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


  17日凌晨强大的炮火准备,对地面暴露目标是毁灭性打击,对敌人心理是强大震慑。但越军战场建设长达七年之久,许多工事利用险峰、山洞、悬崖改造,暗堡、碉堡、坑道、火力支撑点等坚固隐蔽,炮弹不直接命中不足以摧毁,因此朔江攻坚注定还是一场恶战。

  乾隆年间清军进攻安南曾在朔江遭受重创,二战时期日军及以后的法军也在此折戟,故战前越军曾扬言,“法国、日本都无法突破朔江天险,中国更不行!”叫嚣要在此与解放军打3个月,歼灭中国军队2万人,打掉坦克100辆以上。

  别人打不了,不等于我解放军也打不了,我们的钢牙铁齿可不是吃素的!

  在17日凌晨炮火准备的同时,122师步兵、炮兵、坦克、工兵协同作战,3个步兵团三路并进:365团(欠一营)从平孟关沿公路向朔江推进,从马利、长白山方向突破,364团(加强365团3营)从孟麻向坂黄方向进攻,366团向坂洋方向穿插,都遭受越军异常顽强抵抗,有的部队伤亡较大,但各团指战员始终英勇顽强,浴血作战,奋力冲破层层拦阻,至18日先后拿下了让涌、坂黄、马利、榕树山、大石山等要点。


  可是41军不满意!

  41军命令17日当天拿下朔江,你1个师打了两天还没搞定,于是一天一个特急电报“迅速打通平孟、朔江、坂红至安乐的公路”飞来,122师火烧眉毛!

  于是,改进战术,加强步炮、步坦协同,“杀手锏”坦克三营冒险出奇兵,搭载步兵连夜急进抄敌后路;步兵改初期不打夜战为夜间设伏、冒险夜袭、钻山打洞等,三路南北对进,又打三天,终于包抄朔江,打得艰苦残酷,英勇壮烈;炮群坚决执行师指命令:“集中火力压制475高地、那良诺东侧高地和长白山之敌”,主动侦察敌情和随时响应步兵火力支援要求,及时压制、摧毁越军暗堡、碉堡、雷场、炮阵地、铁丝网等火力支撑点、障碍或暴露步兵;

  会攻朔江城时,火箭炮、榴弹炮齐射、急速射一起上,密集炮火轰击;全师将士经5天5夜激战,终于胜利结束朔江进攻战斗,打通平孟--朔江通道(这5天5夜可以写一本书),随后向高平发展进攻。


  这里说说我知道或经历的几个战例(战友提供信息的在段末标示)。

  17日凌晨4:40,孟麻方向,我炮群实施炮火准备仅10分钟,365团8连就进至敌第一道铁丝网破障,炮火延伸时8连就开始进攻那良诺1号高地,保障364团主力加入战斗;10时,孟麻炮群前观(炮兵前进指挥所,4人左右:指挥员、侦察兵、计算兵、无线兵等)发现365团7连3排攻占473高地时,遭敌依托工事顽强阻击,遂迅速呼叫、指挥1门122榴弹炮,连续发射46发炮弹,摧毁了敌人环形掩盖堑壕,7连3排立即冲上阵地,占领主峰。孟麻师指挥所瞭望哨观察到,首发试射的炮弹一落,堑壕中的敌人就探出头来,想跑又不敢跑,不跑又怕挨炸,正犹豫时,一颗颗炮弹已经砸了下来!46发炮弹打一个点会是什么情况?尸骨无存,灰飞烟灭!战地记者们激动地抢拍了这组镜头。7连3排首战撕开突破口,歼敌16人,自己仅伤3人,无一阵亡,连队立即为三排报请二等功。

  中午12点,365团9连少量兵力抢占展览馆南山主峰后,遭敌一个多排迅速反击,敌人喊着口号冲来,已接近南山山脚,形势危急,随9连行动的三营副营长黄建明,立即用电台呼唤炮火支援,引导炮兵向反扑的越军射击,很快天空中就响起了尖厉的呼啸声,第二炮群杀伤爆破榴弹猛砸下来,准确覆盖越军队形,20多名敌人倒了一地,残部狼狈逃窜。


  17日,平孟方向,加农炮营炮台山指挥所发现623高地附近,有带掩盖的越军122榴弹炮阵地,因射界限制,遂呼叫第2炮群以152加榴炮进行压制,连续发射炮弹16发,准确覆盖目标。

  当日,加农炮营前观侦察敌情时,副营长覃兆年踏雷负伤;营指挥所夜间转移时,收拢人员不敢发声,排长简其祥逐一摸脑袋点名,通信员彭增景掉下悬崖壮烈牺牲;营部指挥人员刚下车,指挥车就被越炮弹击中,驾驶员褚晓光负伤。(刘洪东)

  火箭炮营观察所设在四面悬崖,山顶不到两平方的边境尖峰,特别显眼又孤立前出,17日越军连续发射两群炮弹轰击,幸未命中。18日下午,我侦察兵发现越军一个迫击炮阵地,指挥连连长刘学侦即通报给榴炮一连观察所,一连即以四发急速射,一举敲掉这个目标。当天,榴炮一连一班在支援步兵作战中,以准确的炮火命中越军碉堡,上级马上为一班请功。

  一营观察所的战友说:我们距朔江一线步兵仅两三千米,我们在那里蹲猫耳洞,住堑壕坚守了五天五夜,战斗打到两三天时,敌人似乎发现了我们观察所,炮弹东一发西一发地向我们打来,有几发仅隔堑壕几米远就落地爆炸了,震耳欲聋,枪榴弹(一发可报销一辆坦克)"啾啾啾"地从头上飞过,稍不留神就有中弹危险。


  直瞄火炮支援步兵进攻,打得残酷壮烈。17日,步兵365团1营、坦克8连从平孟出击,沿公路直闯峡谷时,受到大、小榕树山、通天岭一号高地等处越军暗堡的重机枪、82无座力炮、60炮疯狂阻击,全力封锁我进攻道路,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步兵打了好多绿色信号弹,迫切要求炮火支援,加农炮营七连推炮出国,以直瞄方式开炮,点对点压制、摧毁600米外各种火力点,此时七连炮阵地也不断遭敌炮击,炮排长受伤了班长顶,班长伤亡了副班长上,始终保持作战指挥不断。班长钱正学代理排长不到一小时就中弹牺牲,当天炮团作战牺牲3人,全是加农炮营的官兵,战斗异常激烈。

  七连五班在头两天的作战中,三任班长一名牺牲两名重伤,全班仍顽强作战浴血反击,"我们把步兵指示的目标打掉了,把营里指示的目标打掉了,自己发现的目标照样打掉了!”在整个朔江攻坚战斗中,五班共摧毁敌炮兵指挥所2个,82无座力炮2门,暗堡2座,重机枪火力点6个共12个目标,全力支援步兵进攻。战后,排长钱正学烈士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全班4人立三等功。七连荣立集体二等功,副连长荣立三等功。


  18日上午,我前往平孟边境火箭炮营观察所了解战况,十连小张为向导。途中发现,越军炮火猛烈封锁平孟关出境公路,关内很多民房中弹起火燃烧,我军前送炮弹的四五辆汽车,紧急停在靠山一侧路边防炮,365团一个步兵连已撤回国境线内,一辆隐蔽在平孟小溪的坦克旁和我们附近落了三四发炮弹,我俩高度警惕,时面匍匐,时而跳跃,瞅准间隙快速通过开阔地,终于在中午一点左右到达火箭炮营观察所。

  18日11:40,在坂红进攻战斗中,364团9连进至左姆南侧无名高地,遭展览馆东南无名高地敌猛烈射击,随该连行动的炮兵前观立即呼唤炮群火力压制该高地之敌,支援9连于16时许,占领展览馆南山,歼敌40余名。同日,365团7连在炮群一个榴炮连逐次延伸射击的支援下,沿菲荣向坂黄方向进攻,于15:45先后攻占了菲荣、坂黄村及东南无名高地,歼敌约一个排。

