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买房的开始笑了,持数套房哭了挥泪卖,房价跌幅达31%

看房族
2017-05-27 14:09

在北京实行限购以后,资金会纷纷进入燕郊这样的周边地区买房,于是不惜高杠杆在燕郊买了多处楼盘。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只要当地将燕郊等地区的交易税费提高,房屋交易的量价马上齐跌。结果,这些投机者是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
燕郊的房价在最近一个月内下跌了17%,一个月内成交均价下跌4100元。造成成交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多套房产的持有者实际上并没有充足的资金供楼,加上大幅提高的二手房交易税费,造成二手房实际成交价不升反降。
有一位业主表示,原本打算高价变卖持有的一套房产,用这笔钱来供另外两套楼的按揭。但事与愿违,挂出的价格过高,导致拖了很久也迟迟没有交易,最后迫于另几套房的按揭压力,只能降价售房。

一位购房者表示,5月中旬他在燕郊福成上上城五期购买了一套88平方米的两居室,单价仅2.2万元/平方米,而两个月前,该小区房屋的单价还在2.8万元/平方米左右。
在当前楼市量价齐跌的背景下,部分高杠杆炒房客开始大幅度降价,链家网信息显示,天洋城一套183平方米的二手房,总价从最高600万元降至458万元,降幅达31%。记者随机抽取9套70-100平方米主流户型发现,有5套房源总价降幅超过20万元。
不仅是天洋城,星月云河小区,一套96平方米的二居室,总价从原来的302万元降至目前240万元,降幅超过38%;福成五期7套主流户型有4套降幅超过30万元,其他3套降幅分别为11万元、20万元和25万元。
所以现在还是不要太着急买房,下半年才是最好的时机!
真房源真合同找人演房主 房产中介员工骗了80多万
现代快报 2017-05-25 10:02
用假身份证、假房产证,再找人来“演”房主。某房产中介公司员工利用真实的房源和房屋交易合同,骗取了一名买房者80余万元。
张某在南京某房产中介工作时认识了客户吴飞(化名)。2016年7月,张某跟吴飞说,附近小区里有一套房子很不错,因为身在中介公司工作,张某轻松地从公司保险柜里拿到了这套房子的钥匙,看完房后,吴飞一家对房子很是满意,当天就决定要买房,很快交足了10万元定金。
张某很快把钱挥霍一空。于是他又动起了歪脑筋。8月,张某找到一起打牌的“牌友”江某,张某替江某办好了假的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要求江某冒充房主,跟吴飞签合同。并承诺,只要江某帮自己演好这场戏,就给他1万元的好处。当天吴飞很痛快地签了合同。此前,张某已经以房屋解压、中介费等借口,共向吴飞骗取了80多万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吴飞诈骗所用的合同、房源信息都是中介公司的真实合同和信息。合同签了,钱也付了,但吴飞的母亲却一直觉得张某的表现不太对,就找另一名房产中介查询合同,对方查询后告知根本没有这份合同时,吴飞一家这才慌了神,当场叫来张某对质并报警。
5月24日,张某、江某涉嫌诈骗罪一案在南京鼓楼法院开审。鼓楼检方认为,张某涉嫌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建议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至11年3个月。
重磅!楼市最大蛀虫已被连根拔起,投机客们将无路可逃!

A股那些事
2017-05-27 16:11

作者:云起
一
告急!开发商正遭到两面夹击!
据《法制日报》报道,海南省定安县,一名叫莫凯的房管局局长,在收取开发商3万元好处费后,重复为其办理预告登记,导致327户购房人损失6932万余元。
重点是,这三万块好处费,仅仅有一万是用来盖章办预告登记的,其他两万块,是对莫凯发放了3栋楼的预售许可证的好处费!
不扒则已,一扒惊人,三万块换一张预告登记,三栋楼的预售许可证,这笔账,怎么算,开发商半夜做梦都得笑醒!

