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甲军折损十余人,在这般激烈的对抗中,五斩挥击之精准与统一非常重要,每斩挥出,必须形成合力,击杀来敌。毕竟,登临创造的五斩,蕴含武意,攻中有守,是重甲步兵最佳战技。若是有战士挥斩动作走形,或者步伐踏错,必然露出大破绽,胡骑一拥而上,马踏刀砍,就算是铁人也要被放倒。
非常事件处置记录,我是时空的穿梭者
折损的重甲兵就是挥斩走形,未能有效击杀敌人,被敌人反扑击倒,从而被乱马践踏而死。
前锋营中,长矛兵折损近五百人,他们人多,与匈奴铁骑的接触面自大,又没有重甲防护,折损自然要多。
前锋营中,长矛兵折损近五百人,他们人多,与匈奴铁骑的接触面自大,又没有重甲防护,折损自然要多。
然而,汉军折损五百人,换匈奴精锐铁骑折损千余人,却是罕有之大胜。无论是重甲兵还是长矛兵,均是士气大胜,狂热的目光注视着重甲军军阵之前的那个身影。
少帅——登临黑色铠甲被胡骑的鲜血染成了暗红色,两柄狰狞的战刀闪着摄人的寒芒,宛若凶兽的利爪,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匈奴铁骑的主力是好战的秃发部勇士,该族之人骁勇善战,凶悍残暴,眼见昔日活蹦乱跳的伙伴被汉人重刀砍成碎片,激发了他们的血勇,他们嗷嗷叫着,更加凶狠的冲击重甲军阵。
有那杀红眼的秃发勇士,冲到无双军近前,跳下战马,扑向无双军战士,妄图抱住战士,将战士拖出军阵。秃发勇士已经发现,汉军重甲军形成军阵后,战力彪悍,一旦落单,就是一个铁疙瘩,战力暴跌。
不过,蕴含人间极道强者武意的五斩岂是这些异族骑士能破的,
铁骑也罢,勇士也罢,但凡闯入横刀范围,俱被击杀。
铁骑也罢,勇士也罢,但凡闯入横刀范围,俱被击杀。
无双重甲军是汉军的核心,登临是无双重甲军的灵魂,自然被匈奴铁骑重点攻击。铁骑蜂拥攻击,还有无数冷箭从远处射击。登临由重甲护身,兼之体质强悍,对弯刀和冷箭攻击并不在意,右手施展五斩之际,左手刀则大开大合,收割生命,只有当冷箭射向双目时,才会以横刀上的盾防御一下。
射向登临的冷箭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形成饱和攻击,十数只箭矢侥幸射中登临重甲的关节之处,以后背居多,插在那里,箭矢的尾羽是如此醒目,宛若一个个小小旗帜,卓显登临不死战躯,更加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
汉军中军大阵。
汉军士气高涨,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到前锋营在击杀匈奴铁骑,那些往日里凶残的胡骑,此时就如纸片做的一般,被无双军利落砍杀。
汉军士气高涨,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到前锋营在击杀匈奴铁骑,那些往日里凶残的胡骑,此时就如纸片做的一般,被无双军利落砍杀。
龙思思双眸平静的注视着前锋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大军主帅应该具备的素质,但那平静眸光下的激动,就如冰川之下的激流。
她对登临带领下的重甲无双军已经够高看了,可与无双军的战绩相比,她还是低看了登临带领下无双军的实力。
如果,重甲无双军不是八百,而是八千,是一万,那么,五胡铁骑又有何惧。
她也发现,无双军之所以战力如此之强,重甲横刀是一个原因,那神奇的五斩战技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登临为帅。
她也发现,无双军之所以战力如此之强,重甲横刀是一个原因,那神奇的五斩战技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登临为帅。
这个少年仿佛拥有魔力,他带领下的无双军,士兵悍不畏死,力量仿佛无穷无尽,堪称无敌,一旦换一个人带领,战力恐怕最少下降七成。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前锋营顶住了匈奴铁骑的冲击,登临甚至创造出了胜利的契机,令战争的天平向汉军倾斜,如此机会,必须要抓住。
“传令全军,紧跟前锋营,进攻!”龙思思冷声传令道。
“传令全军,紧跟前锋营,进攻!”龙思思冷声传令道。
无双军与贾秀的长矛兵已经前行了数丈,用横刀和长矛开辟了一条鲜血之路,硬生生在将匈奴铁骑的冲击线往回顶了数丈。然而,中军未得大将军传令,是不能动的。