  18日,366团1营、3营强攻让涌村东南侧时遭越军炮击,敌约2个排的兵力向9连反击。连长立即呼唤炮火支援,在榴炮二营猛烈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冲击,一场激战,毙敌30名,摧毁敌60炮阵地,攻克了让涌公安屯,部队继续南插。


  19日天刚蒙蒙亮,火箭炮营指挥所接炮群指通报:在我观察所正前方两公里处,发现敌一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阵地,营长徐业荣即决定以两个炮连打步兵、一个炮连打迫击炮阵地(真是大手笔哈),一个齐射216发炮弹,象下冰雹一样砸过去,目视炸点非常集中,目标区域一片火海。这是我在观察所首次见到炮击效果,真的是大快人心!教导员汪绪雄当即向全营电话通报战果,予以嘉奖。

  朔江峡谷。长白山地区。长白山之战就发生在这座山头。这一仗打出了一位战斗英雄谢振华。

  19日上午9时许,火箭炮营观察所接到增援命令,即派侦察兵董启国、况火根和一无线兵(记不起名字了),增援365团4连攻打长白山。此时,越军炮火、高机平射严密封锁平孟街,董启国三人凭借平孟关内大榕树,逐一猫腰横过平孟街平孟河,到达指定的无名高地,迅速展开侦察,发现长白山3个火力点,其中一个迫击炮阵地,立即确定射击诸元,上报营观察所,仅一会儿,目标被炮火覆盖。

  整个上午两个炮群不断向敌运动目标和各种工事射击,支援步兵作战。


  40年前的那天上午,侦察兵董启国、况火根和另一名无线兵,就是在平孟关内这棵大榕树下通过越军火力封锁,增援攻打长白山之战。立功。这棵树帮他们挡了几颗子弹。

  19日傍晚,榴炮六连接前指命令,应军区炮兵要求,当晚即派一排长田广省率两门火炮,进至朔江地区隐蔽待机并清理战场,这一着棋后来果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日,师指通报:“我部364团、365团战区已连成一片,364团已插到朔江,打到那册。”上午,根据侦察情况及步兵指示的目标,我榴弹炮、火箭炮火力及时予以压制、摧毁。下午3:30,我空军战机沿边境领空巡航,威慑越军。我当时就想,要是空军直接轰炸扫射就更好了,省得步兵进攻这么艰难。

  在18、19、20日这三天中,因敌炮火封锁,炊事班很难送饭送水上来,我们在观察所每天能吃上一餐饭就很不错了,有一天竟然没有饭吃,敌炮火、机枪封锁严密,炊事班送不上来。有时什么菜也没有,炊事班就把食盐与大米一块煮,送上来的饭咸得人死,但总比没得吃好,何况是冒着生命危险送上来的。水就更困难。实在饿了,就咬几口压缩饼干,强行咽下,总比步兵强多了。


  21日早晨7点,群山还笼罩在晨雾中,我军坦克又隆隆地叫起来,从平孟关内向敌阵地开进,加农炮营也在占领阵地。朔江攻坚进入关键时刻。14时30分,师指获悉敌246团团指在安律(地名),即指示两个炮群向该地区猛烈射击,敌惊慌向南撤逃。

  21日下午,364团3营在进攻波原南北山头时,一旦发现火力点,就呼唤榴炮二营炮火打击,经数小时激战终于攻至朔江城下。

  这次作战中,应边防二团7连(配属365团))要求,榴炮四连摧毁岳圩关口正面越军目标也是亮点。连队派炮四班执行任务,班长何益联组织全班直接将火炮拉出关外,对着目标直接瞄准射击。边防团在火炮两边架起机枪保驾,边防团首长指哪四班就打哪,以66发炮弹,先后摧毁了敌高山了望塔、营房、检查站楼、两个驻有越军的山洞,以及一切国家设施、建筑及障碍物等22个目标,战斗结束后,边防团首长大为高兴:“你们打得好,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见识了大炮的威力。謝谢你们,我一定为你们请功!”(何益联)

  自我上观察所以来,不断见到上级通报立功名单,一连有林启武、陈文贞和炮二班,十连有一班长杨珍久,指挥连有侦察班长钟登福、何高林等。


  21日,据前观报告:在我强大炮火袭击下,发现在敌阵地炸毁高射炮4门、85加农炮两门、122榴弹炮两门,前观指战员战果很大,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战;榴炮二营配合步兵团打穿插,以猛烈准确炮火支援步兵扫障开路,表现出色,团指通报给予记功:榴炮二营、六连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五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二营营长曾加武荣立二等功,团首长问他们有什么困难?他说:现在就是吃不上饭,睡不上觉,喝的是稻田水,其他没什么问题。

  至2月21日止,在激烈的朔江天险攻坚战中,122师重创越军246团等部,共击毙越军2080人,俘获59人,缴获火炮41门,汽车8辆及各种武器装备一批,终于打开了朔江北大门。122师仅用五天就踏平朔江,且生俘敌246团副团长及特派的中校参谋长农松,一举打破了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称霸梦”,打破了"朔江天险牢不可破"的神话。

  在这次对越还击作战中(包含朔江、高平一线),122师打满全场,共歼敌2730人,其中击毙2524人,俘敌206人,并创造了师级单位对越还击作战中俘敌之最、击毙敌指挥官军衔最高的纪录;自己伤亡1600余人,敌我交换比为1.62:1。总战果在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排名第五,有战评曰"41军122师的朔江攻坚作战,是197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亮点之一",“表现非常出色”,是“高平战役的小翻版”。战后有两部电影《长排山之战》和《蛇谷奇兵》,均取自122师朔江天险攻坚战战例。


  2月21日,41军前指连发3个通报:我军已占领高平机场,炸毁敌飞机57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121师、123师已包围高平,缴获大弹药库一座;我前线3个师围歼高平之敌,高平一片火海,战斗异常激烈,活捉一曾与黎笋(越共 )、范文同(越政府总理)合影的副团长,缴获大批军用地图和作战文件,当晚8时发起总攻。

  22日下午5:15,火箭炮营观察所全体官兵撤下尖峰山头,我重回十连。有消息称炮团准备全部进入越南出国作战。

  1979年2月23日凌晨,奉122师命令,炮团首次全员入越作战,经广西平孟关、越南朔江、墩张、坂洋、那瓦、诺海至省会高平(166号公路),配合步兵重点清剿沿线残敌,打通与保卫平孟至高平60公里交通线,保障41军主力部队回撤和物资安全运输。至3月4日撤军回国,历时10天。没想到的是,炮团一出国门仍然战斗不断,夜战、近战、炮战、清剿,遇敌必歼,确保了战区交通线畅通,确保了41军主力安全回撤。

  41军向高平进攻路线图:122师经平孟、孟麻出国作战围歼朔江守敌,再经墩张、坂洋向高平攻击前进,配合42军围歼高平之敌。


  2月22日傍晚,我们从平孟边境观察所下山,就着手准备出国作战。晚上休息了约4小时,23日凌晨2点多,黑暗的平孟峡谷中汽车发动声响成一片,各营装车、挂炮、列队, 炮团即将转移阵地。4:55,我随火箭炮十连(连长唐新秋,指导员王培让)敞棚车队从平孟关出国,沿平(孟)朔(江)公路向越南开去,这是火箭炮营也是我首次出境参战;各车压着前车的轮胎印徐徐跟进,主要是防止触雷。目的地是朔江南侧122师指挥所附近。