不过,开发商怎么笑醒的,就要怎么哭回去!别以为楼市调控,政府只是说说!
这个事件里面的房管局局长,最后被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受贿罪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
三万块换三年牢狱,以后看哪个房管局敢乱来!开发商的好日子这下是到头了!
二
海南的这招就杀鸡给猴看,就是想给那些心存侥幸的房产局官员以及开发商一面镜子。想走捷径?还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
政府对楼市的调控,从来都是认真的!不仅购房这块要控制,开发商与官员的权力寻租更要控制。
想要土地?想要盖楼?行!自个凭运气摇号去!
前几天浙江嘉兴的一场土拍,吸引了750家企业参拍,已创造了中国土地转让历史上的新记录!
8块土地拍卖,包括4块住宅用地、4块商业用地,合计出让面积近50万平方米。土地大多位于嘉兴市的南湖区、秀洲区、经济开发区。
最解气的,是最终的胜负方式是“抽签”!抽签意味着,地能不能拿到,看的不是人!是运气!那些最后拿到地的开发商们,激动地就跟六合彩中奖似的!

嘉兴土拍的这个玩法,这简直就是在打某些开发商的脸,有资源、有资本有啥用?最后还得拼运气!
土拍开启摇号新玩法,房管局现在又风声鹤唳。想走后门的开发商们,只能在家对镜贴花黄了!
三
逼近六月,原本烈火烹油,狂飙突进的楼市,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
后方在严查官员与开发商勾结问题,前方土拍摇号。还不止!继保定十年限售的大杀器出炉后,珠海又祭出了十年限售的大杀器。
据珠海市国土资源局官网显示,珠国土储2017-16、珠国土储2017-26、珠国土储2017-30三幅居住用地在限定购买人群的情况下规定购买住房10年内不得转让。
先有保定,再来珠海,看看这两个地方的十年限售政策,我估计全国的炒房客都在倒抽冷气。
想想看,买了房之后,得熬到十年后才能卖出。这是个什么概念,夫妻都不能保证十年后一定不离婚,何况这波涛汹涌,比波浪线还波浪线的楼市呢!

10年内不能卖出,还炒啥房,投啥资,黄花菜都吃不到了!
这一招,简直就是把炒房客往绝路上逼啊!
之前保定十年限售刚出台那会,有人还会心存侥幸心理,这不过只是保定一家的政策而已,十年内不许卖出,哪个地方政府敢这么跟风!
而珠江则用行动再次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限购还是限售,控制的了楼市的就是好政策!咱不怕跟风,要的就是开启楼市比狠模式!
四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姚洋坦言,“老百姓需要教育,房价只有跌几次,来次腰斩,他们才知道痛。”对于那些疯狂的开发商和炒房客,就是该让他们哭一哭。
中国楼市的自我催眠状态,不下一次狠手,是醒不过来的。不让这些投机者尝尝在楼市里乱折腾的恶果,老百姓的刚需买房就一直无法解决,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就会一直在。

中国的经济需要发展,但绝不是一味依靠房地产发展,我们要做的不是房地产大国,而是实体经济大国!
屠龙刀和倚天剑已经出鞘,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将听到那些开发商和炒房客,遍地哀嚎的声音!
这,就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疯狂的代价!
济南,这算阳奉阴违,两年三刀么?
济南限购再“放水” 高端人才购房最高补贴100万

中新经纬
2017-05-27 12:43

资料图:在建商品房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7日电 据济南市政务发布平台官方微博“微博济南”消息,济南市发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将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领军人才,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最长免租5年的住房。
创始团队出走!街电药丸?陈欧押宝的共享经济还能走多远

猫财经
2017-05-27 17:38

不知道大家伙还记不记得前阵子王思聪怼陈欧,说“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隔夜shibor报2.6010%,下跌0.80个基点。
7天shibor报2.8540%,上涨0.10个基点。
3个月shibor报4.5528%,上涨1.04个基点。
一年期Shibor报4.3544%,上涨1.09个基点;上海银行间市场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4.30。(来自华尔街见闻App)
农民工自述:为什么我有钱也不进城买房? 死要面子活受罪