前锋营向前突进了数丈,与中军依然很近,中军能与之呼应,所以,此距离可以忽略不计。但前锋营并未止步,仍然在突进,中军如若不作出反应,前锋营就会与中军越来越远,直至被匈奴铁骑割裂。
摆在龙思思面前的题目并不难:中军不动,静观前锋营越行越远,单挑匈奴主力,这是庸将才会做出的选择,或者,中军跟随在前锋营后,全军突进,以五万大军之合力正面抗击匈奴主力,形成胜势,锁定胜局。
傻子才不选后者。
中军和后军突进,不是没有风险,大军前行时,两翼和后翼会暴露给匈奴铁骑,远不如原地固守时稳妥。当然,龙思思指挥四万余北疆精锐,如连骚扰两翼的五千匈奴铁骑都对付不了,就不配北疆天娇之称号。
中军和后军突进,不是没有风险,大军前行时,两翼和后翼会暴露给匈奴铁骑,远不如原地固守时稳妥。当然,龙思思指挥四万余北疆精锐,如连骚扰两翼的五千匈奴铁骑都对付不了,就不配北疆天娇之称号。
“隆隆隆——”汉军军阵中战鼓震天响,军官们迅速传达大将军指令,四万五千之众整齐的动起来,离开构筑好的防御阵地,刀枪如林,旌旗招展,跟随前锋营,向前突进。
五万大军统一突进,其气势绝不是五千前锋营突进可比的,烟尘漫天,战士们的战吼如大海咆哮,将匈奴铁骑万马奔腾的雷动之声压制。
军歌——大风
匈奴大军的图腾战旗立在千步之外的土丘之顶,登临知道,匈奴主将就停驻在那里,所以,那里就是重甲无双军的目标。
匈奴大军的图腾战旗立在千步之外的土丘之顶,登临知道,匈奴主将就停驻在那里,所以,那里就是重甲无双军的目标。
战争说复杂很复杂,大军作战,各种调动各种组织,从后勤储备到前线作战,都是主将必须细细考虑的。战争说不复杂亦不复杂,擒贼先擒王,打掉敌人的指挥中枢,敌人自然不攻自溃,这是颠扑不破的战争法则,古今如是。
登临锁定匈奴大军的图腾战旗,和战旗之下的金甲将军,右手横刀挥击五斩,左手横刀则自由作战,带领重甲无双军一步一步向图腾战旗挺进。他战斗在最前沿,他是五万大军最锋利的刃尖,敌人的咆哮,和狰狞、愤怒、绝望、恐惧的目光在他面前交汇。他则双眸迸现厉芒,坚定的挥刀,冷酷的收割生命。
登临处在最前沿,他的横刀击杀敌人之时,也会无数战刀劈向他,无数冷箭射向他。敌人被击杀时凄厉的惨叫和刀箭击中重甲发出的撞击声形成奇特的混音,于杀声震天的战场中显得清晰,仿佛催命的魔音。
他挨受的攻击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身披重甲的许多部位凹陷、变形,甚至出现细小的裂缝,穿透重甲缝隙,定在他身体上的箭矢也愈发多,他的身体不再完好,一些地方出现伤口,开始流血,从重甲的缝隙中沁出。他的重甲呈红色,上面俱是鲜血,绝大部分是敌人的,也有部分是自己的。
他那巨大的横刀之刀刃上,布满无数缺口,每一个缺口,都是收割生命的残酷印记,横刀毕竟是凡铁铸就,不能承受如此多的杀戮。
登临的肉体强大,身体之伤,不算什么,更重的伤,他都受过,这些被匈奴骑兵刀砍箭射出的外伤,甚至没资格令他皱一下眉头。
横刀上的缺口更不是问题,刀能杀敌,就是好刀。
数不清有多少匈奴骑兵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了。这些骑兵都是匈奴王帐之下的精锐,身经百战,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汉人和其他外域部族百姓的鲜血,如今,被蛮横击杀,以偿还他们身负的血债。
数不清有多少匈奴骑兵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了。这些骑兵都是匈奴王帐之下的精锐,身经百战,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汉人和其他外域部族百姓的鲜血,如今,被蛮横击杀,以偿还他们身负的血债。
作战之时,登临的思绪波动与人性被自动封闭与独立的思维空间,无悲无喜无怜悯,取而代之的是杀戮之心,是渴望鲜血的魔意。此股魔意形成独特的气场,笼罩重甲军和大半前锋营,令战士们力量倍增,淡忘对死亡的恐惧和身体的疲劳,只知道紧紧跟随他的步伐,注视着他战神一般的背影,向前挺进,杀戮敌人,哪怕前方是地狱火海,是修罗之池,也义无反顾。
重甲无双军的军阵丝毫不乱,形成致命的攻击三角,长矛军戍卫在重甲军后部,与重甲军组成更大的攻击三角,匈奴铁骑强横的冲击波,如拍击礁石的汹涌波涛,被粉碎,被割裂,波涛再汹涌,也不能对坚硬的礁石造成一点伤害。
而于此间,被粉碎的波涛不会再凝聚,因为那是生灵的血肉,死,即不能复生。
