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


  越军占据老山后,依托有利地形,苦心经营达5年之久,构筑了大量的堑壕、掩体、交通壕。设置有铁丝网、陷阱、竹签和防步兵混合雷场,形成了钢筋混凝土地堡、短洞、掩蔽部为骨干并与土木质野战工事相结合的环形坚固防御阵地,组成了曲射、侧射、倒打、明暗火力点相结合的严密火力网。战斗中还可得到上级大口径火炮的强力支援。

  据侦察得知,驻守老山之敌为越军二军区第三一三师一二二团,曾被越南国防部授予“决胜团”称号,装备精良,能攻善守,擅长近战、夜战,实战经验丰富,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其战斗作风、军事素养和战略战术与我军极为相似。

  越军二军区中将司令武立曾大言不惭地说:“如果中国军队攻上老山,我这个司令不当了。”

  越军第三一三师师长阮雄良狂妄放言:“老山防御可以挡住昆明军区的进攻,中国军队要想攻上老山,就必须用尸体铺着上来!”

  面对强敌,我们不仅要有能打仗、会打仗的本领,更要有敢打仗、打胜仗的信心。对此,我营向团党委和师、团首长递交了一份参战决心书,表明了全营官兵“报效祖国义不容辞,首战用我,我战必胜”的坚定决心,喊出了“血战老山顶 ,领土一日还”的口号,从而赢得了上级的信赖,担当了老山主攻营重任。


  1984年4月23日,上级下达了战斗动员令,我营召开了誓师大会。大会由我主持。营长臧雷下达战斗命令,明确我老山主攻营的攻击任务:八连为营的主攻连,攻打58号、56号和54号高地;九连为营的左翼攻击连,攻打57号和50号高地;七连担任营的第二梯队,战斗打响后,在八连后跟进,准备在54号高地加入战斗,向53号高地和老山主峰实施连续突击,攻占主峰,全歼守敌。教导员刘学邦进行战斗动员,最后全营官兵同饮出征酒,向祖国和人民宣誓。

  八连官兵都为能担任主攻连而自豪,作为副营长,我也为能带领八连作战而感到荣耀。然而谁都知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场难以预料的硬仗、恶战。一切战斗准备工作业已就绪,但心里总感到还不踏实。战争充满着诸多的偶然性,而不是写好的剧本,很难按照“彩排”来进行。

  右为曹副营长

  

  官兵们经历了魔鬼般的训练,就要义无反顾地奔赴疆场了。抽烟的战士尽管津贴微薄,但大都抽起了带有过滤嘴的高级香烟,就连当时不会抽烟的我,也破例买了两包“红山茶”、三包“红塔山”装进挂包里,以备战士们急用。有的还买来了白酒、菠萝汽酒和水果罐头,趁炊事班改善连队生活时,相互壮行……

  这一切都告诉人们,我们将奔赴战场,与越军决一雌雄。要打仗就会有伤亡,枪炮一响就会有人倒下,不是你就是我或者是他,要么走向凯旋门,要么走进纪念碑,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寨,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1984年4月26日,收复老山的战斗命令下达。17时30分,我老山主攻营奉命从南温河集结地域向待机地域开进。

  当晚,天下起雨来,时大时小,连绵不断。眼前黑黢黢的,伸手不见五指,蜿蜒的山道崎岖不平,山间的小路坑坑洼洼,看不清哪处高,哪处低。我们沿着泥泞不堪的小路、田埂,身背七八十斤重的战斗装具,一步一步艰难前行,就是想休息一下,也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只好坐在泥水里喘口气,再继续前进。天黑又不准打电筒,路上总能听到“乒乓”“扑通”的摔跤声,等爬起来一身泥水,战士们的负重不知又增加了多少。


  机枪连一位新战士叫任泉伟,开进途中,身上背的手榴弹有一颗保险盖松动脱落,拉火环挂住树枝引起爆炸,当场被炸成重伤,不一会儿就咽气了。接着八连也出现了意外,六班班长吕先祥不慎掉下深沟,左脚严重扭伤,军工连派人用担架抬他下去时,他伤心地哭了,骂自己是个没用的东西,仗还没打自己却摔伤了。

  距离上级指定的待机地域——铜塔垭口,只有20多里的路程,我们竟走了13个小时,第二天早上6时30分才到达。全营官兵每个人从头到脚都被泥浆糊住了,都一个模样,只有两个眼珠在转动,相互都认不出谁是谁了。全营有近百名战士的胶鞋不知什么时候陷进泥水里找不到了,光着脚在走路。

  鉴于团命令我营当晚开始隐蔽接敌,28日凌晨3时30分前,秘密占领冲击出发位置的时间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际情况,我向营长建议,利用白天大雾提前进至那谢、马嘿一带,入夜接敌,这样就能给晚上各连占领冲击出发位置多争取5到6个小时的时间。并向团请示全营官兵就地轻装,以减轻战士们的负重。


  团同意了我营请求。然而,天公不作美。老山基本上天天都有雾,结果就那天没有雾,白天无法隐蔽行动。

  4月27日20时,我营从铜塔垭口出发,秘密向冲击出发位置开进。作为副营长,我和主攻连八连一起行动。

  四周被黑夜笼罩着,我已辨不清东西南北,八连在团侦察兵的带领下走田埂、蹚河沟、攀山崖、钻密林,天越走越黑,山越爬越陡,路根本没有……我们在高山密林中穿越着沟沟壑壑,上山时豁出命来爬,下坡时索性坐在地上往下滑。稠密的竹林推不倒钻不通,连队仅有的几把砍刀在前面开路,我和战士们依次沿着打开的通路踉跄前行,各种荆藤、毛竹、灌木丛、飞机草交织在一起,绊腿绊脚,拦腰挂脖,擦到脸上生疼生疼的。


  

  开进途中,过不完的沟沟坎坎,钻不尽的密林草丛,衣服划烂了,鞋底刺穿了,内衣湿透了,浑身散了架似的。不是身临其境,压根儿想象不出我们在秘密接敌中的窘迫之状。

  28日1时30分,我率八连二排到达马嘿。这时八连副指导员罗石亮从后面传来口令:“八连一排两个班和三排掉队,不知去向。”

  我一下子蒙了。让我带主攻连,部队还没到位,就失踪大半,仗还怎么打?任务还怎么完成?然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全营到达马嘿的只有5个排,大部分都没跟上来,全乱套了。

  1时55分,营长臧雷向团指挥所报告:“羊跑散了,跟不上来,咋个整?”

  团参谋长杨工力命令:“半小时内收拢部队,并随即报告。”

  2时30分,部队仍未收拢,到马嘿的仍然还是5个排,营长急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只好硬着头皮向团如实报告。


  团参谋长杨工力在电话中质问臧雷:“你将如何处置当前情况?”

  臧雷回答:“将现有兵力组成一个加强连,我与曹副营长分别充当正、副连长,率领现有兵力完成营的先头任务,抢占59号、58号高地,占领冲击出发位置,按时发起冲击。教导员刘学邦在后收拢主力,完成营的后续任务,如我和曹副营长伤亡,代理营长为七连连长陈昌启。”

  参谋长杨工力说:“好,就这么办。”啪!电话挂啦,非常果断。

  2时35分,我和营长率先头约5个排,继续向冲击出发位置和59号高地营指挥所预设位置推进,刘学邦教导员留下来收拢掉队人员。

  路过82号高地团指挥所,团长刘永新的身影出现了。他站在指挥所门前,看着我们一个一个从身边走过,与路过的干部一一握手。刘永新团长后来说:“我当时的心情是能看一个是一个,多看一眼算一眼,因为不知道谁还能活着回来。”


  一过马嘿,全是陡坡,根本没路,而部队已经奔袭了6个多小时,早已走得筋疲力尽了,一个个摇摇晃晃,喘得跟牛似的。

  距炮火准备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了,我们只有拼着命往上爬,向着预定的目标疾进,连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每个人都临近虚脱!进攻的初期阶段,我老山主攻营负伤、牺牲的战士,有些就是因为奔袭接敌中体力透支过大,疲劳过度,导致反应迟钝,而被越军枪炮击中的。

  5时20分,营长率营指挥所部分人员终于达到59号高地营指挥所预设位置。

  5时30分我带八连二排进至58号高地前沿冲击出发位置,九连三排在副连长孙明义、排长杨圣的带领下,由58号高地东侧向57号高地实施穿插。此时距部队发起总攻的时间只有26分钟了,部队大部分还没到位。营的炮兵已进入阵地,做好了一切射击准备。


  1984年4月28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我们参战官兵收复老山作战最为血腥和惨烈的一天。

  时针指向5时56分,四十师师长刘昌友一声令下:“部队已基本到位,总攻可以开始!”话音刚落,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骤然一声炮响,牵来万声惊雷。我们的炮兵兄弟发威了,数百门大炮昂首怒吼,一排排炮弹呼啸而去,似千钧霹雳,划过长空,向越军盘踞的老山地区诸高地倾泻,时间持续34分钟。

  猛烈的炮火,映红了半边天。一度有些散乱和掉队的我营官兵,在刘学邦教导员的组织下正有序收拢。受隆隆炮声的鼓舞,战士们猫着腰,提着枪,班归班,排归排,快速寻找着自己的连队。

  营长臧雷大吼一声:“老子不当连长了,接着当营长!”