楼市旁观者
2017-05-27 10:35

中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空置率危机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房地产泡沫的“终极产物”,“鬼城”危机正在三四线城市蔓延,内蒙古鄂尔多斯及温州、湖北十堰、陕西神木等均经历过崩盘!三四线城市高库存问题,也引起了高 度 重 视!
而近年来鼓励、引导农民工进城买房成了不少三四城市最主要的去库存的措施。据调查,去年有的城市农民工和农民买房占整个买房量的50%,有的县城达到70%。然而农民进城买房,挣一辈子钱不够买一套房子,还得贷款,两代人省吃俭用养活一套房子,你说值吗?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一些农民工的收入并不低。就拿地上的扎钢筋工来说,一个月出满勤有6千到1万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但是不稳定,做一天算一天的,并不像普通白领那样每月每年都稳定,不少农民工表示在城里买房,心里还是感到不踏实。
首先是缺乏一种城市融入感。在很多人看来,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显然,这种社会偏见,对农民工是一种不公平,工作不分脏累,都是靠自己双手赚钱!

其次是孩子教育和城市的隔阂。在城里买了房,孩子肯定要进城上学。但是,不少农村孩子因为长期在乡下小学上学,让他们到城里来有很大的不适应,比如语言上的交流、知识面的狭窄以及一些生活习惯等。
其次是老人的养老问题。乡下老人到了城里生活,除了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如何生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些老人不能自己种菜,没有退休金,没有医疗保障,他们即使到了城市,也不能像城里老人那样享清福,有的甚至认为成了子女的累赘。
有分析认为,中国城市的资源有限,城镇化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大批的农民在农村守住土地不会有危机,但是大规模一下子涌向城市,这样肯定不行的。农民辛苦大半辈子,就那点积蓄,面对现在如此高的房价,现在真适合买房么?当然,部份已经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美国“加息缩表”箭已在弦 中国去杠杆抢时间

长河飞舟
2017-05-27 15:21
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显示,绝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如果经济增长符合预期,美联储将很快加息。同时,逐步落实年内缩表的计划。
昨晚,美国将一季度GDP由0.7%大幅上修至1.2%。消费支出强劲,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这一经济数据大大提升了加息及缩表的进程。

美联储加息
在今年下半年,美联储有两个紧缩路径。一是美联储在6月和9月分别加息,并在四季度开始削减资产负债表。另外一种可能是,美联储在6月加息,9月开始缩表,12月再度加息。

美联储加息缩表一起来威力巨大
实际上,加息并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美联储加息+缩表一起来,这等于向市场投了一颗核弹。加息无非是提高资金成本,只要出得起高价,还是可以借到美元的;而缩表,直接减少美元数量,出高价可能也买不到了(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后果要严重的多。

美元慌
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是4.5万亿美元,恢复正常可能要缩表2.5万亿美元。如果在短短几年内减少2.5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加上乘数效应就是十几万亿美元,这“美元慌”无疑会引起巨大的金融海啸。
这两天,美国军舰闯入中国南海海域,又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背后目的是制造中国周边的动荡,引发资金外流,为即将带来的美国加息、缩表带来新的接盘资金。

去杠杆持续推进
对于这一点,我们监管层也是看的非常清楚,两个月前就开始了以为金融机构去杠杆的核心的监管措施(央行去杠杆,就是要让市场上的钱变少、变贵,控制他们流向风险过高的地方去,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实属迫不得已),上至银行、券商、保险下至房地产开发行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
现在,我们去杠杆正在分秒必争,正在和美联储的“货币收缩”抢时间。对中国经济来说,接下去的日子不会更好,只会更差,大家的疼苦日子要来了。

去杠杆和美联储抢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险恶的环境中增加一丝胜算。
学者:楼市进入"五限时代" 调控还有"大招"登场