  2月23日凌晨起,122师炮团首次全员进入越南作战,122榴弹炮一营车队途经朔江南侧的墩张村。

  晨雾中一弯下弦月刚露出山头,越南山峦、村庄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偶尔才听到远处一两声狗叫。早几日炮火连天的朔江战场,这时却异常安静,万赖无声,又似乎隐隐透出些许恐怖气氛。

  刚出国不久,就闻到一股异味飘来,感觉出生以来都没闻过这么难受的味道,真的是臭不可闻,一闻就想吐,走一路都是这气味,为什么这样臭?没人知道。慢慢地,发现沿公路右边,不时排列着一些白色长方块,夜暗下格外显眼。这是什么东西?也没有答案。感觉这越南战场有点阴森恐怖。


  我们既有点初次出国的兴奋,更要高度警惕越特工袭击。在平孟一点也不担心,一出国门就在想,别碰上地雷、特工什么的啊,实际上步兵、坦克在这块战斗过五六天,要打也早打了,要炸也早炸了。可是偏不,车队前进约4公里左右,已至朔江县城石尖山路段,正在车上眯着的我突然被“轰”的一声巨响惊醒,听响声就在我们前面几车位置,车队立即停了下来,此时有人大声命令:“赶快抢救!赶快抢救!后面的卫生员都到前面来!”

  2月23日凌晨,炮团入越车队在朔江石尖山下,遭遇反坦克地雷爆炸。

  果然让我们碰上了!原来,公路上有一辆坏车挡住去路,火箭炮营指挥车便从其右侧稻田绕过去,谁知右后轮压发了越军的反坦克地雷,瞬间,猛烈的爆炸让车上人员顿时昏迷或失去知觉,巨大的冲击波透过车厢底板把车上人员冲起又摔下,连长陈惠城等十余人受伤,其中两个重伤,有的腰椎骨被炸伤,有的腿被炸断,经过紧急包扎抢救,安排收容队急送平孟战地医院处理。好在车上人员都是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才出国还没放一炮,就损失一车、10多人负伤!


  趁这机会,我下车专门去看那路边白方块是什么,原来是白布,揭起白布一看,下面是烈士遗体!顿时恍然大悟:这是朔江战斗时牺牲的烈士,多少块白布就盖着多少遗体,激战时后方担架队没法进来,或是力量紧缺尚没来得及后运,而附近那些横七竖八没盖白布的,全是越军的尸体。连日日晒夜露腐烂,沿途那种异味就是这么产生的!

  约一小时后我们的车队继续前进。

  为确保交通线安全,当天起,炮团派出加农炮营九连掩护师直工兵连,在朔江战区沿公路线排雷扫障,期间就与越军大干了一仗,此是后话。

  前进途中,慢慢地天就亮了,只见公路总在两山之间穿过,最窄处仅八九米宽,朔江天险还真不是吹的。难怪这场攻坚战打了五天五夜。沿途目光所及的地面、山坡、稻田到处是炮弹坑,就象被胡乱犁过一次。路边,不时发现有被我军炸毁、翻倒的122榴弹炮,弹药箱、破烂武器、担架等随处可见,也有被流弹击中的水牛群,肚子胀大,四脚朝天。到达坂洋村时,发现路边堆着不少缴获的战利品,一箱箱弹药垒成了墙。


  榴弹炮一营阵地设在敦张、坂洋稻田里。这里,是朔江南山及592高地余脉,通往高平、平孟等三条公路的会合点,一条小河截断平高公路,一座20来米长的桥梁成为交通要点。一营进入这块区域后,连续两天晚上遭遇越军特工偷袭。

  一连三班战士占小和回忆说:战前我从福州军区调入365团,从德保出发前一天调入炮团榴炮营一连。我记得,我们连是2月23日进越南,第一个阵地设在坂洋稻田地里,过(丹奔河)坂洋桥的右边。但之前不了解情况,把阵地前推了几公里,刚放下炮,就接到通知,紧急后撤到坂洋。那天如果晚撤40分钟,这地方就给越军炮轰了。当天晚上还下雨,我和几个战友在坂洋炮阵地外围潜伏,以防越南特工偷袭。

  果然,雨点中,突然枪声大作,感觉是居高临下向我连阵地打的,子弹在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有三个越军特工拿着轻机枪跟我们交火,我和谢伟信等战友开枪,打死一个,抓了一个,逃了一个。

  这次短兵相接,歼敌2人,保卫了炮阵地安全,连队现场给我报二等功,战评改三等功,说是指标问题。


  一营营部无线兵一帆回忆说:23日我们到达一座医院前,天已完全黑下来了,伸手不见五指,部队就地宿营。为了安全起见,首长叫我们全部下车隐蔽,我抱着电台匍匐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又冷又湿,心想熬了几天几夜该睡个好觉了吧。

  想得美,约摸午夜时分,隐隐约约听见远处传来"嗒嗒嗒"的枪声,我想应该是步兵弟兄们在打扫战场,清理残敌吧,过了一会儿枪声及手榴弹的爆炸声,在医院那个方向连成一片,又听得"嘡嘡嘡"的几声就在附近。第二天天亮一看,车头的前盖皮上穿了三个洞,多险啊,幸亏没有引燃汽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后才知道我们的行动超前了,受到特工的袭击,很危险的一夜。

  24日晚上12时许,夜雾深沉,又一特工沿小河潜行,向二连阵地附近的小桥摸去,准备炸桥,被警惕的哨兵柳冬根、张庭顺擒获。为此,柳冬根、张庭顺分别荣立三等功。


  25日左右上午九时许,19日在朔江地区待命的榴炮六连接前指通报:朔江天险发现隐蔽地堡群,卡死我军往返车辆通道,已致6人伤亡。六连阵地副连长即令一排长田广省(我在一连任一排长时,田任一班长,军事技术过硬),带全排两门火炮前往拔点,军区炮兵部首长随行指导。途中一门炮不慎掉沟,于是带两车炮弹和一门火炮前进。

  在距暗堡群约450米处,炮兵部首长指示目标位置,田排长指挥炮班直瞄射击,首发命中,连发覆盖,首长连呼“打得好,打得好!”随后,对不断冒出的暗堡火力,田排长指挥炮班发现一个打掉一个,炮击至12点左右结束,暗堡群被全部扫除,两车炮弹全部打光,终于再次打通平孟--朔江交通线。

  前指当天通报给一排长田广省记三等功,全排通令嘉奖。450米距离打直瞄,等于是大炮上刺刀!战后,田广省被提拔为六连副连长。


  加农炮营计算班长谭文武说:25日下午一时许,122师工兵连四辆汽车进至板坡粮仓前,在公路拐弯处时突遭敌轻、重机枪火力袭击,前进受阻,伤亡较大,情况危急,就近的加农炮营九连炮一班和炮四班,立即受领支援工兵歼敌任务,迅速前往占领炮阵地,一炮压制和摧毁公路左边敌火力点,四炮因射界限制,立即推炮向前,在离敌火力点五六百米处,占领射击位置,四班长胡海成勇敢沉着,亲自操作火炮瞄准,连续射击,以准确猛烈的炮火,连续不断地摧毁敌火力点,战斗持续到下午六点多,共发射炮弹39发,消灭8个目标,歼敌约一个加强排,及时营救了工兵营战友,保护了四台汽车安全,保障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25日晚,十连安排我带六名战士,到师指挥所前的丹奔河守桥,防敌偷袭,毁我交通要点。此钢架铺板桥长约30米左右,一旦被炸,平孟--高平交通线立即中断,责任重大。我安排每端3人蹲守,明确两端桥头、河中若发现异常,不用请示直接开枪歼灭。我往返两端巡查。黑夜来临,河水哗哗响,风声呼呼叫,附近不断有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传来,大家高度警惕,基本上一晚没有合眼。

