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


  -------------------------背景故事可参看本帖383楼----------------------


  张延勤是山东广饶人,今年三月十日参加完阻击英雄连的纪念活动后,我俩一起返回山东。四月十六日我俩又相约一起去河北邯郸,看望老排长张殿达,使我有机会对张延勤的经历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我在原来的帖文中,对张延勤参加战斗、误入敌阵、孤军奋战、被救脱险等情节,只是作了个概略的介绍,通过和张延勤的几次详谈,其经历更加惊心动魄,最后能活着回来真是个奇迹。

  
  战后的张延勤


  张延勤是一九七五年入伍的老兵,入伍到南京军区"临汾旅"即一七九师五三六团四连。张延勤到部队后,通过刻苦训练,军事素质提高很快,投弹射击在全团都是拔尖的,投弹达到72米,在全师排第三名,射击各练习均为优秀,入伍两年后入党并担任班长。

  中央军委对越反击战预先号令下达后,决定从南京军区抽调战斗骨干,补充到前线作战部队。张延勤所在的四连共需抽调十八名骨干,但是,张延勤没有进入到抽调名单中,张延勤铁了心的要上前线,就自己找到了团政治处,向政治处主任要求一定要上前线,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一我是班长,二我是党员,三我军事素质过硬,四我兄弟两人(兄弟一个的不让去),根据抽调的四项条件,我每一条都符合,为什么不让我去。

  政治处主任见张延勤求战心切,决心已定,决定调整一下名单,补上张延勤,就这样,张延勤和其它战友一起,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底来到了广西前线,补充到五十五军一六五师四九四团一连七班。


  对越反击战打响后,张延勤随部队进入战场,参加战斗。

  三月一日晚,一连七班由副连长吕洪刚率领,加强火箭筒手两名,执行炸桥任务。七班到达河边时,没有找到大桥,只看到河边有几处水泥柱子,误以为大桥被四八二团炸掉,随决定返回连队。当七班走到巴别山西坡时,突然发现越军一个炮兵排二十多人向巴别山上运动。

  七班原是向山上运动,山下发现敌人后,立即调转枪口,居高临下,隐蔽待机,待越军行进距七班四五十米时,副连长发出命令打,七班所有的三支冲锋枪,一挺轻机枪同时开火,张延勤同时投出一枚手榴弹。

  我问张延勤,你平时能投七十多米,这可是在战场,而且是卧姿,你能投多远?张延勤说,我卧姿投弹的成绩是五十六米,这一投至少四十米开外,肯定能炸到越军。张延勤告诉我说,战斗发生时天将黑要黑,巴别山上战斗正在激烈进行,越军根本没有想到后方有我军人员,炮兵排没有任何防备,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可以看到被我们打的越军东倒西歪的倒下一片。
  


  战斗在瞬间打响,又瞬间结束,激烈的枪声惊动了巴别村里的越军,越军很快就包抄过来。

  寡不敌众,还在敌人后方,副连长决定两人一组,互相掩护,向巴别山南边撤退。副连长和通信员第一组打头,张延勤和火箭筒手刘谋同第二组紧跟其后,山高树深,一拐弯不见了前面的副连长,张延勤小声呼叫副连长,开始能听到答应,慢慢就没有了回声,枪炮声响成一片,听不见回声了。张延勤只有自己决定撤退路线了,就这样他和刘谋同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张延勤身后的第三组发现了张延勤他们跑错了方向,叫了几声没有听到,张延勤两人就向另外一个方向即向西跑去。可以想像到当时的七班就像惊弓之鸟一样,快速脱离越军是第一目的。


  张延勤和刘谋同跑了一阵来到山腿处,发现四周没有了自己的战友,不免有些担心,如何尽快和战友们汇合,是两个人强烈的愿望。

  两人小心翼翼的向枪炮声方向摸去,张延勤心想,有枪炮声的地方一定在战斗,有战斗的地方就有我军。

  走了一会,走到了一条羊肠小道上,小道窄的只能容下一个人,刘谋同只有一支火箭筒,张延勤给了他一枚手榴弹,留着关键时刻好用上。

  两个人就沿着小道蹑手蹑脚的向东南方向走着,突然,张延勤听到前面不远处的小路上传过来"沙沙"的声音,仔细分辨应该是胶鞋走在小路上磨擦发出的声音。

  张延勤突然喊出,站住,口令。

  就听到对面哇拉一声,子弹就向水一样泼了过来。与此同时,张延勤迅速卧倒并出枪向对方打出六七发子弹(张延勤使用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刘谋同也同时将手榴弹投出,只是情急之下没有拉火。


  这时我问张延勤,你俩在敌人内部,没有搞清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怎么敢随便暴露自己?

