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还有一件值得讲一讲的事情,那就是把南北朝第一祸害侯景赶到了南梁,直接导致了南梁的覆灭。
侯景原本是高欢座下大将,当年跟着高欢东征西战,战功卓著。说实话,侯景此人,虽然人品渣渣,但是军事才能在当时的东魏诸将中无人出其右,包括后来的北齐三将:段韶、斛律光、兰陵王,在他面前,就是鲁班门前弄斧。这三位后来在北齐与北周多年的对峙交战中大放异彩的中流砥柱,对上侯景也只有挨打的份。
侯景其人,胆识一流,军事素质一流,既能运筹帷幄,又能冲锋陷阵,单论军事,侯景在高澄袭爵之后能够目中无人倒是有几分底气的。
高欢还活着的时候,侯景就曾经说过,高欢在,他不敢怎么样,一旦高欢不在了,他绝对不与“鲜卑小儿”共事。
这句话就传到了高澄耳中,高澄是个喜欢记仇的娃,尽管有些仇他也经常转身就忘,但是侯景这厮太瞧不起人了。高澄的自尊心非常受打击,老爹高欢看在眼里也不由对侯景起了疑忌和防范。后来高欢病危,临终前嘱托高澄说:“侯景此人,诡计多端,又狼子野心,我死后必不能为你所用。但此人又足智多谋,朝中诸臣能克制他的只有慕容绍宗。我一直晾着他不重用,就是为了让你起用他,从而让他对你尽忠,对付侯景。”
高欢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却天生具备一个帝王所应有的素质,比如他深谙帝王权术。临终前为高澄筹划的这一步棋,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用过,他晚年时情知太子李治并未有经世大才,想多为他筹划一些,于是他就下旨贬黜当年的从龙之臣李勣为叠州都督,如果他立即赴任呢就让李治在登基之后起用他为宰相,如果他有所犹豫呢,就立即杀了他。
李勣也深谙帝王心思,从宫中接了任命出来,连家都没回,直接奔赴叠州上任。后来唐太宗临终前才对李治说:“李勣这人虽然十分忠义,但是你无恩于他,恐怕日后他无法尽心辅佐你。”
因此,唐太宗才贬黜他到边镇,让李治即位后再将他重新启用,那么李勣也必定会对唐高宗的知遇之恩万分感激,从而会尽心尽力辅佐新帝。
而高欢对慕容绍宗,就类似于唐太宗对李勣。
公元547年正月,高欢病逝。
这时候高澄的政治才能就显现出来了,他立即先发制人,秘不发丧,以其父的名义给侯景写了封信,要他到晋阳来。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侯景当初曾与高欢有过约定:“我领兵在外,为防诈谋,以后您给我写的书信,请加上一个暗号。”但是这件小事,高欢临死之前也未必想起来告诉儿子。所以适得其反,侯景接到信后立知有诈,马上起兵反叛。
其实当时侯景尾大不掉,一直都受到高欢猜忌,一旦入朝,脱离根本,就威权尽失,性命也难保,即使没有密约暗号这回事,他也不可能入京自投罗网——由此看来,高澄八九岁时,高欢考问他时弊,他皆能所中,他对国家军政大事一直就有清醒的认识。
侯景据兵反叛。河南诸州也多被侯景裹挟而响应。侯景自知后退无门,就想西往西魏,可惜宇文泰是和高欢是宿命的对手,高欢不信任的人他也一样不信任。侯景无奈,就南下叛往南梁。
梁武帝萧衍也是一代豪杰,可惜在这件事上却栽了跟头。侯景率军归降,他以为天上掉了馅饼,乐滋滋地接收了,顺带势如破竹地打了打北齐。高澄并不傻,他遵照父命,迎慕容绍宗出山。慕容绍宗的军事才能或许不如侯景,在他们共同为高欢做事的多年,他们两人参与的战争,侯景的战绩往往在他之上,从无一败。
然而就像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克星一样,侯景的克星就是慕容绍宗,一旦对上慕容绍宗,任他百般施展拳脚,慕容绍宗总能将他一一击溃。两人多番对决,每次侯景都是败退的下场,甚至有一次,慕容绍宗就要将他生擒了,他急中生智,道:高氏能够留你,不过是因为我,我若死了,你也就没用处了。
慕容绍宗想了想,对,就放水让他逃了。从而让这个祸害顺利进入南梁,直接导致了梁朝的覆灭。
高澄迅速有效的一些列军事措施,让因侯景反叛导致混乱的军政快速恢复,并且收复了几乎所有失地。
兰陵王这个美人爹爹,总是在一系列英明果敢的英雄行为之后迅速给人幻灭,比如巡查各地吏治的时候,抓住贪官,准备揍人家的时候,人家高声一呼:丞相不是说不打士子的吗?就立即憋红了脸,讷讷放了人,一个人回到家里生闷气。
渣渣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