的本性,他对高欢的女儿高后并没有多少情分,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对高氏颇为忌惮,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地相待。他最爱的实际是他的三个从妹,据史书记载,
  “帝之在洛也,从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同产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怿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

  由此可见,他在洛阳的时候,高后还执掌六宫的时候,就已经和自己的三个从妹平原公主明月,安德公主,蒺藜公主暗通款曲。那么什么是从妹呢?其实就是远一阶的堂妹,也就是说,孝武帝和这三个妹妹同一个曾祖父,很明显,这是乱伦。

  我记得有研究表明,有些人乱伦其实和他的基因有关,甚至有遗传性,对于孝武帝我也觉得诧异,他最爱的竟然都是自己的妹妹。在洛阳的时候,迫于高欢的势力,他和几个妹妹私通也只是偷偷摸摸,等他到了长安(他逃亡之前把高后扔了,三个妹妹一个不落地全戴上了),一开始并看不清状况,以为宇文泰是忠臣,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于是与妹妹们的相亲相爱便肆无忌惮起来,但是宇文泰其人,价值观非常正经,他对封建道德标准一向倾心追随,当然不符合他利益的标准他也一向无视,比如忠君爱国。

  孝武帝欢天酒地不算,欢天酒地的对象竟然是同祖妹妹,三位公主在孝武帝眼里是心尖尖上的人,但是对宇文泰来说,不过是案板上的三棵菜,他想什么时候咔嚓就什么时候咔嚓。于是他也不含糊,立即逼着元氏宗族把明月等人杀了。

  这时候心痛如绞的孝武帝才恍然如梦醒,原来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啊,宇文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甚至比高欢更可恶,最起码面子上高欢都是敬着他的。从此以后,孝武帝日夜哀痛、晦昧不乐,对宇文泰也诸多怨言,宇文泰没高欢那么好的耐性,这事情换了尔朱荣保准想办法换了他,高欢的话多半忍着想办法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宇文泰呢?他的反应非常直接,他就是厌恶,愈加厌恶他,然后某一天派人毒死了他,另立了一位新皇帝。

  北魏后期的几位皇帝虽然都是傀儡,但是孝庄帝和孝武帝明显是有点魄力的,这不同于其他的傀儡皇帝,一味软弱苟活。只是这两人都有个毛病,志大才疏,而且看不太清状况,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就算你侥幸把权臣杀了,譬如孝庄帝就成功谋杀了尔朱荣,但是兵权仍然在各路豪强手中,你杀了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站起来。关键他们没有理解毛主席“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当初gcd没有建军,一样会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

  忘了说一句,北魏元氏皇族也多出帅哥,当年胡太后把姿容俊逸的清河王元怿骗到宫里,软禁了数天,直到同意与她相好才将他放出宫去。后来清河王就靠着胡太后的宠爱,整治了一批奸臣,好好清理了一下朝政,可惜树大招风,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暗地里被谋害了。胡太后痛不欲生了很是一段时间。


  孝武帝与明月——
  
  高欢到洛阳后,见孝武帝跑了,心里总觉得郁闷和惶恐,他就是想给孝武帝一点颜色看看,让他别老想着铲除自己,谁知道孝武帝这么不禁吓。又老觉得别人一定会想是自己逼走了皇帝,名声肯定就不好听了,越想越郁闷,越想就越越惶恐,看着洛阳就越发不顺眼起来,就想着迁都。实际上高欢想迁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洛阳离宇文泰控制的地区太近,而他的起家之地晋阳又离着洛阳太远,远离皇帝和朝廷,朝政就难以控制,所以他才决心迁都。

  几十万王公大臣和洛阳百姓仓皇就道,浩浩荡荡前往邺城,也就是今河北邺县地区。偌大一个洛阳城,曾经繁华无匹的一国都城就这样迅速没落。

  高欢没有追上孝武帝,只好另立皇帝,关于立谁为帝,还出了一个笑话。

  当时,高欢为了防止人们说他立个娃娃好以后篡权,就估摸着要立一个成年的皇帝,他在当时没跟着孝武帝逃走的元魏宗室里踅摸了一圈,最后就定下了当时的清河王元亶。不知道怎么,这口风就传了出去,元亶喜不自胜,立即用起皇帝的仪仗来了,出入以皇帝自称。高欢对他这种不入流的作为十分厌恶,于是就立了他的儿子、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

