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校长讲这故事时, 讲到最后好象有点结结巴巴, 象回到了当年的现场一样. 接连两个鬼故事, 听得让人有些恐怖. 我说, 本来也想讲一个鬼怪之类的故事的, 今天太沉闷了, 我还是讲一个逗笑的故事吧. 有些奇异的故事留待以后再讲. 我今天讲的故事叫: 小皮匠招驸马.
我曾是农村小学教师(真人真事,经历)
说, 不知何朝何代, 皇家出了个千姣百媚, 又十分有才华的公主. 公主心高气傲, 一心想招一个十分有才华的年轻男子为驸马. 公主日渐成人,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皇上征求公主的意见. 公主说, 我写一百个最难认的字, 不论军民人等; 不论贫富贵贱; 只要年龄在十八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 以百日为限, 能全部认识这一百个字的就招为驸马. 如没有这样的人, 宁可终身不嫁. 皇帝按公主的意愿, 就在城门口张贴了皇榜.
皇榜刚贴出, 就有无数读书人和豪富子弟都来看榜. 可惜认得榜上字最多的也不超过字数的一半. 许多人都是满抱希望而来, 结果是摇头叹息而去. 话说城门口有一个给人做鞋靴, 钉鞋掌的小皮匠. 二十岁左右年纪. 但巳做了好几年皮匠, 皮匠手艺还不错. 自皇榜贴出后, 他每天看到许多人来看榜, 最后都摇头叹息而去. 小皮匠摆摊的地方离皇榜不远. 他没事时也就挤到人堆里看看皇榜. 每天如此. 后来看榜的人越来越少. 小皮匠仍象以前一样, 一有空就去看一看皇榜. 眼看百日将满, 看皇榜的人只剩下偶而来一两个. 但仍是摇头叹息而去. 小皮匠却仍一如既往, 每天去看. 最后几天, 除了小皮匠外, 竟没有人来看皇榜了. 小皮匠看了皇榜, 总是摇摇头说: 哎, 一个字认不得. 到了第九十九天的下晚. 小皮匠估计今天不会有生意了, 就收拾完摊子, 见天色还早, 就又到皇榜那里去看了一次. 看了后自言自语的说, 嗯, 还是一个字认不得.
看守皇榜的官员平时也看到这小皮匠每天来看皇榜. 听小皮匠说一个字认不得就问小皮匠, 你真的是一个字认不得? 小皮匠说, 真的. 守皇榜的官员想不到这小皮匠竟有如此高的才学. 公主出的这一百个难字他竟只有一个字认不得也就很不容易了. 于是就向皇上禀报说, 自皇榜贴出后到今天, 只有一个年轻人一百个字中只有一个字认不得. 这是才学最好的一个. 请皇上圣裁. 皇帝一听, 只差一个字认不得, 这个人的才学也就很不容易了. 看来明天百日期限就到, 难道真的让公主一辈子不招驸马不成. 于是, 皇帝就亲自做公主的工作说, 只有一个字认不得的青年才俊我看也就可以了. 公主想想也是: 既然找不到一个百分之百全认识的, 找一个认识九十九个的也就马虎点算了. 于是点头答应了招此年轻人为驸马.
皇榜刚贴出, 就有无数读书人和豪富子弟都来看榜. 可惜认得榜上字最多的也不超过字数的一半. 许多人都是满抱希望而来, 结果是摇头叹息而去. 话说城门口有一个给人做鞋靴, 钉鞋掌的小皮匠. 二十岁左右年纪. 但巳做了好几年皮匠, 皮匠手艺还不错. 自皇榜贴出后, 他每天看到许多人来看榜, 最后都摇头叹息而去. 小皮匠摆摊的地方离皇榜不远. 他没事时也就挤到人堆里看看皇榜. 每天如此. 后来看榜的人越来越少. 小皮匠仍象以前一样, 一有空就去看一看皇榜. 眼看百日将满, 看皇榜的人只剩下偶而来一两个. 但仍是摇头叹息而去. 小皮匠却仍一如既往, 每天去看. 最后几天, 除了小皮匠外, 竟没有人来看皇榜了. 小皮匠看了皇榜, 总是摇摇头说: 哎, 一个字认不得. 到了第九十九天的下晚. 小皮匠估计今天不会有生意了, 就收拾完摊子, 见天色还早, 就又到皇榜那里去看了一次. 看了后自言自语的说, 嗯, 还是一个字认不得.