  全营官兵劳师远袭,强行攻坚,行进间发起冲击,似乎犯了兵家大忌。但是,上级的命令必须执行,统一的总攻时间不容更改。连续开进9个多小时,刚刚到达58号高地前沿冲击出发位置的八连二排的勇士们,还没顾上喝一口水,啃一口干粮,甚至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就向越军的前沿警戒阵地58号、56号高地发起了冲击。

  战士们都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心里免不了有些紧张,害怕踩着地雷,一时前进迟缓。我观察了一下地形,大声喊:“竹子这么密,不会有地雷。”八连副连长李仓林向战士们高喊:“踩着我的脚印走!”随即冲在了最前面,接着突击排长任津平和我拨开草丛,穿入密林踏雷开路,战士们紧跟着。

  干部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战士们看到我们干部冲在最前面,深受鼓舞,胆子也大了起来,纷纷超越副连长、二排长和我,抢在前面开路冲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58号高地,接着在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的火力支援下,使用导爆索排雷开道,炸毁一道铁丝网,开辟出一条通路,并一鼓作气猛打猛冲,仅用15分钟就夺占了56号高地,毙敌3人。


  6时30分,八连向营指挥所报告:我已攻占58号和56号高地。营命令八连迅速做好向54号高地发起攻击的准备。

  54号高地由三个山头构成,成鼎足之势,互为犄角。我们将它划分为东南侧阵地、北侧阵地和西北侧阵地。它既是从东侧通向老山主峰的必经之路,也是越军在老山防御的核心支撑点。

  越军利用54号高地的特殊地形,设置了一个网状防御阵地,构筑了坚固的工事,架设了铁丝网,埋设了地雷场,配备了82无后坐力炮、60迫击炮、40火箭筒、高射机枪、重机枪等各种火器,还可得到老山主峰和50号高地的侧射火力支援,又有越军一个加强排严防死守,易守难攻。拿团长刘永新的话说:夺取54号高地,就等于拿下了老山,它的价值绝不亚于老山主峰。

  6时40分,正当八连二排向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攻击时,越军已察觉到我们的进攻意图,纷纷从屯兵洞里涌出,使用各种武器向冲击的八连疯狂射击。八连进攻受阻。


  当我带着通讯员前进至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前沿的一条巡逻道上时,突然遭到越军炮火反击和老山主峰之敌的高射机枪扫射。在我左侧的八连九班新战士林杰中弹牺牲,在我右侧的通讯员文吉美一把将我推下山坡,我得救了,文吉美却没能躲开越军射来的子弹,为救我而倒在了血泊中。

  我从沟里爬上来,呼喊着小文的名字,没有回应。我看他满头是血,就用手摸了摸他的脉搏,已停止了跳动。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悲痛和愤恨,举起手枪朝老山主峰连开了三枪。

  战斗从那时起,进入了极其惨烈的白热化阶段。越军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射过来的子弹暴雨般在我们面前倾泻,蝗虫般在我们脚下乱窜,每分钟我们都要承受上百次中弹的危险。

  越军反击的炮火又准又狠,招招致命。炮弹打来,在八连一排冲击的队形中爆炸,二班班长洪国基、一班副班长张永祥、三班战士周红兵等壮烈牺牲,三排七班副班长文其海、战士李树昌等多人负伤。在56号高地的连指挥所和后续部队遭越军炮火拦阻射击,又有13人伤亡。


  我同连长彭燕良再次调整部署、组织火力,向54号高地发起攻击。突然一发炮弹在我们正上方10米多高的树梢上爆炸。这是越军的105榴弹炮,瞬发引信,碰到树枝凌空爆炸,空中爆炸杀伤力更大,直径100米范围内的人很难防避。

  一块弹片打在电台兵高陆先的钢盔上,穿透钢盔连同钢盔上裂开的三角钢片扎进他的头部,血流不止。我急忙扯出一个急救包给他包扎,并叫连队电台操作员王丁上机,此时王丁也负了伤,连长彭燕良只好把电台背在自己身上,直接与营指挥所通话,一面请求炮火支援,一面重新组织兵力再行攻击。

  八连六班副班长王大才,在参战的前一天,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连支部,他写道:“在这次作战中,我要向英雄人物学习,发扬和继承‘白刃格斗英雄连’的光荣传统,必要时叫我堵枪眼,我就学黄继光;叫我炸碉堡,我就学董存瑞;万一我被俘,就学电影《钢铁战士》中的张排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攻打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时,他同副连长、二排长、四班长冲在最前面,迅速夺占了第一道战壕,因遭到越军多方向火力压制、攻击受阻。


  这时他突然发现右侧有一个暗火力点,正向我后续部队射击,他抱起一个炸药包,跃出战壕,快速奔跑,进至火力点侧翼,把炸药包安放在越军的隐蔽部上边,拉着了拉火管。正当他翻身跃起离开时,突然一梭子子弹打来。越军的火力点被炸毁了,而我们的王大才却被子弹打中头部和胸部而壮烈牺牲,实现了他生前写下的“战鼓催征心激荡,生死二字丢一旁,一心只学董存瑞,誓将热血洒南疆”的誓言。

  在营连各种火力支援下,副连长李仓林高喊着“为牺牲战友报仇”的口号,带领一、二排再次发起冲击,终于于8时15分攻占了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

  越军见阵地丢失,十分恼火,便集中火力向八连冲击的战士们扫射。老山主峰的敌人又一次呼唤炮火向我已占领的阵地实施炮击。

  这次炮火比前几次更加猛烈,更加凶狠。炮击时间长达20分钟之久,炮弹不分个地轰响着,像巨雷一样,震耳欲聋。我们的前后左右,到处是弹坑累累,扑面的硝烟使我们睁不开眼睛,浓烈的TNT炸药味呛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刚刚冲上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的八连,还立足未稳,完全暴露在越军火力之下。霎时间,又有8名同志牺牲,23名战士负伤。

  副连长李仓林的左手被越军的炮弹片削掉了3个指头,仍坚持不下阵地。八连指导员陈培俊在进行战场鼓动时,一发炮弹打来,强大的气浪把他震昏了过去,身上几处负伤,被送到了营救护所。当他苏醒过来,又偷偷逃回了连队冲击的队伍中。

  8时30分,营指挥所通报了友邻战况:一一九团六连9分钟攻占了662.6高地,我团二营五连夺占了老山主峰西侧阵地第一道战壕,团长刘永新命令我营加快进攻速度,配合二营夺占老山主峰。

  八连将全连重火器统一组织起来,以猛烈火力压制越军,连长彭燕良命令一、二排分左、右两路突击54号高地北侧阵地,一排实施火力支援,与越军再次展开短兵相接的搏杀。


  9时23分,营长臧雷对54号高地久攻不下已经失去了耐性,严令八连加快进攻速度:“如果不行,就给老子下来,由七连接替!”

  我一听火了,对着彭燕良吼到:“高地拿不下来是八连的耻辱,让七连接替,你彭燕良和我将成为八连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我从彭燕良手中要过步谈机话筒,直接与臧雷通话:“营长,我是老曹,后继任务更加艰巨,此时七连还不能加入战斗,还不能加入战斗!”

  “八连正在调整部署,重新组织战斗。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拿下54号高地,只要还有一个人,也要战斗到底!” “请营长放心,拿不下阵地我提着脑袋见你!”

  臧雷回应说:“老臧明白。老曹,注意安全!”

  八连连长彭燕良向营长表示:“请营长放心,54号高地就是一颗钉子,没有钳子,我用牙咬也要把它拔掉!”