  那一夜虽未出事,却是我打仗以来最为担心的第二夜(第一夜是首战的炮火准备),因为责任实在重大,绝不能出差错(当时不知次日有大批重装备车队返回过桥回国)。凌晨5时左右,平孟方向大批民工到达,肩扛马运,过桥前往高平运送弹药给养,护桥任务解除。


  这是我首次看到战时远程后勤保障,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办法,靠人力畜力支持。这在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双方境内公路都狭窄,汽车若进入越南又担心压发地雷。后来得知,高平方向作战,动员了广西边境4个县民兵民工参战。参加朔江战斗时,他们应急修路,抢救运送伤员烈士,运送了给养40吨,弹药16930箱及其它物资一大批,为战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7日下午,我们高兴地看到,从高平方向撤回大批丙3、丙6、丙7车牌号的炮兵和汽车(122师就是丙字头),及坦克、装甲车队,又是车流滚滚,看来大局已定。

  27日晚上,火箭炮营接到通知,次日执行新任务。各连连夜开会动员部署,阵地副营长摸黑赶到连队动员,检查射击准备工作。次日晨我接到十连通知:7:30全连出发,前往高平参战。我立即打好背包,放上十连炮车。临行前,教导员汪绪雄赶到十连重新动员,一定要坚决执行命令,坚决打好最后一仗。

  随后,汪教导队通知我重上观察所(写这回忆时才想到,这可能是二大队或营领导的决定)。于是,在榴炮一营、榴炮二营四连、加农炮营七连和火箭炮营十连车队旁,我和十连战友们告别。据加农炮营书记谭跃进回忆,火箭炮营指挥连和另一个炮连也参加了高平之战。高平之役,仅一次炮击就消灭越军84人,战果显著,打出了威风。


  在2月25、26、27的连续三天中,十连安排我带队执行阵地附近搜山清剿任务,先后有9名战士和一名翻译参加,在火箭炮阵地4公里范围内山头行动,先后共缴获8箱子弹、手榴弹,5枚火箭弹,68式爆破筒、40火箭筒、瞄准镜各1具。在一越军山洞阵地中,发现一锅饭都没动一下,可想而知,越军当时逃得够仓促,硬是没想到失败来得这么快。

  28日下午,站在火箭炮营观察所山头发现,山下的交通线上,从高平前线班师坦克50多辆,火炮10多门,汽车140多辆(士兵自动分工计数),其中还有许多运输战利品的广西地方车辆,相当于一支200多辆汽车的大型车队经过,一字长龙阵,军威雄壮浩荡回国,整个山沟隆隆声不断。

  下午4:30,团一号首长刘承保、二号首长朱有章来到观察所检查,指示收拢部队,巩固山头阵地,一定要保证平孟--高平公路线安全。晚饭时,107火箭炮、炮弹又扛上山头阵地,射击准备一直到天黑仍未就绪。时阴雨连绵,我们连续三四天每天吃两顿,以减少炊事班送饭任务,我们开始过“猫耳洞”生活。


  三营书记朱道兵说:28日傍晚7时左右,天下着雨,有个打赤脚穿短裤的越南兵,鬼鬼祟祟地从山脚下走来,当晚正是我们班站岗,待其靠近,我和战友吴柏照、李新国3人一拥而上将其控制,并立即向排长简祺祥及侯营长汇报,当时天气冷,副教导员王相固拿了一件棉衣让俘虏穿上,随后送往俘虏营。

  2月28日,榴炮一营配合步兵366团,清剿508高地及以东地区残敌。18:30,全营在玛关东北500米处的公路边待命,周围是土山高地,一公里内有6个村庄。19:10,一连占领阵地后,连队立即勘察地形,由副指导员张庆鸣带领两个排长、各班班长组织阵地警戒,划分火力范围,防敌雨夜偷袭。深夜23:00,敌人果然趁雨夜天黑,摸近一连炮阵地,被指挥排哨兵发现,敌即向我哨兵和车辆扫射,副指导员张庆鸣和两位排长沉着指挥,予敌迎头痛击,敌仓皇逃逸。

  3月1日凌晨4:20,贼心不死的越军再次偷袭,在抢占一连一、二排制高点时,在离四班哨位20米处架起机枪,向我哨位疯狂扫射,一排长迅即指挥还击,一班潜伏哨谢韦章主动冲出掩体,摸到离敌约10米处时对敌一阵狂扫,击伤敌机枪手,缴获机枪一挺;另一股敌人向二排阵地接近时,战士王建泉立即投弹反击,当场炸死敌指挥官一名,缴获手枪、卡宾枪各一支,手表一块,越币600元。在群敌无首的情况下,敌顿作鸟兽散,从而彻底粉碎了敌夜间偷袭阴谋,确保了部队和车炮安全。


  3月1日,师工兵科、工兵营在坂涯清剿作战时,3人牺牲,8人负伤,师首长大为震惊,立即调来打长白山有名的365团5连围山堵洞,炮团122榴弹炮、85加农炮,以及37高炮各一门,12.7毫米高机一挺,支援5连作战。之后,以900公斤和1.5吨炸药堵住两个洞口,彻底将石山炸塌。究竟埋了多少越军在里面,永远无人知晓。

  3月3日,火箭炮营营长徐业荣通知我,立即返回二大队归建。于是,我告别营长教导员下山。晚上接到电话通报:谅山已被友军攻克。至此,老马估计,我大军真正要凯旋了。

  3月4日,122师胜利完成预定作战任务,陆续撤军回国,炮团今日下午1:58回到平孟关边境一线,继续执行掩护41军其他部队回撤和交通线安全任务。

  3月5日,国家宣布对越自卫还击战争结束,开始撤军。

  3月13日,火箭炮营车队从高平回撤途经北卡时,第三、四辆车遭敌特工突然袭击,指挥连副指导员负重伤,一颗子弹打进头部右太阳穴没有出来,同车还有一个电话班长和司机负伤。侥幸的是第一二辆车未受袭击,车上有炮团副团长龚富祥,和150师(3月6日从水口关入越,轮训性参战)两位炮兵参谋。四营指挥排长说,司机班长在右腿和臀部受重伤、鲜血直流的情况下,仍坚持开车三四百米至一山坡拐弯处,使汽车脱离了敌火力威胁,拼死挽救了全车战友生命。车一停,司机班长就倒在方向盘上,座位下是一滩鲜血。车队立即派两车护送伤员赶往平孟战地医院抢救,炮团3位首长立即前往看望慰问。

  在这次对越还击作战中,从平孟(孟麻)、朔江到高平,122师打满全场,共歼敌2730人,其中击毙2524人,俘敌206人,并创造了师级单位对越还击作战中俘敌之最、击毙敌指挥官军衔最高的纪录;自己伤亡1600余人,敌我交换比为1.62:1。总战果在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排名第五,并圆满完成掩护41军主力回撤任务。

  3月4日炮团班师广西平孟后,没想到10天后又连续两次深入越南,最远距离超越高平,参加救援50军150师448团步兵二营的作战行动,惊险异常。我参加了最后一次。

  火箭炮营高平参战部队13日回国后,14日听说次日部队将转移广西靖西县,大家还是很高兴的,仗打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放松了。但在15日中午,炮团突然接到122师命令再次出国作战!全线撤军已10天了,我们怎么还要出动?我当日日记是这样记载的:“风云突变,今天中午接到命令,炮团要第二次出国作战!……

  下午2:40,部队又从平孟关出境,行程30公里后,赶到那排安营扎寨”,开设团指挥所,构筑炮阵地,做好应急作战准备。这次出国作战,我随二大队行动,与团指挥所在一块。

  我们下午前往越南时,发现还有回撤的步兵迎面而来,估计他们都在纳闷:“我们都回来了,你们还出去干什么?”到达那排后我才得知,炮团这次出境,是配属(支援)第50军150师执行任务。该师一个步兵营回撤时,被越军依险围困,上级(至少是广西方向前指,50军不可能调动41军兵力)部署本次救援行动。可能因炮团正在平孟边境一线,离目标地域最近,于是再次当选参战炮兵。