看守皇榜的官员平时也看到这小皮匠每天来看皇榜. 听小皮匠说一个字认不得就问小皮匠, 你真的是一个字认不得? 小皮匠说, 真的. 守皇榜的官员想不到这小皮匠竟有如此高的才学. 公主出的这一百个难字他竟只有一个字认不得也就很不容易了. 于是就向皇上禀报说, 自皇榜贴出后到今天, 只有一个年轻人一百个字中只有一个字认不得. 这是才学最好的一个. 请皇上圣裁. 皇帝一听, 只差一个字认不得, 这个人的才学也就很不容易了. 看来明天百日期限就到, 难道真的让公主一辈子不招驸马不成. 于是, 皇帝就亲自做公主的工作说, 只有一个字认不得的青年才俊我看也就可以了. 公主想想也是: 既然找不到一个百分之百全认识的, 找一个认识九十九个的也就马虎点算了. 于是点头答应了招此年轻人为驸马.
小皮匠被迎进驸马府. 被皇家正式招为驸马并诏告天下. 婚后, 公主心想, 驸马这一百个字认识九十九个, 但不知还有那一个字不认得. 于是公主就问驸马: 你说皇榜中一百个字中一个字认不得. 不知你认不得的是第几个字,, 也好让我教你. 驸马说, 我说的是一个字认不得呀. 公主说, 对呀, 是哪个字呀? 驸马说: 我不是告诉你了吗, 是一字都认不得. 到这时公主才知道驸马原来是个一个字都不认得文盲. 公主这个心里就气呀, 但木已成舟, 生米己成熟饭, 再气也没有用了. 此事还不能传出去, 传出去将会作为天下人的笑柄, 有失皇家的脸面.
话说外邦某国, 早就对中原有侵占之野心. 但中原乃上邦大国, 人才济济, 非外邦小国可比. 听说最近皇家又招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驸马, 很想来试探一下, 如果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安国定邦之材, 那就仍然年年进贡, 岁岁来朝. 如果徒有虚名, 华而不实, 那就准备大动干戈, 侵犯中原. 于是就派人出使中原, 要让番邦的宰相和中原的驸马比试才学. 一决高低.
皇上知道番邦之意, 十分震怒. 随即下旨, 请驸马与外邦宰相比试才学. 让番邦小国知道天外有天.
再说那番邦宰相心想, 中原的驸马能认识天下最难的一百个字, 才学非比寻常. 估计天文地理,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星相医卜等所有知识无所不会, 无所不精. 直接与他比试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想出了一个比试的新方法. 即用打手势的方法进行比试. 一个出题, 一个答题. 宰相出三题, 如驸马答出两题驸马胜. 如只答出一题驸马输.
到了比试这一天, 皇上命人专门搭了比试台. 文武百官和番邦官员都在台下看二人比试. 番邦的宰相早早上了比试台在那里等着. 中原的驸马拖拖拉拉好长时间才去. 他反正不知天多高地多深, 比就比呗, 谁不会打个手势? 于是就上了比试台. 这边驸马上了比试台, 公主却急坏了, 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夫君目不识丁, 如何能赢? 但又听说对方提出用打手势的方法比试, 说不定吉人天相, 老天保估, 亦未可知. 这暂且按下公主担心不提.