经济观察报
2017-05-28 08:27
随着金融去杠杆与经济防风险的逐步深化,各地楼市调控也正在“渐入佳境”。据统计,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全国超55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超160次,楼市调控层层加码,目前已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
楼市调控的不断升级,让热点地区的房价有了些许松动的迹象,在二手房占整个楼市成交量大头的北京,相关统计显示,4月,二手住宅网签16902套,环比减少35%,同比减少36%,二手住宅的成交均价为59564元/平米,相比3月下降6.8%,顺义、房山等郊区下降幅度超过一成。5月上半月,北京二手住宅共网签4817套,环比4月下半月又下降45.3%。
不仅如此,楼市调控似乎并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而且在部分地区仍在继续加码,4月底,北京楼市又迎来定向加息,部分商业银行新房、二手房的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二套房则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与此同时,上海、广州和深圳的部分商业银行也收紧了房贷的优惠力度,上海首套房贷利率由9折上调至95折甚至基准。
相比于限购、限价等手段,房贷利率上浮威力显然更大,其对楼市杀伤力堪比调控中的“核弹”,以贷款100万、30年、等额本息为例,基准利率1.2倍与基准利率相比,月均还款相差611元,总利息相差22万。对于一线城市动辄500万以上的一套商品房来说,利率上浮对购房者月均还款压力无疑是十分显著的。
2017年以来,维护金融安全已上升至政治局会议高度,“一行三会”纷纷出重拳进行金融整肃,市场综合利率显著提升,因而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市场的资产荒已逐步演变为负债荒。具体来说,2016年市场上流动性较为充沛,利率也较低,无论是货币市场、商品市场还是楼市,大家都愿意以加杠杆方式去追逐一些回报率并不高的资产;但2017年起,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量明显大于净投放资金量,并提高了MLF、SLF等货币工具的利率,银监会更是一口气连出8道金牌重点打击金融空转。
央行货币放水的总闸门稍稍拧紧了一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头寸紧接着就吃紧,而从大型商业银行放出的同业资金也就随之减少且利率上浮,在整个市场上则表现为流动性持续的紧张。在2016年,企业新发债利率基本在4.3%左右,且供不应求,而在2017年4月份,新发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已升至5.68%,虽为近两年来的最高值,但也只有信用较好的公司才能发行,而AA级城投债发债成本已升至7%附近,发债成本的提升让很多公司甚至取消了发债。能较好的反应市场流动性水平的10年期国债期货收益率5月中旬已逼近3.7%关口。
在市场流动性持续吃紧、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目前一线城市楼市的定向加息毫无疑问的会很快传导至二三线城市,最终市场房贷利率会出现明显的提升。据统计,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今年以来已连续4个月上升,4月末已升至4.5%,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122家银行首套房利率折扣上升。
市场流动性趋紧不仅会增加购房者的负担,同样会增加开发商的资金成本,房地产开发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一面是政府限价,一面是资金成本大幅上升,最终侵蚀的是利润,“不拿地等死,高价拿地找死”同样困扰地产商,可以断言,地产商未来两年的日子注定不会太好过。虽然近期公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仍在上涨,但研究显示,以上两项数据相对于调控政策一般会滞后3-5个月,也就是说年中两项指标预计会出现下降。预计今年年底,开发商受困于不断提高的资金成本,急于回笼资金也会迫使其加速销售。不仅如此,作为楼市长效机制的一部分,热点城市也纷纷提高了土地供给幅度,针对刚需的自住房供给也大幅增加,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商品房的需求。
综上,无论是从需求方还是供给方,楼市降温都是必然。当然,根据商品房市场化的10余年的经验来看,每次楼市调控后三年内都会因拉动经济需要而放松调控,导致的结果是迎来新一轮暴涨,因而有人就得出了每次调控都是下手的好时机的结论。
但此次与以往存在一个重大的不同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过往10年正好是美国货币扩张的10年,我国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让我们积累了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2014年中期),并形成了以外汇占款为基础货币的主要发行方式。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金融业的过快发展侵蚀了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使得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在2015年后转为一顺一逆(资本项目逆差),对应外汇占款呈逐渐减少的态势,央行也就不得不开发PSL、MLF、SLF等新型货币工具发行基础货币。一旦货币工具发行收缩那么基础货币发行量就会减少,对应央行资产负债表也会随之“缩表”,在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要途径前提下,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的升级则会压制货币乘数的扩张,因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未来广义货币同比增幅也会下降。
随着美国加息频率的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是不可能也不允许继续宽松下去的,否则资本流出压力将大增,好不容易压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也会再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收缩货币并跟着美联储加息节奏提高市场利率。根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早前的声明,2017、2018美联储预计加息6次以上,2019年将加息2次以上,预计美联储利率将可能达到3.5%左右。如此一来,最保守估计未来我国房贷利率也将达到6%以上,也就是说楼市的定向加息其实才刚刚开始,未来调控即使放松,还贷压力的大幅上涨仍是压制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期,环京热点地区楼市由于投机色彩浓重目前已快速降温。
因而,在楼市调控的“大招”逐渐登场之际,买房还是谨慎为好!
黄益平评资产价格"乱象":钱借多了是要出问题的