  张延勤有些后悔的说,当时我俩脱离七班以后,心里非常着急,一心要找到战友,重回集体中去,想着对方是自己人,也可能就是七班的战友,一急喊声口令,对方听到是自己人就可以了。

  没想到一喊口令,暴露了位置和声份,被越军抢先开火,两人同时中枪,张延勤左侧自肩到脚中了六枪,好在没有打到要害,而刘谋同胸部中枪,伤到了心脏。

  张延勤在卧倒后向对方打了几枪,有没有打中越军,无法判断,只是从此后再没有听到对面任何动静了。


  张延勤看到对方没有越军过来,就将刘谋同拉到路边一个隐蔽的地方,用四个急救包为他包扎,张延勤不愿丟下战友,就试图背起他一同寻找部队。

  张延勤使出浑身力气,想把刘谋同背在肩上,还没站起来就摔倒了,张延勤第二次又背上刘谋同,这一次他用枪刺插在地上,将枪身当枴棍撑着想起来,这次还是没能如愿。

  要在平时,两个刘谋同也能背起来,可现在张延勤也受了伤,就是感觉浑身没力气。

  张延勤感觉到无法带着战友一起寻找连队了,就告诉刘谋同说,好兄弟你在这等着,不要乱动,我找到连队后就回来救你,张延勤说完后离开了刘谋同,悄悄向山上摸去。


  张延勤不敢沿小路再走了就越过小路向山上爬当他到达山腰时看到很多越军呈战斗队形趴在山坡上枪口指向山顶的方向

  张延勤发现山上都是越军,就悄悄又退了下来,向山下摸去,走来走去来到了奇穷河边,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他竟然要淌水过河。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过河?他说当时就一心要归队,幻想着连队在河对岸。我又问他,我们进入559高地附近从没有过河,连队怎么会在河对岸呢?

  张延勤沿着河滩向河中央淌去,越走水越深,越走水越急,水已到了大腿处,张延勤有些站不稳了,他用枪刺向下插到水里,支撑着身体不要摔倒。这时的张延勤打了一个激灵,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过河是错误的,连队不可能在河对岸。


  张延勤从河中央又退了回来,他折腾了一晚上,身体极度疲劳,出境前带的干粮早已吃完,关键是身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张延勤心想,现在到处漆黑一片,分不清方向,再也不能这样漫无目标的乱闯了,万一闯入敌阵,就再也难以脱身了,待天亮后再作打算。

  张延勤就在河边找了一片草丛隐蔽了起来,还眯眯糊糊的睡了一觉。

  张延勤在睡梦中被炮声惊醒,这是三月二日一早,一连正在攻打巴别山二号高地。张延勤仔细观察了一下巴别山战斗情况,确定了自己行走的方向,向巴别山上行进。

  当他爬上山腰时又看到山肩处有大批越军,趴在战壕的边坡上,方向朝向山顶,他甚至还看到了一个少年在装填火箭弹,因为他是在越军的屁股后面,山上越军并没有发现他。

  他观察了一会后又悄悄的退了下来。


  张延勤从山腰处向山下挪腾,前边有一处陡坡,陡坡下面有一条小路,站在上面看下面一览无余,在小路上不昂起头是看不到上面的。张延勤观察了一下后,决定从上面滑到小路上。

  在将要动身下滑时,突然发现从北向南一前一后走来两名越军,两人都腰挎冲锋枪,前面这个年龄稍大,四十岁左右,后面跟着的是个年青的。这时的张延勤再躲避已经来不及了,随决定先下手为强,举枪便打,对着前面这个越军连开数枪。

  两名越军做梦都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天兵天将,两名越军转身就跑,张延勤迅速跳下陡坡,越过小路,向山脚跑去。