  炮团刚到那排不久,就收到150师电报,说明本次救援行动有两个步兵团(含366团)、一个炮兵团(我们团)参加,明确了各部协同作战要求,待命出动。

  那排离高平30公里左右,在前线大军回撤已逾10天,我们又深入越南的情况下,炮团高度警惕,当晚严密部署,阵地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黑灯瞎火,防备森严,但周围整夜枪声不断。当时我就想,万一越军狗鼻子灵敏又铤而走险,连夜从高平派一支部队来玩点花样,30公里最多也就个把小时的事(当时我并不知道还有两个步兵团参战),这一夜,是我参战以来最为心惊肉跳的一夜,基本上没睡什么。出人意料的是,天刚麻麻亮,炮团却收到122师发来的撤退命令。

  一大队参谋刘新恒最近与我聊天,谈到40年前那封撤退电报时记忆犹新:这才出国几个小时啊,才与150师协调完毕,部队刚刚做好战斗准备,还没放一炮就撤退?他感到很是纳闷:是不是哪个地方出错了?如果译错电报导致配属作战行动失误,那可不是一般问题。作战以来,刘参谋收译的所有电报,无一差错,保障了炮团作战指挥无误,受到团首长肯定,这次配属兄弟部队作战,同样不能有丁点差错!经与部门领导研究,分别重译电报,反复对照,确认无误后才呈送团一号首长,团长刘承保看完电报,立即下令“撤”,至此,他才放下心来。

  16日凌晨5时前,炮团静默地做好了回撤准备。早晨7:05,部队从那排挂炮上车回撤,沿途又见到从高平方向撤回的步兵(原来前面还有正常撤军的步兵);上午9:14,我们车队越过114号界碑,进入平孟关,回国了!这时,我们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真的安全了。国界就是一条线,线内线外定乾坤!

  这次救援动用步炮三个团,进入越南住一晚,没放一枪一炮,就掉转头回国,似乎走亲戚一样,当时真的莫明其妙。这么大的作战行动,就这么龙头蛇尾收工?

  17日晚上,中央电台播放了人民解放军全面撤军的消息。

  122师炮团配属150师作战,救援448团回撤受阻的步兵二营,虽然我参与了一次,但一直没有弄清情况。正好,在写这篇回忆文章时,网上发现122师炮团二连连长李贵禄(战后调炮团司令部作训股)是救援作战全程亲历者,就请他写下两次增援的来龙去脉。在此特向老战友致敬!

  448团二营后撤受阻,网上有多种分析文章,哪个哪个环节处置不当,当时应该如何如何,但我认为,根本原因是高层思想上严重轻敌!3月5日大批作战部队开始回撤,3月6日150师才入越参战,此时已无大仗可打,这时入越带有锻炼部队的意思,可是150师上战场竟然敢不带炮兵!这不是轻敌是什么?

  想想我们122师朔江攻坚战,若没有炮兵配合,这仗还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在越南这样的特殊山地作战,你不带炮兵,关键时候你不抓瞎?其次是不按计划从有122师护卫的高平-朔江-平孟路线回撤,在大撤军的前提下还想“搂草打兔子”,轻敌有好果子吃么?

  3月16日邓小平在总结对越作战时说:“12日吃了小亏,我们一个营,由于指挥关系被敌人包围,回来了一半,损失了一半,这说明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越是胜利越要谨慎。”

  实际上,41军同样有轻敌思想,仅朔江之战,越军扬言能抗衡解放军三个月,而41军却要求122师一天拿下来,以为是到你园子里挖菜土,而广州军区竟然也批复同意这一方案!依据是什么?


  请看二连连长李贵禄话说救援的来龙去脉:

  “救援50军150师448团的作战,不是第二次出国,而是出去了两次,我是亲身经历。因为我先后两次任(在)前观,到150师与他们配合,第一次是我,第二次是我和一连连长何毫田,我配合450团,他配合366团,只是两次都没打起来。

  老刘上面写的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我记得时间是(3月)15日出境,16日回国。那一天我还差一点遭遇“集结号”,留在越南。

  自卫反击作战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已对外宣布3月5日开始全线撤军。我们团3月4日撤回平孟后,主要是配合366团护路,掩护后续部队回撤。

  50军的148师和150师,作为预备队参加广西方向作战,149师在云南方向。其实到此时全线已经没有什么大仗打了,都是一些局部的清剿作战,150师在此时申请出国参战,也就是到战场上练练兵,上级也批准了。他们于3月6日自水口关进入战场,并向高平及以西地区进行清剿,打了几仗也打得不错,按理应顺着高平至平孟的公路回撤,这也是上级的安排,因为有122师护路比较安全。结果却阴错阳差未按原计划的路线回撤,3月11日448团二营被围,情况严重。


  为救援448团被围的二营,时任(122师)炮团一营中央连二连连长的我,有幸先后两次被派往150师450团配合作战。当时情况并不明朗,地形也不熟,也不知这个营的具体位置。

  3月14日傍晚,我带了指挥排侦察兵、计算兵、无线兵等几人来到450团指挥所。当时天还下着小雨,他们指挥所在一个帐蓬里,我进去接受任务,一名副师长负责指挥,团领导只告诉我准备拂晓开始行动,并派了一名炮兵参谋陪着我,怕我丢了,主要是他们这次出来没带炮兵!我就代表122师炮团出了前观,说是两个炮营配合作战。天亮了,接营长命令告知说是不打了(为什么不打了,不知道),撤回,这也在150师那里得到确认。这是第一次。

  返回平孟后,临近(15日)中午,车炮都停在公路边,炊事班也开始做饭了。从到边境及参加作战也一个月了,大家都很高兴,这下平安无事了。很多战士都跟着我到路边的河里洗澡,当时我洗得比较快,穿好了衣服,但是还有不少人在河里,突然间营里下令,说是150师的那个营还得救,要求马上出境。


  于是,车炮又浩浩荡荡向指定地点开去,阵地还在那排。等到与150师接头时,才知这次搞的(动作)还要大,除了450团外,我们师负责护路的366团也参加救援作战,共计两个步兵团。这样一来又上来几个炮兵营,组成两个炮兵群,将一连连长何毫田及他们连的相关人员调了上来,组成第二前观,跟随366团作战。我带指挥排相关人员组成第一前观,仍然随450团配合作战。

  在150师指挥所里受领了任务,计划天亮以后开始行动。过河以后,450团沿山脊向纵深搜索,我很庆幸跟着走山脊。366团则顺着山沟向里搜索,目标为448团被困的那个营,大概是扣屯121师受阻的位置,具体的没有谁能说清楚。反正就是朝着那个方向搜索前进就是了。

  天快亮了,雾蒙蒙的,稍远一点什么也看不清楚。此时,就听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叫喊声,将近有两百人,原来是448团二营跑散的战士。后来上报指挥所,派了不少的运输车将他们拉回国内。我们虚惊一场,继续等待天亮。


  不知什么原因,作战命令一直未下。具体什么时间也记不清了,突然接到命令,让我带前观人员前出向我师副师长报到 ,准备接受新的作战任务。军令如山倒,我马上带着前观人员,也就是我们连指挥排长官惠林等四人,坐上连指挥车并向150师打了招呼,就向纵深开去。

  路的左侧是不高的小山岭,右侧是一条河,公路沿着河向前延伸,两侧都是竹林。向前开了一段发现一座桥,有咱们的步兵站岗,他们问我干什么,我说进去执行任务,他们说快点,要准备炸桥了(撤出时阻敌追击),原来他们是工兵营的,我说等我们回来(再炸)。这时我就有种不太好的感觉,我叫大家把枪拿好子弹上膛,只要有开枪的就集中打。