  这样,元亶自然羞愧得无地自容,带好家眷都跑出一段距离了,又让高欢派人追了回来,温言却说了一番,这才觉得面子上好看了一点。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也是个风姿秀雅的帅哥,只是没有高家人美得那么霸道罢了
  
  高欢的八卦除了娄昭君自备聘礼下嫁的故事成为一时的话题外,还有孝庄帝的皇后尔朱英娥(前面说错了,我记忆出现偏差,她的名字是尔朱英娥,小尔朱无名字记载)成为了他的妾侍,随后尔朱兆的女儿小尔朱也嫁给了他,因此姑侄同夫。

  大尔朱的经历绝对值得现在网络小说写手写一写,她先是北魏孝明帝的皇后——孝明帝就是被亲生母亲灵太后胡仙真、为了与情夫私通杀死的那个倒霉皇帝,后来她父亲尔朱荣攻破洛阳,把灵太后及幼主元钊全部溺死,另立了一位皇帝孝庄帝元子攸,将她从尼姑庵中接出来,又配给元子攸当皇后。

  按说孝庄帝对尔朱荣非常忌惮,后来还设计杀死了尔朱荣,以他的个性就应该像孝武帝对待高后一样,不会有什么真心,然而事实是孝庄帝却是极爱尔朱英娥。

  尔朱英娥为什么受到自孝明帝、孝庄帝乃至高欢的倾心,我想她一是当时冠绝一时的美貌,二是她从小习武,个性刚直,不同于庸脂俗粉。当初尔朱英娥与孝明帝为后,久不生养,颇受性情严酷的灵太后胡仙真厌恶,孝明帝活着时对她百般维护,但是被毒死后,胡太后就把尔朱后赶到尼姑庵里去了。后来她的父亲就把她接走嫁给了孝庄帝。

  孝庄帝对尔朱后一往情深,他杀了她的父亲却一直没有动她,直到她的堂兄尔朱兆攻破洛阳将他杀死。后来几经战乱辗转,她落到了高欢手中,高欢惊为天人,立即求娶。但是她性子刚烈,一直不从,毕竟她是两朝皇后,高欢个人魅力再强她也不可能心甘情愿去给他做妾。
  说实话她能这样矫情,其实心底里是吃定了高欢的。高欢无计可施,后来高欢一个近臣教高欢如此说:你既然如此忠贞不二,为何当初不为孝明帝守节,又嫁给了孝庄帝为后呢?

  尔朱英娥的心里防线全线崩溃,委委屈屈做了高欢的妾室。说实话,我总觉得尔朱英娥在嫁给高欢之前是真正爱着孝庄帝的,他们之间算得上是虐恋情深,甚至孝庄帝杀了她的父亲,她都不愿因此而变节改嫁。

  但是嫁给了高欢之后呢?高欢真的是一代伟男子,他虽然好色,但是长得帅,身材好,会打仗,能哄女人开心,花心却不薄情。高欢虽然前前后后有数十位妾侍,但是每一个他都没有喜新厌旧,每一个都用心对待。天长日久,盛宠不衰的尔朱后难免不会动心。

  在郑大车出现之前,尔朱英娥一直是宠冠后院的,即使是小尔朱也没有动摇她分毫。但是郑大车不同,好色好色,无论男女,好得都是美人——郑大车的美貌越过了她。高欢妻妾几十房,最美的就是郑大车,其次就是大尔朱。郑大车入府,娄昭君一如既往八风不动,大尔朱却打翻了醋坛子,一度闹得一向长情的高欢都差点跟她决裂。

  那么郑大车又是什么来历呢?高欢似乎喜欢收集皇后王妃,郑大车原是广平王元悌(元修的嫡兄)的王妃,当初尔朱荣进洛阳,大肆杀戮王公大臣,元悌未能幸免于难,她就成了寡妇。后来高欢再打洛阳,她和父亲郑严祖一家落入高欢军中,本来按例全部斩首的。郑严祖为活命,买通狱吏,将女儿献了上去。如此倾城国色,高欢没见还好,一见之下怎能放手?郑严祖一家不但免了死罪,而且还加官进爵,平步青云。