  9时30分,八连在营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又组织了对54号高地北侧阵地的第五次冲击。

  三排排长张天林忍着手腕被子弹击中的疼痛,带领全排战士猛打猛冲,从右侧突破北侧阵地。二排排长任津平带领全排从左侧向上攻击,又遭到越军的拼死抵抗。

  此时四班班长尹光忠发现越军一个重机枪火力点,对全排威胁最大。危急关头,他孤身一人,手提冲锋枪,利用竹林树丛作掩护,悄悄摸到越军火力点的下方,开始观察敌情。

  面前是2米多高的土坎,越军的重机枪火力点就在上边。这时一个越军发现了他,还没等反应过来,尹光忠举枪一个点射,将其击毙。

  尹光忠抓住一棵竹子飞身起跳,利用竹子的弹性,一下子跃上了2米多高的土坎,如神兵天降纵身跳入敌人的战壕。


  阵地上突然冒出一个中国军人,使越军大吃一惊。正倚在战壕上向我冲击分队射击的两名越军,来不及掉转枪口,便丢下重机枪,一前一后向尹光忠扑来。尹光忠一个扫蹚腿,踢倒了前面的一个,又用枪托打翻了后面扑上来的敌人。被踢倒的越军再次向他扑来时,尹光忠侧身一个点射将其击毙。

  被枪托打翻在地的越军爬起来,顺手抄起一个重机枪子弹箱,恶狠狠地向尹光忠砸来,尹光忠用枪托把子弹箱掀到了一边。敌人又叽里呱啦地吼叫着向他猛撞过来,尹光忠一闪身,敌人扑了个空,一个趔趄倒在壕壁上。趁他转身未稳,尹光忠顺势一个突刺,刺刀连同枪弹刺进了敌人的胸膛。

  不远处盖沟内一名越军听到同伴的惨叫声跑了出来,手里握着修战壕用的铁锹。看到神勇异常的尹光忠在数秒之内就弄死两个,感到情况不妙,扔下铁锹转身就跑。尹光忠举枪就打,可是枪没响——没子弹了,再换弹匣已经来不及了。尹光忠猛追过去,追到一个盖沟边上,敌人猛然转身要与尹光忠搏斗,尹光忠又是一个突刺,结果了敌人的性命。


  尹光忠踏上越军阵地仅仅几分钟时间,枪打刀刺,一口气消灭4名越军。他凭一人之勇,就将越军阵地撕开了一道口子,为全歼54号高地北侧阵地之敌立下了头功,为我主攻营夺占老山主峰赢得了时间。

  八连经过浴血奋战,于10时10分完全控制了54号高地,以亡16人,伤56人的代价,毙敌54名,俘敌2名,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从早上5时56分开始,收复老山之战已经打了5个小时,战斗比预想的要艰难得多。一营未能按时穿插到位,途中遭越军炮火疯狂拦阻,伤亡惨重,在76号高地和1072高地的争夺战打成僵持战;担任助攻的二营攻占21号高地和52号高地后,向老山主峰实施了多次攻击,均未奏效。

  而友邻部队一一九团早已将胜利的旗帜插上662.6高地,正在扩大战果。这给团长刘永新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好在我老山主攻营面对强敌,浴血奋战,已夺占了56号、57号、54号高地,对老山主峰之敌的围歼态势已经形成。


  依照团长刘永新的指令,营长臧雷命令七连加入战斗,迅速向老山主峰发起进攻。命令八连除留一个排坚守54号高地外,其余人员组成“老山主峰突击队”配合七连行动,加大突击力量。此时,我带八连打主攻的任务已经完成,随即又同七连一起行动。

  11时20分,在上级炮火的有效支援下,在友邻二营四连、五连和我营八连的配合下,七连兵分三路向老山主峰发起冲击,展开了与老山主峰之敌的决战。

  龟缩在老山主峰之敌,虽闻风丧胆,但仍在负隅顽抗。七连连长陈昌启抵近53号高地靠前指挥,命令司号员肖志芳吹响了冲锋号,这是我“老山主攻团”在收复老山作战中,唯一吹着冲锋号实施冲击的连队。指导员龙德雨高喊着“打主峰啊,夺老山啊!同志们冲啊,不要放跑一个敌人!”鼓舞士气。

  从正面向老山主峰攻击的七连突击排(一排)三班班长熊殿超,一班战士何天华、郑阶成三人冲在最前面。二排五班副班长罗仕忠率领一个战斗小组,沿着越军拖尸体留下的血迹和溃逃时留下的脚印,巧妙地绕过地雷区,从老山主峰东南侧向主峰攻击。


  罗仕忠、何天华几乎是同时冲上老山主峰,二人协同用反坦克地雷炸毁了主峰标高点上的越军观察所,然后向连指挥所发出了占领老山主峰的信号。

  时针指向4月28日12时08分, 我营七连已全部控制老山主峰表面阵地。营长随即向团报告:“老山主峰已经得手,老山主峰已在我手。我部正在清剿残敌,战果后报。”

  担任左翼攻击连的我营九连,在连长李玉成的组织指挥下,夺取57号高地后,又兵分两路围攻越军122团22连连部所在的50号高地之敌。

  敌我双方又是一番殊死搏杀,交战至中午11时40分,九连终于占领了50号高地表面阵地。隐蔽在坑道内的越军连长连连呼叫“向我开炮”,但后方的答复很简单,没有炮弹了。越军纵深的支援火炮突然停止了,致使坚守阵地的残余越军陷入了绝境,最终被我全歼,敌连长被击毙,一名越军被俘。


  至此,我老山主攻营全体官兵,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忍苦耐劳,奔袭攻坚,浴血奋战,历经6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一举收复老山主峰群7个高地,歼灭越军117人,俘虏越军3人,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我营收复老山的战斗任务。

  然而,此次进攻战斗,我营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鲜血染红的两条攻击路线上,有37位战友光荣牺牲,117名官兵负伤致残。正是这些无私无畏的中国军人把爱国之心变成了卫国行动,用青春、鲜血和生命铺平了通往老山主峰的道路,践行了“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庄严承诺,铸就了以“艰苦奋战,爱国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

  战后,我老山主攻营荣立集体三等功,我奉命所带的八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连”荣誉称号,八连四班班长尹光忠,九连四班班长史光柱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七连、九连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全营还有5个排,13个班,包括我在内的178名干部战士被记一、二、三等功,29名共青团员战中入党,58名青年战士火线入团。


  33年后的老山毅然屹立在祖国南疆,守卫一方水土,披上绿色绒装。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的壮举和“老山精神”至今仍在传扬。回忆是痛苦的,但记忆却是深刻的。我无法忘记那些个血与火的日日夜夜,我无法忘记那些永远定格在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英烈们……

  在1984年收复老山和守卫老山的战斗中,长垣就有25人参加了战斗,我一一八团四连三排排长高岗林(武邱乡洪门村人)和一一九团高机连指导员高本川(赵堤镇黄岗村人)为国捐躯,血洒南疆。

  追忆这段充满战火硝烟的青春岁月,我更加缅怀老山作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更加思念当年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更加珍惜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宁。当年血与火、灵与肉、生与死、苦与乐的惨烈场景,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使我这个从生死线上走下来的老兵,终生难以忘怀。

  

  老山主峰收复后,为了巩固既得阵地,我英雄的119团、122团各一部根据师前指的命令,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收复了位于那拉地区的诸高地。昆明军区政委谢振华高度赞扬部队说:“这几乎就是古代三国时邓艾突袭阴平关、智取成都的翻版嘛!”

  直到4月29日深夜,攻打老山的战斗已接近尾声,小雨伴随着还没停止的的枪炮声音不停地下着。

  这是打响战斗的第二天,被我军收复的各个阵地都在加固工事,开挖掩体,防敌炮击。各分队也在组织寻找失散的负伤人员和烈士遗体,保障连队以及民兵、民工冒着敌人的炮火向阵地上运送弹药物资、压缩饼干和各种罐头。由于山势险峻,道路泥泞,地雷遍布,特别是在28日的晚间又下起了小雨,抢救伤员的工作十分艰难,一些重伤员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在阵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18八团1营搜救小组的同志们冒着1072高地上敌人机枪的封锁在老山主峰与1072高地之间进行着搜救伤员的任务。他们踏着泥泞的道路在一个炮弹坑里发现了身负重伤奄奄一息的1连2排长赵天亚(河南邓县人,1980年1月入伍,1983年提干)。

  赵排长是在头天早晨按照上级的命令,穿插到指定位置后,带领2排向1072高地发起冲击中,遭到了敌人轻机枪的猛烈扫射,子弹击中大腿而负伤摔倒在炮弹坑内。当战士们向枪声最激烈的地方发起冲击后,他自己用急救包做了简单的包扎,忍受着剧烈疼痛、干渴缺水、饥饿寒冷,孤立无援地在这个弹坑里硬撑了20多个小时。

  当搜救小组的战友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因伤口长时间被雨水浸泡而引起了严重感染,身体发起了高烧,生命危在旦夕。战士们为了抢救他,使他尽量减轻痛苦,在用担架抬着他下山时,后面的战士只好双膝跪在地下滑着下山,两个膝盖被划破,地上留下了两条长长的血痕。

  经过几个小时艰难的爬行,终于将他安全送到了曼棍师野战医院救护所进行紧急抢救。医护人员立刻把他抬上手术台,进行消毒,做手术取出子弹弹头。由于抢救及时,最终将赵排长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1072高地是越军在老山主峰南侧的最后一道防线,夺取该高地,就可以直接窥视968高地之敌的一切行动。为了巩固老山主峰阵地,师里命令122团一部、120团一部务必拿下该高地。