经济观察报
2017-05-28 07:20
也许,我们在力求摆脱危机的过程中,会不慎埋下危机的种子,简言之,过度“求稳”恐滋生风险隐患。而剖析资产价格“乱象”之殇,其诘问最终会指向宏观机制,即可投资的资金极多,另一边,可投资的产品不多。
怎么办?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今天迫切需要扩大可投资的资产市场。一方面,需要提升市场的规模、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同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需要防控风险、改善市场的有效性,它可能涉及货币供应量、高杠杆、追求稳定、道德风险等诸多不同维度的层面。
若串起来看,其时间线逻辑如:资本集中—市场繁荣—价格上升—风险积累—问题暴露—市场轮动调整。这些现象恰是近两年国内金融市场的写照。
正如过去一段时间,金融风险在不同的领域之间冒头、游走。尽管不同市场的震荡或波动并不足以构成系统性危机,但相信潜在危机隐患的信号已发出,这也是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和政府特别关注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原因,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经济和金融工作的重点。
不过,与其防范、刻意求稳,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不如有的放矢释放风险,该出清时让市场出清;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风险。此过程中,自然也需要一个规模足够大、多产品的高效资产市场——它可以“吸洪”,扼制泛滥的流动性,从而抑制风险隐患的苗头。
不妨厘清中国宏观机制、金融体系的本源,试图“熨平”资产价格“乱象”之殇。
两大要素“生变”
这一次会不一样吗?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与GDP的比重已达170%,几乎是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水平。有一个朴素的经济学原理:钱借多了是要出问题的。然而,在政府兜底的大国体制下,那又能怎样?
现实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的上升——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宏观因素;维护金融安全亦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中国是唯一尚未经历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新兴经济大国。若继续保持此纪录,无疑需要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纪律,以及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尤其需要重视资产价格的波动,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就市场纪律而言,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近两年,但至今没看到真正的问题处置和风险暴露。因为所有金融机构都运行良好,还是我们不愿意释放风险?这是一个问题。
又仿佛不是问题?如果回到过去——“持续高增长和政府兜底”两大要素化解了中国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如,回顾1998年前后,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超过30%。若换其他国家,金融危机似乎难以避免。
但今非昔比,这两大因素已然生变。中国经济已告别高增长时代;政府兜底能力在减弱。包括若发生危机时政府是否愿意兜底也存疑。毕竟,若政府不断地兜底,非但无法从本质上化解风险,还会滋生道德风险,无助于市场自我出清,风险会不断累积。
按照BIS(国际清算银行)在2016年度报告中提出的“风险性三角”的概念,即许多国家目前呈现杠杆率上升、生产率下降和宏观经济政策空间收缩三者并存的奇特现象。“风险性三角”之挑战,同样适用于中国——政策兜底的难度越来越大,政策空间越来越小。
此过程中,倘若追本溯源,不难看到,中国货币供应量很大,M2与GDP之比去年年底已到208%。即钱多投资渠道少,这导致资产价格出现各种“乱象”。
货币供应量缘何涨得这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供应量的扩张,而货币的扩张在经济里有一个内升的加速机制。经济好时,货币供应量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最后形成杠杆率上升——因为经济好的时候需要有货币和金融交易来支持经济活动的扩张。但问题在于——经济不好时,我们的货币交易与金融交易、甚至负债同样要加速,因为这样才能稳住经济,稳住金融市场。
其实,这也是高杠杆的中一个解释,如果大家不否认的话,也意味着过去我们过度用行政手段追求稳定,最终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那个尴尬的宏观机制……
客观而言,如果回眸过去两三年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不难看到如此市场图景:先是股票市场的繁荣和回落;再是债券市场的波动;加之房地产市场高速的上升和各地政府的调控措施;还能看到互联网金融的波动和理财产品市场的变化与调整;包括过去一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贬值承压等。
上述风险在不同领域之间不停地出现,昭示一个根本问题,即老百姓在追逐好的投资产品,但好的投资产品非常有限。这就是今天碰到的一个极大挑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规模的、多产品的、较高效率的资产市场,即可投资的资产市场。
细究这些金融风险,其之所以在不同领域之间游走,背后其实有一个基本的宏观机制,即一方面可投资的资金非常多,另外一方面可投资的产品不够多。所以出现一个现象——即只要投资者决定往某一个市场集中,该市场一定会繁荣、价格会上升,但同时风险会积累;接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监管当局就比较紧张。
为什么会钱很多?过去,中国老百姓包括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一直比较高。很多投资者包括经济学者分析中国经济时,用得最多的一个指标就是M2和GDP的比例。中国在去年年底M2和GDP的比例大概208%,这在世界上都算较高。该比例之所以较高,背后有三大原因:
首先,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由银行主导,银行主导的特征就是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是通过存款、贷款和债务的方式体现,因此,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杠杆率比较高。
其次,中国过去的储蓄率比较高,老百姓存了很多钱全部放到了银行,最后必然体现为M2广义货币的发行量比较高、杠杆率较高。
最后,货币政策内生一个货币供应量加速的机制。因为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风险处置机制,也没有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故此,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经济形势好时,货币供应量需加速,以支持经济活动的扩张;经济形势不好时,货币政策同样需扩张,因为这样才能稳经济与稳金融市场。如前文所述,所谓“求稳”。
最终结果是形成超高的M2和GDP之比,反映在现实生活当中是银行的存款规模非常大——这在一段时间内无恙,但潜在风险是等老百姓想把钱从银行拿出来做投资的时候,就会碰到问题:即钱投到什么地方。这在统计上有一个指标,即狭义货币的供应量增速超过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速。简言之,是银行存款的短期化,意味着老百姓没有耐心接受过去定期存款很低的利息回报;而存款短期化的结果是变成现金、活期存款。因此,现在碰到了一个长期挑战:M2和GDP的比例很高;短期挑战是M1的增长速度超过了M2的增长速度,存款短期化。
老百姓应该把钱投到什么地方?这既有正面机遇,也有负面的风险。正面机遇是老百姓拿钱去投资,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的提法一致。只有老百姓拿钱去投资,直接融资的比重才有可能提高,这是正面变化。
不过,负面变化上或是个风险,即这样的钱出去了之后,有时不知钱会去啥地方,因可投资的机会很少,而钱集中到一个地方容易出问题。过去老百姓的储蓄能够放的地方大概只有两个:银行存款与房地产;除此之外任何市场都不够大。
也因此,个人认为,这是今天遇到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中国未来财富管理市场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解决之策
当然,如果从过去由银行为主转向未来的资产市场为主,即从间接融资转移至直接融资。这当中一个明显变化是,风险的承担发生改变。过去钱放在银行,由银行承担风险,银行基本上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政府,或者是通过存款保险机制,对存款人的风险提供一定担保。而未来如果做投资,更多要由投资者承担风险。那么这时,我们更快地、更有效地发展一个可投资的资产市场,让财富管理行业更快地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形成一个既有容量、又相对稳健的市场。
现在房价已经跑不赢CPI,但有一群人却在加速买房!