  我问张延勤,打中越军了吗?张延勤说肯定打中了,死没死就不知道了。

  张延勤与越军的遭遇,让他感到这一片到处都有越军,必须先隐蔽起来再说,他感觉还是河边安全,就又来到河边。


  我根据张延勤的回忆,结合巴别山周边的地形,概略的制作了一张地图,便于朋友们有个直观了解。
  


  张延勤来到了奇穷河边,背靠岸边一个陡崖下面的草丛中,既使站在崖头上也看不到他,而他可以直面河对岸唯一能看到他的方向。

  他感觉到这里相对安全,可以歇息一阵子,观察好路线,待晚上再行动。现在已经清楚连队所处的方向,首要的任务是怎样躲开遍地的越军,安全返回连队。

  张延勤检查了随身携带的弹药,手榴弹还有两枚,他把两枚手榴弹打开后盖,分别装在两个上衣口袋里。子弹还有四百多发,足够自己用的了。

  靠着河边,喝水也不是问题,只是没有任何食物了。二十六日出境时,配发的三斤压缩饼干早己吃完了,到现在三十多个小时没进任何食物了。


  张延勤躺在草丛中,看着眼前的这条大河,宽阔的河面在这里打了个弯,向西南方向流去,河两岸风光秀丽,如果不是打仗,这里应该是个游玩的好地方。

  张延勤正看的出神,突然看到一个士兵,从他的右侧向河里走去,张延勤仔细观察这名士兵的装束,此时天近黄昏,张延勤分辨不出是敌军还是我军。

  而此时,张延勤听到背后陡崖上有人喊到"杜源,快回来"!

  张延勤心里一阵激动,他听到的是中国话,这不会是错觉吧。他又看了看从河里返回的那个叫杜源的战士,清楚的看到了帽子上的那颗红五星,是自己人。

  张延勤连忙爬起来,向上面的士兵问到,你们是哪部分的?站在上面的士兵没有想到下面会有人,听到问话声,连忙用冲锋枪口指着张延勤,反问到你是哪部分的?


  张延勤像是见到亲人一样,把自己这两天的经历一五一十的报给了对方。

  对方持冲锋枪的告诉张延勤,我们是五十四军一六二师四八二团X连(张延勤忘记是几连,我曾看到过一篇战例说是六连)的,我是班长,我班是连队的前卫班,负责到河边搜索的。

  说话间,河对岸的越军发现了他们,用机枪不停向他们扫射。

  张延勤简单和这位班长交换了意见,最后告诉这位班长,现在这里到处都有越军,你们一个班孤军深入比较危险,一个班的战斗力毕竟有限,不能脱离连本队太远。

  班长认为说的有道理,决定回撤,向连本队靠拢。张延勤看到一时半会还回不到自己的连队,决定随友军这个班一起行动。


  张延勤把自己携带的子弹分给了友军一部分,随友军一起交替掩护回撤。

  张延勤还随友军一起执行了另外一项任务,冲了两个山头,天黑后才和友军连队会合。班长将张延勤交给了指导员,简单介绍了张延勤的情况,指导员叫来卫生员,给张延勤的伤口进行消毒包扎,服了止疼药片。

  指导员告诉张延勤,现在还没有饭吃,只有压缩饼干,张延勤说压缩饼干也行呀,接过饼干就嘁哩喀喳,一会功夫吃了一斤,吃的指导员目瞪口呆。兄弟,不能吃这么多呀,会撑坏肚子的。张延勤只说饿坏了,饿坏了。

  指导员说今晚你要先住在这里,待明天担架队上来了才能送你回国。


  张延勤一直等到三月三日下午,后方的民工才上来,需要后送的除张延勤外,还有一名重伤员,一具烈士遗体和一名俘虏。

  因为只有一付担架抬着这名重伤员,民工队只好用四个人轮流背着张延勤。山路崎岖,沟沟坎坎,极难行走,四个民工也是费了老劲了。

  回走几公里时遇到一处后勤补助点,张延勤一眼认出了我们四九四团的丁副政委,丁副政委战前到过一连,所以张延勤还认识他。张延勤向丁副政委汇报了自己的情况,丁副政委说你等会,你们连后勤在这儿,我派人去叫他们。

  不一会看到了自己的排长张殿达向他走来,张延勤谢别了送他的民工队,跟随排长来到了一连后勤处。
  
  张殿达

  张殿达,河北邯郸人,一九七七年一月入伍,战前提任一连三排长。三月二日,一连指导员何锡祥牺牲后,原一连副指导员周贤贵代理指导员,张殿达也从三排长提任代理副指导员。

  副指导员在战时是分管后勤的,张殿达就离开了阵地,具体组织后勤救护组的前送后达,所以张延勤才会在这里见到自己的排长。

  张延勤向排长详细汇报了自己脱离七班四十八小时所发生的一切,特别嘱咐排长要派人去寻找刘谋同。

  排长让炊事班给了张延勤一碗稀饭,又安排卫生员打了一支破伤风针,排长告诉张延勤,正好有民工送弹药上来,待返回时把你带回去。

  排长安排人去村庄找材料,制作简易担架,最后只找到一条麻袋,他们将麻袋撕开,两边绑上竹杆,让张延勤躺上去抬着。

  两根竹杆之间没有支撑,张延勤被挤在中间,挤的伤口隐隐作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