  中午13时30分,弥天大雾渐渐散去,我118团炮群对该高地前沿实施炮火急袭,首群炮弹覆盖目标,敌工事被我炮火摧毁。这两支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奋勇冲击,前仆后继。于13时50分攻克了老山收复战的最后一个目标——1072高地,扫除了老山的最后一道障碍。

  

  那拉地区位于船头西南侧,662.6高地东南侧,紧靠盘龙江河。由146、150、166、227等十几个高地组成,是敌通往662.6高地的主要通道。该地区有越军122团1营2连和4连据守表面阵地。

  为了巩固已收复的老山主峰阵地,必须扫清那拉地区诸高地之敌。根据军区首长指示及军前指指示。师前指命令我122团7连、8连、9连、120团3营配属119九团8连、9连,于4月29日上午10时开始攻击那拉地区之敌。

  10时15分,师炮群对那拉地区诸高地进行炮火急袭。我强大的炮火铺天盖地地倾泻向敌人阵地,整个阵地火光冲天,刺耳的炮弹爆炸声响彻整个山谷。


  119团8连在连长韶照台带领下,由1排担任主攻,2排佯攻,3排掩护,4排担任连预备队。他们从刚收复的100高地出发,途径662.6高地、124高地,当到达19号高地和634高地时,遭到了越军的炮火拦截,部队前进受阻,122团8连当场有十几人负伤倒地。

  而后在我炮火支援下,他们强行通过了越军的火力网到达越军143高地右侧。这里有六间房屋,越军刚从这里撤离,此时又遭到了敌人的炮击。担任连预备队的4排十几个人爬在房屋一角,排长宋国现突然发现一颗带线的地雷,后面的人向前挤十分危险,他迅速排出了地雷。突然一发炮弹在他们四米处爆炸,所幸无人伤亡。他们又迅速撤离房屋转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当他们路过一战壕时,看到配属他们连的重机枪班11名战友有10人牺牲,一人重伤,两米多长的战壕堆满了烈士的遗体。

  此时连长命令全连加速前进,当他们到达146高地前时,遭到了146高地敌人的火力封锁,攻击分队无法前进。师前指命令122团8连攻击146高地,命令119团8连攻击166高地。攻击连队用六零炮、高射机枪、重机枪以及团属火炮同时攻击166高地。


  炮火准备后,两个连队同时进攻,半个小时解决战斗。紧接着连长命令3排攻击147高地。3排在李海欣排长率领下,勇往直前,猛冲猛打,仅用20多分钟就解决了战斗,缴获敌人电台一部,各种步枪九支。此时,攻击分队战士一天没有吃上东西,又饿又渴。

  李海欣,高中文化程度,1962年8月生,1981年1月入伍,中共党员。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李海欣率领14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55个昼夜。特别是在7月12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14名战士,同多我十倍之敌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在李海欣英勇献身精神的鼓舞下,142号高地的战士们高喊着“为排长报仇”的口号,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激战,打退了敌人1个营和1个特工连的6次轮番攻击,以毙104名的辉煌战果。牢牢地守住了阵地。李海欣等15位同志,被大家誉为“十五勇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高地,被称为“李海欣高地”。1984年9月,李海欣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4时,我122团8连在146高地的战斗打响。该高地是连接老山主峰与越南清水方向的咽喉要道,敌人苦心经营构筑了钢筋水泥永备性工事和堑壕、盖沟、短洞相通。阵地前沿又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并重新调整了火力配置,用火炮和轻、重机枪封锁我冲击道路,主阵地用直瞄火炮、高射机枪支援前沿战斗,整个高地形成了上下连接、明暗结合的立体交叉火力,既可以互相支援,又能独立战斗。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越军防守部队的番号也是122团,驻有一个营部和一个加强排防守。他们企图以此为依托,等待增援部队到达,伺机向老山主峰发起反扑,最终是两军相遇勇者胜。

  我122团8连决心以1排主攻,3排助攻,2排则从翼侧吸引敌人火力。战斗打响后,1排刚刚接近第一道堑壕前沿,就被敌人的机枪、炮火拦阻;2排从侧翼向阵地发起攻击,也遭到敌人火力压制,副连长和排长相继身负重伤。两次攻击未成,连长及时调整部署,请求炮火支援,代理副连长安云芳带领3排,在2排的掩护下,一鼓作气,连夺4道堑壕。


  在冲击中,7班轻机枪手段平摧毁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之后,在冲锋中被暗堡里射来的子弹击中腹部,肠子顺着伤口流了出来,鲜血直流,他忍着疼痛将肠子塞进肚子里,仍然以坚韧的毅力向敌人猛烈射击,又毙敌2名,伤敌3名,并吸引敌人的火力于自己身上,为冲击部队占领阵地创造了条件。后被敌人射来的子弹击中头部,这位云南石林县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战后昆明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在收复143 号高地的战斗中,122团9连9班战士扬树武冲在最前面,奋勇冲杀,连毙两名敌人后被暗堡射出来的子弹击中胸部,身负重伤,鲜血染红了他绿色的军装。他最终因伤势过重,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战后部队为他追记了二等功。

  3排长白谊明率8班,在7班、9班的火力掩护下,沿着一条小石槽向敌接近。他们一鼓作气,连续发起冲击,终于在下午17时零9分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堑壕。


  在那拉地区作垂死挣扎的敌人,用严密的火力封锁了主阵地前沿200米宽的一片开阔地,全排伤亡人员不断增多。白排长冷静分析了敌情后,果断下令停止进攻,研究歼敌对策。决定由他带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采取偷袭的办法,利用夜暗绕到敌人背后,直捣敌人营部,并设想了碰到雷区、被敌人发现、走错道路等三种情况下的处置措施。

  午夜零时,8名突击队员在白排长率领下趁夜暗出发,轻装前进。在长满了飞机草、树丛和荆藤的道路上前进。突然被一道十来米左右高的悬崖陡壁挡住了去路,前进受阻。战士们就搭人梯向上慢慢爬行。接着又抠石缝,拉着树藤,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突击队员于凌晨4时登上了146高地主阵地侧翼,白排长用指挥机沟通了与连部的联系,并约定战斗在拂晓打响。

  山头上的越军经过一天的顽抗,也都疲惫不堪,见我军几个小时都未发起攻击,以为要到第二天白天才会进攻,所以大部分越军都东倒西歪地打盹,有的已经呼呼大睡。天刚蒙蒙亮,我突击队员如神兵天降,突然向敌人发起攻击,战士们端着冲锋枪朝敌人一阵猛扫,敌人顿时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死伤众多。敌高射机枪弄不清我突击队的攻击方向,又怕打着他们的自己人,只好朝天乱放枪壮胆,连长见突击队在主阵地上战斗已经打响,也率领战士们从正面发起了猛攻。


  突然,隐藏在主阵地正面的一个石洞里的敌人用轻机枪疯狂向我主攻队形射击,瞬间多人伤亡,冲击受挫。由于这个石洞是我突击队员射击的死角,手榴弹投过去就滚到一边去了,效果不佳,石洞两边是绝壁,不好接近敌人。

  白排长急中生智,迅速解下绑腿将三颗手榴弹绑在一起,拉火后顺着山崖递到洞口,只听一阵巨响,那个石洞被炸塌,藏在里面的敌人应声毙命,敌人的轻机枪停止了狂叫。8连主力乘机冲了上来,接着白排长率领7名突击队员又一阵猛打,敌人仓促抵抗了20多分钟就全部被歼灭,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有四十多具越军的尸体。

  军区首长谢振华听到2排突击队智勇双全的英雄事迹后,连连称好。他高兴地说:“这几乎就是古代三国时邓艾突袭阴平关、智取成都的翻版嘛!”