  车继续前行,还未到指定地点,桥断了,人车过不去。我用望远镜向左侧山上仔细观察,一个人影也没有,这时电话兵放线也到了(从炮阵地放线过来),我将情况向营长报告,他让我再好好找一下,他准备向上级报告。其实这时我就有点紧张了,一种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正不知怎么好的时候,传来命令让我马上撤回,电话兵还准备收线,我说“收什么线赶快上车”,指挥车迅速调头往回开。回到阵地附近发现车炮已经开始朝国内开去。看来这次任务已取消。可以说平孟方向,122师是最晚撤回国内的。这是第二次。


  撤回边境以后,大部队撤走了,远离了边境,只有我们榴炮一营还留在边境担任警戒任务。全营进驻平孟农场,五号高地原团指挥所成了我们的指挥所,条件好多了,地下掩体内还有床板可以睡觉。每个连轮流值班,一直到5月份。"

  值得庆幸的是,3月17日获悉,150师被困兵员中,16日已回来了100多人(可能就是李连长看到的那“近两百人”),他们冲出重围,忍饥挨饿,昼伏夜行,由一位副指导员带回国内。当时我们议论,在那弹尽粮绝、四面受敌的情况下,能把100多位战友组织起来,并安全带回国内,同样是可敬的人民功臣,应该立功!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炮团坚决执行122师命令,全力配合三个步兵团,圆满完成了朔江攻坚、平(孟)高(平)护路火力支援任务,“朔江之役”战评认为“表现非常出色”,总战绩在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排名第五;又代表41军两次出国支援150师作战。炮团部队三进越南,临危不惧,亮点纷呈。


  3月18日,41军在广西靖西县召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庆功大会,炮团40名干部战士参加。本次参战,感谢炮团、二大队首长关心,给我记三等功一次,战后我被调入122师政治部任职;同时,还要感谢火箭炮营、十连首长、战友们对我战中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照,确保了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成功拍摄首次炮火准备实战纪录片。

  3月19日,二大队下连队参战的全体干部返回单位,参加全团作战总结。

  3月20日,广西慰问团到达部队慰问。

  此战后,从41军、42军、55军抽调部分干部组建了广西边防师。3月25日,一大队参谋刘新恒奉命到广西边防部队报到,继续戍边祖国南疆。

  3月26日,部队回国第四天,以王震同志为首的中央慰问团到达广西靖西,代表党中央亲临前线慰问,参战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


  部队回到营区后,大批骨干被选送军事院校培养深造,或直接输送到未参战部队提拔使用,为军队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实战人才(可惜的是,不少单位担心骨干毕业后不能分回原部队,因此留下至少一半的尖子准备直接提干,可是次年起总政取消了直接提干,因而流失了不少战斗骨干);一批经典战例被总结编印成书或拍成电影,有的作为院校教材;作战暴露的问题引起军委领导高度重视,军队建设由此发生重大改革,影响极其深远。

  战后,炮团一营营长何植洪任炮团团长(后又率部参加法卡山炮战),团长刘承保任某守备师副师长(后升师长),团政委朱有章任122师副政委,一个团产生了两名师职领导;122师师长于新义任41军副军长,122师政委张登芳任41军军长。师政委任军长,军长、副军长同时从一个师产生,应该表明了上级对122师作战战果的充分认可。

  非常高兴地看到,当年的参战连长如今成为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40年,弹指一挥间……


  谨以此文,纪念122师、炮兵团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胜利40周年!献给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负伤和活着归来的战友!

  向炮兵团这次作战中的烈士、伤残军人致敬!

  向炮兵团加农炮营七连排长、战斗英雄钱正学烈士致敬!

  向广西边境踊跃支前的的参战老兵、支前人员、战地记者、战地医务人员致敬!

  向炮兵团烈士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后记:

  文中作战部署参阅了权威资料。作战进程以我的“战地日记”为依据,以参加火箭炮营作战行动为脉络,是参战经历及目击的记述,并得到新恒、关黎、贵禄、文武、曾沙、跃进等不少战友的图文信息支持,特致谢意!

  本稿中有关记功情况,仅是战斗过程中通报立功或战后评功的极少部分,不代表战后全团评功情况。

  那场战争已时过境迁40年,加之记忆减退,文中表述不当之处可能难免,不代表作者也不代表任何单位对炮团及参战官兵的作战总结。


  朔江围歼战,深入敌后侦察的中国侦察兵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了一部战争片《闪电行动》。1987年12月上映,风靡一时。由朱岩、梁治强联合执导,杜振清、储智博 、赵小锐 、孙海英 、孙成斌、祝新运 等人参演。

  这部影片反应的是对越作战中,我炮兵侦察小分队代号“闪电”,深入敌后,与敌人斗智斗勇,发现越军王牌第六师神秘炮群,经过生死搏斗,消灭了顽敌阮雄,指挥我炮兵摧毁了敌人炮阵地,收复了被越南侵占的国土。
  
  炮兵27团敌后侦察经过图


  这部影片不是凭空杜撰的,是有真实原型的,该片根据1979年对越作战时,广州军区炮一师27团在进攻朔江战斗中,派出的敌后观察所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很多外景也是在27团驻地拍摄的,群众演员由部队抽调的。炮一师师长宁金源、参谋长邱达雄担任军事顾问。宁金源曾任炮一师第十任师长,现在是著名画家。邱达雄后任广西军区司令,授少将军衔。

  在全国影院上映《闪电行动》电影之前,1980年10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曾经在炮兵27团驻地拍过军教片《闪电行动》,在各大军事院校进行内部教学,以此为基础,198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与银都机构有限公司联合重拍《闪电行动》,然后向社会公映。
  


  敌后观察所深入虎穴,孤军作战,一旦被发现,凶多吉少,我炮兵27团敌后观察所历经穿越国境线,躲避敌公安屯,被敌人发现搜山,紧急从悬崖转移突围,深入敌后道路里程二、三十公里,在敌人心脏里坚持了三天三夜的观察。尔后,又随步兵366团先头营行动,战斗了十六个昼夜,十三次报告情况,八次指挥炮火射击,歼灭越寇三百四十余名,摧毁敌炮阵地两个,火炮五门,火力点、支撑点五个。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

  炮兵27团开设的敌后观察所,是79年对越作战,整个东西两线,派出唯一的敌后观察所。

  战后合成军首长给敌后侦察观察所记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吴志平“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侦察副班长孙传崇等所有敌后观察所人员记二等功一次。
  
  拿望远镜者“战斗英雄”吴志平


  我(烽火南疆)结合27团敌后观察所的经历,《闪电行动》的有关镜头,讲解一下敌后观察所的人员组成,装备携带,作业流程等有关知识。

  一:敌后观察所的人员:

  1:炮兵27团派出的敌后观察所专业人员:

  射击指挥员:吴志平(副营长,湖北武汉人,61年兵)。

  侦 察 兵 :杨玉马(侦察排长,河北交河人,75年兵)、孙传崇 (侦察副班长,山东淄博人,76年兵)。

  15 瓦 电台: 陆必成(电台主任,广西南宁人,73年兵),林日敦 (电台班长,广西人,74年兵)。

  709b 电台: 刘金旺(无线班长,河北保定人,75年兵)。

  
  二等功臣孙传崇

  27团二营副营长吴志平即是敌后观察所的负责人,又是优秀的射击指挥员,侦察排长杨玉马对侦察专业精通,也是射击指挥员,这样保证有一人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不会间断指挥射击。侦察副班长孙传崇是多面手,方向盘,测距机等各种侦察兵器材使用炉火纯青,笔者曾经和孙传崇在一块参加过师组织测距机手集训,深知孙的专业水平精湛,技术高超。陆必成是老电台主任,林日敦是电台班长,两人都精通业务,15瓦电台有两名报务员,主要是以防万一,刘金旺是无线班长,军事技术过硬,使用709b调频电台。