  大家是不是觉得郑大车这个名字很囧,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也觉得滑稽的很,实际上这个名字却是有来历的,而且来历非常风雅,出自诗经《大车》。

  天涯里大家都说,啊,我是大叔控,我控陈道明啊……我是正太控,我控水嫩水嫩的美正太啊。那么郑大车是什么控呢?高欢很明显是大叔,而且相对于只是做演员演绎帝王将相就能控住一干女人的陈道明,高欢明显是货真价实、刀枪里出来的大英雄,但是郑mm却是正太控,虽然对高欢情深似海,但是她对高欢的嫡长子一代美正太高澄同样爱在心口难开。而且她的漂亮儿子高润一直到十四五岁还跟着她同寝同住,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润美姿仪,年十四五,母郑妃与之同寝,有秽杂之声。”有秽杂之声……虽然高润长大后变得很正经,但是他回想起来的时候恐怕或多或少都有点阴影吧。

  那么接下来就说到我们兰陵王的美人爹爹高澄同学了。

  郑大车
  
  兰陵王的爹爹高澄绝对是高家高智商低情商的代表人物了,12岁就入朝辅政,十七八岁岁就牢牢把持国家军政大权,最后却在温柔乡里被一个厨子捅死了。

  高澄的生平其实挺囧的,他幼年的时候过的比较惨淡,他老爹要造反,他就不得不跟着东奔西跑、颠沛流离,每天不是在打仗就是在逃亡的路上。也不知道为什么,高欢对其他儿子都非常慈爱,就是对他非常严苛,这也造成了高澄囧娃的个性。

  有一次在逃亡的路上,四岁的高澄屡次从牛背上跌落下来,高欢火了,张弓引箭就要射死高澄,吓得娄昭君大呼随臣段荣,还是段荣一把把他抱起来才幸免于难。

  后来他爹好不容易打下了天下,日子该过的平静一点吧,结果高欢三天两头就揍他一回,心情不好揍揍他,心情好了也揍揍他。就在这样夜以继日的家暴之下,高澄的性格就有点畸形了,一方面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让他颇为自负,一方面老爹天天的打压又让他有点卑怯。综合起来,高澄就是一个智商超高,情商超低的大男孩。

  其实我总觉得高欢对这个儿子潜意识里有点嫉妒的,老子小的时候过的那么苦,凭啥老子打来天下了你小子就不用受苦了,而且这小子还这么聪明,书都读得比我好……
  高澄,字子惠,北齐世宗文襄皇帝。

  我非常喜欢他的字,也是出自诗经,子慧,子慧,听来好像是一个温雅聪慧的男子。对比他英武霸气的父亲,高澄倒也称得上温雅聪慧,可是个性里天然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囧性。

  高澄除了继承了他爹的美貌,还继承了他爹好色的个性,这爷俩儿的口味还都相近。说实话历史上好色的皇帝数不尽数,但是像高欢父子品味这么好的可不多见,这俩人收集美人的水平那是杠杠的。

  可这爷俩好色还有不同,高欢好色还能坚持原则,不会因为女人耽误正事,但是高澄就不同了。这家伙几次因为好色差点丧命,有一回甚至险些亡国,因此史书上提到高澄的时候也不得不无奈地加了一句“甚好色”。

  他12岁的时候娶了东魏孝静帝的妹妹元仲华为妻,实际上元仲华相当于他们家的童养媳,从很小就养在他们家里,连冯翊长公主的封号也是因为高家才得来的。在古代皇室,要封长公主不是你是皇帝长女或者嫡长女就行的,因为长公主仪服同蕃王,是有封地的,必须由皇帝加号册封才可以。

  有时候我想元仲华是在高府中长大的,与高澄青梅竹马,在她个人的感情倾向中,她是倾向于高家还是元魏?其实在历史上很多女人和她一样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包括她的小姑子孝静帝的皇后小高后,父亲和丈夫相争,你希望谁赢?或者你帮谁?