  4月30日拂晓,119团9连、122团9连相继投入战斗,先后收复了143、168、167、148、150、227、241等高地,至此,越军占领的那拉地区所有阵地全部被我攻克,全歼守敌122团1营和3营一部。


  越军丢失老山之后,第三军事强国的美梦被打醒!越军313师师长亲自给越北二军区司令武立打电话,声称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夺回老山。

  在30日凌晨2时,越军在六○炮,轻、重机枪的掩护下,以一个连的兵力向我120团4连坚守的77号高地进行疯狂反扑,这时4连大部分兵力分散在48、49号高地上,只有3排防守在77号高地与76号高地之间的凹部,情况万分紧急。指导员郭兴科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赶到3排阵地,指挥3排先后击退了敌人6次进攻,敌人弃尸而逃。

  4连指导员郭兴科,贵州省黔西县人,1956年11月生,初中文化程度,1976年3月入伍,977年12月入党。1984年6月14日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4月28日,4连接受攻击打老山49、48、47号高地的任务后,郭兴科提出了“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口号,号召干部战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争取立功。战斗打响后,全连很快攻占了这3个高地。


  4月29日凌晨,盘踞在1072高地的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向被我占领的77号高地反扑。的敌众我寡的危急情况下。郭兴科冒着炮火,赶到4连3排驻守的77号指挥战斗,鼓励大家“沉住气,坚决打退敌人的反扑。”

  3排在战斗中打得很顽强,接连挫败敌人6次冲击,牢牢守住了阵地。郭兴科随后到各排及时宣扬3排的事迹,号召全连连续作战,坚决拿下1072高地。下午1时55分,战斗打响,全连同志勇猛冲击,迅速攻占了1072高地。

  6月12日晚,敌人向1072高地猛烈炮击,连部通往1、3排的电话线被炸断,指挥中断。郭指导员不顾连长阻拦,带着通信员冒着敌炮火,摸黑查接线路,保证了连指挥所电话的畅通。

  6月14日下午3时许,郭兴科前往察看阵地时,不幸被敌炮弹炸成重伤。他在牺牲前,还吩咐大家:“你们要坚守住阵地。我存的五十元钱,取出来作为我的最后一次党费。”战后,郭兴科被中央军委授予“战地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4月30日,已经持续几天阴雨的天气终于结束,小雨渐渐停止。前沿阵地的战壕里也积满了雨水,自老山主峰被我攻克后,越军不断采取小股偷袭、炮击等手断,以此疲惫我军。为了配合老山主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巩固老山地区主峰阵地及那拉地区诸高地,昆明军区首长根据总参首长的指示,命令11军31师向者阴山守敌发起攻击。

  31师在师长廖锡龙率领下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两翼突破,向心攻击,穿插分割,边打边围的战术手段向敌发起攻击,至5月1日16时15分,92团二连攻占江利公安屯;5月6日7时30分,师侦察连2排在2个步兵班的配合下攻占了那腊后山。至此,者阴山进攻战斗胜利结束。

  者阴山地区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老山主战场的防御作战。吸引了越军二军区的兵力,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胜利完成了在侧翼牵制越军的战略任务。


  张又侠于1968年12月入伍,1968—1971年在陆军第14军40师119团6连战士,1971-1977年任陆军第14军40师119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1977-1979年陆军第14军40师119团3营8连连长。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张又侠率8连官兵作战主动积极,取得了较好的战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战后,他很快升为营长。1980年8月,张又侠又被任命为118团副团长。1983年底,中央军委决定发起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1984年1月,张又侠被调到119团升任团长,准备率部参战。

  左二为张又侠

  

  1984年4月28日,老山拔点作战打响,张又侠指挥119团主攻中部制高点松毛岭主峰662.6高地,采取了多点突破,断敌退路,向心攻击的战法,严密组织步炮协同,仅用9分钟就攻占了662.6高地。

  随后张又侠指挥119团乘胜前推,仅用了2小时时间就连续夺取了松毛岭地区的18个高地,为主攻部队胜利夺取老山主峰扫清了障碍。29日、30日,张又侠又指挥119团继续发展进攻,和友邻部队相互配合全部攻占了那拉地区各要点,胜利完成了师赋予的作战任务。

  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相继被中国军队收复,致使越南清水地区门户洞开,河江纵深地区也受到直接威胁,越军高层极为震动。总参谋长黎仲迅、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很快赶到河江,与二军区司令武立等高级将领进行紧急磋商。

  经过多次策划,与苏联军事顾问共同制定了一个代号为“MB-84” 的战役计划,企图将那拉地区定为主攻方向,打开突破口,然后逐点收复老山地区各阵地。


  越军迅速调兵遣将,增设了二军区前指炮兵指挥所,补充了313师兵员,增调了356师师部和153团、149团、150炮兵团、821特工团主力、168炮兵旅2个营、368炮兵旅2个营进至老山地区。并补充大量作战物资,增调工兵1个旅又2个连抢修前沿公路,加紧指挥系统工事构筑。同时频繁对中国军队阵地实施侦察,其要实施大规模进攻的迹象日益明显。

  6月11日,越军果然发起了团级规模的反攻被打退。仅这一天,越军向我防守的各阵地发射了各种炮弹8000余发,从偷袭开始发起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都被挫败。战斗中,我14军部队共毙敌180余人,俘敌1人,缴获重机枪1挺、40火箭筒4具、冲锋枪8支和弹药一批。14军部队阵亡18人,负伤90人。

  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失败后,6月19日,越军高层召开了第二次北光会议,通过了二军区的战斗决心。又从纵深抽调316师174团、312师141团、10师66团、一军区198特工团1个营及312师炮兵1个营、10师炮兵2个营进至河江地区,使总兵力达到10个步兵团、14个炮兵营、2个特工团,共4万余人。

  其中包括了越军两大主力步兵师312师和316师的各1个精锐步兵团,显见越军高层对于这次反攻的厚望。越军针对6月11日战斗中中国军队的的作战特点,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部署,研究了新的作战手段,并进行了反复训练,决心在第二阶段进攻中一举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同时,越军特工队还加紧了对中国军队阵地的侦察和袭扰。7月6日,就发生了我军著名的“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被炸和白石岩遭袭事件。当时“辛柏林”雷达是从石家庄空运到老山前线的,开设在了八里河东山西侧浅纵深地区的芭蕉坪一带,其位置可以对整个老山地区和清水口子以南地域进行扫描。

  通过技术侦察,有迹象显示将为越军主要攻击方向的是松毛岭、那拉地区,张又侠改变了原先在33个高地平均分配兵力的状况,而将119团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那拉方向主要高地附近,以2个步兵营驻守阵地,1个步兵营为第二梯队位于南榔、里头寨地区,团炮兵群配置在三转弯、那马西侧公路沿线,张又侠的团指挥所开设于627高地。从而形成了重点守备,步炮结合,随耗随补,以点制线、以线制面的防御体系。

  越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于7月11日夜出动316师174团、312师141团、313师266团、356师149团、876团及198特工团、821特工团等部队,乘夜暗从清水口子方向秘密潜入老山地区前沿逐步展开,准备从四个方向对中国军队阵地发起加强师规模进攻。


  越军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和二军区司令武立坐镇河江,二军区副司令黎威密、副参谋长裴文胜率前指在谷怩督战。356师、316师、313师各有一个副师长分别在南嘎、清水、八里河东山方向直接指挥,企图采取正面突破、两翼牵制、向心攻击,偷袭加强攻手段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夺取,逐次占领老山地区各阵地。越军战史上将这次作战称为河江战区战役。

  7月12日凌晨,老山战区浓雾弥漫。1时许,电台截获了越军168炮兵旅3时前开饭完毕,随即进入阵地的情报。14军前指判断越军兵力即将展开,立即通报各部队加强戒备,不要睡觉。

  关于7.12之战,1990年时代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纪实文学《中越战争秘录》,对于战前的炮火反准备有过如下精彩描述:对“7.12”敌人反扑我们有警觉。敌人356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共有六个团番号的部队出现在河江前线一带。判断敌人可能于12日凌晨5时发起进攻。


  零点,我(40师炮兵团团长赵扣斌)准备好2.5个基数的炮弹。3点,上级给了三个点,让用三个连进行扰乱射击,打一个炮标准。我说,太少。问步兵,说前面没情况。我指着沙盘问步兵团长张友侠(应为张又侠),如果你是越军指挥员,早晨五点攻击,部队现在应该摆在哪?他一指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说当然在这,只能在阵地前500米以内,不会以外。

  我说,英雄所见略同,我要打的就是这。可上面给的点是1000米以外。我们报告了炮指,说明理由,副师长说,行。我决定了三个点,6个连一起给我干。隔了十分钟,又打第二次,妈的,没反应,前沿阵地观察说没动静,我不信,给我打照明弹,结果还是说什么也看不见。我想算他妈白打了,没情况,虚惊一场。

  (实际情况:越军已进到我阵地前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越军两个营长当场被击毙,兵员死伤惨重。失去指挥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倾刻,照明弹起,严密伪装的越军蜇伏如前,重伤员至死不动,纪律与素质令人瞠目。)


  在对清水河以北越军可能展开的地域实施了第一次火力覆盖后,越军炮兵也迅速做出反映,于3时10分向那拉前沿的146号、169号、142号诸高地进行炮击,并向老山主峰前沿的1072高地零星炮击。

  3时30分,40师炮兵群实施第二次火力急袭,压制纵深越军炮兵。同时,41师炮兵向八里河东山方向的副34号高地前沿实施监视射击,以打乱越军的展开队形。

  3时50分,越军炮兵再次向松毛岭至那拉方向的100号、116号、150号高地、634高地和纵深的南榔、船头地区进行炮击。

  14军炮兵立即还击,双方展开持续炮战。因阵地前密布地雷,无法前出侦察,加上夜暗、雾浓,不能观察,各前沿部队一直未发现越军步兵。实际上,这时越军已摸进到了阵地前300米处。

  5时05分,越军316师174团的步兵分队首先接近119团在那拉地区的阵地前沿,小股特工已摸进部分前沿阵地堑壕,7.12大战突然打响。


  越军这次在老山至八里河东山的8公里正面上同时展开了步兵4个团另1个营和2个特工团兵力,平均每公里步兵1.5个营,在四个方向上实施了8路营级规模进攻。

  其中以316师174团进攻那拉地区150号、169号、142号、145号高地方向;356师876团进攻松毛岭662.6高地、634高地方向;356师149团进攻老山主峰前沿1072高地方向;312师141团在313师266团1个营协同下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198特工团和821特工团分多路引导各方向步兵冲击。越军的主攻方向正在松毛岭和那拉地区张又侠率领的119团防区,使用了2个步兵团和1个特工营的兵力。

  《中越战争秘录》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那一天我的团(119团炮兵群)干进去了一万多发,到中午12点,2.5个基数全干光了。张友侠一听炮弹没了,两臂一摊,一下子差点背过气去。没了炮火封锁,他一个团怎么也挡不住越军6个团的冲击......”