  2:警卫人员:有陆军122师侦察连派出武装侦察兵13人,一名侦察参谋带队。

  3:向导、翻译:三名,其中一名是常年在中越之间打猎的老猎人。
  
  左一杨玉马,左二刘金旺、左三吴志平、右一孙传崇

  二:敌后观察所的装备:

  1:方向盘;方向盘由于重量轻,携带方便,精度好,坚固耐用,很受炮兵部队的欢迎。主要用于测定方位,观察战场。27团敌后观察所有侦察排长杨玉马携带、操作方向盘。

  2:一米测距机:敌后侦察,一米测距机由于重量轻,放大倍率大,对于观察战场是没有其他仪器可以代替的,同时测距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炮兵对精度的 需要,虽然长度过长是个缺陷,但是有包装背带,斜背在身上,对行军影响不大。敌后侦察有侦察副班长孙传崇携带、操作测距机。

  3:709调频电台,15瓦电台,因为敌后侦察,通讯最为重要,没有强有力的通讯保障,即便是侦察到敌人的重要目标,也没法报告给后方部队。敌后侦察,一般根据实际战场情况,会深入敌后十几公里,甚至二十多公里。709电台的通讯距离近,受地形影响很大,在越南重峦叠嶂的地形上,使用鞭状天线,通讯距离不会超过3000米,远远不能满足敌后侦察的需要,所以27团敌后观察所同时携带15瓦电台(就是滴滴_哒,滴滴_哒那种发报机),有两种电台,互相补充,以备不时之需。真实的战斗过程中通讯没有出现问题,证明当时决策是正确的。


  
  《闪电行动》剧照

  《闪电行动》中,通讯器材只有一部709b电台,使用的是1.5米鞭状天线,通讯距离3000米以内,根本不可能沟通敌后观察所和指挥所之间通讯,虽然会有转信台在直通不能的情况下,负责转信,也不能完成敌后观察所到我军炮阵地之间的通讯。

  4:军用地图:军用地图及其附属工具指挥尺、指北针、射表、望远镜,敌后侦察必须携带,就算没有测距机,方向盘,也必须有军用地图,如果其他仪器,装备携带了,没有带地图,敌后观察所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没有军用地图,就不能把发现的敌人目标的坐标确定下来,后方炮阵地没法装定射击诸元。没有军用地图,没法按地图行进,连穿插到指定地点也困难。


  在《闪电行动》中,最重要的道具,军用地图恰恰没有携带,这是最外行的地方。

  5:自卫武器:122师侦察连人员都携带微声冲锋枪,手枪,匕首,手雷。炮兵侦察兵携带手枪,手榴弹、防毒面具。

  6:着装:大家看到图三都头戴钢盔,身穿军装,这是战后摆拍的,实际上他们穿插到敌人境内,身着便衣的。

  7:携带761压缩干粮、两天的数量。
  



  三:敌后观察所的作业流程:

  1:首先要穿插到位,这是最艰难的行程,穿越敌我火线,步步惊心,处处危险,需要经过雷场,敌人防线,哨所,驻兵点。地形,敌情不熟是敌后观察所最大障碍。27团敌后观察所从中越界碑105~106号之间穿插过去的。

  2:穿插到位后,隐蔽自己是头等大事,在敌人的心脏中执行任务,一旦被发现,危险可想而知,27团敌后观察所在被敌人发现包围后,趁夜色掩护,敌人没有进攻之前,及时从悬崖绝壁突围,敌人第二天虽然占领了他们原来所在的高地进行搜查,但一无所获。

  3:及时发现敌人目标、动向,报告给前线指挥所。27团敌后观察所在三天三夜的敌后侦察,和其后随步兵行动中,13次报告敌情,为炮兵群射击提供了依据。其中发现敌人一炮兵阵地,经过用测距机仔细辨认,发现是敌人设置的假目标,用拖拉机,上面插木杆冒充火炮。有假必有真,经过仔细搜索,终于发现敌人真炮阵地,随即指挥我军炮火将其摧毁。


  4:根据前线指挥所的授权,指挥炮群对敌目标射击。27团敌后观察所,指挥炮群射击八次,每一次炮弹都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敌人头上爆炸。

  5:为后方炮兵射击提供修正量,因为基本观察所,前进观察所都看不到纵深内我军炮弹的弹着点,必须依靠敌后观察所提供距离、方向修正量,才能命中目标。

  总之,《闪电行动》虽然从炮兵专业角度来看,有些瑕疵,但是,能够真实地反映那场战争的最危险唯一的一次敌后侦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也是最优秀的影片,深受参战官兵的欢迎。
  



  祝大家新年快乐!
  

  
  人们常说:炮兵是战争之神,而侦察兵侧是炮兵的眼睛。可以这么说,没有侦察兵,炮弹是打不出去的。

  侦察兵要么深入敌后侦察,要么跟随步兵配合作战,要么独立作前进侦察,因而在实施中充满惊险和传奇的故事,尤其是在敌后那种危险的环境中侦察令人心惊肉跳,几乎每前进一步,就多了一个惊险。

  在侦察兵的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最有惊险之处的莫过于“敌后侦察”了。大家也许看过七十年代拍摄的一部经典老电影《侦察兵》,这就是典型的敌后侦察,当然在实际作战中是没有那么多戏剧性化的。

  本文描述的是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解放军炮兵27团在广西平孟方向支援陆军第41军122师围歼越军朔江守敌进攻战斗中,为改善观察条件,派出了敌后侦察小分队在步兵侦察分队和向导的配合下,利用夜暗潜入越军朔江板洋地域,坚持敌后侦察三天三夜,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穿插迂回作战。

  带队的炮二营副营长吴志平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侦察小分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板洋位于朔江以东四公里处,该地区群山环抱,沟深谷窄,洞穴繁多,从平孟至高平的公路穿行其间,蜿蜒曲折,公路北侧是重叠的石山,参差耸立,南侧是绵延起伏的土山,层林茂密,另有两条简易公路,一条通向胡志明纪念馆,另一条通向让涌。整个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素有“朔江天险”之称。


  板洋地域的守敌为越军346师246团一个团部、两个步兵营。其部置:246团团部设在板洋,并有37高射炮掩护,二营配置在板洋至朔江南山地域;851团一营配置在前沿阵地及主要道路、山隘口,这些防守地域都布有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埋有竹签、铁刺、防坦克鹿砦、陷阱等障碍,越军企图依托这天然和精密工事凭险固守,阻止我攻破朔江天险前进道路。陆军第41军122师奉命歼灭朔江守敌,师首长决心集中主力分兵两路直插板洋,首先歼灭板洋地域之敌,尔后与正面部队配合围歼朔江南山之敌,打通平孟至河安公路。

  炮团首长根据战区地形和任务全面分析、研究,认为按当时的指挥观察难以完成任务,其理由是: 1、战区山高林密、云雾大、透视度不良,不能直接观察目标地域;2、地图陈旧,误差大,图上量取目标座标决定射击诸元的精度没有把握;3、板洋位于敌纵深内,观目距离达9公里,无法观察射击效果,修正射击达不到摧毁的目的。

  鉴于上述情况,为改善观察条件,保证射击指挥,有效打击越军朔江守敌,有力支援主力部队进攻板洋,炮兵群指决定利用山岳丛林地便于渗透的有利条件,派遣一支精干的敌后侦察小分队,深入敌后,进行阵前观察指挥。