“咚咚咚——”汉军战鼓雷动。汉军中军和后军全体开动,排着整齐的军阵,跟着前锋营,向前挺进,旌旗招展,士气如虹。中军、后军与前锋营相互呼应,形成浩瀚的全军突击之势,亦为前锋营分担压力。
“咚咚咚——”汉军战鼓雷动。汉军中军和后军全体开动,排着整齐的军阵,跟着前锋营,向前挺进,旌旗招展,士气如虹。中军、后军与前锋营相互呼应,形成浩瀚的全军突击之势,亦为前锋营分担压力。
中军前部已开始接敌,这些敌人是攻击前锋营的主力骑兵,中军和后军两翼,也不断遭受敌骑冲击。两翼的匈奴铁骑不断加大攻击力度,开始从袭扰向正面进攻转变。匈奴铁骑迎战汉军前锋的主力损失惨重,攻击无功,若是能击溃汉军两翼,则可形成夹击之势,汉军中军一乱,必然崩溃,战局会立即扭转。
汉军中军和后军杀声震天,汉军的战损数字在极速上升,中军和后军绝大多数是步兵,如若原地坚守,可以借助辎重、绊马索等发挥优势,一旦行进起来与骑兵作战,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若非汉军两翼有大量骑兵守护,可以纠缠匈奴铁骑,行进的汉军步兵,恐怕已经被重创。
对于重甲无双军来说,匈奴铁骑是可以被虐杀的存在,但对于普通汉军步兵来说,匈奴铁骑依然是甲天下的第一军。
中军大阵中,龙思思骑在战马之上,随军行进,果断冷静的聆听麾下报上来的战损数字和敌情,快速思索后立即下达作战指示。战局变幻莫测,战机稍纵即逝,而所谓的战机,也非能百分百克敌制胜。身为大军主将,很多时候就是在赌,只不过,抓住战机,合理运用谋略和战术,会令自己的赢面增大罢了。
然而胜利的果实,还需要麾下的战士们用铁与血去夺取。
北疆的战士们没有让她失望,步兵们面临匈奴铁骑时,迸发出巨大的勇气和战力。他们面临狂暴冲击而来的匈奴铁骑时,悍不畏死,奋勇作战。龙思思就曾远远看见,一支弓箭步兵因为撤退不及,被一支匈奴铁骑追了上去。要知道,战场之上,弓箭兵近距离对上骑兵,就是被屠戮的结局。可是,这只十来人的弓箭兵不再奔跑回撤,而是在什长的带领下,拔出匕首,回身与匈奴铁骑肉搏,他们无视马匹践踏和骑士的劈砍,几个人抱住一匹战马,用匕首捅,用牙咬,用手去抓……
这只弓箭兵迸发出的无匹勇气,就是汉军步兵的缩影,步兵们以孱弱的身躯直面敌骑时,无视生死,以毅然的决心与敌死斗。
他们与敌死斗时,双眼中迸发的,不是知晓必死后产生的绝望与疯癫,而是对必胜的光芒。
北疆军队固然精锐,但今日与匈奴铁骑战斗时,展露出的决然勇气却是从未有过的。龙思思清晰感受到,麾下大军中,一股灵魂,一股气质正在被觉醒。
这是汉人战士失去已久的灵魂气质,它随着那些沦陷的领土和无定河边的皑皑白骨,湮灭于历史。而在数百年前,先祖们曾凭借它,开疆辟土,创立繁华之世,维护的虎翼骑军,曾依靠它,令胡骑闻风丧胆。
这是汉人们的脊梁,高唱军歌时必胜的信念,是华夏不屈军魂!
其实,华夏军魂,并没有消失,而是长年被异族凌辱后,尘封于每一名汉族战士的心底,一旦有一双无形之手,能够拭去掩盖其上的尘埃,它必然再次绽放光辉。
今天,重甲无双军和他们的少帅,就是拭去尘埃的无形之手。每一名战士,只要遥望前锋营那位浑身浴血的少年将军一眼,就会凭添无数气力,无惧生死,坚信此战必胜。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军中,响起嘹亮的军歌,顿成燎原之势,除了依然高喊五斩的重甲无双军,所有汉人战士,引吭高歌,五万大军之汹涌战意,直冲云霄。
无定河—— 血色夕阳
登临个体战力无敌,可在不点燃魔星的情况下,其个体战力再强,击杀的匈奴骑兵再多,与数万军队混战的战况相较,只是一朵起眼的浪花,不会对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
登临个体战力无敌,可在不点燃魔星的情况下,其个体战力再强,击杀的匈奴骑兵再多,与数万军队混战的战况相较,只是一朵起眼的浪花,不会对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
重甲无双军带领前锋营突击,对匈奴铁骑造成正面杀伤,然而,前锋营人数只有五千之众,而核心战力重甲无双军仅有八百人,他们可以重创匈奴骑兵某部,击杀更多的人,但对战局的影响同样有限。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只拥有一万五千之众的、具有高速机动力的精锐骑军。
然而,龙思思下令全军突击,则完全不一样。五万之众,形成合力,在华夏战魂重燃之际,爆发出的战力是巨大的,而五万之众全军突击,是为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