  这段情节的文学色彩相当浓烈,绘声绘色,以致流传多年,影响甚广,成了许多人从此认识张又侠的一个标签。

  实际上,张又侠和119团面对的是越军2个加强步兵团冲击,并不是6个团。另外,当时前线炮兵使用的85加农炮和122榴弹炮的备弹量是2.5个基数,而82迫击炮和100迫击炮都有5个基数,130火箭炮有1.5个基数,师团库存弹药有0.5个基数,战斗中并未出现因炮弹不足导致压制不住敌人的问题。

  12日凌晨到上午的猛烈炮火已经把越军的攻势高锋打下去了,中午后大口径炮弹虽然出现短缺,但迫击炮弹充足,仍然严密封锁了前沿,并没有给越军以可乘之机。从后方征用地方车辆抢运炮弹是在下午,主要是为了补充消耗,以利再战,当天晚上即恢复到战前的炮弹储备量。

  不管怎么说,越军此次进攻的规模之大、来势之猛都是对越10年坚守防御作战中空前绝后的。


  1984年4月28日,老山拔点作战打响,张又侠指挥119团主攻中部制高点松毛岭主峰662.6高地,采取了多点突破,断敌退路,向心攻击的战法,严密组织步炮协同,仅用9分钟就将其攻占,一举震撼了整个老山地区之敌。

  随后张又侠指挥119团乘胜前推,仅用了2小时时间就连续夺取了松毛岭地区的18个高地,为主攻部队夺取老山主峰扫清了障碍。29日、30日,张又侠又指挥119团继续发展进攻,经过战斗全部攻占了那拉地区各要点,胜利完成了师赋予的作战任务。

        在这次作战发起前的一天,张又侠把团标兵连2营6连的连长李忠平叫来,对他说:“我们得先抓住他(老山之敌)的脖颈,让他跑不了,进不了,动不了再打......你说,哪是他脖颈?” 李忠平指着地图说:“松毛岭——662.6高地,这还用说!” 张又侠又问道:“你看,哪个连完成这任务?”李忠平说:“2连、6连,反正少不了我!” 张又侠大声道:“我就等你这话,就是你,带6连!”


  在进攻准备阶段,师、团领导亲自组织主攻连干部研究了战斗方案,区分了任务,组织了步炮协同。李忠平也带着连、排、班干部多次实施了沙盘推演,根据6连的临战训练情况,对完成战斗任务充满了信心。就在这个时候,出问题了。

  有一天,李忠平原来当过连长的2连干部请他回了连里一趟,老战友们一起喝了顿酒,李忠平一高兴就喝醉了,当夜没有回6连。团里发现后,要李忠平写检查。李忠平觉得回老连队喝个酒算什么,就是不写。结果团里宣布给他严重警告处分,全团通报批评。

  李忠平火了,团里开会时他又买了一壶酒,当着政委的面一口气喝了,还骂咧咧的:“他妈的,你们当大官的,就不知道什么叫战友情谊!”张又侠知道后气坏了,马上让人把李忠平找来,当面训斥他:“你不用骄傲,以为少了你就不行,我就另外找个人,看他能不能带好6连,能不能把阵地拿下来!”

  李忠平对张又侠很敬畏,一听就急哭了:“团长,我检讨,我保证不再喝酒了,你给我处分不行吗?干吗撤了我?”张又侠严肃地说:“这次战斗最重要的是分毫不差执行协同计划,要求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像你这样任意胡行的角色绝对不行!”李忠平这时真知道自己错了,对团长下了许多保证,总算保住了主攻连长的帽子没被摘掉。


  当战斗打响后,李忠平指挥6连的主攻排紧跟炮兵延伸的弹幕前进,迅速扫清了662.6高地的外围屏障。等炮击一停,硝烟还未散,6连已冲上了662.6高地,9分钟拿下主峰,全歼了守敌!张又侠当即把电话打到了6连前沿:“打得好!真正打出了我军新一辈威风!”

  战后,6连被昆明军区授予了“老山猛虎连”荣誉称号。在庆功会上,张又侠亲自给李忠平敬酒。李忠平不喝,张又侠说:“李忠平,在关键时刻我不拿你当大头拿谁?当时我不处分你我怎么指挥这一仗!喝了,我再考虑取消你的处分。” 李忠平回答:“我喝!但处分你还是留着,永远做个纪念!”

  在收复了老山地区后,14军各部队随即就地转入防御。为了便于地域区分和作战协调,把老山战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东区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峰峦叠嶂,山势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双方基本沿国境线控制要点进行对峙。

  西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山势北陡南缓,中国军队攻入越南境内直线距离约1.3公里,控制了大小20多个山头;中区包括松毛岭和那拉地区,向南是长达6、7公里的一片丘陵地带,各高地海拔从100多米到600多米不等。中国军队攻入越南境内直线距离约1.4公里,控制了大小33个山头制高点。在整个老山战区,中国军队按国际惯例控制了约10平方公里的越南领土。


  松毛岭(我军地图上称为“松毛林山包”)实际是从老山主峰向东延伸出的一条长约4公里的山梁,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是662.6高地。以松毛岭主峰为界,以北为中国,以南为越南。由松毛岭向东,有一个越南的小村庄,叫那拉。由那拉再向东,是一条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条由北向南流的江,在中国境内叫盘龙河,流入越南后称为泸江。盘龙河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从中国的船头地区通向越南河江市。

  盘龙河的东侧,则是笔直峭立的八里河东山。由松毛岭和那拉向南,是一片6、7公里长的丘陵地带,地势低洼,有大小50多个山头。在丘陵地带的东南缘,有一个小村庄,叫清水村。清水村的南侧,是泸江的支流清水河,由西向东汇入泸江。在清水河的南岸,则是越南的小青山,海拔634米。小青山的背后,是大青山,山势呈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公路从八里河东山与小青山之间的山口向南穿过,这个山口称为清水口子。附近有一座吊桥架在泸江上,是连接江两岸的重要通道,习惯上称之为清水口子吊桥。要从南侧进入老山地区,这里就是咽喉要道。那拉、清水地区,都属越南河宣省渭川县管辖。

  

  老山战区的整个地势上看,老山主峰与越南的小青山、大青山隔清水河相对,中间的那拉、清水地区地势较平坦,被老山与大、小青山俯瞰。14军在西侧老山主峰地区控制的各高地,山势高耸,利于防守和观察。

  在中间那拉地区控制的各高地,绝大部分的海拔都较低,处于越方控制的小青山等阵地瞰制之下,防御纵深较浅,易攻难守。而越军控制的各高地则背靠大、小青山,防御纵深较深,易守难攻。这样的一个战区地理特点,就决定了越军易于从清水口子方向集结部队渗入老山地区前沿,再向那拉地区各高地发起进攻,逐点攻占,一直推向老山主峰。

         14军由进攻转入防御调整部署期间,越军则在积极准备反攻。5月2日,越军就出动了数辆坦克和装甲车,秘密从清水口子潜入那拉地区,在开阔地带实施伪装,装备配合步兵反攻。

  14军前沿炮兵观察所发现在清水口子附近有几堆土包很可疑,要求炮兵打几炮试试。结果首发炮弹就命中了越军坦克,掀掉了坦克上面的伪装。随即炮兵向其实施了火力覆盖,当即击毁了3辆坦克和1辆装甲车。事后,越军二军区副司令兼河江前指司令黎威密隐情不报。二军区司令武立获悉后进行查问,黎威密还大发雷霆,要求各单位清查泄密人员。


      5月3日至14日,越军连续向边防15团7连坚守的八里河东山1019高地发动了十余次连排规模进攻和夜间偷袭,都被7连击退,伤亡100余人。5月9日,越军首次组织了营级规模的进攻。凌晨2时30分,越军313师266团4营的2个加强连向1019高地前沿运动接近,被7连观察哨发现,及时呼唤炮兵火力拦阻,予越军以较大杀伤,使其只好放弃进攻。