再说那比赛场上. 番邦宰相见驸马毫不在乎的走上了比试台, 心中就有了点畏惧. 但既来了就不能退让. 按照事先约定番邦宰相先出了第一题: 即用手指了指自己脚上的靴子. 中原驸马见他指了指自已的靴子, 也就做了回答的动作: 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那番邦宰相一看, 第一题就被他答对了. 原来他是出了个对联的上联: 脚蹬朝靴. 那驸马拍拍胸脯. 番邦宰相认为他答的是对联的下联: 身穿蟒袍. 宰相出了第二题: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作了个圆圈的姿势. 这仍是一个对联的上联即: 一统山河. 那驸马一看, 立即作出了反应: 向他伸出了一个巴掌. 那宰相一看, 怎么又被他答对了, 这正是下联: 独掌朝纲. 那宰相又出了第三题: 伸出了三个指头. 意思是: 三皇. 驸马一看他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就一下子将五个手指头全伸出来. 宰相一看又被他答对了. 意思是: 五帝. 三题驸马全胜. 那宰相输了. 但他还想挽回点几面子: 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意思是, 输归输, 但我是满腹文才. 驸马见他拍自己的肚子就拍了拍自己的屁股. 那宰相气呀, 认为驸马说他屁都不如. 但有什么办法呢, 自己巳经输了嘛.
驸马大获全胜的消息报进了皇宫, 报进了驸马府. 公主正在忐忑不安, 听说驸马取胜, 立即转忧为喜.
话说外邦某国, 早就对中原有侵占之野心. 但中原乃上邦大国, 人才济济, 非外邦小国可比. 听说最近皇家又招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驸马, 很想来试探一下, 如果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安国定邦之材, 那就仍然年年进贡, 岁岁来朝. 如果徒有虚名, 华而不实, 那就准备大动干戈, 侵犯中原. 于是就派人出使中原, 要让番邦的宰相和中原的驸马比试才学. 一决高低.
皇上知道番邦之意, 十分震怒. 随即下旨, 请驸马与外邦宰相比试才学. 让番邦小国知道天外有天.
再说那番邦宰相心想, 中原的驸马能认识天下最难的一百个字, 才学非比寻常. 估计天文地理,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星相医卜等所有知识无所不会, 无所不精. 直接与他比试肯定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想出了一个比试的新方法. 即用打手势的方法进行比试. 一个出题, 一个答题. 宰相出三题, 如驸马答出两题驸马胜. 如只答出一题驸马输.
到了比试这一天, 皇上命人专门搭了比试台. 文武百官和番邦官员都在台下看二人比试. 番邦的宰相早早上了比试台在那里等着. 中原的驸马拖拖拉拉好长时间才去. 他反正不知天多高地多深, 比就比呗, 谁不会打个手势? 于是就上了比试台. 这边驸马上了比试台, 公主却急坏了, 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夫君目不识丁, 如何能赢? 但又听说对方提出用打手势的方法比试, 说不定吉人天相, 老天保估, 亦未可知. 这暂且按下公主担心不提.
再说那比赛场上. 番邦宰相见驸马毫不在乎的走上了比试台, 心中就有了点畏惧. 但既来了就不能退让. 按照事先约定番邦宰相先出了第一题: 即用手指了指自己脚上的靴子. 中原驸马见他指了指自已的靴子, 也就做了回答的动作: 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那番邦宰相一看, 第一题就被他答对了. 原来他是出了个对联的上联: 脚蹬朝靴. 那驸马拍拍胸脯. 番邦宰相认为他答的是对联的下联: 身穿蟒袍. 宰相出了第二题: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作了个圆圈的姿势. 这仍是一个对联的上联即: 一统山河. 那驸马一看, 立即作出了反应: 向他伸出了一个巴掌. 那宰相一看, 怎么又被他答对了, 这正是下联: 独掌朝纲. 那宰相又出了第三题: 伸出了三个指头. 意思是: 三皇. 驸马一看他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就一下子将五个手指头全伸出来. 宰相一看又被他答对了. 意思是: 五帝. 三题驸马全胜. 那宰相输了. 但他还想挽回点几面子: 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意思是, 输归输, 但我是满腹文才. 驸马见他拍自己的肚子就拍了拍自己的屁股. 那宰相气呀, 认为驸马说他屁都不如. 但有什么办法呢, 自己巳经输了嘛.