老虎财富
2017-05-26 10:04
现在还能不能买房?对于大多数购房者来说,现在房子好像已经有点跑不赢CPI了,现在还要买吗?
我的购房群里有个业主想法很大胆,他正在说服周边的亲朋一块买房,把资格都用掉。这是一种逆向玩法,通俗一点说,当人们真正观望的时候,他们正在积极入市买房。
【聚焦】一套房牺牲三代幸福 房价崩盘不远?
真真趣闻网 2017-05-25 17:22
有分析认为房价不降,囤积和炒房就不绝,稳定房价只是空谈,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是市民买不起房的问题。企业家宗庆后表示,目前买房子的人很多是刚需,但高昂的房价往往令年轻人望“房”兴叹。
"银行业MPA再迎大考 没有最严只有更严?\n18分钟前 \n\n李子木 文章总数 18 篇\nBonjour~\n+ 关注\n时至五月末六月初,离二季度银行业宏观审慎评估(MPA)仅剩一个月时间,银行资金层面或将再次迎来调整。有接近央行的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央行层面有暗示,二季度或三季度MPA考核指标将更为严格,监管将进一步收严,但具体程度和项目尚无法确定。\n\n在季度MPA考核季季收紧的预期下,银行间流动性亦将收紧。随着近期银行同业及零售端理财价格的持续上升,银行资管亦将面临多方面影响,资产配置模式及未来管理模式或将进一步受到考验。\n\n“看来未来又得缩量了。”一名农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很无奈。"
【银行迎6月末考核 部分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50%】华尔街见闻讯:继3月末MPA“大考”后,银行又将迎来6月末的考核。从部分银行了解到,为了吸引客户,一些银行甚至将存款利率上浮了50%。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健恒指出,存款抢夺加剧,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上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也随着上行,进而对资产端的收益率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在扮演资金融出方的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缺钱的背景下,其对融出的资金利率要求也更高,同业负债成本也居高不下;叠加同业、理财去杠杆/回表压力下,同业存单等发行利率居高不下。(中新网)(来自华尔街见闻App)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参考股市,怎么涨上去的,就得怎么跌回去。经济规律可以人为控制,但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也控制不了的。(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央行、证监会都坐不住了?危险的六月即将来临!