  3时20分,越军又以1个排的兵力向7连8班阵地实施偷袭,被8班战士一顿近距离投弹、射击打退。在老山方向,9日2时45分,越军314师818团7营和特工团1个连凭借浓雾和夜暗掩护,向40师120团4连守卫的老山主峰前沿1072高地和75号、76号阵地实施攻击。40师炮兵群当即对越军实施炮火急袭,将其击溃。

  越军经调整后转以小股兵力偷袭,被4连2班用手榴弹击退。随后越军又出动1个连兵力,在炮火和高射机枪掩护下向4连阵地实施强攻。4连在师炮火支援下,英勇战斗,连续打跨了越军8次进攻,毙敌44名,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为了保证1019高地方向的防御稳定,并改善船头口子左翼的防御态势,配属40师作战的41师122团于5月15日一举攻占了八里河东山的6个高地,收复了整个八里河东山地区。至此,14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御体系基本形成,部队全面转入防御。


  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相继被中国军队收复,致使越南清水地区门户洞开,河江纵深地区也受到直接威胁,越军高层极为震动。

  总参谋长黎仲迅、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很快赶到河江,与二军区司令武立等高级将领进行紧急磋商。经过多次策划,与苏联军事顾问共同制定了一个代号为“MB-84” 的战役计划,企图将那拉地区定为主攻方向,打开突破口,然后逐点收复老山地区各阵地。因为制定战役计划的会议是秘密在河江省一个叫北光的小山村召开的,因此这个计划又称为“北光计划”。

  为此,越军迅速调兵遣将,增设了二军区前指炮兵指挥所,补充了313师兵员,增调了356师师部和153团、149团、150炮兵团、821特工团主力、168炮兵旅2个营、368炮兵旅2个营进至老山地区。并补充大量作战物资,增调工兵1个旅又2个连抢修前沿公路,加紧指挥系统工事构筑。同时频繁对中国军队阵地实施侦察,其要实施大规模进攻的迹象日益明显。


  本来,中央军委计划拿下老山等骑线据点后,如果当面敌情没有大的变化,可以在6月恢复正常边防斗争状态,就如此前的法卡山、扣林山拔点作战一样。5月14日,军委作出指示:我对越牵制作战已经达到预期目的,也改善了船头方向防御态势。作战行动要逐步收缩,下个月恢复正常边防斗争状态。

  20日,昆明军区党委确定了部署调整方案,准备将主力撤回。就在第二天,电侦部门截获了越军一封电报,感觉越军有大的意图。再结合侦察到的当面敌情,发现越军在加紧调动部队,电台活动非常频繁,一切情况都显示异常。昆明军区判断越军将要发动大的反攻,于是决定停止调整,准备打敌反扑。

         根据军区指示,14军于5月20日后开始进行积极准备。加强了敌情侦察、分析,抓紧完善防御作战方案,组织现地协同,加修加固工事,随时准备迎击越军的进攻。至6月10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步兵中方5个团,越方8个团,敌我对比为1.7:1;师属以上炮兵中方12个营,越方13个营,敌我对比为1.1:1。


    6月11日,越军果然发起了团级规模的反攻。当日凌晨,越军313师14团8营在821特工团一部配合下,秘密向防守那拉地区的119团前沿阵地146号高地摸进。

  3时许,越军在进至146号高地西南侧时触雷,被守卫146号高地地域的119团1营2连发现。2连连长刘开亮立即命令各阵地做好战斗准备,令60炮向雷区前沿射击封锁敌通路,并向营部报告了越军发动进攻的情况。

  3时05分,越军8营7连的1个加强排摸到了2连3班阵地前沿,双方发生交火。3班战士们甩出一排手榴弹,并猛烈射击,将这股越军击退。另外2个排越军沿411高地北侧向146号高地接近,2连待越军进至第一道堑壕前30米处时,突然开火将其打退。

  3时20分,越军纵深炮兵和前沿直瞄火炮向262高地、146号、145号高地和那拉地区实施炮击,并出动1个连兵力分两路再次扑向146号高地。2连3班在友邻阵地火力支援下沉着应战,连续4次将越军的冲击打退。3时50分开始,越军先后又发动2次冲击,仍被2连击退。


  5时25分,越军以无坐力炮和火箭筒攻击2连指挥所,连长刘开亮牺牲,步谈机员负伤,2连与营部的通信联络中断。越军趁势突入了146号高地西南侧,3班被迫撤至高地顶部。随后越军沿146号高地西侧沟谷前进,又攻占了145号高地。

  此时,2连4排长代理连长继续指挥战斗,但因兵力分散,难以组织有效反击。张又侠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3连增援2连阵地。

  6时17分,3连1个排配合2连实施反击,与越军展开激战。不久,1连2排长陈克元奉命带4、5班前出反击145号高地。在接敌时陈排长中炮牺牲,4班长、5班长和5班副班长继续指挥2个班向敌冲击。在前来146号高地执行捕俘任务的师侦察连一部主动配合下,勇猛进攻,一举夺回了145号高地,毙敌4名,俘敌1名。

  8时30分,1营副营长率3连1个排向146号高地西侧实施反击。途中遭到越军炮火拦阻,伤亡较大,被迫退回。这时越军14团8营主力欲向146号高地东南侧接近,被40师炮火中途拦截杀伤,难以前进。

  1营副营长抓住战机,率3连主力再次向146号高地西侧反击。在师炮火和146号高地顶部火力支援下,与敌激战2个小时,终于夺回了全部已失阵地,越军退至411、251高地一线。1营随即抓紧时间补充粮弹,加修工事,转入防御。


   直接指挥这次反攻的越军313师副师长裴尼乐见14团8营进攻接连受挫,急忙责令14团团长前往一线指挥。15时15分,14团8营在821特工团一部引导下沿清水口子吊桥西侧向227高地运动。119团1营发现该敌后立即上报,团100迫击炮边很快实施炮火阻拦,杀伤越军20余名。

  17时50分,越军向那拉地区和八里河东山实施不间断炮击。19时30分,越军313师266团约2个排向八里河东山副34号高地东侧、1个排向34号和35号高地同时发起进攻。守军41师122团5连1、2排坚决开火阻击,将越军击退。与此同时,越军向那拉地区的150号、151号阵地实施炮火准备,掩护14团1个加强连和特工分队展开。

  当越军到达前沿雷场准备开辟通路时,40师炮兵实施炮火拦阻,大量杀伤了越军。守卫169号高地的119团1营1连3排8班也果断开火,打爆了越军的火箭开辟器并击毁1挺重机枪,造成了越军混乱。19时50分,越军再次向150号、151号、169号高地发起冲击。1连依托有利地形以手榴弹和冲锋枪打击越军,在炮火支援下经过40分钟战斗将敌击退。


  在八里河东山方向,越军266团1个加强连先后发起3次进攻,都被122团5连打退,伤亡较大,不得不后退待援。20时40分,越军14团约1个连由清水向146号高地方向运动,被119团炮兵群集火射击拦阻在中途。

  21时,越军约2个连兵力向146号高地运动,被119团炮兵群火力击退。21时18分、21时35分,越军又向146号高地先后发起2次冲击,都被119团炮兵群火力覆盖,战斗队形被打乱,溃败下去。因伤亡惨重,取胜无望,进攻的越军随后利用夜暗撤回了清水河以南地区。

         6月11日,越军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射了各种炮弹8000余发,从偷袭开始发起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都被中国军队挫败。战斗中,14军部队共毙敌180余人,俘敌1人,缴获重机枪1挺、40火箭筒4具、冲锋枪8支和弹药一批。14军部队阵亡18人,负伤90人。


  通过6月11日的战斗可以看出,这只是“MB-84”战役计划的第一阶段预演。越军以主要兵力火力向那拉地区前沿进攻,同时以部分兵力火力向八里河东山进攻,意在将主要突击与多方向进攻相结合,既能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于重点地段突破,又能使敌军防线多处受压,难以互相支援。

  从战术上看,越军首先夺取中国军队的前沿防御要点(如146号高地),尔后以此为依托,调整力量,继续进攻纵深目标(如145号高地)。一次攻击不成就投入力量继续进攻,形成多波次的连续冲击,逐段巩固,逐点攻占。在整个战线上,越军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态势。在重要攻击点上,越军则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力求一举攻歼。这种打法相当阴狠,首先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根据对手露出的破绽逐点进取。

  中国军队要想取胜,重要的是占到两个方面:一是以火力有效拦截对方预备队,使其后劲不足,难以继续扩张战果;二是正确部署兵力,避免遭到对方杀伤,同时掌握好自己的预备队,以保证既有足够的力量连续抗敌轮番攻击,又能适时果断地实施反击。从整个老山战区看,越军的主攻方向在那拉、松毛岭方向。防守这一方向的就是张又侠的119团,尽管在6月11日战斗中小有斩获,但显然大头在后面,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要到来了。