驸马大获全胜的消息报进了皇宫, 报进了驸马府. 公主正在忐忑不安, 听说驸马取胜, 立即转忧为喜.
小皮匠回了驸马府. 皇上给了很多奖赏. 番邦也己服输. 公主不知驸马怎么赢的. 于是就问起比试情况. 驸马就将比试情况一长二短的告诉了公主. 驸马说, 我一上台, 那老家伙就打手势, 指了指他的皮靴. 公主知道原来番邦宰相出了个” 脚蹬朝靴” 的对联让驸马对. 公主问, 你是怎么答的? 驸马说, 我就拍了拍胸脯. 公主知道这被他蒙对了, 正是下联:” 身穿蟒袍” 于是继续问,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驸马说怎么会不知道呢? 那老家伙指了指靴子意思是问我: 你是不是皮匠? 我就拍拍胸, 实际是告诉他: 我是个皮匠. 他又打手势双手作了个圆圈, 公主这次没再打岔, 听他继续讲下去. 我知道他说的是靴子上破了这么大一个洞, 要多大的皮来补. 我就打手势告诉他, 要巴掌大的皮来补. 他又打手势问我三个钱补不补? 我伸出五个指头告诉他: 要补那么大的洞我要五个钱. 最后那老家伙做了个手势说, 要我用牛肚子上的皮来补. 我做了个手势告诉他, 牛肚子上的皮不好, 还是牛屁股上的皮好. 整个情况就是这样. 我本来是个皮匠, 补靴的这点儿屁事是难不倒我小皮匠的. 公主听到这里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番邦宰相出的比试题被他的皮匠活误打误撞的全解决了. 后来据说小皮匠在公主的调教下确实有了不少长进. 这就是我今天讲的小皮匠招驸马的故事.
今天到这里了,很快就要结束啦,呵呵。
今天到这里了,很快就要结束啦,呵呵。
第二天,按照年校长的分工,我骑着自行车到一个公社去,早上八点钟左右,路过了一个小学门口,那小学大门朝北,北面有条河,一条大河沿着河岸。我见河上不远处有桥也有条南北大路,我不知道走哪条路,是继续沿河岸向东,还是上桥沿另一条大路向北。这时只见从学校大门口出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老师,看样子也只有二十多岁年纪,手里拎着一个篮子到河里去洗菜,原来是学校里护校的教师,那时学校教师都要轮流护校的。看那年轻教师觉得十分面熟,于是我向他问路,去某某公社怎么走。他用手推了推脸上的眼镜,看了看我好像也对我认识的样子,很热情地告诉我怎么走。我道了谢,正要骑上车按他指的路走,只见他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说什么。我骑上车想着,这个人我肯定见过,好像认识,突然想起这不是某局长的第二个儿子吗?对,是他。当时怎么没有人出来呢,我在暗暗责怪自己的记性。
来到公社时,公社分管文教的主任和教育革命辅导员正在等我,我了解了他们推荐的情况和工作进度,一切都比较正常。主任告诉我,有一个人不知能不能推荐,他吃不准,生怕惹麻烦。我问什么人,他告诉我说是一个出生于富农家庭的青年,老子是阶级敌人富农分子,已经去世,家里只剩下老娘和这孩子。这孩子老老实实,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特别令人佩服的是勤奋好学,家里很困难又是这样的家庭,但他有点钱就拿来买书,自己学习,主要是科学种田方面的书,什么土地、种子等等的有上百本书,而且学得很认真,并在自己家里的自留地搞试验,生产队和大队里的人对他不理解,认为出身不好的人还买这么多书学习,还搞什么试验,简直可笑。公社主任说就是他也吃不准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能不能推荐。当然公社推荐的名额早已满了,这仅是说说而已。听了公社主任讲到这个事情我却产生了兴趣在这逆境中困境中坚持学习并搞科学试验的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人。我们下来前文教局的张局长不是讲过有特殊好的人才可不问其出身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推荐。这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在公社食堂吃过中饭,我坚持要到那个大队去走访,主任于是骑上自行车和我同去了那个大队。大队干部谈了他们大队推荐情况,说他们大队推荐上去的没被公社选上,删下来了。我们其它有没有好的青年,大队主任说有是有一个,但成分不好,我们没敢推荐。我问叫什么名字,大队主任说叫鞠××。我心中有数了这就是公社主任说吃不准的那位。我决定第二天和年校长一道来进一步了解情况。