  我想,理智的女人应该选择父亲,因为大多时候下,如果没有不得已的利益冲突,父亲不会放弃骨肉,但是丈夫就不一定了,有时候夺权成功的丈夫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妻。

  但是元仲华比较幸运,虽然她的父家失败了,夫家赢了,但是她的荣宠和地位一直没有动摇。高澄和他的父亲一样,花心滥情却并不薄情,所以她得以以冯翊长公主——渤海王世子妃——丞相、大将军夫人——静德皇后的身份转换。
  然而对比她的婆婆娄昭君,她在高家以正室立足究竟没有足够的底气,即使高澄从没有辜负她的一点表现,尴尬的身份让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娄昭君是在自发的贤德,而她却是不得不贤德。高澄的风流浪荡比之他父亲有过之而不及,而她却不能干涉分毫,一方面她不敢拘束高澄怕红颜恩断,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来自婆婆娄昭君的压力,尤其是高澄私通父亲最宠爱的小妾郑大车事败之后。

  在高澄长到13岁时,他见过最美的美人就是郑大车,尽管他的妻子元仲华端雅秀丽,却远没有郑大车那样风姿绰约。史书上只记载他趁父亲出征的时候与郑大车偷情,却没有记载他们两个到底是谁谁勾引的谁。杜纲的《北史演义》上说是高澄对郑大车垂涎不止,先是暗通款曲被郑阿姨义正词严地拒绝,后又买通婢女迷奸了郑大车,郑氏无奈才与他苟且。但是看看后期郑阿姨与自己十四岁的亲生儿子高润在宫中“有秽杂之声”就该明白,郑阿姨其实对美正太情有独钟。又或者,毕竟高润与高澄同一个父亲,形神之间莫不是有点相似,郑阿姨多年旧情不忘,恍惚间便有点移情?

  但是不管谁先主动,但是这两人是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直到高欢回朝被婢女告发。这件事件的后果就是,高澄差点被高欢打死,要不是当时被臣子死死拉住,高澄的小命就一命呜呼了。

  好色好到命都不要,似乎是高家人的本性,高欢的妈死得早,父亲高树又给他娶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继母,因此他的弟弟赵郡王高琛小自己很多。从小他就很爱护他这个弟弟,但是他养了一堆如花似玉的少年妾室在院中,自己又常年在外征战,小娘们难保不春闺寂寞。高琛仗着年纪小从小在高欢府中走动,一来二去,和小尔朱对上眼了,两人干柴烈火,高欢回朝之后都不能让他们暂时分开。结果就被高欢撞了个正着,前面有儿子偷庶母也就算了,连弟弟也来偷嫂子,一怒之下,叫人狠狠打了高琛一顿。

  谁知道高琛自幼娇生惯养,就是一标准酒色财气的公子哥儿,体虚得很,没打两下竟然打死了。高欢悔不当初,这样说起来,高澄还不如他这个小叔叔,毕竟高欢就打了他这一次,而且即使在气头上也没想真打死他。可他爹却是真心想打死他的,小时候从牛背上落下去那一次就不说了,后来八九岁的时候被高华逼着去劝降敌方大将高敖曹,尽管后来高敖曹归顺了并且为高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当时可是要命的活啊,再就是这次偷了高欢最宠爱的小妾郑大车,也是往死里打。多亏他从小挨老爹的揍多了,已经比较抗揍,要不然不用等着大臣们求情,早就没命了。

  这事之后,高欢就想废了高澄的世子之位,另立尔朱英娥的儿子高浟。这是娄昭君跟随高欢生涯中唯一一次来自高欢的地位动摇,使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她不得不去恳求大臣们去说服高欢打掉这个念头。高澄后来能保住世子之位,也多亏他母亲这次忍辱斡旋,求得元勋司马子如的相助。

  我在找图的时候在百度高澄吧找到这么一张好玩的图,在我的印象里高澄确实是囧萌囧萌的。
  
  高澄原先的时候是替父亲镇守晋阳,也就他家的发迹和根基之地,后来高欢出兵在外,他自请入邺城辅政。那个时候,谁也没把他这个15岁的黄发小儿放在眼里,可是就是这个小娃娃,“神情俊爽,便若成人”,杀伐决断竟然不亚于他的父亲。