凤凰财经综合
2017/05/28 06:39:49

综合:中金在线、暴财经、券商中国、证券日报、华尔街见闻、刘晓博
导读:2017年的6月,对于投资者来说值得高度警惕,因为这个月份极度危险。而就在即将进入六月的端午节前,面对市场的饥渴难耐,央妈和证监会都坐不住了!央行表态将在6月上旬供水!同时,证监会给市场发了三个大红包,亮剑清仓式减持。
一、危险的六月即将来临!
2017年的6月,对于投资者来说值得高度警惕,因为这个月份极度危险。
1、6月美联储可能加息
美联储将在6月13日到14日召开议息会议,会后极有可能宣布加息(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2点左右)。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很有可能更加清晰地谈到“缩表”。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随着6月份,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人民币可能又会面临较大压力。为了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及其衍生的广义货币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必要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冲。
美联储之后,轮到中国央行上场。6月下旬,是上半年的最后两周,也是中国金融市场习惯性的“资金紧张的时刻”。由于此前连续几个月央行都收紧货币,所以2013年6月的钱荒有可能会重演。
在2013年6月那场惊天动地的钱荒中,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而此前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受那场钱荒的影响,上证指数一度从2013年5月31日收盘的2300点,最多下跌到6月25日的1849.65点,最大跌幅达到19.6%。2013年的6月,股市变成了屠宰场!
2,6月份是继4、5月之后,又一个MLF到期高峰期
据彭博统计,6月份MLF的到期规模仅此于4月份,是今年第二高峰的月份。前三个月曾出现过季节性自然"缩表",造成市场一定的紧张气氛。为了避免因自然到期引发的市场恐慌,有必要增加一些MLF操作。
3,6月份又面临到银行体系MPA大考
考虑到近期银行体系的监管强度较大,6月的MPA对银行体系的严峻性不同以往。2017年3月末超储率从2016年的2%左右,迅速下滑至1.3%,为2011年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超储率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往往会用到,通俗理解为,在商业银行没有借出的存款中,刨去央行规定的必须存在央行的那部分外,商业银行可以相对自主动用的“救命钱”。
超储率降至6年来最低水平,说明商业银行在最大限度释放可动用的流动性。在其“努力”下,货币乘数(货币派生效应)从3月末的5.29上升到4月份的5.33,几乎已快到极限值。
二、所以,央妈坐不住了!
据中国金融时报消息,在5月25日自律机制座谈会上,央行表示已关注到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存在担忧情绪,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覃汉发文指出,半年末前,短端资金利率可能会迅速上行,资金利率曲线大概率走出“熊市平坦”。他认为:
半年末前资金利率曲线大概率走出“熊市平坦”,3月份的“抢跑行情”很难在6月份重演。4月底以来,隔夜、7天回购利率稳中有降,而跨季品种的代表Shibor3M持续走高,资金利率曲线陡峭化程度明显,3M-7D的期限利差已基本回到一季度时的最高位。
短期资金面异常宽松可能一是与央行在带路峰会期间偏宽松的态度延续有关,二是与部分金融机构吸收跨季负债后在半年末冲击到来前融出一部分短期限资金有关。
以上两个主导短期资金面宽松的因素,进入6月份后可能都将会消失。
一是监管“竞赛”下,央行近期释放缓和信号意在对冲,但进入6月份后,在美联储加息和2季度MPA考核的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大概率趋紧;
二是6月12号商业银行将自查报告报告监管部门后,银监会后续可能会有进一步“动作”,那么现阶段资金的供给方可能在6月中旬后切换为资金的需求方。
半年末前,短端资金利率可能会迅速上行,资金利率曲线大概率走出“熊市平坦”。在这种“监管高压”下,3月份的“抢跑行情”很难在6月份重演,退一步讲,即使有,反弹行情也会比较“短命”,策略上仍以谨慎防御为主。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锁短放长”抬升资金成本,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
但这一局面在今年开始变化,年初至今,短期逆回购的比重逐月增加,5月以来,7天期品种的比重已大幅上升,再次释放出监管层温和去杠杆的信号。
据华尔街见闻统计,5月1-17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6300亿元,其中7天期逆回购数额为5000亿元,占比达79.4%。
这一比例从2月份的35%,逐渐提升到了3月份的41%。4月份,7天期逆回购数额为5000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7%。