来到公社时,公社分管文教的主任和教育革命辅导员正在等我,我了解了他们推荐的情况和工作进度,一切都比较正常。主任告诉我,有一个人不知能不能推荐,他吃不准,生怕惹麻烦。我问什么人,他告诉我说是一个出生于富农家庭的青年,老子是阶级敌人富农分子,已经去世,家里只剩下老娘和这孩子。这孩子老老实实,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特别令人佩服的是勤奋好学,家里很困难又是这样的家庭,但他有点钱就拿来买书,自己学习,主要是科学种田方面的书,什么土地、种子等等的有上百本书,而且学得很认真,并在自己家里的自留地搞试验,生产队和大队里的人对他不理解,认为出身不好的人还买这么多书学习,还搞什么试验,简直可笑。公社主任说就是他也吃不准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能不能推荐。当然公社推荐的名额早已满了,这仅是说说而已。听了公社主任讲到这个事情我却产生了兴趣在这逆境中困境中坚持学习并搞科学试验的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人。我们下来前文教局的张局长不是讲过有特殊好的人才可不问其出身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推荐。这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在公社食堂吃过中饭,我坚持要到那个大队去走访,主任于是骑上自行车和我同去了那个大队。大队干部谈了他们大队推荐情况,说他们大队推荐上去的没被公社选上,删下来了。我们其它有没有好的青年,大队主任说有是有一个,但成分不好,我们没敢推荐。我问叫什么名字,大队主任说叫鞠××。我心中有数了这就是公社主任说吃不准的那位。我决定第二天和年校长一道来进一步了解情况。
晚上,我们三人就在该公社的小旅馆住下了。这旅馆连着这里的唯一一家饭店,吃饭的人很好。除了炊事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女人做服务员,此外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义务服务员,当地人告诉我们,他叫步生,有点神经兮兮的,光棍一人。我们每人吃了一碗面,刚放下筷子,那赤裸着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头的步生连忙来帮着收碗筷。他将手伸进碗里捞了起来,很失望的说着:哎,里面没有面,只有汤,接着呼啦啦将三个半碗汤一口气喝光,将碗筷收走了。原来步生就是靠在这里帮着收拾碗筷吃客人吃剩下的残汤剩饭维持生活的。
在旅馆北面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数百名新四军(解放军)战士,据说是粟司令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首仗中牺牲的官兵全部埋葬在这里,我们决定明天上午去瞻仰烈士陵园,下午到大队去了解情况,晚上继续讲故事的活动。
年校长说:他有一次到响水县去,响水县的人出了个回文联让年校长对,该联是:响水县全县水响。他当时没有对出来,后来,有一次出差,去一个倒坝头庄上,刚进村有座坝被水冲到了,要进村必须趟着水过去。这时他想到了在响水时的那个上联,触景后想到一个绝妙的下联:倒坝头村头坝倒。