  当年随着他父亲起兵并生死相随的开国元老们,倚仗以往的功绩和高欢的纵容在京中作威作福,生活奢侈靡费,欺压百姓,打压众臣,一时竟然没有人能动得了他们。

  原先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弹劾过他们,当时有一个言官就下死力弹劾他们。当时高欢什么也没说,只把他带到了军营,让军士列成两队,各各拔出刀剑在头顶交叉,就让这言官从刀枪下走过。言官不明所以,真正走进去之后,抬头看见头顶明晃晃的刀剑,突然一阵腿软,等从底下走出来,身上早就吓得没有一点劲儿了。高欢这才笑着对他说,你从刀枪底下走一遍就吓成这样,你可知他们在枪林箭雨和腥风血雨中怎么闯过来的,他们现在放肆一点又怎么样呢。

  由此看来,有高欢的庇护,这群元勋贵胄们还有什么顾忌?!

  然而高澄一入朝就采取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废除以资历和名望授任官职的制度,举贤才,编制律法,并和“闺蜜”崔暹一唱一和,崔暹弹劾,他法办,短短时间就把邺城朝政治理得朝纲振肃,气象一新,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少年宰相。

  前面提到崔暹,这个家伙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人只有几分才学,善于沽名钓誉。不知道为什么,高澄对他感情很深,一直十分维护。维护到什么程度呢?崔暹有个妹妹嫁给了御史中尉高慎为妻,但是后来高慎恋上了邺城李徽伯的女儿李昌仪,就把崔暹的妹妹休了。

  高澄为了给崔暹出口气,就去调戏李昌仪,李昌仪抵死不从,并报告了丈夫说高澄逼奸她。老实说,高澄虽然和他的老爹一样喜欢人妻,但是从来不真的用强,他一个大男人,上过战场打过仗,侍从成群,想要强奸一个女人,还不手到擒来。不过高澄确有几次强奸不成的记录,所以我说高澄是个囧娃嘛,强奸从来没有成功的,小娘子一哭,他凶神恶煞的脸就挂不住了,少不得手忙脚乱地哄起来。

  高深对此十分怀恨,看他停妻再娶就能看出来不是个有心胸的人,正好此时高欢任命他做北豫州刺史,他就趁机投降西魏,献出虎牢关。宇文泰亲率大军接应一直到,一直打到邙山,东魏差点亡国。

  这段剧情是不是很熟悉?中国历史上也有这么一段“木马屠城”,特洛伊之战的导火索是海伦,那么东魏差点亡国的红颜祸水就是李昌仪。
  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对高澄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啊,好色好到这种程度,差点把江山都赔上了(那时名义上是东魏,实际上是高氏的江山)。

  高欢亲率十万大军迎战,加上军队的士气和运气才取得胜利,保住了摇摇欲坠的江山。这事后,高欢很生气,舍不得杀自己儿子,就要把崔暹干掉。高澄都自身难保了,还替崔暹求情,让高欢饶过了这一会。

  感觉这俩人就像是那种从小一块长大的公子哥儿,一块泡过妞耍过流氓,革命情谊比较深。高澄对崔暹情重如此,崔暹对高澄的情义也就是一般般,从未见他为高澄两肋插刀、赴汤蹈火过。

  世事很难能说清楚,高澄对崔暹如此,有一个人对他同样如此,那就是陈元康。陈元康出身下级官吏,高欢那是到处搜罗人才就发现了他。此人敏于行而讷于言,行事果断,为官忠直,腹有诗书,是难得的人才。因此,虽然他十分年轻,地位也不高,但是高欢却很倚重他,并把高澄交给他辅佐。他大高澄几岁,高澄几次触犯高欢,差点被废被杀,都是他从中斡旋奔波,才保得他平安。但是就像崔暹对高澄一样,高澄对陈元康却也不感冒。

  后来高澄在东柏堂遇刺,可怜只有他为高澄当刀子,肠子都流了出来,活活疼死,他要知道仍然没有救得高澄,心里会不会觉得悲怆?
  李昌仪后来还是被高澄俘虏了,并且自动请求侍奉高澄,高澄忍不住戏弄她:当初你拼死不从,何其刚烈,如今怎么就甘心了?