  团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失败后,6月19日,越军高层召开了第二次北光会议,通过了二军区的战斗决心。又从纵深抽调316师174团、312师141团、10师66团、一军区198特工团1个营及312师炮兵1个营、10师炮兵2个营进至河江地区,使总兵力达到10个步兵团、14个炮兵营、2个特工团,共4万余人。

  其中包括了越军两大主力步兵师312师和316师的各1个精锐步兵团,显见越军高层对于这次反攻的厚望。越军针对6月11日战斗中中国军队的的作战特点,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部署,研究了新的作战手段,并进行了反复训练,决心在第二阶段进攻中一举突破中国军队防线。

  此同时,越军特工队还加紧了对中国军队阵地的侦察和袭扰。7月6日,就发生了著名的“辛柏林”雷达被炸和白石岩遭袭事件。

  

  “辛柏林”相控阵雷达是中国花了十几万美元从英国进口的先进的炮位侦测雷达。这种雷达采用相控阵型电子扫描技术,通过探测敌方迫击炮的弹道并进行解算,可以精确判断出敌方炮阵地的位置,从而引导己方炮火进行反击。

  “辛柏林”雷达自1970年代中期起在英国和联邦德国军队中服役,对81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达到10公里,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4公里,最远扫描距离约20公里。在老山这样地形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越军非常擅长使用迫击炮,对中国军队威胁很大。而且越军经常布设假目标和假发射点,诱使中国炮兵浪费炮弹,也很令人头疼。

  “辛柏林”雷达部署到老山前线后,能够准确捕捉越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在“一.四工程”的炮击作战和历次压制越军迫击炮阵地的战斗中效果良好,战果辉煌,打得越军很是狼狈。当时“辛柏林”雷达是从石家庄空运到老山前线的,开设在了八里河东山西侧浅纵深地区的芭蕾坪一带,其位置可以对整个老山地区和清水口子以南地域进行扫描。在附近的白石岩地区还有160迫击炮阵地和122团9连驻地,相对比较安全。


  为 配合即将发起的对老山地区的加强师规模进攻,越军821特工团派出406营7连1个排的兵力,于7月4日深夜从1134高程点两侧垭口潜入中国境内,利用40师与边防15团的防御接合部渗透,于5日拂晓进至白石岩地区的一处山洞潜伏。

  5日,越军特工对白石岩地区诸阵地进行了一昼夜的抵近观察,发现了“辛柏林”雷达站、160迫击炮阵地和122团9连驻地。当时越军特工并不知道这里有个雷达站,还以为只是个通信站。

  6日零时30分左右,越军特工除留1个组在山洞担任警戒和接应任务,其余人员编成4个小组,秘密接近了目标区。随即分别各以1个小组袭击160迫击炮阵地和122团9连3排驻地,另外2个小组从左右两翼偷袭“辛柏林”雷达站。当时守卫雷达站的哨兵换岗回去休息,而该上岗的战士被叫醒后却又睡过去了,导致雷达站处于无警戒状态。越军特工轻易接近了雷达站,在发电车上绑上了可塑性炸药,又在雷达兵住的帐篷口布下绊线地雷。

  2时30分,三处越军特工同时开火,以冲锋枪、手雷、单兵火箭猛烈攻击中方守军。雷达兵慌乱中冲出帐篷,正好趟中绊线引爆地雷,连人带帐篷被炸飞,发电车也被炸毁。越军的突袭行动非常利落,10分钟结束战斗,各小组迅速沿原路线撤回了山洞。


  整个战斗中中国守军阵亡10人,负伤49人,越军特工死亡1人,负伤10人。越军特工在对伤亡人员稍做处理后,于当日6时前按原渗透路线撤至境外。因遇袭现场混乱,中国守军直到早晨6时还以为爆炸声是越军的炮击。事后检查,越军对雷达的作用和构造并不清楚,没有炸到要害。经过修理后,这台雷达又继续投入了作战。

  对于这次遇袭事件,从昆明军区到总参、军委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批示:

        昆明军区张铚秀司令员、谢振华政委:“告诉14军要把情况搞清楚,要追究干部的责任。多次强调克服麻痹思想,防炮击防特工,为什么不落实?要采取措施,要执行纪律。”

        总参杨得志总长:“这个问题十分严重,关键是思想麻痹,很值得总结吸取教训,不然还要吃大亏。”

        军委杨尚昆副 :“这个动态值得注意,前沿部队要有随时作战的切实准备,不得松懈。否则敌人钻空子,我吃亏。”

        这次“辛柏林”雷达站遇袭事件,也直接引发了老山战区特种作战的升级,才有了日后的各军区侦察大队轮番入滇侦察作战,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非常精彩。



      为粉碎越军即将发起的大规模反攻,14军前指根据6月11日防御作战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越军进攻作战的特点,对其再次进攻的兵力部署和主攻方向作出了判断。14军前指认为,越军最有可能的主攻方向是老山战区中部的松毛岭和那拉地区,一旦将其拿下,即可西进老山主峰阵地,东攻八里河东山地区,能够重新夺回老山战区的主动权。

  而越军的第一波攻击目标,仍会选择14军在老山战区最前沿的侧翼暴露阵地。如老山主峰前沿的1072高地与那拉地区前沿的142号、145号、146号、150号、169号等高地,都是态势突出,多面侧敌,与越军控制的前沿阵地相距仅有100-300米,未形成有效的防御纵深,易遭越军依托既占阵地的多路围攻。据此,14军及40师领导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决定调整兵力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进行防御作战的准备。

  

    6月20日后,14军前指又陆续增调41师师部带123团主力、121团一部、师炮兵团主力和军坦克团1连、11军122加农炮营、边防1团、边防17团100迫击炮连等部队进入老山战区参战。至7月上旬,14军前指指挥的部队已有6个步兵团18个步兵营,越军则有34个步兵营,敌我对比为1.8:1;师属以上炮兵营中方14个,越方14个,敌我对比为1:1。

  在兵力部署上,14军前指将主要兵力兵器配置于老山战区的西区和中区,部分兵力兵器配置于东区。以40师120团(欠3营)加强118团2营、军炮兵团(欠122加农炮营)、41师榴弹炮2营、师防化连1个组防守老山主峰地区;以119团配属师炮兵团(欠4营、85加农炮营7连)、反坦克导弹连1个班、防化侦察1个组、军坦克团1个连防守662.6高地、那拉地区;118团(欠2营)为师预备队,配置在南温河地区。

  41师率122团、边防15团2营(欠6连),加强炮兵第4师18团2营、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负责八里河东山方向的防御;123团为军前指预备队,配置在麻栗坡县东侧地区;边防15团坚守各现有阵地;师炮兵群由炮兵第4师第5团(欠2营)和边防15团122加农炮连编成,配置在老寨、交趾城地区,编成5个分群,由师炮兵指挥所直接指挥,担负全局支援任务。


  据14军前指的指示,各部队加紧整修加固工事,补充各种作战物资,加强阵地的警戒防备。同时针对防御正面宽、纵深浅的战场态势,重新调整了兵力,采取少摆多屯、及时补充的方法,第一梯队营、连只展开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兵力,其余屯于阵地内作为预备队,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连续抗敌轮番攻击。

  并加强了战场侦察,对当面越军实施昼夜观察和监测监听,基本上掌握了越军的动向。工兵部队也用火箭布雷车向老山战区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大量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公里、纵深宽500米的雷区障碍带。至7月10日,各部队的作战准备已基本就绪,随时准备抗击越军的大规模进攻。

  在有迹象显示将为越军主要攻击方向的松毛岭、那拉地区,张又侠改变了原先在33个高地平均分配兵力的状况,而将119团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那拉方向主要高地附近,以2个步兵营占领阵地,1个步兵营为第二梯队位于南榔、里头寨地区,团炮兵群配置在三转弯、那马西侧公路沿线,张又侠的团指挥所开设于627高地。从而形成了重点守备,步炮结合,随耗随补,以点制线、以线制面的防御体系。


    7月10日,总参通知昆明军区前指:越军大举反扑的征兆已经明显,请张司令员马上返回前指;把32师尽快调到前面去;军委决定从外区调部队入滇参战。

        一场大战就要到来了。

        越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于7月11日夜出动316师174团、312师141团、313师266团、356师149团、876团及198特工团、821特工团等部队,乘夜暗从清水口子方向秘密潜入老山地区前沿逐步展开,准备从四个方向对中国军队阵地发起加强师规模进攻。

  越军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和二军区司令武立坐镇河江,二军区副司令黎威密、副参谋长裴文胜率前指在谷怩督战。

  356师副师长“占”、316师副师长“历”、313师副师长裴尼乐分别在南嘎、清水、八里河东山方向直接指挥,企图采取正面突破、两翼牵制、向心攻击,偷袭加强攻手段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夺取,逐次占领老山地区各阵地。越军战史上将这次作战称为河江战区战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