  侦察小分队人员由炮兵团二营副营长吴志平带领侦察排长、侦察班长各一名,收信班长、无线电班长各一名,步兵团另派出侦察参谋、卫生员各一名,侦察兵十三名和民兵向导三名组成。潜入的路线及潜伏位置:从陇牙南山贯通中越两国边界的隐蔽山洞出境,经郎伞潜入敌后,预伏位置在板洋东北500石山上。

  第一组为前卫组,由侦察参谋带领一名侦察班长、五名侦察兵及三名向导负责前方开路;第二组由吴志平带领跟进;第三组由另外一名侦察班长率四名侦察兵及卫生员负责后方警戒。如有人掉队,则在原地隐蔽等待,用规定信号联系;如与敌散兵遭遇尽量避开,敌若首先开火,由侦察参谋用微声冲锋枪还击压制敌火力,其他人员迅速占领地形地物见机行事;如遇敌伏击,由后卫组担任掩护,其余分组突围;如陷入重围,突围无望情况危急时,则砸烂电台、设备,销毁文件,与敌战斗到底。

  2月16日18时30分,我敌后侦察小分队按预定计划从隐蔽的山洞出发,向预定地点潜入。当天漆黑一片,他们一个紧挨一个,摸索前进。20时许行至郎伞附近,突然发现对面200米处半山腰洞口有两盏马灯来回闪动,据向导介绍,敌情有了变化,估计敌人在这里新设了火力点。


  山洞的前方是村庄,后面是悬崖,除了山洞与村庄之间大约百米宽的草丛可以通过外,没有其他路线可以选择了,侦察小分队当即决定从敌人眼皮底下通过。前卫组在前轻轻地拨草开路,同时将踏上会发响的石头拿走或垫上草,一声不响地向前摸索通过。

  正当他们爬行至敌人火力点与村庄之间时,突然村里的狗“汪汪”叫个不停,接着在他们前方50米外的地方又发现有一个敌人提枪搜索而来,一步步逼近在小分队预伏区域,侦察兵们迅速分散隐蔽在草丛里,这个敌人过来大约30米左右,用手电筒胡乱照了几照,见没有动静便调头而去了,潜伏在草丛中的侦察兵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途中喝过的水壶会发出响声,于是大家商定每次大家集中喝完一壶水再喝另一壶水,以减少响声。当到达让涌以南的一个村庄时,已是深夜2时许,正准备从村庄旁边摸过去时,不料村里的四、五只狗又狂叫起来,敌哨兵闻声而出,用电筒乱照,侦察兵们立即卧倒隐蔽观察,待狗不叫时又行动,狗又狗叫,只好又卧倒,就这样反复几次,敌哨兵麻痹了,他们才悄悄地从村旁竹林里横穿过去。


  第二天12时,正当他们不断将观察效果报告我指挥所时,突然发现几个越南公安人员和地方武装人员在让涌西南侧的山头上指指划划,对我敌后侦察小分队所占领的山头观察了半小时多,随后退回让涌公安屯。

  至16时约有30多名越南公安人员占领了无名高地的四周山头,又在主要路口埋上地雷并数人一组地在山的周围巡逻,情况越来越紧急了,为了防止万一,18时他们向指挥所发出了告急信号,同时作好了对策,做好战斗准备。如果敌人攻上山头来,就砸烂设备,销毁文件,与敌决一死战。

  到了晚上19时许,侦察小分队召集全体人员布置了转移任务。当时转移有两条路线,一是往回走,向距敌后5公里左右的我军前沿步兵先头营靠拢;二是冒着危险继续前井之,向预定的巴然西北无名高地前进。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夺取战斗胜利,决定继续前进,并确定通过敌人料想不到的西北面的200多米高的陡坡转移。这条路很隐蔽,但也很难爬,行至半山腰,一个侦察兵不料踩塌了一块石头滚至山脚下惊动了敌人,机智的侦察兵马上学山上野兽叫声,巧妙地骗过了敌人。


  下到沟底,为了迅速摆脱眼前的敌人,避开雷区,大家商议决定巧装成从让涌退下来的越军。于是大家急忙换上了越军军服,大摇大摆走向公路,为了应付敌人问话,把懂越语的民兵向导分别安排在队伍的前后。急行军一公里后,发现有几个打着电筒的越军从巴然村庄向他们走来,他们迅速卧倒隐蔽在一条长满蒿草的沟里,再次巧妙地又一次避开了敌人。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于十八日凌晨五点钟攀登正然西北的无名高地,快至主峰时遇到一个50多厘米宽,40多厘米高,200多厘米长的石缝,它的右边是石壁,左边是悬崖,整个石缝就象电影《智取华山》中华山上那个“老虎嘴”,非常惊险,人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为安全起见,他们身子紧挨着身子贴着石壁一点点小心翼翼地爬了过去,爬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安全爬过去了,终于到达主峰。

  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他们都没有合过眼,水壶空了,干粮咽不下去了,只好找点野果来充饥。同志们不顾连日的劳累,搜索山洞,伪装器材,对敌展开侦察,同时又根据山顶都是黑的特点,将雨衣反穿身上伪装得象石头一样,敌人始终没有发现他们。天亮后,他们观察到敌人正在他们昨天所在的山头上进行搜索,事实证明,这次转移是正确的。

  十八日天亮后,我军侦察兵对朔江南山之守敌进行了侦察,朔江南山设有越军246团前进指挥所,并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固守,修建了规格化的堑壕交通壕和“A”型掩蔽部和“x”字型打防结合工事,构成完整的火力防御工事体系,工事坚固,堑壕象蜘蛛网一样,我军只有拿下这个高地,才能全歼朔江守敌,造成对高平的合围。

  因此,他们进行分段仔细侦察,侦察排长发现在那瓦附近的稻田地里有敌炮兵阵地,经反复观察,认真分析,发现虽有伪装,但工事设置较明显,虽有掩体,却无人活动,也未发现火炮射击的征候,因此判断很可能是敌人设置用来迷惑我军的假炮兵阵地或预备阵地。他们认为:有假必有真,有预备的就有基本的,于是扩大了观察面,对草丛、树丛、村庄都不放过,进一步搜索侦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仔细的侦察,终于发现了板崖北侧有一个经过伪装的炮兵阵地,于是他们紧紧盯着,并用测距机、方向盘测定,并在地图上定出座标。


  十点多钟后,精心伪装的敌火炮突然向平孟方向我军射击,敌炮刚一发射,他们马上把座标用无线电报告指挥所。

  该团三营立即一个4发急速射,立马摧毁了敌85加农炮一门,毙伤敌各十余名,残敌将火炮扔下一门,拖着另两门仓惶逃路。

  接着侦察兵又指挥炮兵延伸射击,把逃敌全部炸飞。是日黄昏,他们又发现从板黄一线溃退下来的约两个连的越军中有人拿着地图正慌慌张张地与朔江南山守敌汇合,将增加我军步兵攻占朔江南山的困难,于是,他们将白天已经决定了敌人可能通过的桥梁、路口等座标报告指挥所。

  待这群敌人刚行至路口时,他们立即指挥炮兵,首先来个三发急速射击,炸点离敌群中心差400米,修正后,全部命中敌群。这次射击消耗炮弹82发,毙敌200多名。



  在步兵发起总攻前,我炮兵依照敌后侦察小分以提供的情报,大规模对越军阵地、工事、堑壕、掩蔽部及各火力点进行狂轰滥炸,把敌人苦心经营的所有工事全部摧毁。

  由于我炮兵打得猛烈、准确,使朔江残敌躲在山洞穴内不敢动弹,我步兵团迅速接敌,将其余残敌全部肃清。此次战斗,敌后侦察小分队先后十次报告敌情和指挥射击效果,两次直接指挥射击,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终于圆满完成了这次深入敌后侦察的光荣任务。

  19日2时,我步兵团进至板洋地域,越军苦心经营的“朔江天险”终于被我军完全性踏破、攻占,朔江合围攻坚战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