  海伦·李说,仅是不同往日,望将军垂怜啊。这真是当了什么还立什么。

  来张能够体现高澄傲娇模样的图片提提神——
  
  我总觉得高澄是个很可怜的娃,幼年时高欢对他的摧残,肯定对他的人格产生了一定影响,他这个人头脑非常聪明,可是性子却单纯的很,非常孩子气。最恨别人骂他“鲜卑小儿”,可是越是讨厌别人拿他当小孩,直到他死,他一直都摆脱不了那种单纯而任性的孩子气。

  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九岁,他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的父亲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对皇权心存敬畏,爱惜名声。虽然孝静帝元善见跟他年纪差不多,两人从小就一直两两相对,一起参政,他娶了元善见的妹妹,元善见娶了他的妹妹,但他却并不喜欢元善见,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崔暹。即使元善见“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文武双全,长得还不错,但是高澄却百般看不上他。一直觉得他蠢,时常派人监视着他,还写封信问问,“最近那傻子怎么样了?是不是变得更傻了?”

  高欢还活着的时候,高澄还能迫于高欢的强权对元善见维持表面的尊敬,等高欢一死,他的本性就露出来了,很显然,他无论里子里还是面子上都是把元善见当傀儡看的。

  对这个名义上的皇帝甚至能动辄打骂,这让心理落差很大的元善见一时难以接受,高澄向他劝酒的时候就甩了他脸子看,“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如此生!”

  高澄当时就大怒,骂道:“朕!朕!狗脚朕!”

  骂完还不算,让侍臣崔季舒打皇帝三拳,还非要看着他打,崔季舒哪敢,就虚打了他三拳,高澄这次心满意足地奋衣而出。

  酒醒了稍微有点后悔,就让崔季舒入宫谢罪,元善见没办法,就赐了崔季舒彩帛四百匹,崔季舒不敢要,去问高澄,高澄让他拿了一匹。

  连和高澄一起出去打猎,高澄都嫌他跑得快,立即遣人来阻止,“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可见高澄多么霸道和荒唐。

  更荒唐的还在后头,元善见不堪受辱,就想着刺杀高澄,他搞刺杀的方法也很奇葩,让人从宫里挖地道通往高府,然后伺机杀死高澄,然后挖到一座宫门口的时候,地底下喀喀的奇怪声音引起了卫兵的注意,顺着声音挖过去就发现了地道。

  结果高澄就气冲冲地跑到宫里去质问元善见了,我对你不薄啊,你干嘛要造反?

  元善见虽然心虚,脑子却还利落,轻蔑地回道,自古我只听说有臣子造反的,还没听说由皇帝造反的呢?!

  高澄一听,对哦,立马跪下来谢罪,痛苦流涕啊。

  这样一来,高澄就在历史上留下了“皇帝造反”的典故。

  不能相爱,便只能相杀——
  
  跟高澄有关有记载的女人,和他父亲比起来并不多,主要有:

  嫡妻静德皇后元仲华   
  外妇东魏琅琊公主元玉仪   
  外妇元静仪   
  妾蠕蠕公主郁久闾氏   
  妾宋氏   
  妾王氏   
  妾陈氏   
  妾燕氏   
  妾李昌仪

  高延宗的母亲陈氏原先是北魏广阳王的家妓,由此看来,高澄对女人的出身并不是很在意。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蠕蠕公主郁久闾氏。之前我记错了,蠕蠕是柔然的一支,而不是突厥的部族,当时柔然是北方草原最强大的一支游牧民族。宇文泰把持的西魏和高欢把持的东魏都相与柔然结盟,当时这位柔然公主还比较有名气,宇文泰合高欢同时向她的父亲郁久闾阿那瑰求娶。宇文泰是为当时西魏的文昭帝元宝炬求娶,高欢是为自己的儿子高澄求娶。结果蠕蠕公主全没看上,她接受东魏的求婚,但是她要嫁的是高欢,而且必须是正室地位。