接着他讲了个黄段子。说有一个寡妇生了个孩子,这孩子长到六七岁要上学,寡妇领着孩子去见塾师,先生问,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寡妇说我也不知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好,请先生帮忙起个名字。先生说,他父亲姓什么?寡妇红了脸说,这说不准,不瞒先生怀这孩子时小妇人同时与一姓高的一姓李的和一姓陈的有关系,这孩子究竟姓什么,小夫人委实不能肯定。那先生略一思考说,那这孩子就姓郭,起名叫春海吧。那妇人说三人中没有姓郭的呀,先生说不错,我知道没有姓郭的,但这个郭春海的名字最适合这孩子了。年校长问,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不容我们回答,他解释说,你们知道郭字的字谜吗,高先生的头,李先生的脚,陈先生的耳朵耷呀耷拉。这妇女同时与高李陈三人有染,既不能确定是谁的种,那就三人兼而有之,姓郭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至于名字么,春海二字意思嘛就是三人同日每人一点。听了年校长的故事,我们都夸这塾师有水平,给孩子的名字起得好。
在旅馆北面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个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数百名新四军(解放军)战士,据说是粟司令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首仗中牺牲的官兵全部埋葬在这里,我们决定明天上午去瞻仰烈士陵园,下午到大队去了解情况,晚上继续讲故事的活动。
年校长说:他有一次到响水县去,响水县的人出了个回文联让年校长对,该联是:响水县全县水响。他当时没有对出来,后来,有一次出差,去一个倒坝头庄上,刚进村有座坝被水冲到了,要进村必须趟着水过去。这时他想到了在响水时的那个上联,触景后想到一个绝妙的下联:倒坝头村头坝倒。
接着他讲了个黄段子。说有一个寡妇生了个孩子,这孩子长到六七岁要上学,寡妇领着孩子去见塾师,先生问,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寡妇说我也不知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好,请先生帮忙起个名字。先生说,他父亲姓什么?寡妇红了脸说,这说不准,不瞒先生怀这孩子时小妇人同时与一姓高的一姓李的和一姓陈的有关系,这孩子究竟姓什么,小夫人委实不能肯定。那先生略一思考说,那这孩子就姓郭,起名叫春海吧。那妇人说三人中没有姓郭的呀,先生说不错,我知道没有姓郭的,但这个郭春海的名字最适合这孩子了。年校长问,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不容我们回答,他解释说,你们知道郭字的字谜吗,高先生的头,李先生的脚,陈先生的耳朵耷呀耷拉。这妇女同时与高李陈三人有染,既不能确定是谁的种,那就三人兼而有之,姓郭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至于名字么,春海二字意思嘛就是三人同日每人一点。听了年校长的故事,我们都夸这塾师有水平,给孩子的名字起得好。
老吴说,有一老汉到东北乡去贩卖粮食,天也是这么热,白天太热了,他就白天休息夜里赶路。这天夜里,他挑了一担高粱上路,虽说是夜里,但仍然很热,走到路上,他想天这么热,还不如不穿衣服,省得将衣服全淌汗淌湿了,于是将小褂和裤头脱下来,放到担子的一头,光着身子,一丝不挂挑着担子赶路,从初更走到四更,这时他发现挂在扁担一头的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这可急坏了老汉,总不能光着身子白天去集市上卖高粱,怎么办呢,已走了几十里路,不知掉到什么地方也无从找起,就是到庄上人家去借衣服,也不能光着身子去呀,老汉急呀。唯一的办法就是到人家去偷衣服了,至少要偷到一天短裤,否则没法见人。他走到一个庄上,将粮食担子藏在路边的田里,偷偷摸摸到人家看有没有衣服晾在外面没有收的。