而28天期逆回购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从年初的30%以上,下降至4月的20%左右,而5月前半月的公开市场操作中,28天期品种的比重仅为6.3%。
为何择机启动28天期逆回购?
去年9月份后,央行曾经迅速增加过28天逆回购比例,有意“锁短放长”,提高短期利率。随着债市风险的释放以及美联储加息出现真空期,“锁短放长”逐渐回归“锁长放短”,28天期逆回购比例重新降低。
如今,6月又面临美联储加息,且近期同期限Shibor和LPR出现倒挂,在面粉贵过面包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能会自主调整贷款利率。尽管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亮眼,但在货币收紧、需求回落等因素下,二季度经济可能出现回稳。
因此,为避免美联储加息再度引起资本外流的压力,有必要提高短期利率;为了缓解实体经济的借贷成本压力,为二季度经济增长注入活力,有必要降低中长期利率;两者结合在一起恰好就是“锁短放长”,即提高28天期逆回购的比例!
资金的压力导致最近两个月以来,股市那是人心惶惶。近期,上市公司不断被爆出清仓式减持、断崖式减持等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对市场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冲击。于是证监会也坐不住了,给市场发了三个红包!
三、证监会也坐不住了,给市场发了三个红包!
另外,昨晚(26日)市场上有种乐观说法,说证监会给市场发了三个大红包:
第一个:对减持将做规范,是昨晚证监会新闻发布会的最重磅内容,也成了这个周末的讨论焦点。
在周五盘后表示将修改大股东减持若干规定之后,中国证监会便在次日(27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减持制度,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此,上交所、深交所迅速作出响应,分别发布了相关实施细则。
新规从减持数量、减持方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股份行为作出了要求。证监会总结了减持规定的七大修改之处:
一是完善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监管安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出让方与受让方,都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关于减持数量、持有时间等规定。
二是完善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的减持规范。持有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在锁定期届满后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比例限制。
三是完善适用范围。对于虽然不是大股东,但如果其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每3个月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该部分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四是完善减持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了董监高的减持预披露要求,从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细化完善大股东和董监高的披露规则。
五是完善协议转让规则。明确可交换债换股、股票权益互换等类似协议转让的行为应遵守《减持规定》。适用范围内的股东协议转让股份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在一定期限内继续遵守减持比例限制。
六是规定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时与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合并计算。
七是明确股东减持应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有违反的将依法查处;为维护交易秩序、防范市场风险,证券交易所对异常交易行为可以依法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
新规还称,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证监会可以依法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广州再次集中推出540套经适房 均价约6000元/㎡
新华网 2017-05-28 10:00
新华社广州5月27日电 时隔两年,广州再次集中推出540套经适房,面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经过前期登记排序,最终有1080户进入了选房环节。他们将在29日前往现场通过摇号分配房源。
陷阱,套路。