  娄昭君听说后,未免高欢为难,自己搬出府中于别院居住,让出了正室的地位。但是高欢到底没有废掉娄昭君正室的位子,蠕蠕公主虽然名义上是正室,实际上阖府上下依然以娄昭君马首是瞻。蠕蠕公主心气再高,也免不了在现实面前低头。

  而不几年后,高欢身死,也许是为了为母亲出一口气,又或许是报当初蠕蠕公主鄙视自己是公子哥儿的仇,高澄纳了她为妾。

  这就是比较罕见的事件了,毕竟当初他偷车,郑娥只是他父亲的妾,但是蠕蠕公主却是高欢的嫡妻,父亲的嫡妻成了儿子的小妾,这当真是匪夷所思。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
  
  上面还提到高澄有两个外妇东魏琅琊公主元玉仪和元静仪。

  当初“河阴之难”,北魏多少王公子第流落民间,元玉仪辗转流离,成了东魏开国重臣孙腾的家妓。孙腾死后,他的夫人不容这些狐媚子在府中,全部遣散,她和婢女在路上哭哭啼啼的时候遇见了散朝归来的高澄。

  高澄从马上看去,哎呀,好漂亮一个美女姐姐啊。当晚就带到别院里xxoo了。

  据元玉仪自己说,她是北魏高阳王元斌的庶妹,但是高阳王并不认得她,包括她的姐姐元静仪。但是高澄喜欢他,还是让高阳王府认了她,甚至向皇帝申请封了她为琅琊公主。

  元静仪是元玉仪的姐姐,和高澄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崔括的妻子,所以说,高澄喜欢人妻嘛。而奇葩的是,高澄与元静仪私通,崔括是支持的,甚至因此而升官进爵。

  元玉仪姐妹说是外妇,实际上不过是高澄的姘头罢了。元仲华绝对不会阻拦高澄纳妾,但是高澄却最终没有给元玉仪一个名分,一直养在邺城东北的东柏堂,给他做办公和生活小秘。

  元玉仪之所以在高澄的生命中占得很大的分量,只是因为高澄死在了她的住处。高澄其时在东柏堂议事,和几个重臣陈元康、崔季舒、杨愔等商量着要称帝篡位。谁知道这时窜进一个人,这个人叫兰京,他托着一个盘子来献食。高澄大怒:“我未索食,何遽来?” 

  京挥刀曰:“将杀汝!”

  兰京一个厨子为什么要杀高澄呢?这要从他的身世说起,他本是南梁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出身也算高贵,但是在东魏和南梁的交战中被俘,被高澄要去当了厨子。

  一个少年将军,说是做厨子,不过是能传传菜罢了。后来他的哥哥病死,家中没有继承人,兰家就几次派人来重金赎取,但是都被高澄拒绝了。兰京屡次哀告高澄都被高澄拒绝,而且还说要是兰京再啰嗦就杀了他。

  后来有一天,高澄指着兰京说,我晚上做梦,梦见这混蛋拿刀杀我……我早晚杀了他。

  高澄这个人,前面说过了,情商奇低,他通常呼啦啦这么一说,位高权重,哪个人听了不害怕,可他自己转眼就忘了。根本没有想到,那人会怀恨在心,因此兰京破釜沉舟,拼了不要命也要弄死高澄。

  结果这一天就联合几个厨子一起进去杀了高澄,当时的高氏幕僚们,崔季舒和杨愔都跑了,只要陈元康拼命保护他,直到重伤倒地不起,躲到床下的高澄被乱刀捅死。

  元玉仪和元静仪
  
  “文襄美姿容,善言笑,谈谑之际,从容弘雅。

  性聪警,多筹策,当朝作相,听断如流。

  爱士好贤,待之以礼,有神武之风焉。

  然少壮气猛,严峻刑法。

  高慎西叛,侯景南翻,非直本怀狼戾,兼亦有惧威略。

  情欲奢淫,动乖制度。”

  北齐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字子慧——天然呆的萌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