他走了好几家,总算看到一家的院子里晾着一件衣服,他偷偷溜进人家的院子,拿起衣服就走,还好是条裩裤,他将裩裤穿上身,这才想起没有裤带子,他又重新溜进那家院子将晾衣服的绳子解下来当裤带,即使没有上衣,白天在这大热天也就无所谓了。老汉又挑起担子,急忙赶路,他不敢再将裤子脱下来放在扁担头上了,他挑着担子赶到集上,这时天已亮了。集上的人看到老汉都感到十分稀奇,后来看他的人越来越多,老汉也感到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穿的是一条年轻女人穿的花裩裤。原来老汉偷裤时天色太黑,看不见是花裤子,再说即使看见也无法。天大亮了,老汉后面跟了一群孩子,孩子们一边跟着老汉走,一边叫嚷着,大家看啊,这里有个扒灰老头。夜里扒灰,急急忙忙穿错了媳妇的裤子。原来人们将他当作扒灰得老头儿了。
我接着老吴后面讲:夏天太热,农村中有些年纪大的老头白天只穿一条短裤,全身没有衣服的地方被太阳晒黑了,到了夜里一个人乘凉,不穿衣服尤可,有的确实连条短裤也不穿。有一老头,吃过晚饭,端了张长凳坐在门前乘凉,那是个暗星夜,老头以为天色太黑太暗,因而连短裤也没穿。不一会儿,邻居一老太婆光着上身,摇着芭蕉扇也出来乘凉,老头儿见那老太婆来了,将长凳让出了一段,老太婆说,老爹,乘凉啊?老头儿说,乘凉。老太婆也坐到了长凳上,说,天太热啦。老头儿说,热得睡不下来。老太婆用芭蕉扇指老头下身说,老爹今天还穿条白裩裤啊?老头儿支支吾吾的,嘴里嗯嗯着。老太婆又说,怎么中间补了个黑补丁啊?老太婆说着用芭蕉扇柄去指那黑补丁,老头儿连忙站起来一句话不讲进了屋。老太婆还在说,白裤子怎么补个黑补丁,要补也补个白的嘛!说的大家哈哈大笑。年校长说,故事太短,不算不算,再讲一个,老吴也附和着:再讲一个……
今天这么多了,明天去北京,下周回来这第一部就收尾了,因为差不多到这里就不再做农村小学教师了,如果大家有兴趣,会继续第二部在新的工作期间遇到和听到的趣谈怪事,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的事情了,谢谢大家支持,呵呵。
我接着老吴后面讲:夏天太热,农村中有些年纪大的老头白天只穿一条短裤,全身没有衣服的地方被太阳晒黑了,到了夜里一个人乘凉,不穿衣服尤可,有的确实连条短裤也不穿。有一老头,吃过晚饭,端了张长凳坐在门前乘凉,那是个暗星夜,老头以为天色太黑太暗,因而连短裤也没穿。不一会儿,邻居一老太婆光着上身,摇着芭蕉扇也出来乘凉,老头儿见那老太婆来了,将长凳让出了一段,老太婆说,老爹,乘凉啊?老头儿说,乘凉。老太婆也坐到了长凳上,说,天太热啦。老头儿说,热得睡不下来。老太婆用芭蕉扇指老头下身说,老爹今天还穿条白裩裤啊?老头儿支支吾吾的,嘴里嗯嗯着。老太婆又说,怎么中间补了个黑补丁啊?老太婆说着用芭蕉扇柄去指那黑补丁,老头儿连忙站起来一句话不讲进了屋。老太婆还在说,白裤子怎么补个黑补丁,要补也补个白的嘛!说的大家哈哈大笑。年校长说,故事太短,不算不算,再讲一个,老吴也附和着:再讲一个……
今天这么多了,明天去北京,下周回来这第一部就收尾了,因为差不多到这里就不再做农村小学教师了,如果大家有兴趣,会继续第二部在新的工作期间遇到和听到的趣谈怪事,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的事情了,谢谢大家支持,呵呵。
@看完烟火甾洄去 2011-7-11 17:13:00
回复第1007楼(作者:@直木林 于 2011-5-20 20:28:00)
今天有人过生日,所以更新得比较晚,
明天还要出去购物和吃大餐,
休息一天再更新,呵呵.
……......
-----------------------------
呵呵,是的。
回复第1007楼(作者:@直木林 于 2011-5-20 20:28:00)
今天有人过生日,所以更新得比较晚,
明天还要出去购物和吃大餐,
休息一天再更新,呵呵.
……......
-----------------------------